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3全套教案(精精排版共96页)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教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教案

专题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经典例题剖析下图表示限制酶切割某DNA的过程,从图中可知,该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及切点是( )A .CTTAAG ,切点在C 和T 之间B .CTTAAG ,切点在G 和A 之间C .GAATTC ,切点在G 和A 之间D .CTTAAC ,切点在C 和T 之间【解析】 由图不难看出该限制酶识别的碱基序列是GAATTC ,切点是G 与A 之间。

答案C 基础试题训练1.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所用的“剪刀”、“针线”和“载体”分别是指( )A.大肠杆菌病毒、质粒、DNA 连接酶B.噬菌体、质粒、DNA 连接酶C.DNA 限制酶、RNA 连接酶、质粒D.DNA 限制酶、DNA 连接酶、质粒 2.不属于质粒被选为基因运载体的理由是 ( )A .能复制 B.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 .具有标记基因 D .它是环状DNA 3.下列四条DNA 分子,彼此间间具有粘性末端的一组是 ( )① ② ③ ④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4.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①能自主复制 ②不能自主复制 ③结构很小 ④蛋白质 ⑤环状RNA ⑥环状DNA ⑦能“友好”地“借居”A .①③⑤⑦B .①④⑥C .①③⑥⑦D .②③⑥⑦ 5.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DNA 连接酶将黏性未端的碱基对连接起来B .限制性内切酶用于目的基因的获得C .目的基因须由载体导入受体细胞D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不用限制性内切酶 6.实施基因工程第一步的一种方法是把所需的基因从供体细胞内分离出来,这要利用限性内切酶。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DNA 子中的GAATTC 顺序,切点在G 和A 之间,这是应用了酶的( )A .高效性 B.专一性C .多样性 D.催化活性受外界条件影响7.人们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A . 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T A G G C C A T T A C CG G T AB. 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C. 增加质粒分子的分子量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8.下列属于基因运载体所必须具有的条件是(多选) ( )A、具有某些标志基因B、具有环状的DNA分子C、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D、具有多种限制性内切酶9.下列哪些可作为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基因运载工具(多选) ( ) A.大肠杆菌B.质粒C.动物病毒D.线粒体10.在重组DNA技术中,不常用到的酶是A、限制性内切酶B、DNA聚合酶C、DNA连接酶D、反转录酶11.多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的DNA末端为A、平头末端B、3突出末端C、5突出末端D、粘性末端12.在基因工程中通常所使用的质粒是A、细菌的染色体DNAB、细菌染色体外的DNAC、病毒染色体DNAD、噬菌体DNA13.(2006深圳一模考题)研究人员想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介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以表达产生生长激素。

高中生物选修3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3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3教案教案标题:高中生物选修3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和掌握高中生物选修3课程的核心知识和概念。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3. 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案大纲:1. 课程概述:- 介绍高中生物选修3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 引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单元一:遗传与进化- 理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基因、染色体、遗传变异等。

- 探索遗传与进化的关系,了解自然选择和适应性进化的原理。

- 进行相关实验,如基因型和表型的分析、基因突变的模拟等。

3. 单元二:生物技术与实践- 介绍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

- 学习常用的生物技术方法,如PCR、基因克隆等。

- 进行实验,如DNA提取、基因转染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4. 单元三: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如生态位、食物链、生物多样性等。

- 探索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如生态破坏、物种灭绝等。

- 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出解决方案。

5. 单元四:人体免疫与疾病防控- 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探索免疫系统与疾病的关系,如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等。

- 学习疾病防控的措施,如疫苗接种、卫生习惯等。

6. 教学方法和评估:-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小组讨论等。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研究,提高合作和研究能力。

- 通过课堂作业、实验报告和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7. 教学资源:-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提供学生学习和参考的教材。

-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支持实验教学和科学探索。

-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展示生物现象和实验过程。

教案实施:1. 每个单元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

2. 教学材料准备:准备教科书、参考书籍、实验设备和多媒体资源等。

3. 教学过程组织:根据教学计划,组织课堂教学、实验和小组讨论等活动。

4. 学生学习指导:提供学习资料、作业和实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高三生物选修三教案

高三生物选修三教案

高三生物选修三教案高三生物选修三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分组实验以及小组学习交流等方式,掌握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技能以及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教学难点】以胆大心细的心态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并辨别植物细胞的结构。

