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合集下载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一、引言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为大多数人服务。

它与古典园林和自然风景区等相比,更强调公共性及可达性。

本文将详细探讨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的各个方面。

二、公共绿地设计公共绿地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和放松的场所。

设计时需考虑绿地的规模、布局和植物配置,以创造一个宜人的环境。

此外,公共绿地应与周边环境相融合,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

三、公园与广场设计公园和广场是城市的重要开放空间,具有休闲、娱乐和景观等多种功能。

设计时需考虑空间布局、景观设计和文化特色,以提升公园和广场的吸引力。

同时,应注重可达性和安全性,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出入条件。

四、街道景观设计街道景观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设计时需考虑街道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和绿化配置,以营造独特的街道景观。

此外,应注重人性化设计,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五、滨水区设计滨水区是城市中极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具有生态、景观和休闲等多种功能。

设计时需考虑水体的保护、生态恢复和景观营造,以创造一个宜人的滨水环境。

同时,应注重可达性和亲水性设计,让市民更好地享受滨水区的魅力。

六、商业步行街设计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具有聚集人气、促进消费的作用。

设计时需考虑街区的空间布局、人流组织和服务设施,以营造一个舒适、便捷的购物环境。

同时,应注重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融入,提升步行街的吸引力。

七、社区开放空间设计社区开放空间是社区居民进行公共交往的场所,对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活力具有重要作用。

设计时需考虑空间的可达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创造一个宜人的环境。

同时,应注重社区文化和地方特色的融入,增强社区认同感。

八、校园开放空间设计校园开放空间是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休闲、学习和交流的场所。

设计时需考虑空间的功能性、舒适性和安全性,以创造一个宜人的环境。

同时,应注重校园文化和教育特色的融入,提升校园开放空间的文化价值。

《人性场所

《人性场所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读书感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专业:城乡规划学学号:********姓名:官卓作为一名规划师,我们永远要研究分析的就是人,因为我们设计的城市空间是要提供给形形色色的人来使用的。

一个城市空间设计的好坏不在于它形式的美丑,而在于使用者的真实感受。

我认为本书强调的是:现代城市空间不是为神设计的,更不是为某些市长领导设计的,而是为生根在这个城市中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设计的,我们不能掉入自我意识的怪圈,而应该时时刻刻从普通使用者的角度出发。

城市空间、场所或景观不是让人参观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本书呼吁场所的诗意的回归、人性的回归。

本书对于美国城市中各类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细节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总结,主要以人的真实感受为空间质量评价依据。

每一章节都有类似的结构,首先是对本章节涉及的开放空间类型给出定义,之后对此空间形式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包括其形式和使用需求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接下来是每一章节最重要的主体部分,设计导则。

涵盖了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结合实际的研究调查数据,总结出这些空间要素设计的注意事项。

最后的部分就是相关的案例分析,对场地进行简要的介绍以及场地规划的有缺点呢分析。

全书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北美的公共生活是否已经衰弱的争论上,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去探讨如何促进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户外空间,最终希望能给人们带来愉悦、舒适、可亲可近、寄托心灵、富于意义、美轮美奂的人性场所。

第一章节探讨的是城市广场空间,首先作者提到了城市广场的地位。

虽然现代广场已经不像昔日的广场是城市的中心,但是在环境和功能上还是有一些相似之处。

在此处作者极具创意的将现代的摩天大楼比喻成中世纪的大教堂,因为二者都是时代权利的象征,对人们充满了吸引了,这样使得在其附近的区域产生城市广场空间成为可能。

而对于美国现代的城市广场,作者给予的评价并不高。

由于容积率政策的刺激,一大批纪念性的广场被创造出来,但是他们的设计完全脱离了人们的需要,常常缺乏人的活动。

景观设计必读书目——(个人推荐)

景观设计必读书目——(个人推荐)

景观设计必读书目——(个人推荐)曾有学生问我读什么景观书好呢?其实对于做园林设计来说,知道的东西越杂对设计越有帮助!但必竟大学几年时光有限,能认真的去看几本书定当会有所收获的。

