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条工艺设计
并条工艺设计

并条工艺设计并条工艺设计一、分析原料特点和成纱质量要求纯棉普梳40S 纱(筒子纱,针织用纱)CD14.6tex原料特点:CD14.6tex 针织用纱 二、工艺参数的计算和设定 ⑴输出速度计算 ① 压辊输出线速度Vmin)/(26.36915010002006014.314701014.3min)/(13m D D d n m V m =⨯⨯⨯⨯=⨯⨯⨯=-② 压辊输出转速压nmin)/(19601502001470min)/n 1r D D n r m =⨯=⨯=(压 ⑵半熟条,熟条定量设计半熟条,熟条定量设计结合并条总牵伸和末道牵伸分配考虑。
为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采用顺牵伸,考虑头道并和数为6根,故采用6倍左右的牵伸,末道采用8根并和,8倍左右牵伸。
所纺纱线为14.6tex ,其梳棉生条干定量为20g/5m ① 头道半熟条 设定干定重为20g/5m ,则()()tex N t 43401000%5.81520=⨯+⨯÷=实际回潮率为7.0%,则()m G 5/g 4.21%0.7120=+⨯=湿② 末道熟条 设定干定量为19g/5m,则()()tex N t 41231000%5.81519=⨯+⨯÷=实际回潮率为7.0%,则()m G 5/g 33.20%0.7119=+⨯=湿⑶牵伸计算① 头道并条牵伸设计倍输出半熟条干定量并和数喂入生条干定量实620620=⨯=⨯=E总牵伸E (机械牵伸)指紧压罗拉(压辊)与导条罗拉间的牵伸,可计算如下:5066038435132361860766166706336183142831428⨯⨯⨯⨯=⨯⨯⨯⨯⨯⨯⨯⨯⨯⨯⨯⨯⨯⨯⨯⨯⨯⨯=Z Z Z Z Z Z Z Z Z Z E 倍牵伸区牵伸'E 指前罗拉与后罗拉间的牵伸,可计算如下:31423142'23869294351243576616670632145)(Z Z Z Z Z Z Z Z E ⨯⨯⨯=⨯⨯⨯⨯⨯⨯⨯⨯⨯⨯⨯⨯⨯⨯=倍主牵伸1e (前区牵伸)指前罗拉与第二罗拉之间的牵伸,按下式计算:565617422.4392735387645(Z ZZ Z e ⨯=⨯⨯⨯⨯⨯⨯=倍)后区牵伸2e 指第二罗拉与第三罗拉之间的牵伸63145224.5033(e Z Z Z Z Z Z ⨯⨯⨯⨯⨯==主牵伸牵伸区牵伸倍)前张力牵伸3e 指小压辊与前罗拉之间的牵伸,对于FA306型并条机,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可计算如下:倍0175.1453860293=⨯⨯=e 对于FA306型并条机,其算式为:7739837.494541605329e Z Z =⨯⨯⨯⨯=ⅰ牵伸变换齿轮计算:选择牵伸配合率为1.02,头道并条机的机械牵伸倍牵伸配合率实机12.602.16=⨯=⨯=E E若前张力牵伸3e 取1、02倍,后张力牵伸4e 取1.02倍,则牵伸区牵伸倍88.502.102.112.6'=⨯=E对于FA306型并条机,3142'23869Z Z Z Z E ⨯⨯⨯=则牵伸变换对牙倍倍,则前区牵伸初选后区牵伸,则轻重牙取冠牙取即42.372.188.5e 72.1275412288.54423869222386912281.05444811.0751.0238692712288.5238692512288.5238692'1214'3412121234'12=====⨯⨯⨯=⨯⨯⨯====≤≤⨯⨯≤≤⨯⨯⨯⨯=E e e Z Z E Z Z Z Z Z Z Z Z Z Z E Z Z倍后区牵伸倍前区牵伸,修正得:取由68.153275412271444.503354.371537422.4746.07153721.07422.442.37422.47422.4392735387645215615656561=⨯⨯⨯⨯⨯==⨯======∴⨯=⨯⨯⨯⨯⨯⨯=e e Z Z e Z Z Z ZZ Z e② 二道并条牵伸计算:倍输出半熟条干定量并和数喂入生条干定量实42.819820=⨯=⨯=E倍牵伸配合率实机504.801.142.8=⨯=⨯=E E选配合率为1.01,则牵伸区牵伸倍17.802.102.1504.8'=⨯=Eⅰ牵伸变换齿轮计算:FA306型并条机的牵伸区牵伸3142'23869Z Z Z Z E ⨯⨯⨯=则牵伸变换对牙倍倍,则前区牵伸初选后区牵伸,则轻重牙取冠牙取即28.63.117.8e 72.1275412288.54423869222386912213.1465213.104.1238692712288.5238692512288.5238692'1214'3412121234'12=====⨯⨯⨯=⨯⨯⨯====≤≤⨯⨯≤≤⨯⨯⨯⨯=E e e Z Z E Z Z Z Z Z Z Z Z Z Z E Z Z⑷产量计算 ㈠头道并条机()[]()[]h kg G G h N V G t 台时间效率台理定理57.169%8869.192kg 69.19210001000434037060210001000602=⨯=⨯==⨯⨯⨯⨯=⨯⨯⨯⨯=㈡二道并条机()[]()[]h kg G G h N V G t 台时间效率台理定理09.161%8806.183kg 06.18310001000412337060210001000602=⨯=⨯==⨯⨯⨯⨯=⨯⨯⨯⨯=并条工艺单纱线品种:C D14.6texK。
并条工艺设计范文

并条工艺设计范文工艺设计是指为了完成其中一特定产品的生产任务,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综合考虑生产工序、设备、工人素质以及安全等因素,对工艺流程进行优化、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以并条工艺设计为例,详细介绍并条工艺设计的内容、步骤及相关要点。
1.工艺设计的内容(1)工艺流程设计:确定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并规划各工序之间的关系和顺序。
(2)工艺参数设定:确定各工序的操作参数,如温度、压力等,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设备选型:根据工艺需求和生产能力确定所需设备的规格和型号,并进行布局设计。
(4)物料选配: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工艺流程,选取合适的原料和辅助材料,并进行配比。
(5)工时评估:估计每个工序的生产周期和所需工时,确定总体的生产周期和产能。
2.工艺设计的步骤(1)调研和分析:了解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技术特点,收集相关资料,并对现有工艺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和改进点。
(2)工艺流程设计:确定整体的工艺流程和工序间的关系,进行流程图的绘制。
(3)工艺参数设定:根据产品和工艺要求,确定各工序的操作参数,如温度、时间、速度等。
(4)设备选型:根据工艺流程和产能要求,选定适合的设备,并进行布置和调整。
(5)物料选配:根据产品要求和工艺流程,选择合适的原料和辅助材料,并确定配比比例。
(6)工时评估:根据每个工序的操作步骤、生产能力和工人素质,估计每个工序所需的工时和产能。
(7)优化调整: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点,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工艺流程的顺畅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8)方案评审:将设计好的工艺方案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并根据反馈进行修改和改进。
(9)实施和跟踪:根据最终确定的工艺方案,组织实施,并及时跟踪和调整,确保产品达到预期效果。
3.工艺设计的要点(1)安全性:考虑工艺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确保操作人员和生产设备的安全。
(2)可操作性:考虑工艺过程的实际操作情况和工人素质,合理安排操作步骤和设备布局。
并条工艺设计

并条工艺设计1、并条机的工艺参数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罗拉隔距B、后牵伸倍数C、压力棒高低D、前罗拉速度E、并合数、并条道数、两道并条的牵伸分配F、质量控制标准设置G、其它(压力、喇叭口口径、张力牵伸等)2、并条工艺设计的目标A、纤维得到良好的伸直、条干均匀度得到改善、原料得到充分混和、满足后道生产.B、纱疵很少产生。
