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接触网实训作业程序及评价考核标准-环节吊弦制做

合集下载

接触网实训作业程序及评价考核标准-环节吊弦制做

接触网实训作业程序及评价考核标准-环节吊弦制做

接触⽹实训作业程序及评价考核标准-环节吊弦制做接触⽹实训作业程序及评价考核标准-环节吊弦制做(⼀)⽬的更换吊弦作业时使⽤。

(⼆)作业条件1、⼈员:1⼈。

2、⼯具:个⼈⼯具。

3、材料:φ4.0铁线。

4、型号:为300×300×900mm三节五环φ4.0铁线吊弦。

5、时间:8分钟内完成。

(三)质量1、单节吊弦长度允许误差为±10mm。

2、环圈为⽔滴状,环径长40mm,宽25mm,误差±5mm。

3、环⼝处紧贴本线缠绕2.5-3圈,绕线与绕线之间⽆缝隙,绕线⽆翘头。

4、相连两环⾯应垂直。

5、缠绕本线应密贴。

6、吊弦⽆伤线。

7、吊弦环⾯应正。

(四)安全1、制做过程中⼈员不得受伤。

2、按规定穿戴好劳保⽤品。

3、按规定正确使⽤⼯具。

(五)评价办法(六)试题⼀、判断题:1)制作环节吊弦时,吊弦环⾯应正。

(√)2)制作环节吊弦时,相连两环⾯应平⾏。

(×)3)制作环节吊弦时,缠绕与本线应密贴。

(√)4)制作环节吊弦时,吊弦⽆伤线现象。

(√)⼆、选择题:1)制作环节吊弦时,单节吊弦长度允许误差为±(B)mm。

A、5B、10C、202) 制作环节吊弦时,环圈为⽔滴状,环径长(C) mm,宽25mm,误差±5mm。

A、25B、5C、403) 制作环节吊弦时,环⼝处紧贴本线缠绕(A)圈,绕线与绕线之间⽆缝隙,绕线⽆翘头。

A、2.5-3B、3C、2-34) 制作环节吊弦时,环圈为⽔滴状,环径长40mm,宽(A) mm,误差±5mm。

A、25B、5C、405) 环节吊弦采⽤φ(C)铁线。

A、1.6B、8C、4.06) 制作环节吊弦时,环圈为⽔滴状,环径长40mm,宽25mm,误差±(B)mm。

A、25B、5C、40。

学生接触网吊弦实训报告

学生接触网吊弦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接触网作为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对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对接触网专业的认识,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我们班级于近日开展了接触网吊弦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接触网吊弦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目的1. 理解接触网吊弦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掌握接触网吊弦的安装、调整和检测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 提高学生对接触网安全运行的认识。

三、实训时间与地点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训地点:XX轨道交通接触网实训基地四、实训内容1. 接触网吊弦的基本知识(1)接触网吊弦的定义:接触网吊弦是连接接触网支柱与接触网承力索的金属部件,其主要作用是传递电流、支撑接触网承力索和保证接触网高度。

(2)接触网吊弦的分类:根据材质和结构,接触网吊弦可分为铜吊弦、铝吊弦和钢吊弦等。

2. 接触网吊弦的安装(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检查吊弦、承力索、支柱等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安装过程中安全可靠。

(2)安装步骤:① 在支柱上安装吊弦支架;② 将吊弦套入支架孔内,确保吊弦与支架固定;③ 将承力索穿过吊弦,并调整承力索与吊弦的连接位置;④ 调整吊弦长度,确保接触网高度符合设计要求;⑤ 检查吊弦安装质量,确保安装牢固、安全可靠。

3. 接触网吊弦的调整与检测(1)调整方法:根据接触网高度要求,调整吊弦长度和承力索与吊弦的连接位置。

(2)检测方法:① 使用接触网检测仪器检测接触网高度、承力索张力等参数;② 观察接触网吊弦的磨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更换;③ 定期检查吊弦安装质量,确保接触网安全运行。

4. 安全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2)佩戴安全帽、手套等防护用品;(3)操作过程中注意周围环境,防止发生意外;(4)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上报。

