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测功试验分析报告
汽车底盘测功机试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M r 为汽车行驶时旋转部分的当量惯量 ( kg) , 一般取 M r = 3 %M ; Fr 为道路阻力 ( 包括空气阻力) (N ) 1
在无法进行道路试验的情况下 , 汽车 - 道路系统 阻力可按下式计算 :
Fr = f M g cosα + M g sinα + CDA ( 316 V )
2
21115
V
t = ( M + M r)
图 1 通工轻型客车功率损耗试验结果
F (V) ∫
V0 t
dV
Fr ( V )
( 9)
式中 t 是电磁阻力 ( 7) 式中有惯性力项时车速从 V 0 加 速到 V 所需的时间 。 如果试验时取消电磁阻力 ( 7) 式中附加惯量力 项 ,运动方程 ( 8) 变为
・
2 在测功机上对汽车 - 道路系统的模拟
= F
t M + Mr
t′ t′
7 底盘测功试验
(12)
因此 ,无附加惯性力项时的试验实际行驶距离为
s′= V d t′= M ∫ ∫
0 0
t t
t′
e
底盘测功试验一般是在恒速 、 油门开度最大状态 下进行 ,加载自动进行 。应注意的一点是底盘输出功 率应是功率吸收装置所吸收的功率与测功机损耗功率 Pp [ 见 ( 5) 式 ] 之和 。
115 %M 。
・
9
Ft = FcΒιβλιοθήκη + Fp + ( M e + M r1 ) V
・
= Fr + ( M + M r ) V
( 8)
式中 Ft 是轮胎驱动力 。 如果汽车质量 ( M + M r ) 和测 功机当量惯量 ( M e + M r1 ) 相等 ,电磁阻力项 Fc 中将不 包括与加速度有关的项 , 即附加惯量力项 ( M + M r ・
底盘测功机实验报告

底盘测功机实验报告底盘测功机实验报告一、引言底盘测功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的测试设备,用于评估车辆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底盘测功机测试不同车辆的动力性能和油耗情况,以便更好地了解车辆的性能表现和改进空间。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底盘测功机的工作原理和测试方法;2. 测试不同车辆的加速性能、制动性能和油耗情况;3. 分析实验结果,评估车辆的性能表现。
三、实验过程1. 准备工作:选择不同型号的车辆,并确保车辆状况良好;2. 测试车辆的加速性能:将车辆驶入底盘测功机,按照指定的程序进行加速测试,记录加速时间和达到的速度;3. 测试车辆的制动性能: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制动测试,记录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4. 测试车辆的油耗情况:在不同速度下进行燃油消耗测试,记录不同速度下的油耗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加速性能测试结果:根据实验数据,不同车辆的加速性能存在一定差异。
一些高性能车辆在短时间内能够达到较高的速度,而一些经济型车辆则相对较慢。
这些数据可以为消费者选择合适的车辆提供参考。
2. 制动性能测试结果: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是评估车辆制动性能的重要指标。
实验结果显示,一些车辆在制动距离上表现出色,能够在较短的距离内停下来,而一些车辆则需要较长的距离才能完全停下。
这对于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驾驶体验至关重要。
3. 油耗测试结果:油耗是衡量车辆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指标。
实验数据显示,不同车辆在不同速度下的油耗存在差异。
一些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表现出较高的油耗,而在低速行驶时则相对较低。
这些数据可以为车主制定合理的驾驶计划和节约燃油提供参考。
五、实验结论通过底盘测功机的实验测试,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车辆的加速性能、制动性能和油耗情况存在差异;2. 高性能车辆在加速性能上表现出色,但可能牺牲了燃油经济性;3. 经济型车辆在燃油经济性方面表现较好,但加速性能可能较慢;4. 车辆的制动性能对驾驶安全至关重要。
六、实验总结底盘测功机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客观评估车辆性能和燃油经济性的方法。
底盘测功试验分析报告

