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熄焦工艺及参数
干熄焦工艺

干熄焦工艺所谓干熄焦工艺,是相对湿熄焦而言的,是指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工艺方法。
1过程:在干熄焦工艺过程中,红焦从干熄炉顶部装入,低温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段红焦层内,吸收红焦显热,冷却后的焦炭从干熄炉底部排出,从干熄炉环形烟道出来的高温惰性气体流经干熄焦工艺锅炉进行热交换,锅炉产生蒸汽,冷却后的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重新鼓入干熄炉,惰性气体在封闭的系统内循环使用。
干熄焦工艺在节能、环保和改善焦炭质量等方面优于湿熄焦。
2起源:干熄焦工艺起源于瑞士,20世纪4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开发干熄焦工艺技术,采取的方式各异,而且一般规模较小,生产不稳定。
进人60年代,前苏联在干熄焦工艺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实现了连续稳定生产,获得专利发明权,并陆续在其国内多数大型焦化厂建成干熄焦工艺装置。
到目前为止,前苏联有40%的焦化厂采用了干熄焦工艺技术,单套处理量在50~70t/h。
但前苏联干熄焦工艺装置在自动控制和环保措施方面起点并不高。
目前,在中国大约有150套干熄焦装置,主要在联合钢铁企业,因为投资较大,在规模较小的独立焦化厂推广较难。
世界最大的干熄焦装置是北京中日联在首钢京唐钢铁厂2#项目,单套处理能力达220t/h。
3发展:20世纪70年代的全球能源危机促使干熄焦工艺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
资源相对贫乏的日本,率先从苏联引进了干熄焦工艺技术,并在装置的大型化、自动控制和环境保护方面进行改进。
到90年代中期,日本已建成干熄焦工艺装置31套,其中单套处理能力在100 t/h以上的装置有17套,日本新日铁和NKK等公司建成的干熄焦工艺单套处理量可达到200 t/h以上;装焦方式采用了料钟布料,排焦采用了旋转密封阀连续排焦,接焦采用了旋转焦罐接焦等技术,使气料比大大降低,极大地降低了干熄焦工艺装置的建设投资和装置的运行费用;在控制方面实现了计算机控制,做到了全自动无人操作;在除尘方面,采用了除尘地面站方式,避免了干熄焦工艺装置可能带来的二次污染。
干熄焦工艺简介

二、干熄焦工艺流程
红 焦
拦焦车
焦炭 循环气体 烟气和粉尘 水、蒸汽
一级除盐水
旋转焦罐
纯水槽
焦罐车
除氧给水泵
提升机
环形烟道
一次除尘器
热管换热器
装入装置
锅炉
除氧器
预存段
二次除尘器
锅炉给水泵
背 压 蒸 汽 并 网
冷却段
热管换热器
循环风机
热力 管网
平板闸门
振动给料器
链式刮板机
汽轮 发电机
减温 减压器
旋转密封阀
ϒ 额定蒸发量:76t/h(1#、2#干熄焦),72
t/h(3#干熄焦),65 t/h (4#干熄焦)。 ϒ 锅炉入口温度波动不大于50℃/h。 ϒ 锅炉汽包水位:0±50mm。
三、干熄焦耐材砌筑
ϒ 我厂干熄焦用耐材主要有粘土砖、
莫来石砖、炭化硅砖、火泥、浇筑 料、隔热砖、β-SiC砖及β-SiC火 泥。理化指标分别为:
干熄焦系统其它基本参数
ϒ 装焦温度:950℃~1050℃ ϒ 排焦连锁喷水焦炭温度:230℃ ϒ 循环气体成分:CO2:10%~15%;CO小于 ϒ ϒ ϒ ϒ
6%;H2小于3%;O2小于1%;其余为氮气 干熄焦炉内焦炭冷却时间约2h(以140t/h) 一次除尘器入口气体含尘量(干熄炉出口气 体含尘量):8~12g/m3 一次除尘器出口(锅炉入口)气体含尘量 (锅炉入口气体含尘量):不大于6g/m3 二次除尘器出口气体含尘量(循环风机入口 气体含尘量):小于1g/m3
BN、AN粘土砖的主要理化指标
AM、BM莫来石砖的主要理化指标
AT、BT莫来石-炭化硅砖的主要 理化指标
耐火泥浆的主要理化指标
浇注料的主要质量指标
干熄焦工艺技术

干熄焦介绍•一、干熄焦原理简述•二、干熄焦工艺流程•三、干熄焦主要设备干熄焦原理简述干熄焦是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冷却的一种方法。
在干熄焦过程中,红焦从干熄炉顶部装入,低温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室红焦层内,吸收红焦热量,冷却后的焦炭从干熄炉底部排出,从干熄炉环形烟道出来的高温惰性气体经干熄焦锅炉进行热交换,锅炉产生蒸汽,冷却后的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重新鼓入干熄炉,循环使用。
干熄焦在节能、环保和改善焦炭质量方面优于湿熄焦。
干熄焦优点干熄焦装置具有工艺先进、环保、节能效益显著的特点,在钢铁联合企业中应用,可提高焦炭质量,降低入炉焦比,提高高炉生产能力,降低钢铁生产中的成本;又能从炽热的焦炭中回收热能产生蒸汽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
从环保的角度看,建设干熄焦装置,可以减少因湿法熄焦排放大气中的水蒸汽夹带的酚氰等有害物质和粉尘污染,大大提高周边地区空气质量。
干熄焦工艺流程图干熄焦控制系统干熄焦控制系统分为:一、红焦装入系统二、冷焦排出系统三、干熄炉及供气装置四、气体循环系统五、锅炉系统六、水处理系统工艺简述一、红焦装入系统电机车牵引焦罐台车与拦焦车对位后,旋转焦罐开始旋转,旋转平稳后向推焦车发出推焦指令,接焦完毕后,旋转焦罐经减速位置停止在最初的停止位置上,完全停稳后,电机车牵引焦罐台车走行至干熄炉提升井架底部,经 APS 定位夹紧后,接空罐。
随即满灌对位与提升,将装满红焦的焦罐提升至提升井架上极限,到达上极限后,提升机开始走行,达干熄炉上方时,装入装置也打开到位,提升机即开始卷下,焦罐落座后,提升机继续卷下,焦罐底门在重力作用下与吊杆继续下降,自动完成开门放焦动作。
红焦落入装入装置料斗后,经分料板与料钟布料均匀地装入干熄炉。
干熄焦红焦装入设备由电机车、焦罐台车、旋转焦罐、APS 定位装置、提升机、装入装置以及各极限感应器等设备组成,起着接焦、送焦及装焦等作用。
电机车运行在焦侧的熄焦轨道上,用于牵引、制动焦罐台车,控制圆形旋转焦罐的旋转动作和完成接受红焦任务。
干熄焦工艺基本知识

第一章干熄焦工艺基本知识第一节、干熄焦的发展历史干熄焦起源于瑞士,20世纪4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开发干熄焦技术,采取的方式各异,而且一般规模较小,生产不稳定。
