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职业高中高考试题
2024年高职高考语文试卷

A. “你吃饭了吗?”妈妈问:“我给你留了饭菜。
”B. 今天的会议主要讨论了,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
C. 他喜欢的运动有篮球、足球、羽毛球等……D. 这本书是我从图书馆借的,《红楼梦》确实很好看。
(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励精图治B. 迫不急待C. 世外桃园D. 竭泽而鱼(答案)A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真可谓巧舌如簧。
B.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畏葸不前,要勇往直前。
C. 他对工作的态度总是敷衍了事,令人不满。
D. 这场比赛,我们队员表现得不负众望,最终获得了胜利。
(注:此题D选项虽无明显错误,但“不负众望”一般用于已发生且结果符合预期的情况,若强调过程表现,B选项“畏葸不前”的反面“勇往直前”更为贴切描述积极态度,故选B作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答案)B(注:基于题目要求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尽管D也无误,但B更贴合“使用恰当”的要求)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C. 他的学习成绩之所以好,是因为他平时勤奋努力的结果。
D. 这部电影的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答案)D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且效果最佳的一项是:A.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B. 春风像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摸着大地。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D. 她的歌声,如同夏日的蝉鸣,让人心烦意乱。
(答案)B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
B. “弱冠”指的是男子二十岁,这时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身体尚弱。
C. “寒舍”是对自己住所的谦称,而“府上”则是对别人住所的尊称,不可混用。
D. “及笄”是古代女子十五岁时的成年礼,之后便可许配人家。
(答案)A(注:B项“身体尚弱”非“弱冠”本意,C项描述虽无误但不是本题最佳答案,D项“及笄”后非直接许配,而是表示已到婚嫁年龄)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很棒,真是全面发展。
语文高职高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落英缤纷琢磨不透B. 走南闯北妄自菲薄C. 青涩岁月水落石出D. 喜出望外奋不顾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这无疑为广大学子提供了更多的深造机会。
B.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C.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D. 他在学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与他勤奋好学、不断钻研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3. 下列各句中,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他的讲话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B. 她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
C. 我们班有30名学生。
D. 这本书是他的。
4.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星星像眼睛,月亮像弯刀。
B. 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
C. 那是一条宽阔的河流。
D. 那是一朵美丽的花。
5.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成语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令人刮目相看。
B. 她在事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可谓功成名就。
C. 那位老师言传身教,深受学生喜爱。
D. 他正在专心致志地学习,不知疲倦。
6. 下列各句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件事让他陷入了沉思。
B. 他的歌声悠扬动听,让人陶醉。
C. 他的行为令人愤慨。
D. 他的态度十分傲慢。
7. 下列各句中,用词重复的一项是()A. 他是一个勤奋好学、品学兼优的学生。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C. 他的言谈举止十分得体。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8.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他很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历史书。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佼佼者。
C. 她不仅学习好,还非常热心帮助同学。
D. 他是一个勤奋好学、品学兼优的学生。
9.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星星像眼睛,月亮像弯刀。
2024年广东高职高考语文 试题+答案解析 - 副本

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语文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馈.赠/溃.败惩.罚/星辰.经纶./羽扇纶.巾B. 诫.勉/机械.觊觎./阿谀.薄.饼/薄.利多销C. 蓦.然/招募.吝啬./萧瑟.拓.本/开疆拓.土D. 伺.候/饲.养肺.腑/诽.谤圈.养/可圈.可点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宵禁立竿见影英雄辈出不假思索B. 凑合变本加砺幕天席地破涕为笑C. 国萃汗流浃背调虎离山至理名言D. 喝彩出奇不意漫不经心一诺千金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本来是自然的一分子,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从自然——鸟、花、树等人类的朋友那里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启示。
B. 赵昌平是中国诗会的知名专家,著有《唐诗三百首全解》《孟子:匡世的真言》《赵昌平自选集》等著作。
C. 谈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余光中先生自谓:“右手为诗,左手为文”,还说诗歌是他文学的“轻工业”,散文是“重工业”。
D. 为什么称他为著名作家?因为他写出了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
为什么又认为他是伟大作家?因为他写出了能够影响全人类的伟大作品。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项目验收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研究团队作出的结论还不完善,有些观点值得_______。
