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熄焦
干熄焦原理及工艺流程

干熄焦原理及工艺流程
干熄焦是一种将煤焦炭从高温状态中迅速冷却至室温的过程,这样可以防止煤焦炭发生自燃或继续燃烧。
干熄焦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放料:将高温煤焦炭从焦炉中排出,通过焦焊机或其他设备将煤焦炭放入炉计量装置。
2. 输送:使用输送设备,将煤焦炭送入冷却装置。
3. 冷却:煤焦炭在冷却装置中进行快速冷却,一般采用循环水或气体冷却的方式,以吸收煤焦炭中的热量,将其冷却至室温。
4. 分选:将冷却后的煤焦炭进行分选,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细颗粒物,以获得高质量的焦炭产品。
5. 包装和出库:经过分选后的焦炭产品,进行包装和存储,以便后续运输和销售。
整个干熄焦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冷却温度和冷却时间,同时也需要对冷却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焦炭产品,并保证生产安全。
干熄焦 标准

干熄焦标准
1. 术语和定义
干熄焦(Dry Coke Cooling)是一种焦炭生产过程中,利用惰性气体(如氮气或二氧化碳)在干熄炉内与高温焦炭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却焦炭的工艺。
干熄焦标准用于规范干熄焦工艺和操作行为,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和环保要求。
2. 设备要求
2.1 干熄焦设备应包括干熄炉、装料设备、排料设备、惰性气体循环系统、余热回收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
2.2 干熄炉应符合设计要求,具备足够的冷却能力和耐火材料性能,炉内应设置可靠的耐火材料和砌筑结构,以确保炉体使用寿命。
2.3 装料设备和排料设备应具备自动化控制和调节功能,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操作。
2.4 惰性气体循环系统应配备过滤和除尘设备,确保循环气体的清洁和干燥。
2.5 余热回收系统应具备高效换热器和回收设备,能够将干熄炉内的余热转化为有用能源。
2.6 控制系统应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具备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操作。
3. 操作规程
3.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干熄焦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操作规程。
3.2 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3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上报。
3.4 操作人员应配合维修人员进行设备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维护与保养
4.1 设备维护与保养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表进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4.2 对于关键设备,应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焦化厂干熄焦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确保焦化厂干熄焦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焦化厂干熄焦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操作人员。
二、工艺流程简介干熄焦工艺是利用冷的惰性气体(氮气)在干熄炉内与炽热红焦进行换热,从而冷却焦炭,同时吸收红焦热量的惰性气体将热量传递给干熄焦锅炉产生高温高压蒸汽,蒸汽送至汽轮机进行发电。
冷却后的循环气体再由风机加压,鼓入干熄炉内循环使用。
三、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包括干熄炉、风机、锅炉、汽轮机等。
(2)确保所有安全设施完好,如紧急停止按钮、报警系统等。
(3)了解生产任务和操作指标,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2. 干熄焦操作(1)开启干熄炉,将红焦送入炉内,注意控制红焦入炉速度。
(2)启动风机,将冷却后的循环气体送入干熄炉内,确保气体循环畅通。
(3)监控干熄炉内气体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生产过程稳定。
(4)根据生产需求,调整干熄炉内的气体流量,保持焦炭冷却效果。
(5)监控锅炉、汽轮机等设备运行状态,确保发电过程顺利进行。
3. 设备巡检(1)定期对干熄焦系统设备进行巡检,包括提升机、装入装置、排焦装置、干熄炉本体设备、循环风机、锅炉及其附属设备等。
(2)检查设备外观、温度、振动、噪音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做好设备巡检记录,为设备维护提供依据。
