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终稿)
政治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一、把握事物的本质 二、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眼见未必 都为实
• 你认同“眼见 为实,耳听为 虚”这句话吗? 为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带箭头的两条直线,两条一样长吗?
这就是有名的缪勒-莱耶错觉,也叫箭形 错觉。
交叉处是否 有黑点在闪烁? 仔细看看,其实 它并不存在。
掌握丰富的知识,具备一双“慧 眼”,开动思想机器,要做到“去粗 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 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 提 高 辨 别 是 非 的 能 力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看到什么?
奇幻图形-这些竖线是否弯曲的?
请同学们观察图形,你看到了什么?
1.真相、假象、错觉 真相:真实的、直接的、肯定的形式
【解析】它们其实一样长
真相、假象、错觉
2.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 假象的特点: 1、人的器官受到生理素质等方面的限制,认识工具存在着历史局限性。 2、客观事物本身是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也需要一定过程
辩证启示:认识不可能一蹴而就地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我们应该 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辨别出真相,剔除掉假 象。
海市蜃楼是光线在延直线方向密度不同的 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
柏油马路因路面颜色深,夏天在灼热阳光下吸收能 力强,同样会在路面上空形成上层的空气冷、密度大, 而下层空气热、密度小的分布特征,表现为让路边的景 象在地面上形成了倒影,远看仿佛地面有水一样,这种
现象叫下蜃。
现象和本质关系原理的指导意义:
现象 假相:虚假的、歪曲的、否定的形式
二者的关系:对立关系,但都是由事物的 本质决定的,同样是事物本质的体现。
错觉: 由主观的幻想、臆想造成是虚幻的主观 现象。如:画饼充饥,一朝被蛇咬、十 年怕井绳等。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范文

第⼋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范⽂第⼋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春秋时代,楚国有⼀个商⼈,专门卖珠宝。
有⼀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招揽顾客,使珠宝能畅销起来,他特地⽤名贵的⽊料,做成了许多⼩盒⼦,并把盒⼦雕刻装饰得⾮常精致美观,名贵的⽊料做成的盒⼦会发出⼀种⾹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
有⼀个郑国⼈,看见装珠宝的盒⼦这么漂亮,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个,打开盒⼦,把⾥⾯的宝物拿了出来,退还给珠宝商,⾃⼰把盒⼦抱⾛了。
请同学们考虑:以上故事是哪个成语的来历?它说明⼀个什么问题?买椟还珠这个成语⽐喻有些⼈只注重事物的外部现象,不看重其内在的本质。
〈新课讲授〉⼀、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的现象和本质,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体。
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统⼀的辩证关系。
(⼀)现象和本质的关系1.现象和本质是对⽴的现象是事物的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个别多变的东西,可以由⼈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
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只能由⼈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看教材第80页漫画:“我看到了苹果落地,怎么没看到万有引⼒?”学⽣讨论: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苹果落地”是现象,可以通过我们的眼睛观察到。
“万有引⼒”是本质,只能由⼈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2.现象和本质是统⼀的两者紧密相联,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现象尽管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但都是由本质决定的,都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如:我们说班⾥哪个同学品质不错,往往是通过他的⾔谈举⽌表现得出结论的。
同样道理,⼀个⼈的每⼀个⾔⾏都从不同⽅⾯不同程度上表现了他的品质。
3.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真象是从正⾯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
假象是从反⾯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它们都是对事物本质的表现,都是客观的。
不能把真象当做正确的来认识,也不能把假象当做错误的来认识。
查⼀查:成语“声东击西”指的是什么意思?“声东击西”是说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别,“声东”是假象,“击西”是真象,其本质是迷惑敌⼈,保存⾃⼰。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终稿)

辨一辨:
下列事物中哪些是现象,哪些是本质?