底盘测功试验分析报告车辆底盘测功实验底盘测功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①了解底盘测功机的监测原理。
②熟悉汽车底盘测功机的检测功能。
③掌握底盘测功机的操作方法。
④利用底盘测功机进行加速、滑行、排放检测实验。
2.实验仪器和器材汽车底盘测功机(CDM-300),汽车工况排放检测仪器(CDM-300ASM,成都弥荣),排气分析仪(南华NHA-503)。
3.实验原理3.1底盘测功机底盘测功机是一种不解体检验汽车性能的检测设备,它是通过在室内台架上汽车模拟道路行驶工况的方法来检测汽车的动力性,而且还可以测量多工况排放指标及油耗。
同时能方便地进行汽车的加载调试和诊断汽车在负载条件下出现的故障等。
由于汽车底盘测功机在试验时能通过控制试验条件,使周围环境影响减至最小,同时通过功率吸收加载装置来模拟道路行驶阻力,控制行驶状况,故能进行符合实际的复杂循环试验,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3.11 底盘测功机的分类和结构①底盘测功机的基本结构底盘测功机一般由道路模拟系统、数据采集于控制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和引导与举升系统组成。
⑴道路模拟系统主要由滚筒、功率吸能装置(加载装置)和惯性模拟装置组成。
滚筒又分为主滚筒和从滚筒之分,通过滚筒的连续转动来模拟连续移动的路面;功率吸能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并测量驱动轮上的功率。
常见的吸能装置有2014.11.23 卓厚坤 20140713112t车辆底盘测功实验三类:水力式、电涡流式和直流电力式;惯性模拟装置的主要功用是模拟汽车的减速工况和加速工况,使底盘测功机能够测量汽车的加速、滑行性能。
⑵测量时需要采集汽车的行驶速度和驱动力矩,数据采集系统囊括了车速信号传感器、测力传感器等相应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具有控制加载(电压、电流),举升控制、滚筒锁定控制、车辆检测灯控制的功能。
⑶安全保障系统包括左右挡轮、车偃、系留装置、冷却装置等,主要作用是保障实验过程中的设备与人员安全。
⑷引导与举升系统是系统的辅助部分,引导装置(显示装置)能够引导实验人员更好的完成实验;举升装置举升汽车方便汽车进出底盘测功机,安装在主副滚筒间,常用有气动式、液压式、电动式。
底盘测功机利用飞轮惯性的转动惯量来模拟汽车运行时的-重庆交通大学

换挡时齿轮啮合灵便,互锁和自锁装置有效,不得有 乱挡和自行跳挡现象;
运行中无异响; 换挡时,变速杆不得与其他部件干涉。 在变速杆上必须有驾驶员在驾驶座位上容易识别变速
器挡位位置的标志。
传动系测试
一、理论基础(4/6)
根据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 条件》,汽车传动系统应满足如下要求:
底盘输出功率测试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2/5)
1.准备工作 2)测功机的准备
① 对于水冷测功机,应将冷却水阀打开。 ② 接通电源,升起举升器托板,根据被检车的功率,选择
测试功率的挡位。 ③ 用两个三角铁抵住停在地面上的车轮的前方,防止汽车
在检测中由于误操作而冲出去。 ④ 为防止发动机过热,将一台冷却风扇置于被检汽车前方
传动系测试
四、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4/9)
3、传动系统角间隙检测 仪工作原理
1) 指针式角间隙检测仪 由指针、测力扳手和刻 度盘构成
1—卡嘴 2—指针座 3—指针 4—刻度盘 5—手柄 6—手柄套筒 7—定位销 8—可换钳口
传动系测试
四、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5/9)
3、传动系统角间隙检测仪工作原理
和
)等构成,其作用是
把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轮。
传动系统技术状况不良:
使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变差; 起步能力变坏和超车能力不足易于造成安全行车隐患
离合器、变速器等主要部件性能不良对汽车的操纵方 便性也有很大影响。
传动系测试
一、理论基础(2/4)
根据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 条件》,汽车传动系统应满足如下要求:
(1) 离合器:
离合器机动车的离合器应接合平稳、分离彻底,工作 时不得有异响、抖动和不正常打滑等现象。
底盘测工实验报告

底盘测工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为了对底盘测功原理和方法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底盘测功装置的实际操作,探究底盘车辆的功率和有效扭矩的测量方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2. 实验原理底盘测功是通过测量车辆在实际行驶中消耗的燃油与牵引力之间的关系,来评估车辆动力性能的测试方法。
