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财贵讲座观后感
《王财贵教授儿童经典诵读讲座》观后感

《王财贵教授儿童经典诵读讲座》观后感
我看了《王财贵教授儿童经典诵读讲座》后,感触很深。
讲座先讲台湾的孩子从小接受类似于美国的教育,渐渐忘记了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
对中国的许多名著一无所知。
自己祖国的文化都不了解,如何去学习别的国家的文化呢?接着,就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倡导孩子读经。
经就是指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
这些都是中国历史悠久,教人做人的书。
每小句三个字,朗朗上口,短小精悍,脍炙人口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历史故事。
像弟子规主要教人孝顺。
每一小段都有一个有关这一段的内容的故事,且一字一句都包含一个深刻的道理。
短短几百字,概括了一生的哲学。
只要我们去品读,去感悟,去体会,就会感觉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华夏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
同时,现在全国兴起“国学”热,不禁让我一点担忧:
孔子不是说要因材施教吗?我感觉王教授的读经计划似乎分量过重了。
也许孩子对现代科技、自然科学等其他事物更为感兴趣,对语言不“感冒”,过多读经是否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热情呢?教育部门又如何把握分寸呢?“知心姐姐”说过:“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我觉得一方面注重经典的质量,还要注重孩子情绪。
王财贵教育心得

王财贵教育心得王财贵教授《儿童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王财贵教授《儿童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地点:深圳梧桐山时间:己丑年正月初十下午(2009,02,04)主讲人:王财贵录音提供:哲萱文字录入:智楷一、从人性出发教育是「按照人性开发人性」的工程各位朋友,大家好!(鼓掌)本来过年是要休息的,不过,因为朋友的热情,就不让我休息(笑)。
我在过年时节,有机会跟这么多关心教育的朋友见面,其实也舍不得休息,我很乐意来跟大家谈一谈。
读经教育,有些人还是不很了解,或许是因为我们还有些意思没有完全表示——虽然我推广读经这么久,讲了这么多场演讲,但大部分演讲都在宣导基础理论,今天好像给我一个比较特别的题目,要我把读经教育构想中的全程规划来作一个完整报告,所以今天的演讲是很特别的。
有关读经教育,我讲过一千场了,今天是第一千零一场,今天最特别,所以,今天参加的朋友都是很有福气的,(鼓掌)。
其实说特别也无所谓特别,西方有句谚语说:「天地间没有任何新鲜的事物,没有任何特别的东西。
」但现在我们讲读经教育,好像对于当前,也可以说对中华民族一百年来,乃至于对西方三百年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就是比起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国的教育体制、西方的教育体制——读经教育好像显得非常特别。
不过,我刚才说,天下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尤其是讲教育、办教育,本来就不可以特别,它是最平实的东西,哪一个人在教育中耍花样,哪一个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给教育做一些特别的不一样的新鲜的让人耳目一新的想法与做法,通通都是违反教育本质的胡作非为。
因为教育是「按照人性开发人性」的工程,而普天之下,千古以来,人性都是一样的,没什么特别,没有古代跟现代的差别,也不可以有东方和西方的差别。
天下间任何事情,总起来只是一个道理。
将天下所有的事,总起来看成是一个道理,就好像朱子所说的「统体一太极」,从这个总体的道理,下放出来,有许多个别的事物,每一个个别的事务,也都有它的道理,这叫「物物一太极」。
《一场演讲百震撼》观后感

《一场演讲,百年震撼》观后感前些天,在胡老师的课堂上,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视频,是古文经典推广者王财贵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一场关于儿童教育的演讲,叫《一场演讲,百年震撼》。
看完整个视频,我用八个字形容自己的感受,那就是醍醐灌顶、大彻大悟。
王财贵老师说,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
我想他说的是有道理的,现代的教育弊端日益显现,老师抱怨学生难教,学生抱怨老师不会教。
尤其是小孩教育更是让家长、教师头疼不已。
究其原因,我想这和家长老师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有很大关系。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笨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因为作为一个正常人(我们以正常的情况为准),他的智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从一生下来就是如此,“本来一个孩子,他就是那样的纯真纯洁,他的品德,我们只要不破坏他,就很好了;本来一个孩子生下来潜能无穷,我们只要不障碍他,就不错了。
