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仙方活命饮加味治糜烂性胃炎
仙方活命饮的功能主治是

仙方活命饮的功能主治是仙方活命饮的简介仙方活命饮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以其独特的药材组合和药物配比而闻名。
它广泛用于中医临床治疗和保健调理,被认为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
本文将介绍仙方活命饮的多种功能主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该药方。
仙方活命饮的功能主治1.润肺止咳:仙方活命饮中的某些药材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对于慢性咳嗽、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疾病,饮用仙方活命饮可起到缓解症状、润泽肺部的作用。
2.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中的一些药材含有清热解毒的成分,可以有效降温、消炎,对于热病、感冒等有良好的疗效。
3.调理脾胃:仙方活命饮中的特定成分对于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等症状有辅助治疗作用。
能够增强脾胃功能,提高食欲和消化能力。
4.舒筋活血:仙方活命饮中包含的特定药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筋肉,对于风湿性疼痛、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5.养心安神:仙方活命饮中的某些成分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可以改善失眠、焦虑等心理疾病,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态。
如何使用仙方活命饮饮用仙方活命饮的最佳时间是在早晨空腹时或睡前半小时,以便更好地吸收药物成分和发挥疗效。
具体用法如下:1.取适量仙方活命饮的药材,充分洗净。
2.将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3.将砂锅置于火上,用小火煮沸,然后转至文火慢炖30分钟。
4.关火后,让药汤自然冷却至适饮温度。
5.将药汤滤去渣滓,分为若干次温服。
注意事项1.仙方活命饮不适合过敏体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饮用。
2.饮用仙方活命饮时,应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量力而行,不可过量。
3.仙方活命饮仅作为辅助药物,不能替代正规治疗。
对于慢性疾病,请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
4.所配制的仙方活命饮最好在当日饮用完毕,不宜存放过久。
5.在服用仙方活命饮期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饮食调理和休息。
总结仙方活命饮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具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调理脾胃、舒筋活血和养心安神的功能主治作用。
仙方活命饮治疗胃痛验案两则

仙方活命饮治疗胃痛验案两则仙方活命饮原自明代陈实功《校注妇人良方》,用于阳证痈疡肿毒初起,书中所言本方“治一切疮疡,未成者即散,已成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良剂也”。
后世对此方的疗效颇为肯定,奉之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而现代已扩大应用于慢性盆腔炎、乳腺炎、前列腺炎、扁桃体炎、消化性溃疡、血栓闭合性脉管炎等各科病证。
胃痛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证的一类中医病证,现代医学中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均为该病所属。
笔者有幸随师出诊,方见其应用仙方活命饮治疗胃痛患者,疗效颇佳,受益良多,故重温仙方活命饮方义并择验案两则飨予同道。
1仙方活命饮方义仙方活命饮以甘寒之金银花为君药,主清热解毒疗疮,当归、赤芍、乳香、没药、陈皮行气活血通络以消肿止痛,更加辛温之防风、白芷以助通滞散结,贝母、天花粉、皂角刺化痰浊、通经排脓,甘草佐君以增强解毒之力。
本方集理气、活血、化浊、通络于一身,故止痛效若桴鼓。
但对于仙方活命饮治属阳证或是阴证,清代唐宗海则认为此方寒温并用,药性平和,为治“血结”之平剂,正如《血证论》中载“诚能窥及疮由血结之所以然,其真方也。
第其方乃平剂,再视疮之阴阳,加寒热之品,无不应于取效。
”故临床无论寒证热证均可加减应用。
2 验案举隅2.1 气滞胃痛案刘某,女,63岁,慢性胃炎多年。
刻诊:胃痛且胀,痛甚胀轻,牵及下腹部;胃脘烧灼感;纳呆,两胁不适;寐差,汗出;大便2日一行,解之费力,小便调。
舌暗红,苔白,脉沉弦。
袁师考虑为胃痛,证属肝气郁结,胃失和降,血脉滞而不通。
方用仙方活命饮合小柴胡汤加减:金银花15g,防风15g,白芷15g,陈皮10g,皂角刺15g,浙贝10g,天花粉15g,乳香10g,没药10g,白芍20g,当归10g,炙甘草10g,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0g,党参10g,生姜4片,大枣5个,7剂水煎服。
二诊胃脘痛、胀缓解,大便转佳,舌暗苔白腻,脉沉。
神仙活命饮的功效与作用

