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商业化进程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

合集下载

新浪微博的社会影响力与商业化路径

新浪微博的社会影响力与商业化路径

新浪微博的社会影响力与商业化路径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

新浪微博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不仅塑造了现代社交媒体的模式,还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新浪微博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其商业化路径。

一、新浪微博的社会影响力1.信息传播的新形式新浪微博作为一种微博客平台,通过用户发表短文和图片的形式,实现了信息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

相较传统媒体,新浪微博的实时性和互动性更强,使得信息能够迅速散播到更广泛的受众之间。

2.社会议题的引导者与影响者新浪微博上的用户可以通过发布内容引导公众讨论,推动社会议题的产生和发展。

同时,一些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和大V也能够通过微博平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从而影响和引导公共意识形态。

3.社会公共事件的监督器和记录者新浪微博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交媒体平台,给予了普通民众举报和监督的权力。

在一些重大事件中,新浪微博上涌现出许多参与者,他们通过发布信息、照片和视频等途径,成为社会事件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二、新浪微博的商业化路径1.广告营销新浪微博通过向商业机构提供广告位来实现商业化。

商业机构可以通过购买广告位,在用户的微博页面展示相关广告内容,从而达到品牌宣传和产品销售的目的。

同时,新浪微博也会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行为数据,在适当的时候向用户推送个性化广告。

2.明星营销与粉丝经济新浪微博成为了明星与粉丝之间沟通的重要平台。

明星可以通过微博发布动态、与粉丝互动,从而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一些商业机构也会通过明星在新浪微博上的曝光度,来实现品牌的推广和产品的销售。

3.内容付费与知识付费新浪微博可以通过提供特定的内容,吸引用户支付费用进行订阅。

例如,一些知名专家和媒体在新浪微博上开设付费栏目,向用户提供深度分析和专业观点。

三、新浪微博的发展前景与挑战1.发展前景新浪微博作为中国最早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2024年我国明星微博的传播效果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范文

《2024年我国明星微博的传播效果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范文

《我国明星微博的传播效果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在中国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新浪微博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吸引了众多明星的入驻。

明星微博不仅为粉丝提供了一个与偶像互动的平台,也成为了传播信息、影响舆论的重要渠道。

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研究我国明星微博的传播效果,探讨其传播机制、影响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明星微博的传播机制明星微博的传播机制主要包括信息发布、粉丝互动、舆论传播等环节。

明星通过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与粉丝进行互动。

粉丝通过转发、评论、点赞等方式参与互动,形成传播链条。

同时,明星微博的内容也会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舆论,影响公众的认知和态度。

三、明星微博的传播效果1. 粉丝互动效果:明星微博的粉丝数量众多,粉丝互动积极,这为明星与粉丝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通过互动,明星能够了解粉丝的需求和反馈,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信息传播效果:明星微博的内容往往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能够迅速传播信息,引导舆论。

例如,明星的公益活动、影视作品宣传等,通过微博的传播,能够迅速扩大影响力,提高社会关注度。

3. 品牌合作效果:明星微博为品牌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品牌方可以通过与明星合作,利用明星的影响力进行产品宣传,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影响明星微博传播效果的因素1. 明星个人魅力:明星的个人魅力是吸引粉丝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微博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具有较高个人魅力的明星,其微博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和互动。

2. 内容质量:微博内容的质量直接影响传播效果。

有趣、有价值的微博内容往往能够引起粉丝的共鸣,提高互动率。

3. 互动频率:明星与粉丝的互动频率也是影响微博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频繁的互动能够增强粉丝的忠诚度,提高微博的传播效果。

4. 社交媒体平台的影响力:社交媒体平台自身的影响力也会影响明星微博的传播效果。

新浪微博商业运营模式的分析-毕业论文

新浪微博商业运营模式的分析-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互联网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技术竞争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竞争。

大部分的互联网企业都是通过融资的手段来获得启动资金,但是并不是说谁的资金量越多越好,每一个企业都应将可持续盈利为最终目标,因此谁拥有好的商业模式谁就会抢先一步发展。

如今,微博在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发展到现在微博还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商业模式,使得许多投资者对其失去耐心,这种状况对微博的发展很不利,因此对微博的商业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浪微博是新浪推出的门户类微博服务,其也是国内最早推出该服务的门户类网站。

自2009年8月推出以来其凭着成熟的推广策略迅速成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2011年初,新浪微博初步完成其用户的积累,开始其商业模式的第二个阶段—商业布局,并开始盈利模式的探索。

