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三国投资环境对比

东南亚三国投资环境对比
东南亚三国投资环境对比

东南亚投资环境对比

近些年来,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好,已经成为国际投资的热点区域之一,对中国而言,尤其具有投资潜力。第一,东南亚国家于中国毗邻,文化背景相近,企业融入障碍较低;第二,东南亚和中国经济交流不断加强,合作程度越来越大。

东南亚各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而且各种软硬件环境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相对统一。东南亚各国都充分认识到引进外资对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都制定出各种优惠吸引外资,以促进本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接下来以越南,马来西亚,泰国为例,谈一谈它们的投资环境。

越南

越南在吸引外资方面具有众多优势:资源丰富;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投资成本低,在工资、电话费、工业用地租金和水电费等方面比同处东南亚地区的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更有竞争优势;市场潜力大;地理位置优越,可以辐射整个东盟地区。

越南在吸引外资方面具有相对优势,08年吸引外资总额717亿美元,09年上半年有效投资项目10192个。截至2009年5月底,越南吸引外资有效项目10192个。越南最具投资吸引力的行业分别是:加工制造业、科研业、通信传媒业、农林渔业、建筑业、房地产经营及运输仓储、酒店和餐饮业、批发零售和修理行业、休闲娱乐业。在87个对越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台湾省、韩国、马来西亚和日本分列对越投资四大来源地。

2013年,越南表示将从三个环节入手改善投资环境,即改革管理体制、改善基础设施、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计投部将配合其他部委,加强管理投资规模大、影响范围广、辐射性较强的项目,同时为外商减少人为障碍,特别是减少有条件吸收外资的领域和行业的障碍。对于农业与农村发展领域,政府将为外商提供政策优惠,包括提供利率优惠的信贷支持,以及对原料供应、产品加工和运输等环节提供补助等,鼓励和扶持外商投资于困难地区农业领域。

相对于中国来说,越南最具竞争优势的是人力成本、厂房租金以及政策优惠等。越南在高科技、基础设施和服务业方面与中国存在差距,将恰恰是中国商人的市场所在。

在政策上,越南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投资于该行业的外资实行种种税收和非税收鼓励政策。

然而越南政府官员办事效率低下,腐败严重是其最不利于投资的因素。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地理位置优越,具有很强的投资吸引力,其原材料产品资源丰富,政局稳定,经济发展趋势好,人力资源素质较高。并且马来西亚对中国持友好态度,也是其他世界各国的投资资金所情有独钟的囯家。但是在马来西亚注册公司的程序非常复杂,且工人工资较高。08年马来西亚制造业吸引资金133亿美元。投资者对马来西亚伊斯干达、砂捞越、北部、东部和沙巴等五大经济走廊的投资反应良好。

作为东南亚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国家,马来西亚同样十分重视吸引外资,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2008年,马来西亚制造业领域共吸引外资461亿林吉特(13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比2007年增长35%,占2008年制造业领域投资总额的

73.4%。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子电器、基本金属制造、石油、化学和化工、食品加工以及交通运输设备等行业。外资主要来源地是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和德国。从外资流入地域来看,马来西亚伊斯干达、砂捞越、北部、东部和沙巴等五大经济发展走廊吸引投资成效显著,投资者反应良好。

马来西亚税收优惠政策:马来西亚规定获得新兴产业地位称号的公司可获准部分减免所得税,即可仅就其法定所得的30%缴纳所得税,免税期为5年;获得投资税赋抵减奖励的公司,自符合规定的第一笔资本支出起5年内,所发生符合规定资本支出的60%,可享受投资税赋抵减等。马来西亚在外资行业鼓励方面实行清真食品加工及认证、多媒体超级走廊公司、鼓励发展生物科技等政策。

泰国

从投资环境吸引力的角度,泰国的竞争优势有六方面:社会总体较稳定,对华友好;经济增长前景良好;市场潜力较大;地理位置优越,位处东南亚地理中心对周边国家辐射性强;工资成本低于发达国家;政策透明度较高,贸易自由化程度较高。泰国在吸收外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在1995年~2005年期间,外国投资大幅增加,年均增长率约为10%。

该国吸引外资的不利因素主要是政治因素:近几年来,泰国政局持续动荡,各派政治斗争较为激烈,使泰国社会秩序、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和信心,如2009年4月红衫军示威导致东盟峰会取消一事严重破坏了泰国的国家形象,并将对泰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近两年,伴随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全面建成及2014年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即将建成,泰国吸收外资重新进入快速增长期。中国企业近年来明显加快了投资泰国的步伐。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秘书长乌东·翁威瓦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是泰国经济发展的转折点,也是中国投资者的新机遇,泰国欢迎中国投资。泰国政府计划在2012年至2020年间,投资约660亿美元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泰国邀请中国企业投资参与高铁项目以及其他加强区域互联互通的项目。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副秘书长措迪·高咸对本报记者表示,泰国尤其欢迎中国企业投资汽车、电子、光伏等制造业。

2012年,泰国政府调整国家发展策略,包括提升劳工日薪标准,努力提高科技水平,大力发展知识集成经济、低碳经济和采取新的促进投资理念来发展创意经济等,以显示泰国将成为制造高附加值产品基地的决心。今后泰国促进投资政策也将侧重环境亲善型产业,这与中国的产业发展调整方向不谋而合。泰国吸引中国投资者的主要优势是,泰国地理位置优越,拥有比东盟新4国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拥有低于中国沿海地区法定最低工资加福利待遇的劳动力成本,以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泰国税收优惠政策:泰国规定外国投资者免缴或减免法人所得税及红利税,免缴或减免机器进口税,减免必需的原材料进口税,免缴出口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进口税等。非税收促进政策:泰国规定允许引进专家技术人员,允许获得土地所有权,允许汇出外汇等。地区鼓励政策: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结合国内个地方软硬件环境划分区域,并给与不同的投资鼓励政策。

面对不同国家的特点,中国企业到东南亚地区开展投资合作需注意以下问题:

1.评估投资环境,认真分析投资的比较优势。东南亚各国在政治体制、经济

发展水平以及民族、语言、历史、宗教、文化等各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这些国家的投资环境也可谓是千差万别,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因此,中国企业在前往东南亚投资前,一定要充分了解东南亚各国方方面面的情况,客观评估各国的投资环境,同时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认真分析投资的比较优势,选择最适合本企业投资的国家,同时制定切实的投资目标战略、投资行业战略、投资方式战略、投资规模战略等,以期取得最佳的投资效果。TCL集团在越南的投资就是这方面一个成功的例子。经过10年的发展,TCL越南公司已经成为TCL 海外最成功的分公司,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2.熟悉相关法律法规,适应法律环境的复杂性。企业开展投资活动,