接触网实训作业程序及评价考核标准-检调及局部更换接触线11页word文档

接触网实训作业程序及评价考核标准-检调及局部更换接触线11页word文档

接触网实训作业程序及评价考核标准-检调及局部更换接触线(一)目的规范接触线的检调工作,掌握局部更换接触线的基本工艺。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接触线的线面校正、校直、磨耗测量和调整接触线位置、接触线补强等作业。

(三)所需人员,机具,材料1、人员:1人。

机具:作业车、车梯、激光测量仪、测杆、道尺、线坠、钢卷尺、滑轮组、钢丝套子、手锤、校正扳手、温度计、工具包、游标卡尺、手扳葫芦、双钩紧线器、平挫、断线钳、五轮导线校直器、力矩扳手等。

2、材料:定位环、定位线夹、开口销、Φ4.0镀锌铁线、吊弦线夹、吊弦、钢线卡子、接头线夹、黄油、接触导线等。

3、技术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接触网装配图、安装曲线图、接触线导线磨耗换算表。

(四)工作程序及方法⑴、校正接触导线线面1、接触线线面不正时,易造成线夹偏斜和打、碰弓,可利用校正扳手整正线面。

2、若一跨距内线面普通偏斜,则需用两个校正扳手从一个定位开始,一步一步校正至另一个定位。

作业时,一个校正扳手卡着导线固定不动,用另推一个校正扳手卡着导线向相反方向轻轻扭动,随后放开扳手,观察导线线面是否平整。

如果不平整,反复校正,直至使线面平整。

3、若一个跨距内只有少数地方线面不正,则可以用3个校正扳手,两个扳手固定两边不动,中间一个校正扳手扭动,直至使线面平整。

注意事项:1、在使用校正扳手时,要2—3人同时校正,每人负责一个校正扳手。

2、校正导线时要轻轻给扳手加力或减力,不可急剧加、减力,避免扳手反弹或脱落。

3、在校正导线时,避免产生新的导线扭面。

⑵、校正接触导线波浪弯当接触导线有波浪弯时,可使用五轮导线校直器校正导线波浪弯。

首先将五轮校直器卡在导线波浪弯平顺的一端,给五轮校直器加力,顺导线方向轻轻推动五轮校直器,直至推到导线平顺的部分为止。

一般均需要反复校直,直至满足技术标准为止。

注意事项:1、在给校直器加力时,要逐步逐次加力,避免加力过大推不动校直器或产生新的波浪弯。

2、在推动校直器时,要保持校直器运行角度一致。

接触网吊弦制作流程

接触网吊弦制作流程

接触网吊弦制作流程英文回答:As a professional in the field of overhead line construction, I am familiar with the process of making catenary wires. Catenary wires, also known as contact wires, are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electrified railway systems. 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carrying the electrical current from the power supply to the trains.The first step in the production of catenary wires is the selection of the appropriate materials. These wires are typically made of copper or aluminum due to their excellen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e selected material is then subjected to a series of processes to transform it into a wire suitable for overhead line use.The next step involves wire drawing, where the selected material is pulled through a series of dies to reduce its diameter. This process not only increases the wire's lengthbut also improves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wire is then annealed to relieve any internal stresses and improve its flexibility.Once the wire has been drawn and annealed, it is timefor stranding. In this process, multiple wire strands are twisted together to form a composite wire. The number of strands and the direction of twisting depend on the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overhead line system.Stranding helps increase the wire's strength and durability.After stranding, the composite wire undergoes a process called galvanization. This involves coating the wire with a layer of zinc to protect it from corrosion. Galvanization ensures that the catenary wire remains in good condition even in harsh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The final step in the production of catenary wires isthe application of a protective layer. This layer, often made of a polymer material, provides insulation and further enhances the wire's resistance to wear and tear. The protective layer also helps maintain the wire's electricalconductivity over time.中文回答:作为一名在接触网建设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我熟悉制作吊弦的过程。

