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童话彼得与狼赏析
关于彼得与狼作品鉴赏600字的文章

关于彼得与狼作品鉴赏600字的文章《彼得与狼》是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一部音乐童话,被誉为“音乐童话的典范”。
这部作品以独特的音乐语言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向人们展示了音乐与故事的完美结合。
《彼得与狼》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彼得与一只狼之间的斗争。
彼得是一个勇敢而机智的男孩,他住在一个小村庄里。
一天,他决定去森林里玩耍。
在森林里,他遇到了一只狼,这只狼一直在威胁着村庄里的动物们。
彼得决定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来对抗这只狡猾的狼。
整个作品以交响乐为主体,每个角色都由不同的乐器来代表。
比如,小鸟由长笛演奏,鸭子由单簧管演奏,爷爷由低音管演奏等等。
这种运用不同乐器来代表不同角色的手法使得整个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在音乐中,彼得的主题是由弦乐器演奏的,充满了活力和冒险的气息。
而狼的主题则由低音乐器演奏,给人一种威胁和恐惧的感觉。
当彼得与狼展开激烈的斗争时,音乐变得紧张而激昂,给人一种紧迫感和战斗的氛围。
除了音乐本身,普罗科菲耶夫还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音乐与故事之间的完美结合。
他巧妙地运用了对话和音乐交替进行,使得整个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在彼得遇到狼之前,他与鸟、鸭子、猫等动物进行了一系列对话,通过这些对话来展示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性格特点。
《彼得与狼》不仅仅是一部儿童音乐作品,它也是一部寓教于乐的作品。
通过这个故事,普罗科菲耶夫想要告诉孩子们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并且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他希望孩子们能够从中学到勇敢、聪明和团结的精神。
总的来说,《彼得与狼》是一部充满魔力和想象力的音乐童话。
它通过独特的音乐语言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向人们展示了音乐与故事之间的完美结合。
这部作品不仅仅适合儿童欣赏,也能够让成年人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勇气、智慧和团结的力量。
《彼得与狼》鉴赏心得

《彼得与狼》鉴赏心得
《彼得与狼》是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故事,这部经典的音乐串烧具有丰富的音色和严谨的构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以童话的形式展开,通过不同乐器的代表角色,塑造了一个有趣而又紧张的情节。
从拉小提琴的彼得,到唢呐的大爷爷,再到狼队的低音管,每个角色的乐器声音独特而生动。
通过乐器的对话和相互呼应,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表现力。
这部作品的另一大亮点是它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
通过音乐的节奏、速度和音高的变化,描绘了彼得与狼的紧张追逐戏,给听众带来了愉悦的感受。
特别是最后彼得胜利的场景,音乐的高潮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令人沉浸在振奋人心的氛围中。
同时,这部作品也给人以启发。
它通过乐器的角色以及音乐的变化,给人们展示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彼得代表勇敢和坚毅,而狼代表着邪恶和危险。
最终,彼得以他的勇气和智慧打败了狼,展现了个体的力量和胜利。
总的来说,《彼得与狼》是一部儿童音乐故事,但它不仅适合孩子,也适合成人。
它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精彩的故事情节以及背后蕴含的哲理,使得它成为一部引人入胜的经典之作。
无论是聆听音乐还是品味故事,都能够在其中找到乐趣和启迪。
彼得与狼作品鉴赏600字

彼得与狼作品鉴赏600字
《彼得与狼》是一部由普罗柯菲耶夫作曲的交响童话,也是一部为儿童而创作的音乐作品。
这部作品以生动活泼的方式,通过彼得和他的小动物朋友们与狼的斗争,向孩子们传递了友情、勇气和智慧的重要价值观。
首先,从音乐角度来看,《彼得与狼》以其精湛的作曲技巧和生动的音乐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各种角色的性格特点。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主题和演奏方式,比如彼得的旋律轻快跳跃,展现了他的勇敢和机智;狼的旋律则低沉而凶狠,暗示了它的危险和狡猾。
这些音乐主题在全曲中反复出现,加深了孩子们对角色的印象和理解。
其次,从戏剧角度来看,《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紧张刺激的戏剧性。
彼得和他的小动物朋友们与狼的斗争,既是一场生死搏斗,也是一场友情与勇气的考验。
这个故事让孩子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深入理解友情和勇气的重要性。