神仙活命饮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神仙活命饮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都清晰,现在大都市的生活的节奏变的越来越快,每日身心疲惫,对身心健康的关心当然就减少了,造成许多病症的乘虚而入,而中药材中的药方就可以逐渐的改进人体,做到调养痊愈地实际效果,今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仙人活下来饮。
牙周别称牙龈
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真人版活下来饮(《摄生众妙方》卷八)。
牙周药方牙龈
川山甲甘草防风没药赤芍药各3克白芍1.8克归梢乳香贝母花天花粉角刺各3克金银花茶茯苓各9克
牙周功效与作用牙龈
清热去火,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治疮疡疮毒初起,赤肿焮痛,或身热微畏寒,舌苔薄白或淡黄,脉数强有力,归属于阳证者。
牙周使用方法使用量牙龈
用美酒600ml,煎至300ml。
若上半身,吃完服,若下半身,食前服,再加喝酒150~200ml,以助药势。
不能变更。
牙周留意牙龈
疮疡溃后、阴证疮疡及肠胃素虚,气血两虚者不宜。
牙周备注名称牙龈
聚瑞以金银花茶清热去火为君;归尾、白芍、没药、乳香活血化瘀化淤以止疼,茯苓行气以助血个人行为臣;防风、白芍散风消结以消肿,贝母花、蜂花粉清热解毒放脓,消结消肿,川山甲、皂角刺经络疏通,溃坚排脓为佐;甘草清热去火为使。
诸药共用,共奏清热去火,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之功。
牙周摘抄牙龈
《女科万金方》
原文中不但给大伙儿详细介绍了仙人活下来饮的作用功效,归还大伙儿剖析了仙人活下来饮是由哪些中草药材构成,针对如何吃也有一定的谈及,我们能够尝试记一下,或许哪天就能用上。
仙方活命饮,治一切疮疡,止痛、消毒之圣药也

仙方活命饮,治一切疮疡,止痛、消毒之圣药也【原】仙方活命饮出处《校注妇人良方》,其组成为白芷3g,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炒)、炙穿山甲(甲珠为国家保护动物,吾常用炮猪甲代,用量须以甲珠倍量)、天花粉、乳香、没药各6g,金银花、陈皮各9g。
用法,以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
现用法,以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仙方活命饮,治一切疮疡,未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圣药也。
一切痈疽及不知名恶疮初得,此方主之。
痈疽皆由气血逆于肌理,加寒与湿凝,风共火搏乃发。
红肿尖痛,为阳为痈。
深硬黑陷,为阴为疽。
势大身发热,食日减,晓夜不安眠,其症则重而险。
入手,醇酒煎服。
盖忍冬花、甘草节、天花粉、贝母、橘皮清热解毒,兼能利湿除痰。
当归、防风、白芷、乳香、没药活血疏风,更可定痛护膜。
乃皂角刺、穿山甲引前药直达病所,以决壅破坚。
酒煎者,欲其通行周身,使邪速散云尔。
服而活命,非仙方如何。
吾总结,仙方活命饮治疮疡肿毒属阳证者为要,临床以患部红肿热痛,舌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现在临床亦多用于治疗各种化脓性炎症,如蜂窝组织炎、脓疱疮、深部脓肿,化脓性扁桃体炎、乳腺炎、阑尾脓肿等热毒实证。
方中可活泼加入蒲公英连翘地丁丹皮类,以增加清热解毒之功,大便干结者可加大黄以泻阳明而通便。
罗谦甫曰∶此疡门开手攻毒之第一方也。
经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
故痈疽之发,未有不从营气之郁滞,因而血结痰滞蕴崇热毒为患。
治之之法,妙在通经之结,行血之滞,佐之以豁痰理气解毒。
是方穿山甲以攻坚,皂刺以达毒所,白芷、防风、陈皮通经理气而疏其滞,乳香定痛和血,没药破血散结,赤芍、归尾以驱血热而行之,以破其结。
佐以贝母、金银花、甘草,一以豁痰解郁,一以散毒和血,其为溃坚止痛宜矣。
然是方为营卫尚强,中气不亏者设。
若脾胃素弱,营卫不调,则有托里消毒散之法,必须斟酌而用。
此薛己所论千古不易之治也。
因附治疡用方之法于后,使学人服膺云。
薛己曰∶治疡之法,若肿高痛者,先用仙方活命饮解之,后用托里败毒散。
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

