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损坏的处理措施及养护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方案

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方案

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方案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裂缝问题,这会对路面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甚至加速路面的老化和损坏。

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治理措施来修复裂缝,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下面是一种沥青路面裂缝处理的方案,以便参考。

1.裂缝检查与分类在开始治理裂缝之前,首先需要对裂缝进行检查和分类。

常见的裂缝类型有:反射裂缝、疲劳裂缝、附着力不良裂缝等。

通过对裂缝进行分类,可以对不同类型的裂缝采取相应的治理方案。

2.清理裂缝清理裂缝是为了将裂缝中的杂物和脱落物清除,以便后续处理工作的进行。

可以使用扫帚、高压水枪、空压机等工具将裂缝中的杂物清理干净。

确保清理彻底,并使裂缝表面干燥。

3.裂缝封条裂缝封条是常用的一种处理方法,主要是使用高弹性的聚合物封条材料对裂缝进行填充,以阻止水分渗透和进一步扩展。

根据不同的裂缝类型选择不同的封条材料,如沥青封条胶、橡胶封条胶等。

在施工时,需要确保封条材料充分填充到裂缝中并与路面紧密结合。

4.裂缝热浸焊对于较大的裂缝,裂缝封条的效果可能不是很理想,此时可以考虑裂缝热浸焊的方法。

裂缝热浸焊是将热熔沥青料倒入裂缝中,通过熔化和浸润,将裂缝填平并与路面紧密结合。

这种方法可有效修复较大的裂缝,并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5.裂缝补强在一些特殊的裂缝问题中,如裂缝长度过长、宽度过大、深度过深等,仅仅进行封条或热浸焊可能无法满足要求。

此时需要进行裂缝的补强处理,以增加路面的承载能力。

可以使用钢板、玻璃纤维布等材料进行补强,将其与路面进行粘贴或埋入路面内部。

6.沥青混凝土修复当裂缝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功能时,可以考虑进行沥青混凝土修复。

沥青混凝土修复是在裂缝部位重新铺设一层沥青混凝土,以修复裂缝和恢复路面的使用功能。

在施工时,需要对裂缝进行加固处理,然后再重新铺设沥青混凝土层。

7.路面养护治理完裂缝后,还需要加强路面的日常养护,以保持路面的平整和使用功能。

定期进行路面的清洗、除草、保洁等工作,及时处理和修复出现的小裂缝,以防止其继续扩展和加剧。

沥青砼路面的破损处理方案

沥青砼路面的破损处理方案

沥青砼路面的破损处理方案1、裂缝处理(1)高温季节,全部或大部分可愈合的轻微裂缝,可不进行处理。

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的处治方法如下:将有裂缝(小于5mm)的路段清扫干净并均匀喷洒少量沥青(低温、潮湿季节宜喷洒乳化沥青),再匀撒一层2~5mm的干燥洁净石屑或中粗砂,最后用轻型压路机碾压整平。

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

(2)横向或纵向裂缝,按裂缝宽度以如下步骤处治:缝宽在3mm以内的裂缝:采用一布两油的方法进行贴缝、隔缝处理。

即:将土工布裁剪成长条状,宽度不宜小于50cm→沿裂缝处理范围内按0.3~0.4Kg/m2涂刷粘层沥青→沿裂缝粘贴条形土工布,土工布接头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mm,搭接处应涂刷粘层沥青→粘贴完后在土工布上按0.4~0.6Kg/m2 涂刷一层粘层沥青→在土工布粘层沥青上按3~5m3/1000m2均匀撒布石屑,并用轻型压路机压平。

缝宽在3~5mm以内的裂缝:方法一:应先清除缝中杂物→将稠度较低的热沥青灌入缝内(灌入深度约为缝深的2/3)→再填入干净石屑或粗中砂,并捣实→最后将溢出缝外的沥青、石屑、砂等余料清除。

方法二:采用两布三油进行处理即刷一层沥青贴一层布→再刷一层沥青贴一层布→在第二层布上最后刷一层沥青撒布石屑。

(具体方法与一布两油相同)缝宽在5mm以上的裂缝:应除去已松动的裂缝边缘→再用热拌沥青混合料或乳化沥青混合料填入缝中,捣实。

(3)因路面设计使用年限较长,或沥青老化等原因出现的大面积裂缝(包括网裂),如基层未破坏,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选用下列维修方法: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封层厚度宜为3~6mm。