C、较高生产效率.3、并条罗拉隔距的设置决定罗拉隔距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牵伸力,它首先与纤维的长度有密切关系,另外与原料的细度、整齐度、喂入品的定量、纤维的卷曲及牵伸倍数等有关。
罗拉隔距的大小最终通过试验确定生产棉纤维时罗拉隔距参考纤维长度分布图确定A、牵伸隔距依照下列方案确定:①、主牵伸隔距=最长纤维长度②、主牵伸隔距=1%最长纤维长度+(2~3)mm③、主牵伸隔距=2.5%最长纤维长度+(9~10)mm④、其他影响因素伸(直度差、后牵伸大、短绒高、定量轻,隔距应偏小设定)B、并条后牵伸隔距依照下列方案确定①最长纤维长度。
②在主牵伸隔距基础上+(4~8)。
③后牵伸隔距设置还须考虑后牵伸倍数、纤维整齐度、条子定量等因素。
(牵伸倍数大、短绒高、定量轻,隔距应偏小设定)C、最长纤维长度及2.5%纤维长度与手扯长度的近似关系①、最长纤维长度约为手扯长度+14mm。
②、2.5%纤维长度约为手扯长度+8mm。
4、并条后区牵伸的设置并条后区牵伸其作用是为伸直纤维做准备、为前区牵伸做准备.后区牵伸倍数的确定根据原料情况,长度、长度整齐度、半制品纤维伸直情况、并条的道数、条子定量、罗拉隔距等确定.必须注意的是小的后区牵伸倍数的选择必须考虑设备状态.后区牵伸倍数确定原则①、纤维长度越大、越一致,牵伸倍数可以越大。
②、纤维长度越短、越不一致,牵伸倍数必须越小.③、原料越卷曲,后区牵伸倍数必须越大。
④、道数越多,后区牵伸倍数必须越小。
5、并条道数A、精梳后单并是发展方向,但必须在一定的基础上实施。
①、具有短片段自调匀整的并条机。
并条工序的任务及流程

并条工序的任务及流程并条工序的任务及流程一、并条工序的任务原棉(或化纤)在经过开清棉和梳棉工序后,虽已制成了生条,但生条的长片段不匀率比较高,其中的纤维多呈弯钩和屈曲状态,伸直平行度较差,而且生条中还存在部分小纤维束。
所以,要通过并条工序的加工,以提高棉条质量。
并条工序的主要任务如下:并合将6-8根生条随机并和,以降低熟条的重量不匀。
牵伸利用牵伸作用改善生条结构,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和分离度。
混合借助并和和牵伸,使棉条中不同性质的纤维充分混合均匀。
成条制成条干均匀的棉条,并有规律地盘放在棉条筒内以便于搬运及下道工序的使用。
二、并条机的工艺流程1、喂入部分:棉条筒、导条辊、给棉罗拉。
2、牵伸部分:牵伸罗拉、牵伸皮辊、加压机构等。
牵伸罗拉的表面有沟槽,皮辊也称为上罗拉,皮辊依靠下罗拉回转摩擦带动。
弹簧摇架加压、气压加压等。
3、成条部分:集束器、圈条器等。
并条机的喂入型式有平台式和高架式:平台式的导条台成V字形,可托持棉条,并使之依次平行排列,通过平台进入牵伸装置,要求台面要光滑,平台的高度不宜太低,否则易产生折条,造成断头。
平台上有导条柱,用来改变棉条的前进方向。
但此种型式整洁美观,光线明亮,清洁方便,但最远的条筒离给棉罗拉距离较远摩擦力大,且棉条在转向时也受到较大的摩擦阻力,故限制了并条机速度的进一步提高。
高架式,巡回路线短,由于棉条垂直积极上引、打折少可减少意外伸长,但长期停车后由于条子易下垂,造成意外伸长,故对纤维伸直度好的细特精梳棉条一般不宜采用此型式。
目前国外比较先进的并条机有瑞士立达、德国特吕茨勒、日本丰田等。
三、并和与牵伸1.并和作用所谓并和就是将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棉条平行叠合成一个整体。
在并和过程中,若粗段与细段相并和,便可获得明显的均匀效果;若粗段(或细段)与粗细适中的片段相并合,由于棉条片段重量或粗细相对差异较小,所以均匀效果依然存在;当相对应的片段中粗段与粗段或细段与细段相并和时,片段的均匀度未被改善,但也没有恶化。
3并条工艺设计

四、随机叠合原理
两根不均匀的条子A和B相遇有九种情况
A
B
并合后结果
1. 粗 2. 粗 3. 粗
细 粗 适中
适中→改善 粗→改善 粗→改善
4. 细
细
细→改善
5. 细
粗
适中→改善
6. 细
适中
细→改善
7. 适中 8. 适中 9. 适中
细 粗 适中
细→改善 粗→改善 适中→不变
调节环 直径
mm
适纺 品种
