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小腿开放性骨折

单侧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小腿开放性骨折
单侧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小腿开放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的早期处理原则(含多图)

开放性骨折的早期处理原则(含多图)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生活中开放性骨折发生率日趋上升,但在其处理上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开放性骨折日趋严重、复杂开放性骨折日趋严重、复杂,通常是非常严重的骨与软组织损伤,其早期处理决定预后。 近年来,南方医院创伤骨科针对开放性骨折的早期处理进行经验总结,余斌教授受邀于2017CAOS 创伤大师讲堂对「开放性骨折的早期处理原则」进行深度讲解。余斌教授首先从两个开放性骨折处理的病例讲起: 病例1:7 岁,女,车祸致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于当地医院急诊行清创、血管吻合及骨折内固定。三天后发现远端血运差,急诊切开减压后转入南方医院创伤骨科。 患者当地医院处理术前及术后X 线片患者转入南方医院时大体照片 转入南方医院后急诊探查发现:组织广泛坏死,血管栓塞,钢板外露。最终结局是左小腿截肢。转入南方医院后行急诊探查 由于感染、组织坏死严重,患者最终进行截肢 对于这样的一个病例,我们是非常心痛的,余斌教授指出,假如患者在早期的处理上,能够在神经血管修复后进行外固定架固定而非钢板螺钉内固定,可能结局就不是这个样子。

即使不进行内外固定,神经血管修复后单纯的石膏支具固定二期手术也可能会是个好的结局。所以说早期的正确、规范处理非常重要。 病例2:38 岁,男,车祸致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ⅢA 型),于外院急诊行清创及钢板内固定,5 天后左小腿缺血坏死。转南方医院院急诊手术探查,广泛的软组织坏死及动静脉栓塞与第一个病例的小女孩一样,由于感染、组织坏死严重,患者最终进行截肢。通过两个令人心痛的病例,余斌教授指出开放性骨折的早期处理一定要引起骨科医生的重视:国内现状是开放性骨折多在急诊处理,而急诊骨科医生多为低年资住院总、研究生、进修生甚至本科实习生进行早期的处理;而在欧美,这样的开放性损伤一定要有高年资医生进行。 南方医院创伤骨科回顾大量文献及临床病例总结出开放性 损伤在早期处理的陷阱及教训: 1、全程关注骨筋膜室综合征,正确把握切开减压时机 2、充分考虑软组织损伤情况 3、重视分期治疗原则 4、早期治疗决定预后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关于骨筋膜室综合征既往的「5P 征」(疼痛、苍白、麻木、无脉、感觉异常)诊断原则,余斌教授指出其并不可靠,5P 征出现时缺血已经发生,不能用于早期判断。出现症状时未必发生筋膜间隙综合征,筋膜间隙综合征很少导致无脉,无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病情摘要 患者赵指义,男,59岁,因“车祸致左下 肢疼痛20分钟”向我院急诊科120呼救,于9:10 到达现场。查体:自述左下肢疼痛,可见畸形。测BP 153/90mmHg,P 82次/分,R 20次/分。处 理:监测生命体征,止血包扎,夹板固定,安全转运。于9:30返回医院,送入外科继续治疗。 相关知识 定义 凡骨折部位或其附近皮肤、粘膜破裂,造成骨折处与外界相通者,称为开放性骨折。 原因 一、间接暴力损伤: 强烈暴力扭曲肢体,先造成骨折,继而骨折断端移位,自内向外,刺破肌肉、软组织,最终突破皮肤造成骨断端外露。 二、直接暴力损伤: 是外界暴力,先伤及皮肤,次伤及软组织,再伤及骨骼。暴力自外界向内,外界污染进入内部,骨折与创口在同一平面。多合并有广泛而严重的组织损伤,软组织挫裂、缺损,残缺不全难以一期缝合,也不适宜一期缝合;骨折也多为粉碎骨折。 分类 根据软组织损伤的轻重,可分为三度: 第一度:皮肤由骨折端自内向外刺破,软组织损伤轻。 第二度:皮肤破裂或压碎,皮下组织与肌组织中度损伤。 第三度:广泛的皮肤、皮下组织与肌肉严重损伤,常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特点: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开放伤、细菌污染、异物存留,细菌在能局部迅速繁殖,导致骨感染,严重者可致肢体功能障碍、残废,甚至引起生命危险。 治疗关键:控制感染、使创口顺利愈合、骨折顺利愈合,最大限度保持关节功能。 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原则 先救命,后保肢 正确辨认开放性骨折的皮肤损伤情况 及时彻底清创 采取可靠的手段稳定骨折断端 采取有效的方法闭合创口,消灭创面 及时应用TAT 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现场急救护理要点 现场急救护理措施 1.抢救生命 按急救原则处理,先检查后救治,查明开放性骨折的部位,是否还有其他部位受伤。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 2.紧急止血 有伤口出血,应迅速判明出血性质,选择有效的暂时止血方法。成年人出抓达800—1000ml,

