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人文精神与《周易》的人生智慧
古代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体现

古代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体现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道璀璨的明珠,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媒介,也是人们了解古代社会、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窗口。
通过分析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人文精神在其中的深刻表达,使人们对于生命、人性、社会和价值等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体现。
一、爱与成全的人文关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首先体现在对于爱与成全的关怀上。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以自然景物描写为背景,通过诗人对于故乡的深深思念,映照出了爱与渴望回归的情感。
而杨炯的《白云观》中则展现了对人生意义的深深思索,他通过书写道士望庐山而发出的感叹,“此非郁孤台,数堆白云旋”体现了对于人生际遇的关照与考量。
二、真实与正直的人文追求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还表现在对真实与正直的不懈追求上。
在于谦的《饮马长城窟行》中,他通过亲身经历的描述,表达了对真实、直面生活的追求。
而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则以作者对于封建社会阴暗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善恶真实性的批判,彰显了对正直与真实的追求。
三、传统与创新的人文智慧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还表现在传统与创新的人文智慧上。
《论语》作为古代中国文化的瑰宝,展示了孔子的智慧和主张,他不仅坚持传统价值观念,还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为后代提供了宝贵的人生智慧。
而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以古典诗词的形式表达了对传统生活美好的追求,同时又对现实社会的压抑与浮躁进行了批判,展现了古代文学作品中传统价值与创新意识的统一。
四、美与理想的人文情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还体现在对美与理想的情怀上。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描绘高楼之上的美景,表达了对理想境地的无限向往。
而李清照的《如梦令》则以柔婉的词句表达了对爱情美好的向往和渴望。
这些作品表现了人文精神中的美和理想,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共鸣,感受到人性中善良与美好的一面。
《周易》考题

《周易》研读复习题1、简述《周易》的名称、时代和作者《周易》,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
狭义的《周易》指的是《周易古经》,广义的《周易》则包括《周易古经》(简称《易经》)和《周易大传》(简称《易传》)。
它是一本《易经》讲占筮,《易传》讲哲理的充满着中国古代人智慧的重要经典。
关于《周易》的名称,“周”字主要有三释,一释为“周普”,二释为“周代”,三释为“周转”;“易”字本义为锡为赐,引申义为易,即变易,具体取象何物主要有三释,一释为“蜥蜴”,二释为“日月”,三释为“日出”。
我认为,《周易》的“周”字以释为周代为妥,依据有二:一为《周礼·太卜》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一曰归藏,一曰周易”,可见《周易》是周代太卜所掌的一部卜筮之书;二据孔子尊周。
“易”,就是变易,以释为以日月代表的阴阳交变较妥,因为《易传》说得很明白,“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义配日月”。
可见,《周易》就是周朝的一部关于变易的书。
《周易》中《易经》与《易传》是不同时代的产物。
关于《周易》的时代和作者,传统有名的观点是:东汉班固提出的“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意谓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孔子作传解经。
然而,这种观点古代就有人反对。
近代大多数学者认为:《周易》卦爻辞的基本素材是西周初期或前期的产物,成书当不晚于西周。
卦爻辞亦不出于一人之手,是卜筮者长期探索积累的结果。
关于《易传》,传统认为是孔子所作,实际上为战国时期多人所作。
对其各篇的时代、作者,至今尚有争议。
2、为什么要学习《周易》,怎样学,学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周易》的内容和用途。
《周易大传》上说,《周易》的内容十分广博,无所不包,概况起来不外是三道,即天道、地道和人道。
换句话说,就是讲宇宙和人的基本道理。
因此,它的用途就是要概况宇宙和人的规律,用来开通物理,成全事务。
这样,圣人就可以用它来沟通天下人的思想,成就天下人的事业,决断天下人的疑惑了。
周易与人生智慧

周易与人生智慧周易,又称《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被誉为千古之书。
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份。
