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句法

第九章句法
第九章句法

第九章空位、照应语及其管辖

自从乔姆斯基(1980,1981a)的管辖与约束理论问世以后,生成语法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时期。这时学者们开始致力于研究英语和其他更多语言中的移位现象、空位、语迹以及空位、语迹等的管辖和约束问题。这也是生成语法不可回避的一个研究任务。因为从生成语法至此已建立的整个理论框架来看,50年代末和60年代提出的短语结构规则、转换规则等还不足以说明实际语言中遇到的很多现象。另外,70年代兴起的更新的、更严紧的X标杆理论在实践中也遇到了挑战。要保留这些理论框架,生成语法学家不得不另劈一条路,即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再去揭示移位、空位、语迹、照应语等的句法特性,以增强生成句法的解释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空位、语迹、照应语等的管辖与约束是属于句法解释力范围的问题。

在生成句法的管辖与约束理论中讨论的最热烈的问题是英语中的疑问词移位(WH-Movement)及其语迹的约束、名词短语(NP)的前移及其语迹(trace)的约束、空代词PRO的确认及其控制、照应语与先行词之间的约束与被约束关系等。另外,生成语法学家们还确认,在形态较发达的一些语言里还有能代表主语代词的空语类,它被称为pro。所有这些问题在空位及其管辖这个大题目下得到了研究。

疑问词的移位是英语中最突出的现象。它的解释必然在深

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对比中进行。在移位留下的语迹上标上t (即trace―语迹‖的缩写),并在t和被移出成分的右上角又同时标上小写字母i、j、k等,以示它们的同指关系,如:

(1)a、What i did John say t i ?

什么助动词说

―约翰说了什么?‖

b、John said what?

在生成语法理论中句子(1)b被看成是深层结构,(1)a是相应的表层结构。疑问句what―什么‖本来在深层结构里处于及物动词said―说了‖的后面,但由于英语有疑问词前移规则,what 从原位移出,移到了句前的COMP(标句词)位置,如:

(2)[Comp what i [S did John say t i ?]]

这种解释也符合X标杆理论框架中对及物动词say―说‖之类的描写。这类动词至少要求出现两个论元,施事论元在前,受事论元在后。句(2)中只有say之前的施事论元,而不见say 之后的受事论元。只要把被移出的成分what与它留下的语迹t 连在一起考虑才能保住X标杆理论描写的框架。英语中带有疑问词的所有句子都必须经过疑问词移位规则。不但处在非主语位置的疑问词要前移,而且已经处在句首位置的主语疑问词也要前移,如:

(3)a、[Comp who [S t i said that?[]

b、[Comp[S who said that?]]

(3)a被认为是(3)b经过疑问词前移后的结果。因移位后留

下的语迹是看不见的,所以为了确认语迹的存在,迫使生成句法学家不得不找出更多的证据来论证。其实他们从方言和其他语言的对比研究中也找到了一些论据。其中英语本身的语音论据颇有说服力。比如英语口语里want to―想要…‖经语音压缩后可以结合成为wanna,因此(4)a可以成为(4)b:

(4)a、I want to see John. ―我想见约翰‖

b、I wanna see John.

但如果在want和to之间本来有一个疑问词,而这一疑问词前移后留下语迹时,这种语音压缩是不可能的:

(5)a、Who i might you want t i to win?

―你希望谁取胜?‖

b、* Who might you wanna win?

在(5)a里疑问词who本来是在to win―取胜‖的主语位置上,经过疑问词前移后留下了语迹t。因此在(5)b里want和to 的语音压缩是不允许的,语迹t阻止它的结合。这一现象有力地证明了语迹的存在。

管辖理论要求任何一个空位或语迹都必须得到适当的约束。疑问词的管辖语域是S,但疑问词留下的语迹在S里是自由的。它只通过被移到COMP位置上的疑问词本身得到约束。(参见例(2)、(3))。有时我们看到一个疑问词从最内层的句子里移到最外层的COMP位置要经过好几次移位,即先从内层句移到它的COMP位置,然后从这个COMP又被移到外层COMP,直到句首的COMP位置。有关这些细节的问题我就不详述了。对我们的讨论来讲,知道一下英语中存在疑问词移位的现象,句法学家需要解释其语迹以及管辖问题等就足够了。

名词短语的移位也是英语中较常见的现象。如在被动句中的主语一般被认为是从宾语位置上移来的:

(6)John i was deceived t i.

―约翰被骗了。‖

可以想象,(6)的基础应该是类似(7)的句子:

(7)Someone deceived John.

―有人骗了约翰。‖

然而,对被动句中NP移位现象的解释是,被动句结构的底层原来是像(8)一样:

(8)e was deceived John.

因为在类似结构中主语位置是空的,而宾语位置上出现的名词(如John)因动词的被动化(即像deceived变为be deceived)而得不到宾格,因而它被移到句首而得到主格。由于NP从一个宾语位置移到一个主语位置,NP的语迹在被动结构中管辖语域S里受到约束。另外像例(9)这样的句子中非时态句主语名词被移到时态动词seem―好像,似乎‖等之前而得到主格:

(9)a、e seems John to like Mary.

b、John i seems t i to like Mary.

―约翰好像喜欢玛丽。‖

(9)b被认为是经过(9)a这样结构中的主语前移后形成。类似结构里语迹会受到明确主语的约束。

NP的另一种移位像疑问词被移到句首Comp位置上一样,这种移位是主题化(Topicalization)移位:

(10)a、Nobody thinks that man will do it .

―谁也不会认为那个人将那样做‖

b、[Comp That man i [S nobody thinks [S t i will do it ]]]

(10)b的结构来自于(10)a,其中被移到句首的NP that man―那个人‖像疑问词一样处在Comp位置上。因此,名词的主题化移位与疑问词移位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性。

英语中需要控制的另一种空位是空代词PRO。如果说疑问词语迹和NP语迹是移位的结果的话,PRO却是本来就是无形的代词。它是相对于有形代词而提出的,如:

(11)a、John told Mary [she should be friendly].

―约翰告诉玛丽她应当友好。‖

b、John told Mary [PRO to be friendly ].

在(11)a里方括号内的句子是时态句,它有有形代词she―她‖做主语。在(11)b里同一个位置是空的,但生成句法认为那里有一个无形代词PRO做主语,因为句子是非时态句。(11)a、b里虽然she和空代词PRO都与前面的Mary是同指关系,但它们的位置不能相互替代。这是因为PRO只出现在非时态句的主语位置上,如:

(12)[PRO to study English] is not easy.

―学习英语并不容易。‖

有时动名词主语位置上也可出现PRO:

(13)I like [PRO studying English].

―我喜欢学习英语。‖

PRO是非时态句或动名词主语位置上的无形代词,是句法学家们在与其他空位的对比中确认的另一个空语类。它不受管辖,因此需要控制。它的控制语一般是它前面出现的另一个名词。这一名词也可能是主句的主语,也可能是主句的宾语,看具体动词的性质而定。如主句里的promise―答应,许诺‖类型的动词的主语可以是后面的非时态句的控制者,但主句出现persuade―说服‖类型的少有的几个动词时,其宾语可以是PRO 的控制语。如果PRO没有控制语(如例(12)),它可以指任何一个人。

空语类的另一个成员是小写的无形代词pro。它出现在形态较发达的语言的句首,即主语位置上。也就是说,虽然句首主语位置是空的,但主语位置上应该出现的代词通过谓语动词变位中的人称信息表示出来,如看波兰语例子:

(14)a、Ja widzia em Jana.

我看见(第一人称,单过去)珍尼(宾格)

―我看见珍尼。‖

b、Widzia em Jana.

