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ppt课件1

合集下载

《有的人》公开课课件

《有的人》公开课课件
鲁迅的文学理念
鲁迅认为文学应该为人民服务, 为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他的文学理念在《有的人》中 得到了充分体现。
创作过程
灵感来源
鲁迅在创作《有的人》时,受到了俄 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陀思 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探讨了人性的复 杂性和道德的模糊性。
写作过程
鲁迅在创作《有的人》时,经过了反 复推敲和修改,最终形成了这首诗。 这首诗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具有很高 的地位,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人生价值
让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 他们更加珍惜和有意义地度过每一天。
人生智慧
通过《有的人》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领悟人生的智慧 ,让他们学会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对未来的展望
未来规划
通过《有的人》的学习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 未来规划,理解未来的 发展趋势和机遇。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 美情趣。
教学内容
介绍诗歌的背景、作者、诗歌结构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 解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象征和隐喻,重点则是通过分析 诗歌的语言和意象来把握主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师讲授诗歌的背景、作者、结构和语言特点等基础知识,帮助 学生建立对诗歌的基本认识。
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以对社会 产生积极影响。
批判性思维
通过对《有的人》的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 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不盲目接受 信息。
对人生的思考
人生选择
通过《有的人》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理解 不同的选择对人生轨迹的影响。

《有的人》完美版课件

《有的人》完美版课件

向观众表达最后的感谢, 并作出结束总结。
问题答疑
解答观众提出的问题,提供更多对歌曲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有的人》完美版PPT课件
导入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有的人》这首歌曲的美妙之处吧!首先,我将向大家介 绍这首歌曲,并进行自我介绍。
背景介绍
歌曲背景介绍
了解《有的人》的背景, 包括歌曲的创作时期、流 派和风格。
歌曲创作背景
探索歌曲背后的创作灵感 和故事,以及创作者的动 机。
歌曲意义解析
深入解读《有的人》的歌 词中所传递的意义和主题。
歌曲分析
1
音乐元素分析
审视该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如和声、节奏和编曲。
2
歌词解读
解读《有的人》歌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和隐喻。
3
情感表达分析
分析歌曲通过音乐和歌词表达的情感和情绪。
歌曲MV分析
MV剧情介绍
描述《有的人》音乐视频中的 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MV图像元素分析
分析MV中使用的图像元素, 如颜色、场景和符号。
MV情感表达分析
解读MV中通过视觉效果传达 的情感和意义。
结论
总结歌曲主题和意义
总结《有的人》的主题和意义,并突出其独 特之处。
对听众的思和启示
与听众分享这首歌曲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和启 发。
致谢
1 感谢听众
向聆听我们分享的观众 表示感谢。
2 感谢支持者
3 结束语
对于一直支持我们的人, 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有的人》ppt课件

《有的人》ppt课件

明确
❖ ①诗题“有的人”是通过揭露批判反动统治 者来衬托伟大的战士鲁迅先生的,对全诗内容 进行概括和提示,“有的人”实指两种人,两个 对立的方面.
❖ ②先总后分,第一节是总提,第二、三、四节写 两种人的不同表现,第五、六、七节写两种人 不同的结果,诗节逐一对应,环环相扣.
❖ ③对比的Leabharlann 法.研读、思考探究:
❖ 全诗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 第一节将两种人的不同的生命价值进行
对比, 以渺小反衬高尚,以丑衬美,以恶衬善.第 五——七把两种人由于不同表现而导致的不 同结果进行对比.在重重对比衬托中,鲁迅的崇 高形象更加鲜明.
明确中心:
❖ 这首诗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热爱人民、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无情鞭挞了骑在 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阶级,深刻地揭示了 热爱人民的人在人民心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 人必然灭亡的真理.
朗读第五、六、七节,思考:
❖ ①“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是什么意思 ❖ ②怎样理解“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
青的野草”
明确:
❖ ①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但实际 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精神早已腐朽,灵魂早已死 去,他们为人民所不齿,因此说“名字比尸首烂 得更早”.
❖ ②这句是一种比喻的说法.那些为革命为人民 献出一切的人,人民会学习和发扬他们的精神, 继承他们的遗志,革命力量必将越来越壮大,革 命也必定蓬勃发展,而革命者将在烈火中得到 永生.
有的人
臧克家
作家简介
❖ 臧克家,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收在臧克 家文集中.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13周 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隆重举行各种 纪念活动,诗人参加了首都人民的纪念活动,瞻 仰了鲁迅的故居,于11月1日写下了这首诗.