其原理基于如下假设:1. 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阻力主要包括风阻、滚动阻力和坡道阻力;2. 车辆与地面的牵引力与车辆当前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
底盘测功装置主要包括电子测功仪、车辆底盘和数据采集系统。
通过安装电子测功仪和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速度、转速、加速度等参数,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处理分析。
3. 实验步骤本实验采用了以下步骤:1. 准备实验设备和测量工具,将底盘测功装置安装在被测试车辆上;2. 进行标定,校正传感器并调整测功仪的参数;3. 车辆驶入测功区域,确认测量系统正常工作;4. 进行实际测量,记录车辆在不同转速下的速度和加速度数据;5. 根据得到的数据计算功率和有效扭矩;6.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4.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底盘测功装置的实际操作和数据采集,我们得到了车辆在不同转速下的速度和加速度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和计算,我们得到了车辆的功率和有效扭矩曲线。
实验结果显示,车辆在低转速时,功率和有效扭矩较低,随着转速的增加,功率和有效扭矩逐渐增加。
而当车辆达到某一临界转速后,功率和有效扭矩开始下降。
这一结果与我们对动力性能的预期相符合,低转速时车辆的牵引力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动力;中高转速时,车辆的牵引力达到最大值,可以提供最佳的动力输出;而过高的转速则会导致功率和有效扭矩的下降,可能因为此时发动机工作在非最佳状态下。
5.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底盘测功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实际操作了测功装置,得到了有关车辆动力性能的数据。
实验结果显示,底盘测功是一种有效评估车辆动力性能的方法。
汽车底盘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汽车底盘实验报告心得体会篇一:汽车底盘实习报告辽宁科技学院实习报告姓名:柏俊铭学号:6214411103 系部: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班级:汽车ZG111 指导教师:赵常复、韩进实习名称:汽车底盘校内实习实习时间: 20XX年3月实习单位:辽宁科技学院车辆实训基地辽宁科技学院教务处制1汽车底盘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为了让学生掌握汽车总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步骤及注意事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学校组织我们汽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汽车底盘拆装实习。
二:实习内容:CA1040L(小解放)底盘系统的拆解与认识。
三:实习结果: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
(一)传动系:传动系一般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组成。
汽车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靠传动系传递到驱动车轮。
传动系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2传动系的组成:1.离合器: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
离合器接合状态离合器切断状态。
离合器的功用主要有:(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起步前汽车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发动机与变速箱是刚性连接的,一旦挂上档,汽车将由于突然接上动力突然前冲,不但会造成机件的损伤,而且驱动力也不足以克服汽车前冲产生的巨大惯性力,使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而熄火。