”这是王老师的原话。
我觉得是一样的道理,后天的早期教育就对一个孩子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有什么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人才,王财贵老师说得好,你教什么,孩子们就学什么。
你教得好,孩子就学的好,你教的不好,孩子就学不好。
真的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我觉得王财贵教授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如果我们有一桶水,我们不要舀一瓢给孩子,我们要给孩子指引一条河!”,当时这句话给我的感触很深刻,很受启发。
家长、教师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小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们不能为了保持自己在孩子面前伟大光辉的形象而束缚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比如孩子问了我们不知道的问题或者是好笑的问题,我们不能粗暴的回应他或是喝止他,而是应该耐心的和他一起探讨,一起解决他的疑问,这样才能保持他那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很有作用的。
教育不能违背孩子的天性,不能违背自然的发展规律。
我们很多人之所以现在文化水平不高(不是指学历,而是内心深层次的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多是因为在小时候没有打好基础,王财贵教授说,儿童应该在13岁之前把最重要的书全部读完,将重要的书装在肚子里。
关于“创新思维与当代教育”的感想—王财贵

关于“创新思维与当代教育”的感想——观《王财贵讲座》有感记得某台采访王财贵教授时,主持人问:“如今有一些声音说你批评当代教育,对此你有什么说法吗?”王说:“首先我要说的是,我没有批评现在的教育,我只是希望当代教育有所改进!谁不希望它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好呢!”王财贵,博士,著名国学大师牟宗三的入室弟子。
台湾的台中师范学院语教系副教授。
1994年王财贵教授在台湾发起“儿童诵读经典”的教育运动,在台湾、美国、东南亚及大陆演讲1000多场,掀起了全球华人地区“儿童读经”风潮。
王财贵教授不仅是一位中国文化孜孜不倦的传播者,同时也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师者。
在两堂创新思维课上,看完《王财贵讲座》之后,我很受震撼,我觉得王财贵教授关于教育与学习的改革就是创新!对于当代教育我只能说它有好的地方也有不足,好的地方我们保留,让我们谈谈它缺失的地方。
首先就是它的条条框框让我们缺失了一个学生“学“的本质。
就我自身经历而言,在小学我还有精力和大量时间能够思考,尤其是探索,发现和创新。
可是到了初中,一切试卷,功课如洪水般扑面而来,根本无暇思考,每天思想一团乱,两点一线,十分僵化,那时也来不及开发右脑,发展个人兴趣爱好。
体育、音乐撇到一边,被家长称为“没有用的东西”—的确,考试不考。
刚开始接受不了这么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后来想到考试不考,便不再想它。
发一套卷子下来,这题我会解,怎么解,我有两种方法甚至更多,但我自己的方法比较麻烦,而且老师也不一定认可,还是用老师的方法吧,能保证得分就行。
看书,看教科书,课外书考试也不考,看教科书遇到什么不清楚的问题了,问学委,学委不知道,说别想了,考试不一定考。
想一想,不行,不知道答案心里不舒坦,拿着去问老师吧,老师扫一眼,这块儿不用看,考试不考!知道了,不舒坦也得舒坦了,不想了,再后来习惯了,再后来就舒坦了。
这便是应试教育吧。
我们改的不是应试教育,考试没有错,关键是考什么,而考什么要看教什么,如何教。
王财贵教育是很简单的事观后感

王财贵教育是很简单的事观后感王财贵教育是很简单的事观后感《王财贵教育是很简单的事》这本书是王财贵老师讲述自己教育经验和理念的一本书籍。
这本书读后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有时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王财贵是一名退休教师,他用自己36年的教育经验总结了自己教育的要点,提出了“三不”教育方法,即不计功,不计较,不争不抢,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让我明白了教育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和理论,反而可以简单而有效地进行。
在王财贵看来,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而不是追求分数或成就。
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而教师的职责就是去发现和培养这些潜能。
他反对以功利的眼光看待教育,不希望孩子们为了分数或名次而失去了自己的天性和快乐。
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王财贵老师那份对学生的热爱和耐心所打动。
他的故事让我反思了自己对教育的认识和方法。