①他并不赞同激进主义的做法,因为无论多么热烈和激进,都无法迅速地_____传统文化中长期积累的弊端。
①侵略者的轰炸_____没有起到威胁的效果,_______使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奋勇反抗。
A. 商榷消除不仅/反而B. 商量消除不仅/而且C. 商榷消灭不仅/反而D. 商量消灭不仅/而且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春节期间,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返乡,一些大城市万人空巷....:马路空荡、行人稀疏、商铺紧锁……B. 近百年来,人民军队从星星之火到燎原胜势,从筚路蓝缕....到强军兴军,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彪炳史册的英雄。
职高高考语文试卷真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恍若未然毕恭毕敬B. 惊涛骇浪青出于蓝C. 倾盆大雨破釜沉舟D. 震耳欲聋蹉跎岁月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深深打动了我们,使我们深受鼓舞。
B. 通过这次比赛,他提高了自己的技能,也增强了自信心。
C. 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答案:B3. 下列词语中,与“博爱”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博学B. 博闻C. 博爱D. 博大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星星像眼睛,闪烁着光芒。
B. 他的歌声像泉水般清澈。
C. 这本书的内容像一座宝库,充满知识。
D.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答案:A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
B. 《水浒传》是施耐庵创作的,讲述了梁山好汉的故事。
C. 《西游记》是吴承恩创作的,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取经的故事。
D.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创作的,描绘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云。
答案:C6. 下列诗句中,描述自然景色最为生动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答案:B7.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伪劣奇迹纷繁B. 草稿端详落寞C. 拂晓气概谨慎D. 神秘沮丧慷慨答案:D8.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真是后生可畏。
B. 她做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是团队中的楷模。
C. 他是个多才多艺的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D. 他的计划太完美,以至于无法实现。
答案:B9.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可以去公园散步了。
B. “你去哪儿?”他问道,“我去看电影。
职中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不语(mò)沉鱼落雁(yàn)B. 惊心动魄(pò)碧空如洗(xǐ)C. 娇艳欲滴(yù)翠色欲流(liú)D. 红颜薄命(hóng)一帆风顺(fā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突变,全市范围内紧急启动了防暑降温措施。
B.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C. 我们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离不开教练的辛勤付出和我们的刻苦训练。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助于增长知识,又能够提高阅读能力。
3.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C.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D.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诚恳——真挚B. 恐惧——畏惧C. 欣慰——欢喜D. 淘气——顽皮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B.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书中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书中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的冒险经历。
D.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书中主要描写了108位好汉的英雄事迹。
6. 下列成语中,出自《庄子》的一项是:A. 珠圆玉润B. 螳臂当车C. 庖丁解牛D. 画蛇添足7. 下列诗句中,描述黄河的壮美景象的一项是:A.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8.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花儿在微风中摇曳。
B. 小溪欢快地流淌。
C. 雪花飘飘洒洒。
D. 雨后的天空格外清新。
9.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生活。
职高语文试卷高考版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B. 靡靡之音(mǐ mǐ zhī yīn)C. 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 jìng)D. 轻歌曼舞(qīng gē màn w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
B.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C. 他的作品不仅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而且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
D. 在这个问题上,我的看法与他的完全一致。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B. 近期,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C. 在这次会议上,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讨论。
D.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被迫延误。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
变换后: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
B. 原句: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变换后: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C. 原句:这位老人虽然年迈,但精神矍铄。
变换后:这位老人虽然年迈,但精神矍铄。
D. 原句: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
