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投入产出核算

合集下载

公司投入产出核算管理制度

公司投入产出核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投入产出核算工作,提高经济效益,加强成本控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投入产出核算活动,包括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投入产出核算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准确、完整;(二)及时、全面、有效;(三)科学、合理、规范。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公司设立投入产出核算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投入产出核算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投入产出核算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制定和实施公司投入产出核算管理制度;(二)建立健全投入产出核算体系,规范核算流程;(三)组织开展投入产出核算培训,提高核算人员素质;(四)监督各业务部门投入产出核算工作的开展,确保核算质量;(五)定期分析投入产出情况,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

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内容第六条投入产出核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原材料投入:核算原材料采购、领用、消耗等情况;(二)生产成本:核算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如人工、制造费用、折旧等;(三)销售成本:核算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如运输、包装、广告等;(四)期间费用:核算公司行政、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的各项费用;(五)利润:核算公司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等项目的净收益。

第四章投入产出核算方法第七条投入产出核算采用以下方法:(一)成本核算: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采用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方法,核算生产成本;(二)销售核算:按照收入确认原则,核算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三)期间费用核算:按照实际发生原则,核算期间费用;(四)利润核算:根据收入、成本、费用等数据,核算利润。

第五章投入产出核算流程第八条投入产出核算流程如下:(一)收集数据:各业务部门按照要求收集投入产出相关数据;(二)审核数据:投入产出核算管理部门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审核;(三)核算处理:根据核算方法,对审核后的数据进行核算处理;(四)编制报表:编制投入产出核算报表,包括成本报表、利润报表等;(五)分析报告:对投入产出核算结果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六)上报审批:将分析报告上报公司领导审批。

第四章投入产出核算

第四章投入产出核算
i 1 n
... 0 ... 0 ... ... ... 1 acn
中间流量模型
ˆ X Aq ˆ A Xq
其中:q ˆ ——以q j 为元素的对角阵
1
投入产出模型分析
一、最终需求变化对各部门生产规模的影响——行模型 二、最终需求变化对各部门之间流量结构的影响——中间 流量模型 三、各部门总产量变化对增加值的影响——列模型 四、大型建设项目投产对最终需求和各部门生产的影响 五、各部门最终需求的变化可能引起的工资(V)、税收(T) 和营业盈余(M)的变化 六、价格变动影响分析
移项整理:
n ai1 ) q1 y1 (1 i 1 n (1 ai 2 ) q2 y 2 i 1 ... n (1 ain ) qn y n i 1
价值模型(2)
写成矩阵形式:
ˆ c ) q y q (I A ˆ c ) 1 y (I A 0 1 ac1 0 1 ac 2 ˆ ( I Ac ) ... ... 0 0 acj aij
n
展开为线形方程组:
a11q1 a12q2 ... a1n qn f1 q1 a q a q ... a q f q 21 1 22 2 2n n 2 2 ... an1q1 an 2 q2 ... ann qn f n qn
七、部门影响力和灵敏度分析
表4-1
中 间 投 入 最 初 投 入
部门1 部门2 部门3 合计 折旧 工资
生产税
盈余 合计 总投入
××年度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最终 中间产品 部门1 部门2 部门3 合计 产品 20 10 40 70 120 40 600 100 740 160 10 30 100 140 240 70 640 240 960 520 10 30 15 55 20 40 50 110 40 90 45 175 50 100 30 180 120 260 140 520 190 900 380 1470

《投入产出核算 》课件

《投入产出核算 》课件
投入产出表是一种表示各个产 业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可以 用矩阵运算描述。
投入产出表的矩阵运 算
通过矩阵运算,我们可以计算 出各个产业的投入和产出量, 从而分析经济的总体特征。
投入产出模型的线性 性质
投入产出模型是基于线性关系 假设的,这使得我们可以使用 线性代数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前景
投入产出核算的局限性
随着数据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 投入产出模型将在更多领域发挥 作用,为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入产出核算方法也存在局限性, 例如对经济增长的预测和不确定 因素的处理。
1
总产值分析
使用投入产出模型,我们可以计算出各个产业的总产值,评估整体经济发展状况。
2
就业分析
通过投入产出表,我们可以估计各个产业的就业人数,研究经济结构对就业的影 响。
3
产业关联分析
投入产出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各个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揭示不同产业间的相互 依赖关系。
投入产出模型的改进与发展
1
对称性假设
《投入产出核算》PPT课 件
本课程将介绍投入产出核算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我们将深入探讨投入产出模 型的构建、数学基础、分析方法以及改进与发展。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令 人着迷的领域!
什么是投入产出核算
投入产出核算是一种经济分析方法,用于衡量不同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
基本概念
投入产出模型涉及到生产要 素和最终产品之间的关系, 以及各个产业之间的交互作 用。
构建流程
构建投入产出模型需要收集 和整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 数学建模和计算。
应用领域
投入产出模型广泛应用于经 济政策制定、产业分析、环 境影响评估等领域。

