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铜的检测
食品中铜限量卫生标准

食品中铜限量卫生标准
食品中铜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如果摄
入过量的铜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食品中铜的限量卫生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食品中铜的限量标准是指在食品中允许的最大铜含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
织的推荐,成人每天对铜的摄入量应该在1-3毫克之间。
而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这个摄入量会稍有不同。
因此,食品中铜的限量标准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来确定。
其次,食品中铜的限量标准还需要考虑到不同食品的特性。
比如,一些水果、
蔬菜和谷物中含有较高的铜含量,而肉类、奶制品中的铜含量相对较低。
因此,在确定食品中铜的限量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食品的特性,以及人们对这些食品的摄入量,来保证人们摄入的铜不会超出安全范围。
此外,食品中铜的限量标准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
不同国家
和地区对于食品中铜的限量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不同地区的人们饮食习惯、环境条件等因素不同,因此对于食品中铜的限量标准也会有所调整。
总的来说,食品中铜的限量卫生标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乎到人们的健康
和生活质量。
只有严格控制食品中铜的含量,制定科学合理的限量标准,才能保证人们摄入的铜不会超出安全范围,从而保障人们的健康。
希望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食品中铜的限量卫生标准,加强监管和管理,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
食品中铜的测定

利用分光光度计,通过测定样品中铜 离子与显色剂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变化 来计算铜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 适合于大量样品的快速测定。
实验操作流程
实验前准备
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试剂和 材料,确保实验环境的清洁和安
全。
实验操作
按照选定的测定方法,进行样品处 理、试剂添加、显色反应等步骤,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现象。
电化学法
总结词
电化学法是一种食品中铜测定的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等优 点。
详细描述
电化学法利用电化学原理,通过测定样品在电极上的电化学 性质变化,从而确定样品中铜的含量。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 敏度和响应速度,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其他方法
总结词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 方法可用于食品中铜的测定,如 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通过对食品中铜的测定,可以指导食品加工与生产过程中 对原料和工艺的选择,从而生产出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
对食品安全的启示与建议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食品安全标 准,并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监督检查。
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公众应了解食品安全知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注意查看食品 标签和生产日期等信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05
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食品中铜的含 量数据,包括不同食品样本的铜含量 以及相应的标准偏差和相对误差。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 缺失值处理、异常值筛选等,以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果分析
数据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方差等统计量,以全面了解数据分布情况。
食品中铜的检测方法

食品中铜的检测方法咱今天就来聊聊食品中铜的检测方法。
嘿,你可别小瞧这铜啊,虽然它在咱身体里需要的量不多,但也是很重要的呢!就好像家里的一颗小螺丝钉,看着不起眼,没了它可不行。