三、教法学法启发法、讲授法、实验法四、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自愿准备感兴趣可观察的植物材料,如:洋葱、成熟的番茄、黄瓜、西瓜、苹果等。

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邀请学生展示各自准备的生物材料,并且对于材料做以适当的说明从而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探究欲望。

其次请学生使用显微镜,并请有关学生纠正其中容易出错或者操作注意要点。

从而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内容,为本节课做铺垫。

最后,教师通过显微镜的使用与再次的学习,由显微镜的用途引出本节课的学习。

环节二:自主探究,新课教学:由显微镜的用途,提出问题:学会操作显微镜是为了利用它看到微观生命世界,那么是否可以直接把一个洋葱或者黄瓜放到显微镜下,就能看到起内部结构呢?引发学生思考。

最终引出用显微镜观察材料需要做哪些前期准备以及材料的特点。

其次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各种不同玻片的标片,让学生更加了解到制作标片的必要和基本形式。

由教师介绍制片所需要的一些材料用途和用法,简单介绍一下在制片过程中牵涉到的一些陌生的名词和过程。

在学生大致了解制片基本的一些知识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并观察老师制片,以及选择一两名学生跟随着操作,同时,随时依据所提出的问题,适时的停顿,一一对疑惑加以解决。

所提问题依次是: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②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水量过多过少对实验有何影响?③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④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即目的或避免出现的不利影响)⑤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⑥吸引染液的方法?最后,组织学生开始自主来制作临时装片,对于刚学习的方法加以及时巩固,老师则在其中不断巡视加以指导纠正。

高三选修三生物教案范本

高三选修三生物教案范本

高三选修三生物教案范本任光阴飞逝,我们辛勤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完毕。

回忆一学期的生物教学工作,我们感慨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

谨记于下,权作经历教训的总结。

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三选修三生物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选修三生物教案11.解读:(1)考察载体:遗传图解或遗传系谱。

在高考中遗传系谱的考察形式较为常见。

(2)考察要点:考察显隐性状的判断、基因型的推断、概率分析^p 等常规遗传学问题。

(3)根本思路:在掌握根本遗传规律的根底上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进展推理、计算。

2.特点:信息简洁,考察内容逻辑性强,考虑量大,区分度高。

3.考察才能:观察、分析^p 、推理、计算才能。

(2022•江苏高考)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

以往研究说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

请答复以下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p 。

①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5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如Ⅱ-5与Ⅱ-6结婚,那么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③假如Ⅱ-7与Ⅱ-8再生育一个女儿,那么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选修三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选修三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选修三教案模板作为一名生物学老师,你必须知道如何写一份高中生物教案,这将对你的教学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来写一篇高中生物教案吧。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有关于高中生物选修三教案,希望你喜欢。

高中生物选修三教案1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二、教学重难点:1、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难点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求同存异讨论教学、自学指导法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的情绪(二)、引入新课:问题:1、病毒是不是生物?2、病毒在细胞外不具备很多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怎么复制的呢?3、冠状病毒在哪些细胞里面复制?(三)、问题讨论:1、浏览PPT上病毒的图片以及相关资料:2、组织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总结:小结上的内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在细胞外表现不出生命特征,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细胞的任何一部分脱离了细胞就不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大分子物质也不具有生命的特征。

所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问题:细胞能表现出哪些生命活动呢?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活动。

(四)、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学生自学资料并思考讨论实例一:草履虫除了分裂和运动,还能摄食、排泄、生长、应激;实例二:精子和卵细胞作为桥梁,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有关系;实例三:缩手反应的结构基础,强调多重分化细胞之间的协调合作;小结:细胞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一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各种的生命功能;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五)、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快速阅读并速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找学生上黑板板书这九个层次:2、依次讲解生命系统的几个层次,尤其是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3、强调单细胞生物,高等植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与动物的区别小结:生命系统的宏观结构层次为生物圈,微观层次为细胞,各层次都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但彼此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各层次之间紧密联系互相配合成为一个整体。

高中高中生物选修3教案全套教案

高中高中生物选修3教案全套教案

专题1基因工程本专题教材分析一、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简述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进步催生了基因工程。

2.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3.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应用。

4.简述蛋白质工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 关注基因工程的发展。

2. 认同基因工程的应用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能力方面1.运用所学DNA重组技术的知识,模拟制作重组DNA模型。

