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68例临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66例临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66例临床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
其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0%-15%,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多为中老年。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病正逐年呈上升趋势,为了更加重视本病,降低误诊率,提高早期诊断率,现将我院1996年9月~ 2008年9月间收治的66例MM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66例,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MM诊断标准,其中男43例,女23例。
男:女=1.87: 1,年龄35-82岁。
中位年龄58.5岁,初诊时中位病程5个月,平均病程14个月,IgG型39例(59.1%),IgA型14例(21.2%),不分泌型6例(9.0%),轻链型7例(10.7%),Durie分期:Ⅰ期 3例(4.5%),Ⅱ期8例(12.1%),Ⅲ期55例(83.4%)。
1.2方法统计患者的首发症状、误诊情况、X线检查、ECT、骨髓瘤细胞、骨组织病理、医院感染、治疗及死因情况。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包处理数据。
率的比较行x2检验。
2 结果2.1首诊常见症状2.1.1 以骨痛为首发症状的48例(72.7%)中,腰骶痛为20例(41.7%),胸肋痛18例(37.5%),肢体骨痛8例(20.8%)。
2.1.2 66例患者中病理性骨折28例(占42.4%),其中2人截瘫。
2.1.3 贫血12例(18.2%),高粘滞血症4例(6.1%),发热4例(6.1%),局部肿物1例(1.5%),周围神经病变2例(3.0%),肾功不全5例(7.6%),淀粉样变性1例(1.5%)。
2.1.4 初诊时伴出血症状9例(13.6%),淋巴结肿大6例(9.1%)。
2.2 误诊情况 66例患者中19例患者误诊为骨肿瘤,2例误诊为慢性肾炎,2例误诊为风湿免疫病,1例误诊为眶内肿物收眼科。
2.3 影像学检查2.3.1X线检查有完整X线摄片的 55例,其中出现溶骨性病变的 49例(89.1%),病理性骨折的28例(50.9%),骨骼破坏部位为脊柱45例(81.8%),骨盆30例(54.5%),肋骨27例(49. 1%),颅骨19例(34.5%),锁骨3例(5.5%)。
64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64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在中、老年中发病率较高,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起病隐匿,表现多样,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我院于1998年元月至2008年元月收治MM 64例,现对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64例MM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44例(68.8%),女20例(31.2%),男:女=2.2:1,年龄46~73岁,中位年龄59.6岁,住院前均进行血常规、骨髓、尿本周氏蛋白、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检查,个别病例进行头颅、腰椎CT或MRI检查。
1.2 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的判定均依据张之南等《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1.3 首发症状及临床表现:64例中以骨骼疼痛为首发症状占40例(62.5%),腰骶部骨疼最为突出,肋骨、胸骨及其他骨骼疼痛次之;以贫血为首发症状16例(25%);以蛋白尿、肺部感染为首发症状8例(12.5%)。
32例(50%)MM患者均具有两种以上临床表现。
在合并骨质病变的病例中,骨质疏松及溶骨性损害者多见,并发性骨折次之,另外还具有肾功能损害、高黏滞综合征、高钙血症、肝脾肿大、高尿酸血症、尿本周氏蛋白、周围神经病变等临床表现。
1.4 治疗方法1.4.1 MP方案:马法兰0.25mg/kg/d。
口服4天;泼尼松60~80mg/d,口服4天,间歇2~3周为一疗程,至少连续6个疗程。
1.4.2 VAD方案:长春新碱0.4mg/d,加生理性盐水250ml中持续静滴,连续4天;阿霉素9mg/m2/d,加生现盐水250ml中持续静滴,连续4天;地塞米松40mg/d,口服1~4天、9~12天、17~20天,28天为一疗程,连续进行4个疗程。
1.4.3 M2方案:长春新碱1mg/m2/d,第1天,静注;卡氮介20mg/m2,第1天静注;环磷酰胺400mg/m2/d,第1天静注;马法兰4mg/m2/d,口服8~14天,21天为2疗程。
