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心理现象与心理实质
心理的实质

3、反射的两种类型
按照产生的条件不同,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
含义:指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先天反射活动。 类型:食物反射、防御反射、性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 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 成。
(2)条件反射
含义:是指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 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是指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由感受器、 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刺激
感受器
传入N
中பைடு நூலகம்
枢
反馈联系
神
经
系
效应
效应器
传出N
统
2、反射的基本环节
(1)开始环节——内外界刺激影响感觉器官,引起 神经兴奋,并经传入神经向中枢传导; (2)中间环节——脑中枢发生兴奋和抑制过程,在 此基础上产生心理现象,如认识、情绪、意志; (3)终末环节——神经兴奋从脑中枢沿着传出神经 传导到效应器官,引起效应器官的活动,如动作、 表情、言语等。
反射弧是永久固定的
反射弧是暂时的、易变的
适应的范围小,只适应不 适应的范围广,可以适应
变的环境
多变的环境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
动的反映
(一)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从心理的产生来看,由于心理是脑的反射活动, 所以没有客观刺激,也就不可能引起大脑皮层的 神经活动以及相应的心理活动。 从心理的内容来看,任何心理现象都是对客观现 实(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反映。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心理的实质——精选推荐

1、心理的实质: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3、心理学的产生及研究范围:4、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5、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6、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
7、注意: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指向就是指人在每一个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
集中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他们会再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
8、影响不随意注意的刺激物特点:答:1、刺激物的新异性会影响不随意注意。
所谓新异性是指刺激物的异乎寻常的特性。
2、刺激物的强度会影响不随意注意。
环境中出现的强烈刺激物容易引起不随意注意。
3、刺激物的运动变化会影响不随意注意。
运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容易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
9、注意的特性:10、感受性: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的大小用感觉阈限来度量,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11、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2、感觉适应:感觉适应是指人的感受性会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发生的变化现象。
它是感觉受刺激时间影响的结果。
13、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感觉的14、对比可以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15、知觉的种类:1、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器官特性。
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
2、根据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
可以把知觉分成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3、根据知觉印象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和反映现实的精确性程度。
可以把知觉分为精确知觉、模糊知觉、错觉和幻觉。
16、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们能够迅速的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
心理学基础知识

根据记忆的时间长短
(1)瞬时记忆
又称指刺激物停止作用以后,它的映象仍然一瞬 间就消失的记忆,其信息保持的时间约为0.25-2 秒之间。 (2)短时记忆
指一次经验之后,能保持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记忆内容:7±2组块
气质 性格 能力
反映人心理活 动的独特性
心理实质
• 心理是脑的功能 • 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 人的心理的主体性
第二节 心理过程
一、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 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 心理活动。
感觉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 性的反映。
137952485393
(3)长时记忆 指从1分钟至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
重复
感 瞬时
短时
长时
官 记忆
记忆
记忆
消失 遗忘
记忆的过程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遗忘
• (1)识记 –对学习材料进行编码并存储在记忆系统 根据有无明确的目的分为: 无意识记:没有目的,不需要努力 有意识记:需要通过努力而形成的识记 根据是否理解识记的内容分为: 机械识记:依靠机械地重复而进行的记忆 意义识记: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 进行识记
(2)保持 –把知识经验保存在头脑中的过程。
(3)再认和回忆 –再认指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确 认。 –回忆指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在头 脑中重现叫做回忆。
指某感觉系统的功能丧失后而由其 他感觉系统的功能来弥补。
心理实质

心理实质一、科学的心理观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心理现象,虽然是在人的各种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是每个人都体验过或正在体验着的、非常熟悉的现象。
但是,心理现象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否有专门的器官,心理现象同物质现象的关系怎样,也就是说,心理的实质是什么,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人们为了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争论了几千年,产生了许多关于心理实质的不同观点,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心理观,即唯物主义心理观和唯心主义心理观。
1.唯心主义心理观唯心主义心理观认为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心理的东西是第一性的,物质的东西是第二性的。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就对神形问题,即心与身的关系展开过激烈的争论,战国时代的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
明代的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
“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之中”。
认为心理是世界的本源,心是万物和宇宙的主宰一些人甚至认为心理是“灵魂”寄附在肉体器官内的表现,人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灵魂活动的结果,灵魂是世界的本源,灵魂独立于宇宙而存在于某一“空间”中,当人降生之后,他就驻入人体,当人死亡时,灵魂就脱离肉体回到它来的那个“空间”。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他认为在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由灵魂组成的“理念世界”,在“理念世界”里人们已经获得了一切知识,只是在投胎人世之时,由于肉体的污浊而遗忘了,因此,人的认识、智慧只不过是对灵魂在“理念世界”所获得的知识的回忆。
这种把心理看成是脱离物质的、虚无缥缈的、灵魂的产物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唯心主义的心理观将心理看做世界的本源,把世界的万事万物看做心理的产物,给心理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甚至将心理同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因此,唯心主义心理观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地揭示心理的实质,只是对心理的产生做丁一些虚幻的的、毫无客观依据的猜想而已,它对心理与物质现象关系的认识是错误的。
同唯心主义心理观相反的是唯物主义心理观。
2.唯物主义心理观唯物主义心理观认为心理的产生有赖于物质的存在,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第二性的,心理是由物质派生出来的。
心理现象和心理实质