因(14)a中的widzia em已有第一人称、单数、过去时等信息,代词Ja―我‖在(14)b里不出现也同样表达了Ja的存在。生成句法学家称这类语言为零主语性(null-subject)语言或pro 省略(pro-drop)语言(Borsley,1999:88)。无形代词pro英语里不存在,因为英语不允许省略主语。

以上我们对生成句法中组成空语类的四个成员做了介

绍。它们是疑问词语迹(wh-trace)、名词短语语迹(NP-trace)、空代词PRO和无形代词pro。介绍的目的在于为阿尔泰语言中的空语类及其管辖问题的讨论做好思想准备。在正式讨论阿尔泰语言中的空语类之前,我们需要搞清以下两点:第一、承认语言中空语类的存在是生成句法的一大优点,它更加增强了语法的解释力。但空语类是无形的,它的存在并不能用直接证据来证实,只是通过间接的证据,或者更确切的地说,只是在生成句法学家的理论框架中得到证实。因此乔姆斯基(1981b)讲;―很难相信空语类那些奥妙的特性是以直接证据为基础学会的,事实上并没有有关空语类性质和特点的直接证据。因此,认为这些特点反映了心理/大脑的奥妙特点倒是合乎情理的。如果我们的兴趣在于研究人类的心理/大脑特点,而不在于外部环境的现象,那么空语类特别吸引人。‖①我们在前几章都已指出阿尔泰言中空语类的存在,并用e来注明它出现的位置。本章我们试图给这些空语类归类并解释它们的管辖与约束问题。第二、因语言结构的不同,空语类的特性也不一定在各语言里都相同。比如英语中有疑问词移位(wh-movement)规则,但阿尔泰语言中没有这个规则。因此我们没有必要讨论这一问题。在谈到汉语的同一种情况时,黄正德先生(1982)认为,汉语中的疑问词虽然在形式上不前移,但在逻辑上要移位,移到突出的位置上来。笔者同意这一看法。阿尔泰语言的疑问词跟汉语的一样,只是在逻辑上移位,即取得突出的地位,但在形式上处在原位不动。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只要在疑问句中有一个特殊的疑问词存在,虽然它不在句首,但回答的对方必须首先回答这一疑问词提出的问题。如果不首先回答这一疑问词提出的问题而谈句中的其他题目的话,双方的对话就会失败。这就是疑问词在逻辑上处于突出地位的论据。英语中其他空语类如NP 语迹,PRO和pro等在某些方面似乎能解释阿尔泰语言的空语类,但在另一些方面阿尔泰语言又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不能把英语的空语类套在阿尔泰语言上。徐烈炯(1986)先生通过对汉语中主题化(Topicalization)移位留下的空位,即NP语迹,

①译文转引自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327页。

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汉语的NP语迹不像英语的wh-语迹、NP语迹和PRO,也不像无形代词pro,汉语的空语类是一种自由空语类(Free Empty Category)。因此,他做出结论说,在汉语研究中引进空语类概念我们不会得到什么,没有它我们也不会失去什么。阿尔泰语言中的情况可能介于英语和汉语之间。阿尔泰语言的空语类也是比较自由的,但并不像汉语的那样无约束。阿尔泰语言中的空语类受到一致关系、明显形态标志、子语类化特征等的约束,但也不像英语的那么严紧。其管辖语域和约束方式也跟英语的不同。因此,笔者将按阿尔泰语言中空语类出现的条件的不同而分类介绍。

9.1一致关系控制下的空位

我们在前几章多次提到,阿尔泰语言中有人称一致关系。它表现在领属者和从属者之间、主语和谓语之间。也就是说,根据领属人称的不同,从属名词后面要加相应的人称词尾。同样,根据主语的人称上的不同,在谓语动词末尾要相加相应的人称词尾。这也是阿尔泰语言的一大特点。生成句法学家称类似的一致关系词尾为冗余(redundant)成分。言外之意就是,没有这些成分,领属-从属或主谓关系也可以从上下文中看得出来。包括英语、汉语等好多语言中不就是靠上下文理解的吗?说起来也对,不过从这些语言中靠一致关系能省略其他语言中不可省略的一些成分的事实看,我们又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即阿尔泰语言中的这些成分并不是冗余成分,相反,因其他语言没有相应的成分而显得缺少什么东西。这一点从英语的空位及其管辖的复杂性可以感觉到。阿尔泰语言中靠一致关系省去的部分是不言自明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像无形代词pro。不过笔者并不想用pro来代替它。因为阿尔泰语言中的类似空位不但表达了没说出的主语,而且也能表达没说出的领属者。另外,有pro存在的那些屈折性语言里只用一个屈折变化来可以同时表达时、人称、数等,而阿尔泰语言中每一个语法意义可能用专门的成分来表达。因此,我们倾向于用一般常用的e

来表示这些没说出的领属者或主语。如:

(15)a、meni? kitab –im―我的书‖

我的书(1单,从属)

b、biz-ni? kitab-imiz―我们的书‖

我们的(1复,从属)

c、seni? kitab-i?―你的书‖

你的(2单,从属)

d、sil?r-ni? kitab-i?lar―你们的书

你们的(2复,从属)

由于每个从属名词后面都有相应的人称的词尾,(15)可以表现为(16):

(16) a、e kitabim

b、e kitabimiz

c、e kitabi

d、e kitabi lar

第三人称单、复数的相应从属人称词尾-i/-si也同样能代表没有说出的领属者。不过,因单、复数都用同一个成分,没说出的领属者在数上没有第一、二人称那么清楚,如kitab-i可以指―他的书‖,也可以指―他们的书‖。另外,因所有的名词都属第三人称范围,从属词尾-i/-si也可表示任何一个具体说出的名称是领属者,如Tursunni? kitab-i―吐尔逊的书‖,m?kt?pni? kitab-i―学校的书‖,kütüpxanini? kitab-i 图书馆的书 等。因此,只出现带第三人称从属词缀,而不出现相应领属者的情况下,要愎复其没说出的领属者并不像第一、二人称的那样直截了当,可能要根据上下文先把领属者构拟为―他/她/它的‖或―他/

她/它们的‖,然后把它与句中的具体名词连起来。当然,这只是有关第三人称的具体名词连起来。它是有关第三人称代词模糊性的另一个问题。我们并不准备卷入这一问题的讨论。总之,在第一、二人称从属成分基础上恢复没有说出的领属者是很自然的、毫不费力的事,根据第三人称从属词尾来恢复没说出的领属者可能需要上下文的信息。

同样,因主谓之间的人称一致关系,下面的(17)a、b、c、d可表现为(18)a、b、c、d:

(17)a、M?n ?t?bar -i -m?n. ―我明天去。‖

我明天去(末完)(我)

b、Biz ?t?bar- i -miz. ―我们明天去。‖

我们(我们)

c、S?n ?t?bar- i -s?n. ―你明天去。‖

你(你)

d、Sil?r ?t?bar- i -sil?r. ―你们明天去。‖

你们(你们)

(18)a、e ?t?barim?n .

b、e ?t?barimiz.

c、e ?t?baris?n.

d、e ?t?barisil?r.

(18)各句跟(17)各句一样完整,没说出的主语部分从主谓一致关系中不言自明。那么第三人称单、复数在第一、二人称形式的衬托下用零成分表达的。因此需要上下文的信息。如u/ular ?t? bar-idu(

像没说出的第三人称领属者的恢复需要上下文信息一样,没说出的第三人称主语的恢复也需要上下文信息。维吾尔语中谓语动词的人称词尾非常发达。如根据时态的不同有两套人物词尾;根据语气的不同也用不同的人称词尾,如条件语气的人称词尾可以与过去时的相似,但命令愿望语气的人称又是另外一套。这些问题我们在前面有关一致关系的章节中已介绍过,这里不再赘述。总之,由于有一致关系人称词尾的存在,阿尔泰语言中领属或主语部分的省略是自然的、常见的事,其空位的管辖也自动完成,没有什么复杂性,只有第三人称的领属者或主语的恢复要借助上下文的信息。

9. 2 关系化名词的语迹

关系化名词(Relativized noun)就是被关系从句(relative clause)或关系短语(relative phrase)所修饰的中心名词。就像我们在前几章里提到的那样,关系化名词本来是关系从句或关系短语谓语动词的必有成分,经过关系化后从原位移到中心(head)语位置上,从而在原位留下了空位。因此阿尔泰语言中的关系从句或关系短语是空格型的(Gap-type),即没有像英语中看到的那样有关系代词的引导。被关系从句修饰的名词一般是原句中的领属名词。请比较(19)a和b:

(19)a、Bu ad?m-ni? boy –i igiz.

这人(领属格)个子(1单,从属)高

―这个人的个子高‖。

b、[t i boy i igiz] ad?m i―个子高的人。‖

像这样的关系从句我们在前面已提到多次,如[e i m?nziri-si güz l] ??h?r i―风景美丽的城市‖等。这类关系从句中关系化的中心名词与留下的语迹之间的关系同样可以从领属-从属结构的一致关系中得到证实。如(19)b中boy―个子‖后面有第三人称

单数从属成分-i。这个-i 就像在(19)a里所看到的那样是与带领属格-ni?的NP bu ad?m―这个人‖相一致的。这个一致关系就使得关系化(即中心)名词能约束其语迹。

在关系化短语中情况也一样,即被关系化的中心词本来就是关系短语中的谓语动词的必有成分。如在下面的例(20)里有三个名词短语,第一个NP qassap―屠夫‖是谓动词sat-―卖‖的施事论元,第二个NP g??―肉‖是sat-的受事论元,第三个NP xeridar-―顾客‖是sat-的趋向论元:

(20)Qassap i-? g??j-ni xeridar k-γa sat-ti

(主格) (宾格)(向格)(过去时)

―屠夫把肉卖给了顾客。‖

现在这三个名词都可以被关系化,即sat-ti是带过去时词缀的动词,因而它首先在过去时成分-ti的位置上带上相应的形容词化成分-qan,被关系化的名词被移到它之后就可以了:

(21)a、[e i g??ni xeridarγa satqan] qassap i

―把肉卖给顾客的屠夫‖

b、[qassap t j xeridarγa satqan] g??j

―屠夫卖给顾客的肉‖

c、[qassap g??ni t k satqan] xeridar k

―屠夫卖给肉的顾客‖

(21)a、b、c就是例(20)中的三个名词分别被关系化的过程。就像前面指出的那样,被关系化的名词在关系句或关系短语里原来都处在论元位置上,但被关系化而成为中心语后移到了与原来的论元位置不同的位置。在这个新位置上它可以成为另一句或短语中的论元,因而原来的格可能被新的相应格所代

替。但这与关系句或关系短语中的原位或原论元功能无关。我们在前面已提到,被关系化的名词的原位必须空着,如果被别的名词填满,句子就成为不合格。那么被关系化名词留下的语迹怎么约束呢?这很容易,这得益于动词与论元关系的信息。如在(21)a的关系短语中已经出现动词sat-―卖‖的受事论元g??―肉‖和趋向论元xeridar―顾客‖,缺少的是一个施事论元。那么在中心语位置上的qassap―屠夫‖自然被看成是施事论元,因而它自然去约束那个空位,而且它被认为是从这一论元位置上移出的名词。以此类推,(21)b中的中心词g??自然去约束关系短语中出现的受事论元空位;(21)c中的中心词xeridar也自然地去约束关系短语中趋向论元应出现的空位。因而它们的语迹也就受到了约束。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看到维吾尔语中关系化名词的移位及其空位的约束在某种程度上跟英语的wh-移位有相似之处。如英语的wh-词语也是从论元位置被移到非论元位置,语迹在其管辖语域内是自由的,它被COMP位置上(即管辖语域之外的)的wh-词语约束。因而乔姆斯基(1981a)把英语的wh-语迹称为变项。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把维吾尔语中关系化名词的空位叫做变项呢?回答是否定的。为什么不可以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论证:

第一、英语中的wh-词语(疑问词)被移到句首,出现在COMP的位置上。维吾尔语的关系化名词则被移到关系句或关系短语的末尾。词序的不同可以归因于SVO(英语)和SOV (维语)语言之间应有的差别上,但英语的wh-词语出现的COMP位置是特殊的,维吾尔语里没有相应的位置。这一差别又引起了一系列不同的表现。

第二、乔姆斯基把wh-词语比做逻辑中的量词,认为就像量词约束命题的变项一样,wh-词语在句子之外约束句内的变项。那么在约束与被约束关系上生成句法有一条标准叫做对向

原则(bijection principle)(参见Koopman & Sportiche,1982),其内容就是,一个量词只能A' 约束一个变项,一个变项只能受一个量词A' 的约束。这里的A'也就是非论元(non-argument)。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对向原则只允许一个词语在非论元位置上约束一个变项,同样,一个变项也只能受一个非论元位置上的词语的约束。英语中除了一些衍生空位(parasitic gap)不算,wh-词语与变项的约束关系都遵守对项原则。但维吾尔语中被关系化的名词在理论上可以由无数的关系从句或关系短语修饰。每一个关系从句或关系短语中必须出现相应的空位。这类空位我们还不能用语迹符号t来表示,最好就用空位符号e来表示。因为我们也无法证明关系化名词就是从这些关系短中一个个被移出来的。其实,等同名词删除规则可能在起作用。请看下列的由好几个关系短语修饰同一个名词的重叠结构:

(22)[ e i intizam –mu bol- -γan],

纪律也(成为,有)(形容词化)

[e i?rkinlik-mu bol-γan ], [e i demokratiy?-mu

自由民主

bol-γan],[e i k??ül azadiliki-mu bol-γan] bir muhit i

心情舒畅环境―[有纪律,也有自由,有民主,也有心情舒畅的]环境‖

在(22)里四个并列的关系短语修饰一个中心语,即muhit―环境‖。根据语义,我们把每个关系短语看做由光杆句S变来的结构,即在bol-―有,存在‖后面加形容词化成分-γan而形成的结构。存现句里表示地点的名词一般都出现在句首,因此我们在每一个关系短语的首位留下了一个空位,以示中心语muhit应出现在这个空位e上,至少在语义解释上应该如此。类似的并列的重叠结构在英语的变项移位结构里是不存在的。如类似

*what did John hear and Bill say and Mary write?(约翰听到的、比尔说的和玛丽写的是什么?)的结构虽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实际语言中不存在。所以说,对向原则在英语里起作用,但维吾尔语里不起作用。维吾尔语例子(22)也许不能与英语的wh-词语移位的现象相提并论,因为它是关系化结构。不过英语本身的关系句也同样涉及算符O(=operator)的移位:

(23)a、the book [which I put on the table]

―我放在桌子上的书‖

b、the book [that I put on the table]

c、the book [I put on the table]

(23)a、b、c方括号里的都是关系从句,意思基本相同。只是在wh-移位上有所区别。如它们分别经历以下的移位:

(24) a、the book[ S

b、the book[ S

c、the book[S

Radford(1988;24)a中的wh-词语which被移到标句词Comp之前的标志语(specifier)位置而形成。(23)b、c里一个隐性算符O被移到标志语位置。所不同的是(23)b的标句语位置被that占有,而(23)c的标句语位置是空的。这一点可以从(24)b、c的对比中看得出。因为类似的关系从句也涉及到了wh-移位,它也被归到Move Alpha ( 移位)范畴,其语迹也被称为变项(variable)。应该承认,在关系化结构中维吾尔语和英语有相同之处。如维吾尔语

里可以把(23)a、b、c表达为(25)一种形式:

(25)[m?n e i üst?l -g?qoy-up qoy -γan] kitab i

桌子向)放(副词化)(体助词)书

―我放在桌子上的书‖

在链锁性关系从句方面英语和维吾尔语也有共同点,如:

(26)the cat [that caught the rat [that ate the malt]]

―把吃了麦芽的老鼠抓住了的猫‖

从(26)中我们看到一个链锁性结构,即―猫抓住了老鼠,而老鼠吃了麦芽‖。在维吾尔语里也可用类似链锁结构表达,如:

(27)[e i ündürmi-ni ye-g?n ] [e j?a?qan i–ni tut-qan] mü?ük j

麦芽吃老鼠抓猫

―把吃了麦芽的老鼠抓住了的猫‖

从理论上讲,类似链锁性关系结构可以无限地长。只是因记忆力的限制人们在实际语言中不太愿意用太长的结构。总之,如果我们不去计较英语和维吾尔语两种语言的关系化结构中所使用的具体手段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这两种语言中的链锁性关系从句中出现的空位看做变项。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我们在例(22)中的举例的并列式关系结构在英语中还是没有相应物。

第三、英语里有所谓衍生空位(parasitic gap)。这种衍生空位违犯对向原则,但句子合乎语法,如:

(28)Which book i[did he criticize e i without reading e i ]?

―哪本书他没有读就批判了?‖

(28)里which book―哪本书‖是个wh-词语,它同时在criticize ―批判‖和reading―读(动名词)‖两个动词后面留下了语迹。由于英语中类似结构不多见,而且对向原则有一定的约束力,这类结构被称为衍生空位(或寄生空位)。但维吾尔主中类似空位也相当普遍。如:

(29)[m?n e i al -ay d?-p e i al- -mi- 我买(愿望或)说(副词化)(否定)

-γan, (m?n) seni e i al de (d?)- -s? m

你(宾格)(条件式)

(s?n) e i baha-si qimm?t d?p e i al-mi-γan]

价格(从属)贵

heliqi ?apan i set (

那个大衣卖(被动)(完成体,转述)

―我想买但没买的,(我)让你买,你认为价格太

贵而没买的那个皮大衣已经卖完了。‖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衍生空位结构。其特点是:一个关系化名词,即?apan―大衣(袷袢)‖留下了五个空位,而且各空位的解释不一定建立在同一个格或同一个论元基础上。如其中四个空位可以是宾格位置,但bahasi―其价格‖之前的空位却是领属格位置。从这一点上它不同于前面已介绍过的并列式关系结构和连锁式关系结构。从理论上讲,类似结构也可以是无限的,而同样不会受到对向原则的限制。

总之,从以上的三方面考虑,维吾尔语中关系化名词留下的空位不应叫做变项。就叫它关系化名词空位较为合适。

9.3主题化成分的语迹

上一节我们看到,维吾尔语中被关系化的名词被移到关系从句或关系短语的末尾。这一节我们将讨论相反的现象,即被主题化(topicalized )成份被移到句首的情况。我们在第二、三章里并没有在句首位置上设置类似于英语COMP(标句词)的功能语类,但正如在第七章看到的那样,维吾尔语中主题化成分都出现在句首。如果需要给这一位置命名,我们可用TOP (即Topicalization―主题化‖的前三个字母)表示它。TOP应在句子以外。被主题化的成分移至TOP位置后,在原位上留下语迹。如:

(30)Bu kino i- ni [S m?n e i burun k?r-g?n].

