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中国气象学会

合集下载

2019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录取论文

2019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录取论文
周长春
分会场
四川省气象台
101
年一次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中的水汽条件及多尺度系统分析
师锐
分会场
乐山市气象台
102
四川盆地一次初夏特大暴雨的多尺度特征分析
陈贝
墙报
贵州
贵州省气象台
103
贵州锋面雾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杜小玲
分会场
安顺市气象局
104
一次对流云团伴随的强对流和暴雨天气分析
王兴菊
墙报
铜仁市气象局
105
12
降水与相对湿度协同算法的检验评估
刘一玮
墙报
天津市气象台
13
“”天津静海级强龙卷小尺度机理研究
张楠
分会场
河北
河北省气象台
14
号台风“安比”非对称性降水成因分析
闫雪瑾
分会场
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15
雷达对冰雹灾害落区的跟踪及鉴定
王丽荣
分会场
山西
山西省气象台
16
年月山西一次暴雪天气的高架对流特征分析
申李文
分会场
苗爱梅
墙报
内蒙古
通辽市气象局
22
用“分型配料法”制作内蒙古东南部区域暴雨预报
徐建国
墙报
内蒙古气象台
23
“”强龙卷天气成因初步分析
云静波
分会场
内蒙古气象科研所
24
内蒙古冬季极端多雪气候事件环流演变特征及季节预测信号
高涛
分会场
辽宁
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
25
基于雷达外推和中尺度数值模式的短临定量降水预报对比分析
山西省气象台
17
年月一次强对流天气落区成因分析
王洪霞

2018年6月15~16日呼伦贝尔市强降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8年6月15~16日呼伦贝尔市强降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9年7月下杨雯心(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气象局,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2150)摘 要:文章利用MICAPS 和地面观测资料,对2018年6月15日~16日呼伦贝尔市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强降雨;高低空急流;对流不稳定;云图中图分类号:P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4-0082-01——————————————作者简介: 杨雯心(1993—),女,内蒙古牙克石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天气预报。

1 天气实况根据呼伦贝尔市现有气象监测站实况显示。

6月15日20时~16日20时,全市出现暴雨量级的有40个气象监测站,主要出现在东部偏北地区,最大累计过程降水量在鄂伦春自治旗古里乡为115.9mm,小时最大雨强也出现在鄂伦春自治旗古里乡为25.7mm,其他气象监测站为大雨到中雨量级,该过程主要强降水时段出现在15日夜间~16日凌晨[1]。

2 环流形势如图1所示,6月15日08时呼伦贝尔市位于冷涡底前部,低压槽前,受低压槽的影响,下游的高压脊稳定发展,使上游系统受阻,移动速度减慢,形成了稳定的阻塞形式,15日20时,仍位于冷涡底前部,低压槽前,16日08时呼伦贝尔市位于低压槽附近,受槽影响,同时受阻塞形式的影响,造成天气尺度系统停滞少动,从而产生强降雨,16日20时槽线移出呼伦贝尔市上空。

200hPa 上存在高空急流,呼伦贝尔市位于高空急流中心的左前侧,850hPa 上呼伦贝尔市东部偏北地区上空有明显的风场辐合存在。

如图2所示,从海平面气压场上来看,15日08时~16日20时位于蒙古国境内的低压中心一直东移北抬,16日08时,中心位于呼伦贝尔市上空,使其一直受低值系统控制,同时地面上有冷锋过境[2-3]。

3 动力条件分析6月16日08时~20时200hPa 和500hPa 散度场上,高层为正值区(辐散运动),低层为负值区(辐合运动),高辐散低辐合的配置提供有利的动力条件。

2022年6月18-20日三清山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22年6月18-20日三清山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22年6月18-20日三清山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发布时间:2023-07-10T06:41:47.22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6期作者:华梦琪[导读] 从2022年6月16日08时至21日08时江西省累计雨量看,主雨带整体处在赣北地区,呈东西走向,最大降水中心位于赣东北位置。

三清山气象局,江西上饶 334700摘要:使用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micaps资料、三清山国家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三清山区域站观测资料,从天气形势、雷达回波特征和物理量等方面,对2022年6月18-20日三清山出现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①此次环流背景为500hPa中高纬度呈两槽一脊型,副高东退,受高空槽、中低层切变线及西南急流共同影响。

②同时200hPa高空辐散,赣北地区处于高空急流右侧,存在风速辐散。

③此次强降水过程有深厚湿层,水汽充足,不稳定能量增加,有利于出现对流性天气短时强降水。

关键词:三清山;大暴雨;天气形势;短时强降水1暴雨过程降水实况从2022年6月16日08时至21日08时江西省累计雨量看,主雨带整体处在赣北地区,呈东西走向,最大降水中心位于赣东北位置。

