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_王汉萍

合集下载

免疫疗法在癌症研究中的突破和个体化精准治疗的最新进展

免疫疗法在癌症研究中的突破和个体化精准治疗的最新进展

免疫疗法在癌症研究中的突破和个体化精准治疗的最新进展癌症治疗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免疫疗法作为一种创新的癌症治疗方法,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并展现出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前景。

本文将介绍免疫疗法在癌症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一、免疫疗法的突破免疫疗法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症细胞的治疗方法。

与传统的放化疗相比,免疫疗法具有较少的副作用,并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最近,科学家在免疫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首先,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叫做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细胞上的抑制信号,可以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细胞对癌症细胞的攻击能力。

这种药物已经在多种癌症类型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并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成为治疗癌症的一线疗法。

其次,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可以通过改变患者基因中的突变,提高免疫细胞对癌症细胞的敏感性。

这种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特征来设计治疗方案,并有效地减少了治疗的副作用。

再次,细胞免疫治疗也是免疫疗法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研究人员可以提取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并经过改造后再输回患者体内,以增强免疫细胞对癌症细胞的攻击能力。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免疫细胞特征来设计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二、个体化精准治疗的最新进展个体化精准治疗是根据患者的疾病特征和基因变异来设计治疗方案的一种治疗方法。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对癌症基因组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个体化精准治疗的最新进展。

首先,通过对癌症基因组的测序,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与癌症发生和发展相关的基因突变。

这些基因突变可以作为治疗靶点,通过选择性抑制或激活相关的信号通路,来抑制或杀死癌症细胞。

这种靶向治疗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疗效,并且可以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其次,通过对患者的肿瘤进行基因表达分析,科学家们可以确定患者的肿瘤亚型和生物学特征,从而为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导言肺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传统的肺癌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但这些方法对于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有限。

随着免疫治疗的迅速发展,研究人员开始探索肺癌免疫治疗的新途径,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

本文将介绍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一、肺癌免疫治疗的原理免疫治疗是利用激活或调节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方法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肺癌免疫治疗主要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免疫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T细胞免疫疗法、肿瘤疫苗疗法、细胞因子疗法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二、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1. T细胞免疫疗法T细胞免疫疗法是利用体外培养T细胞,并将其重新注射到患者体内,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T细胞免疫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

2. 肿瘤疫苗疗法肿瘤疫苗疗法是通过注射抗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从而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

肿瘤疫苗疗法在肺癌治疗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激发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肿瘤细胞产生免疫应答。

3. 细胞因子疗法细胞因子疗法通过注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来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能力。

这种治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的发展。

4.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种能够抑制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药物,它可以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成为肺癌免疫治疗的重要研究突破。

三、肺癌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肺癌免疫治疗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成为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

临床试验表明,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肺癌患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此外,肺癌免疫治疗还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如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形成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化疗中的免疫治疗新进展

化疗中的免疫治疗新进展

化疗中的免疫治疗新进展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癌症治疗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化疗中应用免疫治疗的新进展,给许多患者带来了希望和新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介绍近年来化疗中的免疫治疗新进展,以及其对癌症治疗的影响。

一、免疫治疗在化疗中的优势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免疫治疗可以增强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激活潜在的免疫细胞,从而更为有效地消灭癌细胞。

其次,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减轻化疗带来的副作用。

最后,免疫治疗可以减少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抵抗性,提高治疗效果。

二、新型免疫细胞在化疗中的应用近年来,一些新型的免疫细胞被引入到化疗中,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

例如,经过基因改造的T细胞疗法在某些晚期癌症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通过改变T细胞的基因,使其能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从而实现了癌症的有效治疗。

此外,CAR-T细胞疗法也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免疫治疗方式,在化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化疗中的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近年来癌症治疗的重要突破之一。

它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激活潜在的免疫细胞,增强免疫系统的攻击力。

在化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提高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减少化疗带来的副作用。

此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还可以增强化疗对肿瘤的消灭效果,并减少肿瘤转移和复发的风险。

四、免疫治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策略免疫治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策略,成为当前化疗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将免疫治疗与化疗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在使用化疗药物的同时给予免疫治疗,可以增强化疗的敏感性,减少化疗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证明,免疫治疗可以预防化疗后的癌细胞复发和转移。

