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运动与心肌能量代谢

合集下载

心肺运动试验和有氧运动

心肺运动试验和有氧运动

心电运动试验和有氧运动1.代谢当量(METS):是以安静、坐位时的能量消耗为基础,表达各种活动时相对能量代谢水平的常用指标,是评估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

1MET相当于3.5ml/kg/min.热卡=METs*3.5*体重(kg)/200<5METs 65岁以下患者预后不良5METs 日常生活受限,相当于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的功能贮备;10METs 正常健康水平,药物治疗预后与其他手术或介入治疗效果相当;13METs 即使运动试验异常,预后仍然良好;18METs 有氧运动员水平;22METs 高水平运动员2.心电运动试验应用范畴协助临床诊断冠心病诊断鉴定心律失常鉴定呼吸困难或胸闷的性质确定功能状态判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预后评定心功能、体力活动能力和残疾程度评定康复治疗效果指导康复治疗确定患者运动的安全性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定量依据协助患者选择必要的临床治疗使患者感受实际活动能力,去除顾虑,增强参加日常活动的信心。

3.运动方式:运动平板、固定式功率自行车、手摇车运动、等长收缩运动。

4.试验分类: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低水平运动试验、极限运动试验。

5.心电运动试验阳性评定标准:(1)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2)运动中或运动后(2min内出现)以R波为主的导联出现垂型、水平型、缓慢上斜型(J点后0.08s)ST段下移≥0.1mV,并持续2min以上。

如果运动前有ST段下移,则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上述数值。

(3)运动中收缩压下降(低于安静水平)6.有氧运动:指中等强度、大肌群、动力性、周期性运动,以提高机体氧化代谢能力的锻炼方式。

(原理:通过反复进行的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运动,使机体产生肌肉和心血管适应,提高全身耐力和心肺功能,改善机体代谢)7.运动处方:包括运动方式、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频率以及运动中注意事项。

(1)靶强度:①代谢当量:50%-80% METmax(服用血管活性药物患者常用);②主观用力计分(RPE)法:适合于家庭和社区康复锻炼;③心率法:70%-85%最大心率。

运动训练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运动训练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运动训练对心肺功能的影响运动被广泛认可为一种提高健康水平和增强心肺功能的有效方式。

通过运动训练,人体可以逐渐适应并改善心肺功能,从而提高身体的氧耐受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运动训练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并讨论一些常见的运动训练方法。

一. 运动与心肺功能心肺功能是指心脏、血管和肺部的协调运作,以供应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一个健康的心肺系统能够提供足够的氧气给身体,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运动可以有效提高心肺功能的主要原因是运动会使心肺系统得到更大的负荷和刺激。

当我们进行身体活动时,心脏需要加大供血量以满足运动肌肉对氧气和能量的需求。

同时,肺部也会更加活跃,加深呼吸并提高氧气的吸收能力。

长期坚持运动,心肺系统就会不断适应和改善,从而提高心肺功能。

二. 影响心肺功能的运动训练因素1. 强度和频率:有氧运动是最有效提升心肺功能的运动方式之一。

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达到心率的75%到85%这一心率最大值的百分比。

频繁的有氧运动训练可以保持心肺系统的健康状态。

2. 持续时间:运动达到一定的时间才能让心肺系统得到充分的锻炼。

一般来说,持续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才能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

3. 运动种类:有氧运动种类繁多,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等。

选择一种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能够提高运动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三. 常见的有氧运动训练方法1. 快走:快走是一种简单易行,适合人群广泛的有氧运动方法。

通过快走,身体可以保持较高的心率和适度的运动强度,从而提高心肺功能。

2. 跑步:跑步是一种常见的有氧运动,能够有效提高心肺功能。

对于初学者,可以采用间歇跑的方式,即快跑一段时间后缓慢步行,以此循环进行。

3. 游泳:游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对心肺功能的提升效果显著。

通过游泳,人体可以实现全身肌肉的协同运动,加深呼吸,提高心肺功能。

四. 运动训练后的心肺功能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训练,我们可以看到心肺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氧与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

氧与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

氧与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氧气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同时也是能量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

氧气的存在使得细胞能够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并且帮助调节能量代谢的平衡。

本文将探讨氧与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人体健康方面的重要性。

能量代谢是指细胞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在有氧条件下,细胞通过氧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将其转化为三磷酸腺苷(ATP),这是细胞所需的能量分子。

而氧气在这个代谢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氧气是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的必需底物。