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损害与相关因素68例临床分析

结及分析 。结果 : 肾功 能损害的总发生率 为 5 . % , MM 74 年龄 、 高血压 病史、 血钙 、 有效化疗 与 MM 肾功能损害发生及恢 复相关 。 结论 : 高血压病史 及高钙 、 低钙血症是 MM肾功能损 害发生 的危险因索 , 有效的化疗对 M 肾功能恢 复有效 。 M
[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瘤 ; 肾功能损害
多发性骨髓瘤 ( MM) 是浆细胞缓慢增殖 的单兜 隆 B细胞 疾病 , 发于 巾老年人 , 好 近年发病 率呈上升趋 势 , 肾功能不全
是 MM患者最常见和最严重 的并 发症之 一 , 故对 肾功 能不全
疗效标 准》 l 确诊 M 患者 6 M 8例 , 在诊 断时 及治疗过 程 中发 生 肾功能损害者 3 9例 , 未曾发生过 肾功 能损害者 2 9例 , 肾功 能损害总发生率 为 5 . % 。 74 22 年龄、 . 高血压病史 及血钙 是否正 常与 肾功能损 害相关 :
吉林 医 学 2 1 3月 第 3 卷 第 7期 0 0年 1
・
9 7・ 3
多发 性 骨 髓 瘤 肾功 能 损 害与 相 关 因素 6 8例 临床 分 析
路桂 云 (【 L 东省 齐河县人 民医院内一科 ,』 j l东 l J 齐河 2 10 ) 5 10
[ 摘
要] 目的 : 分析多发性骨髓痛 ( M) M 肾功能损害发生与相关 因索 的关 系。方法 : 6 例 确诊 的 M 患者进行病 例总 对 8 M
共 同作用。MM高钙血症是 由于瘤 细胞 破坏 骨质引起不 难理 解, 与肾功能损害呈正相关 , 低钙 的发生 基于复杂 的内分泌及 代谢紊乱有关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如 钙与 M 蛋 白结合使 游离
血钙减少 , 肾功能损伤 使血钙排 除增多等 , 因此 , 低钙 的病例 合 并较 多肾功能损害 , 过去过多强调高钙 血症 , 通过对临床 但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周世海【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方法统计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临床资料,对30例本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免疫分型以IgG和IgA最常见,大部分患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骨痛和贫血、感染等多样化,患者治疗以MP、M2、VAD、BD等为主,30例患者死亡4例,跟踪统计26例。
结论多发性骨髓瘤目前治疗以化疗为主,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临床中年患者首发症状以骨骼疼痛、贫血、感染的应进一步检查,提高早期诊治率,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发生误诊、漏诊现象。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4(000)033【总页数】2页(P74-74,75)【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作者】周世海【作者单位】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血液科,吉林辽源136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3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归到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范围。
目前,WHO将其称为浆细胞骨髓瘤。
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M蛋白过度生成,极少数患者是未分泌型MM不产生M蛋白。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男女比例约为1.6∶1,大多患者多见于年龄>40岁。
常规化疗完全缓解率甚低,预后不良。
现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住院的30例患者表现及临床治疗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住院收治的30例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7.5岁,其中疗效判断分为部分缓解、进步、无效。
临床分期为Ⅱ期9例,Ⅲ期11例,所有病例诊断与疗效标准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
1.2 检查方法: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沉、血免疫球蛋白、尿本周氏蛋白、血清蛋白电泳、X线检查(头颅、骨盆、脊柱、前胸)、骨髓象组织学活检等指标检查。
