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珠链

合集下载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药物名称庆大霉素药物别名英文名称 Gentamicin说明注射液:每支20mg(1ml);40mg(1ml);80mg(2ml)。

片剂:每片40mg。

庆大霉素珠链:系由塑料制的小珠,串连成链,含有庆大霉素,放置脓腔中,缓慢地释放药物起局部抗菌作用(1mg=庆大霉素1000单位)。

滴眼液:8ml(40mg)。

功用作用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某些吲哚阳性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某些奈瑟菌、某些无色素沙雷杆菌和志贺菌等革兰阴性菌有抗菌作用。

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株)对本品敏感;链球菌(包括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粪链球菌等)均对本品耐药。

厌氧菌(拟杆菌属)、结核杆菌、立克次体、病毒和真菌亦对本品耐药。

近年来,由于本品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逐渐增多,绿脓杆菌、克雷白杆菌、沙雷杆菌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对本品的耐药率甚高。

肌注本品 1.5mg/kg后30~60分钟或静滴(历时30分钟)同量药物30分钟时血药达峰,为4~8μg/ml;谷浓度则低于2μg/ml。

Vd为0.25L/kg,t1/2为1.8~2.5小时。

本品注射后24小时内有40%~65%药物以原形自尿排泄。

主要用于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对中枢感染无效)。

用法用量(1)肌注或静滴,1次80mg,1日2~3次(间隔8小时)。

对于革兰阴性杆菌所致重症感染或绿脓杆菌全身感染,1日量可用到5mg/kg。

静脉滴注给药可将1次(80mg),用输液100ml稀释,于30分钟左右滴入。

小儿1日3~5mg/kg,分2~3次给予。

(2)口服,一次80~160mg,一日3~4次。

小儿每日10~15mg/kg,分3~4次服,用于肠道感染或术前准备。

注意事项(1)本品血药峰浓度超过12μg/ml,谷浓度超过2μg/ml以上时可出现毒性反应,对于肾功能不全者或长期用药者应进行药物监测。

抗生素药珠植入术和闭合灌洗引流术治疗骨髓炎疗效对比

抗生素药珠植入术和闭合灌洗引流术治疗骨髓炎疗效对比

2 1 细 菌培 养 结 果 .
5 4例 患 者 中共 5 2例进 行 细
菌培养 , 阴性 1 , 4例 阳性 3 。培养 出的最常见 的 8例
致病 菌是金 黄色 葡 萄球 菌 , 1 共 4例 , 次 是 表皮 葡 其
12 手 术方 法 .
A组 在清创 完毕 后 , 参考 张 光铂 …
萄球 菌 , 5例 , 共 其他 分 别 为 大肠 埃 希 杆 菌 、 铜绿 假 单胞菌 、 阴沟肠杆 菌 、 肠 球 菌各 2例 , 炎 克雷 伯 粪 肺
2 2 手术 及 住 院 情况 . 5 4例 患者 中 除 1 无 内 2例
固定存 留和 3 例在后期治疗 时取 出内固定外 , 其余 3 全 部 在初 次 清 创 时 即取 出 内 固定 。A、 9例 B组 平
管一 根 , 层 缝 合 伤 口。引 流 管 不 加 负 压 , 后 4 逐 术 8

7 2 h拔 管 。 同样使 用 广 谱 抗 生 素 静 点 。术后 复
查血 沉 ( S 和 C反应 蛋 白( R ) 根据 结 果再 决 E R) CP , 选 取 18 9 4年 9月 ~ 0 6年 1 20 1月
生素 , 脉 给药 2~ 静 3周 后 , 为 口服用 药 4周 。使 改
用 的抗生 素 同样 根据 药敏 结果决 定 。 14 统计 学方 法 . 采 用 S S 0 0软 件 对 两组 的 PS1. 住 院时 间 、 术 次数 、 手 治疗 效 果 进行 对 比 , 用 t 采 检 验或 检 验 , P≤0 0 以 .5为有统 计学 差异 。
定是 否重 复这一 过程 。
1 1 临床 资料 .
我 院收治 的 骨 髓 炎 患 者 5 4例 , 中男 4 其 5例 、 9 女