变换后: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如同春雷一般震撼人心。
B. 她的美丽如同夏花一般绚烂。
C. 他的勇敢如同猛虎一般威猛。
D. 他的智慧如同大海一般深邃。
6.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不理想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B. 他的演讲富有激情,感染力极强。
C. 这幅画色彩斑斓,栩栩如生。
D. 他的成绩名列前茅,备受瞩目。
7.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2024中职高考语文试卷

2024中职高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狭隘(ài)炽热(zhì)镌刻(juān)B. 教诲(huì)解剖(pōu)相形见绌(chù)C. 纤维(qiān)遒劲(jìng)无动于衷(zhōng)D. 畸形(qí)粗犷(guǎng)前仆后继(pū)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狼籍烦躁因地制宜锐不可当。
B. 蹒跚迁徙销声匿迹物竟天择。
C. 轩榭追溯长途跋涉五彩斑斓。
D. 濒临取谛天衣无缝巧妙绝伦。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他的演讲______,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______,而要勇往直前。
这座古老的建筑______着历史的沧桑。
A. 慷慨激昂畏缩不前蕴含。
B. 抑扬顿挫望而却步包含。
C. 绘声绘色停滞不前包涵。
D. 声情并茂踌躇不前蕴藏。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在学术上精益求精,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
B. 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栩栩如生,让人赞不绝口。
C.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D. 在学习上,我们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循循善诱的教导,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C.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校园。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6.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 “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C. 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D. 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7.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 唐代诗人李白被称为“诗圣”,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
中职高考试卷真题语文(3篇)

第1篇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恪守(kè shǒu)蹒跚(pán shān)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B. 憾事(hàn shì)指点(zhǐ diǎn)炽热(chì rè)C. 祈祷(qí dǎo)慷慨(kāng kǎi)倾盆大雨(qīng pén dà yǔ)D. 残暴(cán bào)憧憬(chōng jǐng)振奋(zhèn fè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组织了多场写作讲座。
B.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团队精神,还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刻苦学习、勤奋好问的精神。
D. 我觉得这部电影拍得很好,你看了吗?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终于明白了,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这句话让我深思。
B. 他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曾获得过诺贝尔奖——物理学奖。
C. 他一边吃饭,一边看着电视,结果噎住了。
D. 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4.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B. 他学习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C. 这次比赛他发挥得非常出色,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D. 我觉得他这个人很虚伪,不值得信赖。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这个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改写后:这个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因为他很聪明。
B. 原句:老师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改写后: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这是老师告诉我们的。
C. 原句:这个城市很美丽,有很多名胜古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下)宾川三中职高班语文期中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I(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渎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边陲锤炼捶打唾手可得B.玷污粘贴铁砧沾沾白喜C.颠沛嗔责缜密瞋目而视D.拜谒烟霭褐色响遏行云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整饬范畴栉风沐雨卷帙浩繁B.必竟想像两全齐美弱不禁风C.勘误脏款闻过饰非要言不繁D.斑斓调济贸然行事瞑顽不化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①中方希望美方切实履行,与中方一道反对和遏制“台独”,维护台海和平志安宁。
②平时出了问题,你首先应该从思想上检查自己,绝不能______责任,或埋怨别人。
③在每一次创新攻关时他都全力以赴,全身投入,“走路撞树”的现象时有发生。
A.承诺推托以至B.诺言推脱以致C.诺言推托以致D.承诺推脱以至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假冒伪劣产品在劫难逃。
B.近年来,伊朗政府因为浓缩铀政策受到国际社会制裁,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最近,在美国推动下,联合国或将出台更加严厉的制裁措施,这真是祸起萧墙!C.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指出,在中国,无论是旅游指南还是产品介绍,无论是名胜古迹的说明还是街头巷尾的标牌,外文翻译差错到了俯拾即是的程度。