接触网工实作项目评分表

接触网工实作项目评分表

项目:单开道岔线岔(标准定位)处吊弦制作及线岔检调(侧面限界:2800mm;导高:5800mm;结构高度:1300mm;缓和曲线地段)车间、工区:评价人(签字):时间:承力索(对接式)接头制作考核评分表车间、工区:考评人(签字):时间:项目:承力索断线接续(补偿绳脱出滑轮槽)车间、工区:考评人(签字):时间:电连接制作车间、工区:考评人(签字):时间:更换棒式绝缘子车间、工区:姓名:总用时:更换接触网下锚绝缘子车间、工区:姓名:总用时:考评人(签字):日期:承力索回头制作评分标准车间、工区:考评人(签字):时间:激光参数测量仪使用评分标准车间、工区:考评人(签字):时间:检调避雷器评分标准车间、工区:姓名:总用时:考评人(签字):日期:检调补偿装置评分标准车间、工区:姓名:总用时:考评人(签字):时间:检调分段绝缘器评分标准车间、工区:姓名:总用时:考评人(签字):日期:车间、工区:姓名:总用时:考评人(签字):时间:车间、工区:考评人(签字):日期:简易支柱立杆及装配评分标准(直线、正定位、侧面限界为3000mm)车间、工区:1、每一大项内各小项扣分累计超过大项总分值时,按大项总分值扣分;2、“按标准紧固力矩紧固螺栓”-在使用扭力扳手时,以扭力扳手设置力矩大小与螺栓标准紧固力矩作比较,没有扭力扳手时为紧固到零部件受扳手轻度敲击不松动。

3、对于实际提供的材料不能达到图纸要求的情况,以及受限于实作现场所提供条件的其他情况均应在主考人员提问前予以说明。

扭矩扳手使用评分标准车间、工区:姓名:总用时:考评人(签字):软横跨检调评分标准表车间、工区:考评人(签字):时间:腕臂地面组装实作项目评分标准直线、正反定位车间、工区:说明:1、按规定程序装配连接各部件后,在地面用粉笔画一直线代表支柱;2、零部件紧固力矩标准参照铁道部《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1999-01-01实施)。

考评人(签字):时间:整体吊弦制作评分标准车间、工区:姓名:总用时:评价人(签字):时间:终锚线夹制作考核评分表车间、工区:考评人(签字):时间:接触线对接接头制作评分标准表姓名计时得分考评人: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接触网工国家职业实用标准

接触网工国家职业实用标准

接触网工国家职业标准•日期:2007-3-1 来源:颂布时间:颂布单位:文号1.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接触网工。

1.2职业定义安装、调试、检修、保养铁路电气化牵引供电接触网设备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条件室外、全天候、高空、高电压。

1.5职业能力特征有获取、领会和理解外界信息的能力,有语言表达以及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好;有空间想像及一般计算能力;心理及身体素质较好,无职业禁忌症(恐高症、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病等);听力及辨色力正常,双眼矫正视力不低于5.0。

1.6基本文化程度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1.7.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根据《铁路特有职业(工种)培训制度》确定。

1.7.2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技能培训基地、演练场或作业现场,有必要的设备、工具、量具、仪表等。

1.8鉴定要求1.8.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正规专业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

(2)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及以上。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接触网中级工实作评分标准

接触网中级工实作评分标准

接触网工岗位技能鉴定实作评分标准
初级工:
一、导线磨耗测量
1、要求:用游标卡尺测导线磨耗,并查导线磨耗换算表。

二、如何进行接触网验电接地
1、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验电接地的全过程。

三、行车防护时,如何显示防护手信号
1、要求:根据监考人员要求向列车显示10个防护手信号(昼间、夜间各5个)。

四、如何阅读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1、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一张区间或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内的图例标识含义写出。

五、人工制作环节吊弦
1、要求:用直径4.0铁线制作一串环节吊弦,类型为Ⅱ型(400×300×900)。

六、如何测量曲线定位的拉出值及导高
1、要求:测量不同曲线半径处的定位的拉出值及导高三个。

七、如何进行隔开倒闸
1、要求:进行隔离开关分、合闸操作。

中级工
一、组组装隔离开关(2人一组)
1、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两人配合将一台拆散的隔离开关组装好,并达到技术标准。

二、地面组装分段绝缘器
1、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两人一组将一台拆散的分段绝缘器组装好,达到技术要求。

三、单人制作回头(JL—50)
1、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一段JL-50钢绞线制作成回头。