周易以八卦和六十四卦为基础,通过解读卦辞和爻辞,探讨人生哲学、乾坤之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周易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对人生智慧的启迪具有深远的影响。
周易的核心思想是“变”。
它认为世界万物都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变化是宇宙的本质。
周易通过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变化来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探索人生的意义和智慧。
八卦是由阴阳两仪组合而成,分别代表了阴阳、乾坤、人事等方面的含义。
六十四卦则是由八卦的组合而成,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卦辞和爻辞,通过解读这些卦辞和爻辞,可以获得对人生问题的启示和指导。
周易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乾坤的变化。
它提倡“顺其自然”,即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不强求、不逆反。
周易认为,惟独与自然和谐相处,才干获得成功和幸福。
这一观念对于现代人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惑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而周易提供了一种思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人们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难点和变化。
周易还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认为个人的修养和家庭的和谐是国家繁荣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它提倡人们要从自身做起,注重道德修养和个人品质的提升,以及家庭和睦和社会公德的践行。
周易认为,惟独个人修身齐家,才干管理好国家,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周易的智慧不仅仅适合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可以应用于组织管理和领导力的培养。
在管理学领域,许多企业家和管理者将周易的思想融入到管理实践中,通过解读卦辞和爻辞,来指导组织的发展和决策。
周易的智慧可以匡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和战略选择。
总之,周易作为一部古代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它通过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变化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强调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提倡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国学中的人生智慧

以出世心做入世事国学中的人生智慧中国古代先贤圣哲们最关注的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社会人生。
作为思想文化的“国学”始终一贯地观乎“心性”、“生命”、“人生”,一句话,“观乎人文”。
儒家所谓的“学问”乃是心性的学问,生命的学问。
做学问的终的就是要把“跑掉的心”(“放心”)找回来。
人既要有“乐观”的精神,也要有“达观”的心境,还要有“冷观”的智慧。
这“三观”体现了多重性的生活方式,亦反映了儒释道互补的特性。
中国人的灵魂是有多重性的。
在儒家高唱“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家高唱“夫虽在庙堂之上,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也”,佛家高唱“既在孤峰顶上,又在红尘浪里”的声响中,“以出世的心做入世事情”遂形成中国人共同的向往和追求。
“儒是牡丹,道是菊,佛是莲”国学寄寓“经史子集”,“儒道佛”乃其精华“国学”这一概念是在上个世纪初提出的。
当时一些知识分子有感中国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损害,遂提出“整理国故”的主张,以此重新振兴中华民族的文化,并提升中国人的民族精神。
由此可知,“国学”概念的出现其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感。
何谓“国学”?对“国学”的定义,时下有多种。
但在我看来,可把问题简单化。
“国学”是“国故之学”的简称。
分而言之,“国”,专指中国,“故”是过去的意思,“学”是指学术、思想。
合而言之,“国学“就是指中国过去的学术思想,也即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存放在哪里?要了解这一点,我在这里借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以述之。
中国古人将不同性质、内容的书籍分为四类,即“经”、“史”、“子”、“集”。
“国学”就是保存在这“经”、“史”、“子”、“集”当中。
“经”主要指儒家的典籍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经”有《六经》、《七经》、《九经》、《十三经》之说。
“史”指各种体裁的历史书籍,像《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