Ф12 (红)
棉
Ф13 (黄)
棉
Ф14 Ф15 Ф16 (蓝) (绿) (白)
棉或 化纤 化纤或
化纤混纺
混纺头并
另:上托式摆臂长短决定上托高度,摆臂长短有三种, 分别用于棉、棉型化纤及混纺、中长化纤及混纺。
八、FA306并条机传动
1、传动系统
1、传动系统
FA306并条机传动图
(7)定量适当↘→粗纱条干改善
2、熟条定量
细纱线密度tex 7.5以下 9-13 13-19 20-30 32以上
熟条定量g/5m 13以下 13-17 15-20 17-22 20-25
五 集合选择
1、喇叭口分普通式和压缩式两种。
喇叭口孔径经验公式:孔径(mm)= c g干
孔径过大起不到压缩效果,过小意外伸长堵喇叭口。 压缩喇叭口的C值=0.6~0.65 ,普通喇叭口的C值
②握持距的确定
3/3压力棒 4/4压力棒 3/4曲线牵伸 曲线牵伸 曲线牵伸
握 前区 LP+(5~10) LP +(4~8) LP +(3~5)
持 距
中区
2090FA311A系列高速并条机一三排罗拉支架加工工艺设计(含全套毕业说明书和机械CAD图纸)概论

扬州市职业大学毕业设计设计题目:FA311A系列高速并条机一三排罗拉支架加工工艺系别:机械工程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目录序言 (1)第一章课题简介 (2)第二章零件的作用及工艺性分析 (3)2.1 零件工艺性分析 (3)2.2 工艺规程设计 (3)2.2.1确定毛坯类型 (3)2.2.2基准面选择 (3)2.2.3工艺路线的拟定 (3)2.2.4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3)2.2.5确定切削用量 (3)第三章夹具设计 (3)第四章小结 (3)参考文献 (3)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三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的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对待工作能溶入到实践中去。
我们做毕业设计目的是:1、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拓宽和深化学生的知识。
2、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路,设计构思和创新思维,掌握工艺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3、学生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
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4、学生今昔功能调查研究。
面向实际。
面向生产。
向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的基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第一章课题简介本课题的来源:扬州鸿天机械有限公司,为“FA311A系列高速并条机一三排罗拉支架”加工工艺及工装的设计。
FA311A型系列高速并条机适应于75mm 以下的纤维的纯纺与混纺,在纺纱工艺过程中,位于梳棉工序之后,梳棉纤维条通过本机4根罗拉不同转速之差产生的牵伸力并合与牵伸,能够提高纤维的条长片段均匀度、纤维的伸直度,使不同品质纤维的混合更趋均匀,为获得良好的细纱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四章并条 含并条机的牵伸型式和工艺配置等(特制教育)

前弯钩纤维的伸直条件:
弯钩变速
FAi FRi
主体不变速 F'Ai F'Ri
行业学习
46
后弯钩纤维的伸直条件:
主体变速 F'Ai F'Ri 弯钩不变速 FAi F'Ri
在罗拉牵伸区中加强后部摩擦 力界强度,有利于伸直纤维。
行业学习
47
(三)伸直过程的延续时间
(1)引导力与控制力的定义
引导力:以前罗拉速度运动的快速纤
维作用于牵伸区内某一根浮游纤维整个长
度上的力。
控制力:以后罗拉速度运动的慢速纤
维作用于牵伸区内某一根浮游纤维整个长
度上的力。
