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网阻抗计算51页PPT

合集下载

第4章 牵引网阻抗分析

第4章 牵引网阻抗分析

(4-3)
X X内 0.145lg
可以证得:
(4-4)
X 0.145lg
Dg R
X内 0.145lg
Dg R
(4-5)
4-1-2 牵引网电抗
这样,计算导线的电抗X就不需计算X内,对计算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此时的Rε就称为导线的等值半径。 导线的等值半径与导线的导磁系数有关,等于导线的实际半径乘以导 线的当量系数,即:
式中:d为两个导线-地回路之间的距离。
(4-7)
4-1-3 导线-地回路的自阻抗和互阻抗 4-1-3 导线-地回路的自阻抗和互阻抗 f=50Hz时,导线- 地回路的自阻抗 Z自和两个导线 - 地回路的互阻抗 Z 互 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Dg 4 Z自 r j 4.6 lg j 10 R 2 Dg / km r 0.05 j 0.145lg R
4-1-2 牵引网电抗 目前对于牵引网阻抗计算的等效电路如图4-1所示。
4-1-2 牵引网电抗 当电力机车位于供电臂某一位置时,为简化计算,在符合原来的实际 情况下,将并联的轨道回路与大地回路分成两个等值电路。 一条是由牵引变电所、接触网、电力机车、大地回路、牵引变电所构 成的回路,如图4-2(a)所示,为有源回路;另一条是轨道、大地回路,如 图4-2(b)所示,为无源回路。
第4章 牵引网阻抗
第4章 牵引网阻抗
3-1 牵引网电阻与阻抗 3-2 单线牵引网阻抗
3-3 复线牵引网阻抗
4-1 牵引网电阻与阻抗
4-1 牵引网电阻与阻抗
4-1-1 牵引网电阻
4-1-2 牵引网电抗
4-1-3 导线-回路的自阻抗和互阻抗
4-1-1 牵引网电阻 4-1-1 牵引网电阻 牵引网的电阻主要包括接触网的电阻、钢轨的电阻以及大地回路的电 阻。

10-牵引网阻抗

10-牵引网阻抗

牵引网阻抗与牵引网结构、选用导线的型号和钢
轨的类型、数量,所采用的牵引网供电方式,大
地导电率以及采用的防干扰措施有关。 单线区段:主要与接触悬挂的类型,加强导
线的数量与位置有关,在设置吸-回装置的区段
还与回流线的数量与位置有关。 复线区段:除与以上因素有关外,还与双轨 轨距有关,目前我国一般为5m。
Z0 Z D 1 整理: I J n I J ( A B ) A B Z0 Z0 Z D
得:Z 0 A B(2 Z D Z 0 ) (1 n) I J Z 0 Z D

2.在机车处,x=l
1 I2 K IJ ( Ae l Be l ) Z0 U 2 Ae l Be l IJ I2 I2 U 2 I2 Z0
问题变成为Z1 、Z2、 Z12如何求?即所谓导线-地回 路阻抗如何求得
5.4 牵引网导线参数
构成接触网的各种导电线中既有圆形导线(如承力 R0 — 导线半径(mm);ρ0 — 材料电阻率(Ω.m) 索),也有不规则导线(如钢轨和接触线),导线的 μ — 相对导磁率; f — 频率(Hz); 参数在牵引网阻抗计算中需要用到导线电阻和导线当 k — 多股绞线 1.59 量半径。 单线 1 一、导线电阻(指交流电阻) 非铁磁质导线(铜、铝) 铁磁质导线(铁、钢轨等)
1 I K I J ( A e x B e x ) Z0 U A e x B e x
1 l l 整理:Z 0 I J K I J ( Ae Be ) Ae l Be l Z0
常用钢轨参数 1、当量半径

牵引网阻抗计算—确定牵引网阻抗基础数据(高铁牵引供电系统)

牵引网阻抗计算—确定牵引网阻抗基础数据(高铁牵引供电系统)

1-供电线 2-接触悬挂
3-钢轨 4-回流线 5-吸上线 6-大地
什么是牵引网
牵引网
认识牵引网
①-供电线 牵引变电所与供电线
认识牵引网
①-供电线 与接触网平行架设的供电线
认识牵引网
接触线 回流线 钢轨
②-接触网与钢轨 区间接触网与钢轨
承力索
回流线
认识牵引网
回流线 钢轨
②-接触网与钢轨 站场接触网与钢轨
牵引网阻抗的表达式:Z= r+jωL
2
计算半径与等效半径有何不同?
3
计算半径R:是指线索截面的实际半径。
等效半径Rξ:是计算导线电抗时的半径,与导线的 导磁系数有关,等于计算半径乘以导线的当量系数α。
Rξ =α R
表5 导线当量系数α
导线种类 铜、铝接触线 铜、铝绞线 钢轨、钢索 钢芯铝绞线
当量系数
2-牵引网阻抗计算模型
两个导线-地回路互感
M=(4.6lg
Dg
-j
) 104
d2
(H/km) (1)
式中 d-两个导线-地回路之间的距离,cm。
2-牵引网阻抗计算模型 两个导线-地回路互阻抗
M (4.6 lg Dg j ) 10 4 (H / km)
d2
【两个导线地回路互阻抗Z互】
z互
j(4.6 lg
②是轨道→大地回路,是一个 无源闭合回路
2-牵引网阻抗计算模型
问题1:如何计算导 线-地回路自阻抗?
2-牵引网阻抗计算模型
导线-地回路自感
将大地回路用一条等效地回线来替代。 导线与大地回路的电感L为:
L (4.6lg Dg j )104 (H / km)
Rr 2 Dg-接触网与地回路等值导线之间 的距离,这个距离可近似看作地回 路等值导线的深度。