那怎么检测食品里的铜呢?有一种方法就像是个侦探在找线索一样。
先把食品弄碎了,就好像把一个大谜团拆成小碎片。
然后呢,通过一些化学试剂,就像侦探用的放大镜和特殊工具,去和这些碎片发生反应。
如果里面有铜,就会出现一些特别的现象,就好像是露出了马脚一样。
还有一种方法呢,就像是给食品做一个特别的“体检”。
把食品放在特定的仪器里,这个仪器可厉害了,能把铜给“揪”出来。
这仪器就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什么都逃不过它的法眼。
你说,要是咱吃的东西里铜的含量不对劲,那会咋样呢?那可不得了啊!就像车子没了合适的油,跑起来就不顺畅啦。
咱身体也会不舒服,可能会这儿疼那儿痒的。
所以检测铜的含量可重要了呢!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些检测方法,咱怎么能知道吃的东西安不安全呢?那不是像闭着眼睛走夜路,心里没底嘛。
这些方法就像是给我们的食品安全上了一道保险,让我们能放心地享受美食。
检测铜的过程就像是一场有趣的实验,充满了神奇和惊喜。
科技人员就像是魔术师一样,通过各种手段把铜给变出来。
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做到的,得有真本事才行呢!咱平时买食品的时候,也得多个心眼儿。
看看标签上有没有关于铜含量的信息,要是没有,咱可得小心点。
毕竟咱的身体可金贵着呢,不能随便吃些不靠谱的东西。
总之啊,食品中铜的检测方法可重要了,它就像是我们健康的守护者。
让我们能明明白白地知道吃进去的东西到底安不安全。
咱可得感谢那些研究出这些方法的人,是他们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保障。
大家都要重视起来呀,别不当回事儿!。
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网

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农药化肥用于农业耕作中,这导致一些有害金属元素如铅、镉、铜、汞等进入食品中。
这些金属元素随食物进入人体内,会转变成具有高毒性的化合物。
而且多数金属具有蓄积性,半衰期较长,能产生急性和慢性毒性反应,还有可能产生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的作用。
自我国加入WTO后,食品安全受到了政府和人民更广泛的关注,而食品中有害金属元素的检测问题也变得日趋重要。
目前常用于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以下将分别进行介绍。
物理法1、光谱法(1)原子吸收光度法原子吸收光光度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是基于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在蒸气状态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AAS具有灵敏度高(ng/mL-pg/mL、准确度高、选择性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但是,AAS也存在不足,即不能多元素同时分析。
AAS是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用于检测砷(GB/T5009。
11-2003)、铅(GB/T5009.12—2003)、铜(GB/T5009。
13-2003)、锌(GB/T5009.14-2003)、镉(GB/T5009.15—2003)、汞(GB/T5009。
17-2003)等元素的方法。
B.Demi等人使用AAS检测面包中铁、铜、锌、铅和钙等金属离子的含量,测出了这些离子的平均含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2)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AES)是根据原子或离子在电能或热能激发下离解成气态的原子或离子后所发射的特征谱线的波长及其强度测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含量的分析方法。
AES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ng/mL—pg/mL)和选择性;试剂用量少,一般只需几克至几十毫克;微量分析准确度高;使用原子发射仪测定,仪器较简单;可以定性及半定量的检测食品中的金属元素。
食品中铜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0 . 1 2 0 ag r . L — l 范 围 内符 合 比耳定 律 ,相 对 标 准 偏 差 低 于 3 . O %, 回 收率在 9 5 . 3 %~ 1 0 8 %范 围 内 。龙 巍 然 等 【 5 】 合 成 了新 的 三 氮 烯 试 间 。 结 束语 剂: 1 一 ( 8 一 喹 啉) 一 3 一 ( 2 一 苯并 噻唑) 三氮 烯( Q B T I ) , 并 研 究 了该 试 剂 目前 , 除 了 常 用 的分 光 光 度 法 和 原 子 吸 收 法 外 , I C P — A E S 与C u 2 + 的显 色 反 应 , 建立 了测定铜 的灵敏度 较高 、 选 择 性 较 好 的光 度 分 析 新 方 法 。 法、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等方 法 也 可用 于检 测 铜 的含 量 。这 些方 法 灵 1 . 2催 化 动 力 学分 光光 度 法 敏度高 。 