心理现象和心理实质
1.1 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包括心理过程和 人格两个方面。心理现象是一个复杂的、多水平的反映 系统,包括有意识的自觉的反映形式和无意识的自发的 反映形式;既有生理水平、行为水平的反映,也有个体 水平、群体社会水平的反映。人的心理现象十分复杂, 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构成一个系统,下面再分 成的心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反映 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反映。心理反
映具有选择性,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根据主体的需要、兴趣、 任务而有选择地进行的。人的反映不仅能够认识世界,还可以 通过意志的作用去改造世界,在反映的过程中,根据实践的检 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随时纠正错误的反映,这些都说明了 人的心理反映具有能动性。
心理现象和心理实质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主观映象与其反映的客观现实是很相似的,但两者有着本
质的不同。客观现实是具有物质实在性的具体事物,而主观映 象只是一种精神现象。心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对客观事 物的反映是由每一个具体的人进行的,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 的个体特点,如知识水平、价值观、人格特征等,这些个体特 点均会影响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心理反映具有主 观性。
谢谢观看!
心理现象和心理实质
心理现象和心理实质
1.2 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功能
1 神经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动物进化到出现神
经组织时,就能产生最简单的心理活动,如感觉; 随着脑的出现和进化,心理活动也趋向于高级和 复杂。许多学者认为,心理的发展水平可能与脑 容量有关。脑容量越大意味着神经元越多,神经 元越多,信息加工能力越强。
心理现象和心理实质
2)脑功能是心理活动的生物学基础 心理是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别是脑的功能,
心理学教育学法律法规综合

下载.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实质1、※心理现象:也称为心理活动,或者简称心理。
2、认识周围事物是由于心理现象的作用。
3、※分辨物体的颜色形状气味感知空间远近时间长短是感觉和知觉的作用。
4、※记忆的作用:人可以记住和回忆经验过的事物。
5、想象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憧憬未来,在艺术活动中可以创造新的形象,这和想象的作用有关。
6、思维的作用:能够思索问题,解决问题是思维的作用。
7、认识过程和心理现象: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是心理现象。
心理学把这些心理现象成为心理过程。
8、喜爱憎厌、淡漠、狂喜、暴怒、惧怕、焦虑等也是心理现象,称之为情绪情感过程。
9、根据自己或者集体的需要克制自己而改变行为。
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意志。
10、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个性积极性和个性倾向性。
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
12、※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b 情绪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
13、个性心理:个性积极性:源泉是需要;个性倾向性:常在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方面表现出来;个性个别性:特别在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表现出来。
14、※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应用实验手段研究心理现象。
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15、※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16、心理现象也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7、心理现象是脑的反映机能。
18、心理现象也是脑的反射活动。
19、心理不是一切有生命物质的特征,而是动物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发展的特征。
20、心理学还把人的心理称为意识。
21、反映:是脑对外界刺激的积极反应。
22、反射:是有机体通过脑对刺激发出反映的活动。
23、※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24、外界刺激和反映动作是心理现象的开端和终结。
25、※巴普洛夫把动物和人类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26、※无条件反射:是不学而能,遗传而来的反射。
心理学第一章