列车牵引计算PPT课件

列车牵引计算PPT课件
ωq”=max(5g,(3+0.4iq)g)
第48页/共99页
4 列车制动力
(1)列车制动方法分类 ①从动能转移方式上分
a. 定义 制动就是把列车动能转移到别处。因而可用转移
动能的方法。 b. 动能转移为可用能 电力机车的再生制动属于此类; c. 动能转移为非可用能 液力内燃机车的液力制动属此类。 电力机车的电阻制动即属此类。
制动设备产生的第5页/共99页(司机可控) B;
2 机车牵引力
1)牵引力的三种形式
最大 指示牵引力
居中 轮周牵引力
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 机车动轮轮轴
车钩牵引力
最小
拖挂货物的车钩
第6页/共99页
2)机车牵引力的形成
机车牵引力是由机车动 力装置传给机车动轮以 旋转力矩,通过动轮与 钢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 力的作用方向与列车的 运动方向相同,力的大 小由司机根据需要控制。
第9页/共99页
高速铁路动车组计算粘着系数
• 我国目前投入使用的CRH系列动车组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国外高速列车动车组的计算粘着系数的试验公式为:
第10页/共99页
② 粘着牵引力限制
粘着牵引力为能力值,即轮周牵引力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因此,轮周牵引力不能大于机车所能产生的粘着牵引力, 称为粘着牵引力限制。 轮周牵引力达到粘着牵引力值后,机车动轮会打滑,造成 轮轨擦伤与磨耗。
第7页/共99页
3)限制条件 ① 粘着牵引力
F 1000 P g j (N)
机车自重
其中,μj为粘着系数 机车牵引力是依靠钢轨对车轮的反作用力形成的,这个作
用力依靠轮轨之间的摩擦系数产生。
此处的摩擦系数称为粘着系数。
粘着牵引力体现为能力值,即轮周牵引力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牵引网阻抗计算—计算单线牵引网等值阻抗(高铁牵引供电系统)

牵引网阻抗计算—计算单线牵引网等值阻抗(高铁牵引供电系统)

单链形悬挂布置示意图
接触网-地回路与轨道-地回路互阻抗Zωr
计算实例
已知:Dg=932×103mm dr=1435mm 导高H=6200mm , 承力索与导线 间平均距离dcm=1033mm
dcr
62002
1435 2
2
6241(mm)
dmr =
(6200 1033)2
1435 2
2
dmr =
(6200 1033)2
1435 2
2
7268(mm)
• (4)地回路的等值深度Dg
Dg
0.2085 0.2085 932103(mm)
f 109 50104 109
项目三 牵引网阻抗计算
03 计算单线牵引网等值阻抗 案例1-2:计算接触网-地回路阻抗
案例:计算牵引网单位等值阻抗
6.25
4.74
0.20
415
1057
7.00
5.31
0.158
485
钢芯 LGJ-95 铝绞
铝 94.23



17.81 28×2.07 7×1.8
401
6.84
6.50
0.315
335
线 LGJ-120 116.34 21.99 28×2.30 7×2.00 495
7.60
7.22
0.255
380
(0.05 j0.429) / km
案例1-2:计算接触网-地回路等值阻抗
计算接触网-地回路的等值阻抗Zω
• 用代数法计算
Z =Zcm Zc
Zcm Zm Zcm
Zm 2Zcm
Zc Zcm Zm Zcm
0.05 j0.429 (0.228 j0.767 0.05 j0.429)(0.25 j0.768 0.05 j0.429) 0.228 j0.767 0.25 j0.768 2 (0.05 j0.429)

