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
健康生活大学生分享如何在大学期间保持身心健康

健康生活大学生分享如何在大学期间保持身心健康大学生分享如何在大学期间保持身心健康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知大学生活的忙碌与压力。
课业繁重、社交活动频繁,加之心理压力的积累,我们往往忽略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保持身心健康的小窍门,帮助我们全面发展,享受充实又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活。
一、合理规划时间时间管理是大学生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
我们需要合理规划每天的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学习、休息和娱乐。
在制定时间表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个人的节奏和喜好,合理安排每天的活动。
合理规划时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减少时间浪费和压力累积。
二、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规律的作息可以帮助我们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建立起规律的作息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保持精力充沛、头脑清晰。
此外,适量的运动和均衡的饮食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三、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大学期间,社交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我们可以结交新朋友,扩大人际关系,提高社交能力。
社交活动不仅可以带来愉快和放松,还可以增加我们的人际经验和价值观。
此外,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困惑和快乐也是舒缓心理压力的一种方式。
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保持社交活动的适度,避免过度消耗精力和时间。
四、注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大学生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压力和情绪,如考试压力、恋爱压力、人际关系等。
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自我调节、寻求帮助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此外,培养积极的心态,学会从困难中找到乐趣和成长,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
五、培养兴趣爱好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释放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不论是读书、写作、绘画、音乐还是运动、旅行、美食等,只要是我们喜欢的,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兴趣爱好。
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我们可以增加自己的生活乐趣,平衡大学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大学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大学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大学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需要注重以下方面的指导和培养:1. 压力管理: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面临着课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多种压力。
应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培养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通过运动、休息、社交等方式缓解压力。
2. 情绪管理:学生在大学期间可能会经历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等。
应加强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的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情绪识别和调节能力,及时寻求帮助,避免情绪问题影响学习和生活。
3. 自我认知与自尊心培养:大学生应加强自我认知,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
学生应被教育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而有价值的个体,不要以他人眼光评判自己,注重培养积极的自尊心和自尊感。
4. 人际关系:大学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应学会与他人有效沟通、合作和处理冲突,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
同时要注意避免产生过度依赖或孤立的状态,主动参与和融入校园生活。
5. 成长与发展:大学生阶段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学生应被鼓励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培养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注重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与发展。
6. 心理健康知识宣传: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预防方法,以及心理健康资源的利用方式。
7. 应对困难和挫折:大学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应教育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从困难中提取经验教训,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8. 心理危机干预: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提供心理咨询、干预和紧急救助,帮助面临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得到支持与帮助。
9. 睡眠规律:睡眠对大学生成长和学习至关重要。
学校应加强睡眠健康的宣传与教育,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10. 全面发展:大学生应注重身心全面发展,不只追求学术成绩,还要关注体育锻炼、艺术修养等方面的发展,保持身心平衡。
浅谈大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现状

浅谈大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现状大学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一个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最为重要的关注点,因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人生幸福的基础。
然而,当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身体健康现状目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饮食不规律大学生生活节奏快,时间分配不当,常常出现三餐不定时、不定量、不均衡等饮食问题,导致肥胖、消化系统疾病、缺乏营养等问题。
2.缺乏锻炼理论学习、社交娱乐等活动占据大学生大部分时间,缺乏锻炼习惯,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引发多种疾病。
3.睡眠质量差大学生要在晚上熬夜学习,同时还有社交和娱乐活动,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睡眠不足或不规律会影响身体健康,引发多种疾病。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巨大,而他们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常常不够,缺少心理保健。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业压力大高考竞争压力、升学压力、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得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
很多学生因此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情感困扰大学生的情感生活较为复杂,他们面临的渠道多,交友、恋爱等方面容易出现情感困扰。
同时,父母离家、异地恋等因素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情感健康。
3.社会适应困难大学是社会适应的重要阶段,但是很多大学生和诸多新鲜的事物相遇时却面临适应困难,导致心理问题。
三、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方法要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问题,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具体的操作步骤。