骨折内固定材料的种类

骨折内固定材料的种类 G a m m a--钉 优点: 1.是一种微创髓内固定方法,切口小、创伤小。 2.G a m m a钉通过髓内钉和拉力螺钉的结合,使股骨上段和股骨颈牢固结合成一体,通过远端自锁钉固定髓内钉,可防止旋转和短缩移位,固定可靠。 缺点: 1.抗旋转能力差。 2.G a m m a钉外翻角度过大有明显应力集中,容易出现髓内钉远端股骨干骨折及锁钉断裂。 3.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及并发症率高, 4骨质疏松、过早负重及拉力螺钉偏离股骨头中心等情况下拉力螺钉容易从股骨头颈切出。 5.G a m m a钉主钉粗大的尾端(17m m)要求对近端进行充分扩髓,对股骨颈的血运的影响较大。 P F N(p r o x i m a l f e m o r a l n a i l)(股骨近端髓内钉) A O/A S I F系统对G a m m a钉的改良: 1.钉体直径较小(一般为9m m),可以不扩髓打入.(优于G a m m a钉粗大的尾端--17m m) 2.P F N的近端有一个大概是6度的外倾角,外翻角度减小,牵引时不必强内收。 3.上端可置入2枚螺钉进入股骨头,增加了防旋螺钉,股骨颈内双钉承载,抗疲劳能力增大。可用于治疗严重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4.远端锁孔与主钉远端(锥形延长)距离较长,可减少股骨干应力集中,避免造成远端锁钉骨交界的骨折。并发症大大降低。 5.是一种微创手术。 大粗隆比较完整,粗隆下和粗隆间粉碎骨折,使用D H S创伤太大,效果欠佳。建议使用短重建P F N固定。 缺点: 辐射量大,手术器械昂贵,对外科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D H S动力髋螺钉 1.稳定性髋部骨折-------疗效肯定,治疗髋部骨折已作为一种标准术式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2.粉碎性不稳定髋部骨折------尤其是当骨折累及大粗隆、粗隆下----尤其是当大粗隆外侧皮质----骨折粉碎严重时,D H S颈钉也会部分进入到骨折线,影响固定效果。另外,术中广泛剥离,破坏血供!妨碍骨折愈合,所以要慎重使用 其主要优点是: 1.螺丝钉在股骨头内固定作用强,即使在骨质疏的情况下亦能有效固定: 2.套筒内滑行机制可避免钉端穿透股骨头或髋臼,负重力直接传导至骨。 3.动力滑行装置保持骨折复位嵌紧,减少不愈合。 最大的缺点是: 1.抗旋能力较差。术后常穿丁字鞋。

外伤及骨折的处理流程

外伤及骨折的处理流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外伤及骨折的处理流程 注意要点: 1、止血:包括敷料加压包扎压迫止血法、指压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法等,需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止血带法应用时需注意计时并定时松开止血带(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以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2、骨折发生后,固定是创伤救护的一项基本任务。正确良好的固定能迅速减轻病人的疼痛,减少出血。如上肢受伤,则将伤肢固定于胸部;前臂受伤可用书本等托起悬吊于颈部,起临时保护作用。下肢骨折时不要试着站立,将受伤肢体与健侧肢体并拢,用宽带绑扎在一起;脊柱骨折应将病人放于担架上,平卧搬运,不要让病人在弯腰姿势下搬动,以免损伤脊髓。防止损伤脊髓、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也是搬运的基础。有利于转运后的

进一步治疗。如不固定,在搬运过程中骨折端容易刺破血管、神经甚至造成脊髓损伤、截瘫等严重后果。 3、固定方法:可以用木板附在患肢一侧,在木板和肢体之间垫上棉花或毛巾等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松紧要适度。木板要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做超过关节固定,这样才能彻底固定患肢。如果家中没有木板,可用树枝、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4、皮肤有破口的开放性骨折,由于出血严重,可用干净消毒纱布压迫,在纱布外面再用夹板。压迫止不住血时,可用止血带,并在止血带上标明止血的时间。完成包扎后,如伤者出现伤肢麻痹或脉搏消失等情况,应立即松解绷带。如伤口中已有脏物,不要用水冲洗,不要使用药物,也不要试图将裸露在伤口外的断骨复位。应在伤口上覆盖灭菌纱布,然后适度包扎固定。如伤口中已嵌入异物,不要拔除。可在异物两旁加上敷料,直接压迫止血,并将受伤部位抬高,在异物周围用绷带包扎。千万注意不要将异物压入伤口,造成更大伤害。 注意事项:大腿骨折时,内出血可达1000毫升(人体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包扎固定过紧也能引起神经麻痹,铸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当用夹板、绷带固定后,每隔30分钟用手指插进去查看一下以确认是否松紧适当。