作为一名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不是一味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真理。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他们选择和决策的自由权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将来的生活中做到真正的自主和独立。
通过阅读,我还意识到教育并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
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是父母、老师和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品德和人格,为他们创造一个有爱的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
总的来说,王财贵老师的《王财贵教育是很简单的事》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简单性。
教育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理论和方法,只需要我们用心去爱学生,用心去培养他们的人格和能力。
教育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是引导学生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人。
王财贵讲座观后感5篇

王财贵讲座观后感5篇参考!王财贵讲座观后感范文一这堂课,温老师给我们看了王财贵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的演讲,这一场演讲,被称为〝一场演讲,百年震撼.〞王财贵教授是儒学大师牟宗先生的嫡传弟子,他一直致力于推动复兴传统文化的活动,所以王财贵教授的这场演讲主要围绕着中国古典文学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展开.在演讲的开篇,王教授就说了这么一段话:〝今天我之所以来到这里,就是要说明一件事情——请各位老师,这一辈子务必要记住——教育是非常建党的事情;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情,因为本来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潜力无穷,但是有许多的老师,许多的家长一直在残害障碍着我们的孩子,所以请你们千万.千万!拜托.拜托!不要再去残害我们自己的孩子了.〞这段话刚开始在我听来,实在是有点言过其实,一直被称为浇灌祖国花朵园丁的教师和一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怎么竟会被冠上残害孩子的罪名;但是当我看完整个演讲视频,我终于明白为何王教授会有这样的言论,因为我自己都不由自主地觉得:原来我也是被残害的孩子之一.在视频中,王教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中国人,不要忘了中国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只是在个别人一句〝古言繁琐〞的批判下就全盘否决,开始用浅显易懂的白话文替代博大精深的文言文,开始不再让孩子们学习古代的经典篇章,开始让孩子们放弃我国本身最应该追捧学习的`四书五经,而这个别的批判者还是背诵着四书五经长大,因为这些四书五经而到达文化巅峰的高度,所以王教授说〝忘了自己文化的民族,不只是自己的损失,也是一种对于其他民族的罪过〞.古人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现金大学生何其多,但是真正能做到古人从前所定义的大学之道的,寥寥无几.中国的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璀璨的文化特点,都有名垂青史的文章诗句,这些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是在几千年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名言警句,是值得每个中国人去学习的东西.看完这个视频的时候,我总在感叹,为何这个视频不是再早一些出现,如果它再早一些出现,或许现在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成长起来.读经,不但是一个继承中国传统文学的活动,还是一个让更多孩子茁壮成长的运动,更是一个让中国更优秀的一场革命.王财贵讲座观后感范文二看过很多批判当今教育的话题,可惜都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当今教育实的施方案.刚开始听演讲的时候,我也认为这个演讲不会有可实行的策略的,可是听到后来,我发现自己错了.王财贵教授认为现在的教育实在吹残祖国的花朵,其实这是完全不容置疑的!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心理成长历程,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接受能力,一切从零开始慢慢去发掘,培养自己的兴趣,而作为家长老师,不应该去硬性规定他们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而是指导他们,辅助他们去发现自己的兴趣点.记得高中物理老师讲过:小孩应该有个快乐的童年,不应该像我们一样只懂得看书,死读书读死书,变成书呆子,除了书,什么都不会,不爱学习却偏偏挨压着去学习.