移植Bootloader过程总结

移植Bootloader过程总结
移植Bootloader过程总结

一.linux系统上电后启动过程:

---→启动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一些CPU在运行bootloader之前,会先运行一段固化的程序)。

--->启动内核

--->挂载根文件系统

其中,Boot paramoters分区中放置一些可设置的参数,比如,IP地址、串口波特率、要传递给内核的命令行参数等。

二.为什么要进行bootloader移植?

---→bootloader的实现依赖于具体的硬件,而在嵌入式产品中硬件的配置千差万别,即使相同的CPU,它的外设也有可能不同,所以不可能有一个bootloader支持所有的CPU,即使是支持CPU架构比较多的U-Boot,也不是拿来就能用的,也需要做一些简单的移植。

三.Bootlader的启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硬件设备的初始化(进入svc模式、关闭watchdog、禁中断、设置系统时钟频率、初始化存储控制器、初始化堆栈)。

--->uboot的代码重定位,从nand中拷贝至sdram中,默认是从norflash拷贝至sdram

--->跳转到第二阶段c代码继续执行

第二阶段:

--->初始化本阶段要使用的硬件设备(如串口)。

--->检测系统内存的映射(memory map)。

--->从flash读取内核镜像和文件系统到sdram中。

--->为内核设置启动参数。

--->启动内核。

注意:1、所谓检测内存映射,就是确定板子上使用了多少内存,它们的地址空间如何

2、存储在flash上的内核镜像可能是压缩的(如.cramfs 格式),在读到内存中就需要解压,但是对于带有自解压功能的内核来说,是不需要boorloader来解压。

3、将根文件系统拷贝到sdram中,这个不是必须的,具体看内核访问它的方式。

阐述对BootLoader的理解和分析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嵌入式系统设计》 设计性实验报告 题目阐述对BootLoader的理解和分析 系别 年级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目录 课题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本课题的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运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正文 . (2) 一.BootLoad简介 (2) 二.系统设计 (5) 三.技术实现问题 (7) 四.总结与体会 (8) 设计性实验报告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10)

摘要 在嵌入式系统中,由于不具有自举开发的能力,其BootLoader除了引导操作系统之外,还要担负辅助开发的责任,如与主机通信、与用户交互、更新系统等功能。 虽然嵌入式系统不可能实现通用的BootLoader,但是各系统的BootLoader依然具有一定的相同性,因此,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BootLoader也都具有可移植性,可以在大部分代码不更改的情况下,根据本系统的情况,通过修改具体硬件相关的代码并进行相应的配置来使用。 关键字:概述,作用,操作模式,分类,基本原理。 正文 一.BootLoad简介 1.1 BootLoader的概述 BootLoader是操作系统和硬件的纽带,它负责初始化硬件,引导操作系统内核,检测各种参数给操作系统内核使用。事实上,一个功能完备的大型BootLoader,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操作系统。在嵌入式领域中,操作系统移植的关键在于BootLoader的移植以及操作系统内核与硬件相关部分的移植。Bootloader是在操作系统运行之前执行的一段小程序。通过这段小程序,我们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表,从而将系统软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适的状态,以便为最终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准备好正确的环境。通常,Bootloader是严重依赖于硬件而实现的,特别是在嵌入式世界里,嵌入式产品型号众多,硬件环境复杂,建立一个通用的Bootloader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仍然可以对Bootloader归纳出一些通用的概念来,以指导特定的Bootloader设计与实现。因此,正确进行Linux移植的条件是具备一个与Linux配套、易于使用的Bootloader,它能够正确完成硬件系统的初始化和Linux的引导。 Bootloader不但依赖于CPU的体系结构,而且依赖于嵌入式系统板级设备的配置。对于两块不同的嵌入式板而言,即使它们使用同一种处理器,要想让运行在一块板子上的Bootloader程序也能运行在另一块板子上,一般也都需要修改Bootloader的源程序。反过来,大部分Bootloader仍然具有很多共性,某些Bootloader也能够支持多种结构的嵌入式系统。通常它们能够自动从存储介质上启动,都能够引导操作系统启动,并且大部分都可以支持串口和以太网接口。