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治疗

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治疗 发表时间:2016-10-24T16:15:46.5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作者:左毕1 和丽琴2 [导读] 两组的差异也比较明显。因此,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治疗选择手术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比较满意。 1.怒江州人民医院外二科云南怒江 673199; 2.怒江州人民医院康复神经内科云南怒江 673199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股骨外端开放性骨折患者,观察患者术后骨折治疗情况、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结果:通过临床治疗资料和随访情况,可以看出,在骨折愈合情况,手术内固定治疗组优于保守治疗组,从并发症情况来看,前者比后者的发生率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膝关节功能评分,总优良率方面,手术内固定治疗组高于保守治疗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中,采用手术内固定的方式,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减少并发症,提升治疗的总优良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手术治疗;手术内固定 股骨远端骨折是指股骨下端15cm以内的骨折。近年来,随着现代化高速工具的使用,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情况不断增加,而且病情越来越复杂、治疗更加困难[1]。由于股骨远端的骨折临近膝关节,如果处理不当,致残率会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对骨折而言,传统的保守治疗,难以达到复位和固定的要求,为了满足结构损伤修复和早期功能锻炼的需求,目前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的方式。本文主要就在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中采用手术内固定的方式的方法和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总结相关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股骨外端开放性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17~84之间,平均年龄39.5±11.4岁。在骨折的侧向上,右侧35例,左侧25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40例,高处坠落伤11例,重物压伤9例。20例患者出现发热症状,10例患者出现休克症状。 1.2 手术治疗 1.2.1 治疗方法 在治疗开放性骨折时,多选用手术内固定治疗的方法,但是一些情况不适合此种治疗方法。(1)患者确诊为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且患者的骨折程度为Ⅰ度和Ⅱ度。符合此标准者45例,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2)患者确诊为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但是伴随以下情况:①合并其他部位、脏器严重创伤者;②创伤程度为Ⅲ度。符合此标准者15例,采用保守治疗方式。 1.2.2手术治疗 ①接诊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治疗,对于出现高热和休克的患者,先进性基础性的治疗,待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进行手术。对于意识清醒、生命体征正常的患者,直接进行手术;②对患者行全身或硬膜外麻醉;③清创伤口。清创术的步骤为:肥皂水刷洗→3%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0.1%新洁尔灭、碘伏清洗→清除异物、无生机的组织,保留有生机的肌腱神经→清洗骨折端,保留骨质;④根据患者骨折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固定材料,比较常用的有逆行交锁髓内钉、髁支持钢板、DCS等[2]。 1.2.3 术后护理 ①手术后,为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应使用抗生素治疗;②12-24h拔除引流管;③48h后,逐渐开始进行主动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④6-8周后尝试行走,借助双拐逐步负重,只有骨痂通过骨折端、骨折线模糊后才可独立负重。 1.2.4 保守治疗 首先,对患者创伤口进行清创处理(操作步骤同上①②③),在次基础上采用传统的外固定治疗方式。在骨折的上下端,皮肤相对健康的位置,插入固定针,连接固定器。术后行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1.3指标评定 通过临床治疗资料和随访情况,对比手术内固定组和保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包括平均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情况等;根据HSS 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临床疗效为优≥85分,70≤良<84分,60≤可<69,差<60分。总优良率=(优+良+可)/患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主要使用SPSS19.0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主要用()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检验, P<0.05则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对比 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1个月。手术内固定治疗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50.5±20.1)天,经过X线检查2例出现延迟愈合,在并发症方面有2例患者出现感染。保守治疗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80.5±23.7)天,经过X线检查4例患者骨折线未愈合,其中3例患者由于固定针、固定器出现松动引起,1例患者由于过早负重引发,在并发症方面,4例患者出现感染症状。手术内固定组治疗情况优于保守治疗组,组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锁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锁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当前,各种外力因素引发的锁骨骨折的病发概率增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锁骨骨折临床治疗上,众多学者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本文按照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对锁骨骨折的治疗进展进行了论述。 标签:锁骨骨折;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锁骨是连接人体躯干和上肢带的唯一骨结构,位置表浅,形状狭长,生理解剖位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遭受直接外力的打击时,十分容易出现骨折现象[1]。锁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5%~10%,临床上用于治疗锁骨骨折的方法众多,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2]。 1 保守治疗 适应证:适宜青枝骨折婴幼儿、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无异位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传统保守治疗方法中包括石膏背心固定、双圈法固定、工字型夹板固定等多种治疗方式,应用最广泛的有“横8”字绷带固定法、手法整复外固定架治疗等。 1.1 “横8”字绷带固定法 “横8”字绷带固定法属于传统的保守治疗法,具备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好和价格低廉等优点。随着对锁骨骨折临床治疗方法研究的深入,树脂绷带、棉纱绷带被引入,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石膏固定。“横8”字绷带固定法对于不适宜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疗效可靠,但该法固定强度不高,治疗后骨折再移位、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长久固定对患者的正常活动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患者肩关节活动受限[3]。 1.2 手法整复外固定架治疗 临床上,手法整复外固定架疗法常用于有严重合并伤或开放性锁骨骨折的早期治疗及创伤较小的锁骨骨折,疗效显著。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不会出现伤口感染等优势,但固定效果并不理想,固定完成后,有效的挺胸固定状态难以长久保持,进行整合的骨折端也容易发生错位[4]。当前,在治疗存在严重并发症及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不耐受的患者上,手法整复外固定架疗法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5]。研究证实,在治疗开放性骨折、感染性骨不连上,手法整复外固定架治疗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但总的来说,在锁骨骨折临床治疗上,外固定架治疗仍处于研究阶段。 2 手术治疗 适应证:不存在非手术指征的锁骨骨折患者均可以采用手术治疗,特别是以