如果在起步时利用离合器暂时将发动机和变速箱分离,然后离合器逐渐接合,由于离合器的主动部分与从动部分之间存在着滑磨的现象,可以使离合器传出的扭矩由零逐渐增大,而汽车的驱动力也逐渐增大,从而让汽车平稳地起步。
汽车的底盘认知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对汽车底盘结构及其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底盘各个部件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汽车维修技能。
二、实验原理汽车底盘是汽车的基础结构,主要由车架、悬挂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组成。
底盘的主要功能是承载车身和发动机,保证车辆稳定行驶,传递动力,实现转向和制动。
三、实验内容1. 车架(1)观察车架的结构,了解其组成和功能。
(2)分析车架在汽车底盘中的作用,如承载车身、发动机等部件,保证车辆稳定性。
2. 悬挂系统(1)观察悬挂系统的组成,了解其类型和功能。
(2)分析悬挂系统在汽车底盘中的作用,如减小震动、提高舒适性、保证行驶稳定性等。
3. 传动系统(1)观察传动系统的组成,了解其类型和功能。
(2)分析传动系统在汽车底盘中的作用,如传递动力、保证动力输出稳定等。
4. 转向系统(1)观察转向系统的组成,了解其类型和功能。
(2)分析转向系统在汽车底盘中的作用,如实现车辆转向、提高驾驶安全性等。
5. 制动系统(1)观察制动系统的组成,了解其类型和功能。
(2)分析制动系统在汽车底盘中的作用,如保证车辆行驶安全、提高制动效率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车架,了解其结构、组成和功能。
2. 分析车架在汽车底盘中的作用,如承载车身、发动机等部件,保证车辆稳定性。
3. 观察悬挂系统,了解其组成、类型和功能。
4. 分析悬挂系统在汽车底盘中的作用,如减小震动、提高舒适性、保证行驶稳定性等。
5. 观察传动系统,了解其组成、类型和功能。
6. 分析传动系统在汽车底盘中的作用,如传递动力、保证动力输出稳定等。
7. 观察转向系统,了解其组成、类型和功能。
8. 分析转向系统在汽车底盘中的作用,如实现车辆转向、提高驾驶安全性等。
9. 观察制动系统,了解其组成、类型和功能。
10. 分析制动系统在汽车底盘中的作用,如保证车辆行驶安全、提高制动效率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对汽车底盘结构及其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底盘各个部件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车辆底盘测功报告

一、实验目的(1)了解底盘输出功率测试仪器检测原理。
(2)熟悉汽车底盘测功机的检测功能。
(3)掌握汽车底盘测功机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底盘测功机CDM-300;排气分析仪:南华NHA-503;汽油车排放检测:CDM-300ASM(Lugdown)三、实验原理汽车底盘测功机是一种不解体检验汽车性能的检测设备,它是通过在室内台架上汽车模拟道路行驶工况的方法来检测汽车的动力性,而且还可以测量多工况排放指标及油耗。
同时能方便地进行汽车的加载调试和诊断汽车在负载条件下出现的故障等。
由于汽车底盘测功机在试验时能通过控制试验条件,使周围环境影响减至最小,同时通过功率吸收加载装置来模拟道路行驶阻力,控制行驶状况,故能进行符合实际的复杂循环试验,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1、基本结构汽车底盘测功机主要由道路模拟系统、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及引导系统等构成。
如下图所示:2、工作原理汽车在道路上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运动惯性、行驶阻力,要在试验台上模拟汽车道路运行工况,首先要解决模拟汽车整车的运动惯性和行驶阻力问题,这样才能用台架测试汽车运行状况的动态性能。
为此,在试验台上利用惯性飞轮的转动惯量来模拟汽车旋转体的转动惯量及汽车直线运动质量的惯量,采用电磁离合器自动或手动切换飞轮的组合,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满足汽车的惯量模拟。
至于汽车在运行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非驱动轮的滚动阻力及爬坡阻力等,则采用功率吸收加载装置来模拟。
路面模拟是通过滚筒来实现的,即以滚筒的表面取代路面,滚筒的表面相对于汽车作旋转运动。
通过控制系统可对加载装置及惯性模拟系统进行自动或手动控制,以实现对车辆的动力性如加速性能、汽车底盘输出功率、底盘输出最大驱动力、滑行性能等项目的检测。