总之,化疗中的免疫治疗新进展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免疫治疗在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改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减少癌细胞抵抗性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康艾注射液联合含铂化疗药物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康艾注射液联合含铂化疗药物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康艾注射液联合含铂化疗药物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
疗效
王子慧;李雨露;王汉林
【期刊名称】《西藏医药》
【年(卷),期】2024(45)3
【摘要】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结合含铂化疗药物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于2019年11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

对照组用含铂化疗药物,观察组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生存状态、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抑癌基因P53、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调查测定量表(FACT-L)评分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康艾注射液结合含铂化疗药物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机体肿瘤标志物水平与生存质量,安全性较高。

【总页数】3页(P79-81)
【作者】王子慧;李雨露;王汉林
【作者单位】兰陵县人民医院肿瘤化疗科;兰陵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恩度联合含铂类化疗药物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心律不齐患者的疗效分析
2.含铂类化疗药物联合恩度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3.康艾注射液联合含铂化疗药物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4.恩度联合含铂类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5.康艾注射液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含铂化疗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
良事件(
AE).这表明新辅助治疗采用单药 Ni
vo 治
疗在副作用方面较少,并且不会延误手术.然而,由
于样本 量 仅 有 21 例,此 结 果 的 真 实 性 尚 存 疑,但
Ni
vo 的 应 用 仍 然 开 启 了 NSCLC 新 辅 助 免 疫 治 疗
的先河.
LCMC3 研究
中,术前 新 辅 助 Ni
v
i
va
lp
r
ogno
s
i
so
fpa
t
i
en
t
s.
Theeme
rgenc
eo
fimmune
che
ckpo
i
n
ti
nh
i
b
i
t
o
r
s(
ICI
s)ha
sg
r
adua
l
l
t
he
r
apyar
e
s
e
a
r
chf
o
cusf
o
rt
hepe
r
i
ope
r

y madeimmuno
a
t
i
vet
r
e
a
tmen
to
fmanyt
ckMa
t
e
[
[
4]
5]
816 和 辅 助 免 疫 治 疗 试 验 IMpowe
r
010 的 阳 性
收稿日期:2023

08

01
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821MS0822;
823MS140)

细胞免疫治疗在癌症免疫疗法中的突破

细胞免疫治疗在癌症免疫疗法中的突破

细胞免疫治疗在癌症免疫疗法中的突破癌症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学家们所努力攻克的对象。

传统的放化疗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也带来了许多副作用和问题。

近年来,细胞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癌症免疫疗法,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它通过激活或改善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细胞,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突破。

一、细胞免疫治疗基本原理细胞免疫治疗是利用特定刺激剂或细胞进行抗癌治疗。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机体自身保存的具备杀伤能力及记忆性功能的淋巴细胞进行抵抗肿瘤细胞的战斗。

这些近年来巨大发展的免疫系统相关研究进展,非常多提供了细胞免疫治疗的可行性。

在细胞免疫治疗中,最大的突破有两个方面:1. CAR-T细胞疗法CAR-T细胞疗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癌症免疫治疗方法。

它通过将患者自身外周血中的T细胞提取出来,经过基因改造后再重新注入体内,使这些T细胞具备更强的抗肿瘤能力。

CAR-T细胞通过携带特定的抗原结合受体(CAR),可以精确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2. TCR-T细胞疗法TCR-T细胞疗法是另一种将患者自身淋巴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以增强其杀伤效果的方法。

与CAR-T不同,TCR-T利用人类T細胞性淋巴球上生长特异性生物分子(史称TCR)所构建而成。

该技术通过改变受体表面的TCR,使其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效果。

通过这种方式,细胞免疫治疗被赋予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细胞免疫治疗取得的突破细胞免疫治疗作为一种全新的癌症治疗方法,在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突破。

1. 在某些晚期癌症患者中获得显著效果相比传统的化学或放射治疗方法,细胞免疫治疗在某些晚期癌症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效果。

特别是CAR-T细胞和TCR-T细胞治疗,已经成功地帮助许多晚期癌症患者实现了长时间缓解甚至是完全消退。

2. 攻克罕见型癌症由于罕见型癌症患者数量较少,传统药物很难进行大规模开发和临床试验。

然而,由于细胞免疫治疗可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定制生产,因此对罕见型癌症的治疗也变得更加可行。

