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散步》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第6课《散步》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散步》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散 步 叙事
莫怀戚
散文
谈谈散文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我 国古代把与韵文,骈文相对的散文文章称为“散文”。及 除诗 词 曲 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 概称为“散文”。
现代散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叙事 、记 人 、状物 、写景 、说理的文艺性文体。范围广形式多样, 兼有记叙、 描写、 议论和抒情等。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浓浓亲情的、和谐的、互敬互爱的、和睦 相处的、尊老爱幼的家庭。
课文研读
与《秋天的怀念》相比,本文的感情基调 有什么不同?
《秋天的怀念》——沉痛、感伤、压抑、深沉, 结尾有一种达观释然的宁静。 《散步》——愉悦、温馨、舒缓。
课文小结
本文通过选取一家祖孙三代人在田野 上散步这个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这一 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 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 美德。
课文研读
谁来解决分歧?
“我”
为什么“我” 来解决?
“我” 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我” 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 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 的。
“我”为什么会选择走大路?
①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②“我”要尽可能多的孝顺母亲
“母亲”又为什么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
作者简介
莫 怀 戚 , 1951 年 出 生 , 男 , 汉 族 。 笔 名 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 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重庆人。1982年毕 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 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教授。1980年开 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 “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 选》、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等。

第6课《散步》说课课件(共16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散步》说课课件(共16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章记叙了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在南方初春的田野散步的事情。 和和美美 尊老爱幼 幸福美满 相亲相爱 和睦相处
7
二、自学梳理:
1.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2.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3.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说一说理由。
8
• (三)小组交流之一
• 角色置换: • 你现在是编辑部主编,看到这样一
篇文章,你准备怎么处理?请说说 理由。
1
二、学生分析
• 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阅 读的能力,所以字词的处理只作为督预检 查。但十二、三岁的他们又正值青春叛逆 期,青春年少的他们常会用反叛的做法伤 害父母、伤害亲人。《散步》正好用春风 化雨的方法唤醒他们,教会学生发现美、 学会爱、珍惜亲情。
2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 依据《新课标》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确定 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不知什么时候喊成了老爸老妈 恍然间才发现你们双鬓的白发 总是说着没事我们还能干点啥 忙忙碌碌大半辈子还是没停下
老爸老妈亏欠你们太多了 吃点好的该花的花不要再省了 孩子已经长大不用再担心他 你们健康快乐是我们最想要的
老爸老妈不要再变老了 好想再让你们在我屁股上拍打 就像小时候追着我后面跑着 跑着跑着时光不知都跑去哪了 跑着跑着时光不知都跑去哪了
后的责任,所以作者说背起的是整个
世界。
12
• (五)拓展延伸
• ①家因为有了爱而温馨,因为有了亲情而美好,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令你感动、令你难忘的画 面,请选择一个细节,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 让我们共同感受。
• ②你最想对亲人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 例如:生命有你,一路彩虹! • 家是沉甸甸的负担,让我们用责任来承担!
• ①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 亲情,体味亲情;

说课《散步》ppt课件

说课《散步》ppt课件
设计意图:在谈对人物印象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的 归纳概括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正因为这一家人尊老 爱幼,相互关爱,这个家庭才会如此和谐温暖。
3、齐读最后一段,理解最后一句话 的深刻含义。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欣赏文 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领悟作品的内 涵,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解决疑难。重点理解 这个句子,不仅要理解它的表层含义,更要理 解它的象征意义:中年人的责任重大,既要赡 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中年人是承上启 下的角色,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 国家也是这样。至此学生才准确把握了作者的 思想情感。
七、板书设计
母亲走大路 大路平坦
分歧
儿子走小路 小路有趣
我和妻子(责任重大)
尊老
爱幼
八、评价反思
我这堂课的主要宗旨就是具有实用性,在 于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 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应是课堂教 学的“主角”。教学应该“贴”着学生设计, “贴” 着学生教。因此,找准文本与学生的契 合点,找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点”是课堂教 学的关键。
(三)品读课文 赏析语言
1 、这个环节中,我将让学生找出文中含义深 刻的字词句或能打动你的句子品析,让学生在 讨论和分析中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
学法指导: 示例:"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既写出了母亲忍 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安然无 恙而庆幸的心情。
2、感悟语言的对称美 预先出示一个句子: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 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让学生说说这个句子的特 点,最后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对称的句子 齐读。 设计意图:品味积累语言是本课的重点,《语 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形象 和优美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 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先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 在圈点勾画中品读思考,在朗读品味中感悟, 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和归纳。引导学生掌握一些 规律性的东西,学会在以后的阅读、作文中运 用学到的方法去赏析语言,运用语言。