线粒体是细胞中能量代谢的中心,而氧气在线粒体内参与呼吸链的过程中,将有机物中的氢原子与氧化还原酶相结合,从而提供氧化磷酸化所需的能量。

这个过程产生的能量以ATP的形式储存,并且被细胞利用来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换言之,没有氧气,线粒体无法进行有效的氧化磷酸化,从而难以产生足够的能量支持细胞的正常运行。

其次,氧气在有氧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有氧运动是通过有氧代谢产生能量的运动,如长时间的慢跑、游泳等。

在有氧运动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

氧气作为有氧代谢的底物,参与有氧代谢通路,通过氧化糖类、脂肪等有机物为身体提供能量。

此外,有氧运动还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血液中氧气的运输和输送效率,从而促进细胞能量代谢。

另外,氧气还与身体的新陈代谢密切相关。

新陈代谢是指细胞物质转化和能量转换的总和,包括基础代谢率、物质代谢等多个方面。

氧气在这些代谢过程中起到了调节作用。

首先,氧气影响基础代谢率,即维持身体基础功能所需的能量消耗速率。

足够的氧气供应能够提高基础代谢率,促进有氧代谢的进行,从而有助于减少体重、维持身体健康。

其次,氧气还参与物质代谢,包括蛋白质合成、脂肪酸氧化、糖代谢等过程。

这些代谢过程都需要氧气参与,确保身体正常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换。

除了在细胞内的能量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外,氧气还对整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足够的氧气供应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加抗氧化剂的产生,并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从而降低了患病的风险。

持续有氧运动训练对骨骼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持续有氧运动训练对骨骼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持续有氧运动训练对骨骼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摘要:从有氧运动过程中主要的供能系统与能源物质的动员、对骨骼肌能量代谢关键酶的影响和对骨骼肌线粒体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来讨论骨骼肌对能量供应做出的适应性改变。

适当的有氧运动训练能提高氧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可以影响线粒体的合成和凋亡,以及对相关基因的表达都产生选择性的适应。

从不同的层面来探讨运动训练对机体的影响特点和机制,为科学的体育锻炼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有氧运动;骨骼肌;能量代谢人体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体内能量的供应主要通过两个基本过程来完成,即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

糖、脂肪和蛋白质等能源物质的动员以及三种能源供应系统在不同类型和强度的运动中所占的比例也将有所不同。

有研究表明,长期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训练能够使骨骼肌产生适应性反应,改变骨骼肌肌纤维类型的分布,使线粒体的含量与有氧代谢关键酶的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上升。

探讨规律的有氧运动对机体骨骼肌能量代谢方面的特征的影响,从微观研究人体对有氧运动做出的适应性变化,从而更科学的指导运动训练。

1 有氧运动中主要供能系统与能源物质动员人体运动中能量输出的基本过程为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两个过程,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的能源供应系统是相互联系的,都是由三个能源系统以不同的比例提供的,而供能的时间、比例的大小和顺序则由运动的性质和特点决定。

在运动开始时,磷酸原系统中ATP首先开始分解提供能量,然后根据运动的类型和对能量需求的特点,其他能源系统以一定的比例加入供能的行列[1]。

糖、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产生大量能量供机体运动,是人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当运动时骨骼肌收缩,ATP分解产生的能量是最直接的能源,但是储存在肌肉中的ATP数量是有限的,还需要其他能源物质分解提供动力来源。

运动开始时骨骼肌首先分解肌糖原,持续运动5-10分钟后,血糖开始参与供能[2],在小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中脂肪也进行有氧分解。

通常,运动中脂肪分解为机体提供能量随运动强度的减小而增加,并随运动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3]。

