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利和标准

合集下载

专利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专利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专利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专利发展研究是关于专利制度和专利政策的发展及其影响的研究领域。

国内外对专利发展的研究现状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专利数量和质量:国内外专利数量的增长趋势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专利数量的差异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同时,专利质量指标如专利的引用次数、专利活跃性等也是研究的关注点。

2. 专利申请和授权机构:研究人员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专利申请和授权机构的制度安排和运作情况,通过比较分析来探讨专利制度的效率和公平性等问题。

3. 专利价值和经济效益:国内外研究者探索专利对经济增长和创新活动的影响,通过专利的评估和分析来研究专利的价值和经济效益。

4. 专利战略和技术转移:研究专利的战略使用和技术转移对企业创新和竞争力的影响,分析企业专利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技术转移的机制和路径等。

5. 专利制度改革:研究人员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专利制度的演变和改革,探讨不同制度安排对专利发展和创新的影响,提出改革建议和政策建议。

总体来说,国内外研究集中在专利数量和质量、专利申请和授权机构、专利价值和经济效益、专利战略和技术转移、专利制
度改革等方面,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来探索专利发展和其对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内外专利法的比较

国内外专利法的比较

国内外专利法的比较专利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创造性技术作出保护的法律体系。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科技创新的迅猛发展,对于国内外专利法的比较研究,对于各国之间的技术交流、知识产权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国内外专利法的比较为主题,对其在适用范围、申请程序和保护力度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适用范围的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专利法适用范围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国际上,以美国、欧盟、中国为代表的专利法律体系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美国专利法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

对于发明者的创造性技术提供了广泛的保护。

欧盟专利法适用于所有成员国,其适用范围与美国相似,但欧盟专利在适用时需要同时申请在多个成员国,费用和程序相对较为繁琐。

中国专利法适用范围较为全面,与美国和欧盟相比具有较高的保护力度,涵盖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以及植物新品种等。

二、申请程序的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专利法在申请程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申请条件、申请流程以及审查程序等方面。

美国专利法对于发明的创造性要求较高,申请人需要提交详细的技术细节,并通过实质审查来确定是否具备专利资格。

欧盟专利在申请时需要同时申请在多个成员国,程序相对较为繁琐。

中国专利法在申请时,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的申请提出了明确的条件要求,并采取了实质审查制度。

三、保护力度的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专利法对于发明创造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也存在差异。

主要表现在专利权的内容和保护期限等方面。

美国专利法对于发明创造提供了广泛的保护,而且保护期限较长,一般为20年。

欧盟专利法的保护力度较高,适用于欧盟成员国的专利,保护期限为20年。

中国专利法对于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专利提供了全面的保护,保护期限也为20年。

综上所述,国内外专利法在适用范围、申请程序和保护力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在国际技术交流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和比较国内外专利法的各项规定,有助于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和相互借鉴。

国内外专利对比分析

国内外专利对比分析

国内外专利对比分析在现代社会中,专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指一项独特的发明或者技术创新,专门授予给其创造者以确保其拥有者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能够享有独家权益。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比较国内外专利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

国外专利的申请程序相对来说更为简单和快速,同时它们的容错率也更高。

这是因为其专利机构考虑到所有的情况并允许专利申请人针对专利申请中可能存在的错误进行修正。

此外,国外专利的诉讼费用也相对较小,而且其创造者也拥有更多的权力。

在国外专利被他人利用时,创造者可以选择在此过程中进行授权并从中获益。

这种授权和受益的方式可以帮助创立者参与到市场经济中并取得更多的利润。

与此同时,国内专利的申请容易受到技术创新和法律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

国内专利机构要求申请人在申请自主知识产权时证明其工程和技术创新的独特性,这需要大量的经验和精力。

此外,国内专利在诉讼过程中需要的费用也相对较高,其创造者在专利被他人利用时的权益也相对较少,这可能会限制其参与到市场经济中的利润。

在技术创新方面,国外的专利机构在保证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可以使申请过程更加流畅和透明。

国外专利机构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创新和发明,能够促进更多的合作和发展。

与此相反,国内专利机构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的规划和管理混乱,这可能使创新失去机会和资源。

