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件--送别

合集下载

送别 课 件

送别  课 件
1. 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什么?
《童年》
Hale Waihona Puke 2.《童年》是一首什么歌曲?校园歌曲
3. 什么是校园歌曲?
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 心境或感受的创作。
那么在上世纪 我们的前辈在 学校唱什么呢?
二十世纪初,流行于 学校的歌曲,叫学堂 乐歌。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
歌曲《送别》表达了一种 怎样的演唱情绪呢?
歌曲《送别》表达了一种 忧伤、惆怅、深情、依依 不舍的离别之情。
作品介绍
《送别》是一首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有 广泛影响的学堂乐歌。电影《城南旧事》采 用它作为贯穿全片的主题音乐,细腻地表达 了主人公小英子忧伤、惆怅的内心情感世界。
反复记号
终止线

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送别》课件03

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送别》课件03
《送 別》课件
• 《送别》是五四时期著名音乐教育家李叔同先生于1910年前后所作, 是根据美国人j.p.奥特威所作的曲调填以新词而成的新歌。
• 李叔同,就是1918年在杭州虎跑泉出家为僧的弘一法师。 • 这首《送别》歌,在解放前的知识界几乎无人不知,在江南一代更是
家喻户晓,数十年中,成千上万的大、中、专学生,就是唱着这首歌 告别母校、老师,走向社会的。正因为如此,它先后为不少中外影片 所引用,有的还作为影片的主题歌,比如《早春二月》,日本影片 《啊,野麦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获得国际金鹰大奖的《城南旧 事》作者在创作这首歌词时,借鉴、学习、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 华,并且学而化之,更上一层楼。大家如果注意,就会发现,李叔同 在这首歌的创作上,无论在遣词造句上,还是在意境上,都受到了 《西厢记》《长亭送别》的影响。,就是用李叔同的这首《送别》作 为主题歌的,它使《城南旧事》影片增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
• 同学们 • 再见!
这一 样个 的人 人所 才受 有的 学教 问育 。超
过 了 自 己 的 智 力 ,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小学音乐课件【送别(简谱)】

小学音乐课件【送别(简谱)】
• 二级
• 三级
• 四级 • 五级
2022/2/15
6
请同学们分两组,视唱下面的乐谱,说一说两个
声单部的击配合此具处有什编么辑特点母? 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二级
• 三级
• 四级 • 五级
2022/2/15
7
请同学们填词演唱,注意演唱时力度的处理,高
音单不要击喊唱此,处演唱编自辑己声母部的版同标时认题真倾样听式另一
声单音表击现出此歌处曲表编达辑的情母感。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二级
• 三级
• 四级 • 五级
2022/2/15
10
请同学们随老师琴声完整演唱歌曲,歌曲中出现
的单D.C击.和F此INE处,你编知辑道是母什么版意标思吗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 三级• 四级 • 五级
• 二级
• 三级
• 四级 • 五级
2022/2/15
4
请视唱下面的乐谱,其中的附点节奏具有什么作用?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二级
• 三级
• 四级 • 五级
2022/2/15
5
请同学们视唱下面的乐谱,你认为这条旋律的节
奏单具有击什么此特处点?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2022/2/15
11
请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注意看老师的指挥,按
照单老师击的指此挥处完成编歌辑曲的母演唱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二级
• 三级
• 四级 • 五级
2022/2/15
12
这首歌曲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有广泛影响的学

苏少版音乐六上《送别》课件1

苏少版音乐六上《送别》课件1
2、同桌合作读歌词,一 人一段,体会歌曲情感。
(2分钟汇报)
《送别》
节拍 四四拍子 速度 中速稍慢 情绪 忧伤 深情
自学指导二:
1、我能把简谱读下来。 2、我会填歌词。 3、我会有感情的演唱歌 曲。(3分钟)
5 3 5 ⅰ- ∣6 ⅰ 5- ∣ 5 3 5 ⅰ. 7 ∣ 6 ⅰ 5- ∣
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除音乐、戏剧 外,绘画、书法、诗词均所擅长。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 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
主要音乐代表作品有《送别》、《西湖》、等。
学习目标:
一:理解歌曲《送别》所 表达的 情感.
二: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演 唱歌曲《送别》
自学指导一:
1、歌曲节拍是多少?如 何打节拍?速度怎样?
送别
1. 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
2.是一首什么歌曲?
校园歌曲
3.什么是校园歌曲?
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创作。
李叔同(1880-1942)
又名弘一法师。浙江平湖人,中国著名 音乐家、戏剧活动家。1880年9月生于天律, 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 1942年10月逝 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送别精选教学PPT课件1苏少版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送别精选教学PPT课件1苏少版