传递过程原理题解

3. 在总压力为P 、温度为T 的条件下, 直径为0r 的萘球在空气中进行稳态分子扩散。设萘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AB D ,在温度T 下,萘球表面的饱和蒸汽压为0A p ,试推导萘球表面的扩散通量A N 为 p p p RTr p D N A A B A ln -- = 解:该过程为拟稳态过程,且0=B N )(B A A A AB A N N y dr dy RT p D N ++- = A A A AB N p p dr dp RT D + - = dr dp p p RT D N A A AB A )/1(-- = 依题意,24const A A G r N π=?= 从而 dr dp p p RT D r G A A AB A )/1(42 -- =π 整理得 p p dp r dr D RT G A A AB A /142 -= - π 00 1 1( )ln 4A A AB A p p G RT p D r r p p π-- =- 当∞→r 时,0→A p 故 p p p p r D RT G A AB A 0 ln 1 4-=-π p p p RTr p D r G N A A B A r r A 0 2 ln 40 -- == =π 5. 假定某一块地板上洒有一层厚度为1mm 的水,水温为297K ,欲将这层水在297K 的静止空气中蒸干,试求过程所需的时间。 已知气相总压为1atm ,空气湿含量为0.002kg/(kg 干空气),297K 时水的密度为997.2kg/m 3,饱和蒸气压为38.22mmHg ,空气-水系统的 41026.0-?=AB D m 2/s 。假设水的蒸发扩散距离为5mm 。 解: 7.298332.13338.221=?=A p Pa 2 .3262978314189 .1/1997/002.018/002.022=??+= =RT c p A A Pa 8.1009982.32610132522=-=-=A B p p p Pa 3.983417.298310132511=-=-=A B p p p Pa 1.996643 .983418.100998ln 3 .983418.100998ln 1 212=-= -= B B B B BM p p p p p Pa

嵌入式Linux之我行——u-boot-2009_08在2440上的移植详解(六) - Bootloader移植篇 - hbhuanggang

嵌入式Linux之我行——u-boot-2009.08在2440上的移植 详解(六) 嵌入式Linux之我行,主要讲述和总结了本人在学习嵌入式linux中的每个步骤。一为总结经验, 二希望能给想入门嵌入式Linux的朋友提供方便。如有错误之处,谢请指正。 ?共享资源,欢迎转载:https://www.360docs.net/doc/635311139.html, 一、移植环境 ?主机:VMWare--Fedora 9 ?开发板:Mini2440--64MB Nand,Kernel:2.6.30.4 ?编译器:arm-linux-gcc-4.3.2.tgz ?u-boot:u-boot-2009.08.tar.bz2 二、移植步骤 上接:u-boot-2009.08在2440上的移植详解(五) 10)u-boot利用tftp服务下载内核和利用nfs服务挂载nfs文件系统。 知识点: 1.tftp服务的安装与配置及测试; 2.nfs服务的安装与配置及测试; 3.u-boot到kernel的参数传递(重点)。 我们知道使用tftp下载内核和使用nfs挂载文件系统的好处是,当我们重新编译内核或文件系 统后不用重新把这些镜像文件再烧录到flash上,而是把这些镜像文件放到开发主机的tftp或nfs 服务的主目录下,通过网络来加载他们,不用频繁的往flash上烧,这样一可以保护flash的使用 寿命,二可以方便的调试内核或文件系统,提高开发效率。可见,让u-boot实现这个功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实现这样的功能很简单,网上也有很多资料。但有很多细节的东西如果稍不注意就导致失败,这里就结合本人实现的过程进行讲述和一些问题的分析。 ?tftp服务的安装与配置及测试 要使用tftp服务及测试它要安装两个软件包,一个就是tftp服务器,另外一个就是tftp客户端,这里安装客户端只是用于在主机本地测试tftp服务器是否正常运行的,来确保u-boot能够访 问tftp服务(u-boot中已有tftp客户端的功能,其实在前面几篇中都已经使用了tftp下载内核或 文件系统到开发板上,如果那里都做到了,这里就可以直接跳过)。 首先使用rpm命令查看你的主机上是否已经安装了tftp服务器和客户端,如果没有安装就去下 载这两个软件包进行安装或者可以使用yum命令进行在线安装,yum会自动的去搜索适合你主机平 台的最新软件包进行下载安装,如果主机已经安装了,则会提示软件包已经安装了最新的版本。如 下图所示:

《化工传递过程》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传递过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4302026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修读学期第五学期学分 2 学时48 课程英文名称Transfer Processe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化工传递过程》是针对化学工程与工艺方向的必修课。是一门探讨自然现象和化工过程中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速率的课程。化学工程中各个单元操作均被看成传热、传质及流体流动的特殊情况或特定的组合,对单元操作的任何进一步的研究,最终都是归结为这几种传递过程的研究。将化工单元操作(化工原理)的共性归纳为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过程(三传)的原理系统地论述,将化学工程的研究方法由经验分析上升为理论分析方法。各传递过程既有独立性又有类似性,虽然课程中概念、定义和公式较多,基本方程又相当复杂,给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可运用三传的类似关系进行研究理解,使学生掌握化学工程专业中有关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的共性问题。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各类传递过程的机理,为改进各种传递过程和设备的设计,操作和控制提供理论基础;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各种的基础数学模型;为速度、温度、浓度分布及传递速率的确定提供必要的帮助,为分析和解决过程工程和强化设备性能等问题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1. 侧重于熟悉掌握传递过程的各种基本理论;正确的提供所求强度量的分布规律及传递速率表达式; 2. 掌握传递过程的微分方程并达到能够熟练地运用方程的水平;