进人60年代,前苏联在干熄焦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实现了连续稳定生产,获得专利发明权,并陆续在其国内多数大型焦化厂建成干熄焦装置。
到目前为止,前苏联有40%的焦化厂采用了干熄焦技术,单套处理量在50~70t/h。
但前苏联干熄焦装置在自动控制和环保措施方面起点并不高。
20世纪70年代的全球能源危机促使干熄焦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
资源相对贫乏的日本,率先从苏联引进了干熄焦技术,并在装置的大型化、自动控制和环境保护方面进行改进。
到90年代中期,日本已建成干熄焦装置31套,其中单套处理能力在100 t/h以上的装置有17套,日本新日铁和NKK等公司建成的干熄焦单套处理量可达到200 t/h以上;装焦方式采用了料钟布料,排焦采用了旋转密封阀连续排焦,接焦采用了旋转焦罐接焦等技术,使气料比大大降低,极大地降低了干熄焦装置的建设投资和装置的运行费用;在控制方面实现了计算机控制,做到了全自动无人操作;在除尘方面,采用了除尘地面站方式,避免了干熄焦装置可能带来的二次污染。
日本的干熄焦技术不仅在其国内被普遍采用,同时它将干熄焦技术输出到德国、中国、韩国等国家,其干熄焦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世纪80年代,德国又发明了水冷壁式干熄焦装置,使气体循环系统更加优化,并降低了运行成本。
德国蒂森斯蒂尔奥托(TSoA)公司成功地将水冷栅和水冷壁置人干熄炉,并将干熄炉断面由圆形改成方形,同时在排焦和干熄炉供气方式上进行了较大改进,干熄炉内焦炭下降及气流上升,实现了均匀分布,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使气料比降到了1000 m3/t焦以下,进一步降低了干熄焦装置的运行费用。
TSOA干熄焦技术在德国得到推广,同时该技术还输出到韩国和中国的台北。
干熄焦工艺发展至今,虽然出现了不同的形式,但基本工艺流程大同小异,只是在装焦、排焦、循环气体除尘等方面有所区别。
干熄焦工艺

图3 料钟、给水预热器安装后对操作的影响
4.1.3 旋转焦罐
4.1.4 锅炉水冷壁
4.1.5
排出装置
4.1.6
多管除尘器
4.1.7 控制系统
4.2. 参数的合理性 4.3 工序衔接的合理性
4.4 功能考核指标
干熄焦系统运行管理技术
宝钢分公司炼焦分厂
一、干熄焦简介
1.干熄焦的原理
干熄焦英语缩写CDQ(coke dry quenching ),其原理就 是用惰性气体吸收红焦显热,惰性气体吸收热量后,在锅炉放热, 不断循环,使红焦得到冷却,锅炉产生蒸汽。
热载体(循环气体) 中压蒸汽 热源 (红焦) 热交换器 (锅炉)
如果不加以控制,可燃可爆成份会越来越高。 宝钢控制标准:
N2: 70~75%, CO2:10~15%, CO:8~10%, H2: 2~3%, O2: 0~0.2%
通过长期的运行证实,这个标准切合实际的。 控制手段:燃烧,充氮气
3.3 锅炉入口温度、排焦温度、蒸汽产率的控制 锅炉入口温度: 1.排焦量,2. 循环风量 3. 气体导入量 (锅炉的操作是干熄焦较复杂的操作,需要专门培训,并需要专 业部门颁发上岗证) 排焦温度: 排焦量 2. 循环风量 蒸汽产率: 1. 风料比 2. 空气导入量
3. 4. 5.