1.饮食规律大学生在饮食上应尽量保证三餐规律,主食以及蔬菜、水果、奶制品等均衡摄入,同时适当增加蛋白质含量,这对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保障作用。
2.加强锻炼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跑步、瑜伽等项目,每周坚持三次以上的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机能和免疫能力。
3.改善睡眠切实采取措施保证充足和质量良好的睡眠,如戒烟戒酒、安排规律的睡眠时间等措施,以保证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如何做一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如何做一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一大挑战。
作为大学生,如何保持心理的健康,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做一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一、关注个人心理需求作为大学生,我们每天都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难。
关注个人的心理需求首先是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状态。
要学会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把负面情绪压抑在心中。
可以通过写日记、和好友交流等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情绪。
另外,大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
要学会分配好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无休止的学习,给自己留出一些放松和娱乐的时间。
二、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大学生应该注意和身边的同学、朋友、老师以及家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要学会与人沟通,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且尊重和理解别人的意见和想法。
此外,要学会放下过去的矛盾和纠纷,学会宽容和原谅,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若发生争执或矛盾,及时进行合理沟通和解决问题,避免积怨和压力的积累。
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是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营养食物,每天进行适当的锻炼,保持良好的体魄。
其次是要保持足够的睡眠。
大学生在面对繁重的学业和考试压力时,往往会牺牲睡眠时间。
然而,缺乏睡眠会导致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
因此,大学生需要保证每天足够的睡眠时间,以确保大脑和身体的正常运转。
最后,要学会减轻压力。
大学生要学会放松自己,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运动等方式来减轻压力。
同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四、寻求专业的帮助与支持在面对心理问题时,大学生应该勇于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和支持。
大学一般都会设有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可以到这里寻求专业咨询和辅导。
同时,也可以向身边的老师和朋友寻求帮助,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困惑和烦恼。
除了寻求专业的帮助外,大学生还可以参加一些心理健康促进的活动,例如参加心理健康讲座、阅读心理健康书籍等,从中获取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巧,为自己的心理健康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对于大学生而言,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对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并提供一些建议以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大学生普遍面临课业压力和生活琐事,容易产生睡眠不足和作息混乱的情况。
然而,规律的作息时间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规律的作息可以帮助大学生维持稳定的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保持身心的平衡状态。
因此,大学生应该养成每天固定的起床和就寝时间,确保每天睡眠时间达到充足的需要。
二、健康饮食习惯健康的饮食习惯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正确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为大脑提供足够的营养,改善记忆力和注意力集中力。
建议大学生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少食高糖、高脂肪食物,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
此外,平衡饮食还能调节情绪,减少焦虑和抑郁。
三、适度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改善睡眠质量,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大学生可以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比如慢跑、游泳、篮球等,每周进行持续的锻炼。
此外,团队运动项目还有助于增加社交活动,改善社交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四、积极应对压力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常常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积极应对压力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关键。
大学生可以通过调整心理预期和目标,制定合理计划和时间表,学会放松和自我管理,有效缓解压力。
此外,寻找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如与朋友交流或寻求心理咨询,也能有效地应对心理压力。
五、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通过投入自己的兴趣领域,大学生能够减轻焦虑和压力,转移注意力,增加心理满足感。
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或学习,如音乐、绘画、读书等,通过充实自己的生活,调节心情,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大学生要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以维护良好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危害与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危害与影响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心理健康问题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未来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危害与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对大学生生活的危害与影响1.1 降低生活质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会降低其生活质量。
例如,常出现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会导致大学生情绪低落、自卑、无助等,进而影响他们对生活的兴趣和参与度。
1.2 导致人际关系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会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一方面,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可能会避开社交活动,缺乏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孤立感和人际关系压力可能导致大学生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影响彼此的人际交往。
1.3 增加压力与挫折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还会增加他们的压力与挫折感。
在困扰他们的心理问题下,大学生可能感到无法应对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以及各种挫折,从而对未来的发展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出现自暴自弃的倾向。
二、对大学生学习的危害与影响2.1 影响学习积极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可能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无法集中注意力,减少学习时间,从而导致学业成绩的下降。