• • • • • • A.小李的脸红了 B.四季变换 C.王平的人品好 D.刘翔跑得飞快 E.万有引力定律 F.锯木摩擦生热
现象和本质关系原理的指导意义:
1、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 必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是非混杂、鱼目 混珠、真假混淆的情况。
下列的行为是社会中存在的,哪些是美的、善的, 哪些是丑的、恶的?
1、主动捐款给希望工程
2、在公共汽车上让座
3、见义勇为
4、矿难发生后政府大力抢救遇难矿工
5、聚众赌博
6、偷窃
7、贪婪
8、坑蒙拐骗
心理学家说上网成瘾就像吸毒,因此人变颓废了、家变穷 了破裂了甚至出人命了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
明修栈道:从正面迷惑敌人 暗渡陈仓:从侧翼突然袭击
假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两国交 战时,法军有一个旅指挥部设在前线阵 地的地下室里,十分隐蔽。但由于忽视 了长官养的一只小猫,造成了不应有的 惨败局面。 当时,德军一名参谋发现:每天上 午八九点种,总有一只波斯猫在法军阵 地后方的坟包上晒太阳,一连观察几天, 都是如此。此事引起德军司令官的重视, 他召集参谋人员进行分析,
•看到了事物的现象≠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只看事物的现象还是透过事物的现象看 到本质,表现了一个人认识能力的高低。
现象本质的概念、关系
2.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内容
反映 什么
区别 表明 对立 什么 如何 认识 联系 统一
现象 本质 根本性质, 表面特征, 内部联系 外部联系 是易逝多变, 同类现象中一般的、 共同的东西 个别具体的 感官或借助仪器观 只能靠抽象思维才 察到的 能把握 联系密切,不可分割。 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 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08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2012-5/2-12
15
二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201252127201252128海市蜃楼在大海之滨瞭望或在海面航行有时在平静无风的条件会突然看到空中映现出船只在大海之滨瞭望或在海面航行有时在平静无风的条件会突然看到空中映现出船只岛屿楼台城郭等奇201252129岛屿楼台城郭等奇异现象当大风一起这种景象就立刻消逝
春夏秋冬,气温在变化;会引发很多东西的变化, 而本质的东西是......
二、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不辨是非的情况?
杨某是刚刚毕业的中职生,由于嫌学校推 荐的工作挣钱少,迟迟不愿意上班,就在社会 上游荡。一天,他与自己的几个朋友在大街上 闲逛时,苦于手头紧,便产生了抢劫的邪念。 他们将一名骑摩托的女子拦截后,对其拳打脚 踢,搜身后,得到3.5元人民币,并迅速逃离 现场。这些人当晚被派出所抓获。后经法院审 理判决,杨某等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 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2012-5/2-12 13
问题思考: 1、杨某只抢劫了3.5元,为何被判刑四年零六 个月?试问:在这一司法活动中,其相关的现 象是什么?其本质又是什么? 2、结合上述事例,说说中职生怎样才能明辨是 非、抵制诱惑,远离犯罪?