此外,《彼得与狼》还通过各种音乐元素和乐器演奏的组合,向孩子们展示了音乐的魅力和乐器的特点。
比如,在作品中出现的各种乐器,如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圆号等,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音色。
这些乐器的使用不仅丰富了音乐的层次和色彩,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不同乐器的美妙之处。
最后,从教育角度来看,《彼得与狼》是一部极好的儿童音乐教育作品。
它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欣赏到音乐的美丽和魅力,还可以通过故事情节和音乐元素的教育功能,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情感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总的来说,《彼得与狼》是一部集音乐、戏剧和教育于一体的优秀交响童话。
它以其生动的音乐形象、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教育功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和欢迎。
彼得与狼作品鉴赏600字

彼得与狼作品鉴赏600字
(实用版)
目录
1.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
2.彼得与狼的音乐特点
3.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
4.彼得与狼的教育意义
5.彼得与狼的艺术价值
正文
1.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
《彼得与狼》是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一部儿童音乐作品。
该作品创作于 1936 年,是为了教育孩子们如何识别和避免危险,同时也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学习到生活中的道理。
2.彼得与狼的音乐特点
《彼得与狼》的音乐风格独特,采用了不同的乐器来代表故事中的各个角色。
例如,弦乐代表彼得,单簧管代表狼,圆号代表爷爷,巴松管代表猎人等。
这种表现手法使得作品的音乐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
3.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
《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简单易懂,适合儿童欣赏。
故事讲述了小男孩彼得因为不听爷爷的话,擅自外出,结果被狼抓住。
彼得机智地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逃脱了狼的魔爪,最后在猎人的帮助下,成功地击败了狼。
4.彼得与狼的教育意义
《彼得与狼》不仅仅是一部音乐作品,更是一部寓教于乐的教育片。
作品通过彼得的经历,告诉孩子们要听从长辈的话,不要擅自外出,同时,
也教育孩子们要学会保护自己,面对危险要勇敢和机智。
5.彼得与狼的艺术价值
《彼得与狼》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儿童音乐的经典之作。
同时,作品的教育意义和人文精神,也为其增添了深厚的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彼得与狼》是一部既有艺术价值,又具有教育意义的儿童音乐作品。
彼得与狼观后感

彼得与狼观后感《彼得与狼》是一部经典的音乐童话,由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于1936年。
这部作品以乐曲和讲述者的配合形式,通过音乐表达了一个故事,向观众传递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整部作品共分为六个小节,每个小节代表着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音乐通过不同乐器的运用来描绘不同的动物形象,非常生动形象。
故事的开头,规定了不同的乐器所代表的角色,笛子演奏彼得,贝司代表大狼,红领巾代表鸭子,小鸟由长笛演奏,爷爷则由嗩吶演奏。
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音乐主题,通过音乐的运用,使得故事更加鲜活。
整个作品的节奏感非常明确,使人随着音乐的旋律一同进入故事之中。
乐曲中融入了很多传统俄罗斯民乐,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俄罗斯风情。
音乐的旋律变化丰富,有欢快的部分也有悲伤的部分,使人情绪随之起伏。
在动物们惊慌失措时,曲调紧张激昂,而在彼得安抚大狼时则展现出温和慈祥的音乐形象。
这种音乐表达的变化,使观众更加容易理解和感受故事的情感。
《彼得与狼》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故事中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命运。
彼得勇敢、聪明,他代表着人类智慧和决断力;大狼凶猛、可怕,象征着危险和恐惧;小鸟聪明勇敢,象征着智慧和勇气;鸭子天真善良,象征着纯真和善良。
每个角色都在故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的命运也代表着不同的寓意。
通过这些角色的表达,观众可以从中获得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和启示。