所列书目全凭个人感觉,主要是针对本科学生学习而推荐!其实书目并不在多读精为好!有时读个几遍才会品出味道来!《园冶》计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园林人最为熟悉却又是最为陌生的一本书,能通读至尾的而又能读懂的没有多少人!)《从概念到形式》格兰特.w.里德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协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推荐初学园林者要好好研读的一本书!)《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保罗.拉索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徒手画草图图解技能辅助建筑设计思考的基础理论专著,园林者需要借鉴之)《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诺曼.布恩著中国林业出版社(每一个刚刚接触园林设计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从中能发现园林设计的乐趣与魅力!)《风景园林设计》王晓俊编江苏科技出版社(一版再版证明这本书有多有用了!)《景观设计学》著:西蒙咨译:俞孔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每一段话每一个字都是为景观设计而写的,没有废话,只有精辟!)《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Clare Cooper Marcus; Carolyn Francis 主编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设计是为谁服务的呢?要关注于人的行为与活动,从而来引导和控制设计。

被列为做园林设计必研读的一本书)《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美)拉特利奇著王求是,高峰译(也是一本将人的行为习惯与设计相结全的经典著作,其对设计者的影响要远比人性场所要早,可惜没有再版!)《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谈空间的一些方法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简单而又实用!园林的空间组合其实并不比建筑少多少)《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运用建筑构图及近代空间理论的某些基本观点对传统造园手法作系统而深入地分析)《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有人说日式景观思想根源来源于此,120页的书包含的容量却是1200页)《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梳理最全的一本书!)《苏州古典园林》刘敦桢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曾有一个想法拿着这本书,对着照片去苏州园子里对照一下看看有什么变化!图文价值套用俗语是五颗星)《园林美与园林艺术》余树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园林与艺术结合的体现)《交往与空间》扬.盖尔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有人这样评价:这本书他用了25年才写完,而你只用3个小时就能看完。

城市开放性休闲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城市开放性休闲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Doors&Windows 摘
1
城市开放性休闲空间主要用于满足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人城市开放性休闲空间不仅满足人们对休闲娱乐活动的足城市开放性空间的设计应当从公众的实际需要出发
2
我国城市开放性休闲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放性休闲空间已经成为城市最重要的构成元素开放性休闲空间并没有达到满足公众参与活动的象征性3
垂直界面是城市开放性休闲空间的重要组成元素
首先
应当把城市开放性休闲空间独立的设计出来
城市开放性休闲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
建筑规划与设计
101
2019.05。

环境心理学—人性场所

环境心理学—人性场所

人性场所——城市广场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一、城市广场空间设计的认知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城市规划成为了实现土地集约有效利用的重要一环,而作为民众聚集和流动程度较高的广场在规划设计中更是应该重视其关键地位。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建筑的象征,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

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

在中国城市不断发展,城市密度不断增加的今天,不仅需要相当数量的广场,其位置与规模的选择更应与其功能密切结合起来,以更好的实现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最大化。

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

因此,作为大众集散中心的广场的能否为市民提供人性化的休闲娱乐场所,是否能成为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二、城市广场人性规划的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激励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

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人性化的安排,不仅“可达性”要符合规范,市民愿意漫步其中的“可留性”也同样关键。

而实现人文关怀各种细节更是重要的指标:柔性边界:柔性边界的定义可以概括为有开放空间到隐蔽空间的柔和过度区域。

对于广场来说,边界的设置可以使其突出在空间中的位置,并能保障空间的安全。

这类边界一般采用植物或者小型镂空栅栏来构建,保证广场内部的人们可以看到外部的交通状况和建筑物,外部的人们也可以观察到广场内部的活动,保持内外通视的同时也体现了空间的划分。

小空间的划分:为不同人群提供适当的小型半隐秘空间,虽然说城市广场是一个公共空间,但也不是说完全不能提供安静的小型区域,毕竟不是所有的人们来广场都是来看热闹的。

存在一部分人群希望在广场优雅的室外环境中做一些自己私人的事情比如约会、阅读、休息,而亭子,小花园等等这些可以把人们从大空间里保护起来的小型区域就为这类人群提供一个安静安全而又隐蔽的场所。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美克莱尔?库?马库斯著;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1.10.在《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一书中定义人性化场所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位置应在人们易于接近并能看到的位置。

2、明确的传达该场所可以被利用,含有让人使用的信息。

3、空间的内部和外部都应美观,具吸引力。

4、配置各类设施以满足最有可能和最吸引人的活动需求。

5、使未来使用者(包括弱势人群)有保障感和安全感。

6、在合适的地点,向人们提供缓解城市压力的调剂方式,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和情绪安宁。