多发性骨髓瘤66例临床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 一般 资料 我院 自 20 年 ~2 0 02 0 7年问收治妊 娠 2 8周 的孕 产 妇 2 2 , 将 分 娩 情 况 报 告 如 下 : 2名 现 12 . 阴道 分 娩 的适 应 症 ① 病人 同意 。 ②上 次剖 宫产 之 子 宫
位 异 常 、多胎 妊 娠 , 其 他 阻 碍 阴道 分 娩 的情 况 。④剖 宫 产恢 复 或
性 小 ,很 少 需 要麻 醉 ,产 后 病 死 率 低 ,住院 时 间短 、经 济 , 较 儿 死 亡 1 , 体 死 亡 率 为 1 能 例 母 %。l 妊 娠 合并 糖 尿 病 孕 妇死 亡 。 例
早促进母婴问的交流 ,如果本次 妊娠 没有经 弓导分娩的 禁忌症 , l 3结论 受限应推荐剖宫产后 阴道分娩 . 而且事实证明前次有剖宫产史者 剖宫产再次妊 娠经阴道分娩 , 医生担心的问题是子宫破裂 , 6 %~8 %能 成 功经 阴道 分 娩 。 0 0 即 原 切 口瘢 痕 裂 开 。 发 生 率 随 剖 宫 产 次 数 的 增 加 而增 加 , 过 其 有
【 中图分类号】R 1 . 【 798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 7 — 0 5 2 0 ) 5 0 4 — 1 6 2 5 8 (0 9 0 — 0 3 0 【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 妊娠 阴道分娩 临床分 析
剖 宫产后再妊娠 , 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可成倍增 加 , 子宫切 史发生子宫破裂为06 多次剖 宫产史子宫破裂发生率是一次剖 使 .%, E 、伤1 l 3感染机会增加 。然而,不得不承认 , 阴道分娩 的危 险 宫产史的近 3 ,增 多明显 。统计学处理 P .0 。子宫破裂 胎 经 倍 <0 0 1
有 剖 宫 产 史 的 妇女 再 次 怀 孕 分 娩 时 是 可 以试 产 的 , 于 子 宫 对
骨髓转移癌68例临床分析

13 血像 : . 异常者 5 9例 , 全血 细胞减 少 6例 , 红蛋 白低下 血 者4 8例 , 轻度贫血 3 2例 , 中度贫血 1 , 2例 重度贫血 4例 , 多为
正细胞正色素性 贫血 , 少数 为小 细胞低色 素贫血 。血 小板减
少者 1 。自细胞 多为 正常 或升高 。外周 血涂 片查 到幼稚 2例 红 细胞 、 幼稚粒细胞 者 3 4例。
瘀点 、 瘀斑 ; 骨痛 4 例 , 2 疼痛程 度轻重不 等 , 由问歇 隐痛逐 多
渐发展为持续纯病 , 其中病理性骨折 8例 ; 消瘦 4 , 2例 呈进行
性。
23 骨髓检查 中非造血细 胞增生 : 了浆 细胞 、 织细胞 增 . 除 组 生外 , 见到较多 的成骨细 胞、 骨细胞 , 引起重视 。因为成 破 应
淋 巴循环 , 播散转 移侵犯 到人体 的造血 组织一骨髓 。骨髓是
实体瘤 的常见转移部位 , 有时为唯一部位 , 出的肿瘤类型 多 检 种 多样 … 。骨髓受累对肿瘤 分期 、 治疗 方案选 择及判 断预后 甚为重要 。骨髓穿刺涂片及活组织检查是诊 断骨髓转移癌简 单而实用 的方法 。现将我院骨髓转移癌报告 如下。
核膜、 核仁更清楚; ④由于转移癌细胞大多是灶性增生 , 故一
次骨穿检查阴性不能排除 骨髓转 移癌 的可能 , 而且 对可疑 患
者应查找多张涂片 , 以免 漏诊。同时发 现胸 骨骨髓 穿刺涂 片 阳性检 出率明显高于髂 骨。骨髓活组 织检查对 “ 干抽 ” “ 、 骨髓
坏死 ” 患者有特殊意义。
一
胞 。因此 , 临床有贫血且外周血 出现幼稚红细胞 、 幼稚粒细胞
如能除外原发造血系统疾病 , 应考虑骨髓转移癌可能 。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夏维林【摘要】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症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期,治疗方案与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0 例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DS 和ISS 分期的生存情况.结果分析显示DS 分期的中位生存期相比没有显著统计差异,P> 0.05;而ISS 分期的Ⅰ期与Ⅱ / Ⅲ期的中位生存期相比却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经过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CRP、骨髓浆细胞数、β2 微球蛋白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治疗上,VAD 样治疗方案联合沙利度胺与单纯使用VAD 样方案的疗效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1.结论与DS 分期相比,ISS 分期更适合中国情况.VAD 样方案联合沙利度胺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比较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2(010)001【总页数】2页(P185,236)【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分期;VAD;样方案;沙利度胺;临床疗效【作者】夏维林【作者单位】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广东,揭阳,5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由于患者的骨髓浆细胞的异常增生而引起的恶性肿瘤。