加铺沥青混合料封层,或先按要求铺设土工布,再加铺沥青混合料封层。

改性沥青薄层罩面。

(4)因面层而造成路基、基层破坏的严重龟裂,应先按要求处理好路基、基层后再进行面层处理。

2、拥包处理(1)因施工操作不慎将沥青漏洒在面层上而成的拥包,将拥包刨除进行路面表面处治。

(2)已趋于稳定的轻微拥包,应将拥包用机械刨削或人工铲除后整平、处治。

破损沥青路面的修补方法

破损沥青路面的修补方法

破损沥青路面的修补方法引言破损的沥青路面给交通和行人带来了很多不便和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道路的使用安全和顺畅,修补破损的沥青路面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破损沥青路面修补方法,旨在提供简单且无法律纠纷的解决方案。

修补方法1. 热拌修补热拌修补是一种常用的修补破损沥青路面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使用专业设备和材料,包括沥青混合料、加热设备和压实机械。

修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清理破损区域,去除松散的沥青和碎石;- 加热沥青混合料至适当温度;- 将热拌沥青混合料倒入破损区域,并进行均匀压实;- 确保修补区域与周围路面平整。

2. 冷拌修补冷拌修补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修补方法,适用于小面积的破损沥青路面。

修补过程如下:- 清理破损区域,去除松散的沥青和碎石;- 将冷拌沥青混合料倒入破损区域,并进行均匀压实;- 确保修补区域与周围路面平整。

3. 补丁修补补丁修补适用于局部的沥青路面破损。

修补过程如下:- 清理破损区域,去除松散的沥青和碎石;- 将补丁材料填充至破损区域,并进行均匀压实;- 确保修补区域与周围路面平整。

4. 裂缝封填裂缝封填是一种修补沥青路面裂缝的常见方法。

修补过程如下:- 清理裂缝,去除松散的沥青和碎石;- 使用封填材料填充裂缝,并进行压实;- 确保封填区域与周围路面平整。

结论破损沥青路面的修补方法包括热拌修补、冷拌修补、补丁修补和裂缝封填。

选择适当的修补方法取决于破损程度和修补面积。

在进行修补时,务必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修补质量和安全性。

如何修补损坏的沥青路面

如何修补损坏的沥青路面

如何修补损坏的沥青路面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修补损坏的沥青路面的方法和步骤。

在进行修补工作时,请遵循以下简单策略,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没有法律纠纷。

步骤一:评估损坏程度首先,对损坏的沥青路面进行评估,确定损坏的程度和类型。

常见的损坏类型包括裂缝、坑洼和凹陷。

根据损坏程度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修补策略。

步骤二:清理和准备在进行修补之前,确保将损坏区域彻底清理干净。

清除杂物、碎石和尘土,以确保修补材料能够牢固附着在路面上。

使用清扫机、喷水器或手动工具进行清理,具体根据损坏的程度和类型来决定。

步骤三:选择修补材料根据损坏的类型和程度,选择适合的修补材料。

常用的修补材料包括沥青砂浆、沥青补丁剂和填充料。

确保选择的修补材料与原有路面材料相兼容,以确保修补后的路面整体性能。

步骤四:进行修补根据选择的修补材料和损坏的类型,采取相应的修补方法。

对于裂缝,可以先清理裂缝,然后填充沥青砂浆或使用沥青补丁剂进行修补。

对于较大的坑洞和凹陷,可以先填充填充料,再覆盖沥青砂浆进行修补。

确保修补材料充分填满损坏区域,并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压实。

步骤五:养护和维护完成修补后,对修补区域进行养护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避免车辆在修补区域上急刹车或急转弯,以免损坏修补部分。

定期检查修补区域,及时进行维护和补修,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结论修补损坏的沥青路面需要根据损坏的类型和程度来选择合适的修补材料和方法。

在进行修补工作时,确保按照以上步骤进行,并进行养护和维护,以确保修补后的路面能够正常使用和持久耐用。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方法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方法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方法
一、关于养护
1、养护沥青路面的目的是保持其强度和附着力,防止粉尘和水蒸汽
渗入表层,以减少表面损坏和滑移。