2.2 干扰学习效果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干扰大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焦虑或抑郁状态会干扰大学生的思维过程,影响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记忆力和推理能力,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果。
2.3 增加学业压力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通常会面临更大的学业压力。
他们可能因为自身心理困扰而无法有效地学习和应对各种考试,进而面临学习成绩下滑、挂科甚至辍学的风险。
三、对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危害与影响3.1 影响职业发展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心理问题会使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或表现出抑郁情绪,无法有效应对面试和职业竞争,从而影响他们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
3.2 削弱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存在会削弱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如何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与发展

大学生如何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与发展在求学的过程中,大学生面临种种压力与挑战。
为了顺利度过这段人生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应该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与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这一话题。
一、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认识自我是关注心理健康不可忽视的一步。
大学生应通过自省和自我反思,加深对自己的理解。
同时,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不断提高自尊与自信。
只有真正了解并接受自己,才能更好地处理各种挑战与困难。
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大学生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人际关系的建立对于心理健康十分重要。
首先,要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尊重别人的观点和感受。
其次,要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和分享经验。
最重要的是,遇到冲突和困惑时,要学会妥善沟通和解决问题,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恶化。
三、培养兴趣爱好,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是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活是一个多元化的环境,有丰富的社团和活动供选择。
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大学生不仅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增强自身的能力和技能,还可以释放压力和放松心情。
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和活动,发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对于心理健康的提升大有裨益。
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
大学生要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正确对待一切困难和挑战。
无论是学业上的压力,还是生活中的困难,都要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
同时,要学会感恩和快乐,积极寻找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
五、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当自身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时,大学生应该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心理咨询师或心理辅导员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困惑、缓解压力,并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大学提供了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
总之,大学生应该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与发展,通过认识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兴趣爱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来实现这一目标。
只有保持心理健康,大学生才能更好地面对挑战,顺利度过大学时光。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情绪稳定的保持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情绪稳定的保持在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的学业、人际关系等压力,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了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情绪稳定的保持。
一、建立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要保持心理健康与情绪稳定,首先应该建立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合理的作息时间、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拖延症的产生,制定学习计划,将任务分解为小目标,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摄取均衡的饮食,定期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关键。
二、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大学生期间,正是人际关系最为复杂和活跃的时期,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式来维护心理健康。
多与同学交流、合作,参加社团活动、志愿活动,加入学生组织等都是培养社交关系和提升个人自信心的好途径。
通过交流和合作,可以增加自己在集体中的归属感,缓解学业压力和焦虑情绪,从而保持心理健康与情绪稳定。
三、建立良好的心理调节机制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压力和困难时,应该积极寻求合适的心理调节机制。
我们可以尝试调节内心情绪的方法,例如学习放松训练、冥想、深呼吸等,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以抵抗负面情绪,也可以选择倾诉和寻求帮助。
同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和专业人士的交流中获得正确的心理引导和建议。
四、培养兴趣爱好和艺术情趣大学生应该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进行培养,培养艺术情趣,通过参与各种文艺活动或者自己的爱好,能够充实自己的生活,释放压力。
无论是音乐、绘画、阅读,还是摄影、旅行等,都能够带给大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情绪水平,增强心理健康。
五、培养自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学会自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理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条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目标和计划,不过度追求完美,适当调整期望值,减轻自身的压力。
同时,学会控制情绪和应对人际关系的问题,对于保持心理健康和情绪稳定也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
题目: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
关键字:
大学生,态度,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影响,作用,改善,生活,幸福感,情绪,性格,习惯,人际交往,心情。
摘要:
由于大学扩招,遍地都是大学生这一社会现象给当代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相比于学习压力,这种压力更多来自于生活,因为毕业可能面临着失业。
承受着这么大的心理压力,对我们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困扰了无数的大学生,使他们对生活持一种消极的态度,它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日常的情绪,性格的养成,习惯的培养,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身体健康等。
