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反应釜过程控制系统

基于化学反应釜过程控制系统
基于化学反应釜过程控制系统

基于化学反应釜过程控制系统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审定成绩:大学自动化学院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基于工业化学反应釜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指导教师:老师单位:自动化学院专业:自动化学生姓名:设计时间:2014 年 6 月自动化学院制基于过程控制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摘要:温度是化学反应釜生产过程中对反应过程影响最重要的的因素之一,温度的控制精度、系统响应速度及稳定度是衡量温度系统性能指标的关键因素,准确地控制反应釜内原料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系统对反应釜的温度进行分析,得出了冷剂流量对反应釜内温度的传递函数。其次,

通过单片机,利用继电器、DS18B20温度传感器、LCD液晶显示屏等设计了对反应釜进行加热与降温来实现反应釜温度控制的具体电路和实时系统,对实际化学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进行模拟,并利用经典控制理论中的PID算法得到反应时的最优控制,并给出了详细的分析步骤和控制算法。最后,通过组态软件对整个化学反应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的模拟。关键词:温度控制PID 单片机组态王一、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问题研究背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 连续反应釜是一种常用的、重要的反应容器。其化学反应机理较为复杂, 受到外界条件、原料纯度、催化剂的类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 致使整套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较低。而且在反应釜中进行的反应一般属于放热反应, 反应放热量大, 传热效果却不理想, 因此反应釜内温度一般具有大滞后、非线性等特征。针对反应釜内温度变化的特点,

设计良好的温度控制系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在我国,尽管大中城市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比较快,但是在众多的小城市与农村地区于经济不够发达,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存在许多不太安全的小规模化工生产项目,给人们的人生安全与财产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所以,如何更安全的进行化工生产已经成为了政府和各种研究机构亟待解决和完善的事。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关于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设计问题国内外都有一些研究,并且已经基本满足了工业需求。如Shinskey 与Weinstein 提出的双模控制(dual-mode),采用bang-bang+PID 控制,其大致步骤为:过程开始时,全力加热,直至反应釜温度距其设定值为t1 度,然后全力冷却,持续TD1分钟,此后,将夹套水温设定值定在某个合适的中间温度,持续TD2 分钟,最后,用串级PID 控制器控制夹套水温度。如果参数选择得当,双模控制是有效的。

Arthur Jutan 与Ashok Uppal 提出将反应热作为一种扰动,采用适当的方法估计出来,用前馈控制抵消;余下的部分近似为线性系统,可以用PID 控制。Barry 与Sandro 采用GMC 方法控制反应釜温度,得到了很好的仿真结果,并且进一步考察了操作条件与过程参数变动时被控过程的鲁棒性,发现GMC的鲁棒性明显强于双模控制。为适应化工生产的新特点,一些过程控制领域中的新技术正在理论研究转向生产践,如信息综合处理技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各种智能控制技术、软计算技术和快速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过程控制采用的技术工具,基地式仪表、气动单元式组合式仪表、电动单元组合式仪表Ⅰ型、Ⅱ型、Ⅲ型,发展到现在的可编程单回路、双回路、三回路调节器和分散综合控制系统(DCS)。当前,传统的DCS 正借助于微处理器硬软件和通信网络技术,朝着标准化、开放化和尽量采用市场通用的优良硬、软件的方向,逐渐地、

相互融合地向开放的DCS发展。如Honeywell 的TPS,它采用通用的软件将企业的internet 网与局部控制网、通用控制网和系统总线连接在一起,配备各种平台、操作站以满足不同层次使用人员的要求。另外,最近发展起来的现场总线网络控制系统(FCS)也是一种新的开放式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它把专用封闭协议变成标准开放协议,使系统共有完全数字计算和数字通信能力:在结构上,采用了全分布式方案,把控制功能彻底下放到现场,提高了系统灵活性和可靠性:它突破了集散型控制系统DCS 中采用专用网络的缺陷。因此对于现场总线的工业控制系统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据报道,美国犹他州盐湖城Flying 炼油厂、孟山都化工厂、我国安庆安菱化工厂、吉林油田甲醇厂已采用FCS,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专家估计,FCS 将在石化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化学反应釜的过程分析所谓过程系统是指研究一类以物质和能量转换

为基础的生产过程。为了进一步改善工艺操作,提高自动化水平,优化生产过程,加强生产上的管理,需要研究这类过程的描述、设计、模拟、仿真、控制和管理,最终能够显著地增加经济效益。在了解和掌握了工艺流程和生产过程动态的基础上,需要根据生产对控制提出要求。而过程控制就是应用控制理论,对生产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并设计出包括被控对象、调节器、检测装置和执行器在内的过程控制系统,最后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加以实现反应釜的基本结构化学反应釜有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间歇式反应釜通常用于液相反应,而连续式反应釜通常用于均相和非均相的液相反应。图 1 反应釜结构示意图反应釜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反应釜搅拌容器和搅拌机两部分组成,搅拌容器包括筒体、换热元件级内构件;搅拌机搅拌器、搅拌轴及其密封装置、传动装置等组成。筒体为一个钢罐形容器,可以在罐内装

入物料,使物料在其内部进行化学反应。为了维持反应釜内的反应温度,需要设置换热元件。常用的换热元件为夹套,它包围在筒体的外部,其与容器外壁形成密闭的空间。在此空间通入冷却或加热介质,通过夹套内壁传热,可冷却或加热容器内的物料。为了测量釜内的温度,在罐内装有钢制的温度计套管,可将温度计或温度传感器放入其中。为了满足工艺的需求还可以外接附件装置。反应釜的工作原理在进行化学之前,先将反应物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与催化剂一同投入反应釜内,在反应釜的夹套中通以一定的高压蒸汽,进而提高反应釜内的温度,通过搅拌使物料温度均匀,当釜内温度达到预定的温度时,保持一定时间的恒温以使化学反应正常进行,反应结束后进行冷却。然而,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在反应的过程中釜内的温度会进一步上升,所以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把釜内的温度控制在某一个适宜的温

度范围内,使整个化学反应速率一直保持到最大。如果温度偏低或偏高,会影响反应进行的深度和反应的转化率,从而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并浪费了资源。为了是釜内温度稳定,本系统采用喷雾的形式对放热反应的釜内进行降温,从而把釜内的温度控制在一个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使之符合工艺要求。反应釜的控制方案在设计反应釜控制器时有必要弄清反应釜的控制目标和可能的控制手段。本系统将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控制指标。能量平衡要保持反应釜的热量平衡,应使进入反应器的热量与流出的热量及反应生成的热量之间相互平衡。能量平衡控制对反应釜来说至关重要,它决定了反应过程中的生产安全,也间接的保证反应釜的产品质量达到工艺要求。约束条件与其他化工操作设备相比,反应釜操作的安全性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没这样就构成了反应釜控制中的一系列约束条件。例如,不少具有催化剂的反应中,一旦

