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地佛教寺院主要殿堂介绍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建筑史课件—寺庙建筑(佛教)

北京昌平县丰台区 长辛店乡云岗村镇 岗塔,为砖结构实 心花塔。
⑦ 过街塔和塔门
修建在街道中或大 路上的塔,下有 门洞可以通行。
元朝开始出现。
北京居庸关过街塔塔座(元)
一、塔的渊源和类别
(二)塔的分类
3. 按材料分:
①木塔②砖石塔③砖木混合塔
4. 按结构分:
①空筒式②塔心柱式③套筒式
二、嵩岳寺塔
第十二章 寺庙建筑(佛教)
第一节 寺庙建筑概况 第二节 寺 第三节 塔
第一节 寺庙建筑概况
一、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佛教在中国 的传播状况 二、寺庙建筑概况 三、寺庙建筑的布局演变
一、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佛教在 中国的传播状况
1. 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创建时间: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565~公元前485)
1. 寺庙建筑庭院构成的自由度较大
城市型寺观、山林型寺观
2. 寺庙建筑往往形ຫໍສະໝຸດ 了寺庙区四大佛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
3. 寺庙建筑是多功能的建筑
美术馆、剧院、市场、旅游建筑
4. 寺庙建筑的寿命很长 5. 寺庙建筑是外来文化的载体
三、寺庙建筑的布局演变
早期佛教建筑保存下来的极少: 砖塔—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 [北魏正光四年(523)] 木构佛殿—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唐建中三年(782)]
位于河南登封市,建于 北魏正光四年(公元 523),是中国现存最早 的塔的实物,也是唯一一 座平面十二边形的塔。
——标志着中国砖构技 术的重要进展和融合外来 文化,创造中国式密檐塔 达到了成熟水平
二、嵩岳寺塔
砖砌密檐式塔 全高39.8米
二、嵩岳寺塔
汉地佛教建筑布局讲解PPT

钟楼,鼓楼
钟楼和鼓楼分别位于天王殿左右两侧,其功能在古时候是表示 禅定的境界,现在也具有计时的作用,所谓“晨钟暮鼓”,同时 敲钟也有祈福的寓意。
佛塔
佛教寺庙内塔一般是用来供奉舍利的,此外还兼具一些其他 的功能,地标性,佛的象征,以供世人朝拜。
祖师殿 鼓楼
总结
藏经阁 方丈室 大雄宝殿 天王殿 Nhomakorabea门殿伽(qie)蓝殿 钟楼
作业:
周末有空到当地寺庙游略。
大雄宝殿
千手观音。位 于三世佛后, 也是一位重量 级别的“人 物”。
十八罗汉,位于三世 佛两侧,各分布九位。 其中较为熟悉的是降 龙尊者——济公。
方丈室
方丈,即寺院主持。方丈室为其住所,也是说法和接客之处。
藏经阁
藏经阁,是寺院讲经说法藏经的场所。是供奉经律 论三藏与讲法的地方,象征三宝中的法宝,指佛教中 的一切理论学说,是禅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场所。
佛教寺庙主要殿堂介绍
教学内容
• 佛教建筑布局规则
• 主要殿堂:
供奉对象及其布局
问题:1.这些图片给你的整体感觉? 2.你看到了什么? 3.你发现了什么?