4. 安全操作(1)穿戴好劳保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
(2)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
(3)注意个人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5. 停机操作(1)在生产任务完成后,关闭干熄炉,停止红焦入炉。
(2)关闭风机,停止循环气体循环。
(3)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安全停机。
四、异常处理1. 若发现设备故障,立即停机,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 若发现操作失误,立即采取措施纠正,防止事故发生。
3. 若发生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
五、总结焦化厂干熄焦操作规程是确保生产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重要依据。
干熄焦炉方案

干熄焦炉方案引言焦炉干熄是冶金工业中重要的过程,用于将焦炭从焦炉中取出并熄灭。
干熄焦炉方案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焦炉熄焦方法,它能够减少熄焦过程中的能源损耗和环境污染。
本文将介绍干熄焦炉方案的原理、设备和操作步骤,以及它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一、干熄焦炉的原理1.1 熄焦的目的焦炉干熄的目的是将炉内焦炭从焦炉中取出,并迅速熄灭,防止炉内的煤气和烟道气进入大气中,同时回收焦炭作为冶金工业的原材料。
1.2 干熄焦的原理干熄焦利用高温熄焦气体对焦炭进行氧化反应,使其迅速燃烧,达到熄灭的目的。
同时,通过合理控制熄焦气体的温度、流量和压力,使熄焦过程更加稳定和高效。
二、干熄焦炉设备2.1 熄焦炉的结构干熄焦炉一般由熄焦室、进气系统、燃烧系统、熄焦气体处理系统和排放系统等组成。
熄焦室通常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并具有良好的隔离效果,以确保熄焦气体的有效进入和焦炭的迅速燃烧。
2.2 熄焦气体处理系统熄焦气体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气体净化和回收两个环节。
在熄焦过程中产生的煤气和烟道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碳烟,需要通过净化设备进行处理,以保证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同时,通过对熄焦气体中的焦粉进行过滤和回收,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损耗和环境污染。
三、干熄焦炉的操作步骤3.1 炉内准备在进行干熄焦之前,需要对炉内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将焦炉内的焦炭和炉渣清理干净,确保熄焦气体能够有效作用于焦炭;其次,对熄焦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熄焦效果。
3.2 启动熄焦设备在炉内准备工作完成后,可以启动熄焦设备。
首先,打开进气系统,并通过调整进气流量和压力,使其满足熄焦要求;其次,启动燃烧系统,使熄焦气体达到燃烧温度;最后,启动熄焦气体处理系统,进行焦粉的过滤和回收。
3.3 进行干熄焦过程一旦熄焦设备启动,焦炭燃烧和熄灭的过程会自动进行。
在干熄焦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进气流量、压力和燃烧温度进行调整,以确保焦炭的完全燃烧和熄灭。
四、干熄焦炉的优势4.1 高效能源利用干熄焦炉采用高温熄焦气体进行焦炭燃烧和熄灭,能够有效利用焦炭的热能和内在燃烧能量,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
干熄焦温度符号

干熄焦温度符号
干熄焦是一种用于焦炭生产的技术,其中温度是一个关键参数。
在干熄焦过程中,通常使用一些特定的温度符号来表示不同阶段或位置的温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干熄焦温度符号及其含义:
1. T1:表示装入焦炉的红焦温度。
这个温度通常在1000°C 左右。
2. T2:表示干熄炉预存室的温度。
预存室是红焦进入干熄炉之前的区域,T2 温度通常在900°C 至1000°C 之间。
3. T3:表示干熄炉冷却室的温度。
冷却室是红焦在干熄炉中被冷却的区域,T3 温度通常在150°C 至200°C 之间。
4. T4:表示排出干熄炉的冷焦温度。
冷焦在经过干熄炉冷却后被排出,T4 温度通常在100°C 左右。
这些温度符号是干熄焦过程中常用的一些表示方法,具体的符号和温度范围可能会因不同的干熄焦设备和工艺而有所差异。
这些符号的使用有助于操作人员监测和控制干熄焦过程中的温度,以确保安全、高效的生产。
干熄焦工艺流程详解

干熄焦工艺流程详解干熄焦是指在焦炉出炉的焦炭在不经过水冷却的情况下进行降温处理的工艺,是一种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干熄焦的工艺流程。
1. 准备工作在正式进行干熄焦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炉前的清理,将炉口、炉膛、炉底等部位的积灰、结焦等物质进行清理,确保炉内无障碍物。