2024版《有的人》(臧克家)ppt课件

2024版《有的人》(臧克家)ppt课件

01诗人臧克家简介Chapter生平事迹文学成就诗歌风格代表作品以鲜明的形象和深入的心理刻画见长,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

获奖情况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新文化运动兴起。

臧克家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新诗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与其他诗人一起推动了新诗的革新与发展。

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责任感。

时代背景02《有的人》创作背景及主题Chapter时代背景作者经历创作动机030201创作背景诗歌主题揭示社会不公歌颂人民力量追求理想社会社会意义反映时代精神诗歌紧密结合时代背景,体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反抗意识。

唤起民众觉醒通过揭示社会不公和歌颂人民力量,诗歌旨在唤起民众的觉醒和团结,共同为争取民主自由而斗争。

具有历史价值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有的人》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于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和社会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03诗歌内容解析Chapter节奏韵律诗歌采用自由体形式,不追求严格的押韵和节奏,但整体呈现出一种内在的音乐美。

篇章组成全诗共分为七节,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情感层次从对人生的感慨到对社会的批判,情感逐层深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篇章结构1 2 3对比意象象征意象讽刺意象意象手法语言特色简练生动01形象鲜明02富有哲理0304《有的人》思想内涵探讨Chapter对生命价值的思考生命的短暂与永恒通过对比不同人的生活态度,臧克家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永恒的价值。

生命的意义诗人通过描绘不同的人生轨迹,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激励人们追求更有价值的人生。

生命的尊严诗中强调了每个人都应该尊重生命、珍视生命,体现了对生命尊严的维护和尊重。

对社会现象的批判社会不公道德沦丧精神空虚对人性善恶的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善与恶的斗争人性的救赎05艺术特色鉴赏Chapter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者的深恶痛绝,以及对给人民当牛做马、甘愿服务的人的高度赞美。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ppt课件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ppt课件

终无好下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有的人Leabharlann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终将被群众拥戴
齐读第1节,思考:为什么有的人活着像死了,有的 人死了却像活着?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第一个“活”指生命存在,“死”指精神已死; 第二个“活”指精神永存,“死”指生命逝去。
二(2-4):具体描写了这两类人的所作所为。 三(5-7):讲述了两类人命运的结局。
解读诗歌
诗歌表现了生命意义截然不同的两类人的形象,细读 诗歌2-4节,思考:这两类人分别是怎样的人?
每一节的前两行,描 写的是同一类人;
每一节的后两行,写 的是另一类人。
第一类 奴役人民,标榜自我的反动统治者的形象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国民党反动派血 腥镇压人民,不允许人民悼念鲁迅先生。直到1949年, 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 纪念他。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 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 他深切追忆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 于1949年秋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体会情感
诗歌展现了一种怎样的人生价值?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揭示了这样的生命意义:活着,最重要的是 精神价值,要像鲁迅先生一样。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 ,为人民甘愿牺牲,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即便是死 ,他的精神也能长存。
鲁迅先生虽然已经逝世多年, 生命已不复存在,但是他的精神 永存,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高高在上、作威作福 自我标榜、洋洋得意

《有的人》课件卢昌彩21页PPT

《有的人》课件卢昌彩21页PPT
、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有的人》臧克家课件

《有的人》臧克家课件

内容概述
想法与情境
Explore the divergent thoughts and choices of "有的人" in different situat the unique behaviors and personality traits exhibited by "有 的人".
2
例子2
Introduce another character and delve into their thoughts, actions, and values.
总结
1 主题
Summarize the overarchingtheme of "有的人".
2 作者的思想和意图
Highlight the author's underlying messages and intentions.
《有的人》臧克家PPT课 件
Making choices and living with the consequences - explore the themes of "有的人" in this engaging presentation on the work by Zang Kejia.
简介
参考资料
书籍及作者信息
Discover the recommended books and information about Zang Kejia.
相关研究资料
Explore additional research materials related to "有 的人".
价值观与人生观
Examine the varying values and life philosophies held by "有的人 ".