本文通过对新浪商业模式的研究,意在对新浪微博的发展提供建议,为媒体社会化尽一份微薄之力。

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微博的概念、特点、新浪微博的商业模式的体系构成。

其次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新浪微博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最后指出新浪微博的不足点并提出改善的意见。

关键词:微博;商业模式;社会化媒体;对策ABSTRACTThe competition of the Internet is no longer confined to the technology competition,more important is the business model competition.Most of the Internet companies are starting to get capital by means of financing,but not to say that the more amount of money who is better,every enterprise should be sustainable profit as the ultimate goal,so who has a good business model who will be the first step.Now,the huge influence of the micro-blog produce in society all obvious to people but to now,micro-blog has not been a clear business model,making many investors lose patience on this situation,the development of micro-blog is very unfavorable,so the research on the business model of micro-blog has important.Sina micro-blog is micro-blog service portal launched by Sina,which is also the first to launch the service portal site.Since its launch in August 2009 the Relying on mature promotion strategy quickly became the largest social media platform,at the beginning of 2011,Sina Weibo initially completed the user accumulation,started its business model in the second stage,commercial layout,and begin to make a profit mode of exploration.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Sina business model research,intended to Sina Weibo development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social media as a modest force.To Sina Weibo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first analysis of the micro Boconcept,characteristics,Sina microblog business model constitute the system.Secondly,from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two dimension on Sina Weibo business model analysis,finally,it is pointed out that sina Weibo and puts forward improved opinions.Keyword:Micro-blog;business model;social media;countermeasure目录新浪微博商业运营模式的分析一、新浪微博发展现状(一)新浪微博发展产生的背景1.微博的定义2.国外微博的发展状况3.国内微博发展状况(二)新浪微博发展的历程二、新浪微博的商业运营模式分析(一)新浪微博商业模式纵向分析1.新浪微博初创期2.圈地时期3.商业布局时期(二)新浪微博商业模式横向分析1.用户维度(1)目标群体定位(2)使用渠道2.产品维度(1)用户价值产张(2)核心能力3.盈利维度(1)合作伙伴网络(2)收入模型(三)新浪微博商业模式运作步骤1.新浪微博商业运营步骤2.新浪微博商业运作模式(四)新浪微博的作用、价值分析1.新浪微博在传播新闻的、信息的作用2.新浪微博在个人、企业、机构宣传中的作用3.新浪微博在时事、突发事件中的作用4.新浪微博在政府机关的作用三、新浪微博在中国未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提高意见领袖的参与度2.提高用户的媒介素养3.提高运营商的“信息”把关能力4.完善微博管理的法律法规绪论(一)选题背景2006年博客技术先驱埃文·威廉姆斯创办了Obovious公司并推出了Twitter 服务,它的出现标志着微博的诞生。

weibo研究报告

weibo研究报告

weibo研究报告
经过对微博的研究和分析,得出以下的报告:
一、用户数量和活跃度
1. 微博的用户数量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

2. 活跃用户数量逐年增加,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较长。

二、内容类型和特点
1. 微博上的内容类型丰富多样,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

2. 用户关注的内容以明星八卦、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等为主。

3. 微博上普遍存在娱乐追星、吐槽社会现象等特点。

三、用户行为和互动
1. 微博用户广泛参与互动,包括评论、转发、点赞等。

2. 用户之间的互动频率较高,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紧密。

四、营销价值和商业模式
1. 微博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交媒体平台,具有较强的营销价值。

2. 微博的商业模式主要依靠广告、品牌合作和账号运营等。

五、风险和挑战
1. 微博上存在着信息真实性和传播速度的问题。

2. 微博对用户隐私保护的重视程度亟待加强。

3. 微博面临来自其他社交媒体平台的竞争压力。

六、未来发展趋势
1. 微博将继续注重内容的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提升。

2. 微博可能会进一步拓展其商业模式和合作伙伴关系。

3. 微博可能会面临更多的监管和政策限制。

以上是对微博研究的一些主要结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浪微博的发展研究

新浪微博的发展研究

新浪微博的发展研究新浪微博的发展研究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微博作为社交媒体的重要形式之一,为人们提供了分享信息、获取新闻、表达思想和交流互动的平台。

新浪微博作为中国最早推出的微博平台之一,其发展历程备受关注。

本文将深入研究新浪微博的发展过程,并分析其在中国社交媒体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新浪微博的起源与初期发展新浪微博于2009年推出,上线之初仅是一个简单的微博服务平台。