《彼得与狼》所传递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团结的力量。
在故事中,彼得通过智慧和勇气成功地捕获了大狼,并展示了个体的力量。
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动物们的帮助和支持。
当彼得紧急求助时,小鸟和鸭子都毫不犹豫地前来帮助他。
这种团结的精神不仅在故事中体现,也在乐曲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通过音乐的表达,《彼得与狼》打破了传统音乐剧的形式,将故事和音乐融为一体,使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和内涵。
这种形式不仅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和沉浸感,也增强了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音乐的语言,观众可以进一步领悟故事背后的哲理和寓意,与之产生更深的共鸣和情感连接。
彼得与狼分析报告

彼得与狼分析报告1. 简介《彼得与狼》是由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管弦乐作品,是一部为儿童而作的音乐故事。
该作于1936年首次演出,迅速获得了国际的认可和喜爱。
该作不仅以其音乐魅力深受好评,更因其丰富的情感表达和寓教于乐的特点而备受赞誉。
本报告将对《彼得与狼》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音乐结构、情绪表达以及对儿童教育的意义。
2. 音乐结构《彼得与狼》通过典型的交响乐形式展现了许多不同的角色。
每个角色都由乐器组合或独奏来代表。
以下是几个主要角色及其对应的乐器:•彼得:由弦乐器组合代表,如小提琴、低音提琴等。
彼得的主题音乐欢快而活泼,表达了他勇敢、机智的个性。
•狼:由低音乐器,如低音提琴和大号来代表。
狼的音乐主题低沉、威严,展现了他的强大力量和威胁。
•鸟:由长笛演奏,鸟的音乐主题轻盈、欢快,传达了它自由自在的精神。
•猫:由单簧管演奏,猫的音乐主题灵活、警惕,表现了它狡猾和迅捷的特性。
•奶奶:由低音管演奏,奶奶的音乐主题平和、温暖,展示了她的慈祥和关怀。
该作通过巧妙地运用交响乐的形式,将不同乐器代表的角色和情节巧妙地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立体的音乐世界。
3. 情绪表达《彼得与狼》的音乐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的组合,更是对情绪的表达。
通过不同的音乐元素,作曲家成功地传达了各个角色的情感和情绪。
彼得的音乐主题充满了活力和冒险精神,反映了他对探索世界的渴望和无畏的勇气。
狼的音乐主题则散发着威严和力量,表现出他的野性和威胁。
而鸟的音乐主题则充满轻快和欢乐,展示了它的自由和愉悦。
通过音乐的变化和对比,作曲家将不同情绪呈现给听众。
从紧张刺激的序曲到悲伤感人的结尾,观众能够感受到不同情感的交织和碰撞。
4. 对儿童教育的意义《彼得与狼》作为一部针对儿童的音乐作品,不仅仅是娱乐,更是寓教于乐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
首先,通过不同的乐器代表不同的角色,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角色的特点和情感,并学会区分不同的音乐元素。
这对于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敏感性和审美能力非常有益。
《彼得与狼》作品简析

《彼得与狼》作品简析《彼得与狼》作品简析摘要:运用音乐鉴赏的知识与技巧,通过对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的、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作品背景、作品中所使用的主要乐器、乐器与人物形象的关系以及故事情节、个人感受等方面的简析,表达笔者对作曲家及其伟大作品的致敬,并展现本学期“音乐鉴赏”科目的学习成果。
关键词:音乐鉴赏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一、作品背景《彼得与狼》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的、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话。
它创作于1936年春,是普罗科菲耶夫的代表作品之一。
交响童话是一种特殊的乐曲题材,它是取材于童话故事的交响诗。
交响诗这种单乐章标题交响音乐兴起于19世纪中叶,它的体裁名称由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首创,具有叙事、描写、戏剧性及抒情性的显著特点,并表现出内容决定形式的较为自由的曲式特点。
二、作品中主要角色及音乐表现形式《彼得与狼》最突出的部分就在于,其用不同的乐器代表了不同的音乐形象,并且通过不同的乐器的音调不同的变化,来表现出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
(一)彼得小彼得是作品的主角,他的形象是用弦乐组来塑造的。
弦乐组包括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通常以重奏的形式演奏。
轻快的弦乐体现出小彼得的青春与朝气,并在后面与狼的斗智斗勇出凸显出其勇敢、活泼的品质。
(二)小鸟小鸟是小彼得的好朋友,它的形象是用弦乐、长笛重奏来塑造的。
小鸟通常给人一种无忧无虑、自由的感觉,它飞上飞下,与小彼得共同玩耍。
(三)鸭子在日常生活中,鸭子给人一种摇摇摆摆、呆呆憨憨的感觉,而在作品中,对鸭子形象的塑造与现实中鸭子给人的感觉有些出入。
