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的高考必考知识点讲解

合集下载

高考重点地理考点归纳整理

高考重点地理考点归纳整理

高考重点地理考点归纳整理高考地理重点知识归纳总结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一(1)过度利用,生态环境脆弱: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效应往往以各种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

(2)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差: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

(3)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和灾害多发区重合: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二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8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11太阳辐射能量的核聚变反应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中国地理高考必考知识点

中国地理高考必考知识点

中国地理高考必考知识点中国地理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它对于考生来说是必考的一部分。

掌握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点,不仅可以提高分数,还可以增加对中国国土和人文地理的了解。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地貌、气候、资源以及人口分布等方面介绍中国地理高考必考的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的东部,东临太平洋,西濒亚洲大陆,位于北纬3°51′至53°33′,东经73°40′至135°05′之间。

东部、南部、西南部濒临海洋,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朝鲜接壤,西部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伊朗等国相连。

二、地貌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部,地貌复杂多样。

中国大陆地势逐步升高,从东南向西北陆地海拔逐渐升高。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和东北平原等为主要平原地貌,西南地区为高山和高原,有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等。

此外,中国还拥有丰富的河流和湖泊资源,如长江、黄河、淮河等著名河流,以及青海湖、太湖等著名湖泊。

三、气候中国气候种类丰富多样,主要有寒冷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气候。

北方为寒冷温带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南方为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冬季温暖湿润,夏季酷热潮湿。

由于中国地域广大,气候分区也较为复杂,如西南地区气候多变,东北地区四季分明。

四、资源中国地理资源丰富,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草原资源等。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煤炭生产和消费国。

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长白山等地,中国是全球水资源贫乏的地区之一。

草原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五、人口分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而西部地区人口相对稀少。

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人口众多,同时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而西部地区人口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地理条件较为恶劣。

中国地理高考必考的知识点就介绍到这里。

高考地理部分知识点归纳中国和世界地理部分

高考地理部分知识点归纳中国和世界地理部分

高考地理部分知识点归纳中国和世界地理部分地理是高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参加高考的必修科目之一。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中国和世界地理部分的知识点是考生需要重点掌握和归纳的内容。

本文将对高考地理部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考生系统地学习和复习。

一、中国地理部分知识点归纳1. 中国的自然地理中国位于亚洲东部,濒临太平洋。

中国的自然地理包括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的地理特征,如黄土高原、青藏高原、长江流域、北方平原等重点地区的地理特点。

2. 中国的人文地理中国的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城市、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的人口分布、城市发展、交通网络以及经济发展的地理特点。

例如,考生需要了解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大城市的空间结构、交通枢纽的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3. 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差异较大的国家。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的经济区划、区域发展政策以及不同地区的特色产业和经济发展模式。

例如,考生需要了解中国的东部沿海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大开发等重点区域发展战略。

二、世界地理部分知识点归纳1. 世界的大洲和洲际关系了解世界的大洲和洲际关系是世界地理的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各大洲的位置、面积、人口和经济地位,以及大洲之间的地理联系和合作关系。

例如,考生需要了解亚洲是最大的大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有大西洋等重要洲际关系。

2. 世界的地理区域和国际关系了解世界的地理区域和国际关系是世界地理的核心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世界各地区的地理特点和国际关系,如欧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等。

例如,考生需要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冲突、非洲大陆的贫困问题以及南美洲的资源开发。

3. 世界的自然地理和环境问题了解世界的自然地理和环境问题是世界地理的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世界各地的地貌、气候、植被等自然地理特点,以及环境问题的相关现象和解决办法。

例如,考生需要了解南极大陆的冰川资源、亚马逊雨林的生态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高考地理地域知识点

高考地理地域知识点

高考地理地域知识点地理是高考科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地域知识点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地理地域知识点主要包括中国及世界各个地区的地理特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内容。

以下是对高考地理地域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中国地理地域知识点1.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是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份。

该地区有着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地区。

2.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

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

同时,东北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域,盛产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

3. 华东地区华东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

该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重要的港口和工业园区,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

4. 中南地区中南地区包括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份。

该地区地处我国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达。

其中,广东作为经济特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5.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

该地区地势复杂,有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是我国的水电能源重要供给地区。

此外,西南地区还拥有多种矿产资源,如锌、铅、锡等。

6.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份。

该地区位于我国西部,地貌多为高原和山脉,有着丰富的铁矿资源。

西北地区还拥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青海湖等重要的科研和旅游景点。

二、世界地理地域知识点1. 亚洲地区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包括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家。