3. 能够正确地分析、简化三传基本微分方程;对实际情况建立必要的数学模型; 4. 了解传递过程的发展趋势、方向和其在化学工程中的具体运用领域; 5. 通过学习加深对化学工程基本原理的理解,使学生能顺利学习后续的专业课,提高自学与更新本专业知识的能力。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 (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 学时分配讲授实践 第1章传递过程概论 2 2 0 第2章动量传递概论与动量传递微分方程 6 6 0 第3章动量传递方程的若干解 6 6 0 第4章边界层流动 6 4 0 第5章湍流 6 4 0 第6章热量传递概论与能量方程 6 6 0 第7章热传导 2 2 0 第8章对流传热 2 2 0 第9章质量传递概论与传质微分方程 4 4 0 第10章分子传质 4 4 0 第11章对流传质 2 2 0 第12章多种传递同时进行的过程 2 2 0 (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传递过程概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 2.掌握传递过程的类似性; 3.传递过程的衡算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F BOOTROM引导模式和程序

28335使用串口烧写程序 串口烧写是一种相对较方便的烧写方式,相对于仿真器或是CAN烧写,相对于仿真器或是USB转CAN的设备,串口是一种非常廉价的烧写方式,而且也不需要安装专业的集成开发环境CCS等,但是不能实现在线调试,因此也只适用于程序基本不用再调整或大批量的场合。 F28335的存储器映射图如下:

BOOTROM 是一块8K X 16的只读存储器,位于地址空间0x3FE000~0x3FFFFF,片内BOOTROM在出厂时固化了引导加载程序以及定点和浮点数据表,片上BOOTROM的存储映射如下图所示: 1.内BOOT ROM数学表: 在BOOT ROM中保留了4K X 16位空间,用以存放浮点和IQ数据公式表,这些数据 公式表有助于改善性能和节省SARAM空间。 向量表: CPU向量表位于ROM存储器0x3FE000~0x3FFFFF段内,如下图所示。复位后,当VMAP=1,ENPIE=0(PIE向量表禁止)时,该向量表激活。

在内部BOOT ROM引导区中能够调用的唯一向量就是位于0x3FFFC0的复位向量。复位向量在出厂时被烧录为直接指向存储在BOOT ROM空间中的InitBoot函数,该函数用于开启引导过程。然后通过通用I/O引脚上的检验判断,决定具体引导模式。引导模式与控制引脚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Bootloader特性: Bootloader是位于片上引导ROM中的在复位后执行的程序,用于在上电复位后,将程序代码从外部源转移到内部存储器。这允许代码暂时存储在掉电不丢失数据的外部存储器内,然后被转移到高速存储器中执行。 引导ROM中的复位向量将程序执行重定向至InitBoot函数。执行器件初始化之后,bootloader将检查GPIO引脚的状态以确定您需要执行哪种引导模式。这些选项包括:跳转至闪存、跳转至SARAM、跳转至OTP或调用其中一个片上引导加载例程。

传递过程原理第二章习题解

第二章 1 温度为20℃的甘油以10 kg/s 的质量流率流过宽度为1m 、高为0.1m 的的矩形截面管道,流动已充分发展, 试求算: 1.甘油在流道中心处的流速与离中心25mm 处的流速; 2.通过单位管长的压力降; 3.管壁面处的剪应力。 已知20℃的甘油的密度 31261m kg =水ρ, 粘度为cp 1499=μ 解: 确定流型 ()()s /m 0793.01.011261/10A /w u b =??=ρ= ()[]m 1818.01.012/1.014s /A 4r 4d H e =+??=== 200013.1210 14991261 0793.01818.0u d Re 3 b e <=???= μ ρ= - 流动为层流,处理为两大平板之间稳态层流流动 1.甘油在流道中心处的流速与离中心25mm 处的流速: 中心u 32u 32u max b == s /m 119.00793.05.1u 2 3u b =?==中心 ??? ? ???????? ??-=2 0m a x y y 1u u s /m 0893.050251119.0u 2 mm 25y =??? ???? ???? ??- == 2.通过单位管长的压力降: m /Pa 6.14205 .00793 .010 14993y u 3dx dp L p 2 320 b =???= μ=- =?- - 3.管壁面处的剪应力。 2 3 m a x y y y y s m /N 135.705 .0119 .010 14992y u 2dy du 0 =???= μ= μ -=τ=τ-== 2 流体在两块无限大平板之间作一维稳态层流,试计算截面上等于主体流速b u 的点距板壁面的距离。又如流体在管内作一维稳态层流时,该点与壁面的距离为若干? 解: 两无限大平板之间一维稳态层流速度分布式为: ??? ? ?? ?????? ??-=???????????? ??-=2 0b 20max y y 1u 23y y 1u u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内容总结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内容总结 一.控制、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 1.反馈(闭环)控制原理 概念:基于负反馈基础上的检测偏差用以纠正偏差的控制原理(P4)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P4) a.通过测量元件检测输出信号的实际值 b.将实际值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得出偏差信号。 c.利用偏差信号产生的控制调节作用去消除偏差。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术语 控制目标、控制系统、控制结果三部分组成;(P2) 信号、反馈、控制是控制工程的三个要素。(P5) 反馈是把取出输出信号送回到输入端,并与出入信号进行比较产生偏差信号的过程。(P4) 负反馈:反馈的信号是与输入信号相减,时产生的偏差越来越小。 正反馈:反之即得 控制过程的物理本质:任何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都是一种信息处理使能量(或物质、或信息)按预定的规律转移、传递的过程。(P6) 2.基本控制策略: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复合控制(P6—P7) 如果系统只是根据输入信号和干扰信号进行控制,而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不存在反馈回路,输出信号在整个控制过程中对系统的控制不产生任何影响,这样的控制方式称为开环控制。(数控机床的进给运动) 如果系统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存在反馈回路,输出量对控制过程产生直接影响,这种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 同时采用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的控制方式称为复合控制。 3.线性系统的重要性质:叠加原理(P10) 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稳定,快速,精确,健壮。(P11) 4.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P70) 二.系统数学模型及其建模 何谓数学建模?(P15)何谓负载效应?(P21)何谓线性化?(P19)如何线性化?(P19—P20) (一).传递函数 1.传递函数的概念(P35)与性质(P36)零点、极点、特征多项式和特征方程(P36) 2.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P38—P46) 3.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开环传递函数(P56),开环增益(P57),系统型号(P96) 主令输入、扰动输入下的闭环传递函数(P57) 主令输入、扰动输入下的偏差、误差传递函数(P57—P58)