其次是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各设备正常运行。
最后是炉前的安全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2. 干熄焦过程(1)降温在焦炉出炉后,需要将焦炭进行降温处理,这是干熄焦的第一步。
降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自然降温的方式,即将焦炭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通过自然散热的方式进行降温;另一种则是采用机械降温的方式,即将焦炭放置在降温机中进行降温处理。
(2)破碎在降温处理完成后,需要对焦炭进行破碎处理。
破碎的目的是使焦炭的大小均匀,提高其燃烧效率。
破碎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是机械破碎,包括锤式破碎机、齿轮破碎机等。
(3)除尘在干熄焦过程中,焦炭表面可能会附着一些灰尘等杂质,需要进行除尘处理。
除尘的方法有湿法除尘和干法除尘两种。
湿法除尘是将焦炭浸泡在水中进行除尘,干法除尘则是通过风力将焦炭表面的杂质吹走。
(4)包装在除尘处理完成后,需要对焦炭进行包装。
常用的包装方式有袋装和散装两种,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
袋装焦炭的包装材料一般为编织袋或纸袋,散装焦炭则需要进行装车运输。
3. 后续处理干熄焦的后续处理包括贮存、运输等环节。
在贮存时需要注意保持环境干燥,防止受潮。
在运输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车辆和运输路线,尽量避免灰尘飞扬和路面颠簸等情况。
干熄焦是一种环保、节能的生产方式,在焦炭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干熄焦的工艺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干熄焦技术问答

干熄焦技术问答一、何为干熄焦?干熄焦是采用惰性气体(如氮气)在干熄炉中与高温焦炭换热,将焦炭冷却到一定温度的工艺过程。
二、干熄焦技术的历史发展?干熄焦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当时主要用于处理高挥发分的烟煤。
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开发了100%氧气燃烧产生蒸汽的干熄焦技术。
70年代,日本对低挥发分的焦炭也成功地进行了干熄处理。
80年代,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推广和应用。
三、干熄焦与湿熄焦相比有何优势?提高焦炭质量:干熄焦可以降低焦炭中的水分,提高其机械强度和反应性,使其热态性能更优。
环保性能好:干熄焦工艺没有废水排放,减少了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节约能源:干熄焦工艺可以回收焦炭显热,产生蒸汽用于发电,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提高焦炉作业率:干熄焦工艺可以避免湿熄焦时发生的喷炉事故,提高焦炉作业率。
四、干熄焦装置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装入装置:负责将焦炭从焦炉中装入干熄炉。
排焦装置:负责将干熄炉中冷却后的焦炭排出。
惰性气体循环系统:负责将惰性气体循环使用,包括冷却、除尘、分离、回收等环节。
蒸汽发电系统:负责利用冷却焦炭产生的蒸汽发电。
五、干熄焦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高温焦炭进入干熄炉,通过与惰性气体(如氮气)换热,冷却到一定温度后排出。
惰性气体在循环过程中会吸收焦炭的显热,将其转化为蒸汽或用于余热发电。
六、干熄焦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排放物控制:干熄焦工艺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气,如CO、CO2等,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净化。
噪声控制:干熄焦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噪声,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降低。
粉尘控制:干熄焦装置在装入和排焦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净化。
七、干熄焦技术的经济效益体现在哪些方面?提高焦炭质量:干熄焦技术可以提高焦炭的质量,提高其市场售价和利用率。
能源回收:干熄焦技术可以回收焦炭显热,产生蒸汽用于发电,降低了能源成本。
降低运行成本:干熄焦技术可以降低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同时减少废气、噪声、粉尘等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环保治理费用。
干熄焦用途

干熄焦用途干熄焦,是指通过干燥或熄灭的方式来处理焦炭。
焦炭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
干熄焦的过程能够提高焦炭的质量,减少烟尘排放,保护环境,同时也能提高生产效率。