7、尽量满足最有可能使用场所的群体的需求。

8、有助于开放空间管理者奉行的各项活动计划顺利进行。

城市设计评价表1.对附近公共开放空间的分析是否表明拟建的新空间将会受到欢迎和使用?2.委托人和设计师是否已定下了广场的各种设计功能——建筑的视觉退让距离、过渡区、午间休闲、等共汽车,人行道咖啡馆、展示或展览、表演、街区内部的行人通道?3.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是否考虑过街区位置和广场类型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场地规划之初进行选址时还在决定广场的具体形式和细部时,例如,街角位置适于高利用率的广场,尽端街位置适于绿洲型的广场?4.假定服务半径为900英尺(约274m),目前未享受到服务的人能在项目建设之后得到相应的服务吗?5.服务范围内是否有足够多的工作人员确保对午间光顾者的服务?6.广场的位置是否利于多种人群的使用——工作人员、旅游者以及购物者?7.广场的位置是否会对通往城市中心区的现有或步行体系造成干扰?8.地方气候适合建设广场吗?如果户外空间在一年之中的使用少于三个月,就应该考虑建设室内公共空间。

9.考虑到位置及环境的不同,限制广场的尺度时考虑了林奇和格尔的建议?林奇建议合适的尺度是从25—100m,而格尔认为是从70—100m——两者都是看清物体的最大距离。

城市公共空间导则

城市公共空间导则

城市公共空间导则
城市公共空间导则是指为了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保障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利用和有序发展,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城市公共空间导则:
1. 尊重历史文化: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体现城市的特色和风貌。

2. 人性化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供舒适、安全、便捷的环境。

3. 绿色生态: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技术,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绿化覆盖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功能多样性:城市公共空间应具有多种功能,如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5. 无障碍设施:城市公共空间应设置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使用。

6. 艺术性与创新性:鼓励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融入艺术元素,提高城市的审美品位,同时鼓励创新设计和技术创新。

7. 开放性与包容性:城市公共空间应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充分体现民主、公平、共享的原则,为不同群体提供平等的服务。

8. 灵活性与适应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

9. 安全性:确保城市公共空间的安全性,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0. 可持续性: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城市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城市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作者:覃伟伟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12期摘要:文章通过对乌鲁木齐山西巷民族街巷的调查研究,结合城市开放空间人性场所设计的原则,探讨山西巷民族街巷场所的人性化设计,为进一步营造人性化的商业步行街打下基础。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人性化;山西巷民族街巷一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的相关概念商业步行街是步行街的一种,存在于城市中商业活动较为集中的街道,由大量的零售业和服务业商店组成,与其它商业街不同的是商业步行街是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的集中商业买卖区域。

本文从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两个方面来研究如何达到人性化设计。

显性要素即具体要素,包括基础平面、垂直面和上部平面三大部分,本文只对基础平面和垂直面进行论述。

基础平面环境即底面包括大地、水体、低矮的植被、座椅以及所有铺地材料等;垂直面环境包括建筑立面、照明设施、指示牌等。

隐性要素即抽象要素,如街道空间环境的历史文化、地域性等。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性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和思维模式等,在保证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产品进行优化,已满足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追求,其前身是人体工程学的出现和发展。

城市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是面向公众开放的空间,人是直接接触和使用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主体。

从设计的本质来说,任何设计观念的形成都是以人为基础。

就步行街空间环境设计的本质来说,在以人性化为主要设计理念的前提下,最终运用各种综合手段,来创造优美、舒适的购物环境,以满足人们在购物过程中的心理、生理及精神需求。

在《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一书中,多次强调城市开放空间人性化营造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必要性,并通过对美国城市中现存开放空间具体案例的分析,在尊重场所背景文化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场所人性化设计导则,使城市中的开放空间吸引更多的人,更好地为人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评价表一城市广场1、对附近公共开放空间的分析是否表明拟建的新空间将会受到欢迎和使用?2、委托人和设计师是否已定下了广场的各种设计功能——建筑的视觉退让距离、过渡区、午间休闲、等公共汽车、人行道咖啡馆、展示或展览、表演、街区内部的行人通道?3、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是否考虑过街区位置和广场类型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场地规划之初进行选址时还是在决定广场的具体形式和细部时——例如,街角位置适用于高利用率的广场,尽端街位置适于绿洲型的广场?4、假定服务半径为约274m,目前未享受到服务的人能在项目建成之后得到相应的服务吗?5、服务范围内是否有足够的工作人员确保对午间光顾者的服务?6、广场的位置是否有利于多种人群的使用——工作人员、旅游者以及购物者?7、广场的位置是否会对通往城市中心区的现有或拟建步行体系造成干扰?8、地方气候室和建设广场吗?如果户外空间在一年只用的使用少于三个月,就应该考虑建设室内公共空间。