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种类

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种类 Gamma--钉 优点: 1.是一种微创髓内固定方法,切口小、创伤小。 2. Gamma钉通过髓内钉和拉力螺钉的结合,使股骨上段和股骨颈牢固结合成一体,通过远端自锁钉固定髓内钉,可防止旋转和短缩移位,固定可靠。 缺点: 1.抗旋转能力差。 2.Gamma钉外翻角度过大有明显应力集中,容易出现髓内钉远端股骨干骨折及锁钉断裂。 3.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及并发症率高, 4骨质疏松、过早负重及拉力螺钉偏离股骨头中心等情况下拉力螺钉容易从股骨头颈切出。 5.Gamma钉主钉粗大的尾端(17mm)要求对近端进行充分扩髓,对股骨颈的血运的影响较大。 PFN(proximal femoral nail)(股骨近端髓内钉) AO/ ASIF系统对Gamma钉的改良: 1.钉体直径较小(一般为9mm),可以不扩髓打入.(优于Gamma钉粗大的尾端--17mm) 2.PFN的近端有一个大概是6度的外倾角,外翻角度减小,牵引时不必强内收。 3.上端可置入2枚螺钉进入股骨头,增加了防旋螺钉,股骨颈内双钉承载,抗疲劳能力增大。可用于治疗严重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4.远端锁孔与主钉远端(锥形延长)距离较长,可减少股骨干应力集中,避免造成远端锁钉骨交界的骨折。并发症大大降低。 5. 是一种微创手术。 大粗隆比较完整,粗隆下和粗隆间粉碎骨折,使用DHS创伤太大,效果欠佳。建议使用短重建PFN固定。 缺点: 辐射量大,手术器械昂贵,对外科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DHS动力髋螺钉 1.稳定性髋部骨折-------疗效肯定,治疗髋部骨折已作为一种标准术式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2.粉碎性不稳定髋部骨折------尤其是当骨折累及大粗隆、粗隆下----尤其是当大粗隆外侧皮质----骨折粉碎严重时,DHS颈钉也会部分进入到骨折线,影响固定效果。另外,术中广泛剥离,破坏血供!妨碍骨折愈合,所以要慎重使用 其主要优点是: 1.螺丝钉在股骨头内固定作用强,即使在骨质疏的情况下亦能有效固定: 2.套筒内滑行机制可避免钉端穿透股骨头或髋臼,负重力直接传导至骨。 3.动力滑行装置保持骨折复位嵌紧,减少不愈合。 最大的缺点是: 1.抗旋能力较差。术后常穿丁字鞋。 2.术中术中骨膜损伤大、广泛剥离软组织,破坏血供! DCS动力髁部螺钉

开放性骨折的不正确处理方法为

开放性骨折的不正确处理方法为 开放性骨折是骨折的一种常见的症状表现,出现骨折断裂,出现和外界相通等等,这都属于开放性的骨折。开放性骨折要及时采取一些正确的处理方法,要清理伤口,避免出现感染的情况,比如说可以用生理盐水来反复的冲洗,要及时的进行止血,及时的接骨,避免出现接骨不当,对于未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开放性骨折的正确处理方法1、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是及时正确地处理创口,尽可能地防止感染,力争将开放性骨折转化为闭合性骨折。2、清理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2~3次,创口内部一般不冲洗,无菌纱布覆盖创口,如污染严重,可用无菌纱布轻柔清洗,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可用络合碘冲洗创口或用纱布浸湿络合碘敷于创口,再用生理盐水冲洗。3、止血:迅速判明出血性质,选择有效的暂时止血方法。一般开放伤口用无菌纱布或干洁的布单局部加压包扎。如有大血管活动性出血时,一般伤口加压止血,以免肢体坏死。4、骨折要临时固定:并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适当的内固定方法将骨折固定。固定方法应以最简单、最快捷为宜。可选用外固定器固定,否则易导致感染。

★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既要保证骨折的愈合,又要避免伤口的感染,还要尽快地恢复肢体的功能。这一直是创伤骨科的难题。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包括:清创、骨折固定、伤口闭合及抗菌素的应用等几个主要方面。 ★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应根据患者的总体情况由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范围可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单关节到多关节,由床上到床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适应。骨牵引患者也应尽早开始局部按摩。功能锻炼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愈合、促进功能康复的重要措施。正确的功能锻炼可矫正复位后的残余畸形,所以医护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讲解其重要性,以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建立治疗信心,在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和帮助下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早日康复。