尼妥珠单抗治疗15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尼妥珠单抗治疗15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尼妥珠单抗治疗15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倪军;斯晓燕;王汉萍;张力【摘要】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adverse events of nimotuzumab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 Nimotuzumab was administrated to 15 cases of stage IV NSCLC, including 9 cases of adenocarcinoma and 8 cases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ll patients were confirmed by either histopathology or cytopathology, and were treated by nimotzumab (nimotuzumab 400 mg, i.v., qw). The ef-ficacy was evaluated after six weeks of treatment according to RECIST standards. For adverse events, the NCI-CTC 3.0 was applied. Result There were 11 cases that were qualified for efficacy evaluation and 15 cases for safety&nbsp;evaluation. Among the 11 cases included in efficacy evaluation, there were 8 cases achieving SD and 3 cases of PD. The disease control rate was 72.2% (8/11). The safety evalu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skin rash relat-ed to nimotuzumab was low, and which was in no association with clinical benefit. All adverse events related with nimotuzumab were mild. Conclusion Nimotuzumab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or radi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NSCLC increases disease control rate and has a better safety profile.%目的:回顾性分析尼妥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癌症免疫治疗的新突破

癌症免疫治疗的新突破

癌症免疫治疗的新突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癌症的治疗也在不断创新。

其中,癌症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颖的方法备受关注。

近年来,科学家们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突破,通过激发和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来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扩散。

本文将探讨癌症免疫治疗的新突破,并分析其优势与挑战。

一、 CAR-T细胞治疗——个性化靶向治愈一项引人注目的癌症免疫治疗的新突破是CAR-T细胞治疗。

CAR-T细胞(嵌合型抗原受体T细胞)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患者自身T细胞改造而成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活性的抗肿瘤效应。

这些CAR-T细胞能够识别并攻击肿瘤相关抗原(TAA)。

目前,针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CAR-T细胞疗法已经获得了FDA的批准,并取得了令人惊艳的治疗效果。

CAR-T细胞治疗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突破,主要归功于其具有多个优势。

首先,CAR-T细胞能够读取并辨识肿瘤表面的抗原,从而实现个性化的靶向治疗。

其次,CAR-T细胞具有持久的抗肿瘤活性,一次治疗就可在患者体内滞留数年甚至更久。

此外,CAR-T细胞治疗还可以作为一种最后手段被使用,在传统治疗失败或复发后为患者提供新的希望。

然而,尽管CAR-T细胞治疗在某些类型癌症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耐受性问题,由于反应过于强大使得部分患者出现严重副作用。

其次是高昂的价格和制造复杂性导致这种新兴技术无法普及到更多的患者身上。

因此,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努力改进CAR-T细胞治疗技术,以提高其安全性、降低治疗成本,并将其应用于更广泛的癌症类别。

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恢复抗癌免疫力除了CAR-T细胞治疗之外,另一个癌症免疫治疗的新突破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这些药物通过干扰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的信号通路,阻断肿瘤对于激活T细胞所需的负向调控信号,从而恢复并激活被压制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针对某些类型的癌症,如黑色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王汉萍张力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 , 北京 100730摘要 :肺癌居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 大部分患者发现即为晚期 , 早期患者术后也容易复发。

传统的化疗有效率低 , 靶向治疗对于敏感突变者疗效好 , 但远期耐药不可避免 ; 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lung cancer , NSCLC 的免疫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 有多种疫苗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

其中针对Ⅲ B 、Ⅳ期的疫苗包括 L-BLP25、 Belagenpumatucel-L 、 EGF 疫苗、 TG4010、 Talactoferrin 、多肽疫苗等。

作为 NSCLC 术后辅助治疗的疫苗有人类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AGE -A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高度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 , CTLA-4抑制剂Ipilimumab 在鳞癌中显示了优势 , 其Ⅲ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PD-1/PD-L1在鳞癌方面虽有优势 , 但其安全性需要注意。

关键词 :肿瘤疫苗 ; 非小细胞肺癌 ; 免疫治疗 ; 临床试验中图分类号 :R734.2/R730.51文献标志码 :Adoi :10. 11877/j.issn. 1672-1535. 2014. 12. 03. 09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1]。

而肺癌中 NSCLC 占到 85%左右 , 其发病率高 , 且预后差 [2]。

而 NSCLC 患者中有 70%在诊断时已经为局部晚期或晚期 , 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 , 而可以手术治疗的早期 NSCLC 的术后复发率也在 30% 40%[3]。