小孩子应该与同龄人嬉戏,让她们自己爱上学习,而不产生抵触心理,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作为孩子,要不断发掘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有什么不满或不愉快的应该及时向家长或老师反应,及时沟通,而不应该闷在心里,长期积压,要懂得处理情绪与学习的关系.作为家长要以一颗纯真幼小大的心灵与小孩成为朋友,去开启他们心灵智慧之门,去和她们一起成长.而不是当他们做得不好时,对他们非打即骂,家长也不应该盲目的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帮助他们培养阅读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自我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作为老师,当学生感到困难或不解时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而不是一味打压或要他们放弃.作为老师要真正明白:〝小朋友,跟我念〞的真正含义,上课要集中小朋友的注意力,从最基本的教他们念书开始,可选《论语》.《四书五经》等名著来教,要让他们养成阅读的兴趣.中华五千年文化,我们问你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文化源远流长,造福每个炎黄子孙,开启更多儿童的智力之门!王财贵讲座观后感范文三观看了王财贵教授的《一场演讲百年震撼》讲座,我感触颇深.原来这个讲座是针对教师家长的,但也在我心中激起共鸣,使我得到一些启发.讲座主要讲述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观看过程中有两个地方让我心潮澎湃,先是讲到我们是当今大量存在的文化侏儒,没有能力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王财贵教授讲中国留学生回答不出外国学生关于《易经》,《老子》,《礼记》等中国经典著作的提问,这些著作在我二十几年人生中几乎都没看过,身边大部分人也和我一样,没有奠定好的基础,我们的身体长大,文化和精神却停滞不前,心灵中没有自己祖国的好的文化信仰,再去学别人的文化就只能全盘接收,学到的大多不是精髓.可惜我懂的太晚,再去读经已经效果不大,人生观基本形成,但我还愿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来使自己心胸宽阔.在讲到不管是科学还是非科学,都要早一点教.最重要的时间阶段是0_3岁,超过3岁到6岁机会小一点,_岁以后就基本没用了.尤其是最后十几分钟王财贵教授告诉我们的关于他教育自己孩子们的经历,让我感到期待,我想等我以后有了小孩一定要给他听古典音乐,听英语,读经给他听,等他会说话了就让他背经,学语文,培养他的智力和记忆力,来补上遗憾.王财贵讲座观后感范文四看完了那个讲座之后,我觉得他说得太对了,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几乎让我们〝送〞出去多少了,又还剩多少了.就比如说我们中国的阴阳八卦图,那是我们中国历史中的一颗星,可是却成了韩国旗的标志物.那可是我们中国的文化遗产!可转眼间却上了韩国的国旗.再如,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著名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国际上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可韩国人和日本人却说孔子是他们国家的石祖,他是韩国人.是日本人.因为孔子倡导尊老爱幼,可中国人却做不到,韩国人.日本人能做到.由于中国人的陋习而让我们的历史被别国所不认可.中国人的陋习是可耻的.是让人无法忍受的.我们如果想重新夺回属于我们的文化,让我们的历史重新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就要改掉那些陋习,改掉那些被外国人鄙视的行为.〝国学〞包含着许多的中国文化,如四书五经.《论语》等等.其中礼节在外国人眼中最有礼貌和特色的.而学习国学中的精华部分,提高个人修养,有助于增强爱国责任感.民族自豪感了解历史,以史为鉴,提高纵向思维,开发右脑.而且你一但有了高尚的品质,你的气质,你的形象就会与众不同,就会比一般的人更高雅.国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醒世名言和精神支柱,是国学精华中的精华!那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一起徜徉在国学智慧的殿堂,让我们用国学思想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优秀的人.王财贵讲座观后感范文五一部《论语》兴天下,耳濡目染成栋梁.这应该是台中师大教授王财贵演讲的核心,他批判了现行的教育,批判了日益西化的失败教育,倡导古文经典诵读,认为这些古文经典诸如《四书》.《五经》应为学好语文及其他科目的基石.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我对孩子的教育豁然开朗,相见恨晚之感.这是一次伟大的演讲,也是对现行教育的一次猛烈抨击,这次演讲同时也为我补上了怎样教育孩子的一课,使我倍感震撼,同时也为失去孩子教育的最佳黄金期深感自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我们却不十分重视,听完王财贵教授的演讲,想一想这是多么可怕啊!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是否也应该从《论语》.《老子》等经典之作开始呢?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一件事.《四书》.《五经》这些书是我国几千年来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我们现在就应该万分重视起来,认认真真的学习这些古文经典,使人们变得更加理性,更加聪慧,愿天下的孩子真正能成为中华崛起的栋梁.王财贵讲座观后感范文五篇分享。
