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肠道菌群与健康共46页
【精品课件】肠道微生物与儿童健康

引起炎症导致腹泻的发生。
• 肠道炎症是肠道原籍菌改变的主要推手,主要通过改变肠
道菌群的定植屏障,清楚部分原籍菌导致菌群紊乱。
• 病原菌“掌控”肠黏膜炎症反应,由炎症部位提供病原菌
代谢所需的营养素,排斥定植的肠道菌群、破坏上皮的物 理屏障等,因此,肠道反应的炎症是肠道菌群改变的“帮 凶”。
肠道菌群在不断的变化中
外界因素 饮食 抗生素使用 疾病 微生物相关因素 宿主相关因素 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定植,演替和成熟对小儿的健康
发育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 恢复健康肠道菌群 • 激发粘膜免疫力 • 改善肠胃不适 • 改善泌尿道生殖菌群
与细菌共享人生!
肠道微生物可以被认为时宿主的“微生物• 肠道菌群的结构与喂养方式密切相关
• 新生儿肠道细菌定植是一很复杂的过程,
依赖于外界环境和饮食、微生物相关宿主
相关因素的合力作用
• 肠道病原体能够接触到肠上皮的表面,通过接触上皮的病
原体识别受体(PRR),释放PAMP越过黏膜天然免疫网络, 最终侵入到肠道黏膜组织。
肠道微生物与儿童健康
• 健康的肠道是食物营养消化吸收所必须 • 肠道菌群是膳食与人类健康的重要桥梁
肠道微生物功能 42.2%
肠道微生物结构与组成 32.9%
肠道微生物及疾病 24.8%
肠道微生物发挥作用
• 信息交流 • 消耗、储藏和重新分配分配能量 • 生理性调控重要的化学转换过程 • 通过自我复制来维持和修复自身
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发育与功能

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发育与功能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肠道菌群在婴幼儿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
这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共同组成了肠道环境中复杂多样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本文将从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形成、影响因素以及其功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肠道菌群形成过程婴幼儿出生后,其胎盘内基本上是无菌状态,而从产道经历分娩过程时,接触到来自母亲阴道和直肠的微生物,进入了第一次接触所谓“种子期”。
之后,孩子通过喂养获得更多来自母乳或者配方奶中的微生物,并且持续通过口腔和皮肤不断吸附可能贡献给自己找寻的新进化环境。
此外,在身体其他部位也会有微生物进驻,最终都汇聚到大量存在于小肠-结(尾)直培主位。
二、影响肠道菌群发育的因素1.生理因素婴幼儿自身的一些生理特点会对肠道菌群发育产生影响。
例如,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他们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此外,婴幼儿消化道功能也在不断发展中,这可能会影响到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
2.喂养方式喂养方式是影响婴幼儿肠道菌群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和抗生素物质,可以促进有益菌群的形成并抑制有害菌群的滋生。
相比之下,配方奶中缺乏这些物质,并且含有一定量的抗生素残留,会对肠道菌群产生不利影响。
3.环境因素环境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包括室内空气、家居环境等。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在日常接触过程中,他们会逐渐接触到更多类型和数量的微生物,这也会影响到肠道菌群的形成。
三、肠道菌群的功能1.有助于营养吸收肠道菌群中的某些微生物能够分解食物中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淀粉等,产生一些有益物质,如短链脂肪酸。
这些物质有助于肠道黏膜细胞的健康,并且提供能量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和利用营养成分。
2.维持免疫功能良好的肠道菌群能够通过与肠道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来维持机体免疫平衡。
它们不仅可以激活和调节免疫反应,还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感染,保护机体健康。
3.影响情绪和行为最近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能与人体神经系统相互作用。
第十三章胃肠道微生物和健康的关系-课件