抗生素缓释系统在骨科的应用_栗向东

抗生素缓释系统在骨科的应用_栗向东

究,通过狗骨髓炎模型证实其治疗骨髓 成骨能力。Z1,[% 等 C!J D 对混合有 S"" 倍 局部药物浓度为\ 第 J N 达到 #9Q ![ R 25,
炎 效 果 与 用 <??@ 作 为 载 体 无 明 显 区 最小抑菌浓度抗生素的异体脱钙骨在慢 第 V N 达到 !#! ![ R 25,第 #9 N 达到 #!9
: 六 ; 聚乳酸 R 羟基乙酸:AB*0&’ 等 C#S D 常 规 处 理 后 植 入 混 合 有 抗 生 素 的 异 体 ![ R 25。IB%5&[ 等 C!V D 报告局部应用庆大
对聚乳酸 R 羟基乙酸作为载体进行了研 骨,可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并有良好的 霉素 <??@ 珠链在动物实验中可获得的
物释放动力可通过改变多聚体组成、相 栗向东等 C!9 D 用经脱蛋白及部分脱钙的牛 V! % 内为 Q6 ! ^ J9S6 7 ![ R 25. V! ^ 87 %
对分子质量大小、几何形状进行调节。此 松质骨作为载体与骨形态发生蛋白和庆 为 S6 S ^ !7Q6 Q ![ R 25。
复合物对多数抗生素相容而不像 <??@ 大霉素复合制成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
中华骨科杂志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 ’()* + ,-.(/01 2/34564- $%%%1 7/89 $%1 2/9 &&
抗生素缓释系统在骨科的应用
·!"#·
·综述·
栗向东 胡蕴玉
抗生素缓释系统是近 $% 年来在一 成形术术后感染中的显著作用以来,局 术进行治疗的 $$B 例开放性骨折患者的
并不平行 ;& <,因而即使全身应用大剂量 理中预防感染1 复杂骨折术后感染率高,

VSD负压持续吸引+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31例骨折术后感染

VSD负压持续吸引+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31例骨折术后感染

VSD负压持续吸引+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31例骨折术后感染[摘要] 目的探索抗生素骨水泥链珠联合vsd负压引流在治疗骨折术后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3月采用抗生素骨水泥链珠联合vsd负压引流治疗的骨折术后染31例,术后均随访3个月。

结果使用抗生素骨水泥链珠联合vsd负压引流治疗31例骨折术后感染,创面愈合时间短,创面清洁,肉芽组织生长良好。

结论抗生素骨水泥链珠联合vsd负压引流能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患者费用,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在治疗骨折术后感染效果显著。

[关键词] 抗生素骨水泥链珠;vsd负压引流;骨折术后感染[中图分类号] r683.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0616(2012)21-174-02clinical research of 31 patients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fter fracture by antibiotic bone cement chain beads and vsd drainage applicationzhao?weixia??liao?zhonglin??zhou?caibo??zeng?zhijun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jiangxi huaren hospital,nangchang 330025,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antibiotic bone cement chain beads and vsd drainage intreatment of fracture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methods 31 patients of fracture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were cured with antibiotic bone cement chain beads and vsd drainage from september 2010 to march 2012.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ing up three month. results the antibiotic bone cement chain beads and vsd drainage had the aintain effective drainage time,there were effective in cleaning wound, promoting the granulation tissue and wound healing. conclusion the antibiotic bone cement chain beads and vsd drainage technolog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suffering of patients, reduce patient costs,and it has simpler operation,easier to master, more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for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fter fracture.[key words] antibiotic bone cement chain beads;vsd drainage;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fter fracture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是创伤骨科在临床中的难题之一,其病程往往迁延难愈,易并发窦道、骨不连,如治疗不当会转为慢性骨髓炎,还会出现骨坏死,致骨缺损[1],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持续负压引流(VSD)结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治疗骨折术后感染效果分

持续负压引流(VSD)结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治疗骨折术后感染效果分

持续负压引流(VSD)结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治疗骨折术后感染效果分析及护理研究发表时间:2016-06-23T13:52:45.9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6期作者:李田云徐新娟[导读] 骨折术后感染是创伤骨科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加之手术中常使用金属植入物从而增加了伤口感染的危险性。

李田云徐新娟(江苏射阳县人民医院江苏盐城 224300)【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闭式引流(VSD)结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治疗骨折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分析我院骨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骨折术后感染13例患者,均使用持续闭式引流(VSD)结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治疗,经过积极的护理配合,随访其临床效果。