再次欣赏
李叔同(1880-1942)
又名弘一法师。浙江平湖人,中国著名 音乐家、戏剧活动家。1880年9月生于天津, 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 1942年10月逝 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 1906年李叔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 话剧团体 “春柳社”,同年,又创办了中国最 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并担任了 《太平洋报》的文艺编辑。 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他一生从事 多方面的艺术活动,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篆刻、诗词均 所擅长。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 主要音乐代表作品有《送别》、《西湖》、《春景》、 《忆儿时》 、《春游》、《留别》、《早秋》等。
今 宵 别 梦 寒
一 壶 浊 酒 尽 余 欢
知 交 半 零 落
天 之 涯 地 之 角
夕 阳 山 外 山
晚 风 扶 柳 笛 声 残
芳 草 碧 连 天
长 亭 外 古 道 边
1. 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
2. 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
《童年》
2.是一首什么歌曲?
校园歌曲
3.什么是校园歌曲?
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 或感受的创作。如《童年》、《澎湖湾》等。
那么在上世纪 我们的前辈在 学校唱什么呢?
今 宵 别 梦 寒
一 壶 浊 酒 尽 余 欢
知 交 半 零 落
天 之 涯 地 之 角
夕 阳 山 外 山
晚 风 扶 柳 笛 声 残
芳 草 碧 连 天
长 亭 外 古 道 边
《送别》
节拍 四四拍子
速度
力度
中速稍慢
中弱
情绪
忧伤 惆怅 深情
5 3 5 ⅰ- ∣6 ⅰ 5- ∣ 5 3 5 ⅰ. 7 ∣ 6 ⅰ 5- ∣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唱歌《送别》优质课课件2套(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唱歌《送别》优质课课件2套(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课件)

, 演 出 乐 我 国 第 一 部
乐 我 国 第 一 个 话 剧 团 体
送首刊面创 别三《,了 》部音他中 是合乐编华 在唱小写灿 我曲杂出烂 国《志版文 流春》了化 传游,我的 最》创国先 久,作第河 的他了一。 一填我本在 首词国音音 学的第乐乐
播 西 方 音 乐 的 先 驱 者 。 在 多 个 领 域
• 问题: • 1、这首歌曲是几拍子?速度呢?力度呢? •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
• 问题:
• 1、这首歌曲是几拍子?速度 呢?力度呢?
• 1、4/4拍;中速(舒缓从容); 力度中弱;
•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
• 2、表达了依依不舍的诚挚情 感;

世英细片名女《 界子腻中电作城 。忧地为影家南




版 音 乐





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民初,一批有抱负的 知识分子,认为音乐对思想启蒙的重大 作用,积极提倡在学校中开设音乐课。 同时,一些日本留学青年学子,借助当 时流行于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上新词, 编成新的歌曲。此外学堂乐歌还常常采 用中国古典诗词来填写新的歌词。李叔 同的《送别》,就具有这些鲜明的学堂 乐歌特点。一:用古典诗词体填写歌词, 二、选用美国流行曲调做谱。
艺 术 的 集 大 成 者 , 是 第 一 个 向 中 国
戏 剧 、 精 绘 画 、 工 书 法 , 是 中 国 传
李 叔 同 自 幼 博 学 多 才 , 擅 文 学 、