第6课《散步》说课课件(21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散步》说课课件(21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变换重音节奏,感受对称性语句富有韵律、
重1 哲理性的效果,把握一家人和谐幸福的情感
基调。
重2
抓词联想想象,品读菜花、桑树、鱼塘等意 象,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生命的旺盛。
难3
探究多元主题,理解本文以小见大,引孝道、 责任、生命等思考,了解莫怀戚创作原则。
教法学法
变换句式、对比朗读,感受对称性语句富有
学情分析
已掌握: 1.对情感唤醒式的朗读较为熟悉。 2.对散文中记叙事件时人物的塑造、情感的表达等 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3.对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的行为已经有一定的感受 和体会。 未掌握: 1.对通过语气、节奏的变化把握情感基调不清楚。 2.对环境描写的渲染、衬托、暗示等作用较为陌生。 3.对“中年-责任”、“生命-轮回”缺乏思考。 4.对作者对称式的语言及创作原则不了解。
达形式
3.展开想象 丰富体验
想象田野上的景象?
例: “菜花田、鱼塘边”有嗡嗡的 蜂蝶、来拍照的大人与嬉戏的儿童。
手法: 尝试用联想与想象 等表现手法
环节三:自主品析,展望“田野”
任务3.进一步想,如果没有这些景物描写, 会怎么样?
1.对比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有——渲染春天的气 息;衬托幸福的心境;推动情节发展。 2.补充资料,归纳景物描写可以——暗示多元深刻 的主题。
【设计意图】(达成目标1) 变式朗读,把握感情基调,品析“我们”。 补充空白,丰富学生认识,言语传神。 1.变式朗读——“也”的重音读出小家伙的活泼;
“摸摸”的延长读出母亲的善解人意; “。”的语气变化读出我的顾全大局。 2.补充空白——妻子“无言”体会妻子贤惠。
环节二:变式朗读,走近“我们”
抓关键词 换词对比 句式变换 朗读体会 联想想象

《散步》说课稿ppt课件

《散步》说课稿ppt课件

;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课文清新质朴的语言,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 (3)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圈点勾画重点词语,品味画面的优美和细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学习过程中, 认真研究教材是必要的,但是学习课文又不能局 限于教材。课内外结合,把所学内容渗透到生活 中去,升华情感,体会亲人之间的爱,懂得尊老 爱幼。)
;
13
六、说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整个世界
母亲(慈祥)
儿子(聪明)




我(孝顺)
妻子(贤惠)
爱和责任
;
14
;
6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让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出示问题: 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找出散步的人物、时间 和地点,并勾画出来。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给足学生时间,让学 生深入到课文中去,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课文 情感,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教 给他们读书进行勾画的方法,为他们以后的学 习奠定基础。)
;
7
精读课文,把握主旨
让学生再读一遍课文,并讨论这一家子四口 人中,谁的权力最大,谁有真正的决定权?
(1)“我”听母亲的: (2)母亲听孙儿的: (3)妻子听“我“的: (4)儿子听“我”的: 那么究竟听谁的呢? ——由“爱”决定,这个“爱”,对长辈来说,
是“爱幼”;对子女来说,是“尊老”。
;
8
文章最后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 整个世界。”
——让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 刻含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一下 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

6.散步课件(共3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6.散步课件(共3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字词积累
信服:相信并佩服。 嫩芽: 文中指树木刚长出娇嫩的芽儿。 分歧:(意见、思想)不一致,有差别。 取决: 由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后面多跟有“于”字)。 拆散: 使家庭、集体等分散。 委屈: 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文中指使儿子受到委屈。 一霎: 形容极短的时间,一会儿。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随意: 任由自己的心意。
表达了一个中年儿子与老年母亲所特有的骨肉亲情。母 子之间的感情是亲切的、和谐的。
品味佳句
3.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总算”一词有什么妙用?)
作者对春天的企盼,其实是为母亲的祈祷,母亲的 生命将在春天焕发出生机。
品味佳句
4.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字有什么好处?)
“熬”字在句中有“艰苦支持”的意思。用“熬” 字既写出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况,又写 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一家人一起散步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一家人春天一 起踏青,夏夜去公园乘凉,秋日登高赏景……即便是饭后 的散步消食,也会遇见不同的人或事,产生不同的回忆。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怀戚的《散步》,看看作者是如何 把生活中最细微的小事写得那么感人的。
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2014),男,汉族。笔名周平 安、章大明。重庆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 员,曾任重庆作协副主席。1980年开始文学创 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 奖”。著有 《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10.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
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里为什么说背
起了“整个世界”?这看起来是否有些小题大做?)
母亲给“我”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 血脉相连的三代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 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我”和妻 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所以作者说背起的是“整个世 界”。这个结尾富含深意,耐人寻味,正是一种以小见大 的写法。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说课教学教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说课教学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莫怀戚:1951年出生,男,汉族。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人。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作者பைடு நூலகம்介
信 服 嫩 芽 霎 时 拆 散
委 屈 水 波 粼 粼
分歧

xìn
nèn
c
wěi
lín lín
品文入理
假如你有一束鲜花,你想献给这家人的谁呢?
“我”:孝顺、体贴“我”的母亲:温和慈祥“我”的妻子:温柔贤惠“我”的儿子:活泼可爱、聪明懂事
体 会 情 感
有责任心
贤惠 懂事
聪明 可爱
慈爱 善良
妻子