选择性好 , 但是 由于仪器和试 剂昂贵 , 使 其 应 用 推 广 受 催 化 动力 学 光 度 法 是 以 测 量 反 应 物 浓 度 与 反 应 速 率 之 间 的 到很 大 的 限制 。此 外 随 着 新 型 多 元 配 合物 的合 成 发 展 , 可 以获 得 定量关 系为基础 , 用分光光度计 、 荧 光 光 度 计 等 作 为 检 测 手 段 的 灵 敏度 更 高 、 选 择 性 更 好 的铜 离 子 显 色 剂 , 为 分 光 光 度 法 测 定 铜 种 动力 学 分 析 法 。在 盐 酸 介 质 中 铜 催 化 过 氧 化 氢 酸 性 铬 蓝 K 含 量 开 拓 了广 阔 的前 景 。 褪 色 是一 个 动 力 学 光 度 法 测 定 痕 量 铜 的新 方 法 。并 应 用 于 饮 用 参考文献 : 水 中 铜 的 测 定 。孙 雪 花 等 [ 6 】 用 此 方 法 建 立 了微 波 消 解 测 定 农 产 [ 1 】 张 录强 . 铜对人体及 动物的生物学效 应生物学通 报, 1 9 9 9 , 1 —1l 2. 品 中痕 量铜 的分 析 方法 。方法 的线 性 范 围 为 0 . 1 2 8 ~ 1 4 . o 8 t e d 8:l1 2 5 mL , 检 出 限为 0 . 0 1 6 L g / 2 5 m L , 回收率为 9 8 . 1 %~ 1 0 1 . 6 %。 宝 迪 春 [ 2 】 陈志 慧. 饮 料 中微 量 铜 的 分 光 光 度 法 测 定 『 J 1 . 广 州 食 品工 [ 7 】 等研究发 现 , 微量 C u 2 + 对 H 2 0 2氧 化 1 一 羟基一 2 一 f 5 一 氯一 2 一 吡 业 科 技 , 2 0 0 4 。 2 0 ( 4 】 : 1 0 8 - 1 0 9 . 啶偶 氮 ) 一 8 一 氨基一 3 , 6 一 萘二磺酸( 5 - C I - - P A H ) 褪 色 有 强 烈 的 催 化 作 【 3 】 乔 守 良等 . 改进 D D T C法 测 定 水 中铜 【 J 】 . 农 业 环 境 与发 展 , 用 。在 p H =7 . 4 ~8 . 5的 硼 砂一 盐 酸缓 冲体 系 中 可 形 成 l : 1的 蓝 色 1 9 9 8 , l 5 ( 3 ) : 2 4 — 2 5 . 配合 物 ,其最 大吸收 波长位 6 4 0 n m 处 。表 观 摩 尔 吸 光 系 数 为
果汁中铜、铁、锌、锡检测方法

果汁中铜、铁、锌、锡的检测方法1 原理果汁试样经处理后,注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电热原子化后吸收特征共振线,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收值与被测液中的元素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2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浓缩苹果清汁成品、半成品、原料果中铜、铁、锌、锡的检测。
3 试剂及仪器3.1 试剂除另有规定外,试剂均为优级纯,水为去离子水或高纯水。
所用器皿都需经过15%硝酸浸泡24小时以上。
3.1.1 硝酸。
3.1.2 0.5%硝酸。
取0.5ml 稀释至100ml。
3.1.3 铜标准储备液(1000ug/mL): GSBG62024-903.1.4 铁标准储备液(1000ug/mL): GSBG62020-903.1.5 锌标准储备液(1000ug/mL): GSBG62025-903.1.6 锡标准储备液(500ug/mL): GSBG62042-903.1.7 铜标准工作液(5ug/mL):取5 mL铜标准储备液(3.1.4)用硝酸(3.1.2)稀释至100 mL. 再去上述标准工作液5 mL用硝酸(3.1.2)稀释至50 mL。
配制标准系列浓度0、0.10、0.20、0.40、0.60、0.80、1.00 ug/mL。
3.1.8 铁标准工作液(50ug/mL):取5 mL铁标准储备液(3.1.5)用硝酸(3.1.2)稀释至100 mL。
配制标准系列浓度0、0.5、1.00、2.00、3.00、4.00 ug/mL。
3.1.9 锌标准工作液(5ug/mL):取5 mL锌标准储备液(3.1.6)用硝酸(3.1.2)稀释至100 mL. 再去上述标准工作液5 mL用硝酸(3.1.2)稀释至50 mL。
配制标准系列浓度0、0.10、0.20、0.40、0.60、0.80、1.00 ug/mL。
3.1.10 锡标准工作液(5ug/mL):取1 mL锡标准储备液(3.1.6)用硝酸(3.1.2)稀释至100 mL.配制标准系列浓度0、0.10、0.20、0.40、0.60、0.80、1.00 ug/mL。
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 标准文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多元素测定的第一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第二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铅、镉、砷、汞、硒、铬、锡、铜、铁、锰、锌、镍、铝、锑、钾、钠、钙、镁、硼、钡、锶、钼、铊、钛、钒、钴的ICP-MS 测定;食品中钾、钠、钙、镁、铁、锰、镍、铜、锌、磷、硼、钡、铝、锶、钒、钛的ICP-OES 测定。
第一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2.原理样品经消解后,消解液以气溶胶形态引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
根据各元素特定质量数(质荷比, m/z )进行分离定性;对于一定的质荷比,其质谱的信号强度与进入质谱仪的粒子数成正比,即质谱信号强度与样品中元素浓度成正比。