2.尝试运用基因工程原理,提出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方案。

3.通过讨论、进展追踪等活动,提高收集资料、处理资料、撰写专题综述报告的能力。

基因工程属于生物科技前沿的内容,这一专题的教学,首先要考虑基础性。

高中阶段的教学不是培养专家,而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着力点应瞄准对学生的发展起根本作用的知识、能力、思想情感上。

忽视了这一点,而一味追求知识的深和透,就会本末倒置,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专题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提升。

违背了渐进性,易使学生认为“基因工程难学”而产生“危乎高哉”的想法,望而却步。

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生活阅历,尽量紧密联系必修课中的基础知识,一步步引领学生登上这一科技前沿的舞台,学生们才会心驰神往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在学习本专题内容时,不能忽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习的动力,要利用国际上重大科技成果的素材,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奋发图强的紧迫感;利用国内重大科技成果的素材,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而唤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一)教学内容的特点本专题的内容由题图、《科技探索之路》和四节内容构成。

题图为学习者创设了一个意境。

沃森和克里克对DNA双螺旋结构的重大发现和随后的技术创新孕育了基因工程。

在复制的DNA双螺旋结构上展示的转基因工程菌、牛、羊、鱼、番茄、甜椒、牵牛等,代表了基因工程在三个重要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植物。

在上述画面的基础上,点出基因工程的主题:“基因工程是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高中生物选修3全套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3全套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3全套教案第一节课: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分类:种的多样性、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健康、促进生物进化等。

教学活动:1. 观看视频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2. 小组讨论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3. 设计小调查,调查当地生物多样性状况并汇总报告。

作业:1. 完成课堂作业:回答问题“生物多样性对社会的重要性是什么?”2. 阅读相关资料,准备下节课报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第二节课: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人类活动、环境破坏等。

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保护区建设、法律保护、宣传教育等。

3. 生物多样性管理:物种保护、栖息地恢复等。

教学活动:1. 分组讨论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和保护措施。

2. 观看相关案例视频,了解保护区管理和物种保护的实施方法。

3. 分组设计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包括如何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和参与程度。

作业:1. 完成课堂作业:设计一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并陈述理由。

2. 阅读相关资料,准备下节课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展示。

第三节课: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案例,培养学生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际能力。

教学内容:1. 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案例:自然保护区建设、物种保护计划等。

2. 学生自发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参加志愿者活动、参观保护区等。

教学活动:1. 学生展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案例,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2.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新进展。

3. 老师组织学生参加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志愿者活动。

作业:1. 整理课堂学习笔记,准备期末考试。

(完整版)高中生物选修3教案

(完整版)高中生物选修3教案

(完整版)⾼中⽣物选修3教案第⼀章基因⼯程⼀.基本⼯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分布:原核⽣物2.作⽤:⼀种限制酶只能识别⼀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在特定部位进⾏切割,使两个核苷酸间的磷酸⼆酯键断开。

3.作⽤结果:产⽣黏性末端或平末端(⼆)DNA连接酶1.分类(1)E.coliDNA连接酶来源:⼤肠杆菌功能:只能连接黏性末端(2)T4DNA连接酶来源:T4噬菌体功能: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2.作⽤:将DNA连接起来(三)基因进⼊受体细胞的载体1.条件(1)具有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供外源基因插⼊(2)可⾃我复制或整合到染⾊体DNA中进⾏同步复制。

(3)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2.种类:λ噬菌体的衍⽣物、动植物病毒、质粒质粒:双链环状DNA分⼦,最常⽤,要⼈⼯改造⼆。

基本操作程序(⼀)⽬的基因的获取1.⽬的基因:编码蛋⽩质的基因或具有调控作⽤的因⼦2.获取⽅法(1)从基因⽂库中获取**基因组⽂库,部分基因⽂库(2)利⽤PCR技术扩增⽬的基因(3)化学⽅法直接⼈⼯合成:基因⼩,核苷酸序列已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步骤)1.⽬的(1)稳定存在,遗传给下⼀代(2)表达和发挥作⽤2.结构:启动⼦、⽬的基因、终⽌⼦、标记基因、复制原点**启动⼦: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终⽌⼦: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停⽌;**标记基因: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的基因。