玉山、德兴、乐平等19县(市、区)连续2?3天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其中乐平、婺源、玉山等14县(市、区)的100个站点出现特大暴雨。

6月16日8时至21日8时,江西全省平均雨量129mm,县(市、区)平均雨量最大为景德镇市珠山区达445mm,德兴市411mm次之;点雨量最大为德兴市铜埠水泵站达704mm,上饶婺源县中州村686mm次之。

6月20日8时至21日8时,上饶市玉山县、信州区、广信区的6个站点出现特大暴雨,13县(市、区)的126个站点出现大暴雨,38县(市、区)的161个站点出现暴雨,点雨量最大为玉山县南山乡达309mm,玉山县横街266mm次之。

自18日起三清山正式进入强降水影响范围,其24小时最大累计雨量为131.5mm,19日24小时最大累计雨量为122.7mm,20日24小时最大累计雨量为206.1mm。

中国气象学会 2021年全国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技术交流会召开

中国气象学会 2021年全国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技术交流会召开

中国气象学会 2021年全国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技术交流会召

佚名
【期刊名称】《新媒体研究》
【年(卷),期】2021(7)24
【摘要】12月9日,中国气象学会、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联合主办"2021年全国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技术交流会"。

会议以线上交流的形式开展。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王金星主持交流会开幕式,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亚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词,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薛建军、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等领导专家参加会议交流。

【总页数】1页(P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
【相关文献】
1.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讯与信息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汉召开
2.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学会第三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在黄山区召开
3.中国气象学会 2020年全国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技术交流会在广州召开
4.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在乌召开
5.黑龙江省气象学会举办2020年全省气象服务技术方法交流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城区2020年9月7-9日受台风“海神”影响天气过程分析与影响评估

双城区2020年9月7-9日受台风“海神”影响天气过程分析与影响评估

·44·工 作 研 究2021年第4期新农民双城区2020年9月7-9日受台风“海神”影响天气过程分析与影响评估王双滨,王 磊,关宏波(哈尔滨市双城区气象局,黑龙江 双城 150100)摘要:台风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风暴,是破坏力极强,引发灾害的天气系统。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文利用雷达图、高空、地面天气图及地面观测资料分析受台风“海神”天气过程中预报及气象服务情况,2020年9月7日20时至9日白天,我区受第10号台风“海神”影响,过程降雨量较大,双城区韩甸镇雨量最大,降雨同时出现大风天气。

此次降雨造成我区大部分乡镇(街道)的玉米、水稻等作物受灾,部分村民房屋损坏。

灾害发生后,我局与应急管理局应急科进行联合调查。

针对这次天气过程,气象部门开展了全方位跟踪服务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降水 台风 气象服务1 过程实况及主要特征(1)持续时间长。

台风“海神”对我区的风雨影响虽弱于“美莎克”但强于“巴威”,且由于三个台风的强降雨区域高度叠加,将加剧影响区域内的农田渍涝、作物倒伏,中小河流、水库等汛情。

(2)降温幅度大。

6日最高气温较高,8日最高气温下降7度。

(3)伴有大风天气。

9月8日双城本站及区域站联兴、万隆出现极大风速7级大风。

(4)过程降水量分布情况。

过程平均降水量为61.5mm,韩甸、本站、幸福、农丰、杏山、胜丰、单城、临江、万隆、五家、同心、联兴、乐群、金城、青岭、希勤、东官、公正、西官等19个乡镇(街道)到达50mm以上量级。

2 影响分析(1)不利影响:将加剧影响区域内的农田渍涝、作物倒伏,中小河流、水库等汛情。

(2)有利影响:净化了空气,抑制了灰尘,增加了水资源。

3 气象应急服务情况针对这次天气过程我局开展了无缝隙跟踪气象服务。

9月5日、7日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2期;7日9时我局启动气象灾害(暴雨、大风)III级应急响应;7日14时30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7日15时双城区气象局联合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5时15分双城气象局联合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险预警;20时18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与当地电视台沟通,在晚新闻全文播出应对防范台风的预报预警信息;为做好科普宣传工作,在微信公众号《双城气象服务》发布台风的相关信息及防御指南。

气象局科普工作总结

气象局科普工作总结

气象局科普工作总结; 篇一:气象应急工作总结20xx年应急管理工作总结新余市气象局20xx年,我市气象部门紧紧围绕部门核心任务,面对暴雨、洪涝、干旱、高温、雷电、台风等自然灾害,积极应对、科学防御、主动服务。

