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学会拒绝》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向文明 4 学会拒绝》教学设计_12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向文明 4 学会拒绝》教学设计_12

《学会拒绝》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会拒绝》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走向文明”的最后一课,本单元中探讨的是社会文明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思考怎样去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

社会生活千姿百态,充满着许多的诱惑和陷阱。

我们青少年正在茁壮成长,怎样才能拒绝生活中的各种诱惑,避免踏入陷阱等。

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形象思维依然占主导,可能有一定的偏向,行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冲动性。

因此,对于他们身边的诱惑需要教师、社会、家庭的关注与引导。

但是他们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需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拒绝不良诱惑,以成长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身心健康的人。

教学设想:1.直观演示法:收集有关图片,运用图片或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合作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以及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2)初步知道网络、毒品等的利与弊。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目标:(1)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遵纪守法积极要求上进的品德。

(2)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学生生活;(3)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教学重难点:1、重点:拒绝毒品、烟酒。

2、难点:网络的诱惑,一是不易辨别利与害;二是在生活中如何把握“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复杂多样的,想要达到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会有许许多多的路选择,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都会面对人生的种种诱惑,你会识别和判断吗?你能把握好你自己吗?你懂得怎样拒绝不良诱惑吗?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一起探讨的内容(板书课题:学会拒绝)。

·《学会拒绝》教案

·《学会拒绝》教案

《学会拒绝》教案教材分析:《学会拒绝》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走向文明”的最后一课,本单元中我们将探讨社会文明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思考怎样去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

社会生活千姿百态,充满着许多的诱惑和陷阱。

我们青少年正在茁壮成长,怎样才能拒绝生活中的各种诱惑,避免踏入陷阱呢?所以我们要一起学习研究“学会拒绝”这课。

学情分析:1.从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学生的自主意识的明显增强,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可能有些认识有一定的偏向,老师在这过程中要肯定学生的表现(满足学生自尊感的需求),同时要有意识的进行正面引导与沟通。

2.从六年级学生的思维状况分析,学生形象思维依然占主导,因此我们还是要通过一些形象感性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思维。

3.从六年级学生的意志因素分析,他们的行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冲动性。

对于身边的诱惑确实需要教师、社会、家庭的关注与引导。

4.六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需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拒绝不良诱惑,以成长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身心健康的人。

老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网络”入手,与学生一起讨论它的利弊,一起探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事物,提高辨别能力,并能运用正确实用的方法抵制诱惑。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目标:(1)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2)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3)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遵纪守法积极要求上进的品德。

2、能力目标:(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2)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3、知识目标:(1)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2)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3)初步知道网络、毒品等的利与弊。

教学理念:当老师难,当一名好老师难,当一名优秀的思品老师更难,我们的思品课思想性、时代性、开放性强,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我也深有体会。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收集有关图片,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学会拒绝 教案》小学品德与社会人教 课标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学会拒绝 教案》小学品德与社会人教 课标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4学会拒绝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毒品,认识常见的毒品及对个人、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危害,初步具有辨别毒品以及能够巧妙拒绝毒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辨析、体验、情景模拟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与能力。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六年级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快速发育时期,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对新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其心理年龄处于极其不稳定、不成熟的阶段。

毒品确实严重地影响与干扰着人们的生活品质,特别是对于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学生,一旦接触并陷入其中,所带来的危害无疑是巨大的,代价也是惨重的。

为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我在课前对学生进行了毒品相关知识调查。

所测学生为学校六年级学生,共78人.测试结果统计如下:100%的同学知道毒品,能够列举鸦片、大麻、海洛因、可卡因等毒品的名称。

由此可见,学生在对毒品是有一些了解的。

调查显示,学生对毒品的了解主要停留在能列举一些毒品的名称上,不能知道这些毒品的更多的信息。

86.7%学生在不同渠道接触过毒品教育,主要是通过父母教育,在电视、电影、报纸上学到一些浅显的知识,而且通过看电视或网络、报纸上的新闻等,知道了毒品危害很大,能够让人死亡、丧失理智,危害身体。

但是毒品为什么危害大,但是毒品危害大到什么程度并不明白。

特别是如何防范毒品的侵害,学生就基本不了解。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我把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根据学生已有认知,通过体验、情景模拟等,使学生从感性层面了解和感受毒品的危害,再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从理性层面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学会拒绝毒品。