另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是关于专利法的不同。

国外专利法在许多方面与国内很不相同。

在国内,专利颁布的法规是非常严格的,并且涉及到许多条款和文件要求。

这种严格的条款可能会增加申请和诉讼费用,并增加了专利申请的风险。

在国外,专利法相对来说更为松散。

大多数国家的专利申请需要非常少的法规和文件。

这种松散的条款使得申请过程更为简单,并且也降低了申请风险。

本文从国内外专利的申请程序和专利法的角度,分析了国内外专利的差异。

虽然国外的专利机构在技术创新和发明领域可能更具有优势,但国内专利机构也在逐步改进创立程序,为创立者提供更多的商业利益和法律保护。

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比较研究

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比较研究

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比较研究随着全球化不断加深,知识产权保护变得愈发重要。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保护创新和创造力的手段,对于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本文将比较研究国内外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探讨其异同之处及对于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法律框架在国内,中国知识产权法作为最重要的法律文件,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实施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

该法律涵盖了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多个方面的保护,并明确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制度。

此外,中国还制定了相关的行政法规和实施细则,进一步提高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而在国际层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是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机构。

WIPO通过制定国际公约和协议,推动各国间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

此外,欧盟、美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也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二、专利保护专利是一种保护创新技术的知识产权形式。

在国内外,专利保护都是重要的创新激励手段。

然而,不同国家的专利保护制度在范围、审查程序和期限等方面存在差异。

在中国,根据知识产权法,专利权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中国专利局负责专利申请、审查和授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积极推动专利的国际保护,大力鼓励企业和个人申请海外专利。

相比之下,欧盟和美国在专利保护上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的保护。

在审查程序上,这两个地区更加注重专利申请的合法性和创新性。

同时,欧洲专利局和美国专利商标局相对高效,审查周期相对较短。

三、商标保护商标是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市场竞争和消费者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的商标保护制度在标准、审查程序和保护范围上存在差异。

在中国,商标保护涵盖了商标申请、审查和授予等环节。

中国商标局负责商标注册和管理。

2019年,中国通过了新的商标法,进一步加强了对商标侵权的打击力度。

专利权保护国内外对比

专利权保护国内外对比

专利权保护国内外对比随着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逐渐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重要议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专利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创新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保护专利权已成为各国法律体系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层面来对比专利权的保护情况。

一、国内专利权保护现状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着悠久的创新传统,在数学、农业、医学等领域有着许多举世闻名的发明和创造。

然而,在专利权保护方面,国内曾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专利审查周期长,保护力度不够,执法成本高等。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通过修改法律法规、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措施推动了专利权保护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我国加快了专利申请和审查的流程。

近年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及地方知识产权局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简化审查流程的措施,比如实施了“突破优势”计划,加大对发明专利的审查力度,大大提高了发明专利审查的效率。

此外,我国还通过增加审查人员数量、优化审查流程等措施,积极缩短了专利申请和审查的时间,使专利权能够更快地得到保护。

其次,我国加大了专利权保护力度。

我国实施了一系列保护专利权的措施,比如加强了对专利侵权的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提高了专利权的保护力度。

同时,我国还加强了对专利侵权的打击力度,通过加大对侵权者罚款和处罚力度,对侵权行为形成了威慑,保护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最后,我国不断完善了专利制度和政策。

我国的专利法和相关法规日益完善,保护了知识产权人的权益。

同时,我国通过加强与国际专利体系的对接和合作,进一步提高了专利系统的国际化水平。

此外,我国还支持所有人员和组织的创新活动,通过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创新,并提供各类专业服务,以提高专利活动的效益。

二、国外专利权保护现状与国内相比,国外的专利权保护更加成熟和完善。

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在很早就建立了完善的专利保护体系,并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来进一步强化专利权保护。

国内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由各个国家制定,旨在保护创新和知识产权的所有者。

国内外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存在差异,下面将重点比较两者的主要方面。

一、法律框架国内:中国制定了知识产权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框架。

外国:外国的法律框架各有不同,欧洲制定了统一的欧洲专利法和欧洲商标法,美国制定了详细的专利法和著作权法,日本也制定了相关法律。

二、法律保护范围国内: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相对较窄,对于一些创新和技术可能存在较大的保护缺失。

外国:外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相对较广,对于各类创新和技术都能提供较好的保护,尤其是在技术领域。

三、法律适用标准国内:中国采用了“先申请先得”的原则,即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先申请的一方享有先权。

外国:外国多数采用“先使用先得”的原则,即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先使用的一方享有优先权。

四、保护措施和违法制裁国内:中国采取了各类保护措施,如行政执法、诉讼制裁等,但实施效果仍有待提高。

外国:外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采取了更加严格的措施,如惩罚性赔偿、药物专利保护等,使违法行为者付出更高的代价。

五、国际合作国内: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合作,加入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并签署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和协议。