STM32的BOOT概述

STM32的BOOT概述 STM32 三种启动模式对应的存储介质均是芯片内置的,它们是:1)用户 闪存= 芯片内置的Flash。2)SRAM = 芯片内置的RAM 区,就是内存啦。3)系统存储器= 芯片内部一块特定的区域,芯片出厂时在这个区域预置了一段Bootloader,就是通常说的ISP 程序。这个区域的内容在芯片出厂后没有人 能够修改或擦除,即它是一个ROM 区。 在每个STM32 的芯片上都有两个管脚BOOT0 和BOOT1,这两个管脚在芯 片复位时的电平状态决定了芯片复位后从哪个区域开始执行程序,见下表:BOOT1=x BOOT0=0 从用户闪存启动,这是正常的工作模式。 BOOT1=0 BOOT0=1 从系统存储器启动,这种模式启动的程序功能由厂家设置。BOOT1=1 BOOT0=1 从内置SRAM 启动,这种模式可以用于调试。 在系统上电的时候,cpu 首先根据这两个脚来确定是哪种模式的启动,然后 就是把相应模式的起始地址映射到0 地址处,并从0 地址处开始执行。在芯片 出厂时,st 烧写了一个bootloader 到rom 中,也就是system memory。这个bootloader 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uart1 下载程序到内置flash 中去。工作流程如下:system memory boot 模式,在执行完成它的任务之后是必须要退出的。这个退出方式是通过一次硬件reset 来实现的。在reset 的时候,必须要配置BOOT[1:0]这两个脚以使cpu 在重启之后进入适当的模式。 要注意的是,一般不使用内置SRAM 启动(BOOT1=1 BOOT0=1),因为SRAM 掉电后数据就丢失。多数情况下SRAM 只是在调试时使用,也可以做其他一些用途。如做故障的局部诊断,写一段小程序加载到SRAM 中诊断板上的 其他电路,或用此方法读写板上的Flash 或EEPROM 等。还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解除内部Flash 的读写保护,当然解除读写保护的同时Flash 的内容也被自动清

传递过程原理作业题和答案.

