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开国大典》教学实录前言作为中国人,我们都知道《开国大典》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重要历史事件。

它是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总结,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辉煌历史文化。

学习《开国大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国家与历史,也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在教学《开国大典》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方法和技巧,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学习内容。

本文将介绍我在教学《开国大典》时的实录,并分享一些教学方法和经验。

教材选用教学《开国大典》需要选用一份较为完整的通俗易懂的版本,以方便学生理解。

我在教学中选用了《建国大典》一书,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的一本通俗易懂的版本。

教学目标在教学《开国大典》时,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2.理解《开国大典》所总结的历史事件与文化成就。

3.掌握《开国大典》中的重要人物和他们的事迹。

4.能够运用《开国大典》中的思想和理念,理解中国历史。

教学方法在教学《开国大典》时,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讲解在课堂上,我会先简要介绍《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然后,我会将《开国大典》的内容分为几个主要部分,依次为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建设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及历程。

我会引导学生了解每段历史时期所涉及到的人物、事件和历史文化。

PPT展示在讲解《开国大典》的内容时,我会用PPT展示图片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内容。

同时,在PPT中加入一些互动环节,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模拟场景在教学中,我会设计一些模拟场景,让学生体验历史事件中的人物和情景。

例如,在讲解关于三大战役的内容时,我会组织学生演出模拟战斗场景,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

互动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讲解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历程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共产主义的发展历程,并展开讨论。

教学效果通过以上教学方法,我成功地把《开国大典》的内容传授给了学生。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优秀3篇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优秀3篇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优秀3篇《开国大典》课堂实录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独立识字,认识六个生字:皖、歼、郝、钮、堡、钧;2、写摘录笔记,积累好词:豫皖苏平原围歼战郝副营长电钮地堡千钧一发憧憬璀璨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梳理文章脉络和线索,知道倒叙、首尾呼应写法,学习使用。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读题质疑:1、师:同学们,灯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你们平常都在哪里见过它呢?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灯光》。

(齐读课题。

)3、释题质疑:当你读着课题,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师小结:是啊,每当晚霞带走最后一抹阳光时,夜幕就悄然降临了。

每逢此时,人们有的在灯光下叙说亲情;有的在灯光下愉快读书;还有的则徜徉于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下,尽情地享受着休闲时光……灯光是人们夜色中的明珠,更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

4、那么,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师过渡:学贵有疑。

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能提出这样有价值的问题。

可是要想解决同学们的这些疑问,就要好好地读课文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2、汇报交流:(1)指名读词语:豫皖苏平原围歼战郝副营长电钮地堡千钧一发憧憬璀璨(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的事,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介绍倒叙)师: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现在,中间写的都是往事。

先说现在再回到过去,这样的叙述顺序就叫倒叙。

这样写,文章条理清晰,还能吸引读者去阅读过去的事。

2、同学们,请你们读读课文开头两段和最后一段,看看作者在这两部分都写了什么?(灯光)3、首尾都写灯光,这样的写法叫什么?(首尾呼应)4、课文除了首尾写“灯光”外,还有哪些句子也与“灯光”有关?这些句子中写到了什么光?过渡:学到这儿,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如果说课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颗珍珠,那么串联这些珍珠的线索是什么呢?(灯光)师总结:这条线索就是灯光,课文围绕着灯光写了“广场上的灯光——火柴微弱的光——给孩子照明的电灯——燃烧书本的光——广场上的灯光”。

6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实录(精选11篇)

6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实录(精选11篇)

6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实录(精选11篇)6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实录篇1一、课件、谈话导入。

1、播放视频剪辑(1999年国庆大阅兵——升旗仪式)2、谈话、激情导入: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理清典礼过程。

要求:(幻灯出示)(1)默读,概括并写出典礼的程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2)思考课文用什么样的顺序描写典礼过程的。

(3)通过对第二部分的阅读,你体会到什么?2、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1)文本往往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的遣词造句可不是随意而为,现在就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画出课文第二部分中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思考:作者这样写好在哪里?(2)自学汇报。