牵引计算-二运行阻力 ppt课件

牵引计算-二运行阻力  ppt课件
通常,线路坡道的坡度以坡段终点对起点的高度差与 两点间水平距离的比值千分率计算,以i‰表示,规定取 至二位小数。 则坡度的千分数为:
i=(BC/AC)·1000=1000tan 利用相似三角形原理可求得坡道附加单位阻力
wi=1000sin
ppt课件
34
由于铁路线路坡段得角很小。所以可以认为 sin≈tan
• 列车运行阻力,按组成方式,可分为机车运行
阻力和车辆运行阻力。 • W=W′+ W″
• 列车运行阻力,按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基本阻
力和附加阻力。 • 基本阻力:机车、车辆, W0′,W0″, W0 • 附加阻力:列车, Wi , Wr , Ws
ppt课件
2
列车运行阻力分类
• 列车运行阻力,按作用范围,可分为总
因此 wi=1000sin≈1000tan=i
即机车、车辆的坡道附加单位 阻力wi,在数值上等于该坡道 的坡度千分数i。 注:
①坡度千分数即为单位坡道阻力 ②坡道阻力分正负。上坡为正; 下坡为负 例如:i=6,则 wi=6N/KN;i=-6, 则wi=-6N/KN.
ppt课件
35
二、曲线附加阻力
ppt课件
16
基本阻力的组成(续)
• 4)冲击和振动阻力 • 5)空气阻力
• 空气阻力由列车速度、列车外形和截面 积等因素决定。
Wa = CxΩρv2/2
Cx —空气阻力系数; Ω—列车最大截面积;
ρ—空气密度;
v —列车的相对速度。
ppt课件
17
Cx = 1
Cx = 1/4~1/5
Cx = 1/20
——列车侧面气动摩擦系数
d ——列车动力直径; l ——列车长度。

09 单线牵引网阻抗(二)与复线牵引网阻抗计算

09  单线牵引网阻抗(二)与复线牵引网阻抗计算

Dg RC
932 10 3 0.184 0.05 j 0.145 lg 8.574 0.234 j 0.73(/km)
rc—接触线的有效电阻(Ω/km) Rξc—接触线的等效半径(mm)
2008-10-8
不找借口
成就优秀的你
3
3-2 接触网-地回路 承力索-地回路的单位自阻抗 Zm
z w z cm
z c z cm z m z cm
z c z m 2 z cm
0.05 j 0.428 .
0.234 j 0.73 0.05 j 0.428 1.98 j 0.871 0.05 j 0.428 0.234 j 0.73 1.98 j 0.871 2 0.05 j 0.428
(4-21)
4-2-1 互阻抗Zωr计算公式
dcr—接触线与钢轨中心距离(mm) H—接触线到钢轨的平均高度(mm) dmr—承力索与钢轨的中心距离(mm)
其中接触网等值导线和等值轨道间的距离dwr:
d wr
d 2 d 2 r H 2 r H d cm 2 4 2 2
4-1-2 实例计算 两条钢 轨并联
zr
z r自 z r互 2
Dg rr = 0.05 j 0.145 lg / km 2 Rr d r (4-14)
Dg rr zr 0.05 j 0.145 lg 2 Rr d r 0.18 930 10 3 0.05 j 0.145 lg 2 5.54 1435 0.14 j 0.583 / km
1、两线路分开供电
(1) 只一条线有负荷
(2) 两条线均有负荷 2、两线路完全并联 3、两线路末端并联

牵引网阻抗

牵引网阻抗

3、有加强导线的单链形悬挂
特点:在繁忙的电力牵引区段内, 特别是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接触 线和承力索的总截面积往往不能满 足输电要求,加强线用来弥补悬挂 截面的不足,并可降低接触网电压 损失和电能损失。
三、双线牵引网阻抗
双线区段牵引网同样有简单悬挂、单 链形悬挂、有加强导线的单链形悬挂 等类型。在结构和等值阻抗上,其特 点为: 1.上、下行牵引网在供电分区末端并 联供电或分开供电 2.所有平行钢轨并联 3.复线牵引网等效为“三个导线—地 回路” 上行牵引网—地回路 (1)——有源网络 下行牵引网—地回路 (2)——有源网络 钢轨网—地回路 (3)——无源网络
1、末端并联的供电方式
是指上下行线路接触网在供电臂末端并联的供电方式。
2、全并联供电方式
3、两线路分开供电方式
是指上下行线路接触网在供电臂内无并联点。
谢谢
0.281K f r p
f r ( km)
R0---导线半径(mm); p---导线周长(cm); f---电流频率 ρ---材料电阻率,Ω m µ r---材料相对磁导系数
K---多股绞合线修正系数,绞合线K=1.59,非绞合线K=1
0.316 K r R0 0.447 K r R0
等效半径
确定一个小于R的半径 Req ,使半径为 Req的等效导线, 到R这部分的感抗等于半径为R 的内感抗。
Req
Req
Carson理论 1926年,J.R.Carson发表以大地为回路的架 空导线阻抗计算的论文“Wave Propagation in Overhead Wires with Ground Return ” (带地回线的架空导线中的波浪传播), 从此就成为电流流经大地情况下输电线及 各种导线——地回路阻抗计算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