(三)将⽬的基因导⼊受体细胞1.转化:⽬的基因进⼊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2.将⽬的基因导⼊植物细胞(1)农杆菌转化法(2)基因枪法(3)花粉管通道法3.将⽬的基因导⼊动物细胞:显微注射法4.将⽬的基因导⼊微⽣物细胞:Ca+处理使细胞处于感受态**原核细胞特点:繁殖快,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四)⽬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分⼦⽔平的检测(1)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插⼊了⽬的基因:DNA分⼦杂交技术(2)检测⽬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 mRNA:DNA分⼦杂交技术(3)检测⽬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质:抗原—抗体杂交法**检测成功会出现杂交带2.个体⽣物学⽔平的鉴定:接种实验三.基因⼯程的应⽤1.动物、植物基因⼯程的成果(1)植物:提⾼抗逆性、改良品质、⽣产药物;(2)动物:品种改良、建⽴⽣物反应器、器官移植;2.基因⼯程药物:细胞因⼦、抗体、疫苗、激素;3.基因治疗(1)概念:(2)⽅法体外基因治疗体内基因治疗四.蛋⽩质⼯程的崛起1.理论推测,⼈⼯合成2.基因⼯程,蛋⽩合成(⾃然界没有的蛋⽩质)第⼆章细胞⼯程⼀.细胞⼯程1.原理和⽅法:细胞⽣物学和分⼦⽣物学2.操作⽔平:细胞⽔平或细胞器⽔平3.⽬的:按照⼈们的意愿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4.分类:植物细胞⼯程和动物细胞⼯程⼆.植物细胞⼯程的基本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2.条件(1)材料:离体(2)培养基:营养激素(3)外界条件:⽆菌等3.过程:离体组织器官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胚状体植株(⼆)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概念:不同种杂种细胞植物体2.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3.过程(1)制备原⽣质体⽅法①酶解法②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③结果:获得原⽣质体(2)诱导原⽣质体融合①⽅法:a物理法离⼼、振动、电激b化学法:聚⼄⼆醇(PEG)②标志:杂种细胞再⽣出细胞壁③结果:形成杂种细胞(3)杂种细胞的筛选:AA BB AB AB(4)植物组织培养:杂种细胞杂种植株4.意义: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殖⽅式:⽆性⽣殖变异类型:染⾊体数⽬变异(三)实际应⽤1.植物繁殖的新途径(1)微型繁殖:植物组织培养(2)作物脱毒:茎尖组织培养(3)⼈⼯种⼦:胚状体、芽+ ⼈⼯薄膜**可加⼊固氮菌、抗⽣素、除草剂等有利于⽣长和提⾼产量2.作物新品种的培育(1)单倍体育种(2)突变体的利⽤3.细胞产物的⼯产化⽣产(1)细胞产物种类蛋⽩质、糖类、药物、⾹料、⽣物碱(2)⼀般为愈伤组织时期第⼆课时三.动物细胞⼯程(⼀)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细胞株取材处理单个细胞培养细胞悬浮10代细胞原代培养1.取材:胚胎细胞或幼龄动物的组织器官2.处理:剪碎、胰蛋⽩酶或胶原蛋⽩酶3.培养:(1)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合成培养基(2)条件①⽆菌⽆毒环境(灭菌抗⽣素更换)②营养:、、维⽣素、动物的⾎清、⾎浆③温度PH:36.5+/-0.5 7.2~7.4④⽓体环境:O2代谢所必需;CO2维持培养液PH4.原代培养:细胞贴壁、接触抑制、冷冻保存(1~10代)5.传代培养:①酶处理、分装;②细胞株:10~50代,正常③细胞系:50代以后,有癌变特点6.应⽤:⽪肤移植、⽣产蛋⽩质制品、有毒物质的检测、研究四.动物细胞核移植和克隆动物1.概念:核移植重组胚胎个体2.原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3.分类: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4.过程:见课本5.应⽤与存在的问题(1)畜牧业、保护濒危物种、医药卫⽣、治疗疾病、器官移植(2)问题:成功率低健康问题⾷品安全问题五.动物细胞融合1.概念:2.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3.⽅法(1)物理法(2)化学法(3)⽣物法:灭活的病毒4.意义:5.⽤途:制备单克隆抗体六.单克隆抗体1.概念:化学性质单⼀,特异性强的抗体2.制备过程(1)免疫动物:注⼊特定抗原(2)细胞融合:灭活病毒(3)筛选杂交瘤细胞①⽤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②抗体—抗原杂交检测出能产⽣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4)⽣产并提纯单克隆抗体①体内:动物腹腔②体外:液体培养基3.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能⼤量制备应⽤:(1)诊断(2)治疗:⽣物导弹第三章胚胎⼯程⼀.精⼦的发⽣1.场所:睾丸2.时间:初情期⽣殖机能衰退有丝分裂精原细胞3.过程:精原细胞MI MII 精细胞变形精⼦4.变形:细胞核头部⾼尔基体頂体中⼼体尾部线粒体线粒体鞘其他物质原⽣质滴(脱落)**精⼦的⼤⼩与动物体型的⼤⼩⽆关⼆.卵⼦的发⽣1.场所:卵巢输卵管2.时间:胎⼉期初情期3.过程:(1)胎⼉期卵原细胞有丝分裂卵原细胞复制卵泡形成:初级卵母细胞+ 卵泡细胞(卵巢)卵巢MI(2)初情期排卵次级卵母细胞+ 第⼀极体(输卵管)受精输卵管MII合⼦+ 第⼆极体**卵⼦发⽣过程中MI MII不连续**初级卵母细胞周围形成透明带**卵⼦受精的标志:卵细胞膜与透明带间可观察到两个极体**精卵发⽣的重要区别:胎⼉期卵泡的形成和储备三.受精1.场所:输卵管2.过程:(1)精⼦获能:场所为雌性⽣殖道内(2)卵⼦准备:发育⾄MII中期(3)受精阶段:①精⼦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a頂体反应:释放頂体酶b透明带反应:防⽌多精⼊卵受精(第⼀道屏障)②进⼊卵细胞膜a时间:精⼦⼊卵后b作⽤:防⽌多精⼊卵受精(第⼆道屏障)③原核形成和融合a精⼦头尾分离形成雄原核b受精后MII,排极体,形成雌原核c雄原核与雌原核融合四.胚胎发育(⼀)卵裂 1.受精卵:个体发育的起点2.桑椹胚:之前细胞具有全能性3.囊胚:开始分化内细胞团(个⼤) 滋养层(个⼩)具有囊胚腔***卵裂特点:有丝分裂细胞增多总体积不变或缩⼩***孵化:透明带破裂(⼆)原肠胚(1)内细胞团:外胚层内胚层原肠腔组织器官(2)滋养层:胎盘和胎膜第⼆课时胚胎⼯程⼀.体外受精五.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1.⼩型动物(1)处理:促性腺激素超数排卵(2)场所:输卵管中冲取卵⼦2.⼤型动物(1)场所:卵巢(2)培养:⼈⼯培养⾄MII中期(⼆)精⼦的采集和获能1.收集精⼦的⽅法(1)假阴道法(2)⼿握法(3)电刺激法2.精⼦获能的⽅法(1)培养法:获能液(2)化学诱导法:肝素或钙离⼦载体A23187溶液+ 化学药物(三)受精:获能溶液或专⽤的受精溶液⼆.胚胎的早期培养1.发育培养液(1)成分:有⽆两素两酸⾎清(2)继续发育检查发育能⼒2.结果:早期胚胎三.胚胎移植的⽣理基础1.发情处理后,供体、受体⽣殖器官的⽣理变化相同2.早期胚胎处于游离状态,可收集3.受体对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免疫排斥反应4.孕育过程中胚胎的遗传特性不受影响四.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1.对供体、受体的选择和处理(1)选择①供体:遗传性能和⽣产性能优秀②受体:体质和繁殖能⼒正常(2)处理①性激素:同期发情处理②促性腺激素:超数排卵2. 配种或⼈⼯受精3.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①收集:⼦宫中冲卵②检查:桑椹胚或囊胚③保存:-196℃液氮4.胚胎移植(1)⼿术法(2)⾮⼿术法5.妊娠检查、分娩****优势: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能⼒五.胚胎分割1.概念:机械2n移植2.⽣殖⽅式:⽆性⽣殖3.仪器设备:实体显微镜和显微操作仪4.分割时期: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囊胚分割时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性别鉴定和胚胎分割取材部位不同5.意义:提⾼胚胎利⽤率六.胚胎⼲细胞1.来源:早期胚胎细胞和原始性腺2.特性(1)形态:细胞体积⼩、核⼤、核仁明显(2)功能:细胞具有全能性****体外培养只增殖⽽不分化3.应⽤:体外诱导分化治疗疾病⽤于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3全套教案
经典例题剖析
下图表示限制酶切割某DNA的过程,从图中可知,该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及切点是( )
A .CTTAAG ,切点在C 和T 之间
B .CTTAAG ,切点在G 和A 之间
C .GAATTC ,切点在G 和A 之间
D .CTTAAC ,切点在C 和T 之间
【解析】 由图不难看出该限制酶识别的碱基序列是GAATTC ,切点是G 与A 之间。