(教师引导,进行归纳整理)A 、掌声: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重点抓“排山倒海”、体会比喻的写作手法)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重点抓“雷鸣”、体会比喻的写作手法)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对比,都使用“一阵掌声”好不好,为什么?分析本句:为什么一开始全场肃静,而到了后来每一声炮响,会场就……)朗读指导:分析的同时进行朗读指导。

B 、一一起投向主席台。

一一起欢呼起来、一一起欢跃起来,一一起脱帽肃立、一一起抬起头,(体会“一起”、“投向”、“欢跃”,指导朗读第七自然段,练习背诵)C、一阵热烈的欢呼……3、前后对比,加深感情。

(1)1949年前的中国,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前的百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百年屈辱的历史。

大家课前查阅了许多资料,谁来说说我们的祖国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中,都遭受了哪些磨难?(生自由汇报)(2)师:人民群众的心情无比激动、无比兴奋、无比喜悦,现在你们知道是为什么了吧。

(幻灯出示练习“人民群众为……而激动” )(3)播放视频剪辑,(开国大典盛况)三、拓展师:看到这里,作为参加开国大典的一位普通群众,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说)四、总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开国大典会前:广场布置群众入场典礼: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新中国成立6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实录篇2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热爱祖国,真是祖国的历史,热爱中国共产党2、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实录第一篇:《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典礼、协商、诞生、汇集、瞻仰”等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3.学习课文第一段,感受典礼的盛大与隆重,感受人们参加典礼的激动、兴奋心情。

4.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所包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 10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生:10月1日是国庆节。

师:那么谁又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个什么日子呢?生:开国大典。

师: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

师:同学们,开国大典中的“典”是我们课文的生字。

写“典”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板书)“典”字这一横要直,要能支撑整个字,下面两点要注意呼应。

师:“典”在这儿是什么意思?生:典礼。

师:大典是什么意思?生1:规模非常大的典礼。

生2:隆重的典礼。

师:开国是什么意思?生1:新中国成立。

生2:创建国家。

师:新中国成立举行的盛大的典礼。

师:同学们,我们每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把题目读懂,因为课文是文章的眼睛,又叫“题眼”。

这是我们学课文必要注意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走进激情燃烧的岁月,随着作者的描绘,走进这盛大的典礼场面。

(投影)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带着怎样目标来学习呢?(课件出示:学生自由读,明确目标)师:请大家捧起书本,把课文读通读顺。

生:(自由朗读)。

师:读完的请举手!还有两三位同学没有读完,不要紧。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还留有时间给你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反馈自学情况:师:同学们,刚大家读得很认真。

字词你们会读了吗?这些二类字你们会读吗?(课件出示)生:会!师:好!我来检查一下。

谁来当小老师?生:个别读,开火车读。

师:二类字大家会读了,剩下的这些字你们能读吗?生:能!师:好!自由读。

开国大典教学实录特等奖

开国大典教学实录特等奖

开国大典教学实录特等奖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一篇以小学生视角的关于“开国大典”教学实录的文章,希望您能喜欢!《开国大典,那震撼人心的时刻》“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讲一讲开国大典!”老师的声音在教室里响起,我和小伙伴们立马挺直了背,眼睛紧紧盯着黑板,心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老师打开了课本,开始给我们讲述那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

“开国大典啊,那可是咱们新中国成立的重要时刻!”老师的声音充满了激情,“你们能想象到当时天安门广场上的热闹场景吗?”我心里想:那得有多热闹啊?肯定是人山人海,红旗飘扬!老师接着说:“天安门广场上,到处都是欢乐的人群,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的笑容。

”同桌小明忍不住插嘴道:“老师,他们是不是高兴得都跳起来啦?”老师笑着回答:“那可不!就像你们考了好成绩一样开心!”大家都笑了起来。

“当时啊,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老师的声音高昂起来,仿佛她也在现场一样。

我忍不住握紧了拳头,心里激动极了,仿佛能听到毛主席那洪亮的声音在耳边回荡:“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你们想想,这声音得多有力量啊!”老师看着我们问道。