《化工传递过程原理(Ⅱ)》作业题 1. 粘性流体在圆管内作一维稳态流动。设r 表示径向距离,y 表示自管壁算起的垂直距离,试分别写出沿r 方向和y 方向的、用(动量通量)=-(动量扩散系数)×(动量浓度梯度)表示的现象方程。 1.(1-1) 解:()d u dy ρτν = (y ,u ,du dy > 0) ()d u dr ρτν =- (r ,u , du dr < 0) 2. 试讨论层流下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三者之间的类似性。 2. (1-3) 解:从式(1-3)、(1-4)、(1-6)可看出: A A A B d j D dy ρ =- (1-3) () d u dy ρτν =- (1-4) ()/p d c t q A dy ρα =- (1-6) 1. 它们可以共同表示为:通量 = -(扩散系数)×(浓度梯度); 2. 扩散系数 ν、α、AB D 具有相同的因次,单位为 2/m s ; 3. 传递方向与该量的梯度方向相反。 3. 试写出温度t 对时间θ的全导数和随体导数,并说明温度对时间的偏导数、全导数和随体导数的物理意义。 3.(3-1) 解:全导数: d t t t d x t d y t d z d x d y d z d θθθθθ????=+++ ???? 随体导数:x y z Dt t t t t u u u D x y z θθ????=+++???? 物理意义: t θ ??——表示空间某固定点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dt d θ——表示测量流体温度时,测量点以任意速度dx d θ、dy d θ、dz d θ 运动所测得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Dt θ——表示测量点随流体一起运动且速度x u dx d θ=、y u dy d θ=、z u dz d θ =时,测得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4. 有下列三种流场的速度向量表达式,试判断哪种流场为不可压缩流体的流动。 (1)j xy i x z y x u )2()2(),,(2θθ--+= (2)y x z x x z y x )22()(2),,(++++-= (3)xz yz xy y x 222),(++= 4.(3-3) 解: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为:0u ?=(判据) 1. 220u x x ?=-=,不可压缩流体流动; 2. 2002u ?=-++=-,不是不可压缩流体流动; 3. 002222()u y z x x y z =??≠??=++=++=,不可压缩 ,不是不可压缩 5. 某流场可由下述速度向量式表达: k z j y i xyz z y xyz z y x θθθ33),,,(-+=-+= 试求点(2,1,2,1)的加速度向量。 5. (3-6) 解: y x z i j k Du Du Du Du D D D D θθθθ =++ x x x x x x y z u u u D u u u u u D x y z θθ=+++???????? 0()()3()xyz yz y xz z xy θ=++- (13)x y z y z θ=+- y y Du D θ = 23(3)(3)3(31) z z z z Du D θθθθ =-+--=-

化工传递过程过程性考核(一) - 答案

化工传递Array过程过程 性考核试 卷 (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41分) 1.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应用包括压力压差的测量、液位的测量和液封高度的计算。 2. 甲地大气压为100 kPa,乙地大气压为80 kPa。某刚性设备在甲地,其内部的真空度为25 kpa,则其 内部的绝对压强为75 kpa;若将其移至乙地,则其内部的表压强为-0.5 mH2O。 3. 流体流动有两种基本形态,即层流和湍流。判断流体流动形态的无量纲数群为雷诺数, 其表达形式为Re=duρ/μ,物理意义为表示流体惯性力与与黏性力比值。 4. 复杂管路分为分支管路和并联管路。 5. 常用的流量计中,孔板流量计和文丘里属于差压流量计;转子流量计属于截面流量计; 测速管可测量点速度。 6.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做层流流动,若流量不变,将管径变为原来的两倍,则平均流速变为原来的1/4 , 流动摩擦系数变为原来的2倍,直管阻力损失变为原来的1/16 。 7. 流体在一套管环隙内流动,若外管内径为50 mm,内管外径为25 mm,则其流动当量直径为 25 mm.

8.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做稳态层流流动,若管截面上平均流速为0.05 m/s ,则最大流速为 1.0 m/s 。 9. 联系各单元操作的两条主线为 传递过程 和 研究工程问题的方法论 。 10. 湍流边界层可以分为 层流底层 、 过渡层 和 湍流主体 ,其中传热、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 层流底层 。 11. 随体导数的表达形式为 z u y u x u θz y x ??+??+??+??=θD D 。 12. 不可压缩流体连续性方程的一般表达形式为0=??u 。 13. 量纲分析的基础是 量纲一致性原则 和 π 定理。 14. 在研究流体的运动时,常采用两种观点,即 欧拉 观点和 拉格朗日 观点。 15. 牛顿黏性定律的表达形式为y u x d d μ τ-=。 16. 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称为 迹线;在某一时刻,在流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与流体在该点的速度方向 相同 。 17. 流体在管路中的流动总阻力应为 直管 阻力和局部阻力之和,其中局部阻力的计算方法有 局部 阻力系数 法和 当量长度 法。 18.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适用于 连通着的 、 同一种连续的 、 不可压缩 的静止流体。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9. 流体在并联的两支管内层流流动,两支管的长度之比l 1: l 2=2: 1,内径之比d 1: d 2=1: 2,则两支管内的 流量之比Q 1: Q 2为( D ) A. 1/4 B. 1/8 C. 1/16 D. 1/32 20. 黏度为1 cP ,密度为800 kg/m 3的流体以16 m 3/h 的流量在Ф89 mm×4.5 mm 的管内流动,其流动雷诺数为( B ) A. 4.3×104 B. 5.7×104 C. 3.3×104 D. 7.8×104 21. 一般说来,温度升高,液体的黏度( B ),气体的黏度( A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确定 22. 在摩擦系数图中,在层流区,摩擦系数λ与平均流速的( A )成正比;在完全湍流区,摩擦系数λ