2012-5司法活动的现象是:杨某等对女子进行 拳打脚踢、威胁恫吓、勒索搜身;本质是:我 国《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 抢劫公私财物的,构成侵犯财产罪。依据《刑 法》第263条的规定,对侵犯财产罪,处3年以 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区分真象与假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2012-5/2-12 3
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一)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1.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外面像金像玉, 里面却是破棉絮。 比喻外表漂亮,内 里破败。虚有华美 的外表,实质却一 团糟。
第8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PPT课件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太湖蓝藻根在岸上
究其原因,是因为生活和工业污水过多注入太湖,使湖水营 养化,在炎热的气候下致使蓝藻大量繁殖。太湖表现出的蓝藻现 象,实质上人们的行为造成的太湖水的污染,根子还在岸上。
Page 15
二、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2、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两者紧密相连,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 表现为现象。
Page 37
明辨是非、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只有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辨析真假,才能决定自己应该
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才能抵制诱惑,扬善抑恶,做一个正 直善良、遵纪守法的人。
烟 酒的诱惑
Page 38
材料:杨某是刚刚毕业的中职生,由于嫌学校推荐的工作 挣钱少,迟迟不愿意上班,就在社会上游荡。一天,他与自己 的几个朋友在大街上闲逛时,苦于手头紧,便产生了抢劫的邪 念。他们将一名骑摩托的女子拦截后,对其拳打脚踢,搜身后, 得到3.5元人民币,并迅速逃离现场。这些人当晚被派出所抓 获。后经法院审理判决,杨某等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 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唯有在月球的本影投影在地球表面时,在该区域的人才能够观测到日食
Pagபைடு நூலகம் 18
Page 19
Page 20
有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对学生晨检、跑操、宿舍 内务和卫生严格要求的做法,这是和学生故意较 劲。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用现象和本 质的观点进行分析)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修正版)

二、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 1、莫被假象迷惑双眼
2015年10月, 武宁县海市蜃 楼的组图被网 友们疯转。照 片中,在延绵 的山脉上方出 现两栋高楼大 厦,仿佛屹立 在云端,令人 惊叹。几栋楼 房一直持续了 将近半个小时, 直到天色逐渐 变暗后消失。
2013年4月30 日,在珠海九 洲港的海面上 疑现“海市蜃 楼”,海面上 漂浮着“塔 吊”。整个过 程大约持续了 20多分钟。
一、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认识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生活中存在真善美、假恶丑。我们看到的自然 界和社会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决不是仅仅用感官 就能正确地反映出来的。亲眼看到的东西,人们 通过感官感觉到的东西,往往是粗精混杂、真伪 难辨的。
眼见不一定为实,遇到事情,倘若完全依赖自 己的眼睛,完全根据表面现象做判断,却不加以 分析和思考,我们将变得迷惑,不能认清事物的 本质。
3、把握本质,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 怪 兽 • 有一天,法国大生物学家居维叶在午夜时被吵醒,他看见 一只怪兽,正把有角的头及两只蹄子伸进窗口,嘴里发出 阵阵怪叫,好像要一口吞下居维叶似的。居维叶看了一下 怪兽,却满不在乎继续入睡了。 • 这只怪兽原来是顽皮的学生装扮的,想吓唬一下老师。 当时居维叶并不知道这是学生恶作剧,可他为什么一点不 怕呢?学生带着好奇心去请教老师,居维叶笑着回答了他 们。 • 居维叶说:有角有蹄子的动物,都是只吃植物而不吃 肉类的。所以我没有什么可怕的。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哲 学 与 人 生
1
• 你认同“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这句话吗? 为什么?
米勒-莱尔透视幻觉:
哪条红线更长?
其实一样长哦
两个位于中心的圆哪个大?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 维方法,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 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 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25
• 现象和本质原理的指导意义
• 1.) 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 要性,它告诉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 现象上,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 本质。 • 2.) 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 能性,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对现象的分析研究,从 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 3 把握本质,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 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23
(1)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把握事物的各 种现象。
把现象当作是入门的向导。认识事物只能从认识 它的现象开始。要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必须全面 地占有大量的,丰富的感性材料,综合事物的各种现 象,不能道听途说,不能仅仅看到一些表面的,局部 的,个别的现象,就轻率的对事物的本质下结论。更 不能被事物的假象所蒙蔽。
2. 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真 象 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 假 象 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真象和假象都是对事物本质的表现, 都是客观的。不能把真象当做正确的 来认识,也不能把假象当做错误的来 认识。
39
• 说一说: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 的寓意。 不
围 魏 救 赵 声 东 击 西 项 庄 舞 剑
但由于夏天海面附近的温度比高空低,空气由 于热胀冷缩,上层的空气就比海面附近的空气稀疏, 来自船舶的光线先由密的气层,逐渐折射进入稀的 气层,并在上层发生全反射,又折回到下层密的气 层中来;经过这样弯曲的线路,最后投入我们的眼 中,我们就能看见它的像。
由于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像是来自直线方面的, 因此,我们所看到的轮船映像比实物抬高了许多, 多在海面上或江面上发生。 38
哲学与人生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春夏秋冬,气 温在变化;会引 发很多东西的变 化,而本质的东 西是?