运动生理学课件-有氧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运动生理学课件-有氧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有氧运动对血压和血流的影响
探讨有氧运动如何调节血压和提高血液流动,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训练对心肺适应性的时间和努力的关系
了解有氧运动训练的时间和强度对心肺适应性的影响,以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有氧运动对糖代谢的影响
探究有氧运动如何改善糖代谢,降低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有氧运动对身体组成的影响
如何测量心肺适应性
探究测量心肺适应性和有氧运动能力的方法,以了解个体的健康状况和改善 的程度。
有氧运动激活代谢途径的作用
了解有氧运动如何调节能量代究如何计算和利用求助心率和最大心率来控制有氧运动的强度。
呼吸暂停的影响和合法性
了解呼吸暂停在有氧运动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呼吸来提高效果。
运动生理学课件-有氧运 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了解有氧运动如何影响心肺功能的关系,包括建议、影响循环和呼吸系统、 适应性和测量、代谢途径、心率和血压、糖代谢、身体组成以及慢性疾病患 者。
有氧运动和心肺功能的关系概 述
了解有氧运动对心肺功能的重要性,及其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有氧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建议
探究进行有氧运动的最佳时间、频率和时长,以最大程度地改善心肺功能。
类型和强度影响心肺功能
比较不同类型和强度的有氧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并探索最适合个体的运 动方式。
有氧运动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了解有氧运动如何增强心脏和血管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氧气输送。
呼吸系统对有氧运动的响应
探索有氧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包括呼吸频率、深度和效率的改变。
心肺适应性的可持续性
了解心肺适应性如何随着有氧运动的持续进行而持续增强,为身体提供更长 久的好处。
了解有氧运动如何影响身体组成,帮助减脂、增肌和塑造理想体型。

正常心肌的能量代谢-心血管疾病大全

正常心肌的能量代谢-心血管疾病大全
能量来源。
脂肪酸
脂肪酸也是心肌细胞的能 量来源之一,但在摄取和 利用上存在一定的限制。
氨基酸
心肌细胞可以摄取氨基酸 作为能量来源,但通常不
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
葡萄糖氧化
在有氧条件下,心肌细胞通过线
粒体氧化葡萄糖来产生ATP,这
是心肌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
01
脂肪酸氧化
02
在有氧条件下,心肌细胞也可以
心力衰竭与能量代谢异常
总结词
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能量代谢存在异常,主要表现在能量生成不足和能量利用障碍。
详细描述
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细胞能量生成不足,主要原因是线粒体功能障碍和能量底物摄取障碍。同时,心肌细胞对能量 的利用也出现障碍,导致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这些代谢异常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功能恶化。
03
心血管疾病的能量代谢治疗
药物治疗
他汀类药物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来降低血脂水平 ,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心肌肥厚 和纤维化,改善心功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扩张血管, 降低血压,改善心肌重构。
饮食调整
控制总热量摄入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控制体重和血脂水平。
正常心肌的能量代谢-心血管疾 病大全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10
CONTENTS
• 正常心肌的能量代谢 • 心血管疾病的能量代谢异常 • 心血管疾病的能量代谢治疗 •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01
正常心肌的能量代谢
心肌细胞的能量来源
葡萄糖
心肌细胞主要通过摄取葡 萄糖来获取能量,在缺氧 或无氧条件下,心肌细胞 也能利用乳酸和酮体作为

运动对心脏机能及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综述

运动对心脏机能及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综述
反之。
表 明, 耐力训练尤其是游泳运动能产生更大幅度 的心 肌肥大和心肌肌 原纤 维 A Ps 性 的 增 加 。 T ae活 长 期 系统 的 中低 强 度 有 氧 运动 有 利 于 机 体 正 常 功 能 的 发 挥 与 改 善 , 使 3 一 次 性 大 强 度 运 动 对心 肌 组 织 能量 代 谢 的影 响 . 身体 机 能 产 生 良好 的 适 应 性 改 变 , 心 肌 内 某 些 化 学 物 质 含 量 与 活 性 变 对 些研究表 明, 大强度运动 引起动脉 血乳酸 水平大 幅度增 高, 据心 肌
三 、 脏 与 运 动 关 系的 研 究 展 望 心 2 长期大强度训练和一次性力竭运 动对心脏 的不 良影响 . 目前 , 关于心脏与运动性疲 劳的 关系为众 多研究 者所 关注 , 力竭 性 在 中低 强 度 有 氧 运 动 经 系 统 训 练 可使 机 体 产 生 良好 的 适 应 性 效 果 , 一 运动与大强度运动状态下对心肌影响进行较 多研 究, 而 如对心肌损伤 的组 织 次 性 力竭 运 动 或 长 期 过 度 训 练 。 能 导 致 机 体 机 能 水 平 下 降 , 不 同 程 度 形态学研究 、 则 在 心肌抗氧化 、 心肌能量代谢 、 运动 性心肌肥大等诸多方面。 上 损害 着 机 体 正 常 功 能 的 发挥 , 其 心 脏 对 过 度 训 练 和 力 竭 运 动 是 反 应 最 尤 随着研究层次不断深化 , 究 技术的创 新 ( 微 创技术 、 物芯片 、 研 如 生 基 敏感的器官 , 过度训练会 使心脏 的生理 性向病 理性转 变。早就 已经证 实 . 因技术等 ) 及在分 子层次领域 的应 用研究将使心脏 与运动的关系得到进一 过度训练会使心肌 细胞 凋亡增加 , 同时还可见 心肌 细胞 的严重 变性 , 肌 步阐释。关于心脏的寿命及机 能的提 高将 受到重视 , 心 尤其有 氧运动对心脏 内部肌纤维断裂 , 细胞 问质减少 , 线粒体肿胀 , 基质变性 , 嵴部 或全部断 裂, 机 能 的 影 响 、 草 药 在运 动疲 劳恢 复 的研 究 将 日益 深 入 。 中 内质 网 扩 张 等心 肌 损 伤 的心 态 学 改 变 , 明 超 负 荷 运 动 可 使 心 肌 向 病 理 性 说 参考文献 : 失 代 偿 性 改 变 。在 生 物 活 性 物 质 的 变 化 方 面 , 竭 运 动 使 心 肌 组织 中 心 钠 力 [] 1 丁锡 琴. 动 与 心脏 [ ] 运 J .中 国运 动 医 学杂 志, 95, 4) 2 9 18 4( : 2 素 表 达减 少 , 利 于 运 动 应 激 中心 钠 素 内 分 泌 功 能 的 发 挥 , 而 影 响 心 肌 不 因

