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重要资料内容习题集规范标准答案

水文学重要资料内容习题集规范标准答案
水文学重要资料内容习题集规范标准答案

1、某站控制流域面积F=12100km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P =767㎜,多年平均流量Q平=822 m3/s,试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多年平均流量模数、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

2、设有一数据系列为1、

3、5、7,用无偏估值公式计算系列的均值x 、均方差σ、离势系数Cv?

3、

4、

5、某水库坝址处有1954年至1984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其中最大的四年洪峰流量依次为:15080m3/s,9670 m3/s ,8320 m3/s和7780 m3/s。此外,调查到1924年发生过一次洪峰流量为16500 m3/s的大洪水,是188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且1883年到1953年间其余洪水的洪峰流量均在10000m3/s以下,试考虑特大洪水处理,用独立样本法和统一样本法推求上述五项洪峰流量的经验频率。

6、已知某流域及其附近的雨量站如图所示,试:

(1)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雨量。

(2)绘出该流域的泰森多边形,并在图上标出A、B、C、D站各自代表的面积FAFBFCFD,写出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本流域的平均雨量公式。

7、某流域等流时线如下图所示,各等流时面积ω1 、ω2 、ω3、ω4 分别为20 km2、40 km2、35 km2、10km2,时段Δt=Δτ=2h。若流域上有一次降雨,净雨在流域上分布均匀,其净雨有两个时段,各时段净雨依次为18mm,36mm,试求该降雨形成的洪峰流量和峰现时间及总的地面径流历时。(洪峰流量以m3/s计,时间以h计)

解:地面径流洪水过程计算表

时间△t 净雨

Rs,i(mm)

[Q~t]Rs,1 [Q~t]Rs,2 Q~t

0 0

1 18 0.278*18/2*20 0 50.04

2 36 0.278*18/2*40 0.278*36/2*20 200.2

3 0.278*18/2*35 0.278*36/2*40 287.7

4 0.278*18/2*10 0.278*36/2*3

5 200.2

5 0 0.278*36/2*10 50

6 0 0 0

地面径流历时T=Ts+ιm=(2+4)*2=12h。

1、是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___B_____。

A、径流

B、水文循环

C、降水

D、蒸发

2、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___B_____。

A、截留、填洼、下渗、蒸发

B、蒸发、降水、下渗、径流

C、截留、下渗、径流、蒸发

D、蒸发、散发、降水、下渗

3、人类开发利用活动(例如建库、灌溉、水土保持等)通过改变下垫面的性质间接影响年径流量,一般说来,上述这些开发利用活动的影响会使得___B_______。

A、蒸发量基本不变,从而年径流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从而年径流量减少

C、蒸发量基本不变,从而年径流量减少

D、蒸发量增加,从而年径流量增加

4、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680km2蒸发量基本不变,从而年径流量增加,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10L/(s·km2),则换算成年径流深为___A______。

A、315mm

B、587mm

C、463mm

D、408mm

5、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0 mm,则多年平均蒸发为_B____

A、450 mm

B、500 mm

C、950 mm

D、1400 mm

6、某流域面积为1000 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 mm,多年平均流量为15m3/s,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___B______

A、0.55

B、0.45

C、0.65

D、0.68

7、一次降雨形成径流的损失量包括__B_____

A、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

B、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

C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

D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

8、我国年径流深分布总趋势基本上是___A_____

A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 、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C 、分布基本均匀

D 、自西向东递减

9、某流域面积F 为500 km 2,多年平均流量Q 为7.5 m 3/s ,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R 为__C___

A 、887 mm

B 、500 mm

C 、473 mm

D 、805 mm

10、水量平衡方程式P-R-E=△S (其中P 、R 、E 和△S 分别为某一时段的流域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和蓄水变量),适合于___D______

A 、非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

B 、非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

C 、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

D 、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

11、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用皮尔逊 Ⅲ型曲线,这是因为__D______

A 、已经从理论上证明它符合水文统计规律

B 、已经成该线型的φ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C 、已经成该线型的K p 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D 、经验表明该线型能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别配合良好

12、甲乙两河,通过实测年径流量资料的分析计算,获得各自的年径流均值甲Q 、乙Q 和离差系数甲v C 、乙v C 如下:甲河:s m Q /1003=甲,42.0=甲v C ;乙河:s m Q /5003=乙,25.0=乙v C