许多人都曾被草割破 过手,但鲁班在手被 草割破之后,通过观 察到草叶的边缘有许 多的细齿,由此便发 明了锯。
一束鲜花(现象),你能凭感 官直接感受得到,而它所表达 的意义(本质)你只能靠抽象 的思维才能把握。特定的环境 具有特定的意义。
哲学与人生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米勒-莱尔透视幻觉:
哪条红线更长?
其实一样长哦
眼光注视哪一块,哪一块就会停止
走一走这个奇怪的楼梯,会发生什么?最低一级和最高一级台阶分别在哪儿
欣赏了以上图片,同学们有何想法?
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要认识 一个事物不能光凭道听途说,必须亲眼看一看。 但是,由于人们看到的只是事物的现象,有时还 会被假象所蒙蔽,因此,眼见也未必为实。 大千世界,各种现象丰富多彩。这就需要我 们掌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方法,识别假象,明 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 事物的能力。
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它告诉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认识了事物的 现象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任 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任何本质都是通 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尽管多种多样、纷繁复杂 ,但都是由本质决定的,都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只有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辨析真假,才能 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才能 抵制诱惑,扬善抑恶,做一个正直善良、遵 纪守法的人。
我们都知道沉 迷电脑游戏有害, 可却总又被它诱 惑,怎么办?
看到别人赌博,买六合 彩一夜暴富,我也心动 了,可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汕尾市城区职业技术学校 吕少平
课程导入
你觉得刘谦的魔术如何?你知道这些魔 术的真相是什么吗?
现象,本质? “慧”学习
物体落地 香气四溢 昼夜更替
……
现象
万有引力 分子运动 地球自转
……
本质
思考:你还能举出现象与本质的例子吗?
上述的种种事例告诉了我们什么?
米勒-莱尔透视幻觉: 哪条红线更长?
其实一样长哦
两个位于中心的圆哪 个大?
其实一样大哦!
这两条线是弯曲的吗? 它们实际上是平行的
熊猫狗 海市蜃楼
真象与假象的关系
比较 真 象
假象
从正面直接
从反面歪曲
区别 表现本质的现象 表现本质的现象
联系 两者都是本质的表现形式
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图一
看图说话: 图中反映了哪些现象和本质?
图二
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现象是本 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任何 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任何本质总要 表现为现象。
总之,现象和本质既相互区别、 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辨一辨:
下列事物中哪些是现象,哪些是本质?
现象叫下蜃。
现象和本质关系原理的指导意义:
2、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 可能性。
它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事物的 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明修栈道:从正面迷惑敌人 暗渡陈仓:从侧翼突然袭击
假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两国交 战时,法军有一个旅指挥部设在前线阵 地的地下室里,十分隐蔽。但由于忽视 了长官养的一只小猫,造成了不应有的 惨败局面。
当时,德军一名参谋发现:每天上 午八九点种,总有一只波斯猫在法军阵 地后方的坟包上晒太阳,一连观察几天, 都是如此。此事引起德军司令官的重视, 他召集参谋人员进行分析,
判断如下:
第一,此猫不是野猫,因为野 猫不喜欢白天出来,更不会在炮火 连天的阵地上出没;
第二,猫的栖身处在坟包附近, 而周围并无人家,那里很可能是一 个地下隐蔽的指挥部;
• A.小李的脸红了 • B.四季变换 • C.王平的人品好 • D.刘翔跑得飞快 • E.万有引力定律 • F.锯木摩擦生热
现象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 必要性。
它告诉我们对事物的认 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 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生活情境:太阳每天 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这种现象似乎告诉人们太 阳在绕着地球转。
如何 感官或借助仪器观 认识 察到的
同类现象中一般的、 共同的东西
只能靠抽象思维才 能把握
联系 统一
联系密切,不可分割。 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 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看图说话: 图中反映了哪些现象和本质?
