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组织学绪论

合集下载

组织学与胚胎学(绪论)

组织学与胚胎学(绪论)
模式图和真实的标本彩图。学习时注意将文字描 述与插图对照阅读,加深理解和记忆。如肝小叶 的微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图。
4. 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标本观察 理论来源于实践,科学的理论能指导实践。
组织学的实验,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借助显微镜 观察切片标本。学习正常的组织结构是为进一步 学习病理组织改变打基础的,要认真观察各种微 细结构及其比邻关系。
⑶ 涂片:将游离的细胞直接涂在玻片上染色,
如血液涂片。
⑷ 铺片:将疏松结缔组织、肠系膜等撕成薄
片,铺在载玻片上。
⑸ 磨片:将骨、牙等硬组织切割成片后再磨成
薄片。
3. 其它常用特殊染色法
⑴ 镀银染色:如将神经组织切片标本浸泡在硝酸银 溶液中,可将神经元染成棕黑色或棕黄色。
若将网状组织切片标本浸泡在氢氧胺银溶液中, 再经5%甲醛液还原,能将网状纤维染成黑色,胶原纤 维呈褐色。
(hematoxylin –eosin staining),简称H-E染色法。
苏木精为碱性染料,它的盐溶液带阳电荷, 能将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和胞质中的核糖体染成紫 兰色。伊红为酸性染料,它的盐溶液带阴电荷, 能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的成分染成红色。
※何谓嗜碱性和嗜酸性? 组织中的某些结构,易于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性
图10 免疫组织化学原理模式图
⑶呈色情况与
观察: ① 常用的荧
光素是异硫氰酸荧 光素发出黄绿色荧 光,四甲基异硫 氰酸罗丹明发出橙 红色荧光。 (见图1—4)
② 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它的底物是3,3′-二氨基联苯胺(DAB) 和H2O2。HRP能使DAB氧化形成棕黄色产物。
图:原位杂交(地高辛标记) 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达弹性蛋白mRNA,胞质呈综黄色。

组胚重点总结第一章绪论

组胚重点总结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组织学、组织、嗜酸性、嗜碱性的概念组织学学习方法要点石蜡切片术和超薄切片术的基本原理HE染色法组织学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研究水平: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组织(tissue)构成: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细胞: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成人约有1015 个、200 余种细胞外基质:由细胞分泌形成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组织以不同的种类、数量和方式组合形成器官;若干功能相关的器官构成系统发展历史·光学显微镜(光镜light microscope,LM)1.石蜡切片术(paraffin sectioning):取材(组织块多不超过1.0㎝3)、固定(蛋白质凝固剂,常用甲醛)、脱水(酒精,后用二甲苯置换)、包埋(放入融化的石蜡中)、切片(使用切片机5 ~10 µm 厚)、染色(脱蜡后进行染色,以提高组织成分的反差)、封片(脱水处理后滴加树胶,用盖玻片密封保存)较大组织块——火棉胶;蛋白质——液氮冷冻后于恒冷箱切片机切片(冰冻切片);2.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使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着红色3.嗜酸性(acidophilia);嗜碱性(basophilia):易于被酸性或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细胞学说(施万,施莱登)内容:细胞是一切动、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内进行着复杂的化学反应;新细胞由原有细胞产生·电子显微镜(电镜electron microscope, EM) 电子束代替可加光,电磁透镜代替光学透镜,荧光屏使肉眼看不到的电子束成像超薄切片术(50-80nm)超微结构(ultrastructure):即细胞膜、细胞器、染色体等亚细胞结构投射显微镜(TEM):超薄切片50~80nm;于机体死亡数分钟内取材,组织块(1㎜3以内)用戊二醛与锇酸两次固定,脱水后树脂包埋,用超薄切片机切片,在经醋酸铀和柠檬酸铅染色,电镜照片呈黑色或深灰色(高电子密度)浅灰色(低电子密度)——密度大、吸附重金属多的结构,电子被散射的多,呈暗像即黑或深灰色。

组织学重点名词解释

组织学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1、组织学(histology):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2、组织(tissue):由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