三门殿
无作门 空门 无相门
天王殿
大肚弥勒
韦陀 金刚杵的寓意
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被供奉于天王殿内两侧。他们分别
是:南方增长天王,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其脸色,法器,领地各不相同,有“风调雨顺”之意。
佛教寺庙建筑精品PPT课件

上海豫园戏台
北京四合院
•皖 南
民 居
上海豫园戏台
明清民宅
• 北京颐和园 圆明园 • 苏州拙政园 苏州留园 扬州个园
北京颐和园
圆明园
苏州园林拙政园
苏州留园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故 宫
北京皇城
明 清 坛 庙
天坛
孔庙
孔庙
• 李冰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 也有研究。公元前256-前251年为蜀郡守, 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
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 都江堰,因而使川西平原富庶起来。
二王庙
关羽
明清民宅
• 北京四合院 皖南民居
• 杭州吴宅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佛光寺大殿•悬空寺国四大石窟到底是什么 ?敦煌莫高窟、 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 麦积山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云 冈 石 窟
日本寺庙
唐招提寺
神社
日本茶社
中国明清建筑
• 北京 • 故宫 皇城 郭城(三环相套形成)
故宫(紫禁城) 皇城(城市中心偏南) 郭城(接近方形)
最新佛教文化寺庙介绍禅意宗教信仰中国风ppt模板

-11-
三、法会和活动(普茶法会)
自古禅茶为一味,腊月二十八晚,南 山寺普茶盛会,诚邀十方众生共品。
茶性清和冲淡,韵致高远;饮者清致
闲雅,静心宁神;禅者息心绝虑,身 心轻安。茶心,人心,道心,在究极
上归于一致。从饮茶中体会禅的高雅,
从品茶里参悟生命的本质。
-12-
三、法会和活动(盂兰盆法会)
盂蘭盆節
钟楼
观音殿 僧寮堂
-3-
一、寺庙的地理位置
丽山在方圆数百里之中属一峰独秀山,峰秀丽卓立;县志称之为“州之镇山”,又称“化州第一山” 清道光年间状元林召棠曾登临丽山,手书“瞿鸟兆高飞”于石上,现今遗迹犹存。
-4-
二、人文景观
南山寺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广大信教群众的充分 肯定和好评。荣获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授 予以下称号:
“ ” 广东省模范宗教活动场所 “ ”
并在全省推广“坚持五个注重创建和谐寺院” 的经验做法。
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达标场所
-5-
二、寺庙格局
重建后的南山寺为明清江南宫廷建筑风格, 古香古色的大型仿古建筑群。黄瓦红墙,飞檐斗 拱,建筑精巧而华丽,布局通透而大气。
融佛教人文历史文化,集宗教法事活动、养生修 行、生命关怀、自然景观、旅游休闲于一体。为 世人呈现一个气势恢宏,规模宏大的大型丛林。
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学家范祖禹就曾寓居
于南山寺。
寺南 山
中兴于明代神宗年间,高僧憨山禅师受神宗皇帝 御命修葺道场,教化人心,传播佛教文化。
-8-
三、南山寺的各项法会和活动
斋天法会
• 春节期间 • 祈福消灾 • 众生安乐
浴佛节法会
• 农历四月初八 • 佛陀的生辰 • 净化身心
4宗教建筑7.ppt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宗教建筑
佛寺 一、佛寺的起源与发展
佛寺是佛教僧侣供奉佛像、舍利,进行宗教活动和居住 的处所。
东汉永平求法,为两位高僧竺法兰、摄摩腾在洛阳提供 礼佛、译经和传法的场所,汉明帝下诏改鸿胪寺改为 白马寺。
从早期佛寺到唐朝初期,中国的佛教寺庙主要是以佛塔 为中心的廊院式建筑群。
从唐朝开始,佛寺逐步发展成为以佛殿为中心的纵轴式 排列、左右对称的建筑群。
地藏菩萨像
百岁宫
祗园寺
北方胜在历史,南方奇在景色,西部重在风情。
早期的佛寺在佛塔与佛殿之间布局的变化,原因何在?
1、佛教自身发展的需要
供奉佛像,进行佛事活动。
2、受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影响
3、舍宅为寺、舍宫为寺行为的增多,加快了佛殿作为 佛寺中心的进程
4、信徒对佛祖形象的崇拜较之塔更为亲切
佛寺本土化后的创新: 高大佛像、菩萨像的出现 高大楼阁式佛殿
普宁寺大乘之阁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辽代
天津---独乐寺观音阁
辽宁义县奉国寺
大同华严寺
金代
山西-善化寺
崇福寺 在山西朔县
元代
平遥镇国寺
上海仅存的元代寺院-真如寺
苏州云岩寺断梁殿
明代
北京
报恩寺位 于四川省 平武县城 内,是目 前我国保 存最完整里处。始建 于明太祖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
清代
北京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 黄教寺院雍和宫。
承德外八庙——普宁寺
普乐寺
二、寺庙的鉴赏
(一)佛寺的类型 1、汉地佛教--汉传佛教寺庙
庭院式建筑 单体建筑丰富
2、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寺庙
汉式建筑
{ 汉藏建筑结合式
宗教建筑
佛寺 一、佛寺的起源与发展
佛寺是佛教僧侣供奉佛像、舍利,进行宗教活动和居住 的处所。
东汉永平求法,为两位高僧竺法兰、摄摩腾在洛阳提供 礼佛、译经和传法的场所,汉明帝下诏改鸿胪寺改为 白马寺。
从早期佛寺到唐朝初期,中国的佛教寺庙主要是以佛塔 为中心的廊院式建筑群。
从唐朝开始,佛寺逐步发展成为以佛殿为中心的纵轴式 排列、左右对称的建筑群。
地藏菩萨像
百岁宫
祗园寺
北方胜在历史,南方奇在景色,西部重在风情。
早期的佛寺在佛塔与佛殿之间布局的变化,原因何在?