温度过高或过低,反应物中含有杂质,将会导致催化剂的破损和中毒。在有些氧化反应中,反应物的配比不当会引起爆炸等等。因此,在设计中经常配置报警或自动选择性控制系统。反应釜控制指标的选择是反应釜控制方案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其主要是反应的转化率、产量、收率、主要产品的含量和产物分布等。如果直接把这些问题作为被控对象,反应要求就得到了保证。但是,于考虑的指标越多,对整个反应过程的控制就越难准确的控制。并且,于测量手段的限制某些指标并不便测量,从而难以作为真正的控制指标。然而,反应过程中,温度和上述指标密切相关,又便于测量,所以本作品主要将温度作为被控量。三、总体方案及控制算法总体方案分析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是化工生产过程的中心环节,目的是保证反应过程的产物达到一定质量和控制要求,并确保反应的安全进行。于温度能较好地测量与分析,并且能够一定

程度上反映出釜内化学反应的过程,所以选用温度为间接参数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本作品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温度的智能控制。要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就要有精确的温度传感器,本作品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实现多点温度采集,模拟整个反应釜内物料的温度采集,其精度较高。然而,反应釜内的温度有一定的限制,在开始阶段,于温度低于设定的反应温度,需要通过加热装置对反应釜进行加热进而提高物料的温度。当温度接近催化剂的最适温度时,釜内的原料进行快速反应,并释放出反应热,使釜内的温度上升较快,当温度超过给定值时,催化剂的活性被抑制,从而使化学反应的速率迅速下降,所以为了将釜内温度控制在某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本作品采用对釜内进行冷剂喷雾来平衡釜内的温度,从而使釜内的化学反应始终保持在最适宜的状态下。为了便于读取和控制釜内温度,本作品采用LCD液晶显示屏来实现

显示功能,同时通过键盘来实现工况、反应釜内要达到的温度设定。反应釜的控制算法及其动态特性

为了对釜内温度进行较为精确的控制,有必要将反应过程分成釜内物料升温过程和化学反应开始两个阶段,其每个过程中釜内温度的变化情况有较大的差异。下面将对这两个过程加以分析。升温过程一般的化学反应在常温条件下基本上可以忽略其反应速率,所以需要采用加热装置对釜内物料进行加热。其结构框图如下所示:图 2 釜内升温过程结构示意图图 2 反应釜系统调节框图此升温过程类似于工业中较为成熟的电加热炉问题,类比两者可得出反应釜内温度变化量对控制热蒸汽变化量之间的传递函数形式为:G(s)?为一阶惯性环节。反应过程KmTm?1 一旦化学反应开始,于反应过程中会自动放热,所以釜内温度会升高的越来越快。当内部

温度达到催化剂最适宜的温度时,化学反应达到最快。当温度超过给定值时,催化剂的活性被抑制,从而使化学反应的速率迅速下降,所以为了将釜内温度控制在某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所以采用对釜内进行冷剂喷雾来平衡釜内的温度,从而使釜内的化学反应始终保持在最适宜的状态下。其过程的结构框图如下所示:图 3 反应过程中结构框图四、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系统硬件构成本作品设计的控制系统硬件电路主要主控制器、DS18B20数字温度计、输出控制电路、键盘、LCD 显示电路及电源等组成,系统的硬件组成下图所示:图4 系统硬件设计框图主控制器采用AT89C52单片机,温度采集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不需要A/D转换电路。其测温速度快,精度高,互换性好。总体硬件电路图如下图所示:图5 硬件电路总体电路图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功能为把220V交流电转为5V直流电,以

此给电机供电。电源模块我们选择AMS1117电源芯片,其具有完善的保护电路,包括过流、过压、电压反接保护。使用这个芯片只需要极少的外围元件就能构成高效稳压电路。与LM2940稳压器件相比,AMS11117具有更低的工作压降和更小的静态工作电流,可以使电池获得相对更长的使用时间。于热损失小,因此无需专门考虑散热问题。而且其纹波很小,又为线性稳压芯片,可以为单片机及片外AD模块提供很稳定的工作电压!电源模块电路图如下:图 6 电源模块原理图显示模块方案一:数码管显示,于本题要求实时的显示输出给定转速、实际速度以及PWM的占空比,数码管只能显示数字不能显示英文字符。方案二:LED点阵显示,LED点阵显示虽然能够显示数字和字符,但是显示的效果不好,而且不易编程。方案三:LCD液晶显示,LCD液晶显示不但能显示字符和数字,而且效果较好,且容易实现。综上,

我们选用LCD1602液晶显示,进行数据的实时显示。图7 LCD显示电路五、系统仿真MATLAB仿真如下:图8 Simulink仿真模块图9 PID 电路模块图10 比例控制仿真效果只有比例环节,且比例系数为1,增大KP时,可以减小系统稳态误差,加快系统响应速度,系统的超调量也随之增大,以后的峰值呈现较大振荡。图11 比例积分仿真效果加上积分环节之后K=1;Ti=100,在原有的P调节上加入一个积分环节,可以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消除或减小系统稳态误差,产生较好的效果,最终趋于设定值。图12 比例积分微分仿真效果再加上微分环节,Td=50,PID调节器是常规调解中性能最好的一种调节器,加入的微分环节有降低超调量减少调节时间和上升时间的作用,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在PID调节的作用下,兼顾快速性与无静差的特点,曲线跟快速的趋于稳

定,且达到较高的调节质量。

case 0x7b: ;break; //表示第三种运算,“乘”运算case 0xe7: break; case 0xd7: key=0;en=1;break; case 0xb7: break;//等于号被按下,用dengyu 这一变量记录下来case 0x77:;break;//表示第四种运算,“除”运算} while(temp!=0xf0) //等待按键释放{ temp=P2;temp=temp&0xf0;}

} } } void keyscan() { P2=0xfe;swith(); //将第一行低至为低电平,后调用swith 函数P2=0xfd;swith(); //将第二行低至为低电平P2=0xfb;swith(); //将第三行低至为低电平P2=0xf7;swith(); //将第四行低至为低电平} void writecom(uchar com) {lcdrs = 0 ; P0=com ; delay(5);lcden = 1 ;delay(5);lcden =