结果:13例患者无一例需取出原内固定物重新或者更换固定材料,术后感染治愈,平均随访10.5月;结论:持续闭式引流(VSD)结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治疗骨折术后感染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可缩短住院时间,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持续闭式引流;骨水泥链珠;术后感染;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291-02骨折术后感染是创伤骨科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加之手术中常使用金属植入物从而增加了伤口感染的危险性,一旦感染,后果严重,有的要重新二次手术取出钢板,甚至造成慢性骨髓炎或需要截肢[1]。

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而骨水泥抗生素珠链是目前骨科临床较常用的一种局部缓释抗生素技术,为解决目前常规全身静脉用药方式效率不高且毒性较大这一缺陷的一种新型局部给药方式。

本院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采用持续闭式引流(VSD)结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保留植入物治疗各类骨折术后感染 13例,效果良好.现就13例病例的护理观察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7例,女6例;年龄41~58岁,平均49.5岁。

其中闭合性骨折3例,开放性骨折10例;上肢2例,下肢11例,均行钢板固定,感染均发生在术后2~3周,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溃破和流脓现象。

抗生素骨水泥珠链置入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手术配合10例体会

抗生素骨水泥珠链置入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手术配合10例体会

抗生素骨水泥珠链置入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手术配合10例体会张玉东;柏风华;曹新华;李红艳【摘要】慢性骨髓炎是一种难治性疾病,手术治疗方法很多,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及各自的适应证.自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我院采用反复多次清创骨水泥珠链置入治疗慢性骨髓炎10例,均取得优良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护理要点介绍如下.【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1(020)024【总页数】1页(P119)【关键词】慢性骨髓炎;抗生素骨水泥珠链置入;手术配合【作者】张玉东;柏风华;曹新华;李红艳【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灵武中心医院,宁夏灵武751410;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灵武中心医院,宁夏灵武751410;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灵武中心医院,宁夏灵武751410;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灵武中心医院,宁夏灵武7514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2慢性骨髓炎是一种难治性疾病,手术治疗方法很多,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及各自的适应证。

自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我院采用反复多次清创骨水泥珠链置入治疗慢性骨髓炎10例,均取得优良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21~72岁,平均(40.2±2.6)岁。

其中:开放性骨折感染6例,内固定术后感染4例;股骨下段l例,胫骨上段3例,胫骨中段2例,胫骨下段2例,足部趾骨2例;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12年;伴有窦道6例,均采用反复清创骨水泥珠链置入的方法,术后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2 手术配合2.1 术前准备2.1.1 心理护理慢性骨健炎患者多因病程长,感染难以控制,肉体上承受较大痛苦,精神刺激严重,产生焦虑、恐惧、压抑、悲观、消极等不良心理反应,因此,巡回护士术前访视时应主动向患者做自我介绍,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做好解释,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疑虑,缓解紧张情绪绪[1]。

手术联合抗生素珠链置入治疗慢性骨髓炎

手术联合抗生素珠链置入治疗慢性骨髓炎
4 讨论
1例 , 5 胫骨2 例, 骨3 5 腓 例。脓液细菌培养 , 金黄色 葡萄球菌 3 例 , 5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5 , 例 阴沟肠杆菌 感染 3 , 例 表皮葡萄球菌感染 5 ,例无细菌生长 , 例 2 4 例 对万 古霉 素或达 力新 敏感 , 例对 庆大 霉素 5 3 敏感 。
4 ~7 后 拔 除 引流 。必要 时可 多 次 清创 , 密 缝 8 2h 严 合 深部 组织 , 手 术切 口 , 闭合 选择 适 当 的外 固定 固定
患肢 。
放性骨折感染所致 , 在医学科学技术高度发达 的今 天, 慢性骨髓炎治疗起来仍十分 困难。我院2 0 年 00