2、养护沥青路面的方法有:(1)定期检查路面条件,及时发现沉陷、
裂缝等路面情况,及时选择补救措施;(2)对路面材料进行定期质检,避
免使用劣质材料;(3)做好排水、防护、修复措施,防止持久的雨水对路
面的侵蚀;(4)定期对路面添加抗裂剂,改善抗冻性能;(5)定期清理路面,保持路面平整有弹性,以减少表面损坏;(6)定期清理路面淤泥;(7)坚持
养护,使路面保持可靠的抗滑承载力。

二、33、补救措施
1、修复沥青路面的缺陷时,应优先选择就地修补、分层修补和保护
弹性面层的方法,以减少污染和造价。

2、对于表面损坏,应减轻表面平整度的变化,填补裂缝、抹平沉陷处,防止水土流失和滑移。

3、对于强度和附着力较差的地方,应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如表面
铺贴抗裂带和抗滑带、局部衬底处理、排水措施等。

4、路面附着力较差时,可采取附着力修复法,将影响路面稳定性的
碎石层清除,抹平路面,接着表面涂刷沥青拌合料,并压实。

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措施

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措施

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措施路面病害种类沥青路面病害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路面沥青材料的失效现象,通常分为以下几种:1. 裂缝裂缝是指路面出现的长条形或网状的裂缝,它们经常会出现在路面沥青材料的表层中。

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车辆荷重、路面温度变化、水分渗透等因素引起的路面材料变形、破坏引起的。

2. 龟裂龟裂是路面出现的大约0.5到2厘米的小裂缝,它们通常是在直线部分的路面上,龟裂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沥青材料受热膨胀、冷缩而出现的。

3. 掏空掏空指的是路面出现的凹陷和坑洼,这类病害通常由路面材料的失效、车辆荷载和水分渗透引起。

4. 掉盖掉盖是指路面材料采用了不合适的沥青或者其它材料,或者施工不当而导致的严重问题。

掉盖通常发生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路面。

养护措施为了防止和消除各种路面病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养护措施。

1. 补修和翻新对于一些小面积路面病害,可以采取补修的方法,补上掉盖和坑洼,让路面光滑。

大面积病害则需要进行重新铺设和翻新。

2. 清理和修补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对于路面的维护十分重要。

清理排水系统中的杂物和维修坏损的排水管道,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和良好运作。

3. 路面平整和压实对于新铺设的路面、升级改造的路面或者出现了轻度路面病害的区域,需要进行路面平整和压实。

这将有助于预防路面病害的发生。

4. 常规维护在路面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维护,查看路面病害的产生原因。

例如渗水、车辆荷载等问题,及时引入防潮措施等。

结论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采取一系列的养护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和消除这些病害,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通过实行规范的养护管理措施,可以让公路更加安全、舒适,同时也会节省制造新公路的费用。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整治措施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整治措施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整治措施沥青路面是常见的道路建设材料,由于受到机动车辆的长时间行驶、气候变化以及其它外力作用,容易出现各种病害。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沥青路面病害及其整治措施。

1.路面龟裂病害:龟裂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病害,分为表面龟裂、深度龟裂和反射裂缝等。