采用内标校正法,通过测定目标元素与内标元素的质谱信号强度比对试样溶液中的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3.试剂和材料注1: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 试剂3.1.1硝酸(HNO3):经亚沸蒸馏或采用高纯试剂或优级纯试剂。
3.1.2 氩气(Ar):高纯氩气(>99.99%)或液氩。
3.1.3 氦气(He):高纯氦气(>99.99%)。
3.1.4 金(Au):金单元素标准溶液(1000 mg/L)3.2 试剂配制3.2.1 硝酸溶液(5+95):取50 mL硝酸,缓慢加入950 mL 水中,用水稀释至1000 mL。
3.2.2 汞标准稳定剂:取2mL单元素金(Au,1000 mg/L)标准溶液,用硝酸溶液(5+95)稀释至1000 mL,用于汞标准溶液的配制。
注 2:汞标准稳定剂亦可采用2 g/L 半胱氨酸盐酸盐+ 硝酸(5+95)混合溶液,或其它等效稳定剂。
3.3 标准品3.3.1 元素贮备液(1000 mg/L或100 mg/L):铅、镉、砷、汞、硒、铬、锡、铜、铁、锰、锌、镍、铝、锑、钾、钠、钙、镁、硼、钡、锶、钼、铊、钛、钒和钴,采用有证标准物质单元素或多元素标准贮备液,贮备液以稀硝酸介质为佳。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铜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铜元素的含量实验目的:1.熟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2.掌握应用标准曲线法测定铜含量的方法,3.加深理解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实验原理:1.通常原子处于基态,原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吸收一定的能量,这种特定的能量就是该元素的特征谱线。
2.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定量分析,它是基于从光源中辐射出波长与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波长相同的光(铜是324.7nm)通过试样的原子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铜)的基态原子所吸收,使透过的谱线强度减弱。
在一定的条件下,其吸收程度与试液待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即A=Kc。
3.本实验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水中铜含量,即先测定已知浓度的各待测离子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成吸光度-浓度标准曲线。
再于同样条件下测定食品样品中待测离子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出食品样品中各待测离子的含量。
4.待测试液引入火焰原子吸收仪中,先经喷雾器将试液变为细雾,再与燃气混合载入燃烧器干燥、熔化、蒸发、原子化,待测元素变为基态气态原子。
5.固体样品采取干法灰化使有机物分解,金属元素铜经酸化溶解成为可溶态待测。
仪器和药品:仪器:AA-320N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空气压缩机、乙炔钢瓶、Cu空心阴极灯、马弗炉、分析天平、电炉、捣碎机等。
药品:Cu(NO3)2.3H2O、浓HNO3(G.R.)(过硫酸铵、硫酸钠、或过氧化氢、石油醚等,根据样品、及样品处理情况选择)。
标准溶液配制:1.铜标准储备液(1000μg·ml-1):准确称取于Cu(NO3)2·3H2O 0.95g于100ml烧杯中,用0.1molL_1HNO3溶解,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定容摇匀。
2.铜标准溶液(100μg·ml-1):准确吸取上述铜标准储备液25.00ml于250ml容量瓶中,用0.1molL_1HNO3稀释定容,摇匀。
实验步骤:所有玻璃仪器用0.1molL_1HNO3浸泡24小时以上,冲洗多次后用蒸馏水及二次蒸馏水洗干净晾干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课程
实训(验)项目单
注:本技能单以技能(或实验)项目为单位填写
食品中铜测定的方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法
GB/T 5009.13-2003 第二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铜含量的方法。
2.熟悉试样预处理方法。
3.掌握有机作溶剂时操作应注意的事项。
二、原理
样品经消化后,在碱性溶液中铜离子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生成棕黄色络合物,溶于四氯化碳,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三、试剂
①四氯化碳。
②柠檬酸铵-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称取20g柠檬酸铵及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00mL。
③硫酸(1+17):量取20mL硫酸,倒入300mL水中,冷后再加水稀释至360mL。
④氨水(1+1)。
⑤酚红指示液(1g/L):称取0.1g酚红,用乙醇溶解至100mL。