开放性骨折的治疗进展

开放性骨折的治疗进展 发表时间:2011-04-15T14:28:09.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期作者:常克武1 马良2 于波3 刘曼丽4 [导读] 开放性骨折是创伤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常克武1 马良2 于波3 刘曼丽4 (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院骨外科硕士研究生 150001) (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院微创胆道外科硕士研究生 150001) (3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154600) (4吉林省梨树县妇幼保健院 136525)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01-0132-03 开放性骨折是创伤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 现代化高速工具的使用, 所造成的开放性骨折日趋严重, 病情越发复杂、治疗更加困难。现根据国内外文献, 对开放性骨折的分类与治疗进展做一浅要综述。 1 开放性骨折的分类 国内外学者对开放性骨折的分类都十分重视, 它关系着治疗方法的选择和评估预后。Anderson 依据软组织损伤的程度将开放性骨折分为3型。Ⅰ型: 伤口不超过1cm , 伤缘清洁; Ⅱ型: 撕裂伤长度超过1cm , 但无广泛软组织损伤或皮扶撕脱; Ⅲ型; 有广泛软组织损伤包括皮肤或皮瓣的撕裂伤, 多段骨折, 创伤性截肢以及任何需要修复血管的损伤[1]。1984年Gust ilo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此种分类的不足, 又将Ⅲ型分为3个亚型; 即ⅢA : 骨折处仍有充分的软组织覆盖, 骨折为多段或为粉碎性, ⅢB: 软组织广泛缺损, 骨膜剥脱, 骨折严重粉碎, 广泛感染; ⅢC: 包括并发的动脉损伤或关节开放脱[2]Anderson-Gustilo的分类法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国学者王亦璁认为这种分类方法参照因素太多, 彼此又并不一致, 容易造成误导。他推荐根据创伤机制分类, 按开放伤口形成的原因将开放性骨折分为: (1)自内而外的开放骨折;(2)自外而内的开放骨折; (3)潜在性开放骨折[3]。朱通伯则按创口大小, 软组织损伤的轻重, 污染程度和骨折端外露情况,将开放性骨折分为3度。Ⅰ度开放性骨折: 皮肤被自内向外的骨折端刺破, 创口在3cm以下, 软组织挫伤轻微, 无明污染和骨折端外露; Ⅱ度开放性骨折: 创口长3-15cm , 骨折端外露, 有中等程度的软组织损伤, 污染明显; Ⅲ度开放性骨折: 创口在15cm以上, 骨折端外露, 软组织毁损, 常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污染严重[4]。作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 将新鲜开放性骨折按骨折局部伤情特点进行3级分类, 以3级分类制定了四肢开放性骨折的程序疗法[5]。Ⅰ级开放性骨折: 骨折处伤口小于3cm , 伤口污染轻; Ⅱ级开放性骨折: 骨折处伤口大于3cm , 伤口污染重, 或有骨折端外露, 或有皮肤撕脱、皮肤缺损;Ⅲ级开放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合并有血管、神经损伤。总之, 不论如何分类, 都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因此只有准确地掌握开放性骨折临床上不同特点, 才能做出合理的治疗方法选择。 2 开放性骨折的治疗 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既要保证骨折的愈合, 又要避免伤口的感染, 还要尽快地恢复肢体的功能。这一直是创伤骨科的难题。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包括: 清创、骨折固定、伤口闭合及抗菌素的应用等几个主要方面。 2.1 彻底清创清创是治疗开放性骨折的基础, 彻底清创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对污染的新鲜开放性骨折, 在细菌繁殖和侵入组织的潜伏期内(伤后6-8h) 施行清创术, 彻底切除染菌的创面、失活的组织和异物, 清洗干净后将创口闭合, 可以避免发生感染。遗留少数细菌通常能被健康组织消灭。因此, 朱通伯提出清创术时限问题。他指出: 在6-8h以内的新鲜伤口经过彻底清创闭合术后, 绝大多数可以一期愈合; 在8-10h 时以后, 感染的可能性增大; 24h后感染就难以避免了。因此必须努力争取在6-8h 内施行清创闭合术; 在8-24h之间的创口仍可做清创术, 但早期是否闭合应根据创口情况而定; 超过24h的创口通常不宜做清创术。因为这时细菌已大量繁殖, 创口已感染, 清创可摧毁已形成的肉芽组织屏障使感染更加扩散, 有害无益。可敞开创口换药, 清除明显坏死组织和异物, 使引流通畅, 严密观察, 根据情况再决定处理方法。现代清创术特别强调应用喷射生理盐水或喷射脉冲冲洗法冲洗创面, 它可使异物和污染物松动, 容易清除, 清创效果要比其它方法高出数倍。冲洗后创口还应先后使用术毕泰, 双氧水浸泡, 以利进一步杀灭致病菌。预防性深筋膜纵行切开, 也是现代清创术要求之一, 它可以防止术后可能发生的骨筋膜室综合征。 2.2 骨折的处理骨折固定是治疗开放性骨折的中心环节。骨折固定除具有维持骨折复位, 保障骨折愈合, 实现肢体早期锻炼, 促进功能恢复的一般目的外, 对开放性骨折来说更具有消除骨折端对皮肤的威胁, 减少污染扩散, 便于重要软组织(血管、神经、肌腱) 修复, 利于伤口闭合的特殊意义[6]。开放性骨折的固定, 6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以外固定为主,主要是石膏固定; 60年代初以后开始逐渐使用内固定, 但当时被视为违反原则。由于内固定所取得的良好疗效, 使人们信服。 到70年代内固定治疗开放性骨折已被人们接受。但内固定治疗开放性骨折也同时出现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70年代中期以后金属架外固定器治疗开放性骨折如雨后春荀迅速发展起来[7], 它大大地充实了治疗开放性骨折的手段, 明显地提高了开放性骨折的治愈率。治疗开放性骨折不同于闭合性骨折, 它容易发生感染和坏死。因此处理开放性骨折要求迅速, 尽量减少对组织的再损伤。骨折的固定方法应以简单, 迅速, 有效为原则。李文锋[8]、梁进等[9]指出: 石膏、夹板、骨牵引虽然简单、迅速, 但不能达到骨折的有效固定, 骨折端的异常活动不仅威胁伤口皮肤的愈合, 更能增加污染扩散的机会; 内固定方法由于操作复杂, 对严重污染创伤者感染的发生率也将因内固定手术而大大增加。外固定器操作迅速简便、固定可靠, 调节容易且便于局部创面的处理, 故在处理开放性骨折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李起鸿[10]认为: 骨折固定方法的选择, 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 伤口能否安全闭合及骨折类型来判断:Ⅰ型骨折可考虑Ⅰ期闭合伤口和骨折内固定;Ⅱ型和Ⅲ型骨折应优先选用外固定器行骨外固定, 后者具有方法简便, 创伤小, 并兼有骨折固定和便于观察处理伤口的优点。朱通伯在开放性骨折的处理中强调, 若未在6-8h内做清创术, 则污染的细菌已经渡过潜伏期, 而到了按对数增殖阶段, 清创术已不可能做到非常彻底; 对软组织损伤和污染严重的Ⅲ度开放性骨折清创也难有绝对把握。在这种情况下, 内固定手术将异物植入损伤区内, 对其异物表面的细菌,机体抵抗力和有效的治疗都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因此增加了发生感染的危险。如果发生感染, 这些金属固定物都将成为与机体难于相容的异物, 形成感染不愈的因素, 异物不除,感染不止。应用外固定架能兼顾骨折固定和方便创口治疗。他主张: Ⅲ型开放性骨折; 超过6-8h清创的Ⅱ度开放性骨折; 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或有骨缺损的Ⅱ、Ⅲ度开放性骨折及已感染的开放性骨折应采用外固定架治疗。作者对开放性骨折进行3级分类及以3级分类为标准制定了开放性骨折的程序疗法。Ⅰ级开放性骨折: 稳定型, 彻底清创后手法整复伤口一期闭合, 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不稳定型, 彻底清创后内固定,伤口一期闭合。Ⅱ级开放性骨折: 采用金属架外固定器治疗; Ⅲ级开放性骨折: 因合并血管、神经、肌腱损伤, 一般采用髓内针内固定或金属