大多患者的患病年龄超过40岁 [1,2]。
其临床症状表现得最为常见的是持续性的没有解释原因的背部或胸廓骨骼疼痛,反复发生细菌性感染,肾功能衰竭,尤其是肺炎球菌性肺炎。
本文对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人收集了我院2003至2010年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56.8岁。
从发病到治疗的时间为0~22个月,中位时间为3个月。
所有60例患者中,IgG型为31例,IgA型为8例,IgD型为7例,轻链型为9例,IgM型为5例。
98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实验室检查及临床分析

及 管 型 提 供定 量 报 告 及 散 点 图 。 郑 彦 等 _ 比 较 了 UF 1 0 干 1 -0 、
化学 法 、 及 显 微 镜 检 查 对 尿 液 标 本 检 测 , - 0 以 UF 1 0具 有 较 高 的
灵敏 度 和 准确 度 ; 时 对 同一 标 本 3种 不 同 的检 测 方 法所 得 结 同
[] 胡 波 , 2 陈伟 , 红 晖 . F 1 0尿 沉 渣 分 析 仪 测 定 健 康 人 随 丁 u 0
意 尿参 考 值 [] 临 床 检 验 杂 志 ,0 4 2 ( ) 2 62 7 J. 20 ,2 3 :3 —3.
[] 丛 玉隆 , 俊 龙 , 清 , . 3 马 张 等 中国 正 常 人 群 尿 液 渣 分 析 仪 采 用 流 式 细 胞 和 电 阻 抗 原 理 , 过 一0 通 前 向 散 射 光 和 前 向 荧 光 强 度 及 电阻 抗 大 小 的 信 号 来 区分 尿 液 的有 形 成 分 , 良好 的重 复 性 和 准 确 性 , 好 地 解 决 了尿 有 形 有 较 成分 检测 标 准 化 问 题 , 可 对 尿 液 中红 细胞 、 且 白细 胞 、 皮 细 胞 上
0 0 ) 管 型 在 不 同性 别 组 及 各 年 龄 组 之 间 的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5 ;
义 ( P> 0 0 ) .5 。
U -0 F 1 0尿 有形 成 分 检 测 结 果 见 表 1 尿 有 形 成 分 参 考 值 ,
范围见表 2 。健 康 人 群 尿 液 红 细 胞 、 细 胞 、 皮 细 胞 检 测 结 白 上
表 1 UF 1 0健 康 人 群 尿 有 形 成 分 检 测 结 果 ( / 升 。 S 0 个 微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发性骨髓瘤6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诊断等相关因素,减少误诊、误治。
方法对6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结果(1)MM 患者确诊时临床分期多为Ⅲ期,分型以IgG为主,占50.88%,其次为IgA、轻链型,分别占21.05%、24.56%。
(2)初发症状以骨痛、贫血最常见;并发症以贫血、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病理性骨折最常见。
(3)有59例患者行骨髓形态学检查,有49例确诊,有9例局部病理活检确诊。
(4)MM被误诊为骨骼系统疾病最常见,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系统其他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肾病。
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误诊、误治,MM的诊断中需综合考虑骨髓细胞形态学,病理活检等方法确诊。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症状;误诊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骨痛、骨折、肾功能不全、贫血、出血、免疫力下降、继发感染等,表现十分复杂,容易误诊,误诊率高达69.11%[1]。
本文回顾了新疆医科大学血液科2002―2007年住院治疗的68例初诊MM患者,对其临床症状、并发症、骨髓形态学、误诊等进行分析,旨在讨论MM的特点,提高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2002―2007年,该院首次诊断的MM患者68例,男43例,年龄32~79岁,中位年龄63岁;女25例,年龄47~81岁,中位年龄60岁。
诊断标准按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
并排除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等。
分期标准按Durie和Salmon于1975年提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期标准[3]。