在微博平台推出之前,人们主要通过博客或论坛来分享信息和交流互动。

然而,这些传统平台的信息传播速度较慢,难以满足人们对实时信息的需求。

新浪微博的推出填补了这一空白,其轻便快捷的特点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

新浪微博在初期发展中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当时中国社会对微博这种新兴的社交媒体形式还缺乏认知,用户接纳度较低。

其次,早期的新浪微博功能单一,缺乏个性化定制的特点,同质化程度较高。

最后,新浪微博在安全和隐私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限制了其用户规模的扩大。

二、新浪微博的关键转折点新浪微博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几个关键转折点,这些转折点对新浪微博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1. 增加个性化功能为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新浪微博在初期发展的基础上增加了个性化功能。

用户可以自定义主题、设置头像和背景图片等,从而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

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用户的参与度,还促进了用户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2. 引入明星和机构账号为了扩大用户基础和提高平台影响力,新浪微博积极引入明星和机构账号。

明星账号以明星本人或其团队的名义发布内容,从而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

这些明星账号的出现不仅带动了粉丝经济的兴起,还为平台带来了更多的用户和流量。

3. 推出广告和付费服务为了实现商业化运作,新浪微博在发展过程中推出了广告和付费服务。

这些服务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推广和变现渠道。

广告和付费服务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平台的收入来源,还促进了新浪微博的快速发展。

新浪微博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新浪微博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3.产品与服务
• 微博客服务:新浪微博用户注册后,可以拥有 自己的一个独立新浪微博账号,利用此账号, 用户可以免费发布和浏览信息。 • 微博衍生产品:微访谈;微直播;微话题;大 屏幕;同城微博;微群等。 • 应用服务:包括微电台,音乐播放、投票、活 动、微数据、微盘等。 • 手机微博:拥有新浪微博账号的用户,只要下 载新浪微博的手机客户端就可以利用3G网络登 录新浪微博,享有新浪微博的手机服务。
2.目标客户
• 新浪微博用户主要是个人用 户和机构及组织,个人用户 包括普通用户(即草根用户 ,主要以青年和中年为主) 和名人(明星、企业领导人 、媒体、学者等),机构及 组织主要有公司、慈善机构 、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等, 注册微博主要是为了进行营 销、树立品牌、举行社会活 动等。
自2009年8月上线以来, 新浪微博用户总数已达1.2亿。
2006年,新浪把博客从运营部剥 离出来,放到新成立的互动社区 事业部,因为博客其实具有的 Web2.0本质——不仅是私人的, 也是公共媒体 2009已经做了SNS——新浪‚朋 友‛ ,一开始就是Facebook路 线, 但它不具备内容的承载性, 该产品被放弃。但新浪‚朋友‛ 建立的以人为中心的产品基础并 没有被放弃和Twitter最大的不同 是,新浪微博的底层是基于SNS 模式的关系底层
二、商业模式
战略目标 目标客户 产品与服务 盈利模式
1.战略目标
新浪微博的战略目标是发展成为一个 适合中国用户的SNS应用平台,其定位是成 为一款为大众提供娱乐休闲生活服务的信 息分享和交流平台。主要有可以分为: • 娱乐——涵盖最全面的娱乐明星与资讯 • 生活——反映网民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 • 快乐——分享发现人们身边的趣闻轶事
诞生—现在—未来

新浪微博的发展研究

新浪微博的发展研究

新浪微博的发展研究一、概述新浪,作为中国社交媒体市场的重要角色,自2009年的问世以来,已成为数亿网民获取资讯、分享生活、交流想法的重要平台。

其简洁的操作界面和便捷的信息传播机制,让它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用户,并持续对中国社会网络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新浪的发展历程2009年,新浪正式上线,立刻获得了巨大的和用户反馈。

凭借新浪的简洁设计、实时信息和开放平台,它迅速成为中国社交网络市场的重要角色。

2010年,新浪推出了一系列API开放平台,允许第三方开发者为创建应用,进一步增强了其社交功能。

2011年,新浪开始进入商业化进程,推出了广告平台。

同时,也针对企业和个人用户推出了会员服务,以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和功能。

2012年,新浪进一步发展移动端,推出了新浪手机客户端,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上使用。

三、新浪的影响新浪对中国社会和网络媒体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它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

通过和推荐机制,用户可以轻松获取到自己感兴趣的各类信息。

其次,新浪也成为了公众舆论的重要平台。

用户们可以在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这些观点和看法又能够迅速地传播出去,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四、新浪的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浪也将会持续发展和创新。