首先要做到知法、守法、依法。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东南亚各国都在不断修改完善各种法律法规,因此,中国企业赴东南亚投资,一定要熟悉对象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关注最新法律、

法规和政策的出台和修订,适应当地法律环境的复杂性,可聘用律师事务所和政府部门中的资深法律专家作为法律顾问,处理所有与法律有关的事务都应听取专业律师的意见。如马来西亚法律体系受英国影响很深,成文法与判例法在商业活动中都发挥作用。中国企业到马来西亚投资要充分注意法律环境问题,严格遵守马来西亚的各项法律规定,密切关注当地法律变动情况

3.全面了解优惠政策,适当调整优惠政策的期望值。为了吸引外资,东南亚各国都制订了一些鼓励外国投资的优惠政策,但这些优惠政策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贡献的企业有不同的标准,因此,中国企业赴东南亚投资要全面、客观地了解对象国投资优惠政策内容、申请条件及程序,做好调研工作,规避政策风险。同时,可根据自身条件、发展情况和设定的远景目标,选择适当的投资方式,以争取最大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企业要适当调整对优惠政策的期望值。

4.了解当地劳动力状况和《劳工法》,充分利用当地人力资源,有效控制工资成本。中国企业到东南亚各国投资,势必要雇用大量的当地劳动力,因此,要了解当地的劳动力情况和《劳工法》关于工资、保护劳工权益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充分利用当地人力资源,同时有效控制工资成本。

5.重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东南亚各国均是多民族国家,且信仰不同的宗教,因此,中国企业进入东南亚市场,要充分了解对象国尤其是具体投资地的民族构成和宗教信仰,注意处理好相关的敏感问题,避免发生矛盾。比如马来西亚是伊斯兰国家,到该国投资要遵守宗教习俗,如投资食品加工等行业,必须得到宗教部的批准等。

东南亚经济

一、出口导向型经济对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影响。(25分) 答: (1)概念:所谓出口导向型经济,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手段来促进出口工业的发展,用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促进出口产品的多样化,以增加外汇收入,并带动工业体系的建立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2)背景:①国内:国内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产业成本下降,竞争力增强;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距市场近②国外:实行开放政策后,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关系出现重大转机;中国的海外市场扩大;“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之间的转移。 (3)影响:①采取出口导向型政策,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和资金,与具有绝对优势的廉价劳动力资源相结合,使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极大地促进了东南亚经济的发展。②促进了东南亚企业不断改进技术,优化生产结构,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了东南亚企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③通过对外贸易,互通有无,有利于更好的利用外资,形成外债清偿能力。④可以通过外部市场的开拓,拉动传统部门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和部门的发展,不仅为东南亚国家的剩产品或闲置生产资源找到了出路,还扩大了就业量。⑤可以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达到长期经济的高增长。 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启示是什么?(25分) 答: (1)原因:①“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的缺陷,技术升级、产业升级失败。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成本会提高,出口会受到抑制,会引起东南亚国家国际收支不平衡;当出口导向战略成为众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时,会形成它们之间的相互挤压;产品的阶梯性进步是继续实行出口替代的必备条件,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是无法保持竞争力的。东南亚国家在实现了高速增长之后,没有解决此类问题。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金融自由化的一系列失误。经济全球化会导致东南亚国家间利益冲撞加剧,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 ③出口不振,GDP增进大幅度下降,利用率下降,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恶化。东南亚国家贸易结构相对单一,极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④外债负担沉重,构成不合理。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东南亚国家经常项目几乎一直存在着赤字,原本就不平衡的国际收支状况雪上加霜,货币贬值压力加大,最终诱使国外投资者发动了对东南亚国家货币的攻击。⑤汇率政策僵硬,金融调控机制失措,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市场。 (2)启示:①产业发展应以充分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为主导。随着资源结构的升级,资金逐渐由相对稀缺变为相对丰富,劳动力由相对丰富变为相对稀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自然要随着比较优势的变化而升级。如此按比较优势来发展产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以及较快速地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②经济快速发展可能会导致房地产和股市的发展产生过热现象,很容易变成泡沫。因此,政府应考虑经济的合理布局,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避免经济活动过度集中于一两个城市。对于减低股市的过热现象,政府应避免采用金融抑制政策,让银行储蓄有合理的利率水平。③对于国外资金应以鼓励直接投资为主。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式有利于国外先进技术向国内转移。此外,政府可以允许外国资金一些条件成熟的国内企业到国外的资本市场去上市,而要谨慎考虑开放国内的资本市场和允许外国资金直接炒买炒卖流动性大的国内股票、债券以及允许国内企业借用外债等融资方式。④要早日彻底改革银行体系,真正实现“银行