两河相比,可知(d )。

a. 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b. 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c. 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d.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13、用配线法进行频率计算时,判断配线是否良好所遵循的原则是__C_____

A 、抽样误差最小原则

B 、统计参数误差最小原则

C 、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最好原则

D 、设计值偏于安全原则

14、%5=P 的丰水年,其重现期等于___C________年。

A 、5

B 、50

C 、20

D 、95

15、%95=P 的枯水年,其重现期等于__D________年。

A 、95

B 、50

C 、5

D 、20

16、年径流系列的“三性”分析是___A_____

A 、资料的可靠性,系列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B 、资料的可靠性,系列的代表和成果的合理性

C 、资料的可靠性,系列的一致性和成果的合理性

D 、成果的可靠性,合理性和可观性

17、资料系列的代表性是指____D_______

A 、是否有特大洪水

B 、系列是否连续

C 、能否反映流域特点

D 、样本的频率分布是否接近总体的概率分布

18 在设计年径流的分析计算中,把短系列资料展延成长系列的资料的目的___A_____

A 、增加系列的代表性

B 、增加系列的可靠性

C 、增加系列的一致性

D 、考虑安全

19、在进行频率计算时,说到某一重中现期的枯水流量时,常以__D______

A 、大于该径流的频率来表现

B 、大于和等于该径流的频率来表现

C 、小于该径流的频率来表现

D 、小于和等于该径流的频率来表现

20、确定历史洪水重现期的方法___D_____

A 、根据适线法确定

B 、照国家规范确定

C 、按暴雨资料确定

D 、有历史洪水调查考证确定

21、某河段已经查明在N 年中有α项特大洪水,其中l 个发生在实测系列n 年内,在特大洪水处理时,对这种不连续的统计参数Q 和V C 的计算,我国广泛采用包含特大值的矩法公式。该公式包括的假定是___A_____

A 、1--=n N Q Q α;1--=n N σσα

B 、Vn VN

C C =;1--=n N σσα

C 、1--=n N Q Q α;Vn VN C C =

D 、1--=n N Q Q α ;Sn SVN C C =

22、对设计流域洪水资料长短系列的统计参数相互对比的目的___C______

A 、检查系列的一致性

B 、检查系列的可靠性

C 、检查系列的代表性

D 、检查系列的长短

28、设计洪水的三个要素是___B______

A 、设计洪水标准、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历史

B 、设计洪峰流量、洪水总量、洪水过程线

C 、设计洪峰流量、一天洪量、三天洪量

D 、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流量、设计洪水过程线

29、在洪水、量频率计算中,洪量选样的方法是___B____

A 、固定时段最大值法

B 、固定时段年最大值法

C 、固定时段任意取值法

D 、固定时段最小值法

30、暴雨资料系列的选样是采用___A_______。

A 、固定时段选取年最大值法

B 、年最大值法

C 、年超定量法

D 、与大洪水时段对应的时段年最大值法

31、在湿润地区,当流域蓄满后,若雨强i 大于稳渗率c f ,则此时下渗率f 为(c ) a 、i f > b 、i f = c 、c f f = d 、c f f <

32、当降雨满足初损后,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b )

a 、雨强大于植物截留

b 、雨强大于下渗能力

c 、雨强大于填洼量

d 、雨强大于蒸发量

33、若设计流域暴雨资料系列中没有特大暴雨,则推求的暴雨均值x 、离势系数v C 可能会(b )

a 、均值x 、离势系数v C 都偏大

b 、均值x 、离势系数v C 都偏小

c 、均值x 偏小、离势系数v C 偏大

d 、均值x 偏大、离势系数v C 偏小

34、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

a 、0>r

b 、 0

c 、 1~1-=r

d 、 1~0=r

35、一条河流泥沙的年际、年内变化,与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相比,通常是(a ) a 、前者大于后者 b 、后者大于者前

c 、二者差不多

d 、不能肯定

36、水文现象在地区上存在相似性和 (B )

(A )随机性 (B )特殊性 (C ) 偶然性 (D )突发性

37、水文分析中,一般认为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应 (C )

(A )<0.9(B ) >0 (C )>0.8 >0.5

4、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680km 2蒸发量基本不变,从而年径流量增加,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10L/(s·km 2),则换算成年径流深为___A______。