蒸汽产率 蒸汽参数 锅炉入口温度
3.2 循环气体成分控制
干熄焦采用氮气作为热载体只是理想状况,实际上在循环系统负 压段会漏进少量空气,焦炭有残余挥发份中有H2析出。 空气中的氧通过红焦层就会与焦炭反应,生成CO,CO2, C+O2=CO2 C+O2=2CO 空气中的水份通过红焦层与焦炭反应: C+H2O=CO+H2 并且而循环气体重点CO2在焦炭高温区又会还原成CO CO2+C=2CO
干熄焦工艺流程及优势详解

干熄焦工艺流程及优势详解所谓干熄焦,是相对湿熄焦而言的,是指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
在干熄焦过程中,红焦从干熄炉顶部装入,低温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段红焦层内,吸收红焦显热,冷却后的焦炭从干熄炉底部排出,从干熄炉环形烟道出来的高温惰性气体流经干熄焦锅炉进行热交换,锅炉产生蒸汽,冷却后的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重新鼓入干熄炉,惰性气体在封闭的系统内循环使用。
干熄焦在节能、环保和改善焦炭质量等方面优于湿熄焦。
一、干熄焦的工艺流程干熄焦工艺流程图二、干熄焦的优点干熄焦能提高焦炭强度和降低焦炭反应性,对高炉操作有利,因而在强结焦性煤缺乏的情况下炼焦时可多配些弱黏结性煤,尤其对质量要求严格的大型高炉用焦炭,干熄焦更有意义。
干熄焦除了免除对周围设备的腐蚀和对大气造成污染外,由于采用焦罐定位接焦,焦炉出焦时的粉尘污染易于控制,改善了生产环境。
干熄焦可以吸收利用红焦83%左右的显热,产生的蒸汽用于发电,大大降低了炼焦能耗。
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干熄焦技术,可以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干熄焦可使焦炭质量明显提高从炭化室推出的1000℃左右的焦炭,湿熄焦时因为喷水急剧冷却,焦炭内部结构中产生很大的热应力,网状裂纹较多,气孔率很高,因此其转鼓强度较低,且容易碎裂成小块;干熄焦过程中焦炭缓慢冷却,降低了内部热应力,网状裂纹减少,气孔率低,因而其转鼓强度提高,真密度也增大。
干熄焦过程中焦炭在干熄炉内从上往下流动时,增加了焦块之间的相互摩擦和碰撞次数,大块焦炭的裂纹提前开裂,强度较低的焦块提前脱落,焦块的棱角提前磨蚀,这就使治金焦的机械稳定性改善了,并且块度在70mm以上的大块焦减少,而25~75mm的中块焦相应增多,也就是焦炭块度的均匀性提高了,这对于高炉也是有利的。
前苏联对干熄焦与湿熄焦焦炭质量做过另外的对比试验,将结焦时间缩短1h后的焦炭进行干熄焦,其焦炭质量比按原结焦时间而进行湿熄焦的焦炭质量还要略好。
干熄焦工艺流程详解

干熄焦工艺流程详解《干熄焦工艺流程详解》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干熄焦工艺。
这是一种重要的焦化工艺,它可以用于生产各种焦炭和焦粉,例如煤气化、低硫焦炭、煤焦油等。
一、流程介绍干熄焦是一种特殊的焦化工艺,它涉及到多个工序,如:烘料、料煅、焦熄、焦化过滤、焦油脱硫、油加氠等。
其中的关键部分是焦熄。
它包括空气熄焦、烟气熄焦、低氧熄焦等。
1、烘料烘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烘料,可以改变物料的微观构造,有利于提高焦化产品的质量。
烘料的温度可以根据原料的不同来定。
一般来说,煤的烘料温度一般在200℃以上,少数物料的烘料温度在600℃左右。
2、料煅料煅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使焦料中的有机物完全煅烧,从而提高焦油的热值和焦油的质量。
料煅的温度一般在450-800℃,取决于原料的不同。
3、焦熄焦熄是焦化工艺中最重要的部分,通常有空气、烟气和低氧三种方式完成,它们的区别在于氧分压的不同。
空气熄焦和烟气熄焦分别以浓度为3-8%和3-5%的空气或烟气为工作介质,焦温一般在900℃以上;低氧熄焦以浓度为2.5-5%的低氧气体为工作介质,焦温可以达到1000℃,生产高热值的焦油。
4、焦化过滤焦化过滤是指将焦油中的有害物质,如黑碳粉除去,以达到质量控制的要求。
一般采用滤筒过滤,最终可获得清洁的焦油产品。
5、焦油脱硫此过程是将焦油中的硫磺减少到较低的水平。
这可以采用蒸馏、柱色谱、活性炭等方法实现,以达到质量控制的要求。
6、油加氠油加氠是指将由焦油蒸馏而获得的液态碳氢物质加入到活性炭中,与活性炭形成可溶性的液体化合物,以达到提高焦油产品质量的目的。
二、安全措施1、劳动者应当佩戴防护服装和防护用品,以预防烟尘、毒物的污染。
2、应当做好熄焦现场的排烟设备,确保安全。
3、熄焦现场可以采取有害气体报警装置,以及紧急消防设施,以防止出现火灾事故。
4、熄焦现场应当有专门的防火管道布置,及时消除可能导致火灾的危害。
5、工艺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安全运行。
干熄焦技术.