在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开展宣传、培训、演练等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建章立制,完善规程,应急气象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新余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作为《新余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19个专项预案之一,我市气象部门严格按照《预案》要求,完善各项应急流程。

为保证在《预案》及市政府其它突发公共事件各有关专项应急预案启动后,我市气象部门能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快速、有序地组织起气象应急保障业务服务,并使部门内各有关单位能主动、迅速地进入应急响应工作状态,我局专门制定了《新余市气象应急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保障工作规程(试行)》。

与此同时,分宜县气象局按地方政府要求,制定了适合当地的应急预案及其相应工作规程,这些应急预案和工作规程的制定,为我市快速、有序地组织气象应急保障业务服务提供了有力组织制度保障。

与此同时,随着《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正式施行,市气象部门先后制定了《新余市气象灾害防御部门联络员会议制度》和《新余市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并将《条例》和《预案》列入职工每年的普法宣传教育中,强化监督,依法行政,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积极投入、合理安排,加大应急队伍软、硬件建设为提高全市气象应急监测能力,市气象局在建立41个遍布全市所有乡镇的自动气象站的基础上,今年又在下村中学建立了我省第一个校园自动气象站,在分宜县村村建立了气象应急大喇叭,建立了自动气象站维护保障体系,按要求建立了备件库、制订了维护保障制度、落实了职责分工,迁建了2个自动气象站,及时做好了巡检工作,排除自动站故障35次,确保了站网正常运行。

同时先后开通了闪电定位监测网和风云2号C星和D星并网接收,可实现15分钟加密接收一次卫星云图,极大地提高了我市气象部门应急现场监测能力。

大兴安岭地区极寒天气特征分析

大兴安岭地区极寒天气特征分析

大兴安岭地区极寒天气特征分析发布时间:2023-02-22T05:30:11.876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33卷17期作者:王林凤赵明文尤宏宇桂花[导读] 暴风雪经常是冬天的灾难性天气,但在大化岭地区春天也很频繁。

王林凤赵明文尤宏宇桂花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局黑龙江大兴安岭 165000摘要:暴风雪经常是冬天的灾难性天气,但在大化岭地区春天也很频繁。

在大气环流和地形的影响下,2021年3月28日至29日,春季过后在大兴安岭再次发生了暴力天气事件,由于大雪的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造成城市道路严重中断。

本文对大兴安岭地区极寒天气特征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兴安岭;极寒天气;特征分析引言由于气候差异,大兴安岭山脉分为呼伦贝尔市的两个主要部分,即大兴安岭山脉的南坡和北坡。

大兴安岭山脉北坡和南坡之间的边界主要以切希尔市的凤凰山为基础,北坡为北坡,南坡为南坡。

1概述暴风雪是中国大兴安岭冬季地区常见的灾害时期,经常伴随着寒潮、强风甚至暴风雪等恶劣天气。

在秋末和初冬,由于气温低,大雪常常造成自然灾害,影响和危及运输、电力设施、农业和农业生产以及人员和财产安全。

我们对暴风雪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从1970年代后期的传统天气分析和诊断,到1990年代后的中期数字建模和非常规数据的使用。

国内许多研究人员对暴雪的原因、热结构和驱动力的诊断进行了多项研究;对山西暴雪091111过程的连续流动构型和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分析,得出雪量与散射场、水汽通量散射场、低层射线散射、射线会聚强度和湿层厚度直接相关;深入分析了暴雪时期剪切线的动态,得出结论认为,积极动荡区的演变与剪切线的发展、东移和北部恢复密切相关;暴风雪与暴风雨并存的天气过程是,大规模的风暴是高海拔的风暴,发生在低海拔冷空气堆的上方,水流的汇合和暴发户暴发户暴发户暴发户暴发户暴发户暴发户暴发户暴发户的暴发户之间分析了斜向地形对降雪的影响,得出结论,由于斜向面向东收敛对气流的影响,斜向面半径收敛到800 HPA以上所产生的向上运动是接近进气坡的最强向上运动低层气温的平流对华北地区雨雪状态的影响:雨雪状态的变化取决于整个对流层的平流状态(850-950 HPA);对暴雪过程中采用的中型数值模型的仿真分析得出结论,华东地区暴雪发生的气象系统是回流情况下的冷锋、印度犯人的降雪阶段和地面及下游风电场中β级平均环流利用多普勒雷达探测数据对春季暴雪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认为,降雪强度与雷达探测范围内所有高度的辐射会聚和散射密切相关;北京地区大雪的功率计算和成因分析是利用各种非常规的探测数据进行的:东南风靠近山前和平原,东风剖面位于边界层东部,边界层上方的对流层下方的西风分布在边界层下方从而增加动力和地面对流,改善北京西南地区的雪。