传递过程原理作业题解章

传递过程原理作业题解 章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第二章 1. 对于在r θ平面内的不可压缩流体的流动,r 方向的速度分量为 2cos /r u A r θ=-。试确定速度的θ分量。 解:柱坐标系的连续性方程为 11()()()0r z ru u u r r r z θρρρρθθ ????+++=' ????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在r θ平面的二维流动,ρ=常数,0, 0z z u u z ?==?,故有 11()0r u ru r r r θ θ ??+=?? 即 2 2 cos cos ()()r u A A ru r r r r r θθθθ ???=- =- -=- ??? 将上式积分,可得 2 2 cos sin ()A r A u d f r r θθθ θ=-=- +? 式中,()f r 为积分常数,在已知条件下,任意一个()f r 都能满足连续性方程。令()0f r =,可得到u θ的最简单的表达式: 2 sin A u r θθ =- 2.对于下述各种运动情况,试采用适当坐标系的一般化连续性方程描述,并结合下述具体条件将一般化连续性方程加以简化,指出简化过程的依据。 (1)在矩形截面管道内,可压缩流体作稳态一维流动; (2)在平板壁面上不可压缩流体作稳态二维流动; (3)在平板壁面上可压缩流体作稳态二维流动; (4)不可压缩流体在圆管中作轴对称的轴向稳态流动; (5)不可压缩流体作球心对称的径向稳态流动。 解: ()0ρρθ ?+?=?u

(1) 在矩形截面管道内,可压缩流体作稳态一维流动 0x z x y z u u u u u u x y z x y z ρρρρρθ ???????++++++=????????? ??? y 稳态: 0ρ θ ?=?,一维流动:0x u =, 0y u = ∴ z 0z u u z z ρ ρ ??+=??, 即 ()0z u z ρ?=? (2)在平板壁面上不可压缩流体作稳态二维流动 ()()()0y x z u u u x y z ρρρρθ ????+++=???? 稳态: 0ρ θ ?=?,二维流动:0z u = ∴ ()()0y x u u x y ρρ??+=??, 又cons t ρ=,从而 0y x u u x y ??+=?? (3)在平板壁面上可压缩流体作稳态二维流动 在此情况下,(2)中cons t ρ≠ ∴ ()()0y x u u x y ρρ??+=?? (4)不可压缩流体在圆管中作轴对称的轴向稳态流动 ()()()110r z r u u u r r r z θρρρρθθ????+++='???? 稳态: 0ρθ?='?,轴向流动:0r u =,轴对称:0θ ?=? ∴ ()0z u z ρ?=?, 0z u z ?=? (不可压缩cons t ρ=) (5)不可压缩流体作球心对称的径向稳态流动

BootLoader引导程序

BootLoader引导程序 一、实验目的 1.学会配置linux下的minicom和windows下的超级终端 2.了解bootloader的基本概念和框架结构 3.了解bootloader引导操作系统的过程 4.掌握bootloader程序的编译方法 5.掌握bootloader程序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学习x-loader 作用和编译过程 2.学习uboot作用和编译过程 3.学习bootloader的操作 三、实验设备 PentiumII以上的PC机, LINUX操作系统 四、BOOTLOADER程序说明 完整的系统由x-loader、u-boot、kernel(内核)、rootfs(根文件系统)组成,x-loader 是一级引导程序,其作用是初始化CPU,拷贝u-boot到内存,然后把控制权交给u-boot。当OMAP3530上电时,memory controller(内存控制器)还未初始化,这个任务便由完成的x-loader。初始化外部RAM控制器,把u-boot读到外部RAM,之后把控制入口交给。u-boot 是二级引导程序,其作用主要是引导内核,提供映像更新,同用户进行交互。系统结构图如 下: 1. BootLoader的作用 在嵌入式系统中,BootLoader的作用与PC机上的BIOS类似,其主要作用:(1)初始化硬件设备;(2)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3)完成内核的加载,为内核设置启动参数。通过BootLoader可以完成对系统板上的主要部件如CPU、SDRAM、Flash、串行口等进行初始化,也可以下载文件到系统板上,对Flash进行擦除与编程。当运行操作系统时,它会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通过它,可以分配内存空间的映射,从而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适的状态,以便为最终调用操作系统准备好正确的环境。 通常,BootLoader 是依赖于硬件而实现的,特别是在嵌入式系统中。因此,在嵌入式系统里建立一个通用的 BootLoader 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同的处理器架构都有不同的