2 0 年 问 , 5 例慢性 骨 髓炎 患者 进行 手术 病 灶 08 对 0
2 8 3
中国中西 医结合外科杂志 2 1 年 4 l l 卷第 2 00 f第 6 期
重 )或 C M机被 动 锻炼 。6 8 , P 周后 可部 分 负重 , 定
中华创伤骨折杂志 ,0 5 7 1 :8 2 0 , ( )9 . [ 荣 国威 , 3 】 王亦 璁 , 孟继懋 , 骨与关节损伤【 】 京 : 等. M. 北 人民卫生 出
2 治疗 方 法
慢性骨髓炎属中医无头疽范畴 , 多由疔、 疖及急 性热病后治疗或护理不当, 或是外伤开放性骨折 , 局
部 骨骼 损伤 , 正气 亏 虚 , 毒 内盛 , 窜入 里 , 邪 深 留于筋
骨而发n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慢性 骨髓炎 的病因发生很大的变化 , 现在临床上慢性骨髓炎常 见于血源性感染 、 外伤 、 骨折 内固定术后等 。当急性 炎症消退后 , 留有死腔 , 若 即可发展为慢性骨髓炎 。
版 ,0 1 10 — 10 2 0 : 18 1 i 。

抗生素珠链在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

抗生素珠链在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s y s t e mi c a n t i b i o t i c t r e a t me n t , a n d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u s e d a n t i b i o t i c b e a d s t o i f l l d e a d s p a c e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C o mp a r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t w o g r o u p s a f t e r 3 we e k s . R e s u l t s I n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 ra f c t u r e s o f 1 2 e a s e s we r e a l l a t o r n e a r a n a t o mi c r e d u c t i o n a n d h e a l e d , w i t h 1 1 c a s e s
P e o pl e’s Ho s p i t a 1 o f Hu i z h o u C i t y , Hu i z h o u 5 1 6 2 2 1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e c t o f a n t i b i o t i c b e a d s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珠链自从Buchholz等于1970首次提出在丙烯酸骨水泥中加入庆大霉素可预防患者人工关节感染的观点,人们开始认识局部给药系统。

从载药骨水泥用于外科预防感染,很快发展成加入高剂量的抗生素局部植入治疗感染假体和骨髓炎使难于治愈的骨感染得到有效的治疗。

抗生素骨水泥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其预防人工关节感染的应用价值目前还存在争议。

与应用治疗不同,抗生素骨水泥应用于预防的浓度有严格限制,否则会影响骨水泥的机械性能和固定效果,一般认为每40g骨水泥中加载抗生素含量≤1g是安全的[ 1]。

抗生素骨水泥珠链的制备将抗生素粉剂与骨水泥粉按1∶5 比例混匀后加入单体调成半湿状制成直径6~8 mm 的药珠用3股10号丝线将药珠串成珠链植入病灶或骨缺损区消灭死腔[ 2]。

抗生素骨水泥的发展首先局部应用的抗生素是磺胺类药物。

当时用于局部的抗生素种类很有限,主要是青霉素G、四环素、氯霉素,而链霉素和万古霉素被认为毒性过大。

由于新开发的全身性使用的抗生素不断出现,使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骨科感染的治疗更有效、方便。

操作烦琐的闭合冲洗和隔离灌注逐渐被淘汰。

近年来,抗生素骨水泥还被用在首次关节置换术中。

对于慢性骨髓炎或开放性骨折导致的骨缺损,将抗生素骨水泥念珠暂时(数周至数月)填入清创后骨的死腔,可提供局部高浓度的抗生素。

必要时,合并使用全身性抗生素,待新鲜肉芽生成后,取出念珠并植骨。

随着抗生素工业的发展,针对致病菌谱的变化和致病菌的敏感性与耐药性, 更多的抗生素被加入骨水泥,并试用于临床。

因此,各种抗生素加入骨水泥后的作用机制、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抗生素对骨水泥的物理性质可能造成的影响受到各界的关注[ 3]。

1、抗生素珠链作用机制通过感染骨的组织学和微生物学,可以看出局部使用抗生素能以有效浓度穿透正常组织并能杀死细菌。

有实验证明,荧光素注射到正常骨后,在小管和哈佛(氏)系统(骨)有穿透进的抗生素。

现代手术具有严格的无菌条件及规范化的操作技术,且进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使术后人工关节感染率有所下降。

但仍保持在1%左右。

关节置换术引起的人工关节深部感染与一般感染不同,细菌极易在金属假体和骨水泥表面粘附定植。

由于缺乏血供该处细菌可避开机体的免疫系统而繁殖,且假体植入后人体的免疫应答在假体表面形成一种菌膜(bacterial biofilm)的粘液保护层,此保护层为免疫耐受区域,一旦细菌到达假体表面,即粘附在上面这个过程主要受细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假体粗糙度和电极性等调控口体外研究表明,骨水泥本身也易受细菌定植,将各种生物材料与凝固酶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起培养,结果发现骨水泥表面的细菌数是不锈钢材料的15倍,是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的4倍。