东南亚各国文化特色

東南亞各國文化特色 嚴智宏 東南亞現在有十一個國家,整體而言這十一個國家的文化複雜多元。他們深受世界四大文化體系–中國、印度、伊斯蘭、西洋–的影響;但他們對那些外來文化並未照單全收。實際上東南亞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目前東南亞各國的文化,是外來文化與各國在地文化交織、融合而成的。本文介紹東南亞七個國家的文化特色;這七國是我國「東南亞籍配偶」的主要來源國。 壹,過去的說法 近一百年來,西方學界經常認為,東南亞深受外來文化的影響,而本身卻沒有什麼文化可言: 一,在這四大文化體系中,印度最早對東南亞產生大規模影響。長期以來,西方學界盛行一種看法,即認為東南亞是「印度化」(Indianized)的區域。因為印度的宗教(尤其印度教、佛教)、藝術、語文、風俗習慣、法政等,在過去兩千年裡對東南亞產生既深且廣的影響。其中,印度教可分為濕婆派、毗濕奴派等。佛教則可分為南傳佛教(主要是上座部,Theravada Buddhism)、大乘、密宗等。 二,有人認為中國文化的影響最大。較早時,主要是影響越南。因為西元前3世紀,秦始皇攻打越南北部,實行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政策。之後各個朝代也陸續對越南用兵。長期下來,越南受中國的影響頗深,尤其是法政、學術思想、社會制度、宗教及藝術、倫理、風俗習慣等。近代中國也影響東南亞許多國家;影響的方式之一是政治或武力,之二是經濟文化交流,之三是移民。 三,也有人說伊斯蘭(Islam)文化影響最大。島嶼東南亞(Island Southeast Asia)受伊斯蘭影響的範圍主要是在馬來半島、印尼群島(含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Borneo)、蘇拉威西(Sulawesi)、摩鹿加群島(Molucca,香料群島)等)、菲律賓南部等地方。伊斯蘭影響了信徒(稱為「穆斯林」,Muslim)的生活(包括食、衣、住、用等等),尤其是「五功」、1不碰豬肉、不拿香拜拜等。 四,更有人主張西洋文化的影響最大。除了泰國之外,整個東南亞自16、17世紀起漸漸淪為西洋列強的殖民地:西班牙殖民菲律賓;葡萄牙殖民東帝汶(East Timor);荷蘭殖民印尼;法國殖民越南、柬埔寨/高棉、寮國;英國殖民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Brunei)。近代,西洋藉由政治力、跨國資本、各式傳播科技等,深入東南亞多數地區;西洋的價值觀動搖了東南亞的傳統思維。 1五功,指伊斯蘭信徒的五種功課,就是念(真主阿拉)、拜(每日於五個時段禮拜)、齋(齋戒)、課(課捐濟貧等)、朝(朝聖)。

中国与东南亚贸易互补性研究

中国与东南亚贸易互补性研究 内容摘要 中国与东南亚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也进一步加强,促进了各自的经济发展,扩大双方的贸易与合作,双方各有比较优势,在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上的差异,导致在产业间和产业内形成了贸易互补性的特征。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区域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又有利于中国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更好地调配和整合资源。 关键词:贸易互补性贸易互补性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The Research on Economic Complementarities of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ABSTRACT China and most of the Southeast Asia countries are all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ree Trade Area between China and the ASEAN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of China and ASEAN is further strengthened and promote each economic development, expand bilateral trade and cooperation mode, the two sides gain their own comparative advantage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and industrial capacity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trade complementary features between the industries and intra-industry.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makes for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better integration and deployment of resour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ASEAN. KEYWORDS:Trade complementarities;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Intra-industry trade index; Trade complementary index

泰国投资环境概要

一、泰国投资环境 泰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长期以来政治稳定,虽然近两年来政府频繁更迭,但是随着阿披实政府的上台,政治动荡逐渐平息,国家政治经济逐步重新步入正轨。泰国广大民众信仰佛教、喜好和平的天性,泰国本土多元化的文化与大量吸收的外来文化和谐相融,形成了有利于外国投资的文化氛围。 泰国作为东南亚国家联盟的重要成员国之一,泰国在东南亚各国经济合作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拥有6,700万人口的泰国一直保持着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即使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GDP的增长仍然达到2.6%。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成熟的劳动力资源是泰国经济能够保持增长的砝码,同时也加快了国家工业的快速发展。 泰国的投资政策主要以自由化和鼓励自由贸易为原则。泰国政府建立了完善的资源系统来支持和协助投资者。通过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泰国政府对受特別重视和其他受奖励的具体行业分別提供了不同范围内的税收优惠、支持服务和进口许可。泰国已经为外国投资者建立了完善的投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现代化交通设施,以及发达的通讯和IT网络,为投资者提供了便利的投资和居住环境。 (一泰国经济发展状况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泰国一直致力于国内的金融改革,努力恢复本国经济。目前,泰国已经成功走出了金融危机 的阴影,1999年-2007年泰国的GDP增速都保持在将近5%的水平,2008年即使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实际GDP增长率仍然达到2.6%。 泰国的经济稳定性有所增强,对外表现在贸易顺差和经常性项目的增加,对内表现在通货膨胀的下降。2008年泰国货物进出口额为3584.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9%,其中,出口1778.5亿美元,增长9.0%;进口1805.8亿美元,增长19.0%。贸易逆差27.4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顺差114.2亿美元。2009年全年泰国通货膨胀率将从

世界各大主要港口

世界各大主要港口 一、亚洲: 1、东南亚: 海运费构成:O/F++THC+DOC 泰国: 曼谷(BANGKOK)、林查班(LAEM CHABANG)-BMT.SCT、拉各拉邦(LAT KRABANG) 菲律宾: 马尼拉(南/北港) MANILA(S/N) 新加坡: 新加坡(SINGAPORE) 马来西亚: 巴西古单(PASIR GUDANG)、巴生(西/北港)PORT KLANG(N/W)柔佛州(JOHORE)、槟城 (PENANG) 越南: 胡志明(VICT/CAT LAI/NEW PORT)、海防(HAIPHONG)、河内(HANOI)、岘港(PANANG) 柬埔寨: 金边(PHNOM PENH)、西哈努克(SIHANOUKVILLE) 缅甸: 仰光(YANGON) 印尼: 雅加达(JAKARTA)、勿拉湾(BELAWAN)、泗水(SURABAYA)、三堡垄(SAMARANG)、孔雀 港(MERAK) 东帝汶: 第利(DILI) 2、台湾: 高雄(KAOHSIUNG)-120/70码头、台中(TAICHUNG)-中华堆场、基隆(KEELUNG)-尚志、 环球堆场 3、日本: 横滨(YOKOHAMA)、东京(TOKYO)、大阪(OSAKA)、神户(KOBE)、名古屋(NAGOYA)、 门司(MOJI)、德山(TOKUYAMA)、伯方(HAKATA)、千叶(CHIBA)、清水(SHIMIZU)、 松山(MATSUYAMA)、沾小牧(TOMAKOMAI)、新鸿(NIIGATA)、四日市(YOKKAICHI) 4、韩国: 釜山(BUSAN)、仁川(INCHON)、光阳(KWANGYANG)、惠山(ULSAN)、大分(OITA)、 酒田(SAKATA)、平泽(PYEONGTAEK)、防城(FANGCHENG)、直江津(NAOETSU) 5、中东海运费构成:O/F+BAF(FAF)+THC+(ISPS)+DOC 迪拜: 杰贝阿里(JEBEL ALI)、拉希德港(PORT RASHID)、阿布扎比(ABU DHABI)、阿扎曼 (AJMAN)