剧江
活平
动湖
家人
,,
学中
堂国

歌 的 作 者 。
著 名 音 乐 家

1880--1942

送别音乐课件ppt图片

送别音乐课件ppt图片
• 古琴: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其音色悠扬宛转, 常用于表达离别之情。在送别音乐课件PPT图片中,可以展示 古琴的演奏者,以及古琴的特写镜头,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
古筝
• 古筝:古筝是中国传统的弦乐器,其音色清脆悠扬,能够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在送别音乐课件PPT图片中,可以展示古筝的 演奏者,以及古筝的特写镜头,展现其优雅的艺术风格。
详细描述
《阳关三叠》是一首古琴曲,源于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 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情感深沉。后经改编,成为了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送别 音乐,广为流传。
《长亭外》
总结词
具有浓厚离别氛围的音乐作品,歌词情感真挚,旋律悠扬,是送别音乐的经典之 作。
详细描述
《长亭外》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歌曲,歌词表达了对离别之痛的感慨,旋律悠 扬动听,深受人们喜爱。这首歌曲常常被用于送别场合,传递着离别的哀思和祝 福。
二胡
• 二胡:二胡是中国传统的拉弦乐器,其音色凄美婉转,常用 于表达离别和思念之情。在送别音乐课件PPT图片中,可以 展示二胡的演奏者,以及二胡的特写镜头,展现其独特的音 乐魅力。
笛子
• 笛子:笛子是中国传统的吹奏乐器,其音色清脆悠扬,能够 表现出欢快和悲伤的情感。在送别音乐课件PPT图片中,可 以展示笛子的演奏者,以及笛子的特写镜头,展现其优雅的 艺术风格。
送别音乐课件ppt图片
目 录
• 送别音乐概述 • 送别音乐的历史发展 • 送别音乐的代表作品 • 送别音乐的演奏乐器 • 送别音乐的文化内涵 • 送别音乐的欣赏与感悟
01
送别音乐概述
送别音乐的起源
古代送别诗
古代的送别诗,如唐诗宋词,为 送别音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 感。
民间习俗影响

《送别》音乐课件ppt

《送别》音乐课件ppt
影响
这首歌曲对中国的音乐文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近现 代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02
《送别》歌曲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歌曲的主题与情感主题
歌曲《送别》以离别为主题,描述了人们在不同场景下依依惜别的情感。
情感
歌曲通过抒发对离别的感慨和怀念,表达了对友谊、亲情和爱情的珍视与追求 。
歌曲的曲式与结构
曲式
歌曲采用常见的三段式结构,由引子 、主歌和尾声组成。
情感表达
通过细腻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 痛苦与思念的煎熬,使听众能够深刻感 受到离别的情感冲击。
VS
艺术特色
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情感融 入自然景色之中,营造出一种感伤的艺术 氛围,使歌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
04
《送别》歌曲演唱技巧
演唱技巧概述
掌握基础发声技巧是演唱《送别》的 先决条件,要求声音自然、流畅,不 夸张、不做作。
歌曲的欣赏角度与方法
歌词理解
理解歌词中的含义和情感,体会 歌曲所表达的离别之情。
旋律与和声
分析歌曲的旋律和和声,了解歌曲 的音乐结构和韵律。
演奏技巧
观察演奏者的技巧和表现力,感受 他们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
演奏技巧的应用与表现力提升
音色控制
通过控制吉他的音色,表现出《 送别》的深沉和柔情。
情感表达
意境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离别的悲伤与思念之情,营造出一种感伤的氛围。
歌词中的意象与象征
意象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等自然景色元素。
象征
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等意象,象征着离别的悲伤与思念之情,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无奈和无 尽的哀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 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 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 聚,唯有别离多!
送别
• • • • •
• • • • •
今一知地天 宵壶交之之 别独半角涯 梦酒零 寒尽落
余 欢
夕晚芳古长 阳风草校园歌曲《送别》, 系五四时期著名音乐教育家李叔同 先生所作。
这首《送别》歌,在解放前几乎 是家喻户晓,数十年中,成千上万 的大、中学生,就是唱着这首歌告 别母校、老师,走向社会的。上个 世纪八十年代获得国际金鹰大奖的 《城南旧事》,就是用这首《送别》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 残,夕阳山外山。
山笛天 声 残
每课一歌:听并说作品想 表达何种情感呢?
尝试题:该作品中作者表达了何种情感?
喜悦欢 欣 绝望沮 丧
欢呼雀 跃
离愁别 恨
忧郁孤 独
痛不欲 生
启蒙年代的歌曲
送别
2020/8/12
学习目标
• 1、认识词作者---李叔同 • 2、欣赏学唱《送别》
《送别》
• 《城南旧事》
• 美国作曲家奥德维 • 李叔同(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1880-1942)俗 名李叔同,浙江平息人,生 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 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他集诗、词、书画、篆 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 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 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