1、佛教自身发展的需要
供奉佛像,进行佛事活动。
2、受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影响
3、舍宅为寺、舍宫为寺行为的增多,加快了佛殿作为 佛寺中心的进程
4、信徒对佛祖形象的崇拜较之塔更为亲切
佛寺本土化后的创新: 高大佛像、菩萨像的出现 高大楼阁式佛殿
普宁寺大乘之阁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辽代
天津---独乐寺观音阁
辽宁义县奉国寺
大同华严寺
金代
山西-善化寺
崇福寺 在山西朔县
元代
平遥镇国寺
上海仅存的元代寺院-真如寺
苏州云岩寺断梁殿
明代
北京
报恩寺位 于四川省 平武县城 内,是目 前我国保 存最完整里处。始建 于明太祖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
清代
北京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 黄教寺院雍和宫。
承德外八庙——普宁寺
普乐寺
二、寺庙的鉴赏
(一)佛寺的类型 1、汉地佛教--汉传佛教寺庙
庭院式建筑 单体建筑丰富
2、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寺庙
汉式建筑
{ 汉藏建筑结合式
中国宗教建筑

PPT文档演模板
伊斯兰教建筑
• 中国清真寺绝大多数采用中国传统的四 合院并且往往是一连串四合院制度。
• 其特点是沿一条中轴线有次序、有节奏 地布置若干进四合院,形成一组完整的空 间序列:每一进院落都有自己独具的功能 要求和艺术特色,而又循序渐进,层层引 深,共同表达着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风格。
PPT文档演模板
•
——
的“式 塔广 独光邦 寺州 特塔克 。怀 建”塔 该圣 筑)( 寺寺 风,宣 尤 格充礼 以 著分塔 高俗 称显, 称 于示清 狮 世伊代 米子 。斯后 阿寺
兰称拉、 教 伯光
PPT文档演模板
36.6
•
——
形院孙 由 扬 布属普 伊 州 局中哈 斯 礼 以国丁 兰 拜 体传来 教 寺 现统我主 寺式国穆 名建传 罕 又 。筑教 默 称
• 道教建筑充分体现了道家“王法地,地法 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或以林 掩其幽,或以山壮其势,或以水秀其姿, 形成了自然山水与建筑自然结合的独特风 格。
PPT文档演模板
道教建筑
• 道教祀神的祠宇,叫道宫、道观。
• 道教的宫观庵庙等建筑是供奉、祭祀神灵 的殿堂,又是道教徒长期修炼、生活和进 行斋醮祈禳等仪式的场所。
暑礼”泰,
山。。山道
庄它古为教
并与代五因
称北皇岳东
为京帝之方
我故一首为
PPT文档演模板
国宫般,阴
东岳庙和东岳大帝
PPT文档演模板PPT文档演来自板岳 嵩 山•
表为上 中
)代中 岳
三表岳 嵩
教)嵩 山
——
荟、山
萃儒为
之(道 第
处以、 六
。嵩佛 小
阳(洞
书以天
院少。
伊斯兰教建筑
• 中国清真寺绝大多数采用中国传统的四 合院并且往往是一连串四合院制度。
• 其特点是沿一条中轴线有次序、有节奏 地布置若干进四合院,形成一组完整的空 间序列:每一进院落都有自己独具的功能 要求和艺术特色,而又循序渐进,层层引 深,共同表达着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风格。
PPT文档演模板
•
——
的“式 塔广 独光邦 寺州 特塔克 。怀 建”塔 该圣 筑)( 寺寺 风,宣 尤 格充礼 以 著分塔 高俗 称显, 称 于示清 狮 世伊代 米子 。斯后 阿寺
兰称拉、 教 伯光
PPT文档演模板
36.6
•
——
形院孙 由 扬 布属普 伊 州 局中哈 斯 礼 以国丁 兰 拜 体传来 教 寺 现统我主 寺式国穆 名建传 罕 又 。筑教 默 称
• 道教建筑充分体现了道家“王法地,地法 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或以林 掩其幽,或以山壮其势,或以水秀其姿, 形成了自然山水与建筑自然结合的独特风 格。