金属表面粗糙度明显影响细菌的粘附力[ 4],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对光滑界面有较强的粘附力。

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则对所有界面均有较强的粘附力。

此生物膜中的细菌受聚多糖一蛋白质复合物保护,抗生素较难渗透且附着的细菌生长缓慢,生理性能发生改变导致对抗生素耐药的产生。

如果要杀灭有生物被膜包裹的细菌,一般安全剂量的抗生素不能完成抗生素的浓度必须是通常剂量的10一100倍。

因此,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人工关节细菌感染常是无效的,抗生素骨水泥由于具有特有的局部释放特性,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工关节感染治疗中。

但有研究显示,抗生素骨水泥表面也有生物膜形成,因此它只能减少而并不能彻底消除生物膜的产生[ 1] 。

Elson 等研究表明,如果载抗生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放到紧靠骨皮质处,抗生素可以穿透密集的骨皮质,并且骨中的浓度要比安全范围内的全身用药更高;如果骨皮质中心髓管充满了载四环素的抗生素骨水泥, 浸在水浴中30min四环素从骨皮质里穿透小管,在96h 则完全穿透皮质。

2、试验研究可掺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的抗生素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a)能耐受骨水泥聚合过程中所产生的热;b)有水溶性, 能在周围组织中缓慢释放并达到有效杀菌作用的浓度;c)引起的局部炎症和过敏反应较小, 且不易产生耐药性)与骨水泥结合不应影响骨水泥的机械强度, 尤其是用于内植物固定时;e)应采用广谱抗生素, 能杀灭常见的病原体如葡萄球菌、表皮球菌、大肠杆菌和其他厌氧菌。

2.1体外研究许多试验对抗生素骨水泥中抗生素的释放和稳定性进行研究。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因抗菌谱广、耐热稳定性好、吸收迅速而被广泛应用于抗生素骨水泥。

万古霉素由于对甲氧西林的耐药菌同样有效而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

青霉素和头孢霉素尽管有足够的释放和稳定性, 但存在潜在的致敏性。

万古霉素和妥布霉素在一项为期9周的体外研究中, 最高浓度的释放发生在18 h, 是72 h 的3~5倍。

环丙沙星在近期被用于抗生素骨水泥, 它有较广的抗菌谱, 骨水泥中环丙沙星的释放浓度超过最小抑菌浓度, 时间长达42 d。

最近有研究表明环丙沙星可能会抑制骨、韧带和软组织的愈合, 这已引起骨科医生的注意, 认为在全膝置换手术中应谨慎使用[ 5]。

2.2 体内研究载药骨水泥局部释放抗生素的浓度远远超过静脉或口服抗生素时在血中浓度。

因此,证实了全身的安全性。

虽然, 每40g 骨水泥添加 3.6g 的妥布霉素, 但血药浓度仍低于3mg/ L 。

在一项34例接受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骨感染的临床试验中,平均使用3.4条Simplex骨水泥链,平均含有10.5g(范围3g~16g) 万古霉素和12.5g (范围 3.6g~19.2g) 庆大霉素,未发现不可逆的肾功能不全(数据发布在第13届骨骼感染协会年度会议和第71届矫形外科医师美国研究会年度会议) 。

抗生素自骨水泥或念珠向邻近组织渗透的动物和人体研究发现,在血肿、伤口渗出、肉芽组织和骨骼中,抗生素浓度因抗生素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抗生素长期存在,浓度高于血清中的测量值且高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折点。

对各种抗生素从Simplex 的释放进行监测中发现,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和妥布霉素在骨和肉芽组织中保持较高的浓度,头孢唑啉和环丙沙星在肉芽组织中浓度高但在血清和骨中低,替卡西林的释放特性则不甚理想。

2.3 临床研究2.3.1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虽然动物实验已证明抗生素骨水泥防治骨科感染有效,但以往对抗生素骨水泥在全关节置换术中预防感染的作用存在较多争论。

近几年,更多的临床病例证明,抗生素骨水泥对降低伤口深部感染风险甚至是晚期、低毒感染有重要作用。

但在初次关节置换中,由于感染率较低,作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耐药菌的产生,故不应作为常规使用。