A 、315mm

B 、587mm

C 、463mm

D 、408mm

5、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0mm ,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0 mm ,则多年平均蒸发为_B____

A 、450 mm

B 、500 mm

C 、950 mm

D 、1400 mm

6、某流域面积为1000 km 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 mm ,多年平均流量为15m 3/s ,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___B______

A 、0.55

B 、0.45

C 、0.65

D 、0.68

13、用配线法进行频率计算时,判断配线是否良好所遵循的原则是__C_____

A 、抽样误差最小原则

B 、统计参数误差最小原则

C 、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最好原则

D 、设计值偏于安全原则

16、年径流系列的“三性”分析是___A_____

A 、资料的可靠性,系列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B 、资料的可靠性,系列的代表和成果的合理性

C 、资料的可靠性,系列的一致性和成果的合理性

D 、成果的可靠性,合理性和可观性

17、资料系列的代表性是指____D_______

A 、是否有特大洪水

B 、系列是否连续

C 、能否反映流域特点

D 、样本的频率分布是否接近总体的概率分布

18 在设计年径流的分析计算中,把短系列资料展延成长系列的资料的目的___A_____

A 、增加系列的代表性

B 、增加系列的可靠性

C 、增加系列的一致性

D 、考虑安全

19、在进行频率计算时,说到某一重中现期的枯水流量时,常以__D______

A 、大于该径流的频率来表现

B 、大于和等于该径流的频率来表现

C 、小于该径流的频率来表现

D 、小于和等于该径流的频率来表现

20、确定历史洪水重现期的方法___D_____

A 、根据适线法确定

B 、照国家规范确定

C 、按暴雨资料确定

D 、有历史洪水调查考证确定

21、某河段已经查明在N 年中有α项特大洪水,其中l 个发生在实测系列n 年内,在特大洪水处理时,对这种不连续的统计参数Q 和V C 的计算,我国广泛采用包含特大值的矩法公式。该公式包括的假定是___A_____

A 、1--=n N Q Q α;1--=n N σσα

B 、Vn VN

C C =;1--=n N σσα

C 、1--=n N Q Q α;Vn VN C C =

D 、1--=n N Q Q α ;Sn SVN C C =

22、对设计流域洪水资料长短系列的统计参数相互对比的目的___C______

A 、检查系列的一致性

B 、检查系列的可靠性

C 、检查系列的代表性

D 、检查系列的长短

29、在洪水、量频率计算中,洪量选样的方法是___B____

A 、固定时段最大值法

B 、固定时段年最大值法

C 、固定时段任意取值法

D 、固定时段最小值法

30、暴雨资料系列的选样是采用___A_______。 A 、固定时段选取年最大值法 B 、年最大值法

C 、年超定量法

D 、与大洪水时段对应的时段年最大值法

31、在湿润地区,当流域蓄满后,若雨强i 大于稳渗率c f ,则此时下渗率f 为(c ) a 、i f > b 、i f = c 、c f f = d 、c f f <

32、当降雨满足初损后,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b )

a 、雨强大于植物截留

b 、雨强大于下渗能力

c 、雨强大于填洼量

d 、雨强大于蒸发量

33、若设计流域暴雨资料系列中没有特大暴雨,则推求的暴雨均值x 、离势系数v C 可能会(b )

a 、均值x 、离势系数v C 都偏大

b 、均值x 、离势系数v C 都偏小

c 、均值x 偏小、离势系数v C 偏大

d 、均值x 偏大、离势系数v C 偏小

34、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

a 、0>r

b 、 0

c 、 1~1-=r

d 、 1~0=r

35、一条河流泥沙的年际、年内变化,与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相比,通常是(a ) a 、前者大于后者 b 、后者大于者前

c 、二者差不多

d 、不能肯定

36、水文现象在地区上存在相似性和 (B )

(A )随机性 (B )特殊性 (C ) 偶然性 (D )突发性

37、水文分析中,一般认为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应 (C )

(A )<0.9(B ) >0 (C )>0.8 >0.5

1、在某潜水含水层中有一口抽水井和一个观测孔。设抽水量Q=600m3/d,含水层厚度12.5m ,井内水位10m,观测孔水位12.26m ,观测孔距抽水井60m ,抽水井半径0.076m ,影响半径130m 。试求:(1)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 ;(2)井内水位为4m 时的抽水井流量Q