浅谈东南亚殖民经济一二

浅谈东南亚殖民经济一二 摘要:根据对东南亚殖民时期各宗主国实行的不同殖民经济政策,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讨论,找出造成不同殖民经济政策的原因,从其中找出当时各殖民国家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各国以后的发展轨迹进行印证。 关键词:东南亚殖民经济政策发展资本主义重商主义 东南亚地区在历史上经历了很长一段殖民地时期,由于各宗主国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以及在该地区实行的殖民政策不同,导致了东南亚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这不但在历史时期有过影响,而且在当今的地域政治和国际关系以及其本国经济发展中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在本文中,就东南亚地区在殖民时期各经济状况进行简要概述并进行讨论。 在讨论东南亚殖民经济时,大概分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因为在不同历史阶段,各宗主国的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同的,一刀切式的横向分析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在同一时期在同一殖民地,在分析上要考虑历史遗留的因素,进行一定程度的纵向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早期葡西的殖民活动 1511年葡萄牙开始了东南亚的殖民活动,但是直到1641年被荷兰打败丧失马六甲,在这13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大多数只是在东南亚在各商业航线上建立据点,而并非进行殖民领土的扩张。葡萄牙的殖民者由于其本身人力和财力有限,其主要精力在于控制海上贸易交通线。葡萄牙在东南亚殖民进行大量的香料贸易以牟取利益,在16世纪20年代以后,葡萄牙的殖民官吏和商人热衷于私人贸易,使得宗主国和殖民地都没有从这种私人贸易中获得最大利益。葡萄牙的海外冒险通常被看成是带有中世纪性质的,即它关注的征服、掠夺、收纳贡赋和强迫改宗,对东南亚经济和贸易的结构的作用是微不足道和消极的。葡萄牙人始终未能将任何欧洲商品输出到亚洲。他们为了购得东南亚的香料,依靠暴力保障的垄断和在亚洲地区从事的转口贸易,而这种贸易把东南亚与欧洲市场直接连接起来,这正是东南亚地区纳入世界贸易体系的伊始。但是这种贸易使得东南亚开始为国际市场的需求进行产品的生产,在客观上催化了东南亚商品经济的萌芽发展,但是由于葡萄牙在该地区的殖民经济政策带有浓厚的封建贸易性质,所以该商品经济先天不足,有很严重的依赖性。 西班牙在菲律宾的殖民经济政策实施封赐制度和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制度。赐封制是一种封建性掠夺和奴役的制度,这种制度源于西班牙本国,并在美洲殖民地推行多年的一种制度,它是指国王把被征服国家的一定范围的土地上的征收赋税之权力赐予在殖民事业中有功的人员。但赐给的并非土地所有权,土地依然归国王所有,而是赐予对封地内的居民的征税权和使用劳役的权利。封君们获得此项权利后,应负责维持封地内的秩序,有责任保护居民,并在发生灾害时给予援助。西班牙另一殖民经济政策是实行贸易垄断,这是早起殖民时期西方殖民国家普遍推行的经济政策,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色彩,其特点是国王、王室与殖民政权垄断对外贸易。这个政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重商主义学说。西班牙的重商主义特别表现为重金主义,认为金银才是一国的真正的财富。因而它严禁金银外流,争取更多的黄金入口,竭力掠夺殖民地的黄金,并通过垄断殖民地

论《三国演义》与史实

论《三国演义》与史实 许盘清张小峰 内容提要文章以《<三国演义><三国志>对照本》为基础,列表分析《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人物和情节以及虚构的类型和艺术魅力;在确立文史界限为前提的评价标准下,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出《三国演义》的真实程度为百分之六十三;从文学和史学角度评价了《三国演义》的真实性。为后人依据史实写演义小说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作用。 关键词《三国志》《三国演义》对照本真实度由于《三国演义》是基于史料加工而成的历史演义,所 以一经问世就有人对其真实性提出看法和质疑。三百多年来, 最权威的说法莫过于章学诚的“七实三虚”分法,该观点早 已被大部分学者所接受。近年来,关于虚实的研究上,先后 出版了盛巽昌的《三国演义》(补证本)和张国光的《三国 演义》(文史对照插图本)等作品。前几年有人另立高见, 认为《三国演义》五分真都不到。文中言之确凿,似成一说, 但本文认为此观点缺少全面和系统性的分析,仅为一家之言。 (1) 《三国演义》主要材料来源是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 之注等史籍,加上长久以来小说、戏剧、传说等综合而成, 但毕竟与历史事实有区别,不能等同视之。 一、史实与虚构的划分标准

《三国演义》的精彩之处,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了成功的艺术虚构,塑造出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著名的莫过于被毛宗岗称为“三绝”的诸葛亮、关羽和曹操,这些人物都是文学中最成功的典型。研究小说典型人物的性格离不开人物的历史渊源。因此小说和历史之间差异亦再所难免。若议论历史上诸葛亮“隆中对”和北伐战略之得失,就不能以“桃园结义”、“借东风”、“空城计”等为史料。历史演义小说的《三国演义》与史书《三国志》之间到底有多大差别?二者的关联性如何?始终没有一个完整的答案。由于排出了《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对照本,所以顺便将二书所述事件之间的差别进行了列举。 采取的真实度标注方法:取材于《三国志》的材料多少以一至零来区别。如:0. 95意味着约95%的内容来源于《三国志》; 0. 2则基本为虚构,即:从《三国志》中取材不到20% 。通过《三国演义》及《三国志》的对照发现二者的区别非常明显,主要表现: 第一,《三国志》简略、《三国演义》详细。《三国志》中记载某件事,一般较为简略,大多寥寥数语;而《三国演义》中则长篇大论,且是某一回中的重头戏。以“三请诸葛亮”为例,《三国志·诸葛亮传第五》中:“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仅十二个字,而《三国演义》则从第三十七回中开始,至三十八回中间,用了整整一回的篇幅,近四千九百字来描写“凡三往”这一事件。刘皇叔的确是去了三次隆中,也见到诸葛亮,这些全为史实,但远非《三国演义》所说活灵活现。 第二、《三国演义》更换了《三国志》中的某些角色。《三国志》中原有记载,而到了《三国演义》中却换了主角。可能是作者为人物塑造而作的必要修改,以便更符合创作本旨。这类现象在《三国演义》中很常见。《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中“荆州城公子三求计”虽非全为史实,但相差亦不太远。“博望坡军师初用兵”却差别较大,博望坡确有人放火,但放火者非“军师”,而是刘备。《三国志·先主传第二》云:“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