2.3.2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目前, 这方面的动物实验资料和临床资料有限。

因为绝大多数医师认为,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最佳治疗首先应移走假体,对感染失活的组织仔细清创,清除已有的骨水泥,在此基础上同时使用抗生素。

这个方法使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治疗成功率提高[6 ]。

在假体重植时机(立刻或延迟翻修) 、抗生素组合(全身或局部或二者兼有) 等方面有不同看法。

欧洲医师喜欢进行期翻修术同时使用抗生素骨水泥, 更多的美国医师则喜欢局部使用抗生素骨水泥,同时使用全身性抗生素, 6wk 后行期翻修术[7 ]。

抗生素骨水泥还可供清创术与期翻修术之间使用。

2.3.3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动物实验证明, 抗生素骨水泥能防止骨髓炎的发展, 但不能清除感染, 而抗生素念珠效果更好。

但即便使用念珠,彻底清创仍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基础。

大型前瞻性多中心性的、随机研究也表明, 在混合感染中使用抗生素念珠与身用抗生素疗效差异不显著, 而清创、软组织覆盖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素更重要。

2.3.4修复开放性骨折时的感染预防: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急诊清创时,若失活组织范围不清,作为辅助疗法,加入抗生素骨水泥暂时充填死腔, 理论上可减少局部所含细菌, 避免感染。

Ostermann 等[23 ]报道,同样进行清创、固定、全身用抗生素后,用念珠组总体感染率明显低于不用念珠组。

但复合创伤情况复杂,如软组织损伤、污染,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等。

所以,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各种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3、FDA批准的载抗生素骨水泥目前, FDA 批准了5个载抗生素骨水泥产品。

SimplexP ,含1g 妥布霉素(St ryker Howmedica Osteonics , Mahwah ,NJ ) ; Palacos G ,含0.85g 庆大霉素(Biomet , Inc, Warsaw ,IN) ; Smart Set GHV 与MHV , 含1g 庆大霉素(DePuy Ort hopaedics , Inc1 ,Warsaw , IN)是4个批准的载抗生素骨水泥,用于在最初的感染清除后第二阶段的治疗。

Prostalac 假体(DePuy Ort hopaedics , Inc) 也是批准的载抗生素骨水泥, 在40g 水泥粉中含有1g 万古霉素和 3.6g 妥布霉素。

讨论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性不愈合病程迁延难愈,治疗上既要控制感染,又要兼顾骨折不愈合是临床治疗的难题。

持续置管灌注冲洗引流方法虽然解决了骨和关节化脓性感染治疗的部分困难,但操作复杂繁琐,而且往往因引流管堵塞,伤口漏液等情况而使治疗中断,并存在二次感染的可能,如何在有效控制感染的基础上稳定固定骨折促使骨折愈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抗生素骨水泥珠链作为一种药物缓释系统能在局部组织中持续释放高浓度的抗生素,而且血药浓度很低,同时有支架和充填作用,能消灭清创后形成的死腔有利于Ⅱ期植骨。

外固定架能稳定固定骨折端且外固定针远离感染灶,有利于感染控制骨折愈合和术后换药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

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是有效控制感染的关键之一。

由于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患者长期应用抗生素易导致细菌耐药,研究发现细菌对抗生素耐药常常是相对的,常规浓度下耐药,在显著高于常规浓度时则可能是敏感的。

抗生素骨水泥珠链植入后局部抗生素浓度比全身应用抗生素达到的浓度高200 倍。

使常规药敏试验耐药的细菌被杀灭[8] 同时在二次清创时根据细菌培养结果指导抗生素骨水泥珠链的选择,增加了治疗的针对性。

研究发现约有80%的骨科植入物感染时单一致病菌所致,10%为混合感染;另有约10%找不到致病菌。

其中最常见的革兰阳性菌(约占50%),尤其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约占25%)[9] 。

在一项34例接受彻底清创抗生素骨水泥珠链植入、外固定架固定及Ⅱ期植骨治疗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患者22例实验统计: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表皮葡萄球菌 4 例,大肠埃希氏菌4例,铜绿假单胞菌2 例,鲍曼不动杆菌 2 例,2 例未培养出细菌,但术中见骨折端及内固定物周围有多量脓液,病理证实为感染,在慢性骨髓炎中,窦道或浅表渗出物的培养结果通常与深部获取的标本培养结果不同,不能依据浅表伤口或窦道标本培养的结果进行诊断,应强调以深层标本培养为准[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