“子”主要是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及道教佛教方面的著作。
“集”是总集、选集、别集,还有诗、词、赋,像《楚辞》《乐府诗集》等。
周易智慧古今人生启迪

周易智慧古今人生启迪《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对古今人生有着诸多启迪。
周易强调阴阳的相互依存与转化。
阴阳并非绝对对立,而是相互交融、互为补充。
这一理念在人生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我们的生活中,成功与失败、喜悦与悲伤、顺利与挫折,都是阴阳的不同表现形式。
当我们处于成功的高峰时,不应骄傲自满,因为失败可能就在不远处潜伏;而当遭遇挫折时,也无需绝望,因为这或许是成功的前奏。
就如同四季更替,有春的生机,也有冬的沉寂,阴阳的轮转构成了生活的丰富多彩。
周易中的“变易”思想告诉我们,世界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
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状况。
工作可能会变动,人际关系可能会起伏,我们的思想和观念也会随着经历而不断更新。
这种变化是不可阻挡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适应和应对。
如果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变化的趋势,提前做好准备,就能在变化来临时从容应对,甚至抓住机遇,实现人生的跨越。
相反,如果一味地抗拒变化,固步自封,就很容易被时代淘汰。
周易中的“简易”原则教导我们,在复杂的世界中寻找简单的规律和方法。
人生往往充满了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和选择,但在这些表象之下,往往存在着简单而核心的本质。
比如在追求事业成功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诱惑和干扰,但如果我们能坚守自己的初心和目标,不被表面的浮华所迷惑,就能找到那条通往成功的最简捷的道路。
周易还强调了“时”的重要性。
“时”不仅仅是时间的概念,更是时机、时势。
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情,才能事半功倍。
比如在学习的阶段,就应该专心致志地积累知识;在创业的时机成熟时,果断出击;而在需要沉淀和反思的时候,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方向。
懂得把握“时”,需要我们对自身有清晰的认识,对周围的环境有敏锐的洞察。
在人际关系方面,周易的智慧也给我们诸多启示。
“同人卦”告诉我们要团结协作,与人和谐共处。
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只有相互包容、相互支持,才能共同实现目标。
而“家人卦”则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是我们心灵的港湾,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源泉。
探究《周易》的人生世界价值观.doc

探究《周易》的人生社会价值观-《周易》是中华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
其内容博大精深,中外研究易学的很多哲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企业管理人士等等,都从中得到过宝贵的智慧启迪。
易经中也包含着大量关于人生社会的价值追求和获得途径,这些观点熠熠闪亮,伴随着炎黄子孙走过了2000 多年的历程,对此做进一步的研究吸收,将帮助人们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理清发展目标和方向,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走向光明的未来。
1 和谐在周易中,和谐是基本的价值观,并且其中包含丰富的和谐哲理,例如,在《彖传乾》中写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其意思就是说,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在大自然的运行变化过程中,都能各尽其用,各得其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和谐的整体,进而推动万物的持续发展。
天人和谐作为万物和谐的前提和基础。
在周易中,宇宙被认为是秩序井然的有机整体,通常情况下该有机体以太极为本原,其中任何事物与他事物,甚至宇宙整体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在《系辞传》第九章中写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其中所蕴含的宇宙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周易的和谐观。
当今社会,人和人,人和社会自然,富裕和贫穷,人的内心的不和谐现象比比皆是,周易的和谐智慧可以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序卦曰: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
对于一个好的管理者来说,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只管不养,也不能只养不管。
通常情况下,需要养中有管,管中有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才能更好地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养乃管理题中的重要之义。