这电影宾)我以前看

―这个电影我以前看过。

从理论上讲,名词、副词、动词都可以主题化:

(31)Burun i [S m?n bu kino-ni e i k?rg?n].

―以前我看过这个电影(副词的主题化)

(32)Ya?isun i [S dunya ten?liqi e i ]!

万岁世界和平

―世界和平万岁!‖

一般地讲,句首位置上出现的某一个词可以由整个句子共享。因此,在第一句的TOP位置上出现的成分如果被后面的几个句子或短语共享,其位置空着就可以:

(33)Bu kino i-ni [S s?n e i k?r-mi-g?n bil?n, m?n e i

这(否定)(助词)

k?r-g?n, ba?qilar-mu e i k?r-g?n.

其他人

―这个电影虽然你没看过,但我看过,别人也看过‖。

一开始笔者曾试图用英语的空代词PRO来解释维吾尔语中副词化短语、形容词化短语和名词化短语等主语位置上出现的空位,如:

(34)Tursun i [e i orni -din tur-up], [e i yüz-i-

位子(从格)起(副词化)脸(3,从属)-ni yuy-up], [e i?ey-i-ni i?--ip], m?kt?p-k? ma?-di.

(宾格)洗茶喝学校(向格)走(过去)

―吐尔逊起了床,洗了脸,吃了早饭,去了学校。‖

(35)M?n i burun [e i Q??q?r-g? bar-γan], [e i Xot?n-g?

喀什和田

bar-mi-γan] i- -di- -m.

是(过去)(1单)

―我过去去过喀什,没去过和田。‖

(36)M?n i [ e i Ingliz?? ?gin -i?] -ni yax?i k?r- -i-m?n.

英语学习(名词化)喜欢

―我喜欢学习英语。‖

例(34)中有三个副词化短语。它们的主语也是Tursun,但其主语位置空着。因为句首的Tursun可以被它们共享。如果它们

有不同的主语,应该出现在主语位置上,例(35)中两个形容词化短语的主语与句首的m?n相一致,因此其位置空着。例(36)中的名词化短语的主语与主句主语相一致,因此其位置也空着。这些空位确实与英语PRO有相似之处。因为正如前面所述,英语的PRO也出现在非时态句的主语位置上。但考虑到维吾尔语中任何一个被主题化成分都可以被后面的好几个短语或句子共享,不管它是主语、状语或宾语,其位置都可以空着的事实时,我们会发现,维吾尔语的主题化成分留下的空位就是被主题化成分约束的空位,不能与英语的PRO相提并论。

主题化成分的空位不止一个,理论上可以有无数的空位。这本身已违犯了对向原则。这里我们自然想起这样的一些问题:第一、为什么我们认为主题化成分在每个相关短语或句子中留下了空位?我们为什么不干脆就讲句首的成分同时可以充当一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的主语、宾语或状语等而不留下任何语迹?这一问题与生成语法的整个框架有关。如生成语法不允许任何成分―一身两职‖。再说,在短语结构规则中我们没有设置S→VP这样的一些规则。因此,我们必须承认空位的存在。用空位的约束来把主题化名词与其空位连起来,这不但遵循了―一身一职‖的原则,而且保住了短语结构规则或X标杆理论等已建立的一些规则。这听起来像个循环论,即为了证明前面设立的规则是正确的,后面又人为地设置出相应的规则来。但实际上这不是循环论,这正是生成句法优于传统语法之处。承认空位的存在本身已大大增强了句法的解释力。我们可以从小孩学语言或成人学第二种语言的经验中可以证明它的存在。问题之二是,除主语以外的其他成分被主题化后移到句首位置是显而易见的,但主语名词好像不必移位,因为它本来就在句首。那么,是否可以认为主语名词的主语位置与它主题化后的位置是一样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在例30-33中列出非主语的主题化时把它们放到了方括号之外。方括号之内才是句子S的开始。

英语词组动词结构的句法研究_韩景泉

2018年1月第50卷第1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bimonthly) Jan. 2018 V ol.50 No.1 英语词组动词结构的句法研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韩景泉 提要:英语词组动词与介词动词之间存在一系列差别。在词组动词结构中,动词(V)与小品词(Prt)是以两个独立的结构单位基础生成的。在不及物句子中,Prt并入V,构成一个句法单位。当词组动词带有直接宾语时,该宾语被合并在动词的标志语位置,即spec-V,为Prt留下补足语位置。在Prt并入V之后,V便带着Prt一同移至轻动词 位置,由此得到小品词居于直接宾语之前的V-Prt-O语序结构。只有当V的PrtP补足语 为一个Prt中心语时,该Prt才允许移位。制约Prt移位的其他因素包括句末焦点和句末 重心原则,它们要求将新信息和较长或较复杂的结构成分放在信息结构的尾端。 关键词:词组动词、小品词、并入、句法推导、信息结构 [中图分类号] H31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429(2018)01-0003-12 1. 研究问题 一些英语语法著作将动词与“小品词”(particle,Prt)的组合结构称为“词组动词”(phrasal verb)(见Quirk et al. 1985;Radford 2000)。与单词动词一样,词组动词也有不及物性与及物性之分,如例(1)所示。 (1)a. The plane took off. b. The girl put on her hat. 英语词组动词结构具有不少非常独特和令人困惑的表现。就其句子成分的线性结构位置而言,小品词既可与动词前后相邻,也可被直接宾语成分隔开,或宾语成分必须位于小品词之后。假如这些不同语序结构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和转换关系,那么相关的句法研究就需要说明词组动词结构的句法推导方式与过程,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该类句子的基础结构形式是什么?如何在此基础上派生出其他语序的结构形式?无论我们假设句子以哪种语序形式为基础结构,其中小品词的显性句法移位是肯定的,而且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与此直接相关

词法与句法的互动

词法和句法之间的互动及其接口 -以“可怕/怕人”和“好吃/难吃”等词语为例- 〔关键词∶潜在动词和句法词、论元的背景化和前景化、语态变换的词法表现〕 0.问题的所在 现代汉语词法(morphology)体系和句法(syntax)体系之间过渡阶段上有一组很特殊的语法成分,有代表性的具体例子有“可怕、可气、…”和“怕人、气人、…”以及“好吃、好看、…”和“难吃、难看、…”等双音节词语。这些词语在构词法(morphology)、造词法(word formation)以及句法(syntax)上都有相当有意思的语法性质。这些词语从构词法的角度来看可以说归属于合成词(complex word),但从造词法的角度来看有些类似的例子可以超越“词(word)”的范畴,要扩展为“词组(phrase)”即“句法结构( syntactic structure)”;换言之,这类词语既属于词法平面也属于句法平面。这些词语的特殊性还比较突出地表现在句法平面上∶这些词语结构内部虽然都含有动词性语素,但是做为词语整体来看,它们已经丧失掉原来动词的性质而重新获得了新的语法性质,那就是词形和词性发生变化的同时还要引起“agent的背景化/theme的前景化”这样一个很重要的语法功能。这个功能所体现的一方面是词语内部论元结构(argument structure)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句子里边语态变换(voice change)的词法表现。 我们认为,通过对这些词语的研究可以比较清楚地观察到现代汉语语法系统里边词法和句法二者之间互相促动并互相制约的动态情形以及二者之间的接口。本文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Ⅰ) 词法特点∶造词成分的语法化以及语法功能的变化 (Ⅱ) 句法功能∶论元结构的变化以及语态变换的词法表现 (Ⅲ) 词法和句法之间的互动以及互制作用 1.句法词的构词类型 1.1∶结构特点 我们首先从构词法的角度来观察一下上面举的那些结构内部包含动词性语素的双音节成分。为了讨论的方便,本文把词语内部的动词性语素叫做“潜在动词”,记做V;比如说“可怕”和“怕人”里潜在的动词V是“怕”,“好吃”和“难吃”的潜在动词V是“吃”,余例类此。根据每个词语形式上的共性和个性,这些词语可以分为如下两个大类四个小类∶ (甲)A类“可V”型(以“可怕”为代表)和B类“V人”型(以“怕人”为代表)(乙)C类“好V”型(以“好吃”为代表)和D类“难V”型(以“难吃”为代表) 合成词一般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复合词,还有一种是派生词。复合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合成的,如“朋友、庆祝、火车、照相机”等;派生词是词根加词缀(前缀和后缀)构成的,如“桌子、花儿、木头、阿姨”等。“可怕、怕人、好吃、难吃”等词语自然都可以分成“可+怕”“怕+人”“好+吃”“难+吃”等前后两个单位的组合,不过如果要再进一步进行分析的话,我们就得面临一个困境,即很难判断它们是属于复合词还是属于派生词∶除去V以后剩下来的“可”字、“好”字和“难”字既有词根(助动词)的性质,同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本节课的内容(参考P232,P7) ?分析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重点:用具体的语言事实理解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思考题(1-3) ? 1.对比下面的材料,理解汉英两种语言在语法方面的差异。 ?(1)a child;two children ?一个小孩;两个小孩 ?(2)She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us. 他随时都在准备帮助我们。 ?We are always ready to help her. 我们随时都在准备帮助他。 ?理解:语法方面的差异是什么? ? 2.对比下面的材料,理解汉英两种语言在语法方面的差异。 ?(1)He criticized my taking risks. 他批评了我的冒险活动。 ?(2)His criticism doesn't worry me. ?他的批评不会使我不安。 (3)I don't like to read his literary criticism. 我不喜欢读他的文学批评。 ?理解:语法方面的差异是什么? ?小结:“汉英语语法方面的差异” ?(1)汉语有个体量词,而英语没有。 ?(2)英语这一类的印欧语言有丰富的形态变化,而汉语没有。英语用不同的形态来表示相应的语法意义,比如英语的名词有数的变化(a book:two books),代词有主格宾格的变化(I:me;he:him;she:her),动词有时、体、态的变化(study,studies,studying,studied),等等。 ?思考题 ? 3.观察下面这段文字,体会句子的差异是由什么造成的。 ?辣妹子从小辣不怕辣妹子长大不怕辣辣妹子嫁人怕不辣 辣妹子从来辣不怕辣妹子生性不怕辣辣妹子出门怕不辣 体会意义: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 ?类似的例子不怕难难不怕怕不难 做人难难做人人难做 想吃饭想饭吃饭想吃 ?小结:“汉语语法方面的特点” ?语序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可以造成不同的结构。语序在汉语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分析方法现代汉语汉语语法特点只有在对比中发现,比如和印欧语对比。主要有5个方面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一)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二)语序和虚词是汉语主要的语法手段 ?(三)汉语中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四)汉语中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方式基本一致 ?(五)汉语里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部分)