D.这一次,导演把《士兵突击》最重要的角色给了王宝强,其他人倒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红衣少女从桥那头走过来,大约十五、六岁的样子。
B.以前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中学生应该全面发展,你可不能偏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等每科知识都要好好掌握。
D.下个学期就要文理分班了,你是读文科呢还是读理科呢6.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完善了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医护人员的教育,以避免医疗事故不再发生。
B.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C.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
D.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项是这就好比一个人远远而来,最初我们只看到,然后又看清了,然后又看清了,最后这才看清了。
①他的眉目乃至音容笑貌②他是肥是瘦③他是方脸或圆脸④他穿的是长衣或短褂A.②④①⑧ B.③②④①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8.依次分析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组是()①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个小时以上。
③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④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灭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A.比喻引用对偶借喻 B.比喻反语夸张借代C.拟人反语夸张借代 D.拟人引用夸张借喻9、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B、老舍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
C、《家》、《春》、《秋》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代表作,合称"爱情三部曲"。
D、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剧本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中国社会现实。
10、下列与其他三项加点词活用方式不同的一项是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席卷天下,包举宇内C、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D、相如廷叱之二、填空题(8分)11、,鱼翔浅底,。
12、青,取之于蓝,。
13、东船西舫悄无言,。
15、《国务院关于成立闲家行政学院的通知》中,“国务院”属于通知‘”三要素”中的。
三、判断题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0题(10分)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miào)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17、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项是 ( )A、宦者令缪贤舍人令,让、使B、而束君归赵矣束,捆缚C、王必无人必,一定D、大王亦幸赦臣幸,侥幸18、与“而君幸于赵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走欲与为戏D、师不必贤于弟子19、译文有误的一项是()A、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我的门客商相如可以出使。
B、求人可使报秦者——寻找可以出使报复秦国的人。
C、则幸得脱矣。
——那么侥幸能够免罪。
D、宁许以负秦曲——宁可答应给秦国宝璧,使他承担理亏的责任20、下列加点词与“臣语曰”的“语”字活用相同的一项是()A、日削月割,以趋于亡B、李牧连却之C、沛公军霸上D、素善留侯张良五、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7--30题。
绿的歌冰心我的童年是在大海之滨度过的,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湛蓝的大海,身后是一抺浅黄的田地。
那时,我的大半个世界是蓝色的。
蓝色对于我永远象征着阔大,深远,庄严……我很少注意到或想到其他的颜色。
离开海边,进入城市,说是“目迷五色”也好,但我看到的只是杂色的暗淡的一切。
我开始向往看一大片的红色,来振奋我的精神。
我到西山去寻找枫林的红叶。
但眼前这一闪光艳,是秋天的“临去秋波”,很快的便被朔风吹落了。
在怅惘之中,我凝视着这满山满谷的吹落的红叶,而“向前看”的思路,却把我的心情渐渐引的欢畅起来!“落红不是无情物”,它将在春泥中融化,来滋润培养它的新一代。
这时,在我眼前突兀地出现了一幅绿意迎人的图画!那是有一年的冬天,我回到我的故乡去,坐汽车从公路进入祖国的南疆。
小车在层峦叠幢中穿行,两旁是密密层层的参天绿树:苍绿的是松柏,翠绿的是竹子,中间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色调深浅不同的绿树,衬以遍地的萋萋的芳草。
“绿”把我包围起来了。
我从惊喜而沉入恬静,静默地,欢跃的陶醉在这铺天盖地的绿色之中。
我深深地体会到“绿”是象征着:浓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热切的希望……绿,是人生中的青年时代。
个人,社会,国家,民族,人类都有其生命中青年时代。
我愿以这支“绿的歌”,献给生活中在青年社会主义祖国的青年们27、文中临去秋波"这个比喻的本体是什么?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2分)答:(1)本体是。
(2)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不超过8个字)28、作者见到了"绿"感到"惊喜",甚至"陶醉"了,这是为什么? (不超过30个字)(3分)29、作者已将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三部分表达了哪几方面的思想内容?分别把它们概括出来。
答:30、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2分)A、文章的开头,作者说"那时,我酌大半个世界是蓝色的"这是因为"我"那时大多沉醉于这蓝色中。
B、"我"离开海边,进大城市"后,"看到的只是杂色默淡的一切",这"默淡"指城市色彩的驳杂,与辽阔大海的一片湛蓝相比显得豁然失色。
C、文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吗1自明代诗人顾炎武的诗作,其下旬是"化作春泥更护花"。
D、文章的题目思,《绿的歌》,作者却先写大海的湛蓝,城市的杂色,枫林的红色,这是为突出后面的绿色作铺垫。
E、文章运用了比拟手法,分别赋予蓝色、杂色、红色和绿色以人的思想感情。
七、(6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古代有位将军率部打仗,但他的人马只有敌人的十分之一,众将信心不足。
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卜,他拿出一枚铜钱,对众将士说:“胜负在天,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
如果抛落的铜钱正面朝上,神灵让我们战无不胜;正面向下,是要失败。
”接着,他连抛三次,铜钱均正面朝上。
全军欢腾雀跃,出战大胜。
凯旋后,将军拿出铜钱让大家看,原来这枚铜钱两面都是正面。
请以“信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