在冶金行业中,焦炭是炼铁的主要原料之一。
炼铁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焦炭作为还原剂,以去除铁矿石中的氧化物,从而得到纯净的铁。
而焦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炼铁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干熄焦作为提高焦炭质量的重要工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干熄焦的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干燥和熄灭。
在干燥阶段,焦炭会被暴露在高温的环境中,水分会逐渐被蒸发掉,从而降低焦炭的含水率。
而在熄灭阶段,焦炭会被暴露在高温的氧气中,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会引发焦炭内部的燃烧,将焦炭内部的挥发分和焦油烧尽,从而提高焦炭的热值和机械强度。
干熄焦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焦炭的质量,还可以减少烟尘排放。
在传统的焦炭生产过程中,焦炭的含水率较高,易燃物质含量较高,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而经过干熄焦处理的焦炭,含水率低,易燃物质含量低,燃烧时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大大减少,保护了环境。
干熄焦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焦炭作为炼铁的主要原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炼铁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干熄焦处理,可以提高焦炭的热值和机械强度,减少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干熄焦还可以减少焦炭的运输和储存成本,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干熄焦是一种重要的焦炭处理工艺,能够提高焦炭的质量,减少烟尘排放,保护环境,提高生产效率。
在今后的工业生产中,干熄焦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促进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熄焦正常操作监视项目及调整方法
1 系统内部的压力
正常生产中循环气体系统各部位压力测点位置及调整方法如下:
No测点位置操作基准值调整方法
P1 预存室0 ~ -50Pa 调整修改预存室压力调整阀⑤的设定值P2 锅炉出口~ -2150 Pa
P3 循环风机入口~ -4900 Pa
P4 循环风机出口~ +7500 Pa
P5 干熄炉入口~ +9100 Pa
P6 锅炉入口~ -1150 Pa 参照2.3项的各种故障措施
(1)预存室压力(P1)
a.为使干熄炉口不产生烟尘,通过预存室压力自动调节阀来控制预存室的
压力,使其总是保持负压(包括干熄炉盖打开装焦时)。
因此,需要操作人员根
据干熄炉口的发尘状况,将预存室的压力调整到适当的数值。
b.预存室压力调节阀
预存室压力调节阀的基本功能参阅电气仪表操作说明书的有关部分。
c.在干熄炉的预存室上设置了2个互为备用的预存室压力测定管,平时只使用其中1个测定管,另1个测定管作为备用。
备用压力测定管需通入氮气吹扫,防止被焦粉堵塞。
(2)锅炉入口压力(P6)
通过管理锅炉入口压力,可以预测出干熄炉斜烟道内焦炭的浮动情况。
如果斜烟道内的焦炭发生浮动现象,锅炉入口压力就会比正常生产操作时的负压更大,通常会增大 -500Pa以上。
(3)差压管理
在正常生产操作中,通过对差压监视,可在某种程度上对干熄焦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预测。
常见的几种差压与异常现象之间的关系:
差压预测的可能异常现象
P6-P2 压损增加:小焦块和焦粉堆积在锅炉内,发生堵塞现象。
P2-P3 ①压损增加时:二次除尘器或管道内因焦粉堆积,发生堵塞现象。
②压损减小时:二次除尘器内旋风导向管等因焦粉磨损出现孔洞,造
成循环气体串漏。
P4-P5 压损增加:小焦块和焦粉堆积在热管换热器内,发生堵塞现象。
P5-P6 压损减小时:干熄炉冷却室内发生棚料现象。
上述差压的增减多随时间发生变化,应将日常生产数据输入表格绘成图形,管理其增减倾向。
最大处理能力下的温度、压力操作数值见附图2。
2 系统内部的温度
正常生产操作中循环气体系统各部位温度测点位置及操作基准如下:
No 检测内容操作基准
T1 锅炉出口温度~175℃
T2 干熄炉入口温度~130℃(目标值)
T3 冷却室下部(圆周4点)圆周方向温度应均匀(调整挡料棒)T4 冷却室上部(圆周4点)圆周方向温度应均匀(调整挡料棒)T5 预存室Max 1050℃
T6 锅炉入口温度~960℃
T7 缓冲料斗内的粉尘温度~200℃
T8 循环风机入口温度~160℃
T9 循环风机出口温度~180℃
T11 排出装置(中间溜槽)~200℃
T12 排焦温度(胶带机上)~200℃(设计值~180℃)
(1)排焦温度与锅炉入口温度的调整方法
排焦温度与锅炉入口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温度调整方法有四种,各种调整方法的温度变化如下:
1)在焦炭处理量一定时,用增减冷却循环气体量进行调整的方法。