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知道毒品对人们生活及社会的危害。

教学难点是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抵御、拒绝毒品,避免受到伤害。

针对学生实际,我从现实生活入手,以大量鲜活的事例为依托,以具有说服力的数据为素材,引导学生认清毒品的危害以及一旦掉入“陷阱”后的严重后果,突破重难点,使学生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学会拒绝》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学会拒绝》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学会拒绝》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学会拒绝》是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不良诱惑,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坚定地拒绝。

本课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拒绝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拒绝技巧来保护自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但面对现实生活中复杂多变的情况,他们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实践,以提高自己在面对不良诱惑时的应对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良诱惑,如吸烟、喝酒、网络游戏等,他们需要学会如何拒绝这些诱惑,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拒绝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会拒绝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培养学生面对不良诱惑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坚定地拒绝。

3.培养学生运用拒绝技巧,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成为自觉自律的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不良诱惑,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坚定地拒绝。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拒绝技巧,恰到好处地拒绝不良诱惑,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拒绝。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提高拒绝不良诱惑的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自主拒绝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教学道具:制作一些拒绝技巧的卡片,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一个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拒绝案例,引发学生对拒绝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不良诱惑的图片,如吸烟、喝酒、网络游戏等,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诱惑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拒绝经历,以及如何应对。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总结拒绝技巧。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学会拒绝》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学会拒绝》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学会拒绝》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主题为《学会拒绝》。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的拒绝的重要性,学会正确拒绝他人,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拒绝的含义、拒绝的方式、拒绝的原则以及如何婉转拒绝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

然而,他们在面对他人的请求时,往往因为不懂得拒绝而造成自己的困扰。

因此,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的拒绝的重要性,学会正确拒绝他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拒绝的含义,掌握拒绝的方式和原则,学会婉转拒绝他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拒绝不良诱惑的精神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拒绝的含义、拒绝的方式、拒绝的原则以及如何婉转拒绝等。

2.教学难点:如何把握拒绝的时机和程度,以及如何在不同情境下运用拒绝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拒绝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不同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拒绝的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挑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以便进行分析。

2.准备讨论话题:提前为学生提供一系列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材料:为学生提供不同情境的模拟材料,以便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会拒绝?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拒绝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拒绝的含义、拒绝的方式、拒绝的原则等知识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拒绝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不同情境,运用拒绝技巧进行实践操作。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学会拒绝》说课稿5篇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学会拒绝》说课稿5篇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学会拒绝》说课稿5篇第一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学会拒绝》说课稿现在开始我的说课。

今天我说课内容是《学会拒绝》。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首先我来说下教材。

《学会拒绝》是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主题是学会拒绝不良的休闲活动。

主要内容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生活中的陷阱的主要类别,主要包括吸毒、烟酒和网络。

二是学生们怎样拒绝这些陷阱以及如何形成正确健康的娱乐观念和进行休闲活动。

本文在课本中处于第一单元,在前一课的《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哪些是健康的休闲活动。

那么通过进一步学习哪些是不正确的休闲活动,并且学会拒绝诱惑,巩固前一课内容,学会甄别不良的休闲活动。

二、说学情:而该课程放在六年级来学习,是因为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迈向青春期的前奏,身心开始发育。

同时,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接触并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娱乐休闲活动,也具有相当的好奇心,另外对社交也有了一定的需求。

但是判断是非能力不足,身边也出现了一些学生因不懂拒绝不良活动而滑入泥潭的案例,所以需要老师去在课堂内外加强引导,使他们明白哪些活动是对他们是不利的,防止误入歧途,以便他们自觉抵制不良的休闲方式,形成健康向上的休闲理念,帮助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六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新课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理念,我设立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我们身边有哪些潜在的陷阱,意识到这些不良活动给我们身心、家庭等带来的危害;2、在讲解和展示危害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抵制这些诱惑的实际方法;3、通过对不良休闲活动的反面警醒,学生能自觉拒绝诱惑,帮助其形成文明向上、有益身心的休闲观念。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基于上述的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不良休闲的危害以及学会拒绝不良休闲活动的实际方法。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上-第一单元第四课-学会拒绝-我的健康成长-教案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上-第一单元第四课-学会拒绝-我的健康成长-教案