四、地面组装腕臂(拉杆、软定位)(2人)
1、要求:根据所给的零件和材料,在规定时间内组装成链型悬挂曲线外侧中间支柱
(软定位)腕臂。

五、两人一组收放补偿绳(2人)
1、要求:在现场两人一组配合将补偿绳收(放)100mm(钢绞线)。

接触网日常检修作业检修工艺

接触网日常检修作业检修工艺

接触网日常检修作业检修工艺1、吊弦制作1.工具材料:2m 卷尺、个人工具、帆0铁线。

2.时间:6min3.安全用品:着工装、手套、安全帽。

4.技术要求(1)制作一根三节吊弦,标准长度为600mm+300mm+900mm,下料长度为900mm +600mm十1000mm。

(2)吊弦环缠绕圈数2.5~3圈(从交叉处起算),缠绕的第一圈交叉后应够90度,匝间应密贴,双环时两环互相垂直,缠绕余头不超过100。

,环孔呈水滴状长25~40mm,宽20~25mm,收口处线头不得上翘。

(3)吊弦不得有明显伤痕,手不得有刮伤、划伤现象,必须戴手套操作。

2、承为索回头制作1.工具材料:工具袋、2mm卷尺。

手锤、个人工具、GJ-70钢绞线、70型楔形线夹、细绑线。

大剪子。

2.时间:5min3.安全用品:着工装、手套、安全帽。

4.技术标准(1)承力索回头从线夹边沿算起450~500mm。

(2)钢绞线在线夹内的回头应与楔子密贴,楔子必须打紧。

(3)承力索不得散股和扭劲。

(4)线夹与承力索回头不得有重伤。

(5)对回头端部进行绑扎,如绑扎一处则离回头端部50mm处开始,绑扎长度为100mm。

如绑扎两处,则每处绑扎20mm,相距100~150mm扎第二处,回头露50mm。

(6)工序正确无返工现象。

(7)不得带手套握手锤,手和腿无碰伤,操作正确。

3、隔离开关检调1.工具材料:GW。

-35开关、2mm卷尺、个人工具、平挫、砂纸、钢丝刷、0.05X10mm 卷尺。

水平尺、工具袋、小绳、黄油、抹布、垫片。

2.时间:不更换只检调15min。

3.安全用品:安全带、着工装、手套、安全帽、安全合格证。

4.技术标准(1)分闸角度为90•土1•,分合问止钉间隙l~3mm。

合问时,闸刀要水平,两间刀中心线相吻合。

(2)绝缘瓷柱清洁、无裂纹、破损,铁件无锈蚀现象,绝缘瓷柱破损面不得超过300mm2。

(3)触头接触良好,瓷柱转动灵活,对于线接触,塞尺应进不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网实训作业程序及评价考核标准-环节吊弦制做
(一)目的
更换吊弦作业时使用。

(二)作业条件
1、人员:1人。

2、工具:个人工具。

3、材料:φ4.0铁线。

4、型号:为300×300×900mm三节五环φ4.0铁线吊弦。

5、时间:8分钟内完成。

(三)质量
1、单节吊弦长度允许误差为±10mm。

2、环圈为水滴状,环径长40mm,宽25mm,误差±5mm。

3、环口处紧贴本线缠绕2.5-3圈,绕线与绕线之间无缝隙,绕线无翘头。

4、相连两环面应垂直。

5、缠绕本线应密贴。

6、吊弦无伤线。

7、吊弦环面应正。

(四)安全
1、制做过程中人员不得受伤。

2、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3、按规定正确使用工具。

(五)评价办法
(六)试题
一、判断题:
1)制作环节吊弦时,吊弦环面应正。

(√)
2)制作环节吊弦时,相连两环面应平行。

(×)
3)制作环节吊弦时,缠绕与本线应密贴。

(√)
4)制作环节吊弦时,吊弦无伤线现象。

(√)
二、选择题:
1)制作环节吊弦时,单节吊弦长度允许误差为±(B)mm。

A、5
B、10
C、20
2) 制作环节吊弦时,环圈为水滴状,环径长(C) mm,宽25mm,误差±5mm。

A、25
B、5
C、40
3) 制作环节吊弦时,环口处紧贴本线缠绕(A)圈,绕线与绕线之间无缝隙,绕线无翘头。

A、2.5-3
B、3
C、2-3
4) 制作环节吊弦时,环圈为水滴状,环径长40mm,宽(A) mm,误差±5mm。

A、25
B、5
C、40
5) 环节吊弦采用φ(C)铁线。

A、1.6
B、8
C、4.0
6) 制作环节吊弦时,环圈为水滴状,环径长40mm,宽25mm,误差±(B)mm。

A、25
B、5
C、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