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分析
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和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和对策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职院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也在不断扩大。
新生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也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对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以期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1. 压力大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年龄较小,面临着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可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
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同时还需要准备应对未来的就业挑战。
这些压力可能导致新生的情绪波动大,表现出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2. 人际关系问题在高职院校的学习环境中,新生往往需要面对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背景的同学,这可能导致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一些新生可能会出现社交障碍,难以融入集体,甚至出现孤独和自闭的情况。
3. 自我认知不足在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新生往往更加关注实际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出现迷茫、自卑等心理问题。
三、对策研究1.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了解决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增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
除了教育,学校还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
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团队,为新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消除心理障碍,融入学校集体。
3. 增强职业规划教育意识除了技能培训,学校还应该在课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引导他们在学习技能的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四、结语随着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职院校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新生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心理健康问题。
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5篇)

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5篇)第一篇: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结果分析一、研究的目的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而高职院校学生的独特性使一些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做好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希望能对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相应的对策。
二、研究方法1、施测对象的选取共选取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188名,年龄为17-21周岁。
其中男生为25人,女生为163人。
2、测验的工具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作为测验工具,对大一学生进行综合的心理诊断。
该测验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采用系统观察法、科学实验法以及因素分析法,经过二三十年的研究,确定出16种人格特质,并据此编制了测验量表,是评估16岁以上个体人格特征的最普遍使用的工具之一。
16种人格因素是各自独立的,每一种因素与其它因素的相关极小。
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个性。
它们的名称和符号如下:乐群性(A)、聪慧性(B)、稳定性(C)、恃强性(E)、活泼性(F)、有恒性(G)、敢为性(H)、敏感性(I)、怀疑性(L)、幻想性(M)、世故性(N)、忧虑性(O)、实验性(Q1)、独立性(Q2)、自律性(Q3)、紧张性(Q4)测验由187道题组成。
每一人格因素由10-13个测验题组成的分量表来测量,共有16个分量表。
16种因素的测验题采取按序轮流排列,即从第1题到第16题分别按序对应于16个人格因素。
然后再转回来,从第17题到第32题再同样按序对应16个人格因素。
这样既便于计分,也保持受试者作答时的兴趣。
每一道测题有三个备选答案。
三、结果与分析1、该测验在学生们的密切配合下取得了圆满的结果,测验结果如下图如示:因子名称高分(%)低分(%)高分者特征低分者特征乐群性1520外向,乐观缄默,孤独聪慧性2312聪慧,富有才识迟钝,学识浅薄稳定性3624情绪稳定情绪激动恃强性1626好强固执谦逊,顺从活泼性4220轻松兴奋严肃,审慎有恒性2316有恒负责权宜敷衍敢为性1923冒险敢为畏怯,退缩敏感性3242敏感,感情用事理智,着重现实怀疑性4521怀疑,刚愎信赖随和幻想性1235幻想,狂放不羁现实,合乎成规世故性2331精明能干,世故坦白,直率,天真忧虑性1540忧虑抑郁,烦恼多端安详沉着,有自信心实验性1632自由,批评激进保守,尊重传统独立性2336自立自强,当机立断依赖,随群附众自律性2016知己知彼,自律谨严矛盾冲突,不明大体紧张性1636紧张困扰,激动挣扎心平气和,闲散宁静(注:标准分在3分以内为低分,超过8分为高分)2、结果透析从上表可以看出,高低分呈现出相对的人格特征,在被测对象中,在稳定性、活泼性、怀疑性维度上高分者比率较高,在聪慧性、自律性维度上低分者比率较高。
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其对策分析【摘要】高职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他们普遍缺乏自信、自律和担当精神,受到外界压力和自身意志力不足的影响。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心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等。
并给出了实施步骤,如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机制、开展心理调适活动等。
总结反思中指出,高职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主动寻求改进和发展。
展望未来则呼吁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关键词】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问题表现、影响因素、对策建议、实施步骤、总结反思、展望未来1. 引言1.1 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其对策分析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是指高职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展现出的积极态度和心理素质,是他们应对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中各种挑战的重要能力。
而目前,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存在着一些现状和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部分高职学生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表现出消极、抱怨、逃避等不良心态,缺乏积极的心理品质。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学业表现,还可能影响到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
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家庭教育方式、学校教育环境、社会价值观念等都会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品质产生深远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升学生的应对压力能力等方面。
只有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和落实,才能帮助高职学生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竞争。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也需要关注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
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改进,我们相信高职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将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其对策分析高职学生是当今社会中的重要群体,他们将成为未来社会中的主力军,因此其心理品质的健康与否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高职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存在着一定的现状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找出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
1. 压力大、焦虑心理品质不稳定由于社会对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较大,同时学业压力也不容忽视,这导致了学生们的心理品质不稳定,焦虑情绪普遍存在。
一些学生常常感到无助、迷茫,甚至出现焦虑症状。
2. 心理素质脆弱、自卑感强一些高职学生在面临困难时,无法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容易感到自卑,对未来充满恐惧和不安。
这种心理素质脆弱的现象在一些学生中普遍存在。
3. 消极情绪在校园中流行在校园中,一些学生之间存在着消极情绪的相互传染,互相影响,导致了一些不良的行为的产生。
追求刺激、逃避现实等现象较为普遍。
以上所述是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分析,这些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寻找合理的对策进行解决。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会他们一些应对困难的方法,使他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更加从容应对,增强心理素质。
2. 建立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
通过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获得解压和鼓励,减少焦虑和自卑情绪。
3. 培养积极心态和心理素质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心理素质,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具备应对各种压力和困难的能力。
4. 加强班级管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关怀,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增进师生之间的互信,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改善对策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改善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在中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支持。
高职学生具有实用性强、就业率高等特点,因此备受社会各界的青睐。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亟待引起重视。