《学会拒绝》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养成爱学习、爱劳动、遵纪守法积极要求上进的品德;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小学生活。

【能力目标】通过认识不良诱惑的危害性,初步认识并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知识目标】能列举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能说出毒品、烟酒、痴迷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确身边存在哪些不良诱惑并认识到其危害性。

【难点】结合自身实际,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树立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角色扮演法、谈话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教师向学生讲述《北极人捕狼》的故事,让学生边听边思考。

导入实录:同学们,大家都喜不喜欢听故事啊?大家都喜欢啊,今天老师就为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北极人捕狼》,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听,听完之后老师会提问大家一个问题。

故事的内容是:北极的因纽特人有一种独特的捕狼办法,将尖刀插入冰雪,洒上鲜血,然后等饿狼来舔。

因为气候寒冷饿狼舌头被冻得麻木,没有痛觉。

此时的狼只有嗅觉,血腥味越来越浓,狼越来越兴奋,最终因失血过多而成为桌上美食。

故事讲完了,那老师想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觉得狼最终成为人类美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好,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

这位同学说狼之所以成为人类的美食那是因为它没有抵制住鲜血的诱惑,所以最后才会因为想要更多的鲜血而导致自己失血过多而死。

这位同学刚才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真的是非常的精辟。

是啊,狼没有抵制鲜血的诱惑而成为人类的美食。

事实上,我们人和狼一样,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不良诱惑,在面对这些诱惑时,我们不能像狼一样,而是应该学会如何抵制这些不良诱惑,学会拒绝。

环节二:新课讲授1.说一说——生活中的陷阱过渡:同学们,我们知道在社会生活中,既有阳光灿烂的地方,也会有许多不良的诱惑,有形形色色的陷阱。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哪些陷阱?教师提问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哪些陷阱,学生回答之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内容为青少年经常会遇到的暴力游戏、黄色书刊、烟酒等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是复杂多样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都会面对人生的种种诱惑。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向文明 4 学会拒绝》教学设计_18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向文明 4 学会拒绝》教学设计_18

《学会拒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认识身边各种不同的诱惑,了解诱惑对生活的影响及其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初步认识并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辩证地看待身边的诱惑,积极地利用诱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自觉拒绝不良诱惑、正确把握诱惑、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愿望,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学习生活。

教学方法:情景分析、小组讨论、启发式教学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潘多拉魔盒》的传说——禁受不住诱惑就有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

2、心理学家的试验——学会拒绝身边的诱惑是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二、新授:在你身边存在哪些诱惑?(学生列举)1、领奖台的诱惑——推动自己不断进步、积极向上的正面诱惑。

(1)小调查:看到别人取得成绩、获得荣誉,你有什么感受?——我们都渴望取得成绩、获得荣誉,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现象,也是积极要求进步的表现。

(2)材料分析:李明和张云两位同学跟大家一样也渴望拥有好成绩,受到老师、家长的奖励和同学的好评。

李明同学从此积极上进、刻苦学习。

上课专心听、作业认真做,终于在最近的几次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

张云同学在别人学习时想着办法影响他人,考试时经常乘老师不注意偷偷地翻书,在后来的几次考试中也取得了几次好成绩。

你怎么看待他们对待领奖台诱惑的不同表现?——他们都渴望成功和荣誉,是想上进的表现,但是成绩的获得必须通过正当途径和刻苦学习。

2、金钱的诱惑(1)调查思考:A、金钱对你来说有诱惑力吗?为什么?B、金钱对你的父母、老师有诱惑吗?对一个国家来说呢?为什么?C、金钱的诱惑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2)小组讨论:他们在对待金钱的诱惑上有哪些不同?材料一:王磊和宋昭诈骗低年级同学钱财挥霍享受、受到处罚的故事材料二:比尔.盖茨靠努力和智慧创办微软、造福社会的资料(获取金钱的途径(手段)、用途、带来的社会影响以及等待他们结果等方面均有不同)——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金钱、国家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金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拒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凤凰岭中心小学刘洋
课前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1、从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学生的自主意识的明显增强,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可能有些认识有一定的偏向,老师在这过程中要肯定学生的表现,同时要有意识的进行正面引导与沟通。