小红站起来说:“老师,这声音就像打雷一样,能把黑暗都驱散!”大家纷纷点头。

老师又给我们讲起了阅兵式,“那一排排整齐的队伍,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那场面,多壮观啊!”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英姿飒爽的身影,他们就像钢铁巨人一样,保卫着我们的国家。

“他们难道不辛苦吗?”我小声嘀咕着。

“辛苦?当然辛苦!但是为了新中国,为了咱们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再苦再累他们也不怕!”老师的回答让我心里一阵感动。

“还有那些飞过天空的飞机,那轰隆隆的声音,多威风啊!”老师的眼睛里闪着光。

小刚兴奋地说:“老师,我长大了也要开飞机,在天空中翱翔!”老师笑着说:“好啊,那你可得好好努力!”这堂课上,我们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开国大典的现场,感受到了那份喜悦和激动。

《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开国大典》教学实录一、导入1.(播放林妙可演唱的《歌唱祖国》)同学们,请听一首歌,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林妙可演唱的《歌唱祖国》,这一首《歌唱祖国》是老师最喜欢的。

50多年来,这首歌伴随我们的祖国一路走来,今天我们就走进《开国大典》,一起去看看70多年以前的那天。

2.板书“开国大典”。

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典礼)“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隆重、盛大)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典礼。

(过渡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

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二、初读(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去体验新中国成立带给人们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1.思考:课文记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举行典礼的时候群众大老远赶来了。

群众进场(板书)开国大典非常盛大,人非常多。

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且升国旗,奏国歌。

——这都是典礼仪式的场面,典礼仪式(板书)典礼仪式之后呢?阅兵式和游行阅兵式(板书)游行(板书)2.解决生字词汇三、再读(过渡:理清了文章脉络,我们知道课文就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这4个盛大隆重的场面。

可是要想真正地走进开国大典,就必须走进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走进这一个个盛大隆重的场面之中,走进参加典礼的人群之中。

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进“典礼仪式”这个场面,用心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

)⑤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老师听到了掌声,在课文中还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掌声。

→⑩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第一篇:开国大典课堂实录《开国大典》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历史上的某些时刻更让我们铭记。

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新中国成立时举行的盛大的典礼。

(板书课题)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那么课文按开国大典的顺序记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

(板书: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从游行)二精读课文,体会思想1、在这四部分哪一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你难忘?2、这一部分什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呢?你从这一部中体会到了什么?具体是从哪中体会到的。

甚至是哪个词呢?现在、拿出书、默读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用心体会。

再动笔画画重点词句。

把自己的理解体会写在这部分语句的旁边。

3、相信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特别的感受。

下面给大家几分钟,在小组内交流,也可就不明白的问题讨论讨论。

4、现在我们全班交流。

谁第一个站起来发言。

生:我最喜欢的是典礼部分。

师:好、我们大家就一齐看一下“典礼“这部分。

还有谁也喜欢这部分?请举手。

这部分比较长你们分段把这部分读读,好不好?然后再说为什么印象深刻。

(生分段朗读)生1:我对这部分印象深刻的原因是,我感受到了人们无比激动的心情。

特别是“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一句表现出了人民对领袖的无限热爱。

生甲2:我印象深刻是因为我感到特别自豪,特别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我体会到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不再受到别的国家的欺负了的那种心情。

师:那是一种什么心情?生:可高兴可高兴了。

生:是种自豪的心情,是一种骄傲的心情。

师: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师:读得好,老师感到了那种发自内心的力量的爆发。

所以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宣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生读第六自然段)生3:老师我觉得这里有两个词最能体现人们的心情。

一个是“欢呼”,一个是“欢跃”,把人们当时的那种激动的心情表现出来了。

生甲4: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不再被压迫和欺凌,新中国人民从那一刻起就当家作主了。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开国大典》教学实录一、影片导入,烘托氛围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十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生:国庆节。