《投入产出核算》课件

《投入产出核算》课件
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表是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的经济技术联系的报表。
03
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是利用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
经济技术联系进行分析பைடு நூலகம்究的方法。
投入产出核算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投入产出核算是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 过程,揭示各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为宏观经济决 策提供依据。
02
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表的定义和结构
总结词
投入产出表是用于描述一个经济体内部各产业部门之间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的表格,其结构包括 行和列,行表示投入,列表示产出。
详细描述
投入产出表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统计工具,它以矩阵形式展示了经济体内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投 入产出关系。该表格的行表示生产过程中各种投入的来源,列表示各产业部门的产品去向。通 过投入产出表,可以全面了解一个经济体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出规模、结构和效率。
意义
完全消耗系数反映了部门之间的 直接和间接经济联系,是制定宏 观经济政策和进行经济分析的重 要参数。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定义
影响力系数是指某一产业或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其他产业或部门的生产需求 所产生的影响程度。感应度系数是指其他产业或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某一产业 或部门所受到的生产需求感应程度。
计算方法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计算公式比较复杂,需要用到线性代数的方法。具体可参考相 关教材和文献。
意义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是判断产业或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指标,对于 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产诱发系数和最终需求依赖度系数

04第四章-投入产出分析

04第四章-投入产出分析
某一需求结构所需要的总产品数量
b11 b12 b21 b22 1 ( I A) Y b 1n b2 n y1 x1 j X 1 y 2 x2 j X 2 y x X nj n n
2.中间消耗与增加值的分解 (1)按比例分摊:假定投入是按产值分配的
某产品对某种中间投入的消耗=该中间投入的消耗总
额×某产品产值/企业总产值 (2)按定额分摊:假定投入是按工时分配的 某产品对某种中间投入的消耗=该中间投入的消耗总 额×该产品实际生产工时/企业生产总工时
3.最终产品的分解与调整
根据样本资料推断总体
3.为了获得稳定的投入产出表,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1)采用一定的工艺假设,尽可以“纯化”投入产出 表 (2)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调整中间消耗的价格变动
(3)对直接消耗系数给予一定的时间限制
二.完全消耗系数
1.概念 生产产品j对于i的直接或间接消耗之和
直接消耗:
aij
第一轮间接消耗:
a
k 1
n
ik
2.从横向看: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
3.每个部门的总投入=该部门的总产出
第二节 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
一.直接消耗系数 1.概念 反映两个部门之间直接存在的投入关系,用每一行业 某一产品的投入数值比该行业的产出数值,可以得到 反映出每生产一单位的j所需要付出的i的数量。
aij
xij
Xj
第四章 投入产出分析
第一节
投入产出核算的基本原理
投入产出法是本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提
出的,根据计量单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实物型和价值 型两种,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静态和动态。 Wassily Leontief(1906-1999),美国著名经济学 家和统计学家,投入产出方法的创始人。1931年移居 美国,1936年在《经济统计评论》杂志上发表了《美 国经济系统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一文,首次提出 投入产出分析法。

第四章投入产出核算

第四章投入产出核算

110644539 331608325 720950147 316806564 193915207 173032966 93846013 39472397 257082970
133284
72076 253354 30299716 3534741 18755113 280005
2548066
16048850 49949850 6800131 8601617 2155262 957765 598428
房地产业、租10赁03和74商1务服2务06业2785 5160390 6058597 3106687 651545 588721 6480618
金融保险业4143831 2544852 1613730 2150454 2146328 4562756 660011 3502369 其他服务业4473998 5819133 2554455 3560145 1991051 5142457 1114330 4445117 增加值合计230809359 90739804 73635934 64500343 63934436 67917822 26030755 89125822 劳动者报2酬08972657 20677244 15307413 27503029 18424180 15125189 5278379 26309589 生产税净额1209199 16156095 25664925 10205817 8180562 14305722 8837161 18186699 固定资产折1旧1945295 10777152 7781459 7818374 6657360 22296953 5791297 15272654 营业盈余 8682207 43129313 24882138 18973123 30672334 16189959 6123918 29356880

