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状况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阴区3-6岁儿童肥胖症现状调查分析

儿童青少年时期肥胖约有30-80%成为成年期肥胖,而肥胖又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高度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进一步发展,儿童期的肥胖呈快速发展趋势。为了了解淮阴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现状,为控制儿童肥胖症的发生及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7年4月~7月对淮阴区10689名在园3-6岁儿童进行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为淮阴区在园的3-6岁儿童,分为3~、4~、5~、6~四组。

1.2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定式量表,内容包括出生史、家庭状况、饮食习惯、睡眠时间、运动量、看电视时间等34项指标。由专人对被调查儿童家长进行询问,并由经过培训的区乡保健人员进行生长发育指标测定。

1.3 诊断标准,以WHO推荐的NCHS标准为诊断标准。排除病理性肥胖后,身高别体重超过中位数20%为肥胖,超过20%-29%中轻度,30%-49%为中度,超过50%为重度。

2、结果

2.1 淮阴区3-6年儿童肥胖发生率情况,见表(1)男性肥胖明显高于女性。

表1淮阴区3-6岁儿童肥胖发生率情况

性别调查人数肥胖人数肥胖检出率(%)

男6124 272 4.44%

女4565 151 3.30%

合计10689 423 3.957% X2=8.85 P <0.05 有显著性意义

2.2淮阴区3-6岁儿童各年龄组超重人数比例及肥胖发生率

2.3 淮阴区3-6岁儿童“超重+肥胖”检出情况

表3淮阴区3-6岁儿童“超重+肥胖”检出情况

超重肥胖“超重+肥胖”检出率(%)

年龄组

男女男女男女

3- 48 31 38 20 7.42 6.30

4- 57 20 64 33 6.74 4.12

5- 58 27 98 60 7.78 5.55

6- 23 9 72 38 8.12 5.18

合计186 87 272 151 7.48 5.21(6.51)注:(6.51)为总“超重+肥胖”检出率

2.4 淮阴区3-6岁儿童肥胖的分度见表4

表4淮阴区3-6岁儿童肥胖的分度

分度检查人数肥胖人数发生率

轻 10689 246 2.30

中 10689 143 1.34

重 10689 34 0.32

3、讨论:

3.1 淮阴属苏北欠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儿童肥胖的

发生率也在逐年增高。肥胖除了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有关外[ 4 ],主要与能量摄入过多及能量代谢失衡有关。本次调查的淮阴区所有在园的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情况,因其调查的范围广,所以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3.2 本次调查的10689名3-6岁儿童中,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为3.96%,其中男性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

4.44%,女性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为3.30%;“超重+肥胖”的检出率为6.51%,其中男性“超重+肥胖”的检出率为7.48%,女性“超重+肥胖”的检出率为

5.21%,男性显著高于女性。本次调查结果高于1996年全国平均水平2.0%[6 ],与2000年全国中小城市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相近[ 5 ]。从表3中看出淮阴区3-6岁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为

6.51%,从表1中知道淮阴区3-6岁儿童的肥胖率为3.96%,按流行现状淮阴区3-6岁儿童肥胖的流行状况应为Ⅰ级[5]。综上所述,淮阴区的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总体上处于肥胖流行的早期,采取有针对性干预措施将能有效地预防超重的发生,达到控制超重及肥胖发展的目标。

3.3从表(2)提供的数据中可以看出,3-6岁儿童各年龄段儿童肥胖的发生率逐步增高,且男性肥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童,这与岳翠英调查结果相符合[2 ],但这种明显的差异性是男孩与女孩之间内分泌因素造成的,还是饮食习惯的性别差异造成的,还是食物的获得性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抑或是肥胖流行的早期表现,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5 ]。

参考文献:

[1]陈曦等,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1):93-94。

[2]岳翠英、王为达,青岛市市区儿童肥胖情况调查[j]齐鲁医学杂志2003.18(1):52-53。

[3]季成叶、孙军玲,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1985-2000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动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103-108。

[4]陈荣华、李晓南儿童和青少年肥胖流行现状,远期影响和对策[j]中国儿童保健2006.14(6):541-542。

[5]季成叶全球学龄儿童表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现状和趋势[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26卷(8)。

[6]丁宗一1986-1996年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1998.36(7):4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