亚洲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

同时,亚洲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地位。

2. 欧洲地区欧洲位于亚洲大陆的西部,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

欧洲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大陆之一,拥有先进的制造业和发达的交通网络。

此外,欧洲也是文化和艺术的中心地区。

3. 非洲地区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大陆,包括埃及、南非、尼日利亚等国家。

高考中国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考中国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考中国地理必背知识点中国地理作为高考的一门重要科目,是考生必备的知识点之一。

掌握中国地理的必备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考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够加深对中国国土地理特征的认识。

本文将结合重要地理要素及其分布、自然环境条件、资源分布等方面,对高考中国地理必备知识做一简要梳理。

一、重要地理要素及其分布1.山脉:中国的山脉众多,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地区。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山脉,位于西藏南部,与尼泊尔、不丹等国家相邻。

昆仑山脉峻险壮美,是中国最长的山脉,横贯青海、西藏、新疆等地。

长江和黄河,两大重要河流流经多个山脉,形成了丰富的地理景观。

2.河流: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全长约6300公里,流经十多个省市。

黄河是中国母亲河,发源于青海,经过九个省区,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长江和黄河的流域是我国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3.湖泊:中国的湖泊众多,分布广泛。

最著名的湖泊有太湖、鄱阳湖、洞庭湖等。

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上海和江苏之间,面积约为2300多平方公里。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长江中游,以渔业资源丰富而闻名。

4.高原:中国的高原多分布在西部和青藏高原,其中有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是最重要的平原之一。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被人们誉为地球的“屋脊”。

5.平原:以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是三大重要平原。

华北平原是我国华北地区最重要的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二、自然环境条件1.气候:中国地域广大,气候类型多样。

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高海拔山地气候为主。

2.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丰富多样,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沙漠等地貌类型。

各种地貌类型相互交错,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貌景观。

3.植被:我国植被类型繁多,主要有森林、草原、草甸、沙漠和湿地等。

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台湾等地;草原则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沙漠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

高考地理中 国自然地理知识点

高考地理中 国自然地理知识点

高考地理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点在高考地理中,中国自然地理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涵盖了丰富多样的知识内容。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梳理一下这部分的关键知识点。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从经纬度位置来看,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 50 度,东西跨越经度 60 多度。

这样广阔的地域使得我国气候类型多样,自然景观丰富。

我国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东部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和经济的发展;西部深入内陆,气候较为干燥,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二、中国的地形1、地形类型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等多种地形类型。

山地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 33%,高原约占 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 12%,丘陵约占 10%。

2、主要山脉东西走向的山脉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的山脉有贺兰山、横断山脉。

3、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

4、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内陆盆地,多风蚀地貌。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气候湿润,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5、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广布,沃野千里。

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是我国第二大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三、中国的气候1、气候类型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新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新高考地理学科的考查内容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板块,其基础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如下:一、自然地理1.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运动和时间差异- 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的阅读和分析2. 气候与天气- 气候系统、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天气现象、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3. 地貌与地质- 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地貌类型- 地质构造、岩石循环和地质年代4. 水文与海洋- 水循环、河流与湖泊的分布和特点- 海洋的构造、海洋环流和海洋资源5. 生物与土壤- 生物群落的分布、生物多样性- 土壤类型、土壤形成和土壤利用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和人口问题- 城市化过程、城市体系和城市规划2. 农业与工业- 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和农业问题- 工业地域类型、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3. 交通与通信- 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网络和交通问题- 通信技术、通信网络和通信发展4.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模式、经济发展和区域差异三、区域地理1. 世界地理- 各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概况和区域发展2. 中国地理-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中国的区域划分、区域发展和区域问题3. 区域分析- 区域的界定、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 区域发展策略、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新高考地理学科的考查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强调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培养空间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同时,关注地理学科的最新发展和热点问题,也是提高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复习这些基础知识点,学生可以为新高考地理学科的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中国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国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国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中国地理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涉及到中国的地形、气候、资源分布等内容。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对中国地理高考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请阅读以下内容:一、地理概述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国家,是世界第三大国家,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二位,边界总长达到了2.3万多公里。

中国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是世界上唯一横跨两大洲的国家。

二、中国的东、南、中、北四大地理区域1. 东部地理区域: 位于中国大陆的东海岸,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地区。

这一地理区域的特点是地形较为平坦,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沿海港口。

2. 南部地理区域: 包括华南、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有着山地、丘陵和盆地等地貌类型。

该地区气候湿润,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3. 中部地理区域: 包括华中、华北地区,地势较为平缓,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4. 北部地理区域: 包括东北和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气候寒冷干燥,盛产农作物。