冷却循环气体量排焦温度锅炉入口温度增加下降下降
减少上升上升
2)在冷却循环气体量一定时,用增减焦炭处理量进行调整的方法。
焦炭处理量排焦温度锅炉入口温度增加上升上升
减少下降下降
3)增减斜烟道处空气导入量进行调整的方法。
导入空气量排焦温度锅炉入口温度备注
增加无变化上升循环气体成分中CO、H
2
的浓度低时效果不大
减少无变化下降应注意循环气体成分中CO、H
2
的浓度不得超过2.1.4 –5)项的操作值
4)增减旁通风量进行调整的方法(仅在锅炉入口温度超过980℃时使用)。
旁通风量排焦温度锅炉入口温度
增加无变化下降
减少无变化上升注意事项:
①在实施上述各种调整方法时,应注意不能超出各自规定的温度界限。
②在实施上述各种调整方法时,系统内的压力平衡也会同时发生变化,
应特别注意锅炉入口处的负压不得太大。
(2)冷却室温度(T3及T4)
上述四种因素之一发生变化时, 干熄炉冷却室圆周温度分布T3及T4也发生变化。
因此,掌握日常的T3及T4温度分布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当温度分布发生较大变化时或不能满足干熄炉操作制度要求时,则需要进行调整。
推测的原因及调整方法如下:
推测原因
调整方法大项目小项目
焦炭粒度分布发生变化1.装入布料器磨损,均匀布料
能力下降。
1.检查布料器的磨损情况,
必要时更换布料器。
2.焦炉的操作条件发生变化,
入干熄炉焦炭的粒度改变。
如:煤的配比,焦炉开工率发生变化。
2.焦炉的生产条件不能复原
时,应对循环冷却气量进行调
整。
焦炭在冷却室内的下降速度分布发生变化1.“挡料棒”端部磨损或调整
不充分。
1.更换“挡料棒”或进行再
调整。
2.供气装置严重磨损或变形。
2.用“挡料棒”进行调整,
年修时检查或更换供气装置。
冷却室内气流速度分布发生变化1.焦炭粒度分布和下降速度分
布发生变化后,气流速度分布
也发生变化。
1.进行上述几项调整。
2.调整斜烟道出口的气流速
度调节板的数量。
(3)干熄炉入口气体温度(T2)
干熄焦正常操作时,干熄炉入口气体温度控制在130℃左右,同时应考虑下列事项:
①如果入干熄炉的循环气体温度过低,循环气体中的水分及腐蚀性气体
就会结露,腐蚀金属构件。
因此,入干熄炉的循环气体温度不得低于
115℃。
②如果入干熄炉的循环气体温度过高,干熄炉的换热效果就差。
循环气
体温度上升多少度,排出焦炭的温度就会上升多少度。
入干熄炉的循
环气体温度可用热管换热器进行调节。
(4)缓冲料斗的温度(T7)
控制缓冲料斗的温度是为了保护粉焦输送设备不受高温的影响,粉焦应控制在200℃左右。
(5)排出装置中间溜槽的温度(T11)
排出装置通过压缩空气(或氮气)的密封与吹扫,可保证循环气体不泄漏,但万一发生泄漏,且循环气体成分中CO和H
2
的浓度较高时,可能在排出装置中会发生燃烧现象。
因此,在排出装置的中间溜槽上设置了温度检测,如果生产操作中该处的温度高于正常值很多,则应在现场进行确认。
(6)排焦温度(T12)
正常生产操作中排焦温度是由设置在运焦胶带机上的放射温度计检测的。
排
焦温度的设计值为180℃,保证值为200℃,因此排焦温度可按小于200℃控制。
如果排焦温度超过控制值,洒水装置就会自动工作,冷却输送机上的焦炭和胶带。
3 系统内部的流量
正常生产操作中气体循环系统各部位流量测点位置及操作基准如下:
No 检测内容操作基准
F1 循环气体流量通过调节循环风机的转速,达到规定的风量。
F2 导入空气量手动操作空气导入阀的开度,使循环气体成分中CO、H
2的浓度不得超过2.1.4 –5)项的操作值。
F3 旁通管风量当锅炉入口温度超过980℃时,手动操作旁通阀的开度,使锅炉入口温度低于980℃。
(1)循环气体流量(F1)
循环气体由循环风机升压,经热管换热器进一步降温后,大部分被送入干熄炉去冷却焦炭,少部分经常用放散管放散。
循环气体流量用设置在二次除尘器与循环风机之间的循环气体管道上的流量计连续测量。
由于二次除尘器前的循环气体管道与二次除尘器后的循环气体管道成90度角布置,因此二次除尘器后的两条循环气体管道中的气体流量不相等。
循环气体风量的确定,请参照2-1-2项“循环气体风量的确定方法”。
注:若要精确掌握循环气体流量,请不要使用循环气体管道上流量计的数据,而应由锅炉侧循环气体的入热和蒸汽发生量的平衡关系式计算得出。
(2)导入空气量(F2)
用导入干熄炉循环气体出口处环形气道的空气量来调节循环气体的成分组成。
通过中央控制室操作人员手动操作,调节空气导入阀的开度,调整导入环形气道的空气量以达到完全燃烧的目的。
采用完全燃烧操作方式时,环形气体中可的浓度应达到2.1.4 -5)项的规定。
燃气体成份CO、H
2
(3)旁通风量(F3)
当锅炉的入口温度高于980℃时,就需要参入经热管换热器进一步降温后的低温循环气体,以保护锅炉设备不致过热。
通过中央控制室操作人员手动操作,打开旁通阀,调整阀的开度,将少量的经热管换热器进一步降温后的低温循环气体导入环形气道,以达到降低锅炉入口气体温度的目的。
旁通的风量以锅炉入口气体温度在960℃左右为宜。
4 循环气体成分测定管
循环气体成分测定管设置的位置如下:
No 检测内容操作基准
A1 循环气体检测口(2处)
检测气体:CO、H
2
、O
2
调整循环气体成分达到下列数值:
CO:6%以下,H
2
:3%以下,O
2
:Max 1%(最好为0)
A2 排出装置周围
CO气体检测仪(设置在现场)按50ppm 报警设置
(1)循环气体成分检测管(A1)
在干熄炉入口部位的管道上设置了2处循环气体成分检测口(交替使用,氮气吹扫),在线连续检测循环气体的成分,作为斜烟道处导入空气量的依据。
(2)CO气体检测仪(A2)
排出装置的周围有循环气体泄漏的可能,故在此设置了CO气体检测仪,当CO 气体检测仪发出报警时,所有人员应退避到安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