对于局部晚期或晚期的患者 , 传统的一线铂类二联化疗有效率始终不能突破40%, 而且化疗相关副作用一直是令医生和患者头痛的问题。

近十年来 , 在NSCLC 治疗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取得了最大进展 , 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I [4]和 EML4-ALK 融合基因抑制剂 [5]两种药物在存在相应突变的患者身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充分证实 , 并被广泛使用 , 使得晚期 NSCLC 的中位生存时间得到显著提高。

但这些靶向药物的远期获得性耐药不可避免 [6]。

其平均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 PFS 也只有 8 10个月。

因此 , 为 NSCLC 寻找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始终是肿瘤学家不懈努力的方向。

最近 , NSCLC 的疫苗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目前为止正在对研制出的多个癌症疫苗进行全球Ⅲ期临床研究。

而且 , 一些针对免疫关卡途径的抗体类药物也正处于研究阶段 [7]。

本文围绕 NSCLC 免疫治疗的热点 , 针对目前疫苗和免疫治疗相关最新进展进行总结和回顾。

大部分 NSCLC 的治疗性癌症疫苗都是针对局部晚期或晚期患者 , 但是也有少数临床研究着重于 NSCLC 术后辅助治疗。

下文将对此分别讨论 [8]。

1用于晚期和 (或复发性 NSCLC 的疫苗1. 1L-BLP25L-BLP25是一个针对 MUC1抗原的治疗性脂质体癌症疫苗 , 由来源于 MUC1基因的串联重复区域中分离出的 25个氨基酸脂质肽组成 [9]。

MUC1是一种糖蛋白 , 在正常腺体和癌细胞上均有表达 , 但两者中的表达不同 , 主要区别在于肿瘤进展时 MUC1的糖基化发生了改变 [10]。

人 T 细胞识别出 MUC1糖基化改变后即激活 , 从而发挥抗癌作用。

Butts 等人首先开展了一项随机Ⅱ B 期临床试#通信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 , e-mail :zhanglipumch@aliyun.com验 [11], 研究对象为Ⅲ B 和Ⅳ期 NSCLC 患者。

这些患者经过一线化疗获得部分缓解 (partial response , PR或疾病稳定 (stable disease , SD 后 , 使用疫苗进行维持治疗。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 免疫治疗组 (88例接受疫苗维持治疗 +最佳支持治疗 (best supportive care , BSC , 对照组 (83例接受单纯 BSC , 免疫治疗组患者在疫苗接种前先接受单剂量的环磷酰胺 (300mg /m2 。

主要终点为随机分组后的总生存期 (overall survival , OS 。

结果显示 :免疫组的 OS 比对照组长 , 但没有统计学意义(17. 4个月 vs 13个月 , HR为 0. 739, 95%CI :0. 509 1. 073, P =0. 112 。

后续更新数据显示 , 免疫治疗组患者的 OS 仍仅略高于对照组 (17. 2个月 vs 13个月 , 但免疫治疗组的 3年存活率明显较高 (31%vs 17%, P =0. 035 ; 而且 , 亚组分析发现 :在局部晚期的 NSCLC 患者中 , 免疫治疗组的生存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30. 6个月vs 13. 3个月 [12]。

在以上Ⅱ期试验的基础上 , 研究者设计了两项大样本随机双盲Ⅲ期临床试验——— START研究和 INSPIRE研究。

其中 START研究主要评估在无手术指征的Ⅲ期 NSCLC 患者在化放疗后使用 L-BLP25进行维持治疗的疗效。

该试验已经结束 , 并且最近刚刚报道了其结果 [13], 并没有达到主要终点OS 。

L-BLP25组的 OS 与安慰剂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25. 6个月 vs 22. 3个月 , P =0. 123 。

但亚组分析显示 , 在接受同步放化疗的患者中 , L-BLP25组的 OS 优于安慰剂组 ; 而在序贯放化疗患者中 , L-BLP25组与安慰剂相比则无生存优势 (19. 4个月 vs 24. 6个月。

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不明 , 可能是由于同步化放疗能够诱导出很强的非特异性免疫激活或抗原呈递。

INSPIRE研究和 START研究相似 , 但只入组了东亚地区的人群 [14], 原因是最近的一些研究显示东亚人种可能是一个好的预后因素。

由于 START研究的亚组分析显示 L-BLP25在同步放化疗亚组中具有生存优势 , INSPIRE研究进一步将受试者限定于接受同步化放疗的患者。

该试验目前正在东亚四国进行。

1. 2Belagenpumatucel-LBelagenpumatucel-L 为一种同种异体肿瘤细胞疫苗 , 包含四个 NSCLC 细胞系 (H460、 H520、 SKLU-1和RH2 和一个转化生长因子 (TGF-β 的反义质粒以抑制疫苗的 TGF-β表达 [15]。