造成龟裂的原因主要有材料老化、路面结构疲劳和环境因素等。

整治措施包括:修补龟裂的裂缝,填充合适的修补材料;如果龟裂严重,需要局部或整体重铺。

2.路面坑洞病害:坑洞是沥青路面的另一种常见病害,主要由于路面承载能力不足、水分积聚和冻融等原因造成。

整治措施包括:清理坑洞内的杂物,修剪坑洞边缘;填充合适的修补材料,如热补沥青混凝土。

3.路面泛油病害:泛油是指沥青路面中的油分渗漏到路面表面形成的斑块,通常是由于石料含油量过高或沥青软化引起。

整治措施包括:清洗路面,去除泛油区域的沥青;均匀撒布矿粉或其它吸附材料,吸附残留的油分。

4.路面松散病害:路面松散主要是由于路面上层与底层之间的粘结破坏,以及路基下沉等原因。

整治措施包括:清理松散层面,打击崩解的部分;加固路面底层,重新铺设路面表层。

5.路面坡度不良病害:坡度不良是指路面的横向或纵向坡度不满足设计要求,造成水分积聚或排水不畅。

整治措施包括:调整路面的坡度,使之符合设计要求;清理和维护排水系统,确保水分排除。

6.路面水损病害:水损是指路面下沉或损坏,通常是由于路基土壤不稳定、水分渗透和冻融等原因造成。

整治措施包括:加固路基,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改进排水系统,减少水分渗透。

此外,定期维护和养护对于减少路面病害也非常重要。

常见的养护措施包括:定期清理路面杂物,保持路面的干净状态;定期修复病害,避免病害进一步扩大;定期检查和维护排水系统,保证排水畅通;定期进行沥青路面的补充养护,如刷面、喷撒封层等。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的沥青路面病害,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

在日常使用和养护中,必须定期检查、及时维修,以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确保道路的安全和畅通。

沥青路面养护维修指南

沥青路面养护维修指南

沥青路面养护维修指南沥青路面是公路交通中常见的路面类型,其养护维修对于保障道路安全和延长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本指南将介绍一些沥青路面养护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1. 养护原则沥青路面的养护应遵循以下原则:- 定期检查:定期巡视和检查沥青路面的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

- 预防措施:采取预防性维护措施,如定期清洗、防水处理等,以减少损害发生的可能性。

- 及时维修:对于发现的路面损害,应尽快进行维修,防止进一步扩大和加深损害。

- 正确使用材料: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维修,确保维修效果持久且符合规范要求。

2. 常见问题及维修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沥青路面问题及其维修方法:- 裂缝修补:对于路面出现的裂缝,可以使用热拌沥青、冷拌沥青等材料进行填充和封堵。

- 针孔修复:针孔是指沥青路面出现的小洞,常由水分和污物引起,可以使用沥青补材进行修复。

- 坑洞修复:对于出现的路面坑洞,需要先清理坑洞内的杂物,然后使用热拌沥青混凝土进行修复。

- 磨损修复:路面的磨损可以通过覆盖新的沥青混凝土层或进行微表面处理等方法进行修复。

3. 维护技巧除了定期巡视和维修,还可以采取以下技巧来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做好排水工程:保证路面周围的排水系统良好,避免积水对路面造成损害。

- 控制车辆荷载:控制超载车辆通行,减少对路面的负荷,防止损害发生。

- 做好清洁工作:定期清洗路面,清除污物和油渍等,减少对路面的损害。

- 防止化学侵蚀: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化学物质对路面的腐蚀,如防止酸雨和化学药品的侵蚀。

以上是关于沥青路面养护维修的基本指南,希望能对道路养护工作有所帮助。

请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养护计划,并根据需要进行专业咨询或施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损坏的处理措施及养护
由于高速公路车速快、车流量大、超重车多,加上受外界气候(日光照射、雨雪)等因素的影响,路面病害比一般道路来得快、发展迅速、治理难度大,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日趋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

如何对高速公路路面病害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整治,已成为公路行业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就近几年在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病害整治中遇到的病害及其整治措施予以介绍。

一、病害的种类在常见的沥青砼路面病害中,按病害的破损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裂缝类病害龟裂、网裂、各类纵横向裂缝;变形类病害车辙、沉陷、拥包、搓板、波浪;松散类病害松散、剥落、脱皮、坑槽、啃边;其他病害唧浆、泛油、磨光等。

二、病害的成因
裂缝类1.施工因素(1)纵、横裂缝①纵、横裂缝其病症在面层,而病因多数都在基层或土基,桥头填土不佳,桥、涵台与路面接缝也会造成横裂甚至错台。

②面层引起的纵、横裂缝,有的是在面层修补时,新旧面层的接合处处理不当,粘结不好,造成边缘裂缝。

③施工时的填挖交界处,填土压实度不够,或填挖交界处的挖方原地面未挖错台,挖方表面堆积的粘土未翻走,致使填方土基与挖方地面边缘结合处的变形引起面层的纵、横裂缝。

④路基施工中在路基范围内利用了原有老路,或施工便道等与新填筑的土基接合处,压不实或压实度不一致,在行车使用时,土基变形不一致造成纵、横向裂缝。

⑤桥、涵台背填土压不实,或土基填土虽达到路基填土的压实度,而
桥、涵的水泥砼部分与土基的接合处出现的不均匀变形或收缩,造成桥、涵台端的横缝或错台。

⑥路基压实度不够,引起路基的不均匀变形,也会导致路面的纵向裂缝。

2.车辆荷载因素
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构性破坏裂缝,称之为荷载型裂缝。

3.气候因素主要是由于沥青面层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裂缝,包括低温收缩裂缝和温度疲劳裂缝,极端最低温度、降温速率、低温持续时间、降温循环次数是气候条件影响沥青路面温缩裂缝的四大因素。