王财贵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演讲

《王财贵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演讲》观后感“一场演讲,百年震撼。
”用这样一句话来评价这一场演讲一点都不过分。
当看完这场演讲的视频后,又一次引发了我们对教育理念的再讨论和再思考。
中国是一个有着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建国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大笔的宝贵财富。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其绵延不绝的文化张力直到现在依然滋润我们的心田。
因为它是具有永恒的价值,它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而长存于天地之间。
经典是蕴涵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历史上知识分子所公认经典,而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流传不衰的莫过于经、史、子、集。
不能否认,时至今日,它们中仍然蕴涵着大量的伦理道德、礼仪风俗、人文历史等古代文化,对于现在仍然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
然而,我们如今的教育理念只是为了升学而教育,完全忘了教育的初衷,忘了教育真正的目的。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不应该专门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当我们听到连战、宋楚瑜等的演讲,当我们看到蔡守训法官的判决书时我们是否为其国学的博大精深而折服?他们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显示出深厚的国学功底,令国人惊讶万分。
我们的学生竟然出现了为向宋楚瑜问一个有一点点水平的问题而事先看了一整天书的情况。
试问,这就是我们教育出来的具有高水平的大学生吗?“读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未成年人在诵读经典的同时,会自觉用圣人的言行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行为好转,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通过学习国学启蒙,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到“少时熟读,终身受益”的良好读书习惯。
通过熟读这些经书,逐渐地在心中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们的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我们的追求;“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是我们的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我们的操守;“以诚为本”是我们的做人原则;“无为而无不为”是我们的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我们的意志;“见贤思齐”是我们的人生态度。
【知识学习】《震撼百年的教育演讲》观后感

《震撼百年的教育演讲》观后感前两天观看了台中师大教授,国际著名教育专家王财贵博士的演讲。
两天来自己也很惶恐,将近30年的教育工作,自己在干什么呢?自己兢兢业业,刻苦努力的教授语文学科,自认为和身边的教师一样,是一名合格的教师,然而在开学初的教师培训会上被批为老师应下18层地狱,真可谓是罪大恶极之人了。
这让自己苦恼了一段时间,本人为自己做的是育人、树人的积德行善之事呢?在王博士的演讲中又评价为教师是在毒害国家的幼苗,情何以堪啊?!细想想人家说的不对么?放眼去看,许多经过十几年教育的孩子,不懂人恭之礼,满口脏话好吃懒做,对父母呼来喝去,对老师不服不忿,难道这就是家长用手捧着,用蜜浸着,老师用心育着,费心护着的结果么?哪个孩子不是人之初,性本善呢?看当今社会,乌烟瘴气,衣、食、住、行;除了住不起外,其余衣、食、行,哪样安全呢?这不是人生之本么?坑、蒙、拐、骗、鱼肉百姓不为所耻,而且大行其道,这是泱泱文化积淀,礼仪之邦的子民?这些谁之过?谁之过?是教师吗?教师不过是制度的执行者,只不过是一截蜡烛,别人把它放在哪里,它便在哪里忠诚的,无怨无悔的发光,然而这些蜡烛制作的原料是绿色环保的还是有毒,又岂是能自己说的算的?说蜡烛似乎都高抬自己,全国上百万教师如何呕心沥血很少有人关注,及其个别的教师伤害学生事件却沸沸扬扬,很多家长端枪瞄准教师,媒体社会也一边倒的厌恶教师,煽情敌对情绪来显示自己似乎还有一些良知。
教师已不亚于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尊师重教”不是笑话吗?连自己教的学生都不尊重老师,打骂老师的现象不是时有发生吗?教育如何改革,是一个个沙粒一般的老师能决定的吗?老师们不是按照教学纲要在努力去实践吗?如果说老师是害人的罪人,那老师只不过是忠诚但悲哀的替罪羊啊!教师就是一份工作,教师就是普通百姓中的一个群体,既佩戴不起“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光环,也背不起“毒害国家下一代”的黑锅。