《有的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有的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01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Chapter《有的人》创作背景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山东诸城人;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

代表作品:《难民》、《老马》、《罪恶的黑手》、《有的人》等。

臧克家简介及代表作品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时代背景文学地位02文本解读与赏析Chapter对比手法简洁明了情感表达030201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0102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反面人物形象正面人物形象对比效果03知识点梳理与拓展Chapter重要字词注音、解释及运用举例骑(qí)马骑马是一种运动,也是古代重要的交通方式。

例句:他骑着马儿在草原上奔驰。

摔(shuāi)倒指身体失去平衡而倒下。

例句:他不小心踩到了石头,摔倒在地。

鞭(biān)子一种用来驱使牲畜前进的工具,也可以用来比喻督促人前进的力量。

例句:老师的话像鞭子一样,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

修辞手法讲解及实例分析比喻对比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补充鲁迅(1881-1936)臧克家(1905-2004)04思考与讨论环节Chapter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引导思考问题二问题一作者通过比较“有的人”的不同表现,想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或思想?问题三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见解和感受分享对“有的人”不同理解01交流阅读感受02讨论课文主题03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思考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或思想。

总结小组讨论成果对小组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出小组成员对于课文的不同理解和感受。

提出个人见解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可以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如对课文的独特理解或对作者情感的共鸣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一句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 ,他们只是躯壳活着,虽生犹死,生命毫 无价值;后一句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 做人民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 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有的人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残酷剥削人民的人
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人
有的人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这里的“摔垮”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

人民要推翻反动派,打倒反动派, 把仇恨和力量凝聚在一个“摔”字 上,“垮”作为结果又形象地表现 了反动派的可耻而又必然的下场。
根据你对诗句的理解,把对应的成语用箭头连接起来:
①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②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③他活着为了多数人 更好地活。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
写作背景
1949年,臧克家来到了北京。10月19日 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 中国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 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 生。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 并去瞻仰了鲁迅故居,心中充满了对鲁迅 先生的思念和崇敬,写下了《有的人》这 首短诗。

小结
学习了这首诗,我们懂得了哪些知识和道理?
一.本文的表现手法是 什么?
一,人应该怎样活着?
对比
要为人民,为社会,要勤勤恳恳, 乐于奉献。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二,对人民的不同态度, 会得到 人民怎样不同 的回报?
骑在人民头上的,终被人民打倒 甘愿为人民献出一切的人,则在 人民心中永生。
朗读诗歌,思考问题:
•诗歌前四节中每节有两 个“有的人”,它们的 意思是否相同呢?
“有的人”
每节诗前两句都是指反动统治者。 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 迅一样的人。

再读诗歌
理解诗句意思,看看你还有 哪些诗句的意思是不明白的。先 在小组内交流,把解决不了的问 题提出来吧。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第一个“活”字充满了鄙夷和轻蔑 。 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 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 :“呵,我多伟大!”有 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 马。
这个“骑”字写出了“有的人”怎样的表 现?
“骑”字生动地表现了反动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欺压人民,作威作福的丑态。
3、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①我为人人, 鞠躬尽瘁。 ②虽生犹死, 行尸走肉 ③虽死犹生, 永垂不朽。
三读诗歌

思考:诗歌是为纪念鲁迅先生( “有的人”)而写,但为什么还 要写反动统治者(“有的人”) ?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请找出文中具体运用对比的手法的地方。
1、每一小节前后两句话构成对比。 2、第二小节和第五小节构成对比。 3、第三小节和第六小节构成对比。 4、第四小节和第七小节构成对比。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高。
两 种 人 的 不 同 下 场
品味词语
你觉得诗中哪些词语用得形象 生动?为什么?请细心揣摩, 大家一起来交流吧!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里的两个“活”字所寄托的感情有什么不同呢?
妄想流芳千古 的人
一心默默奉献的 人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 好地活
将自己的幸福建立 在别人痛苦之上的 人
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是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