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铜的含量

合集下载

光谱仪测铜含量的正确方法

光谱仪测铜含量的正确方法

光谱仪测铜含量的正确方法主要有以下步骤:
1. 选择合适的原子吸收光谱仪。

根据待测样品的性质和需要测量的铜元素含量范围,选择适用的原子吸收光谱仪。

2. 调整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参数。

这包括光源、原子化器、检测器等,具体参数设置需根据待测元素和仪器型号进行调整。

例如,测定铜元素时,可以设置光源为Cu空心阴极灯,灯电流
3.5mA,波长32
4.8nm,狭缝宽度0.1nm,压缩空气压力0.2~0.3MPa,乙炔压力0.06-0.07 Mpa,乙炔流量2L·min-1,火焰高度6~7cm左右。

3. 使用正确的分析方法。

比如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4. 进行实验操作。

按照上述参数设置好仪器后,开始测量铜元素的吸光度。

5.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铜的含量。

测量结果是通过比较样品和标准品的吸光度差异得出的,再根据朗伯-比耳定律进行计算。

原子吸收法奶粉中钙镁铜铁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法奶粉中钙镁铜铁含量的测定

奶粉-钙镁铜铁含量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奶粉中钙、镁、铜、铁含量的测定。

2原理
采用灰化法和湿法硝解对奶粉进行处理,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分别测定了其中的钙、镁、铜、铁等金属元素含量。

3试剂
Ca、Mg、Cu、Fe等标准储备液。

4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Ca、Mg、Cu、Fe空心阴极灯。

5操作步骤
样品处理奶粉样品来自市场随机购买的不同品牌的袋装奶粉。

奶粉干法灰化法: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5.000g奶粉于瓷坩埚中,在电炉上加热碳化至不冒烟,再放进马福炉内,逐渐升高温度灰化,在900℃干灰化2h,待灰分与坩埚脱离并为白色取出冷却,加1mol/L盐酸溶解,将溶液和沉淀颗粒全部移到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放置澄清,取上层液备作原子吸收测定。

奶粉湿法硝化法: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5.000g奶粉于150ml的烧杯中,加30ml浓硝酸,盖上表面皿浸在选定的仪器工作条件下,对处理好的样品测其吸光度,并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分析。

饱过夜,置电炉上微热,至颗粒溶化,再加入10ml浓硝酸和3ml高氯酸,摇匀,逐渐升温继续加热,溶液颜色变棕红色,继续加入5ml浓硝酸,加热,硝解至透明无色,继续蒸发至溶液冒白烟,并出现黄白色残渣,取下冷却,用水转入50ml 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稀释至标线,留作原子吸收的测定。

实验方法
在选定的仪器工作条件下,对处理好的样品测其吸光度,并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分析。

6参考文献
任乃林,张育斌,俞凤琼.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奶粉中的钙镁铜铁含量.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8(4):41-42。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蔬菜中的铁、钙和铜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蔬菜中的铁、钙和铜

96·FOOD INDUSTRY 杨子秋 云南省大理州食品检验检测院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蔬菜中的铁、钙和铜用少量超纯水清洗干净,将多次洗液加入容量瓶中后定容、混匀、过滤并待测。

同时做空白试验。

结果与分析样品分析。

分别测定三种处理完善的蔬菜样品,所测定的金属元素含量结果如下表1所示。

根据上表数据得知,3中蔬菜中铁含量在11.5~20.2mg/kg之间,从大到小含量依次为小白菜、西红柿、香菜;钙含量在0.275~8.724mg/kg之间,从大到小含量依次为西红柿、小白菜、香菜;铜含量在7.981~23.521mg/kg之间,从大大小含量依次为香菜、小白菜、西红柿。

加标回收率。

采用标准加入法,将三种蔬菜样品准确称取3份各0.50g,定量加入标准溶液中,进行平均回收率计算。

根据试验结果得知,在条件选定的情况下,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小白菜、香菜、西红柿三种蔬菜进行铁、钙、铜含量的测定时,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和高效等优势。

加标回收率在96.0%~102.0%,该方法经验证后可行。

讨论由上述试验可知,小白菜、香菜、西红柿三种蔬菜中含有丰富的铁、钙、铜元素,能够有效补充人体所需的矿物元素。

消费者可参考本试验所测蔬菜铁、钙、铜元素含量进行蔬菜的科学选购、食用。

们的日常生活中,蔬菜是一种必需品,其内蕴含着大量人体所需的矿物元素,能促进人体生理功能的生长、发育。

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也逐渐对蔬菜中矿物元素的含量给予了高度重视,对蔬菜内矿物元素含量的分析能帮助人们将人体矿物质吸收的量掌握,有利于人体的健康成长。