2、承压含水层中两个观测孔距抽水井30m 和90m 。抽水稳定时,测得两孔的水位降深分别为0.14m 和0.08m 。试确定抽水井影响半径。

3、两观测井A 、B 相距1000m ,水位差为1m ,含水层渗透系数K 为5.0m/d ,孔隙率为n=0.2,请问A 、B 之间地下水的实际平均流速是___D_______。

A 、0.005m/d

B 、0.001m/d

C 、0.02m/d

D 、0.025m/d

4、某水源地面积为A=10 km2,潜水含水层平均给水度 为0.1,其年侧向入流量 为1×106m3,年侧向出流量 为0.8×106m3,年垂直补给量 ,年内地下水位允许变幅 为6m ,请问该水源地的年可开采量为

6.7×106m3

5、水源地的面积、平均给水度、侧向入出流量和年垂直补给量等各项参数同上题,请问该水源地的年设计开采量为5×106m3,则计算区的水位变化值为

4.3m

水文学及水资源就业前景解析

专业介绍 水文学与水资源是水利工程下属二级学科,水文讨论的就是水如何循环的问题,从降水、蒸发、产流、汇流这一系列的过程,有个经典的说法就是水文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天上的水降下来到哪边了”。为此,要更好地了解水文学通常还需要很好地掌握自然地理学、气象学方面的知识,因为气象学研究的是降水的气候条件,而自然地理学要研究流域的下垫面,降水和下垫面是产汇流的两个最关键的因素。 本学科是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直接关系到水电工程安全、进度及投资等重大科技问题的学科,如高坝设计理论及方法、高坝筑坝技术、高陡边坡加固物理仿真、水工结构监测新技术(特别是光纤监测及CT技术)、水工结构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与地基地震波输入研究、坝体、库水的动态耦合研究、坝体强度的地震破坏机理研究、材料的多轴向性能、高性能混凝土、坝址地震的随机性与坝体抗震可靠性研究以及水工结构抗震分析等方面。现在很多人研究数字高程、地貌瞬时单位线以及陆气耦合,为的就是从根本上探讨产汇流的规律。当然,说其为工科到底是因为水文学主要作为技术应用在洪水预报、水资源调度之类的事情中,作为技术,就没有对理论那么高深的要求了,一般能掌握几个常用的模型和经验方法即可,比如水文预报里的蓄满产流模型、马斯京根法、单位线法等等。 就业前景 发展前景 我国现在正在新一轮的水电开发高潮中,大多数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所以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的毕业生基本上处于紧缺型的,

但是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的毕业生的依然很愁找工作,这个就得和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有关系了。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自然科学知识,较好人文科学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管理等方面应用能力与水文资源及水环境方面专业及专业基础知识,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以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下图是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薪水分布图,该专业毕业平均薪水为7666元/月,整体偏高。 水文学与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水利中的重要专业领域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基础作用已越来越明显,我国已确立了水资源三大战略资源之一的地位。

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口号三篇

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口号三篇 【篇一】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口号 1、树立人人珍惜、人人节约水的良好风尚。 2、保护水工程,人人有责。 3、保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 4、珍惜一滴水,造福千万家。 5、节约用水、造福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6、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 7、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 8、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9、努力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 10、科学用水,和谐用水。 11、淠史杭今日同护,水资源万世共享。 12、喜与悲,只在于现拥有的那一滴水。 13、既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 14、浪费水可耻,节约水光荣。 15、节约点滴水,保卫生命源。 16、开源节流奔小康,人水和谐粮满仓。 17、停止空谈,保护生命之源。 18、珍惜一方水,救活一方人。 19、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

20、节约我们的水,保护我们的水,让我们的水造福人类。 21、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 22、水是财富更是生命,请珍惜。 23、坚持团结治水,构建和谐流域。 24、和谐人与水,魅力母亲河。 25、泉眼无声惜细流,节约用水水常有。 26、生命可源于水,亦可毁于水。 27、眼泪比水珍贵,还是水比泪珍稀。 28、改善民生,共享水利发展成果。 29、保护天河淠史杭,清清流水万年长。 30、加强洪水管理,保障防洪安全。 31、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人水和谐。 32、淠史杭江淮血脉,大家珍惜大家爱。 33、同饮一渠水,共护家乡河。 34、小水滴滴,请勿浪费。 35、同护一方水资源,共爱一个地球村。 36、流水滴滴,生命息息。 37、同护一方水资源,共创美好的家园。 38、一滴水,一个生命。 39、水之源,绿之源,生命之源。 40、珍惜一滴水,拯救全世界。 41、一滴清水,一片绿地,一个地球。 42、节约用水,重在合理用水,科学用水。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毕 业 实 习 报 姓名:杜宗飞 学号:2011090118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班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01班指导教师:赵建明 实习时间:XXXX-X-X—XXXX-X-X 20XX年1月9日