0 ; } void lcd_data(uchar date) { lcdrs = 1 ;P0=date ;delay(5);lcden = 1 ;delay(5);lcden = 0 ; } void init() {writecom(0x38) ;writecom(0x0c) ; writecom(0x06) ; writecom(0x01) ;} void main() { init(); while(1) { cewen(); writecom(0x80+0x4b);

lcd_data(table1[temper1/10]); delay(1); lcd_data(table1[temper1 ]);delay(1);

lcd_data(‘C’);delay(1); keyscan(); if(zhiwen==1){ writecom(0x80); for(num=0;num

{ lcd_data(table[num]); delay(2);} } else { writecom(0x80); for(num=0;num

{ lcd_data(table2[num]); delay(2);} } while(zhiwen){ keyscan(); if(en==1)

{ newtep=newtep*10+key;en=0; a=a+1;

if(a==1){writecom(0x80+0x0c);lcd_data(t able1[key]); delay(2);} if(a==2){writecom(0x80+0x0d);lcd_data(t able1[key]); delay(2);a=0;} if(newtep>99){zhiwen=0;newtep=0;key=0 ;}}key=0; if(dengyu==1)

{dengyu=0;new=newtep;newtep=0;zhiwen =0;}} writecom(0x80+0x0c);

lcd_data(table1[new/10]); delay(2); lcd_data(table1[new ]);delay(2);

lcd_data(‘C’);delay(2);

if(temper1>new)

{ledg=0;ledr=1;jiare=0;jiashui=1;}if(temp er1

{ledg=1;ledr=1;jiashui=0;beer=0;delay(10 00);beer=1;jiare=1;delay(20000);beer=0;d elay(2000);beer=1;jiare=0;} } }

搪玻璃反应釜操作规程

搪玻璃反应釜操作规程 一、开车前的准备: 1.操作者必须经过安全及岗位培训,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熟练掌握设备,工艺操作规 程。 2.检查反应釜内的清洁情况,搅拌器,转动部分。附属机泵、指示仪表、安全阀、管路、 及阀门达到安全要求。检查管道阀门开关状态是否符合工艺物料输送方向要求。球阀一般情况下均应处于全开或全起状态,半开状态易损坏阀门内密封。 3.主辅操作双人复核待进料高位槽的工艺物料的化学性质、数量、与设备材质、容量的适 应性,了解耐腐蚀,充氮气保护等各项要求。检查加热,冷却和搅拌速度是否符合要求。 4.确保减速机,机座轴承,反应釜机封油盒内不缺油,机泵冷却水通畅。 5.长时间停产及维修后的搅拌设备,应重新确认传动部分是否完好,盘动部分或点动电机, 检查搅拌轴是否按顺时针旋转,严谨反转。 6.接通真空,复查系统密封状况。如果系统使用搪玻璃片冷,抽真空时需要将片冷夹套间 的循环水排出至水压0.15Mpa(表压),以免真空时片冷变形损坏。 7.以上检查正常后可开始真空吸料或泵进料。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按顺序加料,不得 随意更改加料次序,加料数量不得超过工艺要求。 8.加可燃易爆液体(或粉尘)料应按有关规定做好静电接地措施;加其他固体料应杜绝金 属等硬块物料调入反应釜类,以免损坏搪玻璃表面。 二、搅拌运行: 1. 投完物料后重新将有关阀门调整到合适的启闭位置,可开启搅拌,初期应加强检测搅拌 运行状况,有明显噪音和振动等异常需紧急停车处理。如果反应釜内加入有固体粉类等,需待充分溶解后才可以开启搅拌。 2. 加热反应釜加热前需开启有关冷凝器的循环水。 3. 应先打开排尽旁通阀,在缓慢打开蒸汽阀,排尽积水后,管旁通阀,有疏水器进行疏水 工作,使之对夹套预热。 4. 加热升温操作应尽量在搅拌情况下进行,先缓慢开启蒸汽截止阀通过蒸汽截止阀通入蒸 汽达0.1Mpa(表压),保持15分钟后,在缓慢升压,升温,升压速度控制在没10分钟 0.1mpa内为宜。夹套内压力不准超过规定值,温升也必须符合工艺要求。 5. 滴加、保温过程中要经常查看反应釜温度,压力,综合观察滴加物料,反应釜内物料状 况,并做好相应记录。反应釜温度压力及物料界面异常时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持正常反应状态,以防设备,人身事故发生。 6. 取反应釜物料时必须停止搅拌2分钟以上,确定无其他安全隐患后才可以进行。不易用 易脱落、硬金属容器插入搪玻璃反应釜内取样,以免碰伤搪玻璃表面。 7. 反应釜在运行过程中药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一旦出 现超温、超压、超负荷等异常情况,立即按工艺规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严禁反应釜内超出规定的液位反应。 8. 随时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车检查。

系统工程的发展及在化工生产中应用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1系统工程综述 (1) 1.1系统工程起源 (1) 1.2系统工程定义 (1) 2系统工程发展 (2) 2.1系统工程发展现状 (2) 2.2我国系统工程发展历程 (2) 2.3我国系统工程存在的不足 (3) 3系统工程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3) 4结束语 (5) 参考文献: (5)

系统工程的发展及在化工生产中应用 摘要:随着化工生产日趋复杂化、大型化和自动化,化工系统工程这门学科正在蓬勃发展并得社会各界的日益关注。本文对系统工程发展现状进行了客观的阐述,及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地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化工生产;化工系统工程;系统分析与综合 Abstract:Along with the chemical production is more and more complex, large scale and automation, chemical system engineering this discipline is booming and social all circles pay close attention to increasingly. Based on system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has carried on the objective exposition, and chemical production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discussed. Keywords:Chemical production; system engineering; system analysis and synthesis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两种明显趋势。一方面是已有学科不断分化越分越细,新学科、新领域不断产生;另一方面是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相互交叉、结合与融合,向综合性整体化的方向发展。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系统科学就是这后一发展趋势中产生的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化工系统是一个多阶层的极为庞大的综合系统,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将化工生产过程作为一个综合系统并建立此系统的数学模型,用系统整体观点和系统工程方法来研究化工过程的开发设计最优操作和最优控制,从而使选择和设计的生产过程整体具有最大的经济效益。 1系统工程综述 1.1系统工程起源 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在建造美国全国电话网络中首先提出。系统工程的雏形形成于40年代,在50年代到60年代,系统工程迎来了其发展的高潮。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应用,则为系统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运算工具和信息处理手段,成为实施系统工程的重要物质基础。 1.2系统工程定义 化工系统工程或称过程系统工程, 是在系统工程、化学工程、信息技术、控制技