第五章语法 第一节语法概说 1.语法和语法体系(这俩术语均有两种解释) 语法: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1)语法——语法规律,客观的语法事实+ 语法学的理论,学者对语法事实的主观说明语法体系——语法系统,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语法学体系,语法学者根据自己的学说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的分析方法 一个民族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但是一个民族的语法体系可以不止一个。 2)语法研究由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的研究组成。 句法:造句的规则(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包括传统的词法和句法 语义:句法结构的变化对语义的影响及反作用 语用:句法结构的变化对语境,句子的语调、口气等的影响及反作用 2.语法的性质: 1)抽象性:语法不研究个别的,而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的组合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 如:汉语中“看看”“学习学习”词的重叠现象。说明有些动词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来表示动作的少量或短时。 2)稳固性:语法的变化比语音、词汇慢得多。 如:词序和虚词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 3)民族性:每个民族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也表现在语法上。 如:俄语用词形变化(形态)表示词的句法功能,语序比较自由;而汉语里的词没有表示句法功能的形态变化,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主要靠语序来表示。 3.语法单位: 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构词的备用单位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构成短语、句子 3)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造句的备用单位 4)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关系:语素可以= 词 词组>语素 词可以= 句子词组可以= 句子 4.句法成分: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 1)句法成分到底是什么,是凭句法关系定名的。 如: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两者之间是陈述关系。

英语句法基本知识

英语句法基本知识 一.英语基本句型 ◆⑴表示主语的状态、特征合身份的系动词be,look,seem, appear ,feel,smell,taste,sound; ★常见的系动词有◆⑵表示主语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但侧重于转变后的结果 的系动词become,turn ,come。go,get,grow,fall,prove; ◆⑶表示主语继续或保持某种身份、特征或状态的系动词keep, remain,stay,stand,lie, hold; ★常用作表语的词有:名词, 形容词, 非谓语动词, 介词短语, 从句等。如: 1.Seeing is believing. (_______ 充当主语和表语) 2.To see is to believe. (_______ 充当主语和表语) 3.She is disappointed at the disappointing news. 4.It doesn’t look as if we’ll be moving after all. 看起来我们还是不能搬迁。 5.The classroom looks amazing. 6.That looks like an amazing classroom. ? That looks an amazing classroom. 7.brilliant. It sounded /seemed like a brilliant idea. a brilliant idea. 8.It always seemed /sounded as though they would get married. 9.I seem to have left my book at home. 10.It seems that we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to catch up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要赶上发达国家我们似乎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 11.There seems no need to be nervous about the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 12.S he didn’t appear embarrassed at the embarrassing moment.. 13.The retired worker appears an enthusiastic person. 那个退休工人似乎是个热心肠。 14.She appears to be in her late thirties. 15.It appears (that) there has been some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us. ?There appears to have been some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us. 看来我们之间一直有误会 16.Y ou’ll feel better after a good night’s sleep. 17.Foreign guests feel amazed a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外宾对中国的快速发展感到惊叹。 18.Luckily, I was feeling in a good mood. 19.Standing there on the stage I felt a complete fool. 站在台上我感觉自己是十足的傻瓜。 20.I felt like a complete fool. 21.Her head felt as if / though it would burst. 22.This wallet feels (to me) like leather.

汉语短语结构类型的分析

一汉语短语结构类型的分析 1.1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有关汉语语法的论著对短语的分类基本上是按外部功能和内部结构这两个标准来进行的,其中以内部结构为标准的分类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其实,汉语短语分类中的“功能说”和“结构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叶斯丕森和布龙菲尔德理论的影响。在结构分类方面,布氏的句法结构观念似乎特别适合于汉语,因为汉语词的构成方式、短语的构成方式和句子的构成方式是那样相似,以至布氏的句法结构类型的分析可以直接应用于汉语每一层面上的语法单位的结构分析。短语在汉语语法单位中处于一种枢纽地位,因此,短语的结构类型可以上通句子下至词。这是汉语语法单位进行结构分析的一条捷径,发展到顶峰就是“词组本位说”。如范晓先生在《说句子成分》、《关于结构和短语》①等文中多次提出:汉语的句子结构和短语结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除独词句外,句子只不过是独立的短语而已。根据这种观点,应当是有多少种结构的短语,相应地便会有多少种结构的句子。 1.2“词组本位说”把句法结构类型和短语类型完全对应起来,即以分析短语的结构类型为基础,扩 展到句子结构。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它有可取之处;从实际的作业上看,它也具有相当的成效。它操作起来十分简便,似乎可以一以贯之地分析汉语的一切“结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恰恰是这种简便掩盖了汉语短语类型分析的句法分析中的一些实质性问题,如(一)是不是每个短语都可以在结构类型中找出它的归属?有的虚词和实词组合,其内部结构关系如何看待?(二)结构类型相同的短语,为什么其语法功能和转换关系不同?比如“人才交流”和“学者讨论”在结构分类中都是主谓关系,但前者能作“进行”类动词的宾语,后者不能;前者能在受定语限定之后作主语或宾语,后者不能。(三)许多结构类型不同的短语却有同样的语法功能,这是为什么? 短语同词一样是静态的、备用的语法单位,对它内部进行分析以及据此而进行的分类,其标准与动态的、使用的语法单位—一句子的分析不应该是一样的,事实上,构成短语的成分和构成句子的成分也并不具有完全的同一性。吕叔湘先生认为“从语素到句子”有一个“中间站”,即短语。②这里我们借用下“中间站”这个说法。我们认为,如果说汉语语法单位由静态转化为动态有一个中间站的话,那末这个中间站不是短语,而是句子成分。语和短语都需要这个中间站的过渡,才能由静态的备用单位转化为动态的使用单位。③“词组本位说”所做的单纯的结构分析究其根源是混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单位,因而没能解决上述问题,也就不能使短语研究向更深的方向发展。 正因如此,目前有些学者对“词组本位说”提出质疑,试图把短语的结构和句子的结构区别开来,进而建立词法、短语法(有的学者叫“下句法结构”)、句法三足鼎立的语法分析体系,④这一步迈得很勇敢,也颇有见地。如果把短语法单列出来,那末短语分类就和句法结构分类有了质的区别。但他们的分类如仍按短语内部的结构关系来确定,上面提出的问题就仍无法解决。 二短语分类的原则 2.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给短语分类。有一个原则问题必须加以强调,那就是同划分任何语法单位类别一样,给短语分类也应该遵守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则:划分出来的类别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分析。反过来说,就是:不管用什么标准来划分,只要划分出来的类别可以用来有效地说明语法规律,这个分类就应该是有效的语法分类。 基于上述原则,就我们已经掌握的语言材料进行试验的结果来看,依据短语内部的语义关系进行的分类能够较好地服务于语法分析的目的,能够较好地解决至今尚未很好解决的一些句法分析问题,如句法分析中的主宾类问题。用这个新的分类能够较好地说明短语作为与词一样的静态单位,其内部语义关系的不同对它的句法功能以及对包括它在内的更大一级的句法结构有什么影响,而这些问题是依据结构关系分类所无法说明的。事实上,类似这种分类的观点已经有人在实际的语法分析中运用过,只不过是非自觉的罢了。比如许多学者分过“受事主语句”的特点,从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他们的意识中肯定是把“施事—一动作”格式和“受事—一动作”格式加以对比,而这两种格式正是从分析语义关系的角度确定的。我们不过是试图把这种零散的、不自觉地运用语义关系进行语法分析的做法当作一种理论依据加以系统化而已。2.2我们给短语分类的标准是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当然,语义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因此这里就需要给语义标准界定一个范围。如前所述,从分类的目的和结果来看,以语义关系为标准的分类也应该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资料讲解