外国:外国各国之间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通过专利互通和信息共享等方式,促进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合作。

总体而言,国内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存在一些差异。

国内法律框架相对完善,但保护范围较窄,适用标准相对简单。

而外国的法律框架相对较为全面,保护范围广泛,适用标准相对复杂。

此外,外国对于侵权行为的惩罚措施更加严格,并且在国际合作方面也更加积极。

国内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加强,但也在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和完善。

近两年中国、美国、日本发明授权专利的比较分析

近两年中国、美国、日本发明授权专利的比较分析

近两年中国、美国、日本发明授权专利的比较分析作者:张颖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7期摘要:专利是衡量自主创新能力一个可量化的重要维度,发明专利又是专利中创造水平及科技含量较高的,某种意义上讲,发明专利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水平。

近些年我国发明授权专利量不断攀升,于2015年超过世界上的美、日专利大国,并且职务发明所占比例正在逐渐接近国外在华的比例。

关键词:发明专利发明授权专利职务发明非职务发明一、引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专利就是科学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种,而发明专利及发明专利所占的比重又是三个类型(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中一个最重要的衡量专利质量的标准。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共64次提到“创新”,几乎等于前两年报告中被提到次数之和。

这其中既有向大众提出的“万众创新”,也有针对科技领域提出的科技创新,此外更是为各级政府下达“任务”,要求各地为各领域的创新工作保驾护航。

这个“创新”在我理解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全民创新,大家多进行科技创造,多申请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

近两年,随着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和企业、个人对专利保护的重视,我国专利数量提升很快,各类专利所占比例也有较大变化,并且与发达国家和专利强国相比,无论在数量和比例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善。

二、数据分析1.2014-2015中国、美国、日本授权专利数量统计从表一中可以看出,中国授权专利量已经远远超过美国、日本的专利授权量,而且中国的授权量还在以很大的增长速度增长,如2014年总授权量是1302687件,2015年则达到1718192件,同比增长31.90%,仅发明授权专利一年就增长了126088件,同比增长54.06%,表明我国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正在走向一个崭新的台阶。

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快速增长,彰显着我国创新主体的发明创新水平在大踏步前进。

美国授权专利甚至在2015年出现小幅下滑,比2014年减少4950件,同比下降1.51%;日本下滑的比美国要严重的多,2015年总授权量较2014年减少81665,同比下降26.83%。

国内外最新相关专利

国内外最新相关专利

( E N C E SR.. : 种 利用 铝 土矿 生产 氧 化 T C O H M . L ) 一
铝 的改 进方 法 , 括如 下 步骤 : 铝 土矿 在有 添 加 包 a)
防垢材料制成 , 并且被 固定 至所述过滤套筒的所述
开 口端 。 ●一 种利 用 电收尘 返 灰 的方 法 C 0 3 1 3 A N1 2 1 1 5
在经文丘里干燥器干燥后 , 进人多级旋风预热器预 热, 预热后的氢氧化铝进入气态悬浮焙烧炉发生脱 水反应 , 再经过旋风分离器分离 , 固体产 品先进人 四级旋风冷却器 , 再进入流化床冷却器冷却后得到
氧化铝产 品, 空气经 四级旋风冷却器和流化床冷却
化铝; ) e 过滤析出的氢氧化铝; ) f 煅烧氢氧化铝。
产过程 中的拜 耳液过滤 的滤袋 , 所述滤袋包括:过