人体有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3、石蜡切片术(paraffin sectioning):是一种常见的组织玻片的制作方法。

其步骤为:取材和固定→脱水和包埋→切片和染色→封片4、组织化学术(histochemistry):为应用化学、物理、生物化学、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的原理或技术,在组织切片中定性、定位地显示某种物质的技术。

第二章上皮组织1、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由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极少量细胞间质构成的动物的基本组织,被覆在机体体表,或衬于机体内中空器官的腔面,以及体腔腔面。

依功能和结构的特点可将上皮组织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

2、极性(polarity):细胞的不同表面在结构与功能上有明显的差异。

3、被覆上皮(covering epithelium):覆盖在机体内外表面或中空性器官腔面的上皮组织。

4、腺上皮(glandular):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组织。

5、内皮(endothelium)分布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6、间皮(mesothelium)分布在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7、杯状细胞(goblet)形似酒杯,底部狭窄,含深染的核,顶部膨大,充满分泌颗粒。

8、腺(gland)以腺上皮为主的器官。

7、外分泌腺(exocrine gland)分泌物可经导管到达体表或器官体腔的腺体。

8、内分泌腺(endocrine gland)分泌物进入血液的腺体。

9、腺泡(acinus):泡状腺、管泡状腺分泌部。

10、浆液性细胞(serous cell):核为圆形,位于细胞偏基底部,基底胞质呈强嗜碱性染色,顶部胞质含许多嗜酸性的分泌颗粒,称酶原颗粒。

11、黏液性细胞(mucous cell):核扁圆形,居细胞基底部;除在核周的少量胞质嗜碱性外,大部分胞质几乎不着色,成泡沫或空泡状。

组织学和胚胎学重点归纳

组织学和胚胎学重点归纳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归纳第一章组织学绪论本章重点:1、掌握:组织学、石蜡切片术、光镜结构、嗜酸性、嗜碱性、HE染色法和超微结构的概念2、了解:常用的研究方法一、组织学的内容和意义1、组织学概念:研究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2、组织学研究水平: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

3、组织(1)构成: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2)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二、组织学技术简介1、光镜技术石蜡切片术: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5 ~10 µm 厚)、染色、封片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使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着红色嗜酸性:组织细胞中的结构与酸性染料亲和力强者称为嗜酸性.嗜碱性:组织细胞中的结构与碱性染料亲和力强者称为嗜碱性.光镜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细胞结构2、电镜技术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组织细胞的结构.第二章上皮组织本章要点:掌握:上皮组织的特点及分类;被覆上皮的分类,各类的分布及功能(掌握)熟悉:腺上皮和腺的概念,外分泌腺的一般结构;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的功能意义了解: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的结构特点一、概述:(一)上皮组织的特点1、上皮组织由大量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2、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3、基底面附着于基膜4、上皮组织内大多无血管5、上皮组织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二)分类与功能分类:1、被覆上皮-分布于体表,体内管、腔、囊的内表面2、腺上皮-构成腺体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二、被覆上皮1、单层扁平上皮又称单层鳞状上皮特点:表面光滑,利于液体流动,减少器官间磨擦分布:内皮: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间皮:心包膜、胸膜、腹膜其它:肺泡、肾小囊2、单层立方上皮特点:细胞呈立方形(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圆居中分布:甲状腺滤泡、肾小管3、单层柱状上皮特点:细胞呈柱状(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长圆形、位于基底部分布:胃、肠、胆囊、子宫等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特点: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核位置参差不齐;细胞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基膜明显分布:呼吸道5、复层扁平上皮又称复层鳞状上皮特点:表层细胞呈扁平状;中层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基底细胞矮柱状,有增殖能力;基底面凹凸不平分布:皮肤表皮-角化口腔、食管和肛管-未角化6、变移上皮特点:细胞为多层,细胞形状和层数因器官功能状态不同而异分布: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三、腺上皮和腺腺上皮: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腺: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腺的分类:(1)外分泌腺: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如汗腺、唾液腺(2)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释入血液,如甲状腺外分泌腺由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组成四、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游离面—微绒毛、纤毛侧面—紧密连接、黏合带、桥粒、缝隙连接基底面—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1、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功能;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2、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功能3、紧密连接: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位于细胞侧面顶端。