本文将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出发,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1.心理压力大由于高职学生学业负担重、就业压力大,他们经常面临着学习、生活、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心理压力。
尤其是在就业季,学生们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往往会导致他们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当前,高职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还比较薄弱,学校通常只是在入学时进行一些简单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很少能够形成系统、连续的教育模式。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师资、教材等也存在不足,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3.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由于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频发。
据统计,高职学生的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困扰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高职学校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卫视、网络等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心理问题。
高职学校应该建立系统、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
通过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让学生学习到控制情绪、缓解压力、塑造健康心态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
3.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团队高职学校应该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团队,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学校可以引进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或与当地心理医院合作,在校内建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4.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资源高职学校应该增加心理健康资源的投入,包括购买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引进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图书馆等。
通过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改善对策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改善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高职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如何有效进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出发,探讨如何改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他们面临着学业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等多方面的压力,同时也会受到自身家庭环境、社交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心理问题频发。
一些学生表现为沉默寡言、消极抑郁、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2.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不够前卫在当前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理念不够前卫的情况。
一些学校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这是一项次要的工作,致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不高。
一些学校依然采用以往的教育模式,缺乏创新和前瞻性,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不够明显。
3.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和方式单一目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和方式相对单一,主要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和心理测试等形式进行。
这些方式固然有其一定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因为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参与度不高而效果不明显。
一些学生在心理问题上的沟通渠道不畅,导致了矛盾和问题的积累,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要改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优化相关理念。
学校和教师应该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其纳入教育体系的整体规划中,形成全员参与的氛围。
也要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心理健康问题,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和顾虑,增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2.多元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了更好地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教师需要多元化地开展相关活动。
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等形式,通过不同的方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试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试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发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提出相应对策。
1. 学业压力过大。
高职院校的课程紧张,要求学生掌握大量专业知识。
同时,考试制度的存在也让许多学生感到焦虑和压力。
2. 就业压力大。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尽如人意,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为未来的就业问题担心,增加了学生的压力。
3. 人际关系复杂。
在校期间,学生涉及到各种人际关系,包括与室友、老师、同学和家人的关系。
有些学生可能会面临人际关系问题。
4. 生活适应问题。
许多大学生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上学,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是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可能会导致学生情感不稳定、孤独感或压力等问题。
5. 网络成瘾问题。
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度沉迷网络却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对策建议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
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
2. 建立良好的学习和活动氛围。
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学生的活动和交流,在学习和生活中为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3. 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提高抵御各种不良情绪的能力。
4. 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网络使用的指导和管理,让学生更加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
同时,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开放平台,让学生能够更多地进行交流和分享。
总之,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学习和活动氛围、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等方面,学校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心理压力,增强心理健康。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改善对策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改善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逐渐得到重视。
高职学生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他们将在各行各业发挥重要作用。
随之而来的是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
由于高职学生处于转变阶段,面临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生活疲劳等多重困扰,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因素,制定科学的对策,共同关注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1.2 问题提出高职学生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职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出现了诸如学习焦虑、人际关系紧张、自我认同困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问题提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焦虑: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高职教育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许多学生为了应对学业压力而感到焦虑和沮丧。
2. 人际关系紧张:在高职学校中,学生之间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很多学生感到孤独和不适应。
3. 就业压力:高职学生毕业后直接面临就业问题,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许多学生感到无助和沮丧。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高职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急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2. 正文2.1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面临着心理健康方面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4 .7 0 6 .1
0 6 .2 O 6 .2 0 5 .6 05 .6 05 .4
13 .4 1 6 .9
17 .6 1 5 .7 1 4 .2 15 . 1 3 .3
0 4 .5 0 6 .1
O 6 .7 0 6 .l 0 3 .4 0 5 .7 0 4 .7
了解 高 职 院 大 学生 心 理 健康 现 状 , 并进 行 影 响 因 素 的分 析 。
关键 词 :高职 大 学 生 ; 理 健 康 现状 ; 响 因 素 ; 析 心 影 分
近年 来 大 学 生 的 心 理 问 题 已经 逐 步 成 为 人 们 关 注 的 热
点 。随 着 我 国 高职 教 育 的迅 速 发 展 , 职 院 校 在 校 生 人 数 比 高
状 按 人 数从 高到 低 的排 序 依 次 为 人 际 敏 感 、 迫 症 状 、 郁 、 强 抑
个 庞 大 而 特殊 的群 体 , 他们 的 心 理 健 康 问题 也是 我 国 大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问题 的一 部 分 。本 研 究 以 苏卅 地 区 的 高 等职 业 技 术 f 学 院 为 切人 点 , 望通 过 调 查 和统 计 分 析 , 希 了解 高 职 大学 生 的 心 理 健康 现 状 . 对 学 生 中 可 能 存 在 的 不 同程 度 的心 理 健 康 并
Oc . 0 0 t2 1 Vo . 4 NO 5 12 .