浅析现代汉语语法中句法结构的分类类型 摘要:现代汉语的语法中,词和词相搭配构成短语和句子,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构就是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是构成句子的基本要素和框架,也是现代汉语在交流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对句法结构的分析是现代汉语构词成句固定性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相关例子的枚举和分析,浅要探析现代汉语语法中句法结构的主要类型。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法句法结构搭配分类 词与词组合构成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可以是词组也可以独立成句。从内部组合的方式看句法结构的基本类型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五种。这五种类型体现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关系。我们把它们叫作基本句法结构。分别称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补充结构和联合结构。 一.基本句法结构的分类 1主谓结构 主谓结构是指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陈述和被陈述关系.例如:“鲜花盛开”中鲜花为主语,盛开为谓语,两个词之前呈现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与之类似的还有:身体好,今天晴天,门开了,窗台上放着一盆鲜花,等。 2动宾结构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例如:“上车”中动词“上”支配名词“车”,新城动宾结构。 因此,“去北京”“是老师”“买一本”“写钢笔”“站着一个人”等结构都属于动宾结构。3偏正结构 偏正结构是指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帅哥”中形容词“帅”修饰名词“哥”,两个成分构成偏正结构。与之属于同类的还有“高尚的情操”“崇高理想”“南国风光”“春天般的温暖”“他的到来”等。 以上所叙述的是偏正结构中"定语+中心语"(即为"定中关系")。除此之外偏正结构中还有一种情况,例如:“都去”“很好”“应该去”“认真学习”“严格地训练”“慢慢地走”,这些属于是"状语+中心语"(即"状中关系")。 4补充结构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例如: “打扫干净”“好极了”“走出来”“跑了两趟”“好得很”“听得清楚”等,以补语补充中心语(动词、形容词)的形式出现。 5联合结构 结构内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它们之间有并列或选择关系.例如: “语言文学”“准确鲜明生动”“谦虚谨慎”“研究决定”“少而精”“讨论并通过”“内容和形式”“今天或明天”中,前后几个成分的关系是相对单独并列或选择的,所以称为联合式结构。 二.特殊句法结构分类。 除了上述五种基本句法结构以外,汉语中还有同位、连动、兼语、紧缩等特殊形式结构的存在。 1.同位结构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从不同的角度复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例如: “首都北京”中“首都”从功能和象征意义上、“北京”从名称上指代同一座城市,因此构成同位结构。与此相类似的还有:“英雄城南昌”“革命摇篮井冈山”“他们俩”“你自己”等。

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常识

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 现代汉语有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语法体系,学习起来会令人感到枯燥乏味,故人们往往疏而远之。甚至有人说,语法没什么实际用处,不懂语法照样能写好文章。诚然,写文章不必一味拘泥于语法的限制,但不等于写文章可以不懂基本的语法知识。只要我们仔细地阅读在各类媒体上发表的文章,就不难发现有明显语法错误的病句比比皆是。因此,要想在作文时能准确而规范地使用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不学一点基本的语法知识,是不能如愿以偿的。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内容包括汉字的特点,字词句的区别、联系及其使用规则,以及字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变化规律等等。囿于篇幅和笔者的水平,本讲只能着重而简略地讲一讲现代汉语中通用的词法和句法这两大问题。(上篇讲词法,下篇讲句法。) (一)词法 词法,即运用词语必须遵循的一般语法规则。所谓“一般语法规则”,即人们约定俗成并为人们广泛认可和应用的语言文字的规范。在《词语的运用》一讲中我们已经进过,词语是具有实在意义并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因此,我们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从学习词语开始,首先应该学一点词法的基本知识。接下来,我想择其要讲两个问题:词语的构词方式,词类和词的兼类。 〔1〕词语的构词方式现代汉语中的词汇绝大多数是由两个有具体意义的字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居多)。联合式和偏正式是双音合成词的两种主要的构词方式。例如“考试”和“考场”这两个合成词,“考”和“试”的意思相近,合为一个词表示一个意思。这两个字是并列的联合关系,它们的意义没有主次之分。而“考场”则不同,“场”是场所、场地的意思,“考”说明做什么用的场所、场地。其中的“场”是主体,“考”是附加的,起限制、区别的作用。两个字的意思有主次之分。由此可知,如“考试”这类由两个意义并列,不分主次的字构成的合成词,叫联合式合成词。如“考场”这类由两个有主次之分,意义有从属关系的字构成的合成词,叫偏正式合成词。 联合式合成词又可分为两种情况:(A)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字并列构成。例如“土地、城市、房屋、戏剧、海洋”等等。(B)由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字并列构成。例如“收发、开关、买卖、出纳(词中两个字意义相反);方圆、左右、始终、尺寸(词中两个字意义相对)”等等。这里要注意的是,两字意义相反的合成词的意义,代表事物的全面和整体。两字意义相对的合成词的意义,表示一种不确定的抽象意义。此外,还要注意的是,联合式合成词的两个字,有的可以颠倒,意思不变。如“互相”也可写成“相互”。有的则不能颠倒,否则意思就不同了。如“生产”不能写成“产生”。而汉语中的联合式合成词的两个字,绝大多数是不能颠倒的。 偏正式合成词的构词方式也有两种情况:(A)後一字词是主体,前一个字起修饰限制作用。如“火热、热爱、粉碎、微笑(修饰作用);铁矿、马路、汽车、布鞋(限制作用)”等等。(B)后一个字对前一个字起补充说明作用,表示动作的结果和趋向。如“说明、提高、扩大、改善、抓紧”等等。 以上所说是合成词的两种主要构词方式,此外还有其他几种构词方式:(A)前一个字表示动作,后一个字表示相关的事物,构成表示动作行为或人和事物名称的词。例如“动员、带头、出席(表示动作行为);司令、领队、导游(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等等。(B)后一个字说明前一个字的情状。如“地震、心疼、性急”等等。(C)前一个字表示事物名称,后一个字表示事物的单位,这类合成词多半成为一种“类”名。例如“布匹、纸张、车辆、船只、诗篇”等等。 (2)词类和词的兼类——汉语里的每个词都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我们把用法相同的词归为一类,即为语法上的“词类”,也称“词性”。汉语里所有的词按其性质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实词”,即具有实在和明显意义的词。它有两个特点:第一,正因为实词都有具体实在的意义,所以它们只要按一定的规则和顺序组合起来,就可以成为

分析英语公益广告在词汇、句法和修辞等方面的语言特点

本文尝试通过对英语公益广告在词汇语言特点的实例进行分析,总结出其一般规律,希望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语广告,以便更好地推进我国的公益广告事业。词汇即词语的使用。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英语,有着独特的词汇特点,如简单、形象、直接、具有吸引力等。 一、引言 二、商业广告的词汇特色(Lex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大众商品普遍使用口语体词语 2、富有创意 3、 三、公益广告的词汇特色 1、动词的使用 2、疑问句的使用 3、反语的使用 4、排比的使用 而公益广告(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是广告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指以维护公众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它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具有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表现的号召性等三大特点。公益广告涉及的主题为公共健康和安全问题,如节约资源、保护生态、预防火灾等。在表达方式上,公益广告使用了与商业广告相同的技巧,但是其目的不是推销产品或服务,而是教育公众、警示民众、普及知识等。英语公益广告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到达了其他语言难以企及的高度,是各国从事公益事业人员学习的榜样。 英语公益广告的特点在用词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广告中常使用简单、直接的动词,而公益广告中具有强烈情感和否定意义的动词使用得更多,以表达希望人们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公益广告中多名词,因为公益广告的主题涉及世界、地球、环境、健康等,不需要过多的修饰词,其目的是希望人们关注其主题,故形容词较少使用。如:Stop Smoking,If You Love Your Life。这则关于吸烟的广告并未使用任何修饰词,却能把广告的主题和含义形象生动地传递给人们。 一则广告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向人们传递特定信息并得到人们的认可,故简明的语言经常被采用,公益广告也不例外。有些公益广告需要把信息传递给孩子们,因此其句式必须简单、易于理解和记忆。例如:Animals can’t protect themselves! 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每30个英语广告中就有一个疑问句,其原因是疑问句的一些特性正好符合英语广告的要求。疑问句有两个功能:一是在心理学方面,疑问句能使读者轻松接受信息并使他们参与其中;二是在语言学方面,使用趣味性句子能降低语法难度。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广告中常使用疑问句。 例如:(1)Got milk?该广告在美国非常流行,人们之间的问候语也由“Hello?”变成了“Got milk?”。众所周知,牛奶对人体建康有益,但是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不想喝牛奶了,因此人类建康亮起了红灯,尤其是老年人。美国加州乳品加工协会(California Milk Processor Board)制定了该广告,用于提醒人们要想获得成功和健康就必须坚持每天饮用足量的牛奶。这则广告只用了一个仅仅包含两个单词的一般疑问句,却表达了深层含义;(2)Where is your child?当人们看到这则广告都会四处张望寻找自己的孩子,该广告的目的便达到了。这则广告使用了一个特殊疑问句,警告游泳池中的父母们照看好自己的孩子。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理解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理解 词与词组合构成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可以是词组也可以独立成句例如"他去"这个句法结构可以是主谓词组也可以单独成句.词组与句子的区别在"语法单位"一节已讨论过了.本章所涉及的"句法结构"(或"结构")若不用作句子与"词组"或"短语"同义. (注,本人在原文基础上用蓝字加注释,理解不一定对;令本人进行了文档结构编排,供学术研究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文库账号) 1句法结构的分类 1.1从部组合的方式看 1.1.1基本结构 句法结构的基本类型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五种.这五种类型体现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关系我们把它们叫作基本句法结构分别称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补充结构和联合结构. 1.1.1.1主谓结构 结构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述和被述关系.例如: 鲜花盛开身体好今天晴天门开了窗台上放着一盆鲜花 1.1.1.2动宾结构 结构部两个成分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例如: 去是老师买一本写钢笔站着一个人 1.1.1.3偏正结构 结构部两个成分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 A高尚的情操崇高理想南国风光春天般的温暖他的到来老人的孤独这部著作的出版 B都去很好应该去认真学习严格地训练慢慢地走 A组是"定语+中心语"(即为"定中关系")B组是"状语+中心语"(即"状中关系").