[ y r s G s isR y ; afn o n i; raigndf rni i Kewod ] att ; eu Xi a g ri n Humi Yn Tet ieet t n g ni ao
慢性浅表性 胃炎,在祖国医学属 “ 胃痛”范畴 ,大 都以外 感邪毒 、内伤七情 以及饮食失调等引起发病 。临床多以胃寒 、 胃热、气滞、血瘀、湿滞 、食积等辨证施治 。笔者通过 临床辨 识觉得 以热、瘀二者为多见 ,用仙方活命饮加减 治疗取得 了满
意 的临 床 疗 效 ,现 报 道 如 下 :
治愈 1 5例;有效 1 3例;无效 2例 。有效率 9 . 33 %。
4 典型病例
患 者 甲 ,男 ,4 , 农 民 ( 4岁 自家 店 员 ) 0 7 9月 1 ,2 0 年 1 日初 诊 ,自诉 有 慢 性 胃病 3 余 , 常 上 腹 部疼 痛 ,闷胀 不 适 , 年 经
当归 1g 0 ,制 乳 没 各 6 ,三 七 1g ( ) g 0 冲 ,蒲 黄 lg ( 煎 ) O 包 ,
赤 白芍各 1g 5 ,当归 1g 0 ,制乳没各 6 ,三七 1g( ) g 0 冲 ,蒲黄
1g ( 煎 ) 贝母 6 ,花 粉 lg 0 包 , g O ,皂 刺 1g 白芷 1g 防风 0, 0, lg O ,陈皮 lg O ,甘 草 6 。水 煎 , 1 d g 剂/,早 晚 饭 后 1小 时频 频
加减治疗。结果 :3 例慢性浅表性 胃炎患者 中治愈 1 例 , 效 1 例,无效 2 。有效率 9_ 0 5 有 3 例 3 %。结论 :用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 3
慢性浅表性 胃炎取得 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 临床应用 。 【 关键词 】 胃炎;热瘀型;仙 方活命饮;辨证论 治
根治一切胃病的仙方胃病16个特效处方

根治一切胃病的仙方胃病16个特效处方根治一切胃病的仙方此方通治:各类胃炎、溃疡、胀痛、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肠炎等一切胃肠疾病。
总有效率达98%以上,无任何毒副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已治好无数病例,实乃天下奇珍之方!配方:乌贼骨150克、制元胡50克、黄氏50克、鸡内金150克、制白术50克、猪苓50克、乌梅50克、大黄5克(买药时在药店加工成粉)。
加减:胃寒或胃凉者加良姜50克。
说明:良姜性极热,有些人的胃受不了可以适当减量.服法:每天二至三次,饭前一小时或半小时各服一汤勺(6--10克)。
较重者,可以每次加服云南白胶囊一粒。
重者一般3至5天见效,轻者一次见效.一般1-2副可以根治。
有效率达98%无任何毒负作用。
饮食:不要吃生/冷/冻/凉性的饮食。
不要饿过头,也不要吃过饱,保持在七八分饱就好。
不要吃完饭就躺下。
一天可以多次服药,三次或四次,但一定要空腹,也可以在痛时或胀时服药.东西不要煮烂吃,对胃没好处,反而更难治!(不然吃仙丹都没用!)治疗多年胃病,胃胀,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炎,胃虚,胃寒/凉,失眠,多梦,易醒,神经衰弱及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头痛,中气不足.对肝肾两脏并病者,亦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浮小麦50克,甘草10克,灵芝15克,红枣15个,白术10克,党参10克,北芪15克,黄芪10克,淮山20克,丹参10克,田七10克。
注意:浮小麦不是小麦!浮小麦,尖尖长长,有外羽,很轻.主治失眠.很多药店的人把两样都混杂了.买错药没效.小麦,颗粒型,圆,比绿豆小.赤色煎法:将药洗净,同煎.红枣要切两半.服法:一天一剂,7天为一疗程.连服3-4疗程.药煎两次.饭后一小时服或空腹服。
单纯治疗胃病: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涨,胃虚,胃寒,看似普通,见效如神。
甘草10克,红枣15个(剪两半),白术10克,党参10克,北芪15克,黄芪10克,淮山20克(先浸泡半小时或生用半斤),丹参10克,田七10克,鸡内金10克(吃素者不加)糯米50克。
仙方活命饮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仙方活命饮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组成用量】金银花、广陈皮各12g,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尾、甘草、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各6g。
【服用方法】水煎服。
【功效作用】方用金银花、天花粉、甘草清热解毒,乳香、没药、当归尾、赤芍、穿山甲、皂角刺活血祛瘀止痛,贝母化痰,防风、白芷疏散风热,陈皮理气化滞。
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之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阳证疮疡初起或脓熟未溃之病证。
本方对乙型链球菌有高度抑制作用,葡萄球菌则次之。
所以本方具有抗菌、抑制病毒、消炎、解热、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
【辨治病证】中医临床运用以患处红肿热痛,或兼有恶寒,发热等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急性乳腺炎、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附睾丸炎、溃疡病、蜂窝织炎、深部脓肿、疖肿、脓疱疮、急性风湿热、食道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肾盂肾炎等病证。
而必须症见患处局部红肿热痛,脉数有力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1.阿米巴肝病(邪蕴肝经,肉腐成痈型)治宜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以本方加减:金银花、黄芩、败酱草各15g,白芷、当归尾、赤芍、浙贝母、天花粉、柴胡各10g,乳香、没药、生甘草各3g为主治方。
若热重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
肿块坚硬疼痛者,加穿山甲、皂角刺。
痈脓已成者,加薏苡仁、冬瓜仁。
杀虫,加白头翁、鸦胆子、秦皮。
2.头痛(外伤,血瘀脉络,瘀久化热型)治宜清热止痛,活血化瘀。
以本方去防风、皂角刺,加牛膝30g,天丁8g,五灵脂、甘草各6g,蜈蚣3条为主治方。
3.冠心病、心绞痛(胸阳掉阻,脉络阻滞型)治宜化瘀行气,通阳豁痰。
以本方加生、熟何首乌各30g,降香(后下)6g为主治方。
4.失眠(瘀血内阻,痰热内扰型)治宜清热凉血,化瘀定志。
以本方去防风、皂角刺,加天丁8g,生地、丹参各15g,丹皮12g,枣仁10g为主治方。
5.大叶性肺炎(邪热壅肺型)治宜清热解毒,宣肺化痰,化瘀定痛。
慢性糜烂性胃炎:2张治愈效果很好的中药验...