东南亚音乐文化

就业指导计划书 姓名:陈砚缘专业:钢琴学号:112405030* 进入大学的目的是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就业。面对就业这个话题,很多人想到的并不是就业本身,而是就业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特别是想要找一份自己喜欢并且各方面都符合自己要求的工作。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从方方面面满足工作对我们的要求。我认为,做好一份工作应该具备几个方面,要具备工作所需的本领,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和素质。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大学期间的知识跟真正就业之后利用知识服务于工作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要求不仅要具备知识本身,还有剧本将知识合理的组合、重新构建,就是根据就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最大限度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 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首先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其次,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另外,要排除各种外界干扰,就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就要求自考毕业生努力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勇敢地迎接选择未来生活的种种挑战。 对钢琴教师职业能力及其素质 能力方面:

一、追求——与美好音乐相匹配的高尚品格 俗话说“为人师表”、要树立教师的典范。教师的行为习惯、品德修养、治学态度、专业文化水准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所以特别注意师生在人格上的相互尊重、相互平等,正确引导学生。 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及教学能力 1.与人相处的技巧。教师必须能与他人在工作中友好协作。作为一名教师,要具备很好与人交往的能力,要与学生相处融洽,要有一定程度的协调和管理能力。在遇到问题时,能第一时间解决,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2.清晰的表达。要有良好的口才,优秀的教师传递信息明确、简要、因为学生不明确他们学的是什么和为什么要学。 3.给学生成功的评价,鼓励学生有信心。 4.要灵活的策略。要有敏捷的头脑,机制的反应,和应变能力。 素质方面: 一、钢琴教师应有的职业素养 (一)充满人格魅力,对生活充满热情 优秀钢琴教师身上有一种高贵和自信,他们对待艺术就像对待生活一样真诚和充满热情,生活中透着亲切、友善和气质。作为一名钢琴教师,仪态,装扮、谈吐都要透着稳重和优雅。我们通常认为,教师的仪表只是外部形象,似乎无关紧要,但仪表是通过衣着打扮来体现,于整洁得体中体现涵养。讲台如舞台,教师角色的言行举止,受到学生的注目,教师身上具有的仪表,风度的美,是心灵美的自然表露,所以钢琴教师穿着整洁、大方、能够带给学生奋发向上的气势,这也

东南亚各国主要港口

东南亚各国主要港口 一.印度尼西亚 JAKARTA 雅加达 港口性质:海湾港、设有出口加工区保税仓库、基本港(C、M) 经纬度:06度10分S,106度50分E 航线:东南亚 位于印尼(全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的爪哇(JAWA)岛的西北沿海雅加达湾的南岸,濒临爪哇(JAVA)海的西南侧。东距外港丹戎不碌(TANJUNG PRIOK)10km,是印尼的最大的集装箱港。又是印尼有名的胡椒输出港。它是印尼的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海陆空的交通枢纽。它还是东南亚的最大城市之一,也是亚洲南部和大洋州的航运中心。主要工业有造船、汽车装配、机械、建材、纺织、轮船、化肥、食品加工和化工等。港口距国际机场约20km,有定期航班赏澜绺鞯亍?BR> 该港属热带雨林气候,盛行北?东北风。年平均气温在24~31摄氏经常有雷阵雨出现。全年平均降雨量约2000mm。属全日潮港,平均潮差0.6m。 港区主要码头泊位有24个,岸线长达5514m,最大水深11.5m。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门吊、浮吊、集装箱吊、汽车吊及抓斗装卸机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达200吨,拖船功率最大为1103kW。另有系船浮筒30个,可系泊1.5万载重吨的船舶。在丹戎不碌外港最大可靠7万载重吨的船舶。本港出口加工面积达28万平方米,自1969年开始设有 保税仓库。由于日本有很多家电、汽车及纤维工业进入印尼市场,使印尼的集装箱吞吐量逐步增加。1994年该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06.1万TEU,比1993年增长8.5%。主要出口货物为橡胶、茶叶、胡椒、咖啡、木材、锌、金鸡纳霜、石油及烟草等,进口货物主要有机械、钢铁、大米、药品、家电、牛及食糖等。该港外贸吞吐量占印尼输出的50%以 上,主要贸易对象为日本、美国及新加坡等。 SURABAYA 泗水(苏腊巴亚) 港口性质:海峡港、设有出口加工区、基本港(M) 经纬度:07度12分S,112度44分E 航线:东南亚 位于印度尼西亚(全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爪洼(JAWA)岛东北沿海的泗水海峡西南侧,隔峡与马都拉(MADURA)岛相望,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二大海港。早在中世纪开始就为爪洼的对外贸易港口。现为东爪哇的首府,是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又是爪哇岛东部和马都拉岛农产品的集散地,主要工业有造船、石油提炼、机械制造等。 该港属热带雨林气候,盛行偏东风。年平均气温为23~31℃。每年雾日有4天,雷雨日有74天。全年平均降雨量约1600mm。属全日潮港,平均潮差为1.8m。 装卸设备有各种可移式吊、浮吊、手板拖车、铲车、皮带输送机及拖船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达50吨,拖船功率最大为1250kW。装卸效率:每工班每小时散货为20吨,包装货为27吨,杂货为20吨,机器和钢材为8吨。大船锚地水深为22m。主要出口货物为糖、棉花、咖啡、橡胶、椰子、皮革、油类、木薯粉及胡椒等,进口货物主要有电气设备、玻璃器皿、纺织品、化工产品、陶瓷器、机械设备、煤及水泥等。在节假时如果事先取得港务局同意,可以增力夜班。