传递过程原理复习题最后报告

《传递工程基础》复习题 第一单元传递过程概论 本单元主要讲述动量、热量与质量传递的类似性以及传递过程课程的内容及研究方法。掌握化工过程中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类似性,了解三种传递过程在化工中的应用,掌握牛顿粘性定律、付立叶定律和费克定律描述及其物理意义,理解其相关性。熟悉本课程的研究方法。 第二单元动量传递 本单元主要讲述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掌握动量传递的基本概念、基本方式;理解两种方程的推导过程,掌握不同条件下方程的分析和简化;熟悉平壁间的稳态层流、圆管内与套管环隙中的稳态层流流动情况下连续性方程和奈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简化,掌握流函数和势函数的定义及表达式;掌握边界层的基本概念;沿板、沿管流动边界层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边界层微分和积分动量方程的建立。 第三单元热量传递 本单元主要讲述热量传递基本方式、微分能量方程。了解热量传递的一般过程和特点,进一步熟悉能量方程;掌握稳态、非稳态热传导两类问题的处理;对一维导热问题的数学分析方法求解;多维导热问题数值解法或其他处理方法;三类边界问题的识别转换;各类传热情况的正确判别;各情况下温度随时间、地点的分布规律及传热通量。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一些导热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领域。 第四单元传量传递 本单元主要介绍传质的基本方式、传质方程、对流传质系数;稳定浓度边界层的层流近似解;三传类比;相际传质模型。掌握传质过程的分子扩散和对流传质的机理;固体中的分子扩散;对流相际传质模型;熟悉分子扩散微分方程和对流传质方程;传质边界层概念;沿板、沿管的浓度分布,传质系数的求取,各种传质通量的表达。

第一部分 传递过程概论 一、填空题: 1. 传递现象学科包括 动量 、 质量 和 热量 三个相互密切关联的主题。 2. 化学工程学科研究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过程的平衡、限度;二是过程的速率以及实现工程所需要的设备。 3. 非牛顿流体包括假塑性流体,胀塑性流体,宾汉塑性流体 (至少给出三种流体)。 4.分子扩散系数(ν ,α ,D AB )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常数,它们仅与__温度__ , ___压力 ___和___组成__等因素有关。 5.涡流扩散系数(E )则与流体的__性质____无关、而与__湍动程度_____,流体在管道中的 ____所处位置____和___边壁糙度_____等因素有关。 6.依据流体有无粘性,可以将流体分为____粘性_______流体和理想_______流体。 7.用于描述涡流扩散过程传递通量计算的三个公式分别为: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 __。 8.动量、热量及质量传递的两种基本方式是 对流 和 扩散 ,其中,前者是指由于 流 体宏观流动 导致的传递量的迁移,后者指由于传递量 浓度梯度 所致传递量的迁移。 9.分子传递的基本定律包括 牛顿粘性定律 , 傅立叶定律 和 费克定律 ,其数学定 义式分别为 dy du μτ-= , dy dt k A q -=?? ? ?? 和 dy dC D j A AB A -= 。 10. 依据守恒原理运用微分衡算方法所导出的变化方程包括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运动方 程和对流扩散方程。 11.描述分子传递的现象方程及牛顿粘性定律 、傅立叶定律和费克定律称为本构方程。 12. 依据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原理,对设备尺度范围进行的衡算称为总衡算或宏 观衡算;对流体微团尺度范围进行的衡算称为微分衡算或微观衡算。 13.通过微分衡算,导出微分衡算方程,然后在特定的边界和初始条件下通过梳理解析方法, 将微分方程求解,才能得到描述流体流动系统中每一点的有关物理量随空间位置和时间的变 化规律。 14. 传递现象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为一个过程传递的通量与描述该过程的强度性质物理量的 梯度成正比,传递的方向为该物理量下降的方向。 15.传递现象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理论分析方法、实验研究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 二、基本概念 1. 流体质点 2. 连续介质 3. 稳态流动、非稳态流动 三、名词解释 1.压力、黏度、通量 2 不可压缩流体,可压缩流体,粘性流体,理想流体,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的几种类型?

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传递过程》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名称:化工传递过程/TRANSPORT PROCESSE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二、课程性质:硕士研究生学位课(专业方向课) 三、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工等专业 四、先修课程: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数值计算等课程 五、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 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七、考核方法:考试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技术基础课,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骨干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动量、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传递速率的计算、相关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掌握速度、浓度及温度分布规律,能针对具体问题对模型方程进行简化,了解解决实际传递问题的方法,为未来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 第一章传递过程概论 一、传递过程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动量传递的变化方程 一、动量传递的两种方式 二、对流传递系数的定义式 三、对流传递系数求解的一般途径 第三章动量传递方程的若干解 一、层流流动时的动量传递方程 二、层流流动时的动量传递方程的典型求解 第四章传热概论与能量方程 一、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二、传热过程的机理

三、能量方程的推导 第五章热传导方程 一、热传导方程的推导 二、热传导方程的求解方法 第六章对流传热方程 一、对流传热方程的推导 二、对流传热方程的求解方法 第七章传质概论与传质微分方程 一、质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二、传质的速度与通量 三、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 第八章分子传质 一、气体、液体和固体内部的分子扩散速率与通量 二、稳态扩散与等分子反方向扩散 第九章对流传质 一、平壁对流传质方程的求解 二、管内对流传质方程的求解 三、动量、热量与质量传递的类似性 第四部分: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推荐教材 《化工传递过程》,谢舜韶,谷和平,肖人卓,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 二、参考书目 1.《化工传递过程基础》,王绍亭,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年 2.《动量、热量与质量传递》,王绍亭,天津科技出版社,1988年 3.《传递现象导论》,戴干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年