本文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发对蔬菜中的铁、钙和铜三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

实验部分实验材料。

本文所选择的实验材料来自农贸市场的小白菜、香菜和西红柿三种蔬菜。

仪器与试剂。

采用了由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TAS-99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制作的AS-1型铁、锰、铜元素空心阴极灯;由北京曙光明电子光源仪器有限公司制作的KY-1型锌、钙、铜元素空心阴极灯。

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茶叶中铜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茶叶中铜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茶叶中铜的含量铜元素是人体内的必需元素,它在茶叶中的含量至关重要,而要
确定茶叶中铜的确切含量就需要采用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原子吸
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特殊的光谱技术,它可以测定特定元素的
含量,这使得它在分析示踪元素时显得尤为重要,从而可以以最佳的
效率来测定茶叶中的铜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通过分析原子分子吸
收或放出特定波长的能量来实现的。

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茶叶中铜含量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样品的准备:将优质的茶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然后加热搅拌。

2、提取:将搅拌好的茶叶样品加入一定的盐酸溶液中,搅拌均匀,过滤筛收集溶液。

3、测定:将溶液放入原子吸收光谱仪中测量,根据改变的光谱强
度求出测定值。

由于原子吸收光谱能实时灵敏测定微量元素,手工操作简单、检
测快速,是一种理想的分析方法。

测定结果可以用来控制茶叶中铜的
含量,协助茶叶企业制定产品标准,保证新鲜的茶叶具有安全的消费
健康价值。

以上就是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茶叶中铜含量的基本原理及具体操作
过程,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原子吸收光谱是一种理想的测定方法,尤其适用于茶
叶中铜含量的测量,其简便、准确、经济、快速的特点使其成为非常
受欢迎的技术工具。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猕猴桃浓缩浆中的铅-铜-镉-铁-锌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猕猴桃浓缩浆中的铅-铜-镉-铁-锌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猕猴桃浓缩浆中的铅\铜\镉\铁\锌摘要: 500℃高温灰化处理样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猕猴桃浓缩浆中的铅、铜、镉、铁、锌。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样品中的各种指标含量分别为铅:0.18mg/kg;铜2.17mg/kg;镉0.00 mg/kg;铁5.26 mg/kg;锌1.83 mg/kg。

关键词:原子吸收;猕猴桃浓缩浆;金属含量abstract: 500 ℃ high temperature ashing process samples, use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to test the lead, copper, cadmium, iron, zinc in the kiwi fruit concentrates. in the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content of the various indicators in the sample for lead: 0.18mg/kg; copper 2.17mg/kg; cadmium 0.00 mg / kg,; iron 5.26 mg / kg; zinc 1.83 mg / kg.key words: atomic absorption; kiwi fruit concentrates; metal content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我国国家卫生标准对水果、果汁及果酱中重金属含量都有明确的限量要求。

在测定铅和镉时一般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进行分析,铜、铁、锌则采用火焰法测定[1-5]。

但前者分析时间长,设备昂贵。

本文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猕猴桃浓缩浆中的铅、铜、镉、铁、锌,试验表明,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用于水果、果汁及果酱卫生指标的日常监测及快速分析。

实验八--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待测样品中铜的含量

实验八--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待测样品中铜的含量

实验八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待测样品中铜的含量一、目的要求1. 学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2. 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方法3. 掌握使用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二、实验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将待测元素的溶液在高温下进行原子化变成原子蒸气,由一束锐线辐射穿过一定厚度的原子蒸气,光的一部分被原子蒸气中的基态原子吸收。

透射光经单色器分光,测量减弱后的光强度。

然后,利用吸光度与火焰中原子浓度成正比的关系求得待测元素的浓度。

图1即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图。

其主要测量方法有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

图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图标准曲线法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法是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系列,在一定的仪器条件下,依次测出它们的吸光度,以加入的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试样经适当处理后,在与测量标准曲线吸光度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量其吸光度,根据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出试样溶液中被测元素的含量,再换算成原始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标准曲线法常用于分析共存的基体成分较为简单的试样。

如果试样中共存的基体成分比较复杂,则应在标准溶液中加入相同类型和浓度的基体成分,以消除或减少基体效应带来的干扰,必要时应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