组织学绪论

组织学绪论

甲基绿-派若宁反应同时显示DNA与RNA
甲基绿-派若宁反应
三、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 2.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断面与立体的关系 4、建立动态变化的概念 5、善于总结,掌握规律
其他的组织学研究技术作为自学内容
自主学习
网络课程
海南医学院首页
自主学习
组织学与胚胎学 精品课程
苏木精:为碱性染料
使细胞核和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称嗜碱性
伊红:为酸性染料
使多数细胞的细胞质着粉红色,称嗜酸性。
名词解释
嗜碱性: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嗜碱性。 嗜酸性:易被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嗜酸性。 中 性:与碱性或酸性染料亲和力都不强称中性
嗜碱性 嗜酸性
名词解释
嗜铬性:细胞经重铬酸盐处理后呈棕褐色,称嗜铬性
PAS阳性
原理: 多糖
PA 氧化

Schiff
试剂
紫红色沉淀
酶类:
将具有酶活性的组织放入特定底物的溶液中孵育,
底物被酶水解或氧化为初级反应产物,再用捕捉 剂捕获该产物,形成镜下可见的有色沉淀物。
神经元ACP酶阳性
脂类:
苏丹Ⅲ染色,呈红色
锇酸固定染色,呈黑色
苏丹Ⅲ染色
锇酸固定染色
核酸: 福尔根反应显示DNA
组织(tissue): 由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 是构成器官的基本成分。 细胞外基质:包括纤维、基质和体液。
细胞
组织
纤维 细胞间质
基质
组织的类型(四种)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组织按一定方式组合构成器官。
若干功能相关的器官构成系统。
中空性器官 器官
实质性器官
中空性器官:管壁结构是分层的,学习时由 内向外分出管壁各层的结构。

组 织 学题典

组 织 学题典

试题第一章组织学绪论一、名词解释二、1、H.E染色2、组织学3、异染性5、超微结构6、组织二、填空题1、光镜结构是指光镜下观察到组织和细胞的微细结构;超微结构是指电镜可观察到或组织更细微的结构。

2、组织切片(光镜下)厚度一般是5~10 um,超薄切片(电镜下)厚度一般是50~80nm 。

3、Hematoxylin是一种碱性染液,使所染的结构着紫蓝色;Eosin是一种酸性染液,使所染的结构着红色。

6、扫描电镜用于观察组织,细胞或器官表面的立体结构;透射电镜用于观察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

7、细胞和组织的酸性物质或结构与硷性染料亲合力强者,称嗜碱性;而硷性物质或结构与酸性染料亲合力强者,称嗜酸性;若与两种染料的亲合力均不强者,称中性。

三、选择题1、关于细胞间质,下列哪项错误? BA、是细胞产生的非细胞物质,包括基质和纤维B、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等体液不属于细胞间质C、不同组织的细胞间质成分不同D、细胞间质具有支持、联系、保护和营养细胞的作用E、参与构成细胞的微环境3、对苏木精亲合力强的结构是 D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膜D、细胞核E、脂滴4、对伊红亲合力强的结构是B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膜D、细胞核E、糖原5、光学显微镜的最高分辨率是 CA、 2 nmB、0.2 nmC、0.2 umD、2 umE、5 nm四、判断题1、组织是众多细胞由细胞间质组合在一起的细胞群体。

R2、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的非细胞物质,具有支持、联系、保护、营养细胞的作用,并参与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

R3、观察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使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和组织的表面结构使用透射电镜。

W4、原位杂交是一种通过检测细胞内mRNA和DNA序列片段,原位研究细胞合成某种多肽或蛋白质的基因表达。

R5、组织切片所显示的是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三维图象。

W第二章上皮组织一、名词解释1、连接复合体2、腺上皮3、细胞连接4、内皮5、腺泡6、微绒毛二、填空题1、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特殊结构有微绒毛和纤毛。