热工基础课程总结

热工基础读书报告 摘要:能源是提供能量的源泉,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热工的基础课程的目的是认识和掌握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规律,为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能源奠定理论基础。本文就热工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总结。第一:说明这门课程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二:简单总结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知识框架体系;第三:从个人角度论述一下学习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及意见。 关键词:能量热工学研究方法心得体会

正文 自然界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大部分能源是以热能的形式或者转换为热能的形式予以利用。因此,人们从自然界获得的的能源主要是热能。为了更好地直接利用热能,必须研究热量的传递规律。 1 热工基础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目的 热的利用方式主要有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前者如利用热能加热、蒸煮、冶炼、供暖等直接用热量为人们服务。后者如通过个证热机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供生产和生活使用。 能量的转换和传递是能量利用中的核心问题,而热工基础正是基于实际应用而用来研究能量传递和转换的科学。 传热学就是研究热量传递过程规律的学科,为了更好地间接利用热能,必须研究热能和其他能量形式间相互转换的规律。工程热力学就是研究热能与机械能间相互转换的规律及方法的学科。由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共同构成的热工学理论基础就是主要研究热能在工程上有效利用的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作为一门基于实际应用而产生的学科,其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实际的应用中,这样一来,就要加强对典型的热工设备的学习和掌握。 1.2研究方法 热力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宏观研究方法和微观研究方法。宏观研究方法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等基本定律为基础,针对具体问题采用抽象、概括、理想化简化处理的方法,抽出共性,

传递过程原理__课后习题解答

【7-2】常压和30℃的空气,以10m/s 的均匀流速流过一薄平面表面。试用精确解求距平板前缘10cm 处的边界层厚度及距壁面为边界层厚度一半距离时的x u 、y u 、x u y ??、壁面局部阻力系数Dx C 、平均阻力系数D C 的值。设临界雷诺数5510xc Re =?。 解:已知流速u =10m/s ;查表得30℃空气的密度ρ=1.165kg/m 3;30℃空气的粘度μ=1.86×10-5Pa·s 45 5 0.110 1.165Re 6.26105101.8610 x xu ρ μ -??= = =???,所以流动为湍流

AN945 EFM8 Factory Bootloader用户指南中文版

AN945:EFM8 Factory Bootloader用户指南 本文档介绍了工厂编程的引导加载程序可用于EFM8设备。除了描述引导程序的功能,本文档还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引导加载程序并更新Bootloader固件源代码或python主机软件,如果需要定制。 关键点 EFM8工厂编程的引导加载程序提供基本的生产编程或现场更新支持。?主机端都提供源代码python工具和bootloader 件来启用自定义。

1介绍 EFM8设备在工厂中使用引导加载程序进行编程。此引导程序启用: 1. 生产编程- 可以在生产环境中对设备进行编程,而无需使用调试接口需要PCB上的接入点和调试适配器。 2. 2.现场更新- 可以在现场的设备上发布更新,无需最终用户访问调试引脚或使用调试适配器硬件。 引导加载程序主要用于具有最小功能集的生产编程,但也可用于现场更新。因为几个EFM8变体可以有2 KB的闪存,引导程序的设计尽可能小。例如,UART和SMBus版本消耗单个512闪存页面,USB版本消耗1.5 KB闪存。另外,bootloader通常位于代码安全页面中,以使引导程序能够写入和擦除锁定的应用程序空间。更多信息在每个设备上的引导加载程序放置位置可以在设备数据手册或参考手册中找到。 22. USB或UART引导加载程序入门 这些步骤假定使用入门套件。使用自定义硬件时,步骤相同。 这些步骤还假设应用笔记zip文件已经下载到PC,或者使用Simplicity访问文件 工作室。应用程序zip文件可以在Silicon Labs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635311139.html,/8bit-appnotes)上找到。 ?将Bootloader下载到设备 如果引导加载程序尚未在设备上,请使用Simplicity Studio将Bootloader下载到设备,并按以下步骤操作。 日期代码在设备勘误表中列出的日期之后的顶部标记的设备可以支持引导加载程序并可能具有 bootloader预装。在此之前的日期代码的设备将不能与引导程序一起使用。 ?打开Simplicity Studio。 ?将入门工具包连接到PC。 ?将套件开关移动到[AEM]位置。 ?单击Simplicity Studio左窗格中的[Refresh detected hardware]按钮。该套件应显示在[Detected Hardware] 区。 ?单击工具包,然后单击Simplicity Studio的[tool]区域中的[Flash Programmer]图块。 ?单击[Erase]按钮。 ?单击[Browse]按钮,导航到套件设备的预编译引导加载程序十六进制文件,单击[Open],然后单击[Progra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