由于式样中基体成分不能准确知道,或成分十分复杂,不能使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测定时,可以采用另一种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其原理如下:取等体积的试液两份,分别置于相同容器的两只容量瓶中,其中一只加入一定量带测元素的标准溶液,分别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则:A x=kC xA0=k(C0+C x)C x为待测元素的浓度,C0为加入标准溶液后溶液浓度的增量,A x,A0分别为两次测量的吸光度,将以上两式整理得:C x= A x×C /(A0- A x)在实际测定中,采用作图法所得结果更为准确。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铜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铜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铜元素的含量实验目的:1.熟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2.掌握应用标准曲线法测定铜含量的方法,3.加深理解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实验原理:1.通常原子处于基态,原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吸收一定的能量,这种特定的能量就是该元素的特征谱线。

2.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定量分析,它是基于从光源中辐射出波长与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波长相同的光(铜是324.7nm)通过试样的原子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铜)的基态原子所吸收,使透过的谱线强度减弱。

在一定的条件下,其吸收程度与试液待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即A=Kc。

3.本实验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水中铜含量,即先测定已知浓度的各待测离子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成吸光度-浓度标准曲线。

再于同样条件下测定食品样品中待测离子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出食品样品中各待测离子的含量。

4.待测试液引入火焰原子吸收仪中,先经喷雾器将试液变为细雾,再与燃气混合载入燃烧器干燥、熔化、蒸发、原子化,待测元素变为基态气态原子。

5.固体样品采取干法灰化使有机物分解,金属元素铜经酸化溶解成为可溶态待测。

仪器和药品:仪器:AA-320N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空气压缩机、乙炔钢瓶、Cu空心阴极灯、马弗炉、分析天平、电炉、捣碎机等。

药品:Cu(NO3)2.3H2O、浓HNO3(G.R.)(过硫酸铵、硫酸钠、或过氧化氢、石油醚等,根据样品、及样品处理情况选择)。

标准溶液配制:1.铜标准储备液(1000μg·ml-1):准确称取于Cu(NO3)2·3H2O 0.95g于100ml烧杯中,用0.1molL_1HNO3溶解,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定容摇匀。

2.铜标准溶液(100μg·ml-1):准确吸取上述铜标准储备液25.00ml于250ml容量瓶中,用0.1molL_1HNO3稀释定容,摇匀。

实验步骤:所有玻璃仪器用0.1molL_1HNO3浸泡24小时以上,冲洗多次后用蒸馏水及二次蒸馏水洗干净晾干备用。

实验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的含量

实验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的含量

实验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 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2. 掌握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3. 掌握标准曲线法测定铜的定量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不仅可以发射一系列特征谱线,也可以吸收与发射线波长相同的特征谱线。

当光源发射的某一特征波长的光通过原子蒸气时,即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的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一般情况下都是第一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频率时,原子中的外层电子将选择性地吸收其同种元素所发射的特征谱线,使入射光减弱。

特征谱线因吸收而减弱的程度称吸光度A,在线性范围内与被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A=Kc式中K为常数;c为试样浓度;K包含了所有的常数。

此式就是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常用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

本实验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溶液中铜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原子吸收光谱仪;铜空心阴极灯;空气压缩机;乙炔钢瓶;吸量管;容量瓶。

铜标准溶液25.0µg/mL;铜未知液。

四、实验步骤1. 铜标准系列及未知液的配制用吸量管分别吸取25.0 µg/mL的铜标准溶液0.00 mL、0.50 mL、1.00 mL、1.50 mL、2.00 mL、3.00 mL于6个50 mL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配制每毫升分别含有0.00 µg、0.25 µg、0.50 µg、0.75 µg、1.00 µg、1.50 µg的铜标准系列溶液。

另适当稀释铜未知液。

2. 按最佳测定实验条件调整原子吸收光谱仪,按照浓度从低到高依次喷入铜标准系列,记录吸光度。

3. 喷入待测液,记录吸光度。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表1 标准曲线制定及未知试样浓度检测1. 绘制标准曲线。

2. 根据函数关系,计算待测液浓度。

六、注意事项1. 实验时要打开通风设备,使金属蒸气及时排出室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化工学院
食品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源自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指导教师陈萍
班级食品 0901 学号 ******** 姓名黄锡红
日期 2012.11.10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铜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2.掌握应用标准曲线法测定铜含量的方法,加深理解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二实验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主要用于定量分析,他是基于从光源中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通过试样的原子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使透过的谱线强度减弱。

在一定的条件下,其吸收程度与试液待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即A=Kc。

本实验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水中铜含量,即先测定已知浓度的各待测离子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成吸光度-浓度标准曲线。

再于同样条件下测定食品样品中待测离子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出食品样品中各待测离子的含量。