(2)影响引导力和控制力的因素——影响
纤维变速
①牵伸区内纤维的数量分布
②摩擦力界强度分布
③纤维长度及整齐行业学度习
26
(1)合理选择工艺参数 (2)严格控制接批原棉的性质差异,
减少因原料引起的牵伸力波动。
行业学习
38
2、牵伸力的调整 (1)原料变化:合理调整工艺参数 (2)出现须条在钳口下打滑,出硬头
的现象: 减小牵伸力:增大罗拉隔距增大后区牵伸倍数。 (来自)牵伸附加不匀增加:加强对纤维运
动的控制,实施紧隔距,重加压。
1、定义:牵伸倍数表示须条被抽长 拉细的程度。
2、总牵伸和部分牵伸
牵伸分配: 根据工艺要求分配各部分牵伸的大小
行业学习
17
E1 V2 /V1;E2 V3 /V2;E3 V4 /V3 E总 V4 /V1
很显然: E总 E1 E2 E3 E4
行业学习
18
(三)机械牵伸和实际牵伸 实际牵伸:考虑牵伸过程中的飞花散 失、罗拉滑溜、意外伸长、 加捻捻缩等因素而获得的实 际牵伸值
并条机工艺及操作常见问题解决办法

并条机工艺及操作常见问题解决办法并条机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实现条子的并合作用,由并合促进混合,二是实现对条子的清洁作用。
条子的并合作用实现了条子内部纤维的均匀分布,提高了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同时并条机吸风装置可以减少条子中的杂质和短绒。
因而日常使用及维护保养过程中,必须保证并条这两个方面作用的充分发挥。
1 牵伸工艺设置原则(1)头并合根数宜少不宜多,总牵伸倍数宜小不宜大,预并的后区牵伸倍数宜大不宜小,建议预并在5根并合时,后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7-1.8倍。
(2)预并的后区握持距宜大不宜小,建议罗拉握持距在纤维长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12-20mm,保证纤维伸直平行效果。
(3)末并的后区牵伸倍数宜小不宜大,前区牵伸倍数宜大不宜小,前区牵伸倍数越大,后弯钩伸直效果越好,为使前区牵伸倍数尽可能大,后区的牵伸倍数就应减小。
一般后区牵伸倍数在1.15-1.2间,以便集中前区一次牵伸。
使用自调匀整并条机采用六根并合时,建议后区牵伸控制在1.16倍左右。
2 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常见的问题是自调匀整参数设置不合理,比如粗节报警门限偏松,造成A%极差太大,粗节数量较多,或者参数设置不一致,比如同一台车的两眼匀整点相差较大。
每天对并条机监测及记录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一旦发现监测指标出现异常波动,要及时查找分析原因。
同品种工艺参数不一致,甚至同机台两眼工艺参数不一致,是影响匀整效果的常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并条机出现匀整报警的原因之一。
在使用自调匀整并条机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匀整报警,造成匀整报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建议在生产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自调匀整位移传感器及凹凸罗拉的基准电压值要保证准确无误。
(2)自调匀整并条机匀整长度、匀整强度、低速匀整设置等要合理,每2周要进行一次标定,保证以上参数能够满足原料、温湿度等生产条件变化的要求。
(3)A%、CV%以及粗节报警值设置要合理,建议根据试验室测试结果,结合并条机监控结果进行设置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牵伸配置 1)总牵伸:接近并合数,为并合数的0.9-1.2倍,特 纱大于粗特纱。可结合前后工序的定量和牵伸机构的 能力综合考虑合理配置。 2)各道并条机的牵伸分配: 头道并条机喂入的生条纤维排列紊乱,前弯钩居多, 大牵伸时,虽可促使纤维伸直平行、分离度提高,但 对消除前弯钩效果不明显;二道并条机喂入条的内在 结构已有较大改善,且纤维中后弯钩居多,可用较大 牵伸消除后弯钩,但对条干均匀度不利。