东南亚的经济发展

东南亚的经济发展 前言 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贸易发展报告》考察了8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的动向,指出其具有低增长、不平等扩大这两个特征。在低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南北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世界经济进一步两极分化,而且80年代之前的趋势发生了逆转,国内的贫富差距也不断有了扩大。与贫富差距的扩大可通过收入的集中·高储蓄·高投资这一过程带来高增长及其成果的均分这样一种乐观论调相反,现实是造成了低增长和不平等的扩大。如此看来,80年代以后的世界经济及其发展状况并不可喜。 因此,东亚的经济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注目、尤其是世界银行报告《东亚奇迹—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冲击也是可以理解的。该报告将东亚8个国家和地区称为“实绩优良的亚洲经济实 体”(HPAEs:High-PerfomingAsianEconomi

es),作为东亚经济发展奇迹的两大特征,列举了高速增长的持续和分配不平等的减少。但是,在1997年7月2日泰铢贬值和转而采取外汇管理浮动制所引致的波及东 南亚各国的“货币危机”这一背景下,已有人认为“奇迹”已经结束。 这样,现在便有了重新考察世界银行报告和东亚经济发展的好机会。 一、世界银行报告《东亚奇迹》 首先来看看世界银行报告的主张。如前所述,该报告列举了高速增长的持续和分配不平等的减少作为东亚经济奇迹的两大特征。该报告还列举了人力资本及实物资本的积累和如此积累起来的资源的有效分配所 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这两点作为东亚经济 取得成功的原因。“从上述意义来看,关于东亚经济的成功,并没有什么奇迹。东亚经济只不过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更有效 地利用了成功所必需的基本机能”,正如世界银行总裁L·T·普雷斯顿所述,该报告所设定的主要研究课题是东亚经济的成功与 政府的关系,换言之,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三国演义》内涵分析

《三国演义》内涵 一、关于“七实三虚” (一)、《三国演义》与前代史书之关系:参照《三国志》和《三国志注》两部史书,《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言行大多可找到依据,可以说,《三国演义》对原有素材进行了移换变形。 (二)、《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平话》关系:继承与超越 (三)、小说叙述历史的态度:打破天道正义观念 二、“拥刘反曹”倾向的源起及发展 (一)、晋到六朝:以曹魏为正统 (二)、东晋习凿齿:尊汉抑魏(见于《汉晋春秋》) (三)、北宋代说书:流露“拥刘反曹”倾向(见于《东坡志林》) (四)、元代《三国志平话》: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 (五)、《三国演义》直接继承并加强这一倾向 (六)、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批点《三国演义》时进一步强化巩固了“拥刘反曹”的观点 三、《三国演义》的思想文化内涵 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杰出的战争和谋略描写,中国文化智慧的集合,融合儒、道、纵横、兵家等等诸多思想的荟萃。 其主要文化思想内涵则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对国家统一的向往:元末社会动荡,百姓渴望安定统一,这也是成书年代及作者所处时代要求的体现。 (二)、对儒家仁政理想的向往及道德的追求: 1、拥刘反曹倾向。 2、对蜀汉集团的着力刻画:刘备仁君形象、诸葛亮能臣贤相的典范、关张的忠义勇猛、桃园结义的讴歌等。 (三)、总结历史经验:民心、人才、谋略。 四、人物塑造手法: (一)、类型化与个性化的完美结合(以三个人物形象为例) 1、曹操形象: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以儒家理想为评判标准,突出其奸诈残忍一面,又真实描写出其丰富多元性格—“古今来英雄中第一奇人”(毛宗岗) (1)、奸诈 ①、陷害叔父②、杀吕伯奢一家③、许攸问粮④、借人头⑤、借刀杀祢衡⑥、梦中杀人⑦、杀杨修⑧、死后疑冢(“生而为伪,至死仍诈”) (2)、残暴狠毒 ①、杀吕伯奢全家②、为报父仇屠城③、杀伏完董承及伏皇后董贵妃④、杀耿纪韦晃等五人及其宗族和大臣 (3)、英雄之气 ①、不畏权贵:重责蹇硕之叔②、胆识过人:孤身刺杀董卓③、惟才是举,爱才如命,敬重忠义之士,宽待人才、厚待人才(如哭郭嘉典韦、对关云长、赵子龙的爱惜、收张辽庞德许褚、招请荀彧荀攸贾诩等、中庞统之计、痛杀陈宫沮授等等)④、诚心待士,从谏如流(如对郭嘉言听计从,得以平定北方)⑤、多谋善战,善于以少胜多(如战袁绍、打吕布、张绣、马超等)⑥、宽仁待民,法纪严明(如征讨董卓等军事集团、割发代首)⑦、旷世豪情,乐观自信、永

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汇总

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 (线索:东盟介绍——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前景展望)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由来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三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等5国外交部长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布《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正式成立。成员国外长会议是最高决策机构,每年举行正式例会和特别会议各一次。常设委员会为执行机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执行外交部长会议的决议。 东盟的宗旨是通过成员国共同努力,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维护正义和法制及遵守联合国宪章原则,促进区域合作与稳定;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促进互利合作;扩大成员国间的贸易;研究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等。 二、发展历程 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始正式对话?当年7月,时任中国外长钱其琛出席了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标志着中国开始成为东盟的磋商伙伴? 1997年12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首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会议期间,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发表了《联合宣言》,确定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 2003年10月,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与东盟领导人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双方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 2004年11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八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提出了加强双方合作的十点新倡议?会议期间,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与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入了实质性建设阶段? 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在菲律宾宿务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 协议的签署为中国-东盟如期全面建成自贸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9年8月15日,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 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成功地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这是最大的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贸区惠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 总的来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02年至2010年),启动并大幅下调阶段。自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始,至2010年1月1日中国对东盟93%产品的贸易关税降为零。

2019年东南亚互联网经济发展趋势

2019年东南亚互联网经济发展趋势 根据谷歌、淡马锡和Bain公司的最新报告,在手机、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和中产阶级壮大的推动下,东南亚的互联网经济正在蓬勃发展。 在本月初发布的《 e-Conomy SEA报告2019》中,该地区的互联网经济已达到新的里程碑,今年首次达到1000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39%。报告称,这一数字有望在2025年达到3000亿美元。 该研究探索了2019年观察到的最重要的行业趋势,并分析了该地区6大市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的当前互联网经济和未来潜力。最近4年,有1亿人成为在线用户。 如今,东南亚已成为世界上最活跃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所在地,共有3.6亿互联网用户,其中90%主要通过手机进行连接。 (东南亚互联网经济) 调查显示,包括电子商务、旅游、网约车和送餐在内的服务在过去几年里有了显著的增长。尤其是网约车服务的需求已经出现爆炸式增长,活跃用户的数量激增了5倍,如今已超过4000万。相比之下,2015年东南亚新兴的网约车服务只有800万活跃用户。