目录 目录 (2) 前言 (3)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3) 1.1实习目的 (3) 1.2实习任务要求 (4)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4) 2.1实习单位简介 (4)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5) 三、实习内容(过程) (5)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5) 3.2适应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岗位工作。 (5)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6) 四、实习心得体会 (6) 4.1人生角色的转变 (6) 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 (7) 4.3摆着心态,快乐工作 (7) 五、实习总结 (8) 5.1打好基础是关键 (8) 5.2实习中积累经验 (8) 5.3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 (8) 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 (8) 本文共计5000字,是一篇各专业通用的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属于作者原创,绝非简单复制粘贴。欢迎同学们下载,助你毕业一臂之力。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

南京大学水文学原理复习2014版

水文学原理复习 第一章绪论 1、简述水文学的研究任务。 水文学,广义地说就是研究地球与水的科学,包括它的性质、现象和分布。 水文学是地球物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存在于大气层中、地球表面和地壳内部各种形态水在水量和水质上的运动、变化、分布,以及与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相互的联系和作用。是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 2、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 时程变化上的周期性与随机性 地区上的相似性与特殊性 周期性: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四季,海陆分布,以及一定的大气环境,季风区域等,使水文现象在时程变化上形成一定的周期性。 随机性:因为影响水文现象的因素众多,各因素本身在时间上不断地发生变化,所以受其控制的水文现象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们在时程上和数量上的变化过程,伴随周期性出现的同时,也存在着不重复性的特点,这就是所谓随机性。 相似性:有些流域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或离海洋远近等)相似,气候与地理条件相似,因而所产生的水文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具有所谓地带性。 特殊性:不同流域虽所处的地理位置、气侯条件相似,但由于下垫面条件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水文变化规律。 3、水文现象的研究方法有那些。 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理综合法,遥感技术、核技术等新的研究方法近些年也在被使用。 成因分析法:按基本站网或室内外实验资料,从具体实际出发,研究水文现象的形成过程,揭示水文现象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寻求其成因规律及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水文现象各要素与影响各要素变化的定性和定量关系,确定性的水文模型也属此类方法。 数理统计法:基于水文现象特征值的出现具有随机性,以概率理论为基础,根据长期的水文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求得水文现象特征值的统计规律,或对主要水文现象与其影响因素之间进行相关分析,求出一定得经验关系以供应用,也是另一种统计规律。随机模型即属此类方法。 地理综合法:从气侯要素及其他景观要素的分布具有地区性得特点出发,求出各测站水文要素的分类地区特征值,建立地区经验公式,绘制各种特征值等值线图等,以分析水文现象的地区特征,揭示水文地区规律。 第二章自然界的水 4、全球水资源总量是多少。 水在地理圈中的存在形式,大体上可分为地面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四大部分。 广义的水资源概念:地球上一切形式的水。地球上的总水量为13.86×108km3。 狭义的水资源概念:每年可更新和恢复的那部分动态淡水量。全球每年的水资源量约为4.7万立方公里。