在未来的发展中,新浪可能会进一步优化推荐算法,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推送服务;也可能进一步开放更多的API接口,让第三方开发者有更多的创新空间;还可能探索更多的商业模式,寻找更加可持续的盈利途径。

同时,随着5G、AI、VR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浪也将会与这些技术进行更深入的融合,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和新颖的使用体验。

例如,利用AI技术进行更精准的信息推荐,或者利用VR技术提供更沉浸式的社交环境。

五、结论总的来说,新浪作为中国社交媒体市场的重要角色,它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无限可能。

无论是已有的发展成就,还是对未来技术的探索和期待,都让我们对新浪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微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微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微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媒体平台,自其诞生以来,就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让信息的发布和获取变得更为迅速和便捷,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和信息传播模式。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微博的历史发展、当前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微博的本质和影响,以及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地位。

我们将从微博的起源开始,逐步解析其发展历程,揭示其背后的技术和社会推动力。

我们也将关注微博的当前现状,包括其用户规模、内容类型、商业模式等方面。

我们将展望微博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其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它如何适应和引领未来的社交媒体发展潮流。

二、微博的历史发展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种允许用户发布简短文本信息的社交媒体平台。

自其诞生以来,微博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交媒体形式。

微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6年,当时Twitter在美国上线,标志着微博时代的开始。

Twitter以其独特的短文本形式和快速的信息传播速度迅速赢得了用户的喜爱。

随后,微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各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微博平台。

在中国,微博的发展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

2009年,新浪微博正式上线,成为了中国最早的微博平台之一。

随后,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等平台也相继上线,形成了微博市场的竞争格局。

在这些平台的推动下,微博在中国迅速普及,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交媒体形式。

在微博的发展历程中,有几个重要的节点值得一提。

首先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Twitter的广泛应用使得微博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展现。

其次是2010年,新浪微博推出了“话题”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围绕某个主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这些功能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微博的社交属性,使得微博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重要渠道。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微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博商业化进程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内容提要:2011年1月份新浪微博推出增值收费服务——“短信微博高级会员特权”,这一举动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新浪微博开始商业化运作的标志性动作。

经过半年的摸索,新浪微博商业化正在不断推进,但是因为运营成本高,数据积累不够,政策不确定性等等因素,新浪微博商业化未来依然迷茫。

因此,新浪微博商业化遇到的困难分析,采取的措施以及商业化的未来展望将是本篇论文的重点。

关键词:微博商业化新浪用户体验微博广告企业微博正文“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

这是一句亿万网民尤其是新浪微博用户再熟悉不过的话,在过去一两年间也照此行事。

聚会大家低头争相“刷微博”、酒桌上大家分享新闻之类的现象司空见惯。

毫无疑问,微博是新浪期待已久的机会。

此前,随着用户需求的升级,腾讯、百度一路绝尘,网易依靠游戏,搜狐通过搜狗、畅游、视频等增值业务巩固了优势,而新浪这家中国最老牌的互联网媒体公司却在竞争中逊色不少—一直缺乏制敌的“杀手锏”。

[1]但是,一度引领乃至成为“微博”代名词的新浪,却没有从中获益。

在微博如火如荼之时,外界丝毫不怀疑,新浪可能因微博成为中国互联网又一家平台级公司。

但如今,外界的预期已大不如从前。

2011年全年,新浪应占净亏损3.021亿美元①。

亏损的原因之一是微博的高投入;二是新浪投资的麦考林和中国房产信息集团股价大跌造成贬值亏损达2.815亿美元。

按新浪CEO曹国伟之前的说法,微博2011年将产生收入,2012年将产生规模化收入。

但现在看来,新浪微博的商业化远没想象来得快。

为应对支出大幅上涨压力,新浪加快了微博商业化的步伐。

2011年1月份新浪微博推出增值收费服务——“短信微博高级会员特权”,这一举动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新浪微博开始商业化运作的标志性动作。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新媒体营销专家贾敬华认为,新浪微博正式推出增值收费的高级会员服务并非其开始商业化运作的标志性动作,仅仅只是一种尝试。

从它的平台发展来看,新浪微博这个平台已经搭建完毕,而且它推出了开放的政策,从这个动作上来说,它正在搭建一个微博的产业链。

但是综合各方面的状况来看,新浪微博的产业链目前还在完善过程中,如果说它的收费是一种商业化的标志,我觉得还不是太恰当,只能说是一种尝试。

”贾敬华表示,整个微博平台的商业开发还远远没有到挣钱的时候,微博平台要想实现盈利需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它首先要有一个稳定的用户群,不能说这个平台注册的用户有多少,而是要看这个微博平台上每天能够活跃的用户有多少。