第 2 4卷 第 5期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分析
张 艳
( 州 经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江 苏 苏 州 2 5 0 ) 苏 1 0 9
摘 要 :高职 大 学 生 的 心理 问题 已经 成 为 人 们 关注 的 热 点 。本 文 以苏 州 地 区 的高 等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为 切 入 点 , 过 调 查 和 统计 分 析 , 通
例 占居 了高 等 教育 的半 壁 江 山 , 已经 成 为 中 国 高 校 学 生 的 一
明显 的 心 理 问 题 。表 1 据 显 示 : 研 究 被 试 中 有 明 显 心 理 数 本 健 康 问 题 的 总人 数 为 9 人 . 出 率 为 l . 5 。这 一 研 究 与 3 检 2O % 以往 的 关 于 大学 生 心 理 健 康 现状 的研 究 结 果基 本 一 致 。各 症
为 了解 高 职 大学 生 的心 理 健康 状 况 , 研 究 采 用 S L 9 本 C 一0
量 表 对 72名 被试 进 行 调 查 , 职 院 大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有 症 状 7 高
人数 及 比例 分 布 结果 见 表 1 。
表 1 S L9 C 一0各 因 子 分≥ 3分 的人 数 及 比 例分 布
问 题 的影 响因 素 进 行探 讨 和 分 析 。
一
偏 执 、 对 、 虑 、 眠及 饮 食 情 况 、 神 病 性 、 怖 、 体 化 。 敌 焦 睡 精 恐 躯
高 职 院 大学 生 心 理 健 康 总均 分 及 各项 因子 分 高 于 全 国青 年 常 模 、 国常 模 的 得 分 , 果 见 表 2 说 明 高 职 大 学 生 的 心 理 健 全 结 . 康 水 平 低 于 全 国 青 年 、 国成 人 普 通 水 平 。 全
二 、 究工 具 研
高 职 院 大学 生
N= 7 2 7 M S D
全 国青 年 常模
N= 7 1 8 M S D
全 国常 模
N= l 8 3 8 M S D
躯 体化 1 4 .1 强 迫症 状 l 8 _3
人 际敏 感 抑 郁 焦虑 敌 对 恐 怖 1 7 .6 16 .7 15 .7 15 .7 14 .9
1 4 O 5 .3 .7 1 2 0 4 .9 .2
越 高 时 , 明 其心 理 健 康 水 平反 而 越 低 。 说
三 、 职 大学 生 心 理 健 康现 状 高
四 、 响高 职 院 大 学 生 心理 健 康 现 状 的 因素 分 析 影 高 职 大 学 生 与 同龄 的大 学 生 相 比 , 他们 会较 早 地 面 临 着
项 目,O个 因子 。 过 对 总分 和各 因子 分 的分 析 , 以 判 断 被 l 通 可
试 症 状 分 布特 点 及 自感 不 适 的程 度 , 当被 试 心 理 健 康 总 分 值
偏 执 精 神 病性
16 . 15 .6
O 5 .7 05 .3
15 .2 l3 _6
06 . 0 4 .7
2l O O年 1 0月
湖北 经 济 学 院 学 报 ( 学 社 会 科学 版 ) 哲
J u n lo u e Unv ri fEc n mis Phi s p y b o ilS in e ) o r a fH b i iest o o o c ( l o h -S ca ce cs y o
13 04 .7 .8 16 05 .2 .8
16 O 5 .5 .1.3 1 4 0 5 .8 .6 1 2 0 4 .3 .1
本 研 究 采 用 的工 具 是 目前 广泛 运 用 的 f 症 状 自评 量 表 临床 ( 称 S L 9 ) 该 量 表有 较 好 的 信 度 和效 度 。该 量 表 评 定 被 简 C 一0 , 试 在 一 个 特定 时 间 , 常 是 一周 以来 的 身 体状 况 。包 括 9 通 0个
表 2 高职 院大 学 生 S L 9 C 一 0与 全 国 常模 的 比 较
、
研 究 对 象
本研 究 以 苏 州 国际 教 育 园 区 五所 高 职 院 校三 年 制 专 科 在 校 学 生为 抽 样 总 体 。共 发 放 问 卷 8 0份 。 0 回收 问 卷 7 4份 , 8 无 效 问 卷 1 份 , 效 问卷 7 2 , 2 有 7 份 有效 问卷 回收率 9 . % 。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