01组织学绪论PPT课件

01组织学绪论PPT课件

7.细胞培养术(cell culture) • 把从机体取得的细胞在体外模拟体内的条件 下进行培养;培养组织块或器官则称组织培 养术或器官培养术。 • 用于研究细胞、组织的代谢、增殖、分化、 形态和功能变化,各种理化因子对活细胞的 影响。 • 培养条件:营养、生长因子、pH值、渗透压 O2和CO2浓度、温度,控制污染。 • 用相差显微镜观察。
扫描电镜图,血细胞
3.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术
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和细胞化学 (cytochemistry)术是用化学或物理反应原理 显示组织或细胞内某种化学成分,并对其 进行定位、定量及其相关功能的研究。将 该技术应用于游离细胞的样品,则称细胞 化学术。
组织化学术: 组织中的某种结构成分与所加试剂发生化 学反应、并呈现某种颜色,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
体外培养的平滑肌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肌动蛋白)
8. 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 将组织学和材料学相结合,利用组织细胞
培养术在体外模拟构建机体组织或器官的技 术。
正在构建的有皮肤、软骨、骨、肌腱、骨 骼肌、血管、角膜等;其中以组织工程皮肤 较为成功,已成为商品用于治疗烧伤、皮肤 静脉性溃疡等疾病。
1)普通光学显微镜切片标本的制备方法
• 石蜡切片术(paraffin section): 取材、 固定、脱水、包埋、切片、脱蜡和 染色、封片。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法):
嗜碱性(basophilia):苏木精为碱性染料,可使 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和胞质内的核糖体等结 构染成紫蓝色, 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 为嗜碱性。 嗜酸性(acidophilia):伊红为酸性染料,使细胞 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染成粉红色,易被 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为嗜酸性。 中性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一、概念题1.组织学3.HE染色法5.嗜酸性和嗜碱性7.异染性密度低9.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11.中性构2.胚胎学4.组织6.嗜银性(亲银性)8.电子密度高和电子10.免疫细胞化学技术12.光镜结构xx结二、填空题13.人体的基本组织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

14.透射电镜主要观察细胞_____结构,所观察到的结构称为_____;扫描电镜主要观察细胞和组织的_____。

15.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组织标本除组织切片外,还有___、___和___。

16.HE染色法的染料是_____和_____,组织与前者亲和力强者称_____,与后者亲和力强者称_____,与两者亲和力均不强者称_____。

17.光学显微镜的最大分辨率是_____,光镜下所见的结构称为_____;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可达_____,电镜下所见的结构称_____。

三、单项选择题18.教学标本常用的制作方法是A.石蜡切片B.火棉胶切片C.冰冻切片D.组织压片E.超薄切片19.过碘酸Schiff(PAS)染色技术显示A.核糖核酸B.脱氧核糖核酸C.脂肪D.多糖E.蛋白质20.光学xx最高分辨率可达A.2nmB.0.2nmC.0.2μmE.5μm21.组织异染性的含义是A.染色快速B.染色困难C.染色鲜明D.染色需加还原剂E.以上都不对22.扫描电镜主要用于观察A.生物膜内部结构B.细胞器的内部结构C.组织和细胞的表面结构D.细胞内的多糖E.细胞核内的结构四、多项选择题23.组织固定的意义是A.使蛋白质迅速溶解C.使组织膨胀E.防止组织腐败24.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可检测组织内的A.抗原E.核酸25.透射电镜标本制备要求组织块和组织切片A.组织块大小与光镜标本制作相近B.组织块用戊二醛、四氧化锇等固定C.组织块石蜡包埋D.切片用重金属电子染色E.组织切片置玻片上用于电镜下观察B.防止细胞自溶D.使组织坚硬B.糖类D.脂类五、是非题26.由几种固定剂配制而成的混合固定液,其固定组织的效果较单一固定剂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
一、概念题
1.组织学2.胚胎学
3.HE染色法4.组织
5.嗜酸性和嗜碱性6.嗜银性(亲银性)
7.异染性8.电子密度高和电子密度低
9.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10.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11.中性12.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
二、填空题
13.人体的基本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4.透射电镜主要观察细胞_________结构,所观察到的结构称为_________;扫描电镜主要观察细胞和组织的_________。