2、膳食 宿主与微生物通过营养交换表现它们之间的共生关系。宿
主为微生物提供生存的微环境和养料,微生物生产一些有益的 次生代谢产物,如维生素和短链脂肪酸作为交换。20世纪前 叶,科学家致力于研究膳食对微生物的影响,这主要受益于益 生菌理论的提出者梅奇尼可夫(Eli Metchnikoff)的观点的普 及。这些早期的研究表明啮齿动物肠道菌群的构成会随着膳食 的改变发生急剧的变化。进食营养丰富的狗会抑制耐药微生物 的恢复,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证实。现在大部份研究都集中在寻 找一种优质有效的饮食碳水化合物。益生元碳水化合物,像菊 粉和低聚果糖,能刺激双歧杆菌的生长,反之,果糖等单糖能 刺激大肠菌群和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因此,宿主的膳食组成决 定了微生物的物种组成以及它们的代谢活动,这跟不同的物种 需要生长在不同的培养基上是同样的道理。
图13.2 人类肠道系统的细菌多样性。(A) 基于8903个16S rRNA基因序列的基因芯 片进行的肠道系统细菌多样调查和系统 分类所绘制的系统树。楔形图表示的各 分类领域(超领域):在人的消化道中具有 较大丰度的用红色表示,非常罕见的种 类用绿色表示,未鉴定的用灰色表示。 楔形图长度表示与其祖先的进化距离, 粗度表示其丰度。(B) CFB分类的系统树 是基于GenBank (>900核苷酸)1561序列 及其生态学的逻辑关系。CFB主要亚类 的楔形图:用象征符号表示其来源:地 球、环境、牛、反刍动物、啮齿动物、 老鼠和/或小鼠、人类、人类消化道(GI), 其它还有白蚁、蟑螂、虫子(包括热水中 的虫)和猪。图中的比例是指人的消化道 中存在的数目和亚类中总数的比值:红 色、黄色和黑色分别表示多数、少数和 人类GI中不存在。(C) 简化的细菌类系统 树。细菌菌株的分类是基于形态学的用 红色表示,这些菌株还没有得到16S rRNA分析的证实。已经进行过序列分析 的用粗体表示。黑色圆点表示具有高支 持度的节点(>70%)。分枝长度代表聚类 的遗传距离,也就是16S rRNA基因的核 苷酸序列差异。
婴幼儿肠道菌群与健康

07
结论与展望
婴幼儿肠道菌群对健康的重要 性
维持肠道平衡预防肠道疾病
促进营养吸收保障生长发育
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
影响代谢和激素水平与肥胖、 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有关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婴幼儿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如何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来调节肠道菌群促进婴幼儿健康 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婴幼儿肠道菌群分布和特点 肠道菌群对婴幼儿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主要由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构成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发育至关重要。
肠道菌群在婴幼儿肠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合成维生素、促进肠道蠕动等。
肠道菌群的平衡对婴幼儿健康至关重要不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可能导致菌群失衡引发腹泻、 过敏等健康问题。
肠道菌群对婴幼儿健康的影响
促进消化吸收:肠道菌群能够帮助婴幼儿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增强免疫力:肠道菌群有助于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力预防感染 促进大脑发育:肠道菌群对婴幼儿的大脑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影响代谢:肠道菌群参与婴幼儿的代谢过程对健康产生影响
肠道菌群与脂肪酸合成的关联
肠道菌群合成脂肪酸有助 于维持肠道健康
肠道菌群能够合成短链脂 肪酸为婴幼儿提供能量
肠道菌群合成脂肪酸有助 于婴幼儿大脑发育
肠道菌群合成脂肪酸有助 于提高免疫力
05
肠道菌群与神经系 统
肠道菌群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 响
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突起形成
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水平
促进神经元突起和突触连接的建立
婴幼儿肠道菌群与健康
,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 S
01 输 入 标 题
03
肠道菌群与免 疫系统
肠道菌群与婴幼儿健康研究进展

肠道菌群与婴幼儿健康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5-13T16:36:17.407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6期作者:黄晓利1,2,梁菲菲3,陈晓刚2通讯作者[导读] 肠道菌群是人体的“第二基因组”,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黄晓利1,2,梁菲菲3,陈晓刚2通讯作者(1.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儿童医院, 广西柳州 545003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 5104053.上海锐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1100,)摘要:肠道菌群是人体的“第二基因组”,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婴幼儿期是肠道菌群定殖的关键时期,菌群失调影响婴幼儿时期的健康,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本文对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建立途径和影响因素,以及菌群失调所导致的相关疾病,包括腹泻病、代谢类疾病(肥胖症、营养不良、糖尿病)、儿童孤独症、癫痫、过敏性疾病(湿疹、食物过敏、支气管哮喘)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肠道菌群;建立途径;婴幼儿疾病 Research progress on health of infant and young children based on Intestinal flora Liu hua1,Chen Peiwen1,Liang Feifei2,Chen Xiaogang1 (1.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405 2.Shanghai ruiyi biotechnology co., LTD) Abstract:Intestinal flora is the "second genome" of human body and have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functions.Infant and young children are critical period that colonization of intestinal flora,dysbacteriosis affects infant and young children health and closely related to occurrence of various diseases. We reviewed the pathways and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intestinal flora of infant and young children,and summarized diseases which due to dysbacteriosis including Diarrhea, metabolic diseases (obesity, malnutrition, diabetes), autism, epilepsy,allergic (eczema, food allergies, bronchial asthma), etc. Keywords:Intestinal flora;build pathways; infant and young children diseases进入本世纪以来,肠道菌群迅速成为科学界的研究热点。
肠道菌群与宿主健康PPT课件