增强心肌活动的方法

增强心肌活动的方法

增强心肌活动的方法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正常活动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增强心肌活动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促进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提高心脏供血和心肌功能,以保持心脏健康。

下面将介绍一些增强心肌活动的方法。

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一种能够增强心肌活动的有效方法。

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通过提高心率和呼吸速率,增加氧气供应,促进心肌细胞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从而增强心肌的活动能力。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显著改善心脏健康。

2.控制饮食:饮食对于心脏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过多的饱和脂肪、胆固醇和盐分摄入会增加心脏病的风险,而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果、全谷类食物和健康脂肪(如橄榄油、鱼油)可以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护心脏健康。

此外,减少饮酒和戒烟也是保护心脏的重要举措。

3.保持健康体重:过重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活动不正常。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控制体重可以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脏病的风险。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有助于提高心肌的活动能力。

4.缓解压力:长期的压力和焦虑会导致心脏负荷过大,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通过放松训练、冥想和适当的休息,可以缓解压力,保护心脏健康。

此外,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也有助于减轻压力,提高心肌活动。

5.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保持心脏健康的重要措施。

通过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和心电图等指标,可以及早发现和处理心脏问题,保持心脏功能正常。

定期体检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心脏风险,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6.避免长时间久坐:长时间久坐会增加心脏负担,影响心脏健康。

适时站起来活动一下,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活动。

在办公室工作时,可以尝试使用站立办公桌或定时走动,减少久坐时间。

7.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心脏健康非常重要。

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不佳会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保护心脏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肌能量代谢

运动与心肌能量代谢 有氧运动改善心肌能量代谢 有氧运动处方的制定
安静状态下心肌组织的供氧和供能特点
在安静状态下 ,人的心肌耗氧量为74ml/kg心肌 /min , 是同等骨骼肌的10~15倍 ,冠脉血流量为600~ 800ml/kg心肌/min,全部冠脉血流约占心输出同量的 4%~5%,而心脏重量却不到体重的 1%。因此 ,心肌是 机体内耗氧最高的组织之一。 这一特点是由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所决定的: 心肌细胞 周围的毛细血管丰富 ,血液循环旺盛;心肌细胞的肌红蛋 白含量甚高 ,有利于氧弥散入细胞内;再者,心肌细胞内线 粒体含量特别丰富 ,氧化酶活性高。这些结构特点保证 了心肌组织的氧的供应和利用。
心肌能量代谢过程(线粒体内)
底物利用:食物中的游离脂肪酸(FFA)和 葡萄糖转化为乙酰辅酶A并进入三羧酸循环 代谢掉 NADHH和FADH2在线粒体的呼吸链中进行 氧化磷酸化产生ATP ATP的转运和利用
正常心肌的能量代谢-底物的利用
心脏ATP来源
60%-70%