三、中国的地形和地势中国地形多样,包括高山、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等,其中高山和高原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主要有喜马拉雅山、祁连山和昆仑山等;丘陵、盆地和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地区。

中国境内的地势递变较大,从西南到东北,高度逐渐下降。

四、中国的气候中国气候复杂多样,主要分为东亚季风气候、西北地区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

其中,东亚季风气候主要影响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夏季潮湿炎热,冬季寒冷干燥;西北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年降水量较大。

五、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中国的河流众多,其中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和松花江等。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流,全长6380千米,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全长5464千米。

中国还有一些重要湖泊,包括鄱阳湖、洞庭湖和青海湖等。

六、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矿产资源,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

此外,中国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生物资源,是全球渔业大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互动探究
特征
内容
成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温度
气候 复杂 多样
带和干湿地区,气候类型有 我国地域广阔, 使我国的农 高原、干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 南北纬度差异大,作物及各种动旱气候区不 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东西距海远近不 植物资源种类利于农业发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 同,地形复杂多样极其丰富 展
考点互动探究
探究点二 我国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核心突破
1.气温分布特点与成因
等温线分布特点
1月(冬季) 等温线密集
7月(夏季) 等温线稀疏
考点互动探究
1月(冬季)
7月(夏季)
特点 冬季南北温差大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气温 分布
原因
①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南方 ①虽然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
,白昼时间比南方短,获得的热量少; 比南方小,但白昼时间长于南
巫山以东到 我国最低平的 全国重要的
海滨,沿江分布 平原(海拔多在50 商品粮、棉基
,地域狭长。包 m以下,长江三角 地,“鱼米之
括江汉平原、 洲海拔在10 m以 乡”,长江沿岸
洞庭湖平原、 下),河湖密布,为著 经济地带的重
鄱阳湖平原、 名的“水乡” 要组成部分
长江三角洲等
考点互动探究
命题探究
命题点 我国主要地形区的 地理特征 1.[2018•宁夏银川一中第一次 月考] 图39-9是在我国某区域 沿不同纬度所作的地形剖面 组图。读图回答(1)~(3)题。
图39-11
考点互动探究
(2)黄河
图39-12
考点互动探究
(3)珠江
图39-13
考点互动探究
3.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治理
长江
黄河
珠江(主干西江)
①灌溉。②航运:通航里程全国第一 ①引黄灌溉;
,被称为“黄金水道”。③发电:水能 ②发电(上中游 ①水能的梯级
水利 蕴藏量居全国第一。④调水:南水北调 水能的梯级开 开发;②航运
[答案] (1)B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特点。 已知每年清明节为4月5日前后,在春分 与夏至之间,清明节之前我国北方地区 降水较少;自5月开始,我国降水范围扩 大,雨带总体开始向北移动;35°N以南地 区秋季降水较多,阴雨天较多;伏旱主要 发生在长江流域。
考点互动探究
(2)该区域
考点互动探究
核心突破
探究点三 我国主要河流的特征
1.我国不同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
分类
外流 河:最 终流入 海洋的 河流
分布地区
主要水文特征
东北地区
水量丰富;汛期较短,有春汛和夏汛; 冬季结冰期长;河流含沙量小
秦岭—淮河以北 水量较小,汛期较短,冬季结冰,河流 含沙量大
水量大,汛期长,冬季不结冰,河流含 秦岭—淮河以南 沙量小
脉之间 看是山,近看是川” 民族主要是藏族
考点互动探究
地形区
位置范围
内蒙古 高原
界线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草原畜牧业
地面坦荡; 广布,河套平原、 大兴安岭
从东向西由草 宁夏平原、河 以西,长城
原到荒漠草原 西走廊的灌溉 以北,祁连
山以东
,再到荒漠;风 农业发达,少数
力作用强烈 民族主要有蒙
古族、回族等
考点互动探究
地形区
位置范围
四川 盆地
界线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紫色土广布;
横断山 东部多低山、 农业较发达,
与巫山,秦 丘陵,起伏大, 成都平原是重
巴山地与 西北部为成都 要的商品粮基
云贵高原 平原;天然气、 地;人口、城市
之间
井盐等矿产丰 密集

考点互动探究
3.三大平原
地形区
位置范围
东北 平原
考点互动探究
(3)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 物有 ( ) A.春小麦、亚麻、甜菜 B.冬小麦、玉米、水稻 C.棉花、春小麦、大豆 D.油菜、茶叶、春小麦
[答案] (3)A [解析] 第(3)题,适宜在⑤ 地区(松嫩平原)种植的农 作物较多,但当地大面积 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春小 麦和喜温凉的作物亚麻与 甜菜。故选A。
西北部内陆愈干燥
多;西北内陆远离海洋,受夏
季风影响小
考点互动探究
基本特点(规律)
原因
影响
降水季节分配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
季节 不均,降水集中在 气流的影响,降水丰沛;冬季
使我国旱涝灾害频
时 变化 5月至9月的夏秋 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
发,夏季风强或来得早、