4.路面材料因素沥青和沥青结合料的性质是影响沥青路面温度开裂的最主要原因,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劲度是决定沥青路面是否开裂的最根本因素,沥青劲度又是决定沥青混合料劲度的关键。

变形类1.车辙(1)面层与基层面有不稳定的夹层会形成车辙。

(2)车道表面因车辆行驶推移,会产生纵、横向车辙,一般不深,但易积水、破坏路面。

(3)基层强度不够,水稳性差,使基层局部下沉而造成车辙。

(4)面层压实度不够,空隙率大,车辆行驶或在弯道部分,特别是超重车的行驶产生推移造成车辙。

(5)沥青砼的热稳性差,如沥青的软化点低,60℃的粘度差,沥青混合料的级配不佳,沥青用量过多等,在夏季路面温度高,易形成车辙。

2.沉陷。

沉陷是一种表面现象,一般病因都在基层、土基:(1)含水量和空隙比均较大的软基,或含有有机物质的粘性土层,施工时处理不当或未作处理,会造成沉陷。

(2)填方路基位于稻田、水网区,地下水位较高,施工时处理不当,造成路基持续下沉,或填料中含有淤泥,大块石填料无法压实,高填方路基分层的压实度不够,短期内难
以稳定出现土基的不均匀下沉等都会造成沉陷。

(3)路基土体潮湿,地下水发达或本身土质不佳,施工时未作处理也会造成沉陷。

(4)基层水稳性差,级配不好,密实度低,强度不够会形成沉陷。

3.拥包(1)层局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过多或集中、含油量过大或是在弯道处汽车行驶产生水平推力,易使路面出现拥包。

(2)层强度不够或水稳性不好,使基层松软而导致拥包。

(3)层含水量过大或面层渗水停留在基层表面与面层形成两层分离,行车碾压使面层推移成拥包。

4.搓板。

搓板是指路面表层呈现洗衣搓板状的破损现象。

5.波浪(1)路面组成材料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导致路面材料不足以抵抗车轮水平的作用。

(2)在纵坡段,由于高温的原因也会出现这种病害。

松散类1.松散(1)施工时的沥青用量偏少或低温施工压实度不够或油温过高,沥青老化失去粘结性会造成松散。

(2)集料中酸性石料与沥青的粘结力不够造成松散。

(3)土基或基层(含底基层)软化变形也会造成路面松散。

2.剥落(1)沥青混合料中使用了中性或酸性石料,结果造成集料与沥青之间的粘附性不足,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集料从路面剥落,使路面形成麻面,进而可能发展成为坑槽、松散等病害;(2)施工时混合料离析也是产生剥落的原因之一。

3.坑槽的形成原因很多,由于龟裂、拥包、唧浆、车辙等病害不及时修补,遇雨经行车反复碾压,使面层、基层成破损块粒,并随车带走形成坑槽,归纳起来为:(1)基层虽好,面层不佳会形成坑槽。

(2)基层强度不够,会形成坑槽。

(3)土基不稳造成基层、面层破坏形成坑槽。

4.脱皮是指路面表层成块剥落的破损现象。

(1)面层与基层之间有粘
结不良的地方。

(2)上拌、下贯两层之间或罩面与原路之间结合不好而成层松脱。

(3)面层矿料的质量差、含土、潮湿,或施工过碾,而成层脱皮。

5.啃边是指路面边缘的破裂破坏。

其他病害1.唧浆(翻浆)北方地区翻浆主要由于土质不良、气温、冷冻和水造成。

南方地区翻浆多数由于路面结构空隙大,基层松软,基层、面层破裂遇水造成唧浆。

2.泛油、磨光(1)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过多,空隙率较小,高温稳定性差,是产生泛油的主要原因。