6 2・




2 1 年 N 02 o1
烧成金属氧化物 , 中获得的产物然后在至少一个 其
悬 浮物 热交 换器 中并 且 随后在 多级 间接冷却 器 中被
液 连续 的通 人用 本 发 明方 法 可 克 服现 有 技术 之 不 足 ,
金属盐在第一预热阶段 中被预热 , 在第二预热阶段 中被预煅烧并且在流化床反应器 中被煅烧成金属氧 化物 , 中获得的产物然后在至少一个悬浮物热交 换器 中并且随后 在多级间接冷却器 中被冷却。 为减
小煅烧设备 的能量需求 ,流化空气被 以达到 10C 5 ̄
达到 10 5 ℃的温度供应到反应器 , 并且在进人第一
预热 阶段之 前 , 属 盐 至少 部分 地被 供应 到水 合 物 金
干燥器 , 在该水合物干燥器中 , 金属盐通过来 自间 接冷却器的第一阶段的热传递介质被间接加热并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关专利的基本知识(6)
1.6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⑴ 实质性条件(专利性) 1. 新颖性---发明创造必须是新的、前所未有的技术。 2. 创造性---与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 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3. 实用性---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能产生积极效应。 ⑵ 形式条件 专利局对专利申请进行初步审查、实质审查及授予专 利权所必须的文件格式和应履行的必要手续。如:专利申 请文件撰写要求、缴纳专利申请费用等。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883缔约,中国于1984年3月19日加入)
2.专利文献的特征及利用(7)
2.3 充分合理地利用专利(技术)文献
① 不以盈利为目的利用行为——用于学习、科研。 ② 失效专利可无偿使用——法律状态。万方资源系统--失效 专利。
③ 不受本国专利法保护——地域性。日本权利人来中国申请专 利的比例也很低,远远少于10%。因此,在日本受专利保护的 技术大部分可以在中国免费使用。善用专利文献,人们可以 节约研发时间60%节约研发经费40%。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简称 WIPO,是一个政府间组织,是联合国组织系统的十六个专门机构之一。1970 年成立,1974年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它的作用是:协调各国知识产 权的立法和程序;工业产权国际申请提供服务;交流知识产权信息;向发展 中国家和其他国家提供培训以及法律和技术援助;为解决知识产权争端提供 便利等。我国于1980年6月3日正式成为第90个成员国。
2.专利文献的特征及利用(4)
2.2 专利文献利用中常用的概念③
国际专利分类号(IPC)的构成——由8个部、118个大类、618个小类和 58545个组组成。 A部:生活需要 B部:作业;运输 C部:化学;冶金 D部:纺织;造纸 E部:固定建筑物 F部:机械工程;照明;加热;爆破 G部:物理 H部:电学 例如:日常生活中用来处理草地或草坪的手动工具专利,其分类号可 表示为AO1B 1/00或A01B 1/24。 A O1 B 1/00或1/24。
的发明创造,属于职务发明, 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
*如果不是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不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
完成的发明创造,属于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 明人或者设计人。
1.有关专利的基本知识(12)
1.12 申请专利的作用和意义 *取得垄断权 *赚取特许费 *作为防卫盾 *协助开发外国市场 *以小胜大,增强企业竞争力 *增加企业的价值 *有利于企业科学正确的决策
2.专利文献的特征及利用(2)
2.2 专利文献利用中的常见概念①
几种“人”: 申请人——对专利权提出申请的单位或个人. 发明人(设计人)——实际开展工作的人。 专利权人——对专利具有独占、使用、处置权的人。 代理人 ——代为办理专利权申请的人。
2.专利文献的特征及利用(3)
2.2 专利文献利用中的常用概念②
*独占性——权利人对其专利成果具有独立的占有、使用、 处分权。 *排他性——同一技术内容及复杂程度的专利申请只能授予 一次专利权。 *地域性——在一定的国家或地区享有专利权。 *时间性——在一定的时间内享有专利权。
1.有关专利的基本知识(5)
1.5
名 称
中国专利的种类
发明专利 (20年) 实用新型专利 (10年) 外观设计专利 (10年)
1.8 专利国际合作组织与有关条约
* 《巴黎公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于1883年3月2在巴黎签订, 160个缔约国,我国于1985年3月19日加入。规定的保护对象:专利、实用新 型、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初、货源标记等. 国民待遇原则 优先权原则 专利商标独立原则 * 《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PCT .在Paris Convention原则的基础上缔结的专利领域的专门性国际条约,1970年签订。 由WIPO国际局管辖。1994.1.1我国正式成为PCT成员国,PCT对Paris Convention起补充作用,是巴黎公约下属的一个专门性国际条约。加入pct, 可以通过pct以最简单的程序和最小的花费获得多个国家的申请专利。
*其特征是法律保护、科学审查、公开通报、国际交流。
1.有关专利的基本知识(2)
1.2 专利制度的产生及历史背景
* 1246年英国亨利三世授予色布制造独享权--专利雏形。 * 世界上最早的专利制度起源于欧洲1474年威尼斯共和国《专利法令》 *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专利法--1624年英国的《垄断法》 * 1787年,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 护发明创造。早期的专利都是由华盛顿总统亲自签发生效的,《独 立宣言》的起草者、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曾经作为首任国 务卿,成为美国第一名专利审查员。如今在美国商务部的大门口上 还刻有林肯总统的一句话:“专利制度就是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 才之火上。”