水文学原理-中英文专业词

水文学原理Principle of hydrology Chapter 1 绪论 绪论:introduction 大气圈(aerosphere)水圈(hydrosphere)岩石圈(lithosphere)生物圈(biosphere) 人类圈(anthroposphere) 中国四大水问题(four major water issues in China) 水多(more):洪水(floods)水少(less):干旱(droughts) 水浑(turbid):水土流失(soil and water losses)水脏(dirty):水污染(water pollution) 水平/垂直结构(horizontal/vertical structure) 河流学(potamology/river hydrology) 湖沼学(limnology/lake hydrology) 水库(reservoir) 冰川水文学(glacier hydrology) 地下水水文学(groundwater hydrology) 水文气象学(hydrometeorology) 积云(cumulus) 河口水文学(estuary hydrology) 流域水文学(basin hydrology) 全球水文学(global hydrology) 水文学中的环境同位素(environmental isotopes in hydrology) Chapter 2 水文循环 水文循环:hydrological cycle 海洋蓄水(water storage in oceans) 蒸发(evaporation)凝结(condensation) 大气蓄水(water storage in the atmosphere)冰雪蓄水(water storage in ice and snow) 降水(precipitation)散发(transpiration)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 升华(sublimation)凝华(desublimation)地表径流(surface/direct runoff) 融雪径流(snow melt runoff to streams)河川径流(streamflow)泉水(spring) 淡水储存(freshwater storage)下渗(infiltration)地下水出流(groundwater discharge) 地下水储存(groundwater storage)大/中/小尺度(macro-scale/mesoscale/microscale) 开放/封闭系统(open/closed system)截留(interception)洼地储蓄(depression storage) 地下径流(groundflow)壤中流(interflow)总水量(total water)海洋/大陆(oceans/continent)咸水/淡水(saline/fresh water)沼泽(marish)大气水(atmospheric water) 生物水(biological water)土壤水(soil water)

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学考博水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整理4_水资源学与生态水文学

一、流域水文模型 简述流域水文模型的类型及其应用问题 水文模型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各有哪些作用? 论述流域水文模型的类型及其特征? 二、流域产流 流域产流过程及其方式有哪些? 我国南北方流域产流过程及其方式有哪些不同? 三、径流形成 影响径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流域径流形成? 试述河川径流中的基流分割主要方法及研究基流的意义。 径流形成的基本原理及其影响条件。 四、下渗 影响下渗的因素由哪些? 五、蒸发能力 何为流域的蒸发能力?干旱和湿润地区的实际蒸发和蒸发能力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实际蒸发与蒸发能力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如何计算? 六、水文循环 如何理解水资源可再生(可更新)性?其意义是什么? 试述水量转化及其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试述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及其科学问题。 论述流域水文循环和水量转化过程及其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七、水文学科理论 你认为生态水文学的科学问题有哪些 水文学的基础理论问题 水文学与水资源学的关系 八、人类活动对水文影响 试述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及其研究方法?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流域径流形成? 九、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 论述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其对策。 论述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开发利用对策? 十、区域水文 分析流域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地下水径流、地下水排泄,以及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 如何理解湖泊、沼泽的水量平衡与调节作用? 十一、新技术方法

一、试题 你认为生态水文学的科学问题有哪些 水文学的基础理论问题 水文学与水资源学的关系 水文学与水资源学的关系 水文学主要是研究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规律,水资源学主要研究水资源的形成、演化、运动规律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水文学与水资源学即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水文学是水资源学的重要科学基础,水资源学是水文学服务于人类社会的重要应用。 水文学是水资源学的基础。从水文学和水资源学的发展过程看,水文学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而水资源学是在水文学的基础上,为了研究和解决日益窋的水资源问题而逐步形成的一个知识体系。因此,可近似的认为,水资源学是在水文学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从研究内容上看,水文学是一门研究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形成、运动规律以及相关问题的学科体系;水资源学主要研究水资源评价、配置、综合开发、利用、保护以及对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按照水资源的定义,水资源是指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世界上大量的水中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划归为水资源的范畴,水资源学对水资源的研究是建立在水文学对地球上各种水体的研究的基础之上的。 水资源学是水文学服务于人类社会的重要应用。人们研究水文现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水资源,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与管理等工作是水文学服务于人类社会的重要应用内容。水文学中的水循环理论支撑水资源可再生性研究,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依据。在对水资源进行量化进程中,根据水文规律和水文学基本理论,利用数学工具建立模拟模型,是水资源承载能力量化研究、优化配置量化研究的基础。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水循环过程成为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的集合,在水资源配置、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等模型中,要充分体现这种集合,需要把水文模拟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嵌入到水资源模型中。 对水文学若干基础研究领域的展望 1、气候变化对水文循环时空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将影响到大气、 海洋和陆地的相互作用过程。近20年来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水危 机和洪涝灾害与此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由此引起的地球上 太阳辐射分布的改变将影响到自然的蒸发、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和降 水时空分布。水文学应对这种被称为大尺度水文学的科学研究作出 贡献。 2、水文时间序列演变机理及影响因子:水文时间序列的长期演变既有 确定性的一面,又有不确定性的一面,目前无论从哪个方面分析, 都至多只能识别水文时间序列的局部特性,而不能识别其全部特性, 因此水文时间序列的长期演变规律至今无法在衫精度范围内予以提 示。这也是水文中长期预测预报精度仍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的原