PPT文档演模板
道教建筑
• 道教祀神的祠宇,叫道宫、道观。
• 道教的宫观庵庙等建筑是供奉、祭祀神灵 的殿堂,又是道教徒长期修炼、生活和进 行斋醮祈禳等仪式的场所。
暑礼”泰,
山。。山道
庄它古为教
并与代五因
称北皇岳东
为京帝之方
我故一首为
PPT文档演模板
国宫般,阴
东岳庙和东岳大帝
PPT文档演模板PPT文档演来自板岳 嵩 山•
表为上 中
)代中 岳
三表岳 嵩
教)嵩 山
——
荟、山
萃儒为
之(道 第
处以、 六
。嵩佛 小
阳(洞
书以天
院少。
中国汉地佛教寺庙建筑规制 ppt课件

中国汉地佛教寺庙建筑规制
中国汉地佛教寺庙建筑规制
中国汉地佛教寺庙建筑规制
中国汉地佛教寺庙建筑规制
中国汉地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寺庙建筑规制
中国汉地佛教寺庙建筑规制
钟楼
鼓楼
中国汉地佛教寺庙建筑规制
中国汉地佛教寺庙建筑规制
中国汉地佛教寺庙建筑规制
弥勒佛名为“阿逸多”,是释迦摩尼佛的弟子,现在看到 的大多数的弥勒菩萨形象为一个胖大的和尚,源自浙江奉 化在五代时有一和尚常携布袋,教化群众,颇受群众信仰, 临终时说了一首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胜百千亿,时时 示时人,世人自不识。”,因此,人们认为布袋和尚就是 弥勒菩萨的化身。
中国汉地佛教寺庙建筑规制
中国汉地佛教寺庙建筑规制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四大天王的塑像,通常分列在 佛寺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四大天王分别是: 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职调; 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职风; 西方广目天王,手持赤龙,职顺; 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伞盖,职雨。 合起来也称“风调雨顺”,表达了人民祈求风调雨顺、国 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中国汉地佛教寺庙建筑规制
中国汉地佛教寺庙建筑规制
比较大的寺院,可能还有阿弥陀佛殿、药师佛殿、文殊殿、 普贤殿、地藏殿等。
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东方三圣:药师佛、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华严三圣:释迦摩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大智菩萨,道场在山西五台山,坐骑为青狮。 普贤菩萨:大行菩萨,道场在四川峨眉山,坐骑为六牙白
排名: 托塔罗汉,探手罗汉,过江罗汉,芭蕉罗汉,静座罗汉,
骑象罗汉,看门罗汉,降龙罗汉,举钵罗汉,布袋罗汉, 长眉罗汉,开心罗汉,喜庆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 伏虎罗汉,沉思罗汉,骑鹿罗汉。
佛教寺院 讲课

,内悬洪钟,供地藏菩萨,道明、闵公为左右胁持。西侧鼓楼,内置法鼓, 供伽蓝神关羽和左右挟持关平、周仓。
大雄宝殿:是佛寺的正殿,内供佛像。大雄既大英雄之意,佛的的号
之一。
藏经楼:楼上藏经,楼下可设法堂。 佛塔:塔在古印度多用以存放舍利和经卷,在中国逐渐演化成寺庙的标志
性或附属性建筑,供人登高远眺。
汉地寺院主要殿堂居中轴线上, 以后扩建增设殿堂,则因地制宜 地分布。中轴线东侧为生活区, 有僧房、斋堂、佛学苑、厨库、 如意寮(医务所) 职事堂等。西 侧为接待区,设云水堂,寺院的 厕所东侧为东司,西侧为西净。
由 南 向 北
三门 天王殿 大雄宝殿 伽蓝殿与祖师殿 观音殿与药师殿 罗汉堂 方丈室 藏经楼 佛塔
课后作业
佛教的主要供奉有 哪些?
谢谢!