作者用双簧管来塑造鸭子的形象,它蹒跚而行,但却自命不凡,并与小鸟争斗。
(四)猫慵懒、高贵?《彼得与狼》中的猫可没那么端庄。
它曲意逢迎,对老爷爷讨好,转过身又想抓小鸟来果腹。
作者用单簧管来体现它的形象。
(五)老爷爷老爷爷是小彼得的亲人,他唠叨不休,告诫小彼得不要跑得太远,就像是生活中那些和蔼的长辈,为自己的孙辈操碎了心。
欣赏 彼得与狼

欣赏彼得与狼教材分析:《彼得与狼》故事大意:一天清早,彼得来到草地上,小鸟和小鸭子互相争吵起来,猫一声不响的想把小鸟抓住,在彼得的提醒后,小鸟飞上了大树。
老爷爷出来把彼得拉回了房子。
这时,狼来了,它吞吃了小鸭子,又窥视着树上的小鸟和猫。
彼得机灵的从围墙爬上大树,在小鸟的协助下,把大灰狼的尾巴套住了,吊在大树上。
最后猎人和大家把狼送回了动物园。
这个故事告诉了孩子们,任何貌似强大的敌人都不可怕,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和它斗争,就一定能胜利。
音乐欣赏《彼得与狼》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写的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话。
它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征,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音调的刻画,来描绘童话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
故事生动活泼,富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分辨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能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2、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
3、在音乐赏析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童话的欣赏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听辩各种乐器的音色,说出乐器名称以及各个乐器音色所刻画出来的人物。
教学难点:说出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并且哼唱彼得的音乐主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节奏谱(彼得主题)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一天清早,彼得来到草地上,见到了他的好朋友——小鸟,他们快乐的玩耍起来,鸭子见门没关也趁机溜了出来,小鸟和小鸭子互相争吵起来,“你这是什么鸟啊?都不会飞的!你这又是什么鸭啊?都不会游泳的,哼!”猫一声不响的想把小鸟抓住,在彼得的提醒后,小鸟飞上了大树。
这时,老爷爷来了大声嚷嚷:“赶快回去!等会狼来了”就把彼得拉回了房子。
不一会儿,狼真的来了,它吞吃了小鸭子,又窥视着树上的小鸟和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音乐课程论文
用音乐写故事——交响乐童话《彼得与狼》赏析
摘要
倾听了多遍交响乐童话《彼得与狼》,我现在想介绍一下这首很著名的故事音乐,以及创作这首音乐的作曲家,还有我听完这首音乐的一点想法,以及从这即将结束的选修课《欧洲音乐鉴赏》中所获得的收获。
关键词彼得与狼;鉴赏;欧洲音乐;交响乐;介绍
引文
交响乐童话《彼得与狼》,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这首乐曲,因为这是一首很著名的儿童音乐,很多年轻妈妈也把它作为一首胎教音乐。
它以明快生动的旋律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兴趣。
说实话,在没上欧洲音乐鉴赏课之前,我是没听过这首音乐的,后来在课堂上听到了这首乐曲,一下子就被它轻松欢快的旋律给吸引了。
课后就不停的寻找有关它的资料,还有一遍又一遍地听这首曲子。
《彼得与狼》及其作曲家的介绍
《彼得与狼》的作者普罗科菲耶夫是前苏联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他对儿童有着特殊的感情。
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为儿童们写的,如童话歌剧《对三个橙子的爱情》、舞剧音乐《灰姑娘》、独唱歌曲《丑小鸭》以及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彼得与狼》是普罗科菲耶夫于1936年春天完成的作品,它是根据俄罗斯同名童话写成的一部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话(同时也是前苏联音乐的典范作品)。
这部作品内容生动有趣,为了让儿童们理解它,作曲家还专门为乐曲写了通俗的解说词。
整首乐曲就是用音乐讲述了一个故事——
少先队员彼得与他的小朋友鸟儿一起玩耍,家中的小鸭在池塘嬉游,与小鸟争吵。
小猫趁机要捕捉小鸟,被彼得阻拦。
爷爷后来吓唬他们说狼要来了,把彼得带回家。
不久,狼真来了,吃掉了小鸭,还躲在树后要捉小鸟和
小猫。
彼得不顾个人安危,在小鸟的帮助下捉住狼尾巴,将它拴在树上,爷
爷和猎人赶来把狼抓进了动物园。
故事寓意深刻,表现了儿童彼得以勇敢和
机智战胜了凶恶的狼。
很浅显易懂但又很有教育意义的一个故事,表达了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进行斗争,任何貌似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思想内容。