并条工艺设计
一、并条工序作用 (1)并合(均匀、混合); (2)伸直平行; (3)牵伸拉细。
二、并条机的发展 1、机型 国产: 沈阳宏大纺机公司的FA302、FA306、FA326、FA327、 FJ1321、FJ1329等, 湖北天门纺机的FA317、FA319, 陕西宝成纺机的FA311F、FA313、FA322, 中航石家庄飞机制造公司纺机公司的FA312、FJ1312, 上海纺机总厂的FA316。
2、特点 (1)速度从500-700-1000m/min。 (2)牵伸形式为压力棒曲线牵伸,双区牵伸,中区 接近为1的固定牵伸,防止打滑,加强握持,另外起 到稳定和整理作用。 (3)输出导向辊利于高速条子换向。 (4)重加压、强控制,广泛采用弹簧和气动加压。 (5)自动换筒、自动清洁系统、自调匀整、在线检 测与控制,在线调节罗拉隔距等。 Nhomakorabea
单眼高速并条:沈阳宏大纺机公司的JWF1301,湖北天门纺机 的FA381,陕西宝成纺机的FA382,上海纺机总厂的CB100、 JWF1301、FA381高速单眼并条机. 国外: 瑞士立达RSB-D30、RSB-D35、SB-D10、 RSB-D30C、RSB-D35C 德国特吕茨勒尔HSR1000、TD03 意大利马佐里UNIMAXR、UNIMAX、UOMAXR、DUOMAX 梳并联:特吕茨勒尔、立达集成并条机IDF。
后区为简单罗拉牵伸,喂入纤维紊乱,条子内在结构差,适当减 小牵伸, 纤维适当伸直平行,须条不至于严重扩散,有利于发挥 主牵伸作用。前区由于有附加摩擦力界,可充分发挥主牵伸作用。 当前区摩擦力界布置合理,纤维伸直度好,加压足够,纤维后弯 钩多时,主牵伸可大。 后牵伸一般头道比二道大,化纤及混纺比纯棉大,中长比棉型大。 前张力牵伸:使条子伸直顺利输送。一般为0.98∼1.03,纯棉略 小于1,化纤略大于1。 出条速度高,相对湿度高,喇叭头口径小时,前张力牵伸应大。
6、罗拉隔距(双区) 有表面距、中心距、握持距等表示形式。 罗拉握持距S=LP+P LP:品质长度。P:考虑牵伸力差异及钳口扩 展确定的长度,主牵伸区6∼10mm,后区 11∼14mm。
五、纺化纤工艺 化纤纯纺或混纺如果在开清混和,比较均匀充分,并条则采用两 道。 涤棉混纺:需采用条混,一般经三道混并以减少色差。精梳涤棉 混纺纱:涤需预并,再三道混并,以降低生条重不匀和控制定量, 保证混纺比,条子结构与精梳棉条相适应。 头道混并时应使两种纤维条子定量接近,保证握持均匀正常牵伸。 工艺特点:多并合,重加压,强控制。 定量:偏轻;隔距:大; 加压:比纯棉增加20∼30%;防静电,防缠绕,防堵塞;出条速 度:小。
并条工艺道数还受纤维弯钩方向的制约,一般 梳棉纱工艺应符合奇数配置(梳棉—细纱), 精梳纱工艺应符合偶数配置(梳棉-精梳)。 在精梳后的并条工序,喂入棉条纤维已充分伸 直平行,生产中容易产生意外牵伸,所以精梳 后的并条工序可以使用一道有自调匀整装置的 并条机。
为了保证质量,一般普梳纱采用两道并条,总 并合数通常为48或64;涤/棉精梳细特纱采用 三道混并条,并合数则随混纺比不同而改变。 增加并合数对于改善重量不匀率、提高纤维混 合均匀有效,但过多的并合道数会增大牵伸倍 数,使纤维疲劳、条子熟烂而影响条干均匀和 纱疵。 并合根数:一般6根或8根。
三、并条机工艺配置 1、棉条定量设计 纺纱号数:细则轻,粗则重。 纺纱品种:色纺纱、精梳纱应轻,本色纱、普梳纱应重。 原料:棉—重,化纤—轻 罗拉加压:大—重,小—轻 工艺道数:头道—重,二道—轻 设备台数:少-重,多-轻 一般在12∼25克/5米。
2、出条速度 衡量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与机械类型、产量供应及条 子可纺性有关。目前最高达1000m/min,常用 400m/min左右。 3、并条道数与并合根数 选择合理的工艺道数和并合数,对改善纤维伸直、平 行和提高混合均匀十分重要,在不同性质纤维混纺和 色纺时尤为突出。
两类工艺路线: 倒牵伸:头道牵伸大,二道牵伸小。头道牵伸大于并 合数,二道稍小于或等于并合数。 特点:二道牵伸倍数小,条干不匀小。为产量平衡, 头道V大,二道V小些。 顺牵伸:头道牵伸小,二道牵伸大。 特点:二道大,有利于纤维伸直平行,纱强高。但二 道条子条干会受影响,必须加强工艺和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