山门:寺院大门,又称山门。三门有三道
大门,象征智慧、慈悲、方便或信、解、行 三种解脱烦恼的方式,故又称解脱门。中间 名空门、东侧名无相门、西侧名无作门。意 为证悟空性、不着相、不造业。
方丈室 念佛堂 药师殿
藏经楼
方丈室
罗汉堂
大雄宝殿 祖师殿 伽堂 天王殿: 店中正面供弥勒佛,背面供韦陀,两侧为四大天王。东侧钟楼
寺院
佛教寺院历史上有伽蓝、兰若、 招提等称谓。伽蓝意为众园,兰若意 为空闲之地,招提为四方僧房。以后 僧众生活、活动的建筑场所被统称为 寺院。
主要建筑
殿 :一般来说是指供奉并容僧众信徒朝 拜的房舍 堂:僧侣们日常起居和修行的房舍
殿 堂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佛教寺 院的主要殿堂。现在我们一 起去寺院
大雄宝殿:是佛寺的正殿,内供佛像。大雄既大英雄之意,佛的的号
之一。
藏经楼:楼上藏经,楼下可设法堂。 佛塔:塔在古印度多用以存放舍利和经卷,在中国逐渐演化成寺庙的标志
性或附属性建筑,供人登高远眺。
汉地寺院主要殿堂居中轴线上, 以后扩建增设殿堂,则因地制宜 地分布。中轴线东侧为生活区, 有僧房、斋堂、佛学苑、厨库、 如意寮(医务所) 职事堂等。西 侧为接待区,设云水堂,寺院的 厕所东侧为东司,西侧为西净。
由 南 向 北
三门 天王殿 大雄宝殿 伽蓝殿与祖师殿 观音殿与药师殿 罗汉堂 方丈室 藏经楼 佛塔
课后作业
佛教的主要供奉有 哪些?
谢谢!
山门:寺院大门,又称山门。三门有三道
大门,象征智慧、慈悲、方便或信、解、行 三种解脱烦恼的方式,故又称解脱门。中间 名空门、东侧名无相门、西侧名无作门。意 为证悟空性、不着相、不造业。
方丈室 念佛堂 药师殿
藏经楼
方丈室
罗汉堂
大雄宝殿 祖师殿 伽堂 天王殿: 店中正面供弥勒佛,背面供韦陀,两侧为四大天王。东侧钟楼
寺院
佛教寺院历史上有伽蓝、兰若、 招提等称谓。伽蓝意为众园,兰若意 为空闲之地,招提为四方僧房。以后 僧众生活、活动的建筑场所被统称为 寺院。
主要建筑
殿 :一般来说是指供奉并容僧众信徒朝 拜的房舍 堂:僧侣们日常起居和修行的房舍
殿 堂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佛教寺 院的主要殿堂。现在我们一 起去寺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19
藏金阁
藏经阁,(Zàng Jīng Gé)又称法堂,是寺院 讲经说法藏经的场所。雍正十三年(公元 1735年)敕修少林寺时,原藏经阁藏经移 贮法堂,故法堂又称“藏经阁”。
20
21
22
16
17
方丈室
方丈室是少林寺中方丈起居和理事的地方,在乾隆十五年的时 候,清高宗弘历游少林寺时,是用方丈室来做寝宫的,所以方 丈室又被称为“龙庭”。
方丈室是建立在明初时期,经过很多次的维修,现在的一些建 筑都是清代遗物,方丈室的正中心放置的是在少林寺1500周年 时信徒赠送的鸡血石“佛祖讲法”浮雕,在北侧则是放置的少 林寺传代世系谱
8
9
大雄宝殿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 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 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 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 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 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 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 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 法僧三宝。
2
3
钟楼
钟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 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 每边长35.5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内 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 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 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体现了古代汉族 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4
5
鼓楼1415 罗汉堂 罗汉堂,是供奉罗汉的殿堂。因为佛教后 来分成许多支派,在小乘佛教里,凡是信 奉小乘佛教的人,按小乘佛教的教义进行 修行达到的最高境界,就叫做“阿罗汉 果”,简称罗汉。罗汉有十六罗汉、十八 罗汉、五百罗汉之多。在一般的寺庙里, 在大雄宝殿两侧塑十八罗汉,而在规模较 大的寺院,则专门建有罗汉堂,内塑很多 罗汉,可能是五百罗汉,可能更多。
鼓楼是古代放置巨鼓的建筑,用以击鼓报 警,或按时敲鼓报告时辰。佛寺亦有鼓楼, 与钟楼相,建于正殿的左右,用以悬鼓报 时,或于典礼时敲击。
6
7
天王殿
天王殿,又称弥勒殿,是佛教寺院内的第 一重殿,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塑像,左右 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韦驮天塑 像,因此得名。
天王殿最初多见于净土宗寺院,中国禅宗 本不供弥勒,但两宋之后中国佛教出现禅 净双修的局面,所以天王殿开始出现在大 部分中国寺院里
10
11
东西配殿