(2)沥青砼路面在使用一定时间后,由于面层结构料中集料石质强度稍低或石料棱角被磨掉、沥青粘结力弱等使路面光滑,抗滑能力低于要求值即成磨光。

三、病害的处置
1.裂缝类病害的处置灌油修补法在秋末深冬季节多产生裂缝类病害,可用此法。

处置时,将纵横裂缝处清扫干净,用液化气或喷灯将裂缝壁加热至粘性状态,然后用油壶或专门灌缝设备直接向裂缝内灌入加热的沥青,最后在接口表面撒布热砂或石屑进行养护。

对于较宽的裂缝,可用铣刀扩宽,再按上述程序处理。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法。

当气温在零上5度时,可以将级配骨料(50%石屑、30%粗砂、20%细砂)与乳化沥青混合成稀浆,用专门设备进行封层。

稀浆油石比最好控制在8%-12%之间。

由于气候原因破乳慢时,可加入2%水泥,缩短破乳时间或直接采用慢裂快凝性沥青乳化。

此法适用于大面积裂缝处置。

2.变形类病害的处置①车辙的处置用平地机或其它剖削设备将面层中油石比偏高、细料过多的经行车荷载挤压到轮迹外侧的隆起部分刮除,然后用小型压路机碾平,最后用沥青石屑或沥青砂填补空隙后碾压密实。

注意不能增加刮涂部分的厚度,填补空隙即可。

对于表面磨损过度而出现的车辙,可增补磨耗层找平。

②拥包、波浪、沉陷的处置:对于路面产生的拥包、波浪可采用铣刨设备或人工刨削峰顶,挖出高出路面的峰顶,然后用拌和法和层铺法补低凹处。

3、.松散类病害的处置①松散、脱皮、剥落等病害处置: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进行处理,一般采用中、粗粒式稀浆进行封层。

②坑槽、啃边的处置:坑槽大多出现在春融季节和雨季,主要是由于水渗入沥青面层使骨料与沥青失去粘结,散落所致。

处置方法:一是槽壁垂直法。

这是通常的做法,首先把坑槽的四周修成垂直面且槽壁边线与路中线平行或垂直,然后用集中拌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填充、压实、封水。

这种做法的缺点往往是坑槽边缘接缝处容易出现破损,坑槽的返修率较高。

二是槽壁45度法,即将坑槽槽壁挖削成45度角(开口向上)且槽壁喷烧成粗糙形状,然后铺筑沥青混凝土拌和料填充、压实、封水。

4.泛油、磨光类病害处置泛油一般出现在高温天气,对于一般泛油可撒布石屑和细砂进行养护处理。

对于严重泛油,若路面发粘、发软,造成路面磨擦系数低或路严重变形,可铲除路面重铺面层。

对于磨光病害可加铺粗粒式防滑层,一般采用粗粒式乳化沥青稀
浆或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进行封层。

四、病害的预防总体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在沥青及骨料的选择上,不仅要根据公路等级选取不同标号的沥青材料,而且更要考虑从施工条件、气候环境、施工季节、矿料的分布和性质及尺寸等因素来确定沥青的标号,尤其在寒冷、阴湿地区要选用针入度较大的沥青提高其低温抗裂性;沥青混合料中骨料优先选用碱性石料且级配良好,针片状汗斑量少;若受材料分布限制采用酸性石料,必须掺入抗剥落等活性物质;在较高等级公路施工中使用国产沥青时,要掺入丁苯橡胶等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改性,提高沥青的粘度和稳定性,为防止沥青老化,可加入树脂改性;为了减少沥青混合料低温开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取延度大、稠度低的环烷基油沥青,最好不要用石蜡基原油沥青。

②在设计上,建议根据轮迹横向分布率采用面层变厚度设计,提高路面的抗变形能力;沥青混凝土路面以下为半刚性基层时,为了减少反射裂缝,最好在半刚性基层之上增加柔性基层作为过渡;在阴湿地区沥青面层不宜采用透水性强的贯入式路面类型,宜采用封水性好的沥青混合料类型。

③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应注意采用大动力机械拌和设备,做到沥青拌和均匀、油石比控制标准。

尤其在沥青混凝土施工中要严格控制骨料的配和比,保证配合比设计要求;严格控制碾压温度,保证沥青混合料压实度、厚度、平整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做到施工接缝衔接平顺、密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