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现象包括1.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3)意志过程2.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第二节心理实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1.神经元神经元分为:细胞体、树突、轴突神经元有三种: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2.神经系统(1)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2)周围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1、反射和反射弧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
反射弧分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信号反射)巴甫洛夫:第一信号系统(具体事物作为刺激物)如:望梅生津、一朝被蛇咬……第二信号系统(用词语作为刺激物)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2、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基本规律: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诱导是由兴奋引起或加强抑制(负诱导),以及抑制引起或加强兴奋(正诱导)。
诱导有可能是同时的也有可能是相继的。
如:专心学习时大脑皮层的某些神经元加强了相邻脑区的抑制(同时性负诱导) 晚上开夜车学习导致第二天无精打采(相继负诱导)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地反映第三节心理学产生与发展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897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二、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实验内省法)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一势力)4.格式塔心理学5.精神分析心理学(第二势力)6.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7.现代认知心理学。
心理现象gn 实质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人物:詹姆斯;杜威
的作用和功能
行为主义 (behaviorism) 人物:华生;斯金纳 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 (Gestalt) 人物:韦特海默;柯勒
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 人物:弗洛伊德 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3.心理反映又是能动的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简单的被 动的复制,而是在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过 程中,对客观现实积极的、能动的反映。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 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实现的需要。
二、心理的实质
•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 映. • 心理是本能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种交 互作用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实践而完成的.
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现象无论如何复杂都来源于一块极 其复杂的物质,那就是脑. 人脑是生物进化最杰出的产物.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神学的婢
女
长久的过去 心理学 庸 哲学的附
短暂的历史
2. 心理现象所包含的内容: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 (mental process)和人格 (personality)两个方面.
认知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 心理现象
人格特征
人格
人格倾向性
自我意识心理学第一章 心理现 Nhomakorabea与心理实质
• 心理学与心理现象 • 心理现象包含的主要内容 • 心理的实质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玄学?
搞心理学的人都有心理问题?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元
神经元
神纤维
二、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 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1.心理反映是客观的
2. 心理反映是主观的 3.心理反映又是能动的 心理反映又是能动的
1.心理反映是客观的 心理反映是客观的 人的心理活动不同于镜子和照相机的 反映,不论它多么复杂, 反映,不论它多么复杂,其内容都可以从 客观事物中找到它的源泉。 客观事物中找到它的源泉。
马斯洛
二、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 映. 心理是本能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种交 心理是本能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这种交 互作用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实践而完成的. 互作用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实践而完成的
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现象无论 如何复杂都来源于 一块极其复杂的物 那就是脑. 质,那就是脑 那就是脑 人脑是生物进化 最杰出的产物. 最杰出的产物 脑是心理的器官, 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
三 、 心理是本能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种 心理是本能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交互作用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实践而完成的. 交互作用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实践而完成的. 遗传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 交互作用论 社会实践
结 束
课间 休息
认知过程
心理过程 心理现象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人格特征
人格
人格倾向性 自我意识
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共性心理 共性心理 人格——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 人格
心理学的诞生标志: 心理学的诞生标志: 1879年,德国哲学 年 家,生理学家冯特 W.Wundt,1832~ (W.Wundt,1832~ 1920) 1920)在莱比锡大学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 心理学实验室, 心理学实验室,标志 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 特
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 structuralism) (structuralism) 代表人物:冯特(1879, 代表人物:冯特(1879, 莱比锡); );铁钦纳 莱比锡);铁钦纳 观点: 观点:所有的心理现象 都是由元素构成, 都是由元素构成,强调 意识的结构
冯特在实验室
机能主义 (functionalism) ) 人物:詹姆斯; 人物:詹姆斯;杜威 观点: 观点:意识是连续变 化的, 化的,强调意识的作用和 功能
詹姆斯
行为主义 (behaviorism) ) 人物:华生; 人物:华生;斯金纳 观点:反对研究意识, 观点:反对研究意识, 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 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 主张用实验方法。 主张用实验方法。
华 生
格式塔心理学 (Gestalt) ) 人物:韦特海默; 人物:韦特海默; 柯勒 观点: 观点:反对把意 识分成元素,强调心 识分成元素, 理作为一个整体、 理作为一个整体、一 种组织的意义。 种组织的意义。
心理学基础
第一章 心理现象与心理实质
心理学与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包含的主要内容 心理的实质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玄学?
搞心理学的人都有心理问题?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一、心理学(psychology)与 心理学(psychology) 心理现象(mental phenomena) 心理现象 mental phenomena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 、 一门科学。 一门科学。
柯 勒
精神分析学派 (psychoanalysis) ) 人物: 人物:弗洛伊德 观点: 观点:人类的行为 源于欲望和动机; 源于欲望和动机;欲望 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 的行为。 的行为。
弗洛伊德
人本主义心理学 (humanistic psychology) ) 人物:马斯洛; 人物:马斯洛; 罗杰斯 观点: 观点:人性本 人有自由意志, 善;人有自由意志, 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2. 心理反映是主观的 人的心理按其内容、 人的心理按其内容、源泉和发生的方 式来说,是客观的, 式来说,是客观的,而客观现象的映象总 是在具体人的头脑中形成的, 是在具体人的头脑中形成的,因此是主观 的。
3.心理反映又是能动的 心理反映又是能动的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简单的被动 的复制, 的复制,而是在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过程 对客观现实积极的、能动的反映。 中,对客观现实积极的、能动的反映。
神学的婢女 长久的过去 心理学 短暂的历史 哲学的附庸
2. 心理现象所包含的内容: 心理现象所包含的内容: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一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一 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mental 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和人格 和人格(personality)两个方 两个方 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