⑥铜试剂溶液: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C2H5)2NOS2Na·3H2O〕溶液(1g/L),必要时可过滤,贮存于冰箱中。
⑦硝酸(3+8):量取60mL硝酸,加水稀释至160mL。
⑧铜标准溶液:同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试剂⑦铜标准溶液。
⑨铜标准使用液:同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试剂⑧铜标准使用液Ⅰ。
四、仪器
分光光度计
五、分析步骤
1、样品处理
(1)方法一样品消化——硝酸-高氯酸-硫酸法
①粮食、粉丝、粉条、豆干制品、糕点、茶叶等及其他含水分少的固体食品:称取5.00g或10.00g的粉碎样品,置于250~500mL定氮瓶中,先加水少许使湿润,加数粒玻璃珠、10~15mL硝酸-高氯酸混合液,放置片刻,小火缓缓加热,待作用缓和,放冷。
沿瓶壁加入5mL或10mL硫酸,再加热,至瓶中液体开始变成棕色时,不断沿瓶壁滴加硝酸-高氯酸混合液至有机质分解完全。
加大火力,至产生白烟,待瓶口白烟冒净后,瓶内液体再产生白烟为消化完全,该溶液应澄明无色或微带黄色,放冷。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爆沸或爆炸。
加20mL水煮沸,除去残余的硝酸至产生白烟为止,如此处理两次,放冷。
将冷后的溶液移入50mL或100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放冷,加水至刻度,混匀。
定容后的溶液每10mL相当于1g样品,相当加入硫酸量1mL。
取与消化样品相同量的硝酸-高氯酸混合液和硫酸,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②蔬菜、水果:称取25.00g或50.00g洗净打成匀浆的样品,置于250~500mL定氮瓶中,加数粒玻璃珠、10~15mL 硝酸-高氯酸混合液,以下按①自“放置片刻……”起依法操作,但定容后的溶液每10mL相当于5g样品,相当加入硫酸1mL。
③酱、酱油、醋、冷饮、豆腐、腐乳、酱腌菜等:称取
10.00g或20.00g样品(或吸取10.0mL或20.0mL液体样品),置于250~500mL定氮瓶中,加数粒玻璃珠、5~15mL硝酸-高氯酸混合液。
以下按①自“放置片刻……”起依法操作,但定容后的溶液每10mL相当于2g或2mL样品。
④含乙醇饮料或含二氧化碳饮料:吸取10.00mL或
20.00mL样品,置于250~500mL定氮瓶中。
加数粒玻璃珠,先用小火加热除去乙醇或二氧化碳,再加5~10mL硝酸-高
氯酸混合液,混匀后,以下按①自“放置片刻……”起依法操作,但定容后的溶液每10mL相当于2mL样品。
吸取5~10mL水代替样品,加与消化样品相同量的硝酸-高氯酸混合液和硫酸,按相同操作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⑤含糖量高的食品:称取5.00g或10.0g样品,置于250~500mL定氮瓶中,先加少许水使湿润,加数粒玻璃珠、5~10mL硝酸-高氯酸混合后,摇匀。
缓缓加入5mL或10mL硫酸,待作用缓和停止起泡沫后,先用小火缓缓加热(糖分易炭化),不断沿瓶壁补加硝酸-高氯酸混合液,待泡沫全部消失后,再加大火力,至有机质分解完全,发生白烟,溶液应澄明无色或微带黄色,放冷。
以下按①自“放置片刻……”起依法操作。
⑥水产品:取可食部分样品捣成匀浆,称取5.00g或10.0g (海产藻类、贝类可适当减少取样量),置于250~500mL 定氮瓶中,加数粒玻璃珠,5~10mL硝酸-高氯酸混合液,混匀后,以下按①自“沿瓶壁加入5mL或10mL硫酸……”起依法操作。
(2)方法二——样品灰化
称1.0~5.0g样品于瓷坩埚中,加5mL浓硝酸,放置0.5h 再小火蒸干,继续加热碳化,移入马弗炉中,500℃灰化1h。
冷却后取出,加1mL浓硝酸,小火蒸干。
移入马弗炉中,500℃灰化0.5h,冷却后取出。
用1ml硝酸(1+4)溶解,共4次,移入1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同时做空白试验。
2、测定
吸取定容后的10.0mL溶液,分别置于125mL分液漏斗中,加水稀释至20mL。
吸取0,0.50,1.00,1.50,2.00,2.50mL铜标准10ppm 使用液(相当0,5.0,10.0,15.0,20.0,25.0μg铜),分别置于125mL分液漏斗中,各加硫酸(1+17)至20mL。
于样品消化液、铜标准液中,各加5mL柠檬酸铵——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和3滴酚红指示液,混匀,用氨水(1+1)调黄色至红色。
各加2mL铜试剂溶液和10.00mL四氯化碳,
剧烈振摇2min ,静置分层后,四氯化碳层经脱脂棉滤入10ml 干的比色管中,以调节零点,于波长440nm 处测吸光度,(比色杯必须干燥)标准各点吸光值减去零管吸光值后,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直线回归方程,样品吸光值与曲线比较,或代入方程求得含量。
5、计算
()()1210001/21000
A A X m V V -⨯=
⨯⨯ 式中 X ——试样中铜的含量,mg/kg 或mg/L ;
A 1——测定用试样消化液中铜的质量,μg ;
A 2——试剂空白液中铜的质量,0μg ;
m ——试样质量或体积,g 或mL ;
V 1——试样消化液的总体积,mL ,
V 2——测定用试样消化液体积,mL 。
结果的表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样含量超过10mg/kg 时报三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