在《益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其意思就是说损与益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果没有损,也就没有益。
2 顺应变化、主动变化《系辞上传》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刚柔相退,变在其中矣。
在这系卦中,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进行了清楚地阐述。
通常情况下,这一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变化过程中,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不能再发展时,在这种情况下它到所能容载的极限,那么它必然通过变通,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质变。
浅谈《周易》的人生哲理

浅谈《周易》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启示摘要:《周易》以简单的语言系统和符号系统囊括了宇宙万物变迁发展的规律,其内容之庞大,其形式之简单概括性之强不得不令人折服,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周易》也是一部关于做人的百科全书,《周易》中通过很对隐晦的方式为我们揭示了许多关于做人的智慧,在本文中,我将谈谈我对《周易》中的部分卦象及卦辞的理解,以及其对我们做人以及为人处世的启示和指导。
关键词:适时而变,居安思危,祸福相依,理性。
一、由乾卦引发的思考。
乾卦中的六爻辞取象于龙,先后分别解释了龙潜伏于地,初现于田,活跃于天,悔于过高盛极而衰的整个过程,联系到我们的成长实际,从我们学习到走入社会再到发展事业从起步到最终成功,每一次经历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正揭示在从初九到上九的六个卦辞中。
乾卦的第一句是“初九,潜龙勿用”,初九处于乾卦六爻之中最下面的位置,这时候可以理解为龙潜伏在地下,而根据《周易》中的“三才之道”,最下边两个爻代表地,称之为地道,中间两个爻代表人,称之为人道,最上边两个爻代表天,称之为天道,天地人叫三才之道,而龙本应该在天上自由翱翔,而如今处在初九的位置,显然这不是当道,得位的,所以只能在地下慢慢积聚力量,厚积薄发,为以后的辉煌腾飞做准备,而引申到做人的层面上,在这时期代表着人还未成熟,还没得到社会的认可,还需要积累充实,这时候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安安分分,低调做人,耐的住寂寞,沉得住气,努力充实自身实力,练一套扎实的基本功,作为学生的我们也处于这个阶段,即求学阶段,这个时候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要懂得继续自己的力量,包括扎实的知识基础,也包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此阶段是踏踏实实的积累阶段,切不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自以为是,否则将把自己的前途扼杀在摇篮之中。
九二的爻辞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二处于地道上位,这时候代表龙已经到地面上来了,这时候的龙已经不再是那个稚嫩物无知的潜伏者了,这一阶段的龙开始小心翼翼地浮出地面,寻找自己的出路,“利见大人”则表明单凭龙的一己之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遇到知音或者伯乐助他一臂之力,方能助其成就一番事业,最典型的就是寻找知遇之人,寻找一个能赏识你栽培你的前辈,跟着他好好学习出事为人之道,为下一步发展打好基础,这是的“恩师”就非常重要了,所以还是要谦虚谨慎为人,勤勤恳恳做好自己的该做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人才总会遇到伯乐的,在这一阶段能找到知遇之人,给自己一个锻炼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舜在田间耕作打渔的时候就得到尧的赏识,从而得到重用和栽培,积累了一副治理天下的好本事,这时候如果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再锻炼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升华提高,那么此人的前途是无可限量了,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就是在刚刚离开学校初入社会找工作时,如果能找到一个好单位得到锻炼,对将来的发展是很有利的,总的来说,这一时期,还是要低调做人,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不过也要适当的展示自己,以期遇到贵人赏识,方可成大器。
周易的人文精神与《周易》的人生智慧77页PPT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周易的人文精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周 易》的人生智慧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turn
• 《周易》之“周”有周期之义,意思是周 而复始,无限循环之义,也有学者解释为 周代之义。《周易》之“易”,有简易明 白,变易即千变万化,和不易即不可改变 等三重意义。将“易”之三义联系起来理 解:变易体现了宇宙永恒运动的本质;不 易说明了事物发展的相对静止可感可认识 的状态;简易则是告诉人们,《周易》并 不神秘,通过学习可以掌握它的思想内容。
• 在记录各爻时,顺序应该是由下而上 。
•
筮法除了用蓍草竹签之外,还有用硬
币的。比较简便的是用三枚硬币,放在手