师: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也是祖国母亲的生日。

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

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隧道,重温那一段激动人心的时刻。

看看哪一个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示课件:影片《开国大典》师:说说看哪一个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1:天安门前的人真多呀!多得可以用人山人海这个词语来形容,人们敲着锣,打着鼓,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师:这么隆重的日子,震撼着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生2:人们的欢呼声如雷贯耳,我感觉自己也激动得无法用语言表达。

师:这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声音。

生3: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强大的军队和先进的战斗武器,证明我们中国人不比别人差。

师:是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让我们随着历史的长河逆流而上,一起走进1949年的开国大典。

来,齐读课题,再读。

师设疑:说说对文题中“典”字的理解。

生:“典”就是典礼。

师:是的,“典”指的是盛大、隆重的仪式、典礼。

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

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样的典礼呢?请准确地介绍。

生:是开国大典,就是新中国成立时举行的典礼。

师:学习学习,贵在量化。

大家在思考的过程中读出了文题的意思。

学习本篇课文,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温故知新出示课件:导学案师:课前大家对照自学提纲已经对课文进行了初步学习,下面我们师生合作汇报预习情况。

1、检查朗读师:我们还是以小组为单位组长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师:你们在读书,老师也在认真地读你们!下面请各小组长汇报自己组的朗读情况。

生①:我们组进行了分句朗读。

(第四段)师:有了小组长的带领,每个人朗读的有滋有味。

真好!生②:我们组进行了集体朗读。

师:大家的朗朗读书声,说明课前预习成果显著,学习目标2完成得非常好。

2、识记生词(1)师:瞧,生词搬到了黑板上,不知你是否还认识它们?A、齐读B、男、女生赛读(2)“瞻仰”是什么意思?谁能用瞻仰说句话?文中谁在瞻仰,找出有关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大典》教学实录课前交流师:你们能不能猜出张老师现在的心情?生:激动生:紧张生:高兴师:这些心情同学们有没有?生:有师:咱们这就叫不约而同。

张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两份礼物。

看看吧【出示学生写的信】师:听到了这一连串的问题了吗?想解答吗?咱们班的百灵鸟、播音员是谁呀?小作家呢?师:其实在老师心中你们每个人都是百灵鸟、小作家,只要你们敢于展示自己,都是最棒的。

师:再来看第二份礼物:出示林妙可演唱的《歌唱祖国》师:同学们,这一首歌唱祖国是老师最喜欢的。

50多年来,这首歌一只伴随我们的祖国一路走来,今天我们在英雄城市南昌又一次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触。

我想就带着这感触开始今天的学习。

上课:师:先请同学们看张老师写课题,注意这个“典”是个生字。

板书“开国大典”。

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生:典礼。

师:“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生:隆重生:盛大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生: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典礼。

师: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

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去体验新中国成立带给人们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记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课文记述了哪些场面?生:开始举行典礼的时候是群众从大老远赶来了。

她是用一句话来概括的,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群众进场。

板书“群众进场”生:开国大典非常盛大,人非常多。

生:我还看见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还看到升国旗,奏国歌。

师:这都是典礼仪式的场面,(板书典礼仪式)典礼仪式之后呢?生:阅读式和游行师:真好,你一口气说出了两个场面。

(板书阅兵式游行)师:同学们通过浏览课文,对开国大典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课文就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这4个盛大隆重的场面。

可是要想真正地走进开国大典,就必须走进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走进这一个个盛大隆重的场面之中,走进参加典礼的人群之中。

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进“典礼仪式”这个场面,用心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

生:默读课文。

师:谁来读?你勾画了哪些句子。

生:我勾画了第五段。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师:张老师听到了掌声,就在在这段课文中还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掌声。

生: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师:此时的天安门广场就是一个欢乐的海洋。

生: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

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师: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气氛?生:热烈的气氛。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你们紧紧抓住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感受到了气氛的热烈庄严。

可究竟是什么激动着人们的心,使他们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呢?就让我们依顺序品读交流这些描写群众反应的语句,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吧!师:谁先来读第五自然段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生: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如果只请你读写群众反应的句子怎么读?生: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还有吗?生: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师:我听到了掌声,还看到了目光。