(每个部门的活跃用户) 东南亚的网约车行业市场由两家公司主导:总部位于新加坡的Grab和来自印度尼西亚的Gojek。 尽管互联网经济在这6个东南亚国家中都蓬勃发展,但印度尼西亚和越南更胜一筹,有更强劲的增长率。 在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和菲律宾,互联网经济以每年20%到30%的速度增长,而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则以每年40%以上的增长率领先。 (互联网经济增长与GDP渗透率的关系) 报告称,自2015年以来,印度尼西亚的互联网经济增长了两倍多,并有望在2025年突破1300亿美元大关。 与此同时,越南的互联网经济在2019年将达到120亿美元,自2015年以来的年化增长率为38%,越南正以电子商务推动增长,成为该地区所有经济体中最数字化的国家。 (SEA互联网经济) 在今年的报告中,另一个突出的关键趋势是数字金融服务的增长,这是由该地区大量无银行账户和银行账户不足的人群推动的。

中国与东南亚文化现象比较

从自然影响下说中国与东南亚文化 不可否认,自然是影响一个文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诚如曾经辉煌的四大文明古国无不依附于大河,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古希腊小国寡民的现状并同时成就了其独特的民主政治。而在中国古,北方广阔草原与它的游牧文化,中国腹地平原与它的农耕文化,南方临海与其渔业文化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即使不很专业的去研究,也不难发现,东南亚文化很多方面都有这中国的影子。历史是其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这些都曾是中国的藩属。但从自然上看也并不难发现其共通性,东南亚与中国一样都是一个具有多样统一性的地域。大陆与岛屿并存,山地与平原同在的地理特点,同时存有亚热带与热带气候逐渐过渡的自然条件,有频繁的民族迁徙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构成了多样的生活模式及多彩的民族文化。下面将说明在这共同自然文化下对两者的影响。 首先是语言,东南亚各国的语言有很多借鉴了汉语(特别是方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从语言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化的接触和民族间的关系,这恰好像考古家从陶器、装饰品和兵器的分布可以推出结论一样。东南亚各国在语言上出现的汉语借词现象,不仅真是生动地记录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文化交流的历史,同时也反映了其人口的一部分重要的构成——中国移民。 其次华人移居东南亚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阻断了前往西域的陆上通道,对外交往智能依靠海路,从而推动了航海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下南洋。而近代,清末英法联军的入侵、甲午中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再到辛亥革命之后,军阀混战,形成了几次大的东南亚移民的高潮。尽管称谓不同,但由于生活方式、民族习俗、生产模式的相同相似使其有着天然的文化同源和民族亲缘关系。跨境毛南族相互间建立了密切的经济文化关系,具有和睦相处,共生共融的特点。 再者中国与东南亚都同样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生活方式,使双方人民勤劳俭朴、重视家庭,这是农业社会长期形成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是约定俗成的价值观。以如家为核心的东方价值观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东南压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最后说到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另外一重要的文化想通之处——信仰。佛教是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在古代,东南亚是中国和印度文化主要的辐射带。正式在这样的条件下,起到了文化交流的桥梁,沟通了彼此的宗教感情,融合了民族艺术,创造了相似的宗教生活,推动了文化经济的发展与合作。 几近相似的地理环境、历史的相通和民族同源和华人同根,使中国与东南亚有着独有的的文化共性的资源优势。我想不管是中国还是东南亚,都应该重视这种优势,不仅要注重学术界的交流和合作,更要发挥民间外交的强大力量。

印度投资环境分析

印度的投资环境 印度,一个处于亚洲南部的发展中国家,为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是历史悠久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随着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速,印度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中表现出了令人振奋的势头。如若作为一个非亚洲外商,现要在亚洲进行投资,那么最具有吸引力的除了中国之外,就属印度这一热土了。 一、自然地理因素 (一)地理位置 印度地处亚洲南部,属南亚次大陆,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东北与中国、尼泊尔、锡金和不丹为邻,东与缅甸和孟加拉国毗连,南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东南濒临孟加拉湾,西南面临阿拉伯海,南连印度洋,北倚喜马拉雅山,为亚、非、欧和大洋洲海上交通枢纽。据此,印度三面环海,拥有十分便利的水上交通,便于水上运输,原材料、产品的进出口,其北面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接壤,亦很大程度地便利了印度市场与亚洲内陆国家的贸易来往。缺点是地处热带,气候炎热,生活环境就比不上中纬度的其他国家了。 (二)自然资源 1、气候 印度多数地区气候受冬季东北及夏季西南两大季风影响,属热带季风型,温度介于10-40度间.每年6至9月的夏季季风(monsoon)为全国多数地区带来暴雨,其中东北Meghalaya州东南部是全球降雨最多的地方,雨

量达10,900公厘.每年夏季雨季降雨情形决定农业收成良莠,也影响占全国人口60%农业人口的生计. 2、能源 (1)电力 电力供应不足是印度经济发展首要问题,全国高峰用电时的平均缺电约11%,各地经常无预警停电,尤其夏季高峰用电时更常发生,另因电价昂贵,各地窃电情形严重,即使首都新德里每日停电数起情形普遍,迫使许多厂商,住家均自备发电设备,稳压器,不断电系统等.近年私人电力公司已渐参与发电及配电经营, (2)石油 随着经济日趋发展,能源需求日增,所需原油的80%仍仰赖进口。国内油价深受国际油价涨跌影响,加上中央及州政府对燃油课徵货物税,销售税等税目,汽油每公升45-47卢比(约略超过1美元),柴油27-29卢比(约0.6美元),贵于我国及东南亚国家. (3)天然气 蕴藏量相当丰富,约达8,535亿立方尺,由于近年外海常探勘到天然气,故产量年有增加,惟除了自产外,为保障天然气来源,印度亦积极推动修筑由中亚经巴基思坦的天然气管线.天然气除供工业使用外,亦是家庭及公用车辆使用燃料,政府对天然气进行补贴,以15公斤装的煤气筒为例,各地价格略有不同,约在290-300卢比间. (4)水 印度是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据水资源部统计,全国20个主要河谷地区已