同时如配备油耗测量装置,即可进行燃料消耗量的试验。
四、实验内容实验1:检验汽车0-30km/h的加速性能实验2:汽车30km/h-0的滑行实验实验3:排放检测:A)5025工况加速到25km/h的排放检测B)双怠速工况法的排放检测五、实验数据实验环境温度:C17,环境大气压:102kPa,环境湿度:79.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底盘测功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①了解底盘测功机的监测原理。
②熟悉汽车底盘测功机的检测功能。
③掌握底盘测功机的操作方法。
④利用底盘测功机进行加速、滑行、排放检测实验。
2.实验仪器和器材
汽车底盘测功机(CDM-300),汽车工况排放检测仪器(CDM-300ASM,成都弥荣),排气分析仪(南华NHA-503)。
3.实验原理
3.1底盘测功机
底盘测功机是一种不解体检验汽车性能的检测设备,它是通过在室内台架上汽车模拟道路行驶工况的方法来检测汽车的动力性,而且还可以测量多工况排放指标及油耗。
同时能方便地进行汽车的加载调试和诊断汽车在负载条件下出现的故障等。
由于汽车底盘测功机在试验时能通过控制试验条件,使周围环境影响减至最小,同时通过功率吸收加载装置来模拟道路行驶阻力,控制行驶状况,故能进行符合实际的复杂循环试验,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3.11 底盘测功机的分类和结构
①底盘测功机的基本结构
底盘测功机一般由道路模拟系统、数据采集于控制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和引导与举升系统组成。
⑴道路模拟系统主要由滚筒、功率吸能装置(加载装置)和惯性模拟装置组成。
滚筒又分为主滚筒和从滚筒之分,通过滚筒的连续转动来模拟连续移动的路面;功率吸能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并测量驱动轮上的功率。
常见的吸能装置有
三类:水力式、电涡流式和直流电力式;惯性模拟装置的主要功用是模拟汽车的减速工况和加速工况,使底盘测功机能够测量汽车的加速、滑行性能。
⑵测量时需要采集汽车的行驶速度和驱动力矩,数据采集系统囊括了车速信号传感器、测力传感器等相应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具有控制加载(电压、电流),举升控制、滚筒锁定控制、车辆检测灯控制的功能。
⑶安全保障系统包括左右挡轮、车偃、系留装置、冷却装置等,主要作用是保障实验过程中的设备与人员安全。
⑷引导与举升系统是系统的辅助部分,引导装置(显示装置)能够引导实验人员更好的完成实验;举升装置举升汽车方便汽车进出底盘测功机,安装在主副滚筒间,常用有气动式、液压式、电动式。
②底盘测功机的分类
⑴底盘测功机按照滚筒的不同可以分为单筒式和双筒式。
单筒式底盘测功机顾名思义支撑两侧车轮的的滚筒都是单筒,滚筒半径一般在1500-2000mm之间,滚动直径越大,其表面曲率越小,车轮在滚筒上的接触就越接近在路面上滚动的正是情况,是轮胎与滚筒的滑转率小,滚动阻力小,因而测试精度高。
但是车轮在但滚筒安放定位要求严格,而滚筒中心中心在垂直平面内的对中又比较困难,因而使用不方便,多用于科研和院校。
双滚筒测功机支撑汽车两侧驱动轮的滚动各有两个,滚筒直径在185-400mm 之间,滚筒半径小,滚筒表面曲率大,与轮胎的接触面变形大,滚动阻力大,导致测试精度降低。
相对于单滚筒,车轮在双滚筒上安装定位方便,且双滚筒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合维修企业等生产单位使用。
表一是两者的对比:
⑵按吸能装置的不同,可以分为水力式、电力式、电涡流式
水力式可控性较差,精度一般;电力式装置复杂,成本较高;电涡流式,可
控性好、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精度较高、便于安装,应用广泛。
三者对比见表二:
⑶在国标JT/T445-2008中将测功机按照额定承载质量划分为:3t、10t、13t,详参JT/T445-2008。
3.12底盘测功机的功用
①汽车驱动轮输出功率(外特性和部分特性)、输出扭力(扭矩)的检测。
②车速表、里程表误差的检测
③汽车加速性能、滑行性能的检测
④汽车传动系阻滞力的检测
⑤汽车油耗检测的加载及控制
⑥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的加载及控制
3.2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
3.21检测方法
汽油车的排放检测方法一般有三种,汽油车稳态工况排放检测(ASM)、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排放检测(VMAS)、汽车双怠速法排放检测。
本次试验进行了稳态工况和双怠速工况的排放检测,下面来详述这两种工况的排放检测。