1.2 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a 3.0录入数据,SPSS 13.0统计分析。
2 结果2.1 年龄与性别发病年龄32~81岁,中位年龄62岁,年龄小于40岁1例(1.46%),年龄小于50岁6例(8.81%),男女发生率约1.72:1。
2.2 临床免疫分型 57例免疫球蛋白(Ig)分型者中IgG型32例(56.14%),IgA型12(21.05%),IgM型0例,轻链型11例(19.30%),未分泌型2例(3.51%)。
未免疫分型者11例,多为2004年以前患者。
2.3 临床分期Ⅰ期3例(4.48%),ⅡA期8例(11.94%),ⅡB期1例(1.49%),ⅢA期43例(64.18%),ⅢB期12例(17.91%),未分期1例。
2.4 常见的初发症状每例的初发症状为1~3种,主要有骨痛38例,其中7例合并病理性骨折,以腰椎骨折最多见;贫血21例;出血6例;水肿少尿4例;咳嗽、咳痰5例(其中2例合并发热);髓外浸润(皮下组织、淋巴结、眼)4例;黄染2例;消化系症状2例;球蛋白异常增高1例。
2.5 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有:贫血63例(92.65%);肾功能损害(肌酐>176.81μmol/L)16例(23.53%),其中年龄>50岁13例,年龄<50岁3例;高尿酸血症(尿酸>450ummol/L)33例(48.53%);高钙血症14例(20.59%);低白蛋白血症60例(88.24%),高球蛋白血症58例(85.29%);出血6例(8.82%);肺部感染4例(5.88%);神经系统损害3例(4.41%);胸腔积液、消化性溃疡、肺结核各1例(1.47%)。
2.6 骨髓涂片与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分析骨髓穿刺59例,初诊时骨髓中骨髓瘤细胞所占有核细胞的比例6%~93%,其中49例经骨髓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有10例多次骨穿无浆细胞成分或浆细胞比值略高但低于15% ,其中有3例进一步行骨髓活检证实为MM,有7例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M蛋白电泳等检查明确诊断;有9例患者手术取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2.7 常见的误诊原因首次诊断时被误诊49例,误诊率为72.06%,误诊病种多达22种,常见误诊疾病涉及骨骼、呼吸、肾病、心血管、血液等多系统疾病。
其余较少被误诊的疾病有:颈椎病、结肠癌、脑供血不足、鼻部疾病、肺结核、肝炎、糜烂性胃炎。
见表3。
3 讨论3.1 年龄性别分布 MM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2/10万~4/10万。
本组结果显示:患者多为中老年发病,欧美等国家文献报道本病发病的中位年龄为68岁[4],本组资料中位年龄为62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生率之比约1.72:1。
表3 68例多发性骨髓瘤常见误诊疾病3.2 临床分型与分期本文IgG型比例最高,其次为IgA型,随之为轻链型,未分泌型少见,未见IgE型,IgD型,双克隆型。
国外资料显示:IgG型约占50%~60%,IgA型和轻链型各占20%,IgD型不足1%[5],与国外报道相似。
就诊时Ⅲ期患者占82.09%,原因是多发性骨髓瘤起病缓慢隐匿,Ⅰ期、Ⅱ期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常被误诊,通常要经历较长的不确定诊断期。
因此,早期识别病情隐匿发展、症状不典型的Ⅰ、Ⅱ期患者尤其重要,这要求对MM的复杂临床表现进行深入分析。
3.3 临床症状与误诊 MM的首发症状多样,无特异性,容易误诊,本组患者误诊率为72.06%。
骨痛常常是早期和主要症状,占所分析病例的55.82%,其中以腰骶最常见,与文献报道相符[6],其次是胸部、肢体和其他部位疼痛。
本文有7例患者因骨折在骨科就诊,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提示为MM而转入血液科,另有5例患者曾被误诊为恶性肿瘤腰椎转移,此外骨痛还常常被误诊为“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本文有3 例患者因水肿、少尿、肾功能不全时被误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小球肾炎;本文有6例患者因头昏、眩晕、意识障碍、血压高、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慢性心力衰竭等症状被误诊为心脑血管疾病;有4例患者因出现咳嗽、咳痰、发热误诊为肺部感染;本文首发贫血症状仅为21例(30.88%),其中有4例患者误诊为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而陈未等[7]报道的首发贫血症状高达64%,考虑是因为病史中有不少病例缺乏系统症状的详细陈述,常被忽略的症状包括头昏、乏力、疲乏、消瘦、出血倾向以及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症状,本组这些症状的发生频率被低估的可能性较大。
因此没有全面系统的病史评价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之一。