水文学原理-考点

水文学原理考试要点 第一章绪论 1、水文现象的特点:1.时程上的周期性和随机性。2.地区上的相似 性和特殊性。 第二章河流与流域 1、概念: 流域:汇集到地面水流和地下水流的区域称为流域 流域面积:指河口断面以上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 水系:由干流及其全部支流组成的脉络相通的网状系统 闭合流域:当流域的地面、地下水分数线重合,河流下切比较深,流域上降水产生的地面、地下水流能够全部经过流域出口断面 时称为闭合流域。 非闭合流域:由于地面、地下分水线不一致,或者因喝到下切过 浅,流域出口断面流出的水流并非完全是由流域上降水产生的 水流时。 第三章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 1、水文循环的概念:水圈中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的 作用下,通过这种不断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和 径流等形式的往复循环过程。 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和 径流 2、水文循环的分类:大循环、小循环、微循环

3、水量平衡原理:对任何区域(或水体)、在任一时段内,其输入 的水量和输出的水量只差等于其需水量的变化量 并会应用水量平衡原理进行相关计算。 第四章降水 1、降水的成因分类:1。锋面雨2。气旋雨3。对流雨4.地 形雨 降水三要素:一点(或面上)的降雨量、降水历时与降水强度2、降水强度过程线: 累积降雨过程线 3、流域面平均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并比较几种常用的基本方法(算 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量线法、距离平方倒数法)的优缺点; 4、掌握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面平均降水量。 第五章土壤水 1、土壤水的分类: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 2、土壤水分常数:1.土壤水分常数用来表征土壤水分形态和运动 特征。2.不同形态的水反映了土壤不同的持水量,这种关系通常用一些土壤含水量的特征数值来表示。 3、土水势的总势:总水势只有大小无方向,而而水势梯度则是向 量,总水势增加的方向为正,每种物质都要力图达到与其周围平衡的趋势,因此,水总是从总水势高的地方流向总水势低的地方,且水流运动的方向总是与水势梯度的方向相反。

水文学原理

名词解释: 1 下渗容量分配曲线:以地面下渗容量fp为纵坐标,以小于等于该地面下渗容量所占的流域面积比重为横坐标,则所得的曲线称为流域下渗容量分配曲线。 2 流域蓄水容量曲线:以包气带达到田间持水量时的土壤含水量w’m为纵坐标,以小于等于该W’m所占的流域面积比重a为横坐标,则所得到的曲线称为流域蓄水容量曲线。 3 最大流域汇流时间:流域中最长路径的水质点流到出口断面的时间。 4平均流域汇流时间: 5 等流时线:是在流域上勾绘的一组等值线,每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水质点,将同时到达出流断面。两条等流时线间的面积称为等流时面积 6 等流时面积:是在流域上勾绘的一组等值线,每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水质点,将同时到达出流断面。两条等流时线间的面积称为等流时面积 7 流域面积:在地形图上定出流域(地面)分水线,然后量出它所包围的面积。 8 最大吸湿量: 9 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为田间持水量。 10 下渗容量:当土壤表面水分供应充足时,此时的下渗率称为下渗能力,下渗能力也称下渗容量。 11 下渗曲线:是干燥土壤在充分供水条件下流域下渗能力过程线。 12 特征河长:就是使下断面由水位引起的?Q正好与由附加比降引起的?Q抵消时的河长。 13 流域瞬时单位线: 14 流域单位线:在给定的流域下,单位时段内均匀分布的单位地面(直接)净雨量,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地面(直接)径流过程线,称为单位线。 15 径流系数:任意时段内径流深度R与同时段内降水深度P之比。公式α=R/P 简答: 1、下渗过程中土壤水分剖面的变化如何? 2、超渗地面径流的产流面积变化有何特点? (1)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产流面积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2)产流面积的大小与降雨强度和初始土壤含水量有关; (3)一次降雨过程中,全流域超渗产流与局部流域超渗产流可能是交替出现的。 3、蓄满产流的产流面积变化有何特点? 当W0=0时: (1)随着降雨量的不断增加,产流面积不断增大。 (2)产流面积的变化与降雨强度无关。 (3)全流域发生蓄满产流的条件是∑(P-E) ≥Wmm’。