①汽油车稳态工况排放检测
稳态工况法的检测方法依据GB18285-2005编写,其中有两个工况时间段,5025和2540,即车速分别稳定在25km/h和40km/h,工况时间各90秒,其中
包括10秒的快速检测段,即当车辆在该检测段,若排放值小于标准限值的50%则该车合格,停止后面的检测;若排放值大于标准限值的500%则该车不合格,停止后面的检测;若排放值在标准限值的50%至100%范围,则继续走完整个检测时间,直到两个工况段时间结束为止。
②汽油车双怠速工况排放检测
怠速工况是指发动机无负载状态。
双怠速法检测尾气分别在怠速(油门踏板处松开状态)和高怠速状态(额定转速的50%,一般去2500转,上下100转左右)进行排放检测。
同时要求在高怠速状态时过量空气系数λ在0.97~1.03之间。
4.实验步骤或内容
本次试验包括三个主要内容,汽车加速性能、汽车滑行性能、汽车排气污染物测试。
①汽车加速性能实验
点击加速实验进入加速性能实验。
首先设置加速初速度0和末速度30km/h,起动汽车,开始实验。
起步连续换档加速或以最高档加速,使车速接近设定的加速末速度,停止实验。
重复实验3次。
②汽车滑行性能试验
点击滑行实验进入滑行性能实验。
首先设置滑行初速度35km/h,起动汽车,开始实验后,将汽车加速到高于所设定的滑行初速度,当速度下降到30km/h时,然后空档滑行,此时可以开始实验记录数据。
重复进行试验3次。
③汽车排气污染物测试实验
⑴稳态工况法
进入检测界面,系统进行自检后,插入采样探头,进入双怠速工况检测界面,按照提示将车速控制在25km/h±1.5km/h范围内行驶。
将车速控制在引导屏幕的两条红线之间,并按照屏幕上的黄色提示文字完成操作。
检测流程:检测前准备→废气调零、管道残留检查等→插入探头→5025 检测→取出探头→废气仪反吹(详参在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软件使用说明书V1.0.0)。
⑵双怠速工况法
进入检测界面,车辆进入空挡,加速到某个转速进行预热,预热完成后,插入采样探头,然后进入高怠速检测,检测完毕后进入怠速检测。
检测流程:检测前准备→废气调零、管道残留检查等→接转速计→车辆预热插入探头→高怠速检测→怠速检测→取出探头→废气仪反吹。
(详参在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软件使用说明书V1.0.0)。
5.数据记录
车辆信息:基准质量1690kg,最大总质量1990kg
测功机信息:基本惯量907±20kg(详参CDM-300测功机系统简介)
③排放污染物测试实验记录
6.数据处理及分析
①加速性能实验分析
加速时间取三次实验结果的最小值t=1.8s。
但由于测功机转鼓和其他干扰的影响,以及测功机飞轮个数有限,当量惯量不可能社和每一辆车型,所以实验结果并不能直接拿来使用,要加以修正,修正如下[1]:
t=t,m 1
其中t,为测试值,m为车辆基准当量,m1为测功机基准当量。
本次试验中m=1690kg,m1=900kg,修正后的结果为:
t=t,m
m1
=1.8s×
1690
900
=3.38s
故加速时间为3.38s。
加速度为:
a=dv
=2.47m/s
计算百公里加速时间为:
t=2s
=9s
符合一般车辆的百公里加速情况。
②滑行实验分析
由于汽车的型号繁多,其基准质量相差很多,但底盘测功机通常只有一个惯性飞轮,根本无法满足不同基准质量的汽车检测要求。
通常采用等效模拟检测,但检测结果要加以修正。
对于汽车滑行距离的等效模拟检测结果的修正如下:
L=m+m z
m1+m z
kL1 (1)
其中L是等效模拟整车惯量的滑行距离,L1为车辆在当量为m1的底盘测功机上从
初速度滑行至车速为0的距离,m为车辆基准质量,m z为汽车空档时底盘传动系当量,一般车辆空档底盘传动系当量惯量为车辆基准质量的1.5%-3.5%,m1为测功机基本惯量。
当m>1.3m1时,k取0.97;当m<0.7m1时,k取1.03,相差不大时取1[2]。
本次实验中m=1690kg,m z=40kg,m1=900kg,此时m>1.3m1时,k取
通过修正后的数据可以看出2.3此实验修正后的距离是满足滑行标准的,但第一次数据和后两次实验数据差距很大,可能是由于实验中操作不当造成的,故将该次数据剔除,可以看出实验车辆是满足滑行性能要求的。
③污染物排放实验分析
通过实验记录和排放标准对比,能够很清楚的看出实验车辆满足排放要求。
7.总结
本次实验了解了测功机的基本原理,能够利用测功机进行一般的汽车性能测试,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有了更多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巢凯年.汽车底盘测功机试验数据分析与处理[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1
[2]吴明.台式等效模拟检测汽车滑行距离的方法[J].汽车维护与修理.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