2、从六年级学生的思维状况分析,学生形象思维依然占主导,因此我们还是要通过一些形象感性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思维。

3、从六年级学生的意志因素分析,他们的行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冲动性。

对于身边的诱惑确实需要教师、社会、家庭的关注与引导。

4、六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需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拒绝不良诱惑,以成长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身心健康的人。

老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与学生一起讨论它的利弊,一起探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事物,提高辨别能力,并能运用正确实用的方法抵制诱惑。

二、教材分析:
《学会拒绝》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走向文明”的最后一课,本单元中我们将探讨社会文明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思考怎样去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

社会生活千姿百态,充满着许多的诱惑和陷阱。

我们青少年正在茁壮成长,怎样才能拒绝生活中的各种诱惑,避免踏入陷阱呢?所以我们要一起学习研究“学会拒绝”这课。

三、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收集有关图片,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目标:
1、知道在社会生活中有“阳光”,也有“陷阱”,从小应当学会识别生活中的陷阱。

2、认识毒品对少年儿童的危害。

3、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抵御各种危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陷阱”,避免受到伤害。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毒品及毒品对生命和社会的危害。

2、难点:激发学生对毒品的憎恶之情,能自觉远离毒品,对生命有一种负责的态度。

课堂学习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第一课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了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享受着现代生活的便利和舒适,我们可以和地球另一端的朋友Facetime,我们可以两个小时到北京城吃到地道的烤鸭和炸酱面,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生活也是复杂多样,有阳光灿烂的地方,也有形形色色的陷阱,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会面临许许多多的十字路口,你会遇到很多选择,要面对种种诱惑,你会识别和判断吗?你能把握好你自己吗?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学会拒绝”。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活动一:生活中的陷阱
1、提问:什么是陷阱?
2、课件出示解释陷阱的含义。

(陷阱:原指猎人狩猎时挖的用于捕获猎物的深坑,后来用于比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圈套。


3、在黑板上画一个圈表示陷阱,小组讨论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陷阱?(生回答写在圈里并说说为什么你认为它是陷阱。


活动二:吸毒一口,落入虎口
1、出示课件,学习提示:阅读教材21、2
2、23页内容,四人小组交流思考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有哪些?青少年吸毒的诱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毒品的诱惑?
2、小组汇报,师生探究。

①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鸦片、大麻、吗啡、可卡因、海洛因、以及其它能使人吸食成瘾的,国家规定管制使用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②毒品的危害。

(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一是严重摧残身体;二是使人精神颓废、意志衰退,严重影响生活、学习、生产、工作;三是使人道德沦丧,六亲不认;四是诱发多种刑事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③青少年吸毒的诱因。

(一是觉得吸毒新鲜、好奇、刺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染上毒品;二是盲目从众,往往看到同伴吸毒,自己也跟着吸,以此保持与群体的一致;三是为了寻求自己的价值份量,为了在群体中自我炫耀,以获得在群体中同伴的肯定。


④如何面对毒品的诱惑?(由于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因此,我们应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不要因为好奇而吸毒,不要因为“免费”而吸毒,不要因为“快乐”而吸毒,不要因为“刺激”而吸毒,不要因为“朋友吸毒”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解乏提神”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治病”而吸毒,不要因为“追求时髦”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减肥”而吸毒,在吸毒的种种诱惑面前,我们要敢于说“不”。


3、播放禁毒宣传片,让学生有更深体会并谈感受。

三、反馈评价,总结提升
同学们,毒品离我们并不远,而且,青少年在吸毒者中的比例居高不下,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初次滥用合成毒品中最小的吸毒者仅有7岁,而每年全世界吸食毒品而死亡的人数高达20多万,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我国今年的主题就是“无毒青春,健康生活”,事实上,青少年已经成为毒品泛滥最大的受害者,整个社会、国家、世界都在与禁毒作斗争,少年强则国家强,你们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老师送给同学们十六个字(课件出示)“世界很美,诱惑很多,学会辨别,学会拒绝”,老师希望同学们茁壮成长,振兴祖国。

四、扩展延伸,回归生活
1、你有什么收获?
2、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已经对毒品及其危害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想征集禁毒标语、宣传画、手抄报在我们生活的社区进行禁毒宣传,让我们做一名禁毒义务宣传员好吗?
板书设计:
学会拒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