3.4 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穿刺涂片、活检对诊断本病具有特异性的意义诊断标准是骨髓中的骨髓瘤细胞>15%,或组织活检证实为骨髓瘤细胞[8]。
本文有59例患者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其中有49例患者经骨髓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但有10例多次骨穿无浆细胞成分或浆细胞比值高但低于15% ,其中有3例进一步行骨髓活检证实为MM,考虑是因为骨髓涂片检查由于其受血液稀释、骨髓穿刺涂片取材范围小、骨髓纤维化、推片的力度等因素的影响,更由于骨髓瘤细胞分泌M蛋白较正常有核细胞具有与骨髓基质更强的粘附性[9],这些因素导致骨髓细胞学检查难以客观反映MM患者骨髓病变的实际情况,致使其在MM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骨髓活检能良好地反映骨髓造血组织的实际状况,因此,如能在常规操作中实行骨髓涂片和切片的双重检查,二者相互补充,可提高MM中骨髓瘤细胞的检出率,从而能做出客观的诊断及评估,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
当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都符合MM而骨髓瘤细胞比例不够诊断标准时,不应轻易否定MM,本文有7例这样的患者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M蛋白电泳等检查明确诊断。
3.5 多发性骨髓瘤的并发症与误诊 MM的并发症中,以贫血92.65%最多,而且以中重度贫血为主,其次为:低白蛋白血症 88.24%、高球蛋白血症85.29%、高尿酸症48.53%、肾脏损害23.53%、肺部感染21%、高钙血症20.59%,病理性骨折17.65%,出血倾向8.82%,肺部感染5.88%等。
而在误诊的疾病中按系统统计,以骨骼肌肉系统疾病误诊最常见,其次为血液、呼吸、心脑血管、肾脏等。
误诊与MM引起的多器官系统损害关系密切,对本病缺乏认识是造成误诊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凡有以下情况者应考虑为MM的早期临床线索:(1)骨痛,尤为老年人不明原因的腰背酸痛及病理性骨折;(2)不明原因的蛋白尿、水肿;(3)老年人反复出现感染,尤以呼吸道、肠道、泌尿道感染多见;(4)无明显肝病史而血浆球蛋白异常增高,A/G比例倒置;(5)中年以上出现不明原因的高钙血症、高粘滞血症症状、血沉增快等;(6)不明原因的出血、贫血,贫血可能为惟一临床表现。
当有以上情况之一时,临床医生应想到多发性骨髓瘤之可能,应进一步进行X线、骨髓穿刺、血液及尿液的免疫学检查,防止漏诊、误诊。
参考文献1 李守静,李宏然,赵相印,等.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探讨. 中华肿瘤杂志,1995,17,43-45.2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373-393.3 Durie BG , Salmon S . A clinical staging system of multiple myeloma . Correlation of measured myeloma cell mass with presenting clinical features , response to treament and survival . Cancer, 1975,36(3):842-854.4 Patriarca F, Fanin R, Silvestri F, et al . Multiple myeloma presenting features and survivalaccording to hospital referral Eastern Cooperative Study Group on Monoclonal Gammopathies.Leuk/Lymphoma,1998, 30(5-6):551-562.5 Hoffman R .Hematology-basic principles and practice,3rd ed .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403-1410.6 张洁霞,冯莹,黄雅廉.多发性骨髓瘤早期临床线索.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志, 2001,7(1): 49-50.7 陈未,沈�d.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附88例临床分析).临床误诊误治,2000, 13(4):288-290.8 Mahnken A, Wildberger J, Gehbauer G, et al. Multidetector CT of the spine in multiple myeloma:comparison with MR imaging and radiography.Am J of Roentgenology,2002,178:1429-1436.9 浦权,杨梅如 .血液病骨髓病理诊断.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5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