尺度9、考虑到位置及环境的不同,限制广场的尺度时是否考虑了林奇和格尔的建议?林奇建议合适的尺度是从25m_100m,而格尔认为是从70m-100m——两者都是看清物体的最大距离。

视觉的复杂性10、设计中是否将丰富多彩的形式、色彩、材质融合在一起——比如喷泉、雕塑、不同的休息空间、角落空间、植物和灌丛、高程变化?11、如果从广场上可以获得丰富的视景,设计是否突出了这点?使用和活动12、广场设计得是适应休闲闲逛者还是穿行着?如果两种功能都有,他们是否位于不同的分区以避免冲突?13、如果鼓励人们从广场上超近道,是否已经消除了人行道和广场之间包括坡度变化在内的各种障碍?14、如果要鼓励人们在广场上逗留和闲逛,是否布置了大量的设施、引人注目的景点以及丰富多变的边界?如果要举行音乐会、集会等,是否提供了没有障碍的开放空间?15、广场的设计是否注意到了两性的不同需求,男性对于“前院”体验(公共、互相接触)的偏好,以及许多女性对于轻松和安全的“后院”体验的青睐?16、广场的设计是否通过鼓励高强度使用来减少恶意破坏行为和“不受欢迎的人”的存在(或者他们在人群中显得不突出)?或者采用更为坚固的设计形式?微气候17、广场的位置是否可以在全年内得到充足的阳光?18、在夏季非常炎热的地方,是否利用植被、遮阳棚、花架等提供了阴凉?19、作为一种城市政策,对建筑高度和体量的控制是否能够保持并增加到达公共空间的光照量?20、广场在午间时的温度在一年中是否至少有三个月超过55华氏度?如果没有,应该考虑增加户内公共开放空间。