灾害性天气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灾害性天气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青海气象»>应用气象裁灾害性天气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海显莲1温婷婷2朱玉军1(1.青海省气象台,西宁810001;2.青海省气候中心,西宁810001)摘要:2018年11月3—7日,青海省出现了大范围雨雪天气,其中,西宁市、海东市、海北州东部、海南州北部、黄南州南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雨(雪),过程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气温北低南高,极端性特征突显,对交通运输、设施农业和公众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湟中县部分乡镇出现雪灾,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气象部门凭借丰富的预报经验和敏感的服务意识,进行了多元化、无缝隙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

着重从准确把握降水相态预报、强化纵横部门联动、加强舆论引导和科普宣传、强化遥感监测、提高气象信息员效能等5个方面探讨了针对灾害性天气气象决策服务关注重点或必要性,旨在提高“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等高影响天气的预报预警及气象服务,提升民众风险防范意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关键词:灾害性天气;致灾因子;气象服务引言青海地域辽阔,山脉绵亘,地势高耸,山川相间,河湖众多,高山、丘陵、河谷、盆地交错分布。

由于境内地形复杂,下垫面多样,加上高原特殊的地理条件,天气气候与全国其他地方差异很大,本省境内各地亦千差万别。

2018年11月3—7日,青海省出现了大范围雨雪天气,东部地区出现大到暴雨(雪),局地达轻到中度雪灾。

现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气候历史数据、数值预报产品、卫星监测资料及决策气象服务情况,对此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梳理,鉴于提高“三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及气象服务能力。

1降雪实况2018年11月3—7日,受新疆东移冷空气及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青海省出现了大范围雨雪天气(见图1),其中,西宁市、海东市、海北州东部、海南州北部、黄南州南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雨(雪),强雨雪时段主要集中在3日夜间。

过程累计降水量(区域站):西宁市城中区河湟公园为65.8mm、玛沁县昌马河乡60.1mm、刚察县吉尔孟乡环仓贡麻村36.2mm、湟中县共和镇新湾村33.5mm、乐都区共和乡磨石沟26.4mm o图112018年11月3—7日全省累计降水量实况图1作者简介:海显莲(1972年10月一),女,汉族,青海乐都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灾害性天气预报及决策气象服务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自银

天津
天津市气象台
7
天津一次漏报的高架对流暴雨成因分析
尉英华

天津市气象台
8
低涡外围暴雨的倾斜发展机制及短期预报思考
张楠

天津市气象台
9
冷涡背景下局地强降水的中尺度分析和预报偏差分析与思考
何群英

天津市气象台
10
同一冷涡影响连续三天强对流天气的对比分析
卢焕珍

天津市气象台
11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渤海海风预报方法研究
荀璐

北京市气象台
4
2015年、2016年北京初冬雨雪相态分析
荆浩

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
5
北京地区重污染日天气分型及个例分析
马小会

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
6
Cause and predictability for the severe haze pollution in downtown Beijing in November-December 2015
杨晓君

天津市滨海新区气象局
12
“6.10”灾害性大风多普勒雷达和边界层特征分析
许长义

河北
河北省气象台
13
微物理和边界层方案在区域暴雨过程中的对比试验
张南

河北邢台市气象局
14
河北“16.7”特大暴雨的中尺度风场特征分析
王丛梅

河北邢台市气象局
15
基于地基气象台站及多普勒雷达资料的一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分析
晋亮亮

内蒙古通辽市气象局
20
2017年8月3日通辽破历史极值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祁雁文

辽宁
辽宁省气象台
21
双台风作用下的辽宁“803”不同尺度极端暴雨分析
孙欣

沈阳中心气象台
22
基于气象条件的沈阳市空气质量预报方法研究
陆忠艳

辽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
23
辽宁长历时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分析
陈传雷

辽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

江苏省气象台
38
2017年初夏江苏一次强降水过程分析
张静

江苏省气象台
39
2017年春季一次浮尘天气过程对江苏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曹璐