清代陵制。位于隆恩殿前东西两侧。单檐 歇山顶,一般为面阔五间,有前廊。东配 殿是存放祝版和制帛的地方。也是每当大 修隆恩殿临时供放神牌的场所。西配殿是 喇嘛念经的地方。
12
13
法堂
七堂伽蓝之一,乃禅林演布大法的地方。 位于佛殿的后方,方丈的前方。相当于讲 堂,而"讲"通于"讲教",在禅宗,为别于他 宗,且示其教外别传的宗旨,所以特称为 法堂。
汉地佛教寺院主要殿堂介绍
1
山门
山门意为寺院正面的楼门,寺院的一般称 呼。过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 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林之 间,因此称山号、设山门。后世造于平地、 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称山门。一般有三个 门,所以又称"三门"。象征“三解脱门”, 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今之寺院或仅有一门,也可称之为三门。
19
藏金阁
藏经阁,(Zàng Jīng Gé)又称法堂,是寺院 讲经说法藏经的场所。雍正十三年(公元 1735年)敕修少林寺时,原藏经阁藏经移 贮法堂,故法堂又称“藏经阁”。
20
21
22
16
17
方丈室
方丈室是少林寺中方丈起居和理事的地方,在乾隆十五年的时 候,清高宗弘历游少林寺时,是用方丈室来做寝宫的,所以方 丈室又被称为“龙庭”。
方丈室是建立在明初时期,经过很多次的维修,现在的一些建 筑都是清代遗物,方丈室的正中心放置的是在少林寺1500周年 时信徒赠送的鸡血石“佛祖讲法”浮雕,在北侧则是放置的少 林寺传代世系谱
8
9
大雄宝殿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 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 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 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 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 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 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 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 法僧三宝。
2
3
钟楼
钟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 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 每边长35.5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内 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 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 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体现了古代汉族 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4
5
鼓楼1415 罗汉堂 罗汉堂,是供奉罗汉的殿堂。因为佛教后 来分成许多支派,在小乘佛教里,凡是信 奉小乘佛教的人,按小乘佛教的教义进行 修行达到的最高境界,就叫做“阿罗汉 果”,简称罗汉。罗汉有十六罗汉、十八 罗汉、五百罗汉之多。在一般的寺庙里, 在大雄宝殿两侧塑十八罗汉,而在规模较 大的寺院,则专门建有罗汉堂,内塑很多 罗汉,可能是五百罗汉,可能更多。
鼓楼是古代放置巨鼓的建筑,用以击鼓报 警,或按时敲鼓报告时辰。佛寺亦有鼓楼, 与钟楼相,建于正殿的左右,用以悬鼓报 时,或于典礼时敲击。
6
7
天王殿
天王殿,又称弥勒殿,是佛教寺院内的第 一重殿,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塑像,左右 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韦驮天塑 像,因此得名。
天王殿最初多见于净土宗寺院,中国禅宗 本不供弥勒,但两宋之后中国佛教出现禅 净双修的局面,所以天王殿开始出现在大 部分中国寺院里
10
11
东西配殿
清代陵制。位于隆恩殿前东西两侧。单檐 歇山顶,一般为面阔五间,有前廊。东配 殿是存放祝版和制帛的地方。也是每当大 修隆恩殿临时供放神牌的场所。西配殿是 喇嘛念经的地方。
12
13
法堂
七堂伽蓝之一,乃禅林演布大法的地方。 位于佛殿的后方,方丈的前方。相当于讲 堂,而"讲"通于"讲教",在禅宗,为别于他 宗,且示其教外别传的宗旨,所以特称为 法堂。
汉地佛教寺院主要殿堂介绍
1
山门
山门意为寺院正面的楼门,寺院的一般称 呼。过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 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林之 间,因此称山号、设山门。后世造于平地、 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称山门。一般有三个 门,所以又称"三门"。象征“三解脱门”, 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今之寺院或仅有一门,也可称之为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