慢性糜烂性胃炎:2张治愈效果很好的中药验...
糜烂性胃炎是由于胃炎不及时治疗导致的加重现象,严重时糜烂可以累及到胃体部。
主要临床表现是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烧心、上腹部饱胀,严重时可以出现纳差、乏力、恶心、呕吐等等。
慢性糜烂性胃炎:2张治愈效果很好的中药验方
1、健脾生肌散
组成:
党参2.5份,茯苓2.5份,白术1.5份,制附子1.5份,黄柏1.5份,益智仁1.5份,半夏1份,苦参1份,地榆1份,明矾1份,川厚朴1份,槟榔1份,生甘草0.5份。
用法:
将上药按比例用量净化后研末,每次服10克,早、午、晚饭前30分钟服用。
3~4周为1个疗程。
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
具有健脾生肌、消食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慢性糜烂性胃炎。
2、愈糜散
组成:
地榆200克,枯矾60克,甘草60克,白及100克,白芍100克,血竭30克,蒲公英300克,生黄芪300克。
用法:
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每日2次,每次15~20克,饭前半小时用粥汤或蜂蜜调成糊状吞服,服后勿饮水及其他果汁。
30日为1个疗程。
功效:
具有抗炎解痉、祛腐生肌、愈合糜烂、健胃镇吐的功效,适用于慢性糜烂性胃炎。
提醒:上述中药方仅供参考,患者不得擅自用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仙方活命饮加味治糜烂性胃炎
徐静,主治医师(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主治:慢性糜烂性胃炎。
处方:双花、防风、白芷、浙贝母各15克,当归、陈皮、甘草、皂角刺各10克,穿山甲、没药、乳香各5克,黄芪30克,天花粉20克。
上药煎30-40分钟,取水300ml,日服3次。
2个月为1疗程。
肝胃不和,加柴胡、香附各等分;
脾胃湿热,加苍术10克,蚕砂10克;
胃阴不足,加石斛15克,生地15克;
瘀血停滞,加山楂10克,白及10克,大黄5克。
治疗34例,治愈(胃镜复查病变粘膜恢复正常)6例;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13例;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改善,胃镜复査有改善)11例: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胃镜复査同治疗前)4例;有效率88.2%。
笔者将此病归为中医“胃痈”范畴。
治以活血消肿,生肌益胃。
方中双花清热解毒,疏散透达,为治痈之圣药;当归、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消肿散结:防风、白芷散结消肿;燥湿益胃;贝母、花粉清热散结、消肿生肌;甲珠、皂刺穿透经络,消肿排脓;陈皮、甘草和中益胃,行气通络;黄芪建中益胃,排脓生肌。
现代药理研究本方具有消炎镇痛保护胃粘膜,促进溃疡愈合和免疫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