21、对于那些午间平均温度超过55华氏度的月份,是否研究了光影分布来预测座位区应该不知在什么地方?22、附近建筑的反光是否在广场中能造成了令人不适的视觉和温度?23、附近建筑反射的光是否能用于照亮广场的背阴区?24、是否应经评价了广场空间中风的规律?刮风会不会导致广场的无人问津,尤其是在那些几乎没有酷暑的城市中?边界25、诸如铺装变化或绿化之类的边界是否能将广场与人行道划分开来,同时又不会再视觉或功能上阻碍行人对广场的接近?26、广场是否至少有两面朝向公共道路,除非它被有意作为一个绿洲空间?27、广场设计中,是否利用绿化等要素延伸到道路红线范围内把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广场上去?28、广场和人行道之间的高度变化是否保持小于0.9m?29、广场和邻近建筑之间在视觉和功能上的过度是否应经考虑过了?无论是广场使用者还是建筑使用者,个人空间是否因座椅、餐桌、办公桌过于接近窗或门而受到干扰?30、广场底层建筑进行用途安排时,是否利用了零售商店和咖啡馆而非办公室或空白墙体来使广场变得生动起来?31、户外咖啡馆的座椅是否具有吸引人的色彩以吸引行人进入?32、广场边界是否设计有许多凹凸空间以便为使用者提供多样化的歇坐和观看集会?亚空间33、如果广场面积很大,它是否被分成若干亚空间来给使用者提供不同感受的环境?34、是否利用了高差变化、多样化的种植和座椅布置来创造亚空间?35、亚空间是否彼此隔离,同时又不会让使用者在空间中产生孤独感?36、亚空间是否足够大,这样使用者即使进入有他人存在的空间也不会觉得自己侵犯了他们?37、亚空间的尺度是否恰当,从而使人们在独坐或周围仅有几个人时不会举得恐怖或疏远?交通38、广场的设计是扰乱还是改进了城区的现状交通模式?39、为了鼓励步行,是否利用由安全步道、商业中心及步行街等组成的人行系统把各个广场连接起来?40、是否已经留心预测了在交通高峰期从人行道到建筑入口之间人们可能会走的直线路径?41、广场的布局是否能使人们方便地到达周围的咖啡馆、银行或零售商店?是否能使人们方便地到达座位区或观看区;以及是否为人们提供了抄近路或心情愉快的穿过广场的机会?42、如果需要或希望引导人流,是否利用了墙体、花池、围栏、地面高程或材质的明显变化等形成空间障碍来达到目的,而不是利用那些已经被证明无效的铺装色彩或花纹的变化?43、广场的设计是否适应了步行者在空间中心行走而闲坐者位于空间边缘的规律?44、广场是否适应了残疾人、年老者、推儿童车的父母以及推着货车的小贩的需求?坡道是否尽量与梯道平行,或者至少与楼梯每一层面都相通?座位45、设计是否认识到了座位在鼓励广场使用方面是最重要的因素?46、座位是否满足了大多数广场上常见的各种类型的休息者的需要?47、座位是否布置在那些午间有灿烂阳光的地方?在很热的地方是否有庇荫?48、广场座位的布置是否考虑到了闲坐者通常会被吸引到那些他们能够看到其他人穿行的地点?49、为了增加广场的整体座位容量,辅助座位(草丘、眺台、座墙、允许坐在上面的护墙)是否融入了广场设计中,以免人数较少时,使用者置身座椅的海洋之中而感到恐惧?50、主要座位的数量是否至少同辅助座位相同?51、那些可以作为辅助座位的要素(草坪除外)是否在16英尺(约40.6cm)(最好)至30英尺(约76.2cm)的高度范围之内(特别鼓励较低的高度)?52、是否优先考虑选择木制长椅,而且是否包括那些约0.9m*1.8m、无靠背便于自由利用的长椅类型?53、是否有一些座位的排列呈线性(长椅、台阶或边沿)、环形或者朝向外部,以允许人们可以同陌生人挨得很近进行交流,同时不必进行视线接触?54、有没有布置宽大的无背长椅、成直角摆放的座位以及活动桌椅等以便于成群人的使用?55、座位的位置是否允许人们在阳光和背阴之间进行选择?56、是否通过花池或者其他要素的布置为一些坐处创造了私密感?57、是否利用多样化的座位朝向为人们创造观看水景、远景、表演者、树丛以及行人的机会?58、座位是否用看起来很暖和的材料,比如木头?是否避免使用那些感觉生冷(混凝土、金属、石头)或是那些如果坐在上面可能损坏衣服的材料?59、在决定座位的合适数量时,是否遵循了公共空间项目公司对广场面积每30平方英尺就应该有1英尺(0.3m)长的座位的建议,或是遵循了旧金山中心城区规划要求每1英尺的广场边长应有1英尺的座位的导则?种植60、是否利用了多样化的种植来提高并丰富使用者对于颜色、光线、地形坡度、气味、声音和质地变化的感受?61、在需要看到其他亚空间的地方,是否选择了羽状叶的半开敞的树种?62、如果广场必须下沉,所种植的树木是否能很快长过人行道地面的高度?63、在多风的广场中,为了减轻浓密枝叶和大风混合造成的潜在破坏,是否选择了树冠开敞的树木?64、是否选择了品种多样的一年生花卉、多年花卉、灌木和乔木?65、在视线、树阴、维护方面是否考虑了植物长成时的最终高度和体量?66、是否利用了树木来遮盖邻近的建筑墙体,如果需要,是否能让阳光照到建筑窗前?67、是否有足够的座位以防止人们坐进绿化区,从而破坏植被?