结构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例如: 打扫干净好极了走出来跑了两趟好得很听得清楚高兴得跳起来 1.1.1.5联合结构 结构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它们之间有并列或选择关系.例如: 语言文学准确鲜明生动谦虚谨慎研究决定少而精 讨论并通过容和形式今天或明天 1.1.2非基本结构 除了上述五种句法结构以外还有同位连动兼语紧缩等结构. 1.1. 2.1同位结构 结构部两个成分从不同的角度复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例如: 英雄城革命摇篮井冈山他们俩你自己雷锋同志坚医师工人周大勇 1.1. 2.2连动结构 主语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性成分连用它们之间没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等关系;中间没有语音停顿书面上没有逗号隔开没有关联词语;动词性成分之间有先后方式目的等关系.例如: 走过去开门站着说话坐在台上看球赛赖着不走借书看有理由提出 (连动结构可以看成:基本结构的组合,走过去+开门整体式一个偏正结构,其中走过去是补充结构;站着说话:站着+说话是偏正,站着是补充;坐在台上看球赛:坐在台上+看球赛是偏正,坐在台上是补充,看球赛是动宾;赖着不走:赖着+不走是偏正,赖着是补充,不走是偏正;借书看:借书+看偏正,借书动宾) 1.1. 2.3兼语结构 由一个动宾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套合而成动宾结构的宾语兼作主谓结构的主语.例如: 领着我们走请他讲一讲使他相信送他出国叫他来托他帮忙派小王去

再论“空间句法”(图文整理详细版)

再论“空间句法”(图文整理详细版) 作者:张愚王建国 国内建筑界对空间句法的了解,多数仅限于由赵冰翻译的《空间句法——城市新见》一文[1]。发表于1985年第一期《新建筑》上的这篇文章,简要介绍了早期的空间句法方法在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方面的应用,但未全面介绍其方法背景、原理和其他应用,因此,至今很多人仍颇有不解或“持保留态度”[2]。多年来,空间句法在各方面已有长足发展,国内杂志却鲜有论及。本文试图比较清晰地介绍和评析空间句法的理论、方法、实践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简单地说,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Bafna, 2003)。它是由伦敦大学巴利特学院的比尔•希列尔(Bill Hillier)、朱利安妮•汉森(Julienne Hanson)等人发明的。早在1974年,希列尔就用“句法”一词来代指某种法则,以解释基本的但又是根本不同的空间安排如何产生[3]。到1977 年,空间句法研究则略具雏形。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空间句法理论已经深入到对建筑和城市的空间本质与功能的细致研究之中,并得到不断完善;由此开发出的一整套计算机软件,可用于建成环境各个尺度的空间分析;而且在建筑和城市设计中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如今,空间句法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展开。 1997年,首届世界性的空间句法研讨会在伦敦举行;其后于1999年和2001年又在巴西利亚和亚特兰大举行了第二和第三届。2003年6月,在伦敦刚刚举行的第四届研讨会上,来自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82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对空间句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另外,日趋成熟的空间句法分析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商业咨询。理查德•罗杰斯、诺曼•福斯特、泰瑞•法雷尔等知名事务所,在众多建筑和城市设计项目中雇请空间句法咨询公司进行空间分析,为其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引导和支持。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以解释构形概念为主线,重点从空间知觉的角度简析空间句法的方法原理,使读者能真正理解并实际运用它;而对于空间句法的理论概念和具体应用成果仅作扼要介绍。 1. 构形与建筑学 1.1 构形的含义 构形(configuration),从字面上看,是指“轮廓由其各部分或元素配置决定的外形”(据美国传统辞典)。希列尔将构形定义为“一组相互独立的关

粤语句法的类型学特点

粤语句法的类型学特点,刘丹青,原载香港 《亚太语文教育学报》2001年2期 粤语句法的类型学特点* 刘丹青 0. 引言 粤方言是汉语中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相差较大、内部则较为一致的方言。外部差异较大,是因为粤方言由南岭之隔造成较长时间的相对独立发展。内部较为一致,则是因为其中的广州话获得了地方标准语的强势方言地位。广州话扩散至香港,又使相隔数百里的两大都会共一地点方言,形成汉语非官话区中独一无二的奇观,进一步扩大了粤语的影响。“省港”地区出去的华人华侨及港产文化娱乐产品还把粤语带到世界各地,产生国际影响。本文所谈的粤语,就是指这种穗港及深圳、澳门等处共同使用的通行粤语。 粤语研究因为其强势地位而较为繁荣,粤语相对于普通话而言语法特点也比较多,因此有关粤语语法的研究成果也就较为丰硕,如高华年(1980)、李新魁(1994)、李新魁等(1995) 等粤语研究专著都有章节作较系统的语法描写,还出现了数种粤语语法专著,如张洪年(1972)、Matthews & Yip (1995),此外还有大量粤语语法论文。现有的粤语语法论著,大多侧重于描写,尤其注意粤语与普通话的语法差异。本文也想集中关注粤语区别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的语法特点,但想换一个角度,即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来比较粤语和普通话,通过提供更广阔的汉语类型背景来更深入地揭示粤语语法的类型特征,以便深化对粤语语法特点的认识。所谓语言类型学,就是以人类语言的共性及类型差异为目标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它以大范围的跨语言对比为基本视角,不局限于单一语种的研究或少数几种语言方言的对比。本文借助类型学研究的现有成果来观照粤语语法的特点,主要是句法特点,因为粤语的类型特点更多地表现在句法而不是形态上。本文将分三步。第一,概述粤语的几项主要句法特点。第二,暂时离开粤语本身,讨论一下汉语整体的类型背景,为聚焦于粤语的类型特点准备好“幕布”背景。第三,在此背景下进一步讨论粤语句法的类型特点。 1. 粤语句法的主要特征 本节拟参考前述论著对粤语语法的描写,加上笔者对粤语的一些观察,简要概述一下粤语句法区别于普通话的几个主要特点。 1.1 量词作用突出,指示词和数词作用受限。 粤语的量词(classifiers)可以离开指示词或数词单独充当句子成 分。指示词和数词则不能脱离量词而使用。可见量词是句法上更为重要的词类。普通话则相反,量词总须与指示词或数词同现,不能单用,而指示词和数词有时可以离开量词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以往的描写较强调粤语量词的功能“扩张”,而不太注意粤语指示词、数词的功能“萎