很适合儿童的启蒙。
既能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又起到教育的作用,从它创作以来一直都很受欢迎。
这首交响乐除了内容上很有特点,在演奏的乐器运用上也很有特色。
作曲家运用乐器来刻划人物和动物的性格、动作和神情,音乐技巧成熟,形式新颖活泼,旋律通俗易懂。
全曲既有贯穿的情节,而又不是干涩地平铺直叙;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段落不但形象鲜明,而且还含有表达尽致的艺术魅力。
音乐中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弦乐四重奏、定音鼓和大鼓所奏出的具有特性的短小旋律和音响,分别代表小鸟、鸭子、猫、爷爷、少先队员彼得和猎人的射击声等。
曲中表示小鸟的主题音乐采用长笛高音区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频繁、旋转般的旋律。
使妈咪和宝宝犹如看见小鸟在天空中愉快地飞翔,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片段1);表示彼得的主题音乐用弦乐奏出明快、进行性地音乐,生动地表达了活泼、勇敢的的小朋友彼得的机智形象。
(片段2);表示鸭子的主题音乐由与鸭子叫声相像的双簧管模拟。
因此,在中音区吹出的带变化音的徐缓主题旋律,具有悲歌性,表达鸭子后来被大灰狼吞掉的悲惨命运。
由于鸭子是善良可爱的,所以吹奏出的鸭子主题音乐也是优美动听的。
(片段3);表示猫的主题音乐用单簧管吹出的轻快活泼的跳跃性音调,显示出小猫的诙谐和活泼的性格及塑造了小猫调皮捣蛋的形象。
而低音区的跳音演奏则描绘了小猫捕捉猎物时的机警神情(片段4);表示爷爷的主题音乐用浑厚、粗犷的大管徐缓地吹奏出较长的叙事音调,模拟了老人的唠叨,使妈咪和宝宝仿佛看到老爷爷唠叨样子。
(片段5);表示狼的主题音乐用三只圆号来体现,从音色、音量和音调上,都有一种阴暗的感觉。
妈咪和宝宝会感觉到这是反面形象的音乐。
(片段6)。
为了使音乐更易于领会,富于独创性的普罗科菲耶夫别开生面地采用了交响
童话的新体裁,即一边用管弦乐队演奏表达不同的音乐形象,一边用富于表情的朗诵词,来解说音乐内容的情节。
这部交响童话中有很多角色,如彼得、小鸟、鸭子、猫、大灰狼、老爷爷及猎人等。
精神的享受—我的收获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在课堂上听到这首音乐的时候,我就很喜欢它。
在此之前,我很少有有听类似的音乐,大多数时候听的都是流行曲。
这首音乐带给我不同于现代流行曲的精神上的享受,它让我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从来没有一首让我如此放松,忘却了所有的烦恼,纯粹以欣赏的心情来倾听完整首乐曲。
这样故事情节性的交响乐让我觉得很新奇,听惯了各种腻味的现代流行曲,它的简单明快的旋律很珍贵。
刚开始听,各种乐器模仿出来的动物声音就把我带入了一个单纯美丽的世界,有花,有草,有鸟叫声.......一切显得那么生气勃勃。
我一遍又一遍的听,仿佛进入到了彼得的童话世界,那一刻,心是那么平静,那么轻松,那么愉悦,凡尘中的一切污浊都被洗涤干净了。
难怪它能成为很受欢迎的胎教音乐,我想每一个妈妈听到这样的旋律都能得到放松吧,而每个小孩听到这样乐曲都会快乐。
这再一次体现了音乐是共通的,无论你来自那一个国度,无论你说的是哪一种语言,甚至无论听不听懂语言,无论你是大人还是小孩,音乐都能带给人享受。
欧洲音乐鉴赏课的感受
《彼得与狼》只是这门课程的一次交响乐欣赏,除了这首童话交响乐外,我们也欣赏了其它很优秀的作品,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赏析——命运的叩门声》、《历史史诗纪实——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祖国讴歌——斯美塔那交响诗“伏尔塔瓦河”》、《伤感的旋律——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芭蕾艺术的巅峰——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天鹅湖”》、《勃兰登堡协奏曲》........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很懂音乐的人,乐感也不强。
当初选这门课程,也是基于想培养这一方面的素养。
有人说,喜欢音乐,研究音乐的人都是高雅的,也可以说,音乐让人变的高雅起来。
我本身是一个俗人,所以嘛,也来高雅一番了。
淡出就是抱着这
样一种有些玩笑的心情学习这门课程。
但后来不自觉变得认真起来,并深陷其中。
音乐让我狂躁的心获得了暂时的宁静。
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已经很少有机会能够静下心来以纯粹欣赏的心情来倾听一首乐曲了。
我所说的乐曲并不是现代流行乐,而是经过历史沉淀下来,永恒不衰的瑰宝那才是值得去倾听的。
所以,每一次课程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次享受,一次心灵的洗涤。
我觉老师说的一句话很正确,这或许是我们唯一一次机会倾听这些名曲了,以后我们回忆往事时,还能想起曾经我们齐聚在一起倾听贝多芬、巴赫、莫扎特......这都是多么美好的记忆呀。
所以真的很感谢老师的教导。
不过,有一点,我觉得我们课堂上听得还是比较少的,老师利用比较大的一部分时间来讲一些理论的知识,像一次看芭蕾舞剧时,我就觉得还没有看过瘾,后来课余时间也一直没时间看完。
而且,我觉得课堂上老师讲的比较多,而我们交流的很少,记忆中好像没有交流的时候。
如果能让我们在听完一首乐曲时相互交流下自己的想法,我想会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