30%-40%
心脏是“杂食者”,可以利用许多不同的能量底物,包 括脂肪酸、葡萄糖、乳酸、丙酮酸、酮体以及氨基酸
心脏能量的储备极少:不足1分钟,人体
预存的ATP能量只能维持15秒。
心脏是如何进行能量代谢将 食物中脂肪酸和葡萄糖转化 为能量的?Krebs博士发现 三羧酸循环是关键环节。
三羧酸循环(KREBS CYCLE)
是食物中三大营养素(糖、脂肪、蛋白质) 代谢的共同通路,它们结构不同但首先都能转 化为乙酰CoA,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 第一步由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经一系 列循环反应,再降解成草酰乙酸 乙酰CoA被代谢成为NADH+H+和FADH2, 并产生CO2和小部分ATP,循环的功能是代谢 而不是产能。 随后NADHH和FADH2在呼吸链中被氧化磷 酸化产生大量的ATP和H2O Krebs 1953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有氧运动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试验研究
大鼠 MI 后心肌组织 Bax、p53 和 TGF-β1 的表达均显 著升高,Bcl-2 的表达降低,心肌细胞趋于凋亡。 8周有氧运动可使 MI 大鼠心肌组织 Bax、p53 和 TGF-β1 的表达显著降低,Bcl-2 的表达显著升高,心 肌细胞凋亡抑制,TGF-β1 可能通过影响 Bax 和 Bcl-2 的表达参与了心肌细胞凋亡。 有氧运动可能通过抑制 MI 大鼠细胞凋亡,减少心肌细 胞丢失,进而提高心脏功能。
Gertz 利用同位素标记法首次揭示了中等强度运动(40% Vo2max) 中心肌对外源性葡萄糖和乳酸的吸收利用增加。 运动中 ,心肌对葡萄糖的吸收率并未增加 ,主要是由于心脏血流加 快 ,心肌对血糖的吸收量明显增加。 安静时 ,心肌吸收的葡萄糖仅有 26.0%±8.5%被立即氧化 ,而在运 动中则上升至 52.6%±7.3% ,葡萄糖氧化成乳酸的速度由安静时 的3.4± 0.8μ mol/分上升至 30min运动时的6.7± 1.3μ mol/分。 在运动状态下 ,动脉血乳酸明显增加 ,使心肌摄取增加 ,外源性乳酸 在心肌氧化中所占比例明显提高。
降低ANP、ET、 NTproBNP
心功能 改善

心肌能量代谢

运动与心肌能量代谢 有氧运动改善心肌能量代谢 有氧运动处方的制定
有氧运动处方的制定
心肺运动试验(CPET)测得的无氧阈(AT)、峰值摄氧量(peakV O 2 ) 及代谢当量是目前公认的制定有氧运动强度的最精确方法。 1. AT 法:是目前公认的制定有氧训练强度的金标准。在 AT强度水平的负 荷下,患者通过有氧代谢途径提供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无需通过无氧糖酵 解予以补充,因此体内酸碱内环境稳定,心脏不会“超负荷”工作;此外, 此水平的运动训练患者能够维持较长时间,耐受性好,可以明显的提高 CRF,促进康复。 2. 峰值摄氧量法:peakV O 2 不仅是目前公认的评估 CRF 的“金标准”, 也是制定有氧运动强度的常用指标。运动强度为 peakV O 2 乘以强度系 数。 3. 摄氧量储备法(V O 2 Reserve,V O 2 R):即峰值摄氧量与静息摄氧 量的差值。其强度计算公式为:目标运动强度摄氧量 =(峰值摄氧量 - 静 息摄氧量)× 运动强度 + 静息摄氧量。