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对于生活的幸福感,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坚强、勇敢、乐观的性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应该努力从各个方面帮助大学生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乐观面对生活。
正文:
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包含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对于我们每一个正常人的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首先,一个人的情绪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甚至会影响其身体健康。
在我们的一生当中,每天都有情绪体验,喜、怒、哀、乐等都是常见的情绪,
随着个体与周围事物产生的关系而变化。
(参照:心理百科)情绪可以说和心理健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心情好的时候,你会觉得什么事物都是好的,郁闷难过的时候,你会觉得事事不顺,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只有张弛有度,你才会进入一种长期的强健身体、恢复疲劳的良性循环。
因此,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无论是愉快或不愉快的情况,都是因受外来刺激才产生的,所不同的是,前者是良性的刺激,后者是恶性刺激,皆影响身心的健康,故最好是控制在人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内,或者是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为宜。
否则,对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以及脏器的生理活动,将产生不良的影响。
愉快的情绪,会带来欢乐、高兴、喜悦,而且能舒畅胸怀.驱散疲劳和烦恼,并活跃神经机能和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免疫力,有利于防治和战胜各种疾病;不愉快的情绪,会带来烦闷、悲伤、胆怯、焦虑,使人抑郁、忧愁、悲观、失望,或是生气、发怒。
愤懑、暴躁、不能自我克制等等。
生理学家指出,人的情绪过分激动会使血球和红细胞数目急剧增加,血液比正常状态下凝结得要快;同时,因交感神经极度兴奋,在体内产生突然的应激作用,释放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因而,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活性增强,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的活性物质分泌增多,血液中胆固醇增高,颜面潮红,脉搏突然加快,血压急速上升,严重时,会出现心悸、肌肉颤抖等不良现象。
这样,会使人产生许多疾病,或者是加重原有疾病的病情。
(参照:情绪心理学——马昭兰)
喜乐过度,血压容易升高,不利于心血管的保护,甚至乐极生悲,发生脑血管意外;情绪过于忧郁、伤感,容易形成抑郁病和精神失常症,还往往导致旧病复发,加重病情的恶化程度。
正如我国中医所言:“喜过之伤心,怒过之伤肝,忧过之伤脾,悲过之伤肺,恐过之伤肾”。
“经常情绪不佳,会使气滞血瘀”。
世界著名长寿学者胡弗兰德说:“在一切对人不利的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寿、夭亡的,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
可见,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密切。
因此,心理护养很重要,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
其次,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对我们的人际交往关系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决定我们人生今后的发展。
当今社会是一个人际交往、合作与竞争的社会。
随着职业流动性的增大和大学生自主择业制度的形成,社会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著名的教育家戴尔·卡耐基研究成功人士后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
(参照:《山东农业大学学报》作者:薛轶娟)作为在校学习的大学生,人际关系不但是过去个人经历、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影响今后在校的学习生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的基本社会需要,也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人际交往效果和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成长与发展,提高交往能力,构建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实践课题。
人际、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人际就是人与人之间。
关系是指通过相互交际,相互影响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联系。
在心理学上,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彼此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距离。
人际关系反映了交往双方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彼此交流思想、感情、知识等信息的过程,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一个人就很容易抑郁,甚至把自己封闭起来,与原本属于自己的圈子隔离开来,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影响他一生的发展,所以,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身边有心理问题的同学摆脱阴影,走出困境。
另一方面,我们能否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态度决定一切,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尽管有时候我们不一定会成功,即使失败了也可以给我们以后的生活提供宝贵的经验。
如果我们不能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失败,就会在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对自己失去信心,逐渐变得气馁,情绪低落,久而久之,甚至会导致抑郁。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克服自卑的心理,可以在气馁的时候站在镜子前对自己说“我真的很不错”;另一方面,要学会肯定自己,即使仅仅是一小步的成功,也要给自己以鼓励和奖励,不必和别人攀比,不和别人比较,没比较就没差距,觉得大家其实也都差不多了,心里不会老觉得不平衡了。
也要学会自我安慰,在你
失落的时候。
在不如别人时,更不能自卑或者自责,应该学会适当的满足,告诉自己“我已经尽力了,这样的结果很不错”。
这样我们就会比较容易满足,也能够提高我们的幸福感。
幸福其实很简单,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以获得,如果我们可以经常保持微笑就会幸福多一点点;还有就是,我们要学会知足,不要总是追求完美,幸福就会离我们更近一点点:微笑,曾看到一句话,挺有意思的——“没有微笑的一天,就是浪费了一天”这话很有道理,学会让自己每一天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并微笑,也许能更容易的发现已在身边的幸福点滴;知足,幸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到好处,幸福不是脸上的虚荣,而是内在的需要,幸福不在别人眼中,而在自己心中。
幸福,其实就在每一天的付出与收获之间,安心地享受每一刻时光,用微笑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和每一次成功,你会发现——幸福原来很简单。
虽然我们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生活压力,但我们毕竟掌握了很多的知识,只要我们肯努力多一点点,就一定会收获多一点点。
之所以有很多大学生因为压力太大而抑郁,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对社会的要求过高。
常常面带微笑,不要要求那么高,懂得知足,那么我们的心胸就会很开阔,就可以远离那些心理疾病,从而改善我们的精神世界,改善我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为了大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能够积极乐观的体验生活,也为了我们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学校领导应当认识到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思想活跃,敢闯敢拼,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因此,他们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争取让我们每一位大学生都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充分体验自己宝贵的生活。
参考文献:
《情绪心理学》作者:孟昭兰(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作者:王玲(暨南大学出版社)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
《心理医生》2011年7月第195期作者:温文英《大学生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