反应釜温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6)

中北大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李依遥学号:0805054101 学院、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专业:自动化 设计题目:反应釜温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软件部分 指导教师:孟江 2012 年 3 月 15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文中应用参考文献处应标出文献序号,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应按照国标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能有随意性; 4.学生的“学号”要写全号(如020*******),不能只写最后2位或1位数字; 5.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3月15日”或“2004-03-15”; 6. 指导教师意见和所在系意见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式一般有锚式、桨式、涡轮式、推进式或框式等,搅拌装置在高径比较大时,可用多层搅拌桨叶,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任意选配。并在釜壁外设置夹套,或在器内设置换热面,也可通过外循环进行换热。加热方式有电加热、热水加热、导热油循环加热、远红外加热、外(内)盘管加热等,冷却方式为夹套冷却和釜内盘管冷却,搅拌桨叶的形式等。支承座有支承式或耳式支座等。转速超过160转以上宜使用齿轮减速机.开孔数量、规格或其它要求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制作。反应釜在设定恒温条件下,在密闭的容器内,在常压或负压下进行搅拌、反应,并能控制反应溶液的蒸发与回流,是现代化学小样实验、生物制药及新材料合成的理想设备[6]。 3.反应釜的温度控制 反应釜温度控制是通过控制两个阀门即加热水阀门和冷却水阀门来实现的,通过搅拌机的搅拌使物料均匀。在升温阶段,打开加热水阀门,对釜内的蛇管通以加热水,使釜温升高,通过控制阀门开度来控制温度升高的速率,当加热到预订反应温度后就停止加热,反应过程中在夹套中通以冷却水,将反应产生的多余热量移走,控制温度保持恒定。导热介质的选择根据各种不同展品的工艺温度要求确定,常见的导热介质又通过热蒸汽和导热油。温度测量常用热电阻或热电偶及其变送器组成。通入反应釜的热导介质要求保持温度恒定,通过调节流入反应夹套的导热介质的流量,来控制反应釜内物料的温度符合工艺要求[7]。 二、对反应釜采用的控制技术 1.常规PID控制 PID控制器应用的非常广泛,其设计技术成熟,长期以来形成了典型的结构,它的参数整定方便,结构更改灵活,能满足大多数工业控制要求。PID技术比较简单,易于掌握,是常用的控制技术之一。对于参数不变的控制对象或模型参数变化不显著的控制对象来说,使用PID控制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控制效果,而且实现起来非常简单[8]。 在本课题的系统设计中,作为被控对象的反应釜由于模型较为复杂,无法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采用PID算法比较方便,但PID算法也存在现场参数调整麻烦,被控对象模型参数难以确定以及外界干扰会使控制漂离最佳工况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在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中,采用了模糊控制技术与PID相结合的方法来弥补只用PID调节器时的缺憾。 2.模糊控制技术

反应釜开车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4876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反应釜开车操作规程正 式样本

反应釜开车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开车前 1、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熟悉设备的结构、性 能,并熟练掌握设备操作规程。 2、检查釜内、搅拌器、转动部分、附属设备、 指示仪表、安全阀、管路及阀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检查蒸压釜的釜体、釜盖及所有焊缝有无裂 纹、变形、泄漏等异常现象;釜体和釜盖内表面的腐 蚀状况;安全附件能否正常工作;冷凝水排放装置是 否正常;釜盖悬挂装置、手摇减速器是否动作灵活; 滚动支座是否灵活,基础有无下沉;所有紧固件有无 松动等。

4、检查水、电、气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5、相关事项检查完毕,方可正常开车。 二、开车中 1、加料前应先开搅拌器,无杂音且正常时,将料加到釜内,加料数量不得超过工艺要求。 2、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按顺序加料,不得随意更改加料次序。 3、投料完毕后开始升温,不可升温过快或过慢,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缓慢升温至物料反应之合适温度。 4、保温过程中要随时查看釜温,并做好相应记录,釜温不正常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持正常反应温度。 5、开冷却水阀门时,要先开回水阀,后开进水阀。冷却水压力要控制好,不得低于0.1兆帕,也不

反应釜温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课题: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 系别: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姓名:彭俊峰 学号:092413238 指导教师:李晓辉 河南城建学院 2016年6月15日

引言 (1) 1系统工艺过程及被控对象特性选取 (2) 1.1 被控对象的工艺过程 (2) 1.2 被控对象特性描述 (4) 2 仪表的选取 (5) 2.1过程检测与变送器的选取 (5) 2.2执行器的选取 (6) 2.2.1执行器的选型 (7) 2.2.2调节阀尺寸的选取 (7) 2.2.3调节阀流量特性选取 (7) 2.3控制器仪表的选择 (8) 3.控制方案的整体设定 (10) 3.1控制方式的选择 (10) 3.2阀门特性及控制器选择 (10) 3.3 控制系统仿真 (12) 3.4 控制参数整定 (13) 4 报警和紧急停车设计 (14) 5 结论 (15) 6 体会 (16) 参考文献 (17)

反应器是任何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决定了化工产品的品质、品种和生产能力。釜式反应器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反应器,广泛的应用于化工生产的各个领域。釜式反应器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过程参数,如:进料流量(进料流量比)、液体反应物液位、反应压力、反应温度等等。对于这些参数的控制至关重要,其不但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由于非线性和温度滞后因素很多,使得常规方法对釜式反应器的控制效果不是很理想。本文以带搅拌釜式反应器的温度作为工业生产被控对象,结合PID 控制方式,选用FX2N-PLC温度调节模块,同时为了提高系统安全性,设计了报警和紧急停车系统,最终设计了一套反应釜氏的温度过程控制系统。