开放性骨折诊治指南【最新版】

开放性骨折诊治指南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各类创伤因素导致的肢体开放性骨折日趋增多,开放性骨折患者伤情复杂多变,规范处理决定良好预后。目前我国缺乏开放性骨折相关的诊疗共识,为提高创伤救治水平,规范开放性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流程,降低伤残率及病死率,参考国内外资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创伤感染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专家工作委员会共同起草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从10个方面阐述中国开放性骨折治疗:开放性骨折概述、开放性骨折分型、急诊处理、抗生素使用、清创原则、骨折稳定技术、软组织重建、筋膜间室综合征、一期截肢和损伤控制。 开放性骨折概述 开放性骨折即骨折部位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肢体开放性骨折通常是高能量损伤,因此骨与软组织均可受到严重创伤,需要进行伤情评估,严重者进行损伤控制;开放性骨折的最大风险是组织损伤严重、创口污染,易导致骨与软组织坏死、感染,严重者可致肢体功能障碍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开放性骨折分型 开放性骨折常用的分型方法如下: 1、Gustilo-Anderson分型:Gustilo-Anderson分型系统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开放性骨折的分型方式,该分型系统根据创面大小、软组织损伤程度、污染程度及骨折类型主要分为3型。 2、损伤肢体严重程度评分(mangled extremity severity score,MESS): Johansen等于1990年根据骨和软组织损伤程度、肢体缺血情况、血压和休克持续时间及年龄4个方面提出了MESS评分系统。该评分指出分数<7分者能够保肢,分数≥7分者则需截肢。在Gustilo ⅢB、ⅢC型严重下肢损伤中,可应用MESS评分系统指导截肢或保肢治疗。该评分系统简便可靠,是判断严重下肢损伤截肢或保肢治疗应用较为广泛的评分标准。但在MESS评分中,并未给予血管损伤明确的界定,这也使得MESS评分判断截肢或保肢的敏感度明显下降。此外,MESS 评分在预计远期患肢功能方面的能力有限,不能作为决定截肢或保肢的唯一标准。 急诊处理

胫骨骨折内固定方法探讨

胫骨骨折内固定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12-11-23T10:46:29.5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2期供稿作者:王文全 [导读] 胫骨平台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之,胫骨骨折对关节功能的影响较大。 王文全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目的比较加压钢板内固定及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探讨合适的内固定方法。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60例胫骨骨折患者,采取加压皮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比较两组术中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0例患者经过6-12个月随访,加压内固定组比锁定钢板内固定切口大,手术时间长。骨折愈合率低。术后加压钢板内固定组4例发生感染,锁定钢板内固定组组无感染发生。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势,是目前较理想的固定方式。 【关键词】胫骨骨折内固定方法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2-0314-02 胫骨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常见的一种骨折,多由外力直接所致[1]。患者往往胫骨平台关节面压缩,劈裂,局部软组织受伤严重,甚至半月板及韧带损伤,致残率较高。目前,手术是治疗胫骨骨折的主要手段。我院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患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3 2.4岁。骨折原因:车祸42例,跌倒10例,其他8例。胫骨近端骨折26例,胫骨干骨折20例,胫骨远端骨折14例。A型骨折18例,B型骨折28例,C型骨折14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30例给予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 1.2手术方法开放性骨折需清创后行钢板内固定,实验组给予硬膜外麻醉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消毒后止血带止血。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采用间接复位技术。A型骨折患者用2根克氏针经皮临时固定,B和C型手法牵引复位。切口设计在胫骨内侧踝上方,长约3cm,皮下钝性分离并保护。选用较长的锁定板沿隧道骨膜外插入。将3-4枚锁定螺钉旋入近端,4枚锁定螺钉旋入远端,螺钉应穿透对侧皮质。冲洗缝合后放置引流管。对照组30例采取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硬膜外麻醉后,小腿前外侧切口,对位后,采用6-8孔加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60例患者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在24-48h后拔除引流管;1个月后扶双拐进行非负重的行走;术后两月复查骨折愈合情况,若愈合良好,可扶拐无负重活动。之后半年复查一次。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情况。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 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0例患者术后6-12个月随访,实验组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较对照组短,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骨折愈合率比较 组别手术时间(min)手术切口长度(cm)骨折愈合率(%) 锁定钢板 64±9 4.5±1.1 96.7 加压钢板 87±11 13.1±3.4 80 3 讨论 胫骨平台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之,胫骨骨折对关节功能的影响较大。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其手术治疗原则为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坚强的固定。骨折部位的复位和加压固定影响骨折愈合的生物学环境,容易影响骨折愈合[2]。传统钢板内固定手术容易操作,但分离对骨外膜破坏大,影响胫骨的血供,导致骨折难以愈合。局部应力过于集中,固位钉容易导致松动,断裂。钢板材料固定力量较大甚至发生局部骨吸收。锁定加压钢板是一种新型内固定物,具有锁定和加压双重功能。锁定加压钢板消除了骨折端额外的应力负荷。锁定钢板内固定适合于螺旋形、长斜形、多段骨折、粉碎性骨折等骨折较为严重的情况。能保护骨愈合的生物学环境,促进了骨折的愈合。皮肤切口小,分离深筋膜与骨膜,能最大程度保护软组织,减少了周围组织的损伤,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量,切口愈合好[3]。此外,锁定钢板内固定具有有效抗弯曲和扭转力量,较加压钢板牢固。本文中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明显比加压钢板短,愈合率高于加压钢板组。在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手术时机:胫骨骨折后软组织损伤较严重,血运差,易感染。对于开放性骨折,应采取急诊手术,闭合性损伤且血管损伤较轻的患者可给予消肿,牵引等处理,局部循环恢复后采取内固定手术。②半月板有稳定维持协调关节的作用,如果半月板损伤可导致膝关节活动障碍。在手术中,一定要维持半月板的功能。③术中技巧。胫骨骨折比较容易复位时可以用牵引,点状复位钳,克氏针撬拨等方法。如果复位后骨折端不稳定,可以先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软组织损伤严重者,骨折达对位线即可,反复手法复位会加重软组织的损伤和骨折端血运的破坏[4]。正确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对于恢复有积极意义,我们应鼓励患者术后做到早锻炼,晚负重。总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后愈合率高等诸多优点,是目前治疗胫骨骨折的一种较佳手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润泽,喻德富,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31-32. [2]李林,蒋亦军,邓家仁,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7):932-934. [3]周雁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46. [4]蔡文龙,赵强,邓攀,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8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5):51-52.