母亲
儿子
合作探究
1、“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怎么理解这句话?
《散步》——莫怀戚
有这样一篇清新、朴素的散文,虽仅有710个字,但它已经成为传奇。它同时入选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各地中学教材,获得无数人的喜爱。这篇短文就是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去感受它的魅力。
导入新课
1.继续学习朗读,把握文章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句子,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秋天的怀念》的感情基调是:沉痛、感伤、悲慨、压抑,结尾处又有一种达观释然的宁静。《散步》的感情基调是:清新、明朗、愉悦、亲切、舒缓、从容。
1、在散步途中出现了什么人?2、围绕这些人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读文生情
我们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3、散步途中发生怎样的分歧?“我”是如何处理分歧的?
3、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明你的理由。

第6课《散步》 课件(共34张PPT)

第6课《散步》  课件(共34张PPT)

讲故事,延续美
散步是生活中非常平常的事情,可文中一次平常的散 步,让我们感受那么多的美丽和温馨。请同学们用简单的 语言描述你生活中与家人最温馨的事情。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幸福故事。
课堂总结
莫怀戚的《散步》,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温情与责 任的传承。学完这篇文章,有如接受了一次生命感悟上的 洗礼。初读,看到了自然的景和人间的情; 再读,体会的 是生命的美; 读至最后,不禁陡然感觉增加了生命的分量。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珍惜,珍惜亲情,珍惜一下,这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
知识卡片:环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思路 (1)概括描写的内容,明确景物的特点。 (2)结合语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作用包括: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设置背景); ②描绘景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后文做铺垫; ④借景抒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寻人物之美
故事中的这四个人,你觉得谁最“美”呢?说出你的 理由,可以从文章中找到相关的段落和语句加以说明。
寻人物之美
预设:母亲最美。因为母亲慈爱,疼爱孙子,理解他人。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很听她的话一样。”从“本不愿” 到出来体现母亲对我的迁就。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 吧。”“摸摸”体现慈爱,疼爱孙子。
检查预习——积累词语
信服:相信并佩服。 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的地方。 取决:由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后面多跟有“于”字)。 熬: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 一霎:一会儿;短时间。 两全:顾全两个方面。 粼粼:形容水、石等明净的样子。 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 都得到恰当的安置。
整体感知
本文与《秋天的怀念》有着不同的感情基调。在了解 了本文的内容后,大家觉得本文感情基调应该怎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 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剧, 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 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 你该怎么办?为什么?
课堂小练笔(仿照例句填写句子)
亲情如大海,让我领略了它的宽广;
亲情如阳光,让我感受了它的温暖;
亲情如清风,让我
亲情如 ,让我

;
亲情如
,让我

第五环节 作业设计

二、走进课堂,说方法,畅设想
综合朗读品味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内外互促结合法
三、品读美文,赏过程,渗情感
体验 亲情 感悟 亲情 激情 导入
教学 过程
感知 课文
品味 语言
研读 课文
第一环节:激情导入(伴随播放《吉祥三宝》)
第二环节:感知课文
1、听读课文,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 的朗读课文。 2、自读课文,找找“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家庭?
第三环节
研读课文
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四人一组合作交流解决)
1、散步时发生的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2、“我”已经决定走大路,母亲为什么又要走小 路?
3、为什么在文章结尾,作者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 是整个世界。”
一、走入文本,析教材,说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之美。 2、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 2、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二、走进课堂,说方法,畅设想
多种读法品文本。 自主探究话教法。
运用多媒体助教学。
找——文中语言优美的句子 读——有感情诵读这些句子 品——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第五环节 走出文本Biblioteka 阅读下面短文故事,谈谈感想
有一个青年,爱上了一位女子。青年不知这 女子是魔鬼所变。为讨女人欢心,青年倾其所有, 尽其所能。一日,魔鬼要青年去挖他母亲的心给 她吃,青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黑夜里,他捧着 妈妈的心,匆匆赶回魔鬼身边。经过一片树林时, 不小心摔了一跤,心被扔出去老远,青年费力地 从地上往起爬时,听见那颗心在问:“跌疼了吗? 我的儿。”
研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自主合作交流)
1、如果把母亲冷落在家里,散步只带妻子和孩 子,那会怎么样?
2、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儿 子 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么想? 3、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 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第四环节 品味语言


品(默读、朗读相结合)
(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亲情无处不在,它在我们每 个人的家中,更在我们每个人的 心中。回家做一件表达孝心的事。 并把这件事及感悟写在小作文本 上。
四 说板书设计 散
母亲
承前

启后
“我”、妻子
儿子
孝敬
关爱
义务责任
整个世界
《散步》说课
莫怀戚
说课流程
一、走入文本,析教材,说目标 二、走进课堂,说方法,畅设想 三、品读美文,赏过程,渗情感 四、设计板书,突主题,显美感
一、走入文本,析教材,说目标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继续运用本单元教学方法(学以致用)
加强情感教育(探讨“情”的真谛)
一、走入文本,析教材,说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揣摩精美词句,品 味文章的语言美;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味关键语句,提高 品评鉴赏能力。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