基于MCGS的反应釜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MCGS的反应釜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Design and Realization about Reactor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MCGS 耿瑞芳曹辉马栋萍王暄 GENG Rui-fang,CAO-Hui,MA Dong-ping,Wang-Xuan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023)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100023)摘要:设计了一套反应釜计算机控制系统,用以实现反应釜配料比值控制,以及反应釜温度—夹套温度串级控制。选用研华工控机、RS232/485转换模块,以及支持MCGS组态及通信功能的天辰智能仪表组成硬件系统;用MCGS工控组态软件编写控制程序。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按照工艺要求正常运行,串级控制系统调节精度高,可靠性和工作效率均优于简单控制系统。 关键词:反应釜;MCGS;计算机控制系统;串级控制 中图分类号:TP273+.5文献标识码:B Abstract: A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for reactor has been designed for realize materiel-allotment ratio control, and the string control about the Reactor temperature-interlayer temperature. Hardware system is composed of YanHua IPC, RS232/485 transitional module,and TianChen intelligent meters which support MCGS configu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function;Using MCGS industrial control configuration software write the control programs.The practical runn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ystem can runs normally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requests, string controlling system has high adjustive precision, and its reliability and work efficiency are excelled the simple controlling system. Key Words: reactor;MCGS;computer control system;string control 1 引言 反应釜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同时也是主要的能耗设备。搅拌釜式反应器系统是一个非线性、时变、大滞后的间歇反应过程,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的液相反应系统,如制药、染料等精细化工生产过程。 MCGS是由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一套适合国情的、通用性强、高品质、低价位的工控组态软件。它具有简单灵活的可视化操作界面,丰富、生动的多媒体画面,能够支持多种硬件设备,实现“设备无关”,实时性强等优点。 2 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 反应釜系统工艺控制流程图见图1。 图1 反应釜工艺控制流程图 图中, TK-A、TK-B、TK-C为储料罐,分别盛放反应物料A、B、C;LIC-302H(L),LIC-303H

反应釜设备操作规程(标准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反应釜设备操作规程(标准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反应釜设备操作规程(标准版) 一、反应釜的操作: 1、开车前的准备: a、准备必要的开车工具,如扳手、管钳等; b、确保减速机、机座轴承、釜用机封油盒内不缺油; c、确认传动部分完好后,点动电机,检查搅拌轴是否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严禁反转; d、用氮气(压缩空气)试漏,检查锅上进出口阀门是否内漏,相关动、静密封点是否有漏点,并用直接放空阀泄压,看压力能否很快泄完; 2、开车时的要求: a、按工艺操作规程进料,启动搅拌运行; b、反应釜在运行中要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严禁超温、超压、

超负荷运行;凡出现超温、超压、超负荷等异常情况,立即按工艺规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禁止锅内超过规定的液位反应; c、严格按工艺规定的物料配比加(投)料,并均衡控制加料和升温速度,防止因配比错误或加(投)料过快,引起釜内剧烈反应,出现超温、超压、超负荷等异常情况,而引发设备安全事故。 d、设备升温或降温时,操作动作一定要平稳,以避免温差应力和压力应力突然叠加,使设备产生变形或受损; e、严格执行交接班管理制度,把设备运行与完好情况列入交接班,杜绝因交接班不清而出现异常情况和设备事故。 3、停车时的要求: 按工艺操作规程处理完反应釜物料后停搅拌,并检查、清洗或吹扫相关管线与设备,按工艺操作规程确认合格后准备下一循环的操作。 二、日常检查维护保养: 1、听减速机和电机声音是否正常,摸减速机、电机、机座轴承等各部位的开车温度情况:一般温度≤40℃、最高温度≤60℃(手

过程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课题: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系别: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专业:自动化 姓名: 学号:1214061(44、32、11) 指导教师 河南城建学院 2010年12月29日

成绩评定· 一、指导教师评语(根据学生设计报告质量、答辩情况及其平时表现综合评定)。 二、评分(按下表要求评定) 评分项目 设计报告评分答辩评分平时表现评分 合计 (100分)任务完成 情况 (20分) 课程设计 报告质量 (40分) 表达情况 (10分) 回答问题 情况 (10分) 工作态度与 纪律 (10分) 独立工作 能力 (10分) 得分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班级姓名学号 成绩:分(折合等级)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一、设计目的: 通过对一个使用控制系统的设计,综合运用科学理论知识,提高工程意识和实践技能,使学生获得控制技术工程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应用能力。 二、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确定系统设计方案,画出系统框图,完成元器件的选择和调节器参数整定。 三、总体设计: 1.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 串级控制系统采用两套检测变送器和两个调节器,前一个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后一个调节器的设定,后一个调节器的输出送往调节阀。前一个调节器称为主调节器,它所检测和控制的变量称主变量(主被控参数),即工艺控制指标;后一个调节器称为副调节器,它所检测和控制的变量称副变量(副被控参数),是为了稳定主变量而引入的辅助变量。整个系统包括两个控制回路,主回路和副回路。副回路由副变量检测变送、副调节器、调节阀和副过程构成;主回路由主变量检测变送、主调节器、副调节器、调节阀、副过程和主过程构成。 2 .加热炉控制系统原理 加热炉控制系统以炉内温度为主被控对象,燃料油流量为副被控对象的串级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的副回路由燃料油流量控制回路组成,因此,当扰动来自燃料油上游侧的压力波动时,因扰动进入副回路,所以,能迅速克服该扰动的影响。 由于炉内温度的控制不是单一因素所能实现的,所以,还要对空气的流量进行控制。空气的控制直接影响炉内燃烧的状况,不仅影响炉温,还直接影响了能源的利用率和环境的污染。所以,对空气的控制很有必要,其原理和燃料控制相同。

反应釜温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课题: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 系另I」: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彭俊峰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 李晓辉_____________ 河南城建学院 2016年6月15日

反应器是任何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决定了化工产品的品质、品种和生产能力。釜式反应器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反应器,广泛的应用于化工生产的各个领域。釜式反应器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过程参数,如:进料流量(进料流量比)、液体反应物液位、反应压力、反应温度等等。对于这些参数的控制至关重要,其不但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由于非线性和温度滞后因素很多,使得常规方法对釜式反应器的控制效果不是很理想。本文以带搅拌釜式反应器的温度作为工业生产被控对象,结合PID 控制方式,选用FX2N-PLC 调节模块,同时为了提高系统安全性,设计了报警和紧急停车系统,最终设计了一套反应釜氏的温度过程控制系统。

1系统工艺过程及被控对象特性选取 被控对象的工艺过程 本设计以工业常见的带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为过程系统被控对象。 反应器为标准3盆头釜,反应釜直径1000mm,釜底到上端盖法兰高度1376mm, 反应器总容积,耐压。为安全起见,要求反应器在系统开、停车全过程中压力不超过。反应器压力报警上限组态值为。反应器的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 S8Q A a珑厲娜口 图1-1釜式反应器工艺流程图 该装置主要参数如表1-1所示。各个阀门的设备参数如表1-2所示,其中,D g为阀门公称直径、K v为国际标准流通能力。 表1-1主要测控参数表