开放性骨折诊疗规范

医院开放性骨折诊疗规范 【概述】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处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开放性骨折占各种类型骨折的1/3-1/2左右。在四肢开放伤中腕手部为多见。 【诊断标准】 1、诊断依据 (1)疼痛伤后在骨折处常有疼痛。 (2)畸形外伤后肢体有明显畸形,同时有开放性创口。 (3)骨擦音、骨擦感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听到骨擦音或感到骨擦感。但此体征检查要慎重,以免加重病人骨折处神经和血管损伤。 (4)X线摄片拍摄患肢的正侧位X线片,可了解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情况。 符合上述第(2)~(4)项任1项可确诊,或者检查伤口发现有骨刺即可确诊。必要时可行CT和MRI(他院)检查,以指导手术。 2、分类诊断 根据损伤性质和皮肤损伤等特点分为两大类。 (1)A类自内向外的开放性骨折;皮肤损伤是骨折刺破皮肤所致。可分为3个小类—— 1)尖端哆出(A1):骨折端由内向外穿破皮肤,伤口一般不超过2cm,其软组织损伤轻,骨折端少量外露。 2)钝端哆出(A2):宽钝的骨折端有内向外穿破皮肤,伤口多呈横向,大小与骨折直径相当,外露骨端不易还纳,伤口边缘皮肤多有挫压伤。 3)哆出挫裂(3):强大暴力使骨端哆出,皮肤沿骨折段纵行撕裂,长度可达20cm以上,伤口边缘挫伤严重,肌肉可有较严重损伤,骨折段外露很长,皮瓣容易坏死。 (2)B类自外向内的开放性骨折,分为4个小类—— 1)高速贯穿伤(B1):为子弹、弹片等高速投射物穿破皮肤、软组织或击断骨骼。伤口大小取决于投射物。软组织的损伤程度因投射物的性质不同而异。骨折多为粉碎性。 2)锐器伤(B2):锐器使皮肤裂开合骨折,如刀斧伤等,创缘较整齐,挫伤不严重,骨折移位不明显,伤口虽长,但皮肤挫伤面积不大。 3)打击压扎伤(B3):重物直接打击局部造成。皮肤损伤往往不规则,因致伤物不同而各异。均有一定范围的挫伤,骨折多呈粉碎型,不易正确判断范围。 4)碾压撕脱伤(B4):多为重物积压或机器绞轧伤所致。皮肤有