第二个,微博平台的价值在哪?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很多企业都在新浪微博上搞营销,那么通过新浪微博平台搞营销,企业一个月的业绩可以比原来增长多少,这就是对企业或者个人用户来说,所需要看到的价值,而现在微博的收益很难去评估。

这是两个必备的因素。

第三个,要有一个很完善的监管层。

现在新浪微博平台的“僵尸粉”现象很严重,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监管,这个平台就没有一个良好的商业秩序,盈利更是无从谈起。

虽然外界对新浪的预期有所下降,但坚实的用户基础依然为新浪的资本市场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目前,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突破3亿,这是一个足以让人震撼的数字。

毫无疑问,用户是新浪微博迄今为止最值钱的“资产”,但能否构筑足够高的用户黏性,对新浪微博能否赚到钱至关重要。

过去两年,新浪微博用户数不断攀升,据新浪CEO曹国伟透露,在其3亿多注册用户中,活跃用户占9%。

目前,仅有腾讯微博用户数量可以与新浪比肩,但腾讯微博借助了QQ的用户积累,新浪则几乎是“白手起家”。

对于新浪来说,商业化的前提就是解决此前在产品技术上的短板。

今年初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曹国伟说,新浪将推进微博支付体系、信用体系和数据挖掘体系的搭建,加快微博商业化的进度。

至此,新浪微博的商业化提上了日程。

新版微博当中嵌入了游戏平台“微游戏”和支付体系(微币),这暗示着新浪微博已经为怎样赚钱做了思考与部署,但它距离真正的“商业化”还很遥远。

新浪虽然投入了巨资吸引用户,但既没有成熟的电子商务资源对接,也没有完善的支付体系。

当初用户接受Q币用了好几年时间,用户接受微币也需要时间。

腾讯财付通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新浪没有牌照,在支付上可能会出现政策监管问题。

尽管商业化进展疑云重重,但是新浪微博一直在行动。

微博广告客户服务官方微博日前发布的一张有效时间为2012年4月~6月的“2012年Q2新浪微博报价单”显示,新浪微博已经开始全面启动商业化运作。

②从上述报价单中的销售资源来看,新浪微博的广告覆盖“无所不包”:从PC端的我的首页、登录页、推荐话题,到无线领域WAP、手机客户端等位置,都给出明确的广告报价。

以“我的首页”为例,该位置采用CPM(每千人成本)广告模式,顶部公告2万CPM起售;推荐话题每天轮播四次20万起售;苹果手机客户端顶部公告按周起售,起售价为140万元/周,安卓手机顶部公告报价为105万元/周。

而用户所熟悉的微直播报价为15万元,微访谈两次的报价为15万元。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兼研究总监肖明超认为,传统门户出身的新浪无论从运营还是销售角度,广告模式都是它最熟悉,同时也是最快、最容易操作的方式,看上去现在微博的方法其实就是门户商业模式的复制。

“最大的问题是,广告对用户体验带来非常大的干扰,如何在充分挖掘用户数据的同时,把用户体验和商业化之间进行自然无缝的衔接,让用户对广告不反感,是未来微博进行商业化的挑战之一。

”③在高昂的投入和运营成本下,新浪微博开始加速商业化。

去年,曹国伟曾透露微博商业化的六大模式:互动精准广告、社交游戏、实时搜索、无线增值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以及数字内容收费等。

到了今年2月,曹国伟透露:今年第二季度,新浪微博将推出基于用户资料和兴趣研发的新的精准广告系统,这是针对用户的展示广告;今年下半年,推出针对中小企业及其他小客户的自助广告系统,并上线一种基于应用的移动终端广告系统;新浪还将在下半年启动对游戏平台的收费服务,与开发商分享收入。

广告只是微博常规性的盈利方式之一,微博商业化更大的机会在广告之外,例如企业微博、社会化电子商务等。

尽管目前企业很关注社会化媒体营销,但微博对于企业营销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仍处迷茫和探索状态。

目前中国的社会化媒体在为品牌创造价值和行为定向方面的发展逊于Facebook,而大规模的媒介购买和衡量活动效果的评估指标仍处于早期阶段。

4月28日,新浪向美国SEC④递交2011年年报,其中提到了公司正在面临的两项风险:尚未建立起微博的货币化模型及因监管不力而招致可能的处罚。

因为没有建立新浪微博的‘货币化’模型,所以新浪无法确保其他微博服务和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采取的盈利模式也将适用于新浪微博。