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TAS-99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空气压缩机、乙炔钢瓶、Cu空心阴极灯、容量瓶
(G.R.)
药品:金属铜、浓HNO
3
标准溶液配制:
1.铜标准储备液(1000μg·ml-1)准确称取于Cu 0.250g于100ml烧杯中,
,直至完全溶解,然后定量用少量水湿润,盖上表面皿,从烧杯嘴滴加1+1H NO
3
地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定容,摇匀。

2.铜标准溶液(100μg·ml-1)准确吸取上述铜标准储备液25.00ml于250ml
2ml用水稀释定容,摇匀。

容量瓶中,加 1:1 HNO
3
四实验步骤:
1. 调试仪器
实验条件见表1-1
表1-1 测定铜的试验条件
2. 配制标准系列
⑴样品处理:称取食品试样3-5g于干燥洁净的坩埚中,在电炉上炭化,放入高温炉中于525~600℃灰化完成(残灰呈白色或浅灰色),取出,冷却,加入1+1H 1ml,溶解,转移至50ml比色管中,定容,摇匀,待测。

NO
3
⑵铜标准溶液系列配制:准确吸取0.00、0.50、1.00、1.50、2.00、2.50ml 100μg·ml-1的铜标准溶液分别放入6个50ml比色管中,分别加1+1H NO
1ml,用
3
水稀释定容,摇匀。

⑶吸光度测定: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分别测出标准系列及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⑷以铜元素的浓度为横坐标,所测得的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得出线性曲线方程及相关系数。

从而得到样品溶液中铜的浓度,根据试样的稀释倍数计算样品中的铜的含量(以μg·g-1为单位)。

五、结果计算:
1、数据记录表
数据记录表1-2
样液体积(ml)0 0.50 1.00 1.50 2.00 2.50
吸光度0 0.062 0.131 0.194 0.255 0.313
样品吸光度0.013
2、据上表数据作图如下
1-1
3、计算
X=(Cx×50)/样品质量
式中:X为铜离子含量
Cx为样品浓度
由表1-2数据和图1-1数据可计算:
Cx=(0.013-0.0015)/0.0631=0.18 ug/g
X=(×50)/3.00=3.038 ug/g
即铜离子含量为3.038 ug/g。

六、思考题:
1.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

答:工作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又称为原子吸收光谱仪,是利用光源发出被测的特征光谱辐射,被经过原子化器后的样品蒸气中的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通过测定特征辐射被吸收的大小,来求出被测元素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由光源、原子化系统、光学系统、电学系统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光源发出特征光谱辐射,经过原子化器室后,由分光系统得到单色光经过光电倍增管后到达检测器,终端电脑从检测器得到信号,进一步转化为数据进行处理,因为原子化器没有进样时,光通过原子化器时没有被吸收,透光率为100%,而当原子化器进样时,光通过原子化器时有一部分被吸收,透光率减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与样品浓度成正比,因此参照标准,根据吸光度可得出样品的浓度。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为何要有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做光源?能否用氢灯或钨灯代替?为什么?
答:不能用氢灯或钨灯代替。

因为不同元素的空心阴极灯能发出特征谱线,激发火焰中待测原子。

然后经光电倍增管接收,放大,数据处理,得到结果。

若用氢灯或钨灯,则不能发出相应元素的特征谱线,也就得不到结果。

3.通过试验,你认为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优点是什么?
答:(1)选择性强
由于原子吸收谱线仅发生在主线系,而且谱线很窄,线重叠几率较发射光谱要小得多,所以光谱干扰较小选择性强,而且光谱干扰容易克服。

在大多数情况下,共存元素不对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产生干扰。

由于选择性强,使得分
析准确快速。

(2)灵敏度高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目前最灵敏的方法之一。

火焰原子吸收的相对灵敏度为ug/ ml - ng / ml;无火焰原子吸收的绝对灵敏度在10-10-10-14之间。

如果采取预富集,可进一步提高分析灵敏度。

由于该方法的灵敏度高,使分析手续简化可直接测定,则缩短分析周期加快测量进程。

由于灵敏度高,则需样量少。

微量进样热核的引入,可使火乐趣的需样量少至20-300ul。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析的需样量仅5–100ul。

固体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仅需
0.005 - 30mg,这对于试样来源困难的分析是极为有利的。

(3)分析范围广
(4)精密度好
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精密度较好。

在日常的微量分析中,精密度为1-3%。

如果仪器性能好,采用精密测量精密度可达x%。

无火焰原子吸收法较火焰法的精密度低,目前一般可控制在15%之内。

若采用自动进样技术,则可改善测定的精密度。

七、评语和成绩
成绩:指导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