从这“一齐”中,你读出了什么?生:喜悦。

生:三十万人都很喜爱自己的领袖。

师:换一个词:热爱。

三十万人动作一样,有人指挥吗?生:没有师:这就叫“不约而同”。

师:正因为这30万人拥有着不约而同的情感,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目光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谁来读第五自然段?生: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想读的同学一齐读!生:(齐读)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生:第七段: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出示: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又是“一齐”。

30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生:这三十万人非常激动,行动都一样的,一起欢呼和欢跃。

生:他们此时的心情非常激动,盼望许久,终于等到了。

师:眼前有画面,心中有画面,这一定能读好。

谁来读?生: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真能看出来你很激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你们感受到了什么?生:中国是很广的。

师:没错,这声音传得多远呀,传到各个角落。

谁再读,通过朗读把声音传远一点。

生: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男女生合作读。

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生(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

生:(男):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听到同学们的朗读,张老师也想读,听张老师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

它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听出不同了吗?生:书上这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你读成了它。

师:哪一句更好?生:不用重复了师:你认为张老师的好。

生:我认为书上的好,如果不重复,感受不到这样的威严。

生:采用排比,气氛更强烈师:张老师纠正一下,这是用的反复,可不是排比。

一齐读,读出这气势,读出这情感。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生:指的是人民群众的欢呼师:有没有不同的?生:指的是毛泽东同志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师:正是这宣告,激动着人们的心。

再读读这宣告。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师:他读得很认真,可是老师感觉他的朗读里还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

当我们理解了第六自然段的三四两句时,一定会对这声宣告有更深的理解。

生: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师:放CAI。

激情讲解: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斗换来的,多少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舍生取义。

这是倒在长征途中的小红军;这是宁死也要保住党的机密的小雨来;这是顶天立地、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这是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董存瑞,他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新中国,前进!”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才迎来了新中国在今天的成立。

这声宣告怎能不激动人们的心?谁再来读这句宣告?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师:这庄严的宣告……生:(接读)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让我们亲眼见证这伟大的时刻吧!(放CAI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视频。

)师:一起背。

把这欢呼,这欢跃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

生: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接着,升国旗。

群众的反应是怎样的?谁接着读?生: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如果你们就是这30万人中的一员,当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时,你会怎样做?生:我会脱帽肃立,看我们新中国的国旗是多么鲜红。

师:你会怎么做,你会和他一样吗?生:是的。

师:我们也不约而同地脱帽肃立,抬头瞻仰。

这是为什么?生:因为新中国成立了!生:因为我是中国人生:当我看到国旗升起来时,我会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自豪!师:,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你们千言万语就化作这一句。

(板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师:(放CAI)这就是天安门上升起的第一面红旗,岁月流逝,我们的新中国度过了59岁的生日。

这是香港回归,这是奥运会上三面国旗同时升起,这是神州八号升天时升起在太空的国旗。

在这59年里,五星红旗一次次地升起。

这一面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一定一次次激动着你的心灵。

来,孩子们,拿起笔,把最使你激动的那一个场面写下来吧!你也可以像作者那样,一方面描写主要人物,一方面描写群众反应。

生:(写话)师:当红旗在太空升起……生:我的心情满怀激动,43年前苏联宇航员在太空行走,43年后,我们中国人终于来到了这个浩渺的空间。

你真了不起,我们中国人迈出了太空行走的第一步,我们就这样站立。

师:孩子们,这一面面五星红旗升起,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宣告:昏睡的雄狮苏醒了,发威了;东方的巨人崛起了,强大了。

这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也会成为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那是因为,读:生: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此时,我们才会真正读懂会场上那一阵阵的掌声、欢呼声,这掌声,这欢呼都是因为:生(读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再读。

生(读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此时,我们才会真正了解了人民的感情澎湃,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

生: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师:这掌声就是人们心情的流露。

同学们,让我们再从群众进场,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这些盛大隆重的场面中走进开国大典,感受开国大典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