第31页/共87页
一个思考
甲烷
便秘
50岁以上 便秘史 家族史
-结肠癌
结肠癌手术前后
第32页/共87页
肥胖与肠道菌群
第33页/共87页
第34页/共87页
产甲烷肥胖的人有较高的身体质量指 数
• 58人,BMI显着较高的甲烷阳性者(±公斤/米2)比甲烷阴性(± 公斤/米2,)。甲烷阳性者也有更大程度的便秘与甲烷阴性者相 比(±比±,P?= .043)。多元回归分析说明了BMI甲烷之间有 显着的关系。
第39页/共87页
肠道菌群导致脂肪肝
Carmine Finelli and Giovanni Tarantino,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DIET AND GUT MICROBIOTA. EXCLI Journal 2014;13:461-490
第40页/共87页
(2011) S70–S80
第45页/共87页
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
第46页/共87页
肠道菌群增加能量储存
Nathalie M. Delzenne & Patrice D. Cani, Interaction Between Obesity and the Gut Microbiota: Relevance in Nutrition. Annu. Rev. Nutr. 2011. 31:15–31.
第47页/共87页
肠道菌群导致能量聚集
Patrice D Cani and Nathalie M Delzenne, Interplay between obesity and associated metabolic disorders: new insights into the gut microbiota. 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 2009, 9:737–743.
人体肠道菌群-PPT

人体 肠道正常菌群
➢ 共生关系,互利互惠 ➢ 人体选择性地让某些微生物定植于肠道,并为其
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 ➢ 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又促进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完
善和影响、参与人体的多种代谢功能。
肠道正常菌群与健康
• 人体肠道内有益菌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 在 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出人体的健康状态。
生物 拮抗
➢ 如双歧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磷壁酸 和多糖等通过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
➢ 特别是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和B淋 巴细胞的功能,并促使这些细胞释放 免疫活性物质,从而发挥抑制肿瘤的 作用。
生物 拮抗
➢ 有位微生物学家强调了机体衰老同肠道腐败的关系,他认为 机体衰老始于肠道,表现在肠道pH升高,魏氏梭菌及大肠埃 希菌增多而双歧杆菌的减少。
肠道正常菌群生理功能
生物 拮抗
➢ 通过肠黏膜紧密结合构成菌膜屏障; ➢ 通过占位效应、营养竞争及其所分泌的各种代谢
产物(如酸性代谢产物,降低肠道pH,起到广谱抗菌的作用。)和细 菌素等抑制条件致病菌的过度生长以及外来致病 菌的入侵,减少有毒物质的生成,改善肠功能。
生物 拮抗
健康人体的大肠壁 被粘膜覆盖,阻止细菌入侵
Courtesy of Dr Alexander Swidsinski
在CD病人中,增殖期的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 生物膜完全覆盖了黏膜表面进而进入滤泡
细菌进入上皮内
Courtesy of Dr Alexander Swidsinski
➢ 益生菌利用本身所特有的某些酶类(如半乳糖苷酶等) 补充人体在消化酶上的不足,帮助分解上消化道 未被充分水解吸收的营养物质,有利于人体进一 步吸收利用各种营养物质,增加人体必需的维生 素(如维生素B, 维生素K)、氨基酸、微量元素、某些无 机盐类(如钙一定数量的活菌制剂。如双歧杆 菌、乳酸菌、肠球菌等。
新生儿肠道微生态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4
肠道微生态和系统免疫
完整版PPT课件
15
完整版PPT课件
16
肠道相关性淋巴组织——GALT
完整版PPT课件
17
Toll-Like Receptors (TLRs): 连接肠道菌群和肠道免疫的桥梁
TLRs是一组位于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分子,至 少有10种
这些受体可以识别黏附于肠道上皮表面细菌的 特殊抗原结构
预防性应用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GG)可以 减少住院婴幼儿(1月至3岁)发生院内感染性 腹泻,特别是轮状病毒感染的危险
完整版PPT课件
34
在新生儿出生后给与补充非致病性大肠杆菌类益 生菌可减少新生儿出生后10或20年内过敏性疾病 和反复感染的发生率
在孕妇和乳母中应用益生菌可能减少婴幼儿发生 过敏性湿疹的风险
益生素 (prebiotics) 益生菌 (probiotics) 合生素 (synbiotics)
完整版PPT课件
28
完整版PPT课件
29
益生菌的应用范围
乳糖吸收不良
复发性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性腹泻和抗生素 相关性腹泻
病毒相关性腹泻如轮状病毒感染
过敏性疾病
完整版PPT课件
30
益生菌在新生儿中可能的应用对象
TLR-4是脂多糖 (LPS ) 受体
可能部分通过NF-κB途径激活肠道上皮细胞来 诱导肠道免疫
完整版PPT课件
18
肠道微生态和细胞免疫
完整版PPT课件
19
完整版PPT课件
20
益生菌对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影响
体液免疫
肠道粘膜内免疫细胞的发育成熟 IgA和特异性IgG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