反应釜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装┊┊┊┊┊订┊┊┊┊┊线┊┊┊┊┊┊┊┊┊┊┊┊┊ 安徽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院、系:电气信息学院自动化系 专业:自动化 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题目: 基于HDU4000过程控制系统的反应釜温 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起迄日期: 设计地点: 指导教师: 系主任:

┊┊┊┊┊┊┊┊┊┊┊┊┊装┊┊┊┊┊订┊┊┊┊┊线┊┊┊┊┊┊┊┊┊┊┊┊┊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装┊┊┊┊┊订┊┊┊┊┊线┊┊┊┊┊┊┊┊┊┊┊┊┊ 毕业设计任务书 1.毕业设计课题的任务和要求: 反应釜生产和消费应用的高速增长期,已广泛应用。化工生产等必不可缺,所以反应釜的温度控制也尤为重要,尤其是恒温阶段,本设计要求 1.介绍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所采用的控制方案; 2.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现反应釜温度控制; 3.使用组态软件对系统进行组态; 4.监控温度PLC 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 2.毕业设计课题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本系统是以PLC、WinCC为基础,利用PLC实现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设计人员应具备下列知识: 1. 以过程控制实验装置中的反应釜温度作为被控对象设计一个控制对象,实现对反应釜温度的恒值控制; 2.组态测控界面上,实时设定并显示温度给定值、测量值及控制器输出值; 3.实时显示温度给定值实时曲线、温度测量值实时曲线; 4.选择合适的整定方法确定PID参数,并能在组态测控界面上实时改变PID参数。 5.设计的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要能够实现反应釜温度的自动控制,控制作用又快又好,。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题2010

在控制系统中,增加比例度,控制作用;增加积分时间;控制作用;增加微分时间,控制作用。减少、减少、增加。 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测量变送等环节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中按被控参数的名称来分有压力、流量、液位、温度等控制系统。 2.过程控制系统由工程仪表和被控过程两部分组成。 3.过程控制仪表的测量变送环节由传感器和变送器两部分组成。 4.过程检测仪表的接线方式有两种:电流二线制四线制、电阻三线制 5.工程中,常用引用误差作为判断进度等级的尺度。 6.压力检测的类型有三种,分别为:弹性式压力检测、应变式压力检测、压阻式压力检测7.调节阀按能源不同分为三类: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 8.电动执行机构本质上是一个位置伺服系统。 9.气动执行结构主要有薄膜式和活塞式两大类。 10. 理想流量特性有四类,分别是直线、对数、抛物线、快开。 11. 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机理建模、试验建模、混合建模。 12.PID调节器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 13.造成积分饱和现象的内因是控制器包含积分控制作用,外因是控制器长期存在偏差。14.自动控制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是:闭环回路形成负反馈。 15. DCS的基本组成结构形式是“三点一线”。 2、仪表的精度等级又称准确度级,通常用引用误差作为判断仪表精度等级的尺度。 t;静态3、过程控制系统动态质量指标主要有衰减比n 、超调量σ和过渡过程时间s 质量指标有稳态误差e ss 。 4、真值是指被测变量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值,在计算误差时,一般用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来代替。 5、根据使用的能源不同,调节阀可分为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和液动调节阀三大类。 6、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一般有机理建模、试验建模和混合建模。 7、积分作用的优点是可消除稳态误差(余差),但引入积分作用会使系统稳定性下降。 8、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比值控制系统可分为单闭环比值控制、双闭环比值控制和变比值控制三种。 9、Smith预估补偿原理是预先估计出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然后将预估器并联在被控过程上,使其对过程中的纯滞后进行补偿。 1、过程控制系统中,有时将控制器、执行器和测量变送环节统称为过程仪表,故过程控制系统就由过程仪表和被控过程两部分组成。 2、仪表的精度等级又称准确度级,级数越小,仪表的精度就越高。 3、过程控制主要是指连续生产过程,被控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物位和成分等变量。 p三种。 4、工业生产中压力常见的表示方法有绝对压力pa 、表压力p 和负压(真空度)a 5、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有直线流量特性、对数(等百分比)流量特性、抛物线流量特性和快开流量特性四种。 6、时域法建模是试验建模中的一种,可分为阶跃响应曲线法和矩形脉冲响应曲线法。

反应釜自动控制系统

300L反应釜加热闭环控制系统设计 ----------温度控制接口设计 学院: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彭焕荣 小组成员:何迟、闵志鹏、李岩 李荣、郑远锋、许新

目录 前言------------------------------------(3) 一、元件参数---------------------------(3-5) 1.LM2907主要特点 2.电性能参数 3.引脚排列及内部结构 二、技术指标----------------------------(5-6) 三、控制程序流程图----------------------(6) 四、设计控制过程------------------------(7) 五、设计结果及问题讨论------------------(8-9)

前言 据反应釜当前生产现场情况,反应釜的送料完全是人工控制,通过磁力泵从原料罐送到反应釜的,由于产品的不同,混合原料的粘度和比重均不相同,因此单位时间内磁力泵输送的原料重量是不同的变化的,反应釜的化学反应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以及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加入速度。现在只能由人工依据反应釜的温度和出口温度,初略判断反应釜内的化学反应情况,控制阀门开度,这样就很难真正控制好化学反应速度,使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进一步提高反应釜的生产能力都受到了制约。 经过仔细的系统分析,参照近代控制论原理,借鉴最新型的控制技术,本方案拟在原料罐磁力泵的出口增加一套电动调节阀,并在氧化剂、还原剂的气动输送泵管路上,再分别各安装电动调节阀。根据反应釜内的温度及出口温度,自动调节加料阀门的开度,同时自动调节反应釜夹套冷却水回流阀门的开度,组成一个智能化的多参数的自适应控制系统,以达到进一步综合控制好化学反应速度,最终优化整个反应过程的升温曲线的目的。 一、元件参数及 LM2907芯片介绍 LM2907为集成式频率/电压转换器,芯片中包含了比较器、充电泵、高增益运算放大器,能将频率信号转换为直流电压信号。LM2917与LM2907基本相同,区别是:LM2917内部有一只稳压管,用于提高电源的稳定性。 1主要特点 LM2917进行频率倍增时只需使用一个RC网络;以地为参考点的转速计(频率)输入可直接从输入管脚接入;运算放大器/比较器采用浮动三极管输出;最大50mA的输出电流可驱动开关管、发光二极管等;内含的转速计使用充电泵技术,对低纹波有频率倍增功能;比较器的滞后电压为30mV利用这个特性可以抑制外界干扰;输出电压与输入频率成正比,线性度典型值为±0.3%;具有保护电路,不会受高于Vcc值或低于地参考点输入信号的损伤;在零频率输入时,LM2907的输出电压可根据外围电路自行调节;当输入频率达到或超过某一给定值时,可将输出用于驱动继电器、指示灯等负载。 2电性能参数 LM2907的主要电性能参数如表1所列:

反应釜的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釜的安全操作规程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905-39 反应釜的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加热升温程序: 1、检查冷却水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并打开反应釜内冷却水的出口阀门,排空盘管内冷却水。 2、开启导热油出口阀门全开,打开旁路阀,并通知助操启动热煤炉,输送车间生产所需温度的导热油。 3、缓慢开启热油进口阀门,开启程度根据生产工艺及升温速度决定。 4、适当调整旁路阀的开启程度。 5、当升温时,冷凝器的进出水阀门必须全开,启动冷却水循环泵,并检查冷却水是否流畅,流速是否合要求。 6、打开反应釜与分水器之间的导管阀门及排空阀。 二、冷却降温程序: 1、先打开旁路阀,再关闭热油进口阀,最后关闭

热油出口阀。 2、先关闭盘冷却水排空阀,再打开冷却水出口阀,后打开冷却水进口阀,开启程度由降温速度决定。 3、冷却水不足时,不必用的冷却水出口阀门必须关闭。 4、如果冷却循环水的进口温度超过25,则需启动凉水塔。 三、投料操作程序: 1、投料前必须检查管道、阀门是否正常,特别是反应釜底阀,抽料管道阀门及法兰连接处是否有渗漏。 2、检查反应釜内是否干净,如不干净,必须进行清洗。 3、根据工程单作好所投原料,并对其进行常规检测,凡标签不清、质量不合要求的原料,不能使用。 4、根据配方及工艺要求,按投料顺序准确的计量投料,并作好投料记录,如有差错应及时向车间主管或技术主管汇报。 5、投料完毕后,检查并关闭所有物料管道、阀门

化工系统工程论文

化工系统工程与化工设计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班级:化工01 姓名:贾鹏 学号:2011005 2012-11-13 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如何使化工设计现代化,是广大设计人员共同奋斗的目标。人们都希望设计出的工厂,除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满足要求外,力求资源和能源消耗也最少。若将设计做到如此完美地步,沿用传统的设计方法难以奏效。为实现这个目标,将化工技术与系统工程和技术经济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运用于化工设计之中,已成为必由之路。以下简要地介绍化工系统工程的基本内容,与技术经济的关系,阐明化工设计工作中应用系统工程方法的实际意义、必要性以及今后将会遇到的实际问题等做粗浅的探讨。

一、最优化与化工系统工程 所谓最优化,是指在满足给定的条件下,达到或接近最优目标,称之为有约束最优化。没有约束条件,即称无约束最优化,常见的是前者。关于化工系统工程,至今尚无公认的严格定义,不过,粗略地说,它是系统工程在化工中的应用,是实现复杂化工系统最优化的工程决策方法。它的核心是使整个系统达到最优目标,即不仅着眼于个别局部(化工单元),而且,根据限定的范围(一个装置或整个工厂等),协调各部分的要求,以谋求最大的、长期的效益。 上述最优目标,在设计中常遇到的是技术经济指标往往与节约能源相联系。其最优目标就体现在每年付出的设备投资额和水、电、汽等操作费用的总和最少。用目标函数表示为: 随着化工系统工程的不断发展,其内容也在不断地丰富。除经济因素之外,还应考虑对原料和能源质量与数量变化的适应性、开车与停车等的生产自动控制问题,不仅使设计的装置经济效益好,还便于操作,安全可靠。这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多目标最优化问题。 二、化工设计中的过程合成 我国的化工设计部门,在建立化工过程模拟系统和物性数据库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已成为化工设计的重要工具。通过不同条件下的化工过程的物料及能量平衡等方面的运算,对系统进行分析,为化工过程系统的最优化提供了重要信息。有的方法也需要结合过程模拟进行系统的最优化。 过程模拟的先决条件是工艺流程已经明确。虽然根据直观和过去的经验做一些方案比较,毕竟有限,而过程合成的任务却是在所有可行的流程中找出最优的。由于一个化工过程中的各单元设备可能有许多组合方式,因此,过程合成是挖掘经济效益潜力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在化工系统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Lee.K.F曾做过计算,由两股加热物流和两股冷却物流构成的换热系统,总共有4200种结合方式。炼油厂常减压装置中,为了提高原油预热温度和增加热量回收而建立的换热网络中,油品有

开题报告_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开题报告 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一.选题意义 为了满足产品的多样化的市场需要,批量或半批量过程工业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发展,使得批量过程的先进控制问题成为当前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而间歇化学反应器是高度非线性对象,包括了所有批量过程控制的难点,涌盖了顺序控制、逻辑控制、回路控制的所有控制概念。因此,开展以化学反应器为控制对象的“面向复杂工业过程集成与优化控制的应用环境建设与先进控制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传统化工生产领域,反应釜是生产化工产品如(胶水、化妆品等)的核心主要机械。反应釜生产现场污染大、气味难闻有毒。由于自动化程度低,有很多地方都是人工现场观看温控仪表监控操作,对生产人员身体健康伤害很大,且温度控制精度低,一直困扰着这个行业。在工业控制领域,如何更有效地开发针对特定对象的先进控制算法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在工业测控系统开发过程中,实现测控系统与仿真系统的集成是当前的一个发展方向。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和普及,在传统化工生产领域改造和更新有力了极大的改进。 化工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反应釜是化工生产中实现化学反应的主要设备之一。由于反应过程受外界温度、反应物质不同、浓度等因素影响较大,且系统本身具有较大的时变性和滞后性,从控制的角度来看,反应釜属于最难控制的过程之。生产过程经常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环境下进行,生产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高性能、高精度反应釜控制器的研制受到高度重视。 二.综述 1.国内外的反应釜发展现状 目前,位于化工自动化最底层的控制器仍然是以PID为主流。PID方法是一种基于过程参数的控制阀,其控制原理简单、实现方便,但在控制对象非线性时变、给定突变、大时滞系统等情况下,过程模型难以确定,参数调整往往比较困难,即使可行也因调整时间过长、超调量过大,使控制效果不佳,因此,使用先进的控制理论来弥补PID控制方法的不足,成为目前国内外自动控制方面的一个主要课题。国外如日本、美国等都生产出了一批商品化的、性能优异的温度控制器及仪器仪表,且适用于大惯性、大滞后等复杂温度控制系统,而国内与之有较大的差距,这使得反应釜温度控制器的研制在技术和市场上都将有较大的突破空间。 在催化剂的生产过程中,对反应釜的加热温度控制直接影响其生产过程的精度,最终影响产品的好坏。而反应釜的温度控制是工业控制中典型的迟滞、时变与非线性的不确定性系统。常规的PID 控制方法控制简单、容易实现且稳态性较好,但难以适应控制系统的控制参数和工作条件的变化,温度始终有较大波动,得不到理想的结果。模糊控制的最大特征是它能够将操作者或领域专家的控制经验和知识表示成语言变量描述的控制规则,然后用这些规则去控制系统。它具有高度的仿人智能特性、不依赖精确数学模型的特点,是解决间歇聚合反应过程控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虽说模糊控制的动态性较好,但由于控制器的输入端被控量的偏差和偏差变化率,相对于PID控制,其稳态性较差。对于温度控制需要高动态性和稳态性的情况下,采用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的两者的结合,可以扬长避短,分别满足控制系