关于现代汉语词语的语法功能分类

关于现代汉语词语的语法功能分类 俞士汶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 1.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语分类体系 在朱德熙先生的语法理论的指导下,北大计算语言学研究所与中文系合作,经过几年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服务于语言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词语分类体系,并将数以万计的词语实际进行了归类,与此同时还按类详细描述了每个词语的多种语法属性,初步建成了“现代汉语语法电子词典”,另外对数十万字的语料进行了切分和词性标注。这就又进一步检验了词类划分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这到如此规模和如此浓度的汉语语言工程实践可能是罕见的。 本文介绍现代汉语词语分类体系、分类的理论基础,并以若干词类例详细介绍具体的划类准则。 现代汉语的词分以下18个基本词类,括号中的拉丁字母是各个词类的代码。 名词(n),时间词(t),处所词(s),方位词(f),数词(m),量词(q),区别词(b),代词(r),动词(v),形容词(a),状态词(z),副词(d),介词(p),连词(c),助词(u),语气词(y),拟声词(o),叹词(e)。 这些基本词类可以合并为较大的词类。名词、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数词、量词统称为体词,动词、形容词、状态词统称为谓词。有一部分代词属于体词,另一部分代词属于谓词。体词、谓词、区别词和副词又合称为实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合称虚词。实词与虚词是汉语两大词类。此外还有拟声词与叹词,它们游离于这两大词类之外。 自然语言处理的常规技术要求庆自然语言处理系统中配备一部电子词典。对于计算机来说,可以认为作为电子词典的登录项的语言单位是“词”。基本中大部分肯定是语言学家认同的词,这也就是暗示了其中一部分不能看作“词”。从计算机处理实际文本的需要出发,从提高计算机处理效率的角度考虑,词典中另外包含了以下7类语言成分: 前接成分(h):阿,老,非,超,单 后接成分(k):儿,子,性,员,器 语素字(g):民,衣,失,遥,郝 非语素字(x):鸳,批,蚣 成语(i):接部就班,八拜之交 习用语(l):总而言之,由此可见 简称略语(j):三好,全总 前4类是比“词”更小的单位,不成词。这些成分的数量是有限的,只要电子词典的规模允许,应当尽可能地将这些成分全部收入。后3类是比“词”更大的单位,词典中只能收一部分使用频率高的。本文将电子词典中登录的各种语言万分笼统地叫做“词语”。

英语词法和句法

英语词法和句法 根据词的形式、意义及其在句中的功用将词分为若干类,叫做词类。一个句子由各个功用不同的部分所构成,这些部分叫做句子成分。学一个词,要学它的发音、拼法、意义,也要记它的词类;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它和其他词的关系,及其在句中作什么句子成分。如China is in East Asia(中国位于东亚)一句中的China这个单词所属的词类是名词,在句子中作主语。 ●词类:英语的词通常分为十大类: 1.名词(noun,缩写为n.)表示人、事物、地点、现象及其他抽象概念的词。如Girl(女 孩)、book(书)、Tokyo(东京)、war(战争)、Goodness(善良) 2.代词(pronoun,缩写为pron.)用来代替名词并起名次作用的词如we(我们),his(他 的),all(全部)。 3.形容词(adjective,缩写为adj.)用来修饰名词和代词,起描述名词和代词的性质。 如great(伟大的),honest(诚实的),difficult(困难的)。 4.副词(adverb,缩写为。adv.)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词,有时修饰全句。如 quickly(快),often(经常),very(很)。 5.动词(verb,缩写为v)表示动作和状态,如write(写),walk(行走),think(想)。 6.数词(numeral,缩写为num.)是表示“多少”和“顺序先后”的词,如four(四), eighteen(十八),first(第一),eighth(十八),hundred(一百)。 7.冠词(article,缩写为art.)本身不能单独使用,也没有词义,它用在名词的前 面,帮助指明名词的含义,表示的名词数量或者特征。如a,an(一个),the(这,那)。 8.介词(preposition,缩写为prep.)是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词与句之间的关系的 虚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如from(从),in(在…内),between(在…之间)。9.连词(conjunction,缩写为conj.)是连接词、短语、从句和句子的词,如and(和), because(因为),if(假如)。 10.感叹词(interjection,缩写为int.)表示喜怒哀乐等感情的词。如,oh(噢),aha(啊 哈),hush(嘘)。 注意点一:属于前六类(名、代、形、数、动、副等词)的词都有实义,叫做实词(notional word)。属于后四类(冠、介、连、感等词)的词没有实义,叫做虚词(form word)。注意点二:不少词可以属于几个词类,如work(工作;动词和名词),fast(快;形容词和副词),since(自从;连词和介词)等。 ●句法 1.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2.句子成分:指构成句子的各组成部分,即词和短语在句子中的各种语法意义。英语 的句子由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组成。具体地讲,主要有下列六种句子成分: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理解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理解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理解 词与词组合构成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可以是词组也可以独立成句例如"他去香港"这个句法结构可以是主谓词组也可以单独成句.词组与句子的区别在"语法单位"一节已讨论过了.本章所涉及的"句法结构"(或"结构")若不用作句子与"词组"或"短语"同义. (注,本人在原文基础上用蓝字加注释,理解不一定对;令本人进行了文档结构编排,供学术研究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文库账号) 1句法结构的分类 1.1从内部组合的方式看 1.1.1基本结构 句法结构的基本类型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五种.这五种类型体现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关系我们把它们叫作基本句法结构分别称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补充结构和联合结构.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陈述和被陈述关系.例如: 鲜花盛开身体好今天晴天门开了窗台上放着一盆鲜花 1.1.1.2动宾结构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例如: 去北京是老师买一本写钢笔站着一个人 1.1.1.3偏正结构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 A高尚的情操崇高理想南国风光春天般的温暖他的到来老人的孤独这部著作的出版 B都去很好应该去认真学习严格地训练慢慢地走 A组是"定语+中心语"(即为"定中关系")B组是"状语+中心语"(即"状中关系").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例如: 打扫干净好极了走出来跑了两趟好得很听得清楚高兴得跳起来 1.1.1.5联合结构 结构内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它们之间有并列或选择关系.例如: 语言文学准确鲜明生动谦虚谨慎研究决定少而精 讨论并通过内容和形式今天或明天 1.1.2非基本结构 除了上述五种句法结构以外还有同位连动兼语紧缩等结构. 1.1. 2.1同位结构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从不同的角度复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例如: 英雄城南昌革命摇篮井冈山他们俩你自己雷锋同志赵坚医师工人周大勇

空间句法

开栏语:空间句法是建筑学理论中一支成熟的学派,它从整体论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建筑与城市空间形态,并发现各个空间之间的复杂关系暗合了人类社会认知与组织空间的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吻合社会经济文化的空间分布,从空间的角度回答了形式与功能的问题。同时空间句法的理论与方法在西方的实际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笔者一直在伦敦学习并研究该理论及其实践,借《北京规划建设》这个难得的平台与大家交流探讨。 作者简介: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巴特雷特学院(The Bartlett)博士生、助理研究员,现师从空间句法创始人比尔?希列尔(Bill Hillier)教授研究大规模城市更新与城市空间网络的聚集效应,并协助希列尔教授完成了第六届空间句法国际会议主旨报告,同时参与讲授空间句法硕士课程;美国《环境心理期刊》审稿人;近期加入中英国际研究网络(城市历史与多尺度的空间整体规划)的筹建工作;曾在空间句法有限公司从事咨询工作;曾师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朱文一教授从城市空间的角度研究北京街头零散商摊。t.yang@https://www.360docs.net/doc/638966993.html, 说文解字:空间句法 Looking Inside …Space Syntax? 摘要:近期,空间句法的理论与方法论被介绍到中国,也得到学术界及规划设计单位的关注。然而,很多专家感觉“空间句法”这个词语翻译得较为晦涩,不利于空间句法理论的理解。本文试图明晰“空间句法”这个词组,并解释为什么这个词组可以概括空间句法理论的基本思想,也希望借此激发更多的讨论。 Abstract: The space syntax theory and methodologies, in general,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China recently, which draws attention to both academic and practice fields. However, many Chinese professionals have doubts about the translation of the words of …space syntax? because this seems to set a barrier for Chinese to understand the theory of space syntax. This paper tries to clarify the words of …space syntax?, and explaining the reason why these two words can summarize the basic ideas in the theory of space syntax. Through which, the …thinking aloud? has been expected in the future. 上世纪60、70年代,比尔?希列尔研究了空间与社会这个课题,认为抽象性的社会结构中应该考虑空间因素,而物质性的空间结构中应该考虑社会因素,开创性地提出空间结构中的社会逻辑、以及其中的空间法则,并于1984年与其同事朱莉安·汉森合著《空间的社会逻辑》(Hillier & Hanson,1984)。同年,社会学大师安东尼?吉登斯也在《社会的构成》中首次提出物质空间在社会结构的形成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Giddens,1984)。可以说,希列尔在建筑学方面的研究与吉登斯在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形成一定的交集,即明确了空间因素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他们各自在空间研究的学术地位。此后,希列尔重点研究建筑和城市中形态与功能的永恒课题,认为空间结构是其联系的纽带,这些研究成果最终总结为1996年的《空间是机器》,开辟了建筑与城市理论的新方向,形成研究空间形态的新学派,也从实证与自组织的角度重新定义建筑与城市研究范式,批判了规范性的建筑学理论,呼吁分析性的建筑学理论,而且从理性和以人为本的角度推翻了城市规划中很多古典原则,被西方学者戏称为“数字化的简?雅各布斯主义”。于是,希列尔也成为建筑与城市形态学以及复杂科学方面的学术大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