四肢开放性骨折延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评价

四肢开放性骨折延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评价 发表时间:2015-01-30T10:01:11.523Z 来源:《医药界》2014年11月第11期供稿作者:陆晟 [导读] 评价四肢开放性骨折延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 陆晟 (江苏省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300) 【中图分类号】R68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评价四肢开放性骨折延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四肢开放性骨折124例,其中65例(A组)、59例(B组)均经清创后一期或延期缝合伤口、延期内固定。结果:A组伤口软组织感染15例(23.08%),骨髓炎4例(6.15%),骨不愈合7例(10.77%);B组伤口软组织感染2例(3.39%),骨髓炎0例,骨不愈合1例(1.70%)。B组三种并发症均明显少于A组。结论:针对开放性骨折,彻底清创后给予一期或延期伤口缝合、延期内固定,对降低伤口感染率及骨髓炎、骨不愈合的发生率有明显的降底,效果良好。 【关键词】开放性骨折;延期内固定;疗效 笔者在本院骨科工作期间收集2012~2014年本院收治的四肢开放性骨折且有完整资料者124例,进行了整理归纳、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2014年本院共收治各类四肢开放性骨折且资料完整者124例,其中男83例,女50例,年龄12~57岁,平均35岁。分为A、B两组,A组65例,均经清创一期骨折内固定并缝合伤口或放置引流,B组59例,均经清创后一期或延期缝合伤口、延期内固定。创伤中以交通事故引起者最多,共58例(47.0%),工业损伤38例(30.7%),农业损伤者17例(14.2%),生活损伤11例(8.1%)。 1.2诊断标准:按Gustilo分三型,型:伤口清洁,小于1厘米,污染程度轻或无。伤口是骨折断端由内向外贯通形成,此级未纳入观察范围。型:损伤皮肤伤口大于1厘米,但周围组织挫伤轻微或无,无肌肉组织坏死,骨折的不稳定性为中等程度。共87例。其中A组45例,B组42例。型:开放性骨折广泛性软组织损伤,通常伴血管损伤及严重的创口污染。a:通常由高能性创伤引起,尽管软组织伤口为较大撕裂伤,但骨折部位仍然有适当的软组织覆盖。共27例。其中A组14例,B组13例。b:伴广泛的软组织缺损,并有骨膜剥脱及骨外露伴有严重感染。共6例。其中A组3例,B组3例。c:伴有动脉损伤,并需要进行修复之开放骨折。共2例。其中A组1例,B组1例。 1.3治疗方法:(1)局部治疗:①软组织处理:A组均在彻底清创后直接内固定一期缝合伤口或采用皮瓣覆盖缺损、植骨、血管神经修复。B组:其中40例采用彻底清创后一期缝合伤口或开放伤口骨牵引、石膏托临时固定、换药,延期内固定。18例经彻底清创后对于骨、肌腱、神经血管的裸露部分,先行软组织覆盖,或修复神经、血管后外固定架临时固定,延期内固定。②骨折处理:选择单纯外固定不能达到治疗要求者,只有采用内固定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病例,应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正确使用内固定。如钢板或髓内钉等。(2)全身治疗:清创完成后均给予青霉素类或头孢类等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同时给予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抗生素应用1~2周。抗生素的应用并不能代替清创术,合理彻底的清创才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2结果 见表1: 注:软组织感染的判定是指任何有皮肤坏死、红肿或分泌物的伤口,不论细菌培养的结果如何,均认为是软组织感染。经χ2检验,A组与B组间伤口软组织感染率、骨髓炎及骨不愈合的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α=0·05,P<0.05)。B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 3讨论 3.1闭合伤口的时机与方法:软组织坏死与感染并非与损伤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如能进行合理清创,则与伤口闭合的时机与方法关系更为密切。软组织坏死与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清创不当或闭合伤口时机掌握不好所造成的。若要一期缝合,首先必须肯定所有失活组织、污物和血肿已彻底清除,皮肤血运正常,缝合时毫无张力。但术中要完全分清失活组织,确定皮肤血运正常,往往比较困难;同时术中血肿虽清理干净,但术后渗血可再出现血肿;术中皮肤无张力,术后由于出血、渗血、组织肿胀可出现高张力而导致软组织坏死和感染。所以一期闭合伤口感染的危险性较大,特别是在未减张、减压的情况下更易发生[1]。延期缝合来处理四肢的开放性骨折,清创后将裸露的血管神经、肌腱、骨用附近的筋膜、皮下组织或肌肉覆盖,不缝合皮肤,用敷料包扎,术后5~7天左右观察伤口,如无坏死组织及感染,则闭合伤口,可直接缝合(也可游离植皮)[2]。同时骨折内固定。带血管蒂的游离皮瓣移植一期覆盖创面如能成功,当可获得满意效果,但技术要求高。在一个受到严重创伤的肢体上施行急诊游离皮瓣转移手术,将会受到很多限制,难以被普遍采用。 3.2延期内固定的应用:一期缝合伤口及内固定主要优点在于:手术一次完成,恢复期短,更接近生理要求,术后容易护理。缺点:组织坏死和感染率及骨不愈合率高,影响治疗效果。延期内固定在本世纪60年代由SmithJEM首先使用。他主要用于成人四肢长骨干,均能促进骨愈合。南方医院狄勋元、张跃旋作了动物实验及25例成人股骨干骨折的观察,得出结论;延迟内固定骨痂数量多、骨折愈合快。延迟内固定促进骨折愈合的原因可能有:(1)新骨形成依靠骨诱导作用,(2)骨折延迟内固定能增强成骨诱导作用[3]。3.3延迟骨折内固定现仍有争议:反对者认为(1)骨折早期软组织尚未肿胀变硬,手术容易显露和骨折复位。(2)拖延时间,病人情况常每况愈下,一旦出现并发症往往失去内固定时机。(3)骨折早期内固定后可以提供全面的优质护理,病人也可以早期活动,有利于预防并发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支持者认为:四肢长骨干骨折创伤重,全身创伤反应需要纠正。尤其是老年人。(2)致使四肢长骨干骨折的暴力大,可能隐匿内脏损伤,早期不易发现,需要观察和进一步检查。(3)骨折段血循受到损害,如早期再介入手术损伤能加重骨折段血供不良,影响骨折愈合。笔者经过3年多的治疗体会认为;开放性四肢骨折延期骨折内固定利大于弊,可以使早期软组织坏死及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内置物延期放入,使可能存在的感染更利于抗生素对细菌的灭活,使骨髓炎发生率明显降低。延期骨折内固定手术相当于骨折早期修复的二次损伤,再次释放更多的骨诱导物质,增强成骨的诱导作用,并可激发内泌素活跃分泌参与骨折的修复活动。经两组比较也证实,四肢开放性骨折延期骨折内固定对于减少软组织感染、避免骨髓炎发生、降低骨不愈合率有明显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