反应釜安全操作规程1

反应釜安全操作规程 1. 起动前 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并熟练掌握设备操作规程。 检查釜内、搅拌器、转动部分、附属设备、指示仪表、安全阀件、管路及阀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检查反应釜的釜体、釜盖及所有焊缝有无裂纹、变形、泄漏等异常现象;釜体和釜盖内表面的腐蚀状况;安全附件能否正常工作;冷凝水排放装置是否正常;所有紧固件有无松动等。检查水、电、导热油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相关事项检查完毕,方可正常起动。 2. 运行中 将溶剂用泵事先抽入反应釜内。 投料前应先开搅拌器,无杂音且正常时,将料投到釜内,投料数量不得超过工艺要求。 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按顺序投料,不得随意更改投料次序。 投料完毕后开始升温,不可升温过快或过慢,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缓慢升温至物料反应之合适温度。 恒温过程中要随时查看釜温,做好记录,釜温不正常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持正常反应温度。 开冷却水阀门时,要先开回水阀,后开进水阀。 随时检查设备运转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釜检修。 放料完毕,应将釜内残渣冲洗干净。注意冲洗时切勿损坏搪瓷。 3、生产中紧急停釜 反应釜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有权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停釜,排汽降压,并及时报告领导: 1)釜内工作压力、温度超过允许值,采用各种措施仍不能使之下降。 2)釜盖、釜体、蒸汽管道、导热油管道发生裂纹、鼓包、变形、泄漏等缺陷危及安全。3)釜盖关闭不正,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 5)发生其它意外事故,且直接威胁到安全运行。 6)紧急停止运行的操作步骤是: 迅速切断电源,使向容器内输送物料的运转设备,如泵、压缩机等停止运行; 联系有关岗位停止向容器内输送物料; 迅速打开出口阀,泄放容器内的液体或其他物料; 必要时打开放空阀,把釜内气体排入大气中; 对于系统性连续生产的压力容器,紧急停止运行时必须做好与前后有关岗位的联系工作;操作人员在处理紧急情况的同时,应立即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技术人员取得联系,以便更有效地控制险情,避免发生更大的事故。 4、正常停釜 1)根据工艺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停釜,不得随意更改停釜时间。 2)先停止搅拌,然后切断电源。 3)依次关闭各种阀门。 4)放料完毕,应将釜内残渣冲洗干净。注意冲洗时切勿损坏搪瓷。 5)在检查釜内、搅拌器、转动部分、附属设备、指示仪表、安全阀件、管路及阀门是否按规定都已关闭或冲洗干净之后方可下班或交班。

化工反应釜生产控制流程

化工反应釜生产控制流程 四车间1#——4#反应釜生产自动化控制流程总体可分为以下部分,3个原料储罐和1个水罐的独立自动/手动进料进水控制、4个反应釜按照配方自动/手动进料搅拌生产控制。从控制模式上划分,本系统分为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个模式,上位界面设置整个控制系统的手动/自动切换按钮,手动模式下允许操作员通过鼠标对系统中的所有设备进行打开/关闭、启动停止操作,此模式下操作员对3个原料储罐和1个水罐的一键自动进料控制按钮和4个反应釜自动生产按钮无效。自动模式下系统中所有设备的手动控制无效,此模式下操作员可对3个原料储罐和1个水罐的一键自动进料控制和4个反应釜自动配方生产启动。自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切换到手动模式,当操作时输出禁止提醒。 从控制区域上划分,本系统的控制包括3个原料储罐和1个水罐的独立自动/手动进料进水控制、4个反应釜按照配方自动/手动进料搅拌生产控制。手动模式下所有设备均由操作员直接控制,本控制流程主要介绍自动生产模式下系统的控制逻辑。 原料储罐进料控制 鉴于原料储罐一键进料每个罐的控制逻辑相同,以下以17#料储罐为例说明,其他同理。

操作员可通过点击界面的“17#进料”按钮开始进料。此时系统会自动检查17#料罐液位,当液位不在高高限时,系统进入自动进料控制逻辑,当液位大于等于高高限时系统自动停止进料。自动进料控制逻辑开始系统会自动关闭17#原料储罐出料阀和加压阀,检测到出料阀和加压阀关到位信号后开启排空阀,当罐内压力排至小于0.01bar时,原料储罐进料阀自动打开,检测到进料阀开到位时自动启动上料泵。原料被送至罐内。当罐内液位升至高限报警设定值时,系统开始自动报警,提示操作人员关闭进料操作。若液位继续上升,到达设定值高高限时,系统将自动关闭进料泵,检测到泵停止信号后关进料阀,自动停止加料过程,并进行后台事件记录。当需要自动进料时需重新点击“17#进料”按钮开始进料。自动进料过程中也可以点击“停止进料”终止自动进料过程。原料进料控制级别高于生产过程控制。即在反应釜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可随时根据需要进行原料储罐进料操作,而与系统处于自动或手动无关。 原料罐出料控制见反应釜配方生产部分。 计量水罐进水控制 鉴于计量水罐出水方式为泵出模式,计量的水罐的进水控制总体分为自动水位控制模式和手动进水模式。 自动进水模式下,系统自动根据计量水罐称重重量与预设的计量水罐重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