为了构建规模、提高用户基础和粘性,新浪已经并且还将进一步在技术、基础设施和营销等方面加大对微博的投入,这将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此前,曹国伟在2011年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上曾透露,新浪2011年在微博上的投入达到了1.1亿-1.2亿美元,而在2012年这一投入将达到1.6亿美元。

5月16日,新浪公布的数据显示,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增长至3.24亿。

随着用户规模的稳定增长,今年4月,新浪微博宣布推出广告平台,并升级企业微博产品至2.0版本,从而全面启动商业化。

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国伟(微博)透露,目前已有近百家企业尝试了微博广告,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据了解,全新的微博广告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顶部和底部的广告,另外一类是右侧推荐的广告产品,包括推荐账号和推荐活动、视频,推荐的话题以及推荐的商品。

“统广告相比,由于采取基于社交关系和兴趣图谱的推荐引擎,微博广告更具针对性,实现了从流量购买到用户投放的转变,强调广告即内容,通过社交兴趣图谱将品牌内容推荐给可能感兴趣的用户,利用广告对应的应用页面吸引粉丝互动,激励用户分享创造口碑效应。

”[2]此外,新浪微博还将于近期推出商业开放平台,在技术和接口层面为开发者提供支持,共同打造服务企业的应用商店(APP Store),创建利益分享机制。

在未来的微博营销生态链中,内容公司、广告公司、数据公司、应用公司都将成重要一环,共同为企业微博运营和微博广告投放提供专业服务。

展示类广告与搜索类广告的衡量效果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评估体系,而如何建立评估对于微博广告至关重要。

在推出微博广告之后,新浪微博还从六个层面提出了微博广告的评估体系:广告覆盖与到达、广告创意及相关性(广告点击率)、应用页互动数据(转发、评论、播放、@等)、口碑效应(即用户分享带来的曝光与互动)、粉丝沉淀(即粉丝增长及粉丝质量)。

未来这些数据将会实现实时显示,广告主通过评估体系的数据分析,可以对广告效果进行评估,不断优化投放策略,提升广告效果。

除了微博广告平台的上线,新浪2.0版本企业微博主推数据中心、品牌展示、应用中心三大亮点功能。

在企业最为关心的数据分析方面,新版企业微博聚合了营销分析、粉丝分析与微博页面分析三大模块,提供了企业微博指数、短链分析、粉丝及活跃粉丝分析等60多项重要数据。

通过数据中心,企业可以直观地查看粉丝年龄分布、地域分布以及使用习惯等数据,从而实现内容和广告的精准投放。

“品牌展示方面,通过新版企业微博,企业可自定义官微主页及焦点区域设计,将焦点图或者视频直接链接至外部网站,从而获取流量。

在应用层面,针对汽车、电商等行业,新版企业微博推出了网上4S店、微热卖等特色应用。

以微热卖为例,电商企业可以直接在微博上展示最热销、最具吸引力的商品,用户点击感兴趣的商品将直接进入到电商企业页面进行购买。

”[3]目前已有超过13万家的企业开通新浪微博,其中29%的世界500强企业和41%的中国500强企业均已入驻,进行基于微博平台的社会化营销。

预计今年年底,新浪微博企业微博账户数量有望突破100万家。

⑤此前,已有多家企业率先试用了新版企业微博。

苏宁易购(微博)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最近一个月的新版试用中,苏宁易购官方微博上每条短链给官网带来的流量在5000左右,流量增长是以前的8倍以上。

库巴网(微博)数据则显示,在试用期内,新版企业微博给库巴网官微带来了大约40%-50%左右的流量提升,回访老客户居多。

5月10日,新浪微博宣布将推出移动应用开发专区,全面扶持移动应用的支持。

新浪微博已超过3亿的注册用户中,有60%的活跃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登录新浪微博,这些活跃用户已经成为未来移动互联网开发者的共同用户和内容基础。

现在,新浪已经将应用开放平台和商业平台之间完全打通,开发者在开放平台上接入应用,可以为企业和其他用户提供更多特色服务,从而推动平台规模增长,商业平台上的企业需求则可以反馈到开发者层面,从而为开发者提供创业的空间,两大平台互相促进。

微博的开发者平台从2010年11月16日推出,经过一年半的成长,注册的开发者在2012年3月底达到了24万,包括网站进入和合作需求,公司和个人的24万,提交应用大约28万,包括了各种无线应用,还有web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