东南亚经济总特征及原因

1、日本的经济特征、发展条件和分布 经济特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程度高。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农业不占主要地位,对外依赖性强,需要从外国进口大量原料和燃料,产品销售也依赖国际市场 发展条件:有利: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不利条件:资源贫乏,国市场狭小。发展途径:大力发展海上运输(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海),进口原料和燃料,开拓国际市场。 原料来源:石油-西亚、东南亚煤炭——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棉花——中国、美国。 2、最冷月在2月份,最热月在8月份,海洋性很强, 主要原因是:岛国深受海洋影响, 暖流影响。 东线岸线都是迎风坡——冬季多雪(东亚西北季风带来日本海的水汽抬升) 3、日本的农业 发达的渔业(日本暖流和签到寒流交汇形成的道渔场,近海和远洋捕捞、水产养殖业发展) 农业特点:人多地少,耕地少,发展小型农业,精耕细作,侧重水利和生物技术 4、东亚的季风气候 5、东亚的水稻种植业 6、东南亚经济总特征及原因 总特征: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自然条件:气候湿热、土壤肥沃(火山灰——板块交界)、适合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生长,矿产源(石油、锡)丰富 历史原因:长期受到殖民统治,称为殖民者的掠夺宝地 生产习惯:生产惯性(长期掠夺式开发)和经济基础差 7、东南亚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特征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河流短促 位置: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上 气候: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克拉地峡为界) 经济: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8、马六甲海峡的位置,沟通了~~~ 9、湄公河上下游水域的变化原因,水文特征、开发问题和意义 10、南亚的气候分布、成因和农业 南亚的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西南季风过强过弱影响着农业的收成,搞好水利是南亚稳产的关键。 11、南亚洪涝灾害的原因 12、雅鲁藏布江水能丰富的原因 13、印度的经济特点 主要工业分布

《三国演义》相关知识点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区别 (1)《三国演义》将高文典册的《三国志》通俗化了。 (2)《三国演义》增加了很多虚构的情节 一、“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曹操:“乱臣贼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刘备:胸怀大志、礼贤下士、善纳忠言、体恤百姓,是一代仁义之君。 “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在毛纶、毛宗岗修改后的《三国演义》中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二、“七实三虚”(章学诚《丙辰札记》):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 实:作者重视史书的记载,“按鉴重编”为演义小说,作品所写故事的基本轮廓和发展线索,主要人物的主要事迹,与史实相去不远。大的战役:袁曹(袁绍、曹操)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 虚:《三国演义》不是“三国”历史和人物的再现与重复,而是作者根据生活经验和美学理想,将历史人物塑造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三国演义》“七实三虚”中的“三虚”多数是为了“拥刘反曹”。 刘备:宽厚仁德、处处谦让的长者。 徐州太守陶谦,曾两次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都坚辞不受。第三次:陶谦:“可怜汉家城池为重,受取徐州牌印,老夫死亦瞑目矣!”玄德终是推托,陶谦以手指心而死。 进位汉中王时,也是“再三推辞不过,只得依允”。 赤壁之战: 破曹首功似乎归于诸葛亮:一者,用“二乔”激起周瑜破曹决心;二者,非有东风,不能破曹,而东风独有诸葛亮能祭。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体现曹操残忍自私、恩将仇报。但此事陈寿《三国志》不载。 《三国演义》的布局艺术: 一、宏大的叙事网状结构:以事件为中心来组织情节发展。 板块串联结构:《水浒传》 二、不同性质的材料交错安排,做到张驰相间,刚柔相济、起伏相接 三、剪裁和布局中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东南亚文化

东南亚文化 东南亚是一个具有多样统一性的地域。大陆与岛屿并存,山地与平原同在的地理特点,亚热带与热带气候逐渐过渡的自然条件,加上频繁的民族迁徙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构成了多样的生活模式及多彩的民族文化。 外国学者一般把“东南亚分成两个主要文化区域:一是法国学者所称的‘外印度’,印度的影响在这一区域占了优势;另一个区域包括东京、安南和交趾支那,随着15世纪‘印度化’的占婆王国的覆亡,中国的影响便在这区内居于支配的地位。” 然而,东南亚各方面的固有文化“并非仅是印度或中国的文化附属物,而各自具有极为显明的个性,在吴哥、蒲甘、中爪哇和占婆古国曾开放灿烂奇葩的艺术和建筑,与印度教的和佛教的印度的艺术和建筑相比,都有显著的区别。” 不可否认,“也正是在印度和中国文化的滋养下,东南亚自身的文化才开始发展并且取得伟大的成就。” 东南亚建筑文化 东南亚建筑文化圈是一个超越原有政治及地理区划的概念,它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即东南亚大陆部分,包括中国大陆长江流域以南直到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南端,东起中国南海沿岸、西至缅甸伊落瓦底江这一广阔区域;另一部分则是东南亚岛屿部分,包括中国的台湾、海南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及苏门答腊,甚至还可延伸至琉球群岛及南太平洋的部分岛屿。 之所以要作这样的划分,是因为在这样一个范围广阔的大区域内存在着许多共享的文化特质,将它们置于同一文化背景之下进行考察,更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各个局部地区之间的共性与个性。 东南亚的特殊文化构成也反映在建筑上,从而培育出独具特色的东南亚建筑文化。东南亚建筑文化在总体特征上应该归属于东方建筑文化系统,但它与该系统中其他几个区域性建筑文化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同时受到中印两大古老文化的夹击,而其固有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又赋予它以明显的个性。不过,在它的身上,仍然残存着一些中国早期建筑的影响痕迹。 东南亚饮食文化 东南亚菜肴多取以天然可食植物为原料,烹调出色、香、味型具佳的菜系。如越南菜则有美容保健菜肴之美称。新马泰、印尼等国菜肴则多配以当地盛产的丰富的椰子、香茅、肉桂、豆蔻、丁香等香料植物为配料,使其菜肴色味浓郁,风味独特。 东南亚菜可以说是一种受东西方影响较重的菜系。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长期受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的文化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华人的大量聚居,受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所以形成了汇合集东西方文化和当地习俗融为一体的独具魅力的东南亚饮食文化。 常言道:无鸡不成宴。各酒楼、宾馆烹制出的各种鸡肴就有百余种。其中某“东南亚风味餐厅”的“咖喱鸡”就颇有名气。现在标榜着专营咖喱风味食品的食肆,不下十数家,供应着各式南洋食品的餐馆也不在少数,以咖喱为代表的东南亚饮食对我国饮食业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据资料考证:“咖喱”一词源出泰米尔语,意为用辣香料制成的调味品。咖喱起源于印度。原来印度人视牛为神,自然不敢吃。于是印度人改吃羊肉,然而,羊肉有膻味,不好受用。据说,释迦牟尼教人用香辣植物的枝叶、果皮之类,捣成佐料,与羊肉同煮以驱除膻味。这就是咖喱的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