第五章 干熄焦锅炉用水处理系统
• 第一节 水净化的目的 • 第二节 干熄焦锅炉水、汽质量标准 • 第三节 水净化除盐的主要工艺原理及工艺 流程 • 第四节 锅炉给水调整处理工艺 • 第五节 水质净化工艺的主要设备 • 第六节 武钢7号、8号焦炉干熄焦水处理系 统
第六章 干熄焦调试与开工
• 第一节 红焦装入系统的调试
一、排焦装置 (一)设备介绍 (二)设备点检维护 二、运焦皮带
• 第三节 干熄炉 一、干熄炉的结构 (一)圆形干熄炉的结构
圆型干熄炉由预存段、斜道区及冷却段组成。
料钟 水封槽
去除尘装 置
手动蝶阀 旁通管 预存段 旁通管流量调节 阀 去一次除尘 器 人孔
空气导入 管
空气导入调节 阀 调节板 斜道 冷却段 供气装置上部 伞面上锥斗 十字风道 下锥斗
四、焦粉收集装置
(一)简介 (二)点检维护内容
第三章 干熄焦锅炉
•
锅炉是利用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能或工业生产 中的余热等热能加热水或其它工质,产生具有一 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热水或其它工质的一种受 压、受热设备。
• 第一节 锅炉的种类 一、锅炉的分类 二、锅炉的组成 三、锅炉的型号
• 第二节 干熄焦锅炉的原理及工艺流程 一、干熄焦锅炉工作原理
五、提升机 提升机运行于提升井架和干熄炉顶轨道上, 将装满红焦的焦罐提升并横移至干熄炉炉顶,与 装入装置相配合,将红焦装入干熄炉内。装完红 焦后又将空罐经提升、走行和下降落座在焦罐台 车上。提升机由PLC与其他设备联动,机上无人操 作,采用变频调速运行。 (一)设备介绍 (二)设备点检维护 (三)钢丝绳的调整及更换方法
• (三)煤气烘炉 • 煤气烘炉期间的主管理温度为预存段温度T5,
主要目的是将T5逐渐升至800℃左右,与将来装入 红焦时的温度接近,同时继续将耐火材料砌体中 的水份除去。煤气烘炉是以干熄炉烘炉人孔设置 的煤气燃烧器,燃烧焦炉煤气为热源对整个系统 进行加热。为防止温度变化过大,需要细致地调 节燃烧状态。燃烧生成的热气体利用循环风机的 抽力为动力在整个气体循环系统通道内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熄焦工艺及参数
干熄焦:利用冷的惰性气体,在干熄炉中与赤热红焦换热从而冷却红焦并终止燃烧。
吸收了红焦热量的惰性气体将热量传给干熄焦锅炉产生蒸汽,被冷却的惰性气体再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坑却并熄灭红焦。
惰性气体在封闭的系统内循环使用。
干熄焦工艺流程:
主要包括焦炭流程、惰性循环气体流程、干熄焦锅炉汽水流程。
拦焦车
红焦
焦罐
焦罐提升机
装入装置干熄炉预存室干熄炉冷却室排焦装置带式输送机
焦炭外运环形风道
给水预热装置
除氧器
锅炉给水泵
一次除尘器
干熄焦锅炉
蒸汽外送
二次除尘器
循环风机
除盐水箱
除氧器给水泵
系统补水
干熄焦运行技术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