第四章 投入产出核算练习题

第四章  投入产出核算练习题

第四章投入产出核算一、简答题1.试述投入产出表中四个象限各自所包含的内容。

2. 在投入产出表中,如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三种计算方法?投入产出表的优势体现在哪里?3.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的经济含义是什么?二者有何区别?二、单项选择题1.投入产出表中,第三产业行与第一产业列交叉项的数值,从横向上看表示( ),从列向上看表示( )。

A. 第三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B. 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第一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C. 第一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D. 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第三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2.一家企业主要生产钢铁,同时从事小规模的煤炭开采和炼焦,则在编制投入产出表时该企业创造的总产出应该计入( )。

A. 钢铁业B. 炼焦业C. 煤炭开采业D. 分别计入以上三个产业部门3.在一个三产业投入产出表中,直接消耗系数a21的数值为0.2864,则它所代表的含义是( )。

A. 第一产业生产1 单位总产出对第二产业的消耗量B. 第二产业生产1 单位总产出对第一产业的消耗量C. 第一产业产品分配给第二产业使用部分所占的比例D. 第二产业产品分配给第一产业使用部分所占的比例4.投入产出表的第一象限()。

A.反映最终产品的实物构成和最终使用B.反映各部门之间的物质技术联系C.反映各产品部门增加值的形成过程和构成情况D.反映最终产值通过分配再分配形成的最终使用情况5.下列系数中,哪一个可能是直接消耗系数的取值()。

A.-2.31 B.2.31 C.1.01 D.0.89三、多项选择题1.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有( )。

A. 中间投入+最初投入=总投入B.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进口=总产出C.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 总产出D. 总投入=总产出+进口E. 总投入=总产出2. 在居民最终使用部分,被称为虚拟消费支出的是( )。

A. 所在单位提供的实物报酬B. 实物转移C. 自有住房服务D. 金融保险服务E. 自产自用的货物3. 应用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的基础一般都是各类投入产出系数,而非各种流量,其原因是各种系数( )。

第四章投入产出核算

第四章投入产出核算

第4章投入产出核算一、思考题1.投入产出核算对部分分类有什么特殊要求, 它与现实经济办理中的部分分类有什么区别与联系?2.试比较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完全需求系数及中间消耗系数的定义及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

3.试述投入产出表各象限所反映的内容。

4.什么是部分工艺假定?采用部分工艺假定会呈现什么问题?5.什么是产物工艺假定?采用产物工艺假定会呈现什么问题?6.使用表是由哪几个象限构成的?每个象限各反映什么内容?7.投入产出表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哪些?二、单项选择题.1.投入产出阐发法是经济学家〔〕于1936年提出来的A、列昂惕夫B、科普兰C、瓦尔拉D、斯通2.我国第一张表全国规模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于〔〕开始编制的。

.A、1973B、1983C、1981D、19883.就全国来说,以下命题不正确的选项是〔〕A、总投入等于总产出B、中间投入等于中间产出C、总产出即全部物品的产出D、最终使用在价值上于最终产物相等4.描述货物和效劳从它们的最初出产者到它们的使用者过程的账户是〔〕。

.A、货物和效劳账户B、出产账户C、收入形成账户D、收入使用账户5.投入产出核算中采用产物部分分类,是因为〔〕。

.A、产物部分分类比较简单B、按财产部分分类的投入产出表无意义C、产物部分更能够揭示产物部分之间的出产技术联系D、财产部分分类只适合于行政办理6.在投入产出表的第一象限中,每一个数据都有双重的经济意义,即一方面暗示投入,另一方面暗示产出,这正符合复式记帐的道理。