心肌能量代谢

运动与心肌能量代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氧运动改善心肌能量代谢
有氧运动处方的制定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
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
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
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
率值60%至80%)。
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
运动中心率加快 ,可使冠脉血流增加 2~3倍 ,同时 ,动 脉—— 冠状窦氧分压差升高 21%。
运动时心肌组织能量代谢的变化
Grubbstrom 等对中等海拨高度心肌血流状况进行研究发现:
在安静时 ,血氧饱和度的降低由心肌从冠脉中更多地摄取氧来补充。
即使动脉—— 冠状窦血液中氧分压差加大 ,在大强度运动时 ,缺氧 由冠脉血流的增加补充。 在中等强度运动时这两种机制同时存在。
在 40% VO2 max 运动中 ,外源性乳酸氧化在供能中所占比例由安 静时的 8.6%± 3.3%上升至 15min运动时的 27.6%± 6.1% ,运动 中心肌对乳酸的净吸收增加 1~3倍 ,但释放的速率不变 ,多吸收的 乳酸全部被氧化。
长期运动训练对心肌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
长期运动训练可引起心肌细胞中已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和乳酸脱 氢酶活性提高 ,这表明心肌组织糖酵解代射能力提高 ,加之 ,心肌中 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提高 , NAD+ 含量增加 ,说明心肌中糖的有氧 化谢能力也是增加的。 动物研究发现 ,训练后大鼠心肌的线粒体积和密度均未出现明显增 加 ,但线粒体中线粒体蛋白含量 ,泛醌和 cytc的含量增高了 ,表明心 肌氧化磷酸化能力提高。 大多数实验研究表明心肌线粒体中大多数氧化酶的活性是增加的 , 也就表明心肌组织的有氧代谢能力经训练后是有所提高的。 对大鼠心肌的研究还发现 ,训练大鼠心肌原纤维中 ATPase活性提 高 ,其变化程度与训练强度、持续时间及运动方式密切相关 ,耐力 训练的作用相对较为明显 ,与跑台训练相比 ,游泳运动能产生更大 幅度的心肌肥大和心肌肌原纤维 ATPase活性的增加。
邢维新,田振军——《有氧运动对心梗大鼠心肌组织 Bax、Bcl-2、p53 和TGF-β1 表达及心功能的影响》
有氧运动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试验研究
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强度运动组( 78% V O2max)和低强度运动组(68% VO2max),利用原位法测 定心肌线粒体以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棕榈酸肉碱/苹果酸、辛酰肉碱、 丙酮酸、谷氨酸及琥珀酸)为底物的线粒体呼吸速率及呼吸控制速率(R CR)。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强度运动组心肌线粒体以棕榈酸肉碱/苹果酸为 底物的RCR能量代谢显著提高,以丙酮酸、谷氨酸为底物呼吸速率明显 升高。低强度运动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经过8周的跑台训练,中强度运动有潜在的优化心肌能量代谢的趋 势,使心肌代谢向糖酵解及葡萄糖氧化方向转化,而对脂肪酸利用没有变 化。
正常心肌的能量代谢-底物的利用
ATP H2O
能量的去路
60%产热 40%以ATP的形式储存 60%使肌细胞收缩 20%肌电活动:跨膜电子转运 20%细胞膜更新
缺血缺氧状态下代谢途径的变化
正常情况 低氧状况
代谢途径
葡萄糖有氧氧化
游离脂肪酸氧化 无氧糖酵解
正常情况
低氧状况
20-50%
50-75% 5-10%
余力的运动。
有氧运动
是不是"有氧运动",衡量的标准是心率。心率保持在150次 /分钟±的运动量为有氧运动,因为此时血液可以供给心肌
足够的氧气; 因此,它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
间较长。 要求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坚持3到5次。这 种锻炼,氧气能充分燃烧(即氧化)体内的糖分,还可消耗 体内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 理和精神状态,是主要推荐的运动方式。
4. 代谢当量法:运动强度为峰值代谢当量乘以强度系数。
刘遂心——心肺运动试验:有氧运动处方的制定
有氧运动处方的制定
其他常用方法:
1.心率储备法:目标运动强度心率 =(峰值心率 -静息心率)× 运动强度 +静息心率。 2.主观劳累程度分级法:多采用 6-20 分的 Borg评分表,患者 根据自己感觉的劳累程度打分。通常建议患者在 12-16 分范围 内运动。
有氧运动与心肌能量代谢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王 营

心肌能量代谢

运动与心肌能量代谢 有氧运动改善心肌能量代谢 有氧运动处方的制定
心脏是一个需要通过代谢获得能量的器官
心脏是一个高耗能器官:心脏耗能位居所有器官之首,
心脏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能量,食物转换成能量的过程我 们称之为能量代谢,能量在体内以ATP形式储存。
结论: 糖尿病导致小鼠心肌损害,降低心功能;运动干预可能通过激活 PI3K(p110α )/Akt信号通路,缓解高糖导致的心功能障碍,保护心肌细胞。
林延艳,赵林双——《有氧运动通过激活PI3K(p110α )/Akt信号通路保护2型糖尿 病小鼠心功能》
有氧运动改善心脏功能
降低最大心率、心电图ST段 压低幅度,改善左室射血分 数(LVEF)峰值功率(PP)、 运动持续时间(ED)、峰值摄 氧量(VO 2 peak)、无氧阈 (AT)、最大运动时间、运动 当量、通气量 改善症状、增加运动耐力, SAQ 评分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