花池的座墙是否够宽,以防止人坐进花池中?68、草坪是否改变了广场的整个特征,是否鼓励野餐、睡觉、阅读、晒太阳、懒洋洋地躺着以及其他素以活动?69、草坪区是否通过起坡或抬高来改善休息和视线的条件?它是否避免形成一个空旷的大草地,而是创造出小尺度的亲切空间?地形变化70、为了创造亚空间,广场设计中是否包括了一些规模不大但是很明显的地形变化?71、地形变化是否被座位一种分隔座位区和道路交通的方法?72、如果有地形变化,不同高程之间的视觉连续是否都能得以保存?73、在有地形变化的地方,是否已经提供了坡道以便手推婴儿车的人、残疾人等的通行?74、是否有带有护墙或护栏的制高点以便人们依着观望人流?75、是否避免了在广场和人行道之间出现坡度的剧烈改变(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因为这样的广场实用率很低?76、如果广场必须下沉很多,广场里是否设置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景物来吸引人们进入?77、如果广场必须抬高许多,是否利用了绿化种植来表示广场的存在并吸引人们登至上面?公共艺术78、如果广场设计中包含公用艺术,它是否能创造一种快乐和愉悦感、刺激游人的活动和创造性,同事促进观看者之间的交流?79、人们是否能与设计的任何一个公共艺术作品进行交流——触摸、攀爬、移动或在里面玩耍?80、该作品是否代表着大多数公众的心声而不是少数精英?喷泉81、广场设计是否包括了喷泉或其他水景要素,以形成视觉和声音上的吸引?82、喷泉的声响能否遮住外面街道的喧哗?83、喷泉是否同广场空间形成比例?84、风会不会扬撒水珠从而使歇坐区域无法被人们利用?如果会,是否有一全职的园丁或广场维护人员来负责调控喷泉?85、喷泉是否设计得伸手可及,从而让广场的访问者能够接触它们?86、是否计算了喷泉的运行费用用以确保喷泉能够运转良好?雕塑87、如果广场中有雕塑,它们是否与广场本身成比例?88、是否有部分雕塑师可体验的,即人们是否可坐在他周围、攀爬甚至改变其造型?89、雕塑的位置是否会妨碍广场上的行人交通和视线?90、雕塑是否避开了中心位置,以免让人觉得广场只是雕塑的背景?铺装91、主要的交通路线是否符合广场使用者“所希望的路线”?92、如果涉及的目的在于引导性人,那些限制步行的地方是否用上了卵石或是大的砾石?93、是否利用了铺装变化来表明由人行道向广场的过渡,同时又不妨碍人们的进入?食物94、广场内部和附近是否有食品服务,如食品小贩、食品售货亭或咖啡馆?95、是否有舒适的空间以供人们坐下来吃自带的午餐或从小贩处买来的食品?96、广场售卖饮食的地方是否提供了饮水器、卫生间和电话亭等设施,就想在餐厅里一样?97、广场是否到处都有足够的垃圾箱以避免食品包装和容器的废弃物堆积在广场上?有组织的活动节目98、广场的广利政策是否鼓励在广场中举行特殊的节事活动,例如临时性展览、音乐会或戏剧表演等?99、广场设计中是否包括一些功能性舞台,在非表演是可用于闲坐、吃午餐等?100、舞台的位置是否能避免对交通流的干扰?是否能避免观众正对太阳?101、是否为观众提供了可移动的椅子,以及附近是否有不用这类椅子时的储存处?102、广场上是否有招贴活动日程和告示的场所,广场使用者可以很容易看到?103、是否有对活动进行宣传的各种形式——装饰、彩旗?104、节事活动当天是否提供临时性的优惠餐饮?摊贩105、广场的设计是否适应那行摊贩?他们能为广场增添活力、保障一定程度上的安全,同时增加周围零售商业区的人气?106、特别是那些已经在午餐时间颇受欢迎的广场、无人问津但急需吸引使用者的广场,以及行人如织的街边广场或公交集散广场,是否考虑过增设摊贩?107、广场是否包括能作为农贸集市的区域?108、广场为集市或摊贩提供的空间是否有一个色彩丰富的玻璃纤维篷顶,既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又能提供遮蔽和阴凉,还能同城区建筑的尺度形成对比?109、摊贩或集市空间所处的位置是否易于到达,是否醒目,同时还不回妨碍广场的正常人流交通?信息和标识110、建筑的名字是否清楚的展现出来,晚上的照明是否足够?111、建筑的主入口是否醒目?112、进入建筑之后,问询或接待处是否能一眼看到,或者至少有明显的标识指引?113、是否有标识引导访问者去电梯间、卫生间、电话亭、餐厅或咖啡厅?114、离开建筑后,是否有指示公交站、出租车场及附近街道方向的醒目标识?115、是否有一张简明清晰的周围街区图?维护和便利设施116、是否有足够的人员来养护绿化,这样草坪才能保持常绿齐整、枯枝败花得以及时清除……、如果难以保证正常养护,就应该采用美观而且维护量低的绿化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