同学的品质是通过 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的?——言行举止
优秀设计师的本质 通过哪些具体现象 来表现?
• 1.认识事物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看到了事物的现象≠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只看事物的现象还是透过事物的现象看 到本质,表现了一个人认识能力的高低。
现象本质的概念、关系
2.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内容
现象
本质
反映 什么
表面特征, 外部联系
根本性质, 内部联系
区别 表明 是易逝多变, 对立 什么 个别具体的
第三,据仔细观察,此猫是名 贵的波斯品种,而打仗时尚能玩儿 这种猫的,决不是下级军官。
此地极可能是一个高级指挥部。
3.把握本质 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首先,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认真进行
调查研究,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现象。
小故事:老天使和小天使 老天使和小天使寄宿时遇上了两个不同的主人, 一家很富有,但对人冷漠刻薄,一家很贫穷,但富有 同情心,小天使问老天使:富有的叫我们住地下室为 何帮他填补破墙洞,穷人那样热情却不拯救他家一头 快要病死的奶牛?老天使对小天使说:在地下室过夜 时,我从墙洞看到里面有个秘密的夹层,堆满了金块, 我把墙洞填上是不让他发现这些财富。而昨天晚上, 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善良的妻子,是我用奶牛代替了 她啊! 小天使这才恍然大悟,转怒为喜。 思考:小天使亲眼所见是不是真实的?为什么?
海市蜃楼
平静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 或戈壁等地方,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 楼台、城廓、树木等幻景,称为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是光线在延直线方向密度不同的 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
柏油马路因路面颜色深,夏天在灼热阳光下吸收能 力强,同样会在路面上空形成上层的空气冷、密度大, 而下层空气热、密度小的分布特征,表现为让路边的景 象在地面上形成了倒影,远看仿佛地面有水一样,这种
热现象
春夏秋冬冷热变化 摩擦生热
化学反应放热 电器发热
热的本质和规律
热力学定律——热 是分子的无规则运 动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古堡擒凶
在印度的塔尔沙漠,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古堡。 近百年来,这座古堡不断发生商人和马队遭难 的事件。凶手是谁?法医验尸,竟找不到任何 伤迹,无奈,只好禁止在此地住宿。著名探险 家乔治无视警告,夜宿古堡,亦遭不幸。人们 “谈堡色变”,百思不得其解,连警方也束手 无策。于是贴出布告用一万卢比重金招贤。
几年后,来了位叫比特利克的老人声称能破 此案。他买了一个大铁箱,一只猴子,一副渔 网。在乔治遇难的大厅里,他给猴子注射了麻 醉药,放进张开的渔网内,自己钻进了大铁箱, 手里紧握渔网。
怎样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其次,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维
方法,对现象进行科学分析研究。
午夜,一团黑影从堡顶飞下,扑向猴子, 一声惨叫,令人毛骨悚然,比特利克却不慌不 忙地收紧了渔网,说:“凶手在此!”网内竟 是一种奇怪的红蝙蝠。原来,它长着像刚针一 样的嘴,扎入人脑,专吮脑汁,致人死亡。一 位老人怎么如此神通广大?这个比特利克原来 是剑桥大学生物学教授汤恩·维尔特。他观察研 究红蝙蝠已有20多年的历史。难怪他胸有成竹, 一举揭开古堡百年之谜。
现象和本质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吗?
不同的现象表现同一本质,
“物体落地”
相同的现象隐藏着不同的本质。
“头痛原因”
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声东 击西 欲擒 故纵
假象
现象包括真象与假象 真象以肯定的方式或从正面如实反映事物的本质的现象 假象以否定的方式或从反面歪曲反映事物的本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