这种说法是〔〕。

A、完全正确的B、完全错误的C、可能不正确的D、毫无道理的7.编制投入产出表最适宜的估价形式是〔〕。

A、出产价格B、购置价格C、底子价格D、现行价格8.投入产出核算和收入分配核算账户之间有联系,暗示在〔〕。

A、部分分类是不异的B、研究的目的是不异的C、投入产出表的第三象限和收入初度分配账户的工程设置和核算总量是接近的D、投入产出表的第二象限和收入二次分配账户的工程设置和核算总量是接近的9.指出正确的命题〔〕.A、供给和使用表采用了不同的格式B、供给和使用表也是一种投入产出表C、供给和使用表的行暗示财产,列暗示产物D、在列中,产物是按照主产物分类的规定进行分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投入产出核算第4章投入产出核算一、思考题1.投入产出核算对部门分类有什么特殊要求, 它与现实经济管理中的部门分类有什么区别与联系?2.试比较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完全需求系数及中间消耗系数的定义及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

3.试述投入产出表各象限所反映的内容。

4.什么是部门工艺假定?采用部门工艺假定会出现什么问题?5.什么是产品工艺假定?采用产品工艺假定会出现什么问题?6.使用表是由哪几个象限构成的?每个象限各反映什么内容?7.投入产出表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哪些?二、单项选择题.1.投入产出分析法是经济学家()于1936年提出来的A、列昂惕夫B、科普兰C、瓦尔拉D、斯通2.我国第一张表全国规模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于()开始编制的。

.A、1973B、1983C、1981D、19883.就全国来说,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A、总投入等于总产出B、中间投入等于中间产出C、总产出即全部物品的产出D、最终使用在价值上于最终产品相等4.描述货物和服务从它们的最初生产者到它们的使用者过程的账户是()。

.A、货物和服务账户B、生产账户C、收入形成账户D、收入使用账户5.投入产出核算中采用产品部门分类,是因为()。

.A、产品部门分类比较简单B、按产业部门分类的投入产出表无意义C、产品部门更能够揭示产品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联系D、产业部门分类只适合于行政管理6.在投入产出表的第一象限中,每一个数据都有双重的经济意义,即一方面表示投入,另一方面表示产出,这正符合复式记帐的原理。

这种说法是()。

A、完全正确的B、完全错误的C、可能不正确的D、毫无道理的7.编制投入产出表最合适的估价形式是()。

A、生产价格B、购买价格C、基本价格D、现行价格8.投入产出核算和收入分配核算账户之间有联系,表现在()。

A、部门分类是相同的B、研究的目的是相同的C、投入产出表的第三象限和收入初次分配账户的项目设置和核算总量是接近的D、投入产出表的第二象限和收入二次分配账户的项目设置和核算总量是接近的9.指出正确的命题().A、供给和使用表采用了不同的格式B、供给和使用表也是一种投入产出表C、供给和使用表的行表示产业,列表示产品D、在列中,产品是按照《主产品分类》的规定进行分类的。

10.在基本统计和对称型投入产出表之间有个纽带,即()。

A、供给表B、使用表C、供给和使用表D、生产账户三、多项选择题1.投入产出分析可用于下列领域()。

A、生产分析B、价格和成本分析C、投资和资本分析D、需求结构和出口率分析E、灵敏度分析2.出来用于分析目的外,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概念还可以满足各种统计上的需要,即()。

A、作为基础数据编制的框架B、作为指数的权数和指数编制的框架C、作为对质量和完整性进行评估的框架D、作为建立价格和物量测算之间相互联系的框架E、作为一致性检验的框架3.对称型投入产出表具有相同的维数,包括()。

A、产品×产品表B、产品×部门表C、部门×部门表D、企业×部门表E、产品×企业表4.投入产出表第一象限().A、是中间使用象限B、是最终使用象限C、其行表示的是产品D、其列表示的是同质活动E、其行于列表示的都是产品5.在投入产出中,当转移产品和相关的投入时,使用的数学方法是两种技术假定,即()。

A、产业技术假定B、产品技术假定C、生产技术假定D、产出技术假定E、无差别假定6.在1993年的SNA中,所论及的投入产出表实际上有两种形式,即()。

A、对称型投入产出表B、供给和使用表C、投入矩阵D、产出矩阵E、商业和运输费用矩阵7.SNA中的使用表由四个象限构成,即()。

A、第一象限中是中间使用象限B、第二象限中是中间使用象限C、第二象限中是最终使用象限D、第三象限中是增加值构成象限E、第四象限是最终使用象限8.对于一个产业×产品格式的投入产出表而言()。