答案C 基础试题训练
1.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所用的“剪刀”、“针线”和“载体”分别是指( )
A.大肠杆菌病毒、质粒、DNA 连接酶
B.噬菌体、质粒、DNA 连接酶
C.DNA 限制酶、RNA 连接酶、质粒
D.DNA 限制酶、DNA 连接酶、质粒 2.不属于质粒被选为基因运载体的理由是 ( )
A .能复制 B.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 .具有标记基因 D .它是环状DNA 3.下列四条DNA 分子,彼此间间具有粘性末端的一组是 ( )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4.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能自主复制 ②不能自主复制 ③结构很小 ④蛋白质 ⑤环状RNA ⑥环状DNA ⑦能“友好”地“借居”
A .①③⑤⑦
B .①④⑥
C .①③⑥⑦
D .②③⑥⑦ 5.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DNA 连接酶将黏性未端的碱基对连接起来
B .限制性内切酶用于目的基因的获得
C .目的基因须由载体导入受体细胞
D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不用限制性内切酶 6.实施基因工程第一步的一种方法是把所需的基因从供体细胞内分离出来,这要利用限性内切酶。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DNA 子中的GAATTC 顺序,切点在G 和A 之间,这是应用了酶的( )
A .高效性 B.专一性
C .多样性 D.催化活性受外界条件影响
7.人们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
A . 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
T A G G C C A T T A C C
G G T A
B. 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
C. 增加质粒分子的分子量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8.下列属于基因运载体所必须具有的条件是(多选) ( )
A、具有某些标志基因
B、具有环状的DNA分子
C、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D、具有多种限制性内切酶
9.下列哪些可作为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基因运载工具(多选) ( ) A.大肠杆菌B.质粒
C.动物病毒D.线粒体
10.在重组DNA技术中,不常用到的酶是
A、限制性内切酶
B、DNA聚合酶
C、DNA连接酶
D、反转录酶
11.多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的DNA末端为
A、平头末端
B、3突出末端
C、5突出末端
D、粘性末端
12.在基因工程中通常所使用的质粒是
A、细菌的染色体DNA
B、细菌染色体外的DNA
C、病毒染色体DNA
D、噬菌体DNA
13.(2006深圳一模考题)研究人员想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介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以表达产生生长激素。