掌中摇动,然后抖落桌上或地上,都是正
面为九老阳,都是反面为六老阴;两正一
反为七少阳;两反一正为八少阴。依然由
下而上记录成卦。
return
• 《仪礼·冠士礼》有句话说: “卦者在左。”汉代经师郑玄 注释说:“卦者,有司主书地 识爻者。”清代学者张惠言解 释为“书地识爻谓之卦”。意 思是说说,在占筮时,每得一 爻,便把它写在地上,以便记 忆,这就叫做“卦”。
卦
return
• 八卦或六十四卦都有一定的名称,这就是 卦名。关于卦名的由来有两种观点,一种 主张取象说,认为八卦或六十四卦来源于 对自然界中事物形象的观察,卦名与卦象 是统一的,都与该卦所模拟的事物有关; 一种主张取义说,认为八卦或六十四卦均 各代表一定的意义,而卦名便是由此卦象 所代表的意义来规定的。
八 坤
六 十 四 卦 图
return
• 由于认识等方面的原因,古人一般都相信 天神的存在,而且认为天神对人间的事情 有主宰的能力。因此,当遇到什么犹疑的 事情时,总喜欢问一下天神的意志。龟卜 和占筮就是古人了解天神意志的两种方式。
(1)占卜之术
(2)“卦”之义
(3)卦象之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eturn
• 中国古代的占卜之术主要有龟卜和占筮两 种。龟卜就是用龟甲或者动物肩胛骨进行 占卜,方法是在上钻孔或者烧灼,能在龟 甲名兽骨上呈现兆纹,据此预测吉凶。占 筮是通过蓍草数目的变化,求得一定的卦 象,然后根据卦象及卦爻词来预测吉凶。
天 乾
火 离
水 坎
地 坤
咸:亨,利贞。取女吉。
咸音义同感。咸卦的感字取交 相感应的意义。交相感应的问 题,最直观、最常见、最容易 被人理解和接受的表现是男女、 夫妇之间的关系,而且夫妇关 系是人伦之始,是文明社会一 切现象之所以产生的最初契机, 所以把咸卦咸字的感应意义用 夫妇关系加以说明是再合适不 过了。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的人生智慧
友情提示
请勿在室内吸烟
上课时间请勿:
上课时间欢迎:
--请将您手机改为“震动”
--提问题和积极回答问题
避免在课室里使用手机
--随时指出授课内容的不当之处
--交谈其他事宜
--随意进出教室
• 《周易》原本是西周时期形成的占筮典籍, 就是算卦用书,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人 们对它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被称 之为“群经之首”,是儒家和道家的共同 经典。《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根柢,理解 《周易》的思想精髓,才能真正懂得中华 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
• 步骤七:在完成步骤六之后,计算最后剩下的 竹签数字。只有四种可能:24、28、32、36。 这些数字,除以四,则是6、7、8、9四个数。
• 记下以上四个数的阴阳记号:
• 六为老阴,记为:
×
• 七为少阳,记为:
• 八为少阴,记为:
• 九为老阳,记为:
×
• 十有八变而成卦 :
• 重复以上步骤(一至七)六次,每次都求 得一爻,总共经过十八变而成一卦。
return
金 文 中 的 易 字
return
• 周易是经、传、学共同构成的一个知识系 统。“经”,指本周时期形成的原本《周 易》,汉朝开始尊之为经,有常规不变之 义;“传”,有传授之义,对“经”的文 字和内容作出的解释称为“传”;“学”, 指汉以来经师、学者对《周易》经和传所 作的各种解释。
return
• 步骤四:两堆分別以四 个四个计算。从右手边开 始,剩下的竹签(余数=1 至4)夹于無名指和中指间。 再算左手边的竹签,剩余 的夹在中指和食指间。
• 以上四個步骤为“四营”;接下来的步 骤为三变而成卦。
• • 步骤五: • 将两边所余40或44策放在一起,然后再
次随机分成两堆,重复步骤三、四
• 步骤六:重复一次步骤五,此为第三变。
• 阴阳是《周易》中的基本范畴,符号表示 为“——”、“— —”;八卦的八个符 号是由阴阳二爻三重而成。《周易》的卦 符是六个阴阳爻构成。
(1)阴阳观念的产生 (2)阴阳二爻的起源 (3)八卦与六十四卦的组成
return
• 古代先民对白天的太阳和晚上的月亮的观 察,称白天为阳,夜晚为阴;就白天而言, 朝向太阳的一面为阳,背向太阳的一面为 阴;对自然界的生物的观察,发现动物都 有雌雄之分,雄者为阳,雌者为阴;对人 类自身的观察,人分男女,男性为阳,女 性为阴等等。总之,阴阳观念是对自然界 各种现象的观察的一种最初的概括。
一、《周易》其书 二、日新之谓盛德 三、顺乎天应乎人
• 《周易》原本是西周时期形成的占筮典籍。 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人们对它的理解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周易》与易学系统 (二)《易经》的主要内容 (三)《易传》的主要内容
return
• 《周易》简称《易》,因为它被儒家列为 五经之首,故又尊称为《易经》,《易经》 虽然是一部关于占卜的著作,但它包含着 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发端。
return
• “——”、“— —”符号的诞生,标志 古代阴阳概念的形成。关于“——”、 “— —”符号和八卦的起源,历代有各 种推测和解释,其中“伏羲观象立卦说”、 “文字说”、“性器官摹拟说”、“占卜 工具说”和“二进位制记数符号说”等。
return
天
雷
水
山
乾
坎
地
火
泽
坤
离
兑
一 乾
三 离
六 坎
return
• 大衍之数十八变 而成卦。
• 步骤一:
• 以50根蓍草(竹 签),取出一根 不用,象征太极。
• 分而为二以象兩
• 步骤二:
• 随机将49根分 为两堆,象征阴 阳两仪。
• 挂一以象三:
• 步骤三:再从其 中任何一堆隨机 取出一个,夹于 指间,象征三次 的变化。
•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 于扐以象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