15.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组织标本除组织切片外,还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6.HE染色法的染料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组织与前者亲和力强者称_________,与后者亲和力强者称_________,与两者亲和力均不强者称_________。

17.光学显微镜的最大分辨率是_________,光镜下所见的结构称为_________;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可达_________,电镜下所见的结构称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8.教学标本常用的制作方法是
A.石蜡切片B.火棉胶切片
C.冰冻切片D.组织压片
E.超薄切片
19.过碘酸Schiff(PAS)染色技术显示
A.核糖核酸B.脱氧核糖核酸
C.脂肪D.多糖
E.蛋白质
20.光学显微镜最高分辨率可达
A.2nm B.0.2nm
C.0.2μm D.2μm
E.5μm
21.组织异染性的含义是
A.染色快速B.染色困难
C.染色鲜明D.染色需加还原剂
E.以上都不对
22.扫描电镜主要用于观察
A.生物膜内部结构B.细胞器的内部结构
C.组织和细胞的表面结构D.细胞内的多糖
E.细胞核内的结构
四、多项选择题
23.组织固定的意义是
A.使蛋白质迅速溶解B.防止细胞自溶
C.使组织膨胀D.使组织坚硬
E.防止组织腐败
24.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可检测组织内的
A.抗原B.糖类
C.酶D.脂类
E.核酸
25.透射电镜标本制备要求组织块和组织切片
A.组织块大小与光镜标本制作相近
B.组织块用戊二醛、四氧化锇等固定
C.组织块石蜡包埋
D.切片用重金属电子染色
E.组织切片置玻片上用于电镜下观察
五、是非题
26.由几种固定剂配制而成的混合固定液,其固定组织的效果较单一固定剂好。

27.超薄切片经电子染色后,标本在荧光屏上呈现黑色的部分,称电子密度低;反之,浅染的部分称电子密度高。

28.细胞和组织的酸性物质或结构与碱性染料亲合力强者,称嗜酸性;而碱性物质或结构与酸性染料亲合力强者,称嗜碱性。

六、问答题
29.简述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

30.简述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意义。

题解
一、概念题
1.组织学是研究人体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

2.胚胎学是研究个体发生和生长及其发育机理的科学。

3.HE染色法即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法,是一种最基本的组织切片染色法。

染色液由苏木精和伊红配制而成,苏木精使细胞核和细胞质内的碱性物质着蓝紫色,伊红使细
胞质和间质内的胶原纤维着粉红色。

4.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

可把人体组织归纳为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5.细胞和组织的酸性物质或结构与碱性染料亲合力强者,称嗜碱性;而碱性物质或结构与酸性染料亲合力强者,称嗜酸性。

6.有些组织结构经硝酸银处理(称银染)后呈现出棕黑色,这种现象称为嗜银性(或亲银性)。

7.有些结构染色后其呈现的颜色与所用染料的颜色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异染性。

8.电镜标本在荧光屏上呈黑白反差的结构影像。

被重金属浸染呈黑色的结构,称电子密度高;反之,浅染的部分称电子密度低。

9.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是使化学试剂与组织或细胞微细结构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在局部形成有色沉淀物,在显微镜下对组织或细胞内的化学成分及酶活性进行定
性、定位和定量研究的方法。

10.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是应用免疫学原理,通过抗原和特异性抗体的结合反应,显示细胞内的抗原或抗体成分。

11.细胞和组织与酸性染料及碱性染料的亲合力均不强者,称中性。

12.光学显微镜下的结构,称光镜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的结构,称超微结构。

二、填空题
13.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14.内部;超微结构;表面结构
15.涂片;铺片;磨片
16.苏木精;伊红;嗜碱性;嗜酸性;中性
17.0.2μm;光镜结构;0.2nm;超微结构
三、单项选择题
18.A19.D20.C21.E22.C
四、多项选择题
23.BDE 24.BCDE 25.BD
五、是非题
26.正确27.错误28.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