2.专利文献的特征及利用(1) 2.1 专利文献的特点
(1)内容新颖、实用并富于创造性。 (2)反映内容具体、详尽。 (3)报道速度快、时间性强。 (4)格式规范、语言严谨。 (5)分类科学、检索方便。 (6)大量重复报导——等同专利。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最新的发明创造信 息,90%以上首先都是通过专利文献反映出来的。(聚氨酯的发 现和研究,首次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专利上,而出现在期刊 上却时隔15年之后)。
1.有关专利的基本知识(10)
1.10 中国专利权获得的一般过程
发明专利申请 初审(经18个月)
公布(申请公开说明书) 实 审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初步审查
授予专利权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初步审查
1.有关专利的基本知识(11)
1.11 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
要 对产品、方法 对产品形状、构造 对产品形状、图案、 及其改进提出 及其结合提出的实 色彩或其结合所作出 的富有美感并适合于 求 的新的技术方 用方案 案 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特 具有突出的实 具有实质性特点和 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 点 质性特点和显 进步 步 著进步
关联法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 条例、农业化学物质产品保护条例等等。
部 大类 小类 主组/分组
2.专利文献的特征及利用(5)
2.2 专利文献利用中常用的概念④ 常用的专利国别代码 中国CN 比利时BE 英国GB 苏联SU 美国US 奥地利 AT 巴西BR 瑞士CH 日本JP 意大利IT 罗马尼亚RO 朝鲜KR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
欧洲专利公约E*
1.有关专利的基本知识(7)
1.7 不授予专利权的几种情形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或体育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 造,不授予专利权。
1.有关专利的基本知识(8)
*专利战略--努力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更多地掌握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有效地运用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 规,迅速提高我国发明专利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增强我国的科技、 经济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为发明专 利、自主知识产权等。
1.有关专利的基本知识(4)
1.4 专利技术(成果)的特点
④ 通过专利权转让——合法使用。 ⑤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创新。
1.有关专利的基本知识(1)
1.1 专利制度
*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推动技术进步的管理制度。
*基本内容是依据专利法,对申请专利的发明,经过审查和批准,授予专利。 *发明人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享有制造、使用和销售的 独占权;同时又把申请专利的发明内容公诸于世,以便进行技术情报交 流和技术有偿转让。 *其作用是国家利用法律手段保护发明权益、鼓励发明的技术公开、促进竞 争、激发人们的创造精神、打破技术封锁、促进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德国DE
2.专利文献的特征及利用(6)
2.2 专利文献利用中的常用概念⑤
几种“日” 申请日——专利机关受到申请说明书之日。
公开日——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之日。 公告日——三种专利授权公告之日。 优先权日——是指专利申请人就同 一项发明在一个缔约国提 出申请之后,在规定的期限内(一般发明和实用新型12个月,外观设 计6个月)又向其他缔约国提出申请,申请人有权要求以第一次申请 日期作为后来提出申请的日期,这一申请日就是优先权日。
几种“号”: 申请号——专利申请受理部门在受理专利申请时为每件专利申请案编制的序号 称申请号(CN99119638.4); 公开号——在公布发明专利申请或专利文件时为每件专利申请或专利编制的序 号称文件号。在文件号中, (针对发明专利)为公开申请说明书编制的 序号称公开号发明专利公布编号(1251835) 公告号——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申请在完成专利申请案的形式审查后为公告申 请说明书编制的序号称申请公告号(CN1093184C); 专利号——在颁布专利时编制的序号称专利号(CN99119638.4)。 一些国家的申请号与公开/公告号在形式上有明显区别,如英国,申 请号为年度系列编号,一件申请案的申请号为:年/年度内序号;公开号 则为连续系列编号。另一些国家则一号多用,即公开号、公告号、专利 号均延用申请号,如德国。中国的专利号沿用申请号,不管申请号与文 件号在形式上是否有区别,在使用时,切不可混淆二者在不同场合的不同 作用。
1.有关专利的基本知识(9)
1.9 与专利相关的概念
*基本专利:指申请人就同一发明在最先的一个国家申请的专利。 *等同专利:指发明人或申请人就同一个发明在第一个国家以外的其他国家 申请的专利。 *同族专利:指同一个发明为了在不同国家得到保护,而在这些国家分别申 请的一系列内容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专利。由于同族专利或相同专利都具 有相同的优先权项,所以通过优先权项可以方便、快捷地检索出有关同 一发明的全部相同专利或同族专利。 依靠同族专利,选用自己熟悉的文种去查阅所需专利文献。同时,可以 用它来调查某项发明专利垄断国际市场的范围等情况。 同族专利还有助 于了解一项发明技术从萌芽阶段到不断改进、发展,以致逐步完善的发展 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