TGF-β是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 (cytotoxic lymphocyte , CTL 激活的负调节物 , 可以诱导 FoxP3[16], 能抑制反应性肿瘤免疫应答。

因此 , 该疫苗主要通过下调 TGF-β的表达来提高局部免疫应答然后激活 NSCLC 的系统免疫应答。

Nemunaitis 等人在ⅡⅣ期 NSCLC 患者中首先开展了该疫苗的一项随机Ⅱ期临床试验 [15]。

该试验设计很独特 , 要求受试者的肿瘤体积≤ 125ml , 且没有骨转移和淋巴结转移。

该研究共入组 75例患者 , 共设计了三个剂量组(1. 25ˑ 107, 2. 5ˑ 107和5. 0ˑ 107个细胞。

所有三个剂量组都有很好的安全性。

较高的两个剂量组的 OS 显著优于低剂量组 (P =0. 0069 。

一项随机双盲Ⅲ期试验 (STOP 研究 ; NCT00676507 目前正在进行中 , 计划入组 500例以上的晚期 NSCLC 且接受过至少一个方案的铂类二联化疗并取得 SD 、 PR、 CR者。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OS 。

1. 3EGF 疫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 EGFR信号途径也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靶点。

表皮生长因子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 EGF 是一种由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 , 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刺激上皮和间叶细胞增殖。

配体 EGF 与 EGFR结合导致受体激活 , 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级联反应最终引起核内基因转录水平的增加 , 使细胞增殖、转化和恶性化 [17]。

不同的 EGFR信号途径抑制剂 , 包括 EGFR单抗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都已经成功用于临床。

另一个抑制 EGF /EGFR系统的方法是通过特异性自身抗体进行 EGF 阻断 , 即EGF 疫苗 , 这种疫苗由重组人 EGF (rEGF 和重组流脑菌外膜 p64K 蛋白 (rP64K 经戊二醛化学偶联而成 , 通过特异性主动免疫使人体产生抗人 EGF 抗体 , 与体内 EGF 特异性结合 , 降低患者体内活性 EGF 的含量 , 使得 EGF /EGFR信号通路的活性降低 , 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达到癌症治疗的目的 [18]。

2008年 JCO 发表了 EGF (古巴疫苗Ⅱ期临床研究结果 :80名接受过一线化疗并且疗效在 SD 以上的Ⅲ B 或Ⅳ期 NSCLC 患者接受随机分入 EGF 疫苗组 (40例或单纯最佳支持治疗对照组 (40例。

结果显示 , EGF 疫苗组的平均 OS 优于对照组 (12. 3个月 vs 8. 52个月 ,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亚组分析发现 , 60岁以下的年轻亚组中 , EGF 疫苗组的 OS 相显著优于对照组 (18. 53个月 vs 7. 55个月 , P =0. 124 [19]。

针对一线治疗后的Ⅲ B /Ⅳ期 NSCLC 患者的Ⅲ期临床试验目前正在马来西亚和中国等地进行中 , 主要的研究终点为 OS 。

而在古巴 , EGF 疫苗已经获批用于Ⅲ B /Ⅳ期 NSCLC 的治疗 [20]。

1. 4TG4010TG4010是利用减毒的安卡拉 (Ankara 痘苗病毒生产的癌症疫苗 , 改良后同时表达全长的 MUC1和 IL-2, 可以通过 MUC1上各种类型的抗原表位来激活T 细胞应答 [21]。

一项 TG4010的多中心随机Ⅱ期研究以晚期 NSCLC 患者为受试者 , 给予 TG4010和铂类二联化疗 (顺铂 +长春瑞滨 [22]。

研究设计了两种联合治疗模式 :1组为单纯的 TG4010+化疗联合治疗 ; 2组为先进行 TG4010单独治疗 , PR后再联合化疗的序贯治疗模式。

单纯联合治疗组入组了 44例患者 , 序贯治疗组入组了21例患者。

其中单纯联合治疗组的客观有效率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 ORR为29. 5%, 至疾病进展的时间为 4. 8个月 , 中位 OS 为 12. 7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