季节
影响,降水少
去得晚,北涝南旱;夏
及原因
广布,吸热快;③降水稀少,空气干燥少云,
太阳辐射少;离冬季风源
太阳辐射强
地近
气温最低处:青藏高原。原因:地势高
考点互动探究
2.降水特点、原因及影响
基本特点(规律)
原因
影响
主要受海陆分布和大气
环流的影响。东南沿海距
空间分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
东南部湿润,愈向
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
布规律 内陆逐渐减少

各地降水年际
季风弱或来得晚、去
化 年际 变化大,南方较小,
夏季风进退规律异常 得早,南涝北旱
变化 北方较大,西北干
旱地区最大
考点互动探究
基本特点(规律)
原因
影响
降水的 南北差异
北方:降水少,雨
形成北方的春旱、
由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决
季短。南方:降水
夏涝,江淮地区的梅雨
定的
多,雨季长
和伏旱
考点互动探究
夏季,我国除
各地得到的 国气候资源的一 成春旱、夏涝现象严重;降
高原、高山外,
雨热
太阳光热多, 大优势,使广大北 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
高温期与多雨
同期
且受夏季风 方地区都能种植 多;寒潮带来严寒、大风、
期一致,水热配
影响,降水充 棉花、水稻、玉 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
合好

商品粮生产基地,与太湖 平原相比,其 (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交通发达 C.水热条件好 D.实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答案] (2)D [解析] 第(2)题,根据①② ③④⑤所处的经纬度位置 和走向、地势的高低和起 伏状况确定其所代表的地 形区。①为大兴安岭,② 为小兴安岭,③为长白山, ④为内蒙古高原,⑤为东 北平原。故选B。
图39-9
考点互动探究
(1)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 ) 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D.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答案] (1)B [解析] 第(1)题,根据①②③ ④⑤所处的经纬度位置和走 向、地势的高低和起伏状况 确定其所代表的地形区。① 为大兴安岭,②为小兴安岭, ③为长白山,④为内蒙古高 原,⑤为东北平原。故选B。
考点互动探究
地形区
位置范围
黄土 高原
界线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祁连山
黄土深厚,土
东端以东,
以谷子为主
质疏松;流水侵
太行山以
的旱作农业,以
蚀作用强烈,地
西,长城以
煤炭为主的能
表千沟万壑、
南,秦岭以
源开发
支离破碎 北
考点互动探究
地形区
位置范围
云贵 高原
界线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地势西高东 坝子农业;交
主要河流 松花江、乌 苏里江等 黄河、海河、 辽河等 长江、珠江 等
考点互动探究
分类
分布地区
主要水文特征
内流河:最终
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多为
西北内陆
未流入海洋的
季节性河流。夏季冰雪融化量大,河
地区
河流
流水量增多;冬季出现断流
主要河流
塔里木河 等
考点互动探究
2.图解长江、黄河、珠江的河道特征 (1)长江
()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
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
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
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
[答案] (2)A [解析]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特征。 根据降水状况进行区域定位可知,该区域主 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因此位于地势第二、 三级阶梯;该区域绝大部分地区受夏季风带 来的水汽影响大,降水较丰富,河流大多为外 流河,绝大部分属于外流区;该区域东部降水 主要受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影响,与暖流关系 不大;由降水空间分布推断,该区域人口密度 南部大于北部。
界线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大小兴安岭、 我国面积最大
松嫩平原、三
长白山之间。 的平原,海拔在
江平原是重要的
由松嫩平原、 200 m以下,地势
商品粮基地,油气、
三江平原、辽 坦荡,黑土广布,
煤炭等矿产资源
河平原三部分 沃野千里,多低地、
丰富
组成
沼泽
考点互动探究
地形区
位置范围
华北 平原
界线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的水源。⑤堆积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 发)
三角洲,工农业发达
考点互动探究
水害
长江
黄河
珠江(主干西江)
下游的“地上河”易决口、
中下游的洪
中下游洪涝,下游河口
改道,泛滥成灾;上游和下游的
山气候等
考点互动探究
命题探究
命题点 我国的降水时 空分布和区域自然地理 特征 2.[2017•北京卷] 图3910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 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 化图。读图,回答(1)~(2)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