江苏省南京市气象台
40
南京地区主汛期强降水雨滴谱特征分析及短临预警应用
姜有山

江苏省镇江市气象局
41
一次暖区极端强降水形势异常及重力波特征分析
冯佳玮

江苏省盐城市气象局
郝莹

安徽省气象台
47
安徽省暖切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朱红芳

安徽省气象台
48
安徽飑线的WRF预报检验
周昆

福建
福建省气象台
49
福建省南移类与北抬类飑线中尺度模态与环境场条件特征分析
黄美金

福建省气象台
50
台风路径确定性预报的实时偏差订正技术研究
危国飞

福建省气象台
51
1709号和1710号台风登陆后快速减弱和长久维持成因对比
张一平

河南省气象台
65
2016年河南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环境参数和风暴追踪产品对比分析
崔丽曼

河南省气候中心
66
河南省2017年秋季连阴雨成因分析及预测检验
史恒斌

湖北
武汉中心气象台
67

河南
河南省气象台
61
河南“7.19”豫北罕见特大暴雨降水特征及极端性分析
王新敏

河南省气象台
62
河南“7.19”罕见特大暴雨过程中地面辐合线的作用
吕林宜

河南省气象台
63
2016-2017年河南三次重污染天气诊断及传输影响对比分析
冯丽莎

河南省气象台
64
“0706”周口龙卷现场调查和可预警性综合分析
耿飞

山西
山西省和雷达特征
赵海英

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
17
2017年8月8日高影响天气预报能力分析
孟雪峰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
18
基于探空资料判别呼和浩特地区强对流天气类别
袁慧敏

内蒙古赤峰市气象局
19
2017年内蒙古赤峰“811”龙卷环境场及雷达特征分析
附件1
2018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录取论文清单
地区、单位
序号
论文名
作者
分会场专家报告
分会场报告
墙报
交流
北京
北京市气象台
1
弱天气尺度强迫下北京局地强降水过程分类及相关个例研究
郭金兰

北京市气象台
2
北京地区两次雨雪转换过程的相态模拟研究
秦庆昌

北京市气象台
3
北京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及平台介绍与思考
42
苏北四个龙卷风暴特征分析
吴芳芳

浙江
浙江省气象台
43
一次“梅中返春”稳定性持续暴雨过程的预报失误分析
陆琛莉

浙江省杭州市气象台
44
临安一次山地短时强对流过程的C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诊断分析
勾亚彬

浙江省舟山市气象台
45
浙东冬季和夏季两次强雷暴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陈淑琴

安徽
安徽省气象台
46
基于RRI水文模型的滁河流域洪水淹没及径流模拟研究
王宁

吉林省气象台
29
湿急流下MCS致灾暴雨分析
胡中明

吉林省白山市气象台
30
两次台风触发的吉林省大暴雨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刘娜

吉林省白山市气象局
31
吉林省两次重度污染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刘娜

黑龙江
黑龙江省气象台
32
台风残涡北上引发东北地区北部大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任丽

黑龙江省气象台
33
一次伴有龙卷的极端短时强降水成因分析
24
2017年7月14日沈阳市区局地强对流个例特征分析
杨磊

沈阳市气象局
25
2017年8月3日沈阳局地暴雨过程预报失误分析
李典

大连市气象台
26
两例相似路径台风对辽东半岛降水影响的对比分析
梁军

葫芦岛市气象局
27
葫芦岛2017年秋冬过度季最低气温预报方法初探
于亚薇

吉林
吉林省气象台
28
2017年吉林省两次副高后部极端降水成因的综合对比分析
林小红

福建省气象台
52
1617超强台风“鲇鱼”大风成因和预报分析
邵颖斌

厦门市气象台
53
对流参数在闽南地区锋区与暖区强降水的差异特征分析
张玲

江西
江西省气象台
54
三小时负变压异常指数及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意义
肖安

江西省南昌市气象台
55
江西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唐传师

江西省赣州市气象局
56
地基GPS水汽资料在1709“纳沙”台风暴雨过程的应用分析
陈颖

山东
山东省气象台
57
2017年6月20日山东南部强对流天气的观测和预报分析
杨晓霞

山东淄博市气象局
58
山东连续两次强对流天气的环境条件和多普勒雷达分析
张琴

山东滨州市气象局
59
滨州市气象局市县一体化业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王培涛

山东临沂市气象局
60
双冷涡背景下弱冷空气触发的剧烈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高安春
徐玥

上海
上海中心气象台
34
ECMWF模式降水预报及极端天气预报指数在暴雨预报中的评估和应用
季晓东

上海中心气象台
35
2017年初夏一次强风雹的系列超级单体过程分析
戴建华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36
区域空气质量预报评估方法研究与应用
黄蕊珠

江苏
江苏省气象台
37
凝结潜热非均匀分布对江淮气旋发生发展的影响
沈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