A、行代表产业(部门)B、行代表产品C、行数大于列数D、列数大于行数E、行数和列数相等9.为了得到有较好分析性能的投入产出表,下列做法是合适的()。

A、按基本价格进行估价B、按购买者价格进行估价C、将购买者价格分解为基本价格、税金、补贴、商业和运输费用等D、将进口产品的使用和国内产品的使用分开E、对列和行进行相同的分类10.投入产出表中的主要平衡关系有()。

A、总投入等于总产出B、中间投入列总计等于中间产品行总计C、第二象限总计等于第三象限总计D、每种产品(部门)行总计等于相应的列总计E、中间只用加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四、计算题1.已知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 和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0.150.170.200.100.200.050.250.13a A ⎡⎤⎢⎥=⎢⎥⎢⎥⎣⎦,0.2650.2990.3160.3180.2620.3520.3800.269B b ⎡⎤⎢⎥=⎢⎥⎢⎥⎣⎦,求矩阵中的a 和b 。

2.根据下表计算和分析(1)直接消耗系数及其含义(2)完全消耗系数及其含义(3)完全需求系数(逆矩阵系数)及其含义(4)分析表中几种主要平衡关系(5)假设甲产品最终需求增加10亿元,其他产品最终需求不变,问这种变动对各种产品的总产出及三种产品总产出有何影响?产 出投入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 总产出甲 乙 丙 合计 总 消 费 总 投资 净 出口 合 计 中甲 100200 10130402550 700 200间投入0 0 0 0 0 0 乙 200 100 50 350372350 6501000 丙 200 100 -3001540 10 200 500 合计14040015195925211155350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50 40 10 100劳动者报酬350 36026970生产税70 65 25 160净额营业盈余130 135 55 320 合计600 60035155总投入200100503503.设国民经济由A、B、C三个部门组成,下面是这三个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表,根据表中资料,计算并完成下面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A B CA 0.10 0.15 0.10B 0.20 0.45 0.20C 0.05 0.05 0.10中间产品最终总产A B C 产品品中间消耗A 20BC 105增加值140总产出4.假设国民经济分为A、B、C三个部门,下面是根据某年投入产出表计算的直接消耗矩阵表和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A B C A B CA 0.25 0.22 0.17 A 0.4658 0.3935 0.4002B 0.10 0.15 0.15 B 0.2243 0.2448 0.2920C 0.15 0.03 0.23 C 0.2943 0.1251 0.3880如果计划期内,A、B、C三个部门需分别生产社会最终产品200单位、300单位和100单位,试求:(1)各部门应生产的总产品数量(2)各部门相互提供和相互消耗的中间产品数量(3)各部门应创造的增加值数量。

5.根据上题提供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试求:(1)假定计划年度某一新建大型企业投产,预计生产新产品D 80单位,如果该产品对A、B、C三种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分别为0.2、0.4和0.5,求A、B、C三个部门在计划期内应增加多少总产品的生产。

(2)如果基年A、B、C三部门的劳动报酬率分别为0.3、0.25和0.2,假定计划期内A、B、C三部门的劳动报酬率分别提高10%、20%和15%,求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三个部门产品价格的增长幅度。

6.设国民经济有农业、工业和其它三个企业部门。

已知某年度的生产情况如下:(1)农业企业部门生产的总产品为200单位,其中农业产品170单位,工业产品20单位,其它产品10单位。

生产中消耗本部门产品15单位,工业产品35单位,其它产品15单位。

(2)工业企业部门生产的总产品为400单位,其中农业产品30单位,工业产品350单位,其它产品20单位。

生产中消耗本部门产品185单位,农业产品25单位,其它产品30单位。

(3)其它企业部门生产的总产品为160单位,其中农业产品10单位,工业产品10单位,其它产品140单位。

生产中消耗本部门产品16单位,农业产品8单位,工业产品40单位。

要求:(a)根据给定的资料,编制SNA式投入产出UV表,并计算部门消耗系数,生产构成系数和市场份额系数。

(b)根据产品工艺假定和部门工艺假定推算出“产品×产品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