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且目的基因不插入到基因A、B中,而大肠杆菌不带任何抗性基因,则筛选获得“工程菌”的培养基中的抗抗生素首先应该
A、仅有链霉素
B、仅有氨苄青霉素
C、同时有链霉素和氨苄青霉素
D、无链霉素和氨苄青霉素
14.(05全国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
A. 解旋酶
B. DNA连接酶
C. 限制性内切酶 D、RNA聚合酶
创新应用训练
1.番茄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由于过早成熟而易腐烂。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抑制某种促进果实成熟激素的合成,可使番茄贮藏时间延长,培育成耐贮藏的番茄新品种。

这种转基因番茄已于1993年在美国上市,请回答:
(1)促进果实成熟的重要激素是_______。

(2)在培育转基因番茄的操作中,所用的基因的“剪刀”是__________ ,基因的“针线”是_______________,基因的“运输工具”是_______。

(3)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来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天津理综)限制性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_G↓GATCC_,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_↓GATC_。

在质粒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一个酶Ⅱ的切点。

(1)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2)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Ⅱ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3)在DNA 连接酶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为什么?
基础试题训练
1、D
2、D
3、D
4、【解析】 质粒是细胞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的DNA 分子,它能“友好”地“借居”在宿主细胞中。

【答案】C
5、A
6、B
7、B
8、AC
9、BC 10、 11、D 12、B 13、C 14、C
创新应用训练
1、(1)乙烯 (2)限制性内切酶 DNA 连接酶 载体 (3)目的性强 育种周期短 克服远源杂交的障碍
2、(1)
(2)
(3)可以连接。

因为由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是相同的(或是可以互补的)
—↓
GA TC —……—↓
GATC — — CTAG ↑—……— CTAG ↑—
用酶Ⅱ切割
目的基因
— GATC —……— GATC — —CTAG —……—CTAG —
目的基因
—G ↓GATC C — —C CTAG ↑G — 用酶Ⅰ切割 —G GA TCC — —CCTAG G —
专题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