所有的人都希望教师十全十美,希望老师博学多才,希望老师精明能干、能说会道、兢兢业业--------,每个老师何尝不这样希望,没有在努力?如果真能那么博学多才当大学教授多好,如果那么精明能干当个总裁、董事长多好?如果那么能说会道,当个专家多好?再差些也能当个小编呀!可惜我们真没那份能力,我们只是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听完王财贵教授的讲座以后大家都有什么感想呢?以下是收集的王财贵讲座,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王财贵讲座观后感一
观看了王财贵教授的《一场演讲百年震撼》讲座,我感触颇深。
原来这个讲座是针对教师家长的,但也在我心中激起共鸣,使我得到一些启发。
讲座主要讲述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观看过程中有两个地方让我心潮澎湃,先是讲到我们是当今大量存在的文化侏儒,没有能力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王财贵教授讲中国留学生回答不出外国学生关于《易经》,《老子》,《礼记》等中国经典著作的提问,这些著作在我二十几年人生中几乎都没看过,身边大部分人也和我一样,没有奠定好的基础,我们的身体长大,文化和精神却停滞不前,心灵中没有自己祖国的好的文化信仰,再去学别人的文化就只能全盘接收,学到的大多不是精髓。
可惜我懂的太晚,再去读经已经效果不大,人生观基本形成,但我还愿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来使自己心胸宽阔。
在讲到不管是科学还是非科学,都要早一点教。
最重要的时间阶段是0~3岁,超过3岁到6岁机会小一点,13岁以后就基本没用了。
尤其是最后十几分钟王财贵教授告诉我们的关于他教育自己孩子们的经历,让我感到期待,我想等我以后有了小孩一定要给他听古典音乐,听英语,读经给他听,等他会说话了就让他背经,学语文,培养他的智力和记忆力,来补上遗憾。
王财贵讲座观后感二
看完了那个讲座之后,我觉得他说得太对了,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几乎让我们“送”出去多少了,又还剩多少了。
就比如说我们中国的阴阳八卦图,那是我们中国历史中的一颗星,可是却成了韩国旗的标志物。
那可是我们中国的文化遗产!可转眼间却上了韩国的国旗。
再如,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著名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国际上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
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可韩国人和日本人却说孔子是他们国家的石祖,他是韩国人、是日本人。
因为孔子倡导尊老爱幼,可中国人却做不到,韩国人、日本人能做到。
由于中国人的陋习而让我们的历史被别国所不认可。
中国人的陋习是可耻的、是让人无法忍受的。
我们如果想重新夺回属于我们的文化,让我们的历史重新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就要改掉那些陋习,改掉那些被外国人鄙视的行为。
“国学”包含着许多的中国文化,如四书五经、《论语》等等。
其中礼节在外国人眼中最有礼貌和特色的。
而学习国学中的精华部分,提高个人修养,有助于增强爱国责任感、民族自豪感了解历史,以史为鉴,提高纵向思维,开发右脑。
而且你一但有了高尚的品质,你的气质,你的形象就会与众不同,就会比一般的人更高雅。
国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醒世名言和精神支柱,是国学精华中的精华!那我们
应该立即行动起来,一起徜徉在国学智慧的殿堂,让我们用国学思想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优秀的人。
王财贵讲座观后感三
一部《论语》兴天下,耳濡目染成栋梁。
这应该是台中师大教授王财贵演讲的核心,他批判了现行的教育,批判了日益西化的失败教育,倡导古文经典诵读,认为这些古文经典诸如《四书》、《五经》应为学好语文及其他科目的基石。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我对孩子的教育豁然开朗,相见恨晚之感。
这是一次伟大的演讲,也是对现行教育的一次猛烈抨击,这次演讲同时也为我补上了怎样教育孩子的一课,使我倍感震撼,同时也为失去孩子教育的最佳黄金期深感自责。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我们却不十分重视,听完王财贵教授的演讲,想一想这是多么可怕啊!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是否也应该从《论语》、《老子》等经典之作开始呢?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一件事。
《四书》、《五经》这些书是我国几千年来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我们现在就应该万分重视起来,认认真真的学习这些古文经典,使人们变得更加理性,更加聪慧,愿天下的孩子真正能成为中华崛起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