水文学及水资源-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水文学及水资源或水文地质学专门人才。 1.硕士学位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具有从事和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或应用前景。 2.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水文学及水资源或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在科学上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具有学术带头人或组织实施科学研究项目的素质以及科学严谨的学风。毕业后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包括以下多个研究方向:(1)地下水分布规律及其开发利用;(2)地下水动力学及水资源管理;(3)地下水资源评价;(4)地下水污染与水文地球化学;(5)陆地水文学;(6)包气带水文学;(7)地下水随机理论;(8)水环境与水化学 三、招生对象 1.硕士研究生:已获得学士学位及同等学历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2.博士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及同等学历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经入学考试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三年,硕士-博士连读:五年,博士研究生:三年 五、课程设置 (一)硕士阶段 A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 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任选一门)(1 学分) 英语(4 学分) B类: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3学分)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3学分) C类:

珍惜水资源的作文的结尾

珍惜水资源的作文的结尾 一篇人类濒危的财富 人类很早就知道水、利用水. 有人说,我们的地球应当叫水球。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有水,而且71%的表面积被水占着。在宇航员看来,地球是一个蓝色的球,十分璀灿,太阳系家庭中独一无二。 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其次,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6%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被冻结在远离人类的南北两级和冻土中,无法利用。只有不到1%的淡水,它们散布在湖泊里、江河中和地底下。加上我国水环境恶化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是江河湖泊等水体受到污染,污染的河流长度约占一半。;北方河流断流的现象加剧,居民饮水困难,工农业生产受损。水土流失治理缓慢,草原退化、沙漠化面积仍不断扩展。 在此,我呼吁大家一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二篇水库要消失了 我家旁边有一个红星水库,里面有许多的鱼.去年暑假时,我和爸 爸妈妈一起曾在水库旁边的一个浅湾里,用篮子舀上了许多小鱼,养 在桶子里.那真是开心的记忆.这不,又放假了,我叫上妈妈,准备再去水库舀鱼去. 我们来到水库边,顺着那条小路往前走,可走着走着就感觉不对劲,怎么也找不到那个浅湾了,而且感觉水库好像变小了,几步就走到尽

头了.开始,我和妈妈还以为是我们找得不够仔细,还折折返返了好几次,奇怪,浅湾真的不见了.这时,我们看到了水库尽头一辆辆的大卡 车正将大量的黄土往水库里倾倒,一趟又一趟.还有好些民工在铲土.我们纳闷了:难道要把水库填起来为什么呢我去问正在路边种菜的农民,他们告诉我们:这填土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最近这附近要建房子,搞什么开发,红星水库已经给填过一半了.我和妈妈都没有做声.我心想:水库没有了,我的小鱼也没有了.妈妈对我说:我们还是绕这水库 转一圈吧.同意,于是我们开始往回走,边走边看.可万万没有想到,这一路走过,我的心怎么都高兴不起来了:我们的水库太脏太脏了!漂浮的白色垃圾不说,特别是水库边上竟然成了垃圾倾倒场了.还有附近 养猪场排进水库的水真是又脏又臭.看了就让人恶心.真不敢相信:这是我们原来看到的干净的水库吗以前这时候,还有一些男孩子爱在 这里游泳呢!现在这样的水,谁还敢游啊看来,终有一天,水库将消失,水库里的鱼也将消失了于是,我拍下这许多照片,希望能让更多的人 看到,能有更多的人警示. 三篇世界爱水日从我们做起 曾经有人说过,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会是人类悔恨的眼泪。水已经成为了人类一处无法愈合的伤口,3月22日的来临,使得伤口又一次渗出了鲜血。 3月22日——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应对水短缺,中国水周的主题是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水日、水周的来临致使人们不得不重新面对水问题。有资料显示,目前死于同水有关的疾病的人数

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精)

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 太和中学高二(23班宫保乐 农夫山泉有这样一句广告词:“身体中的水,每18天更换一次。水的质量决定了生命的质量。”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偶然的一天,惊奇地发现停水了。然后,原来安排满满的周末计划被打乱得七零八碎。这就是水的力量,这个我们生命中最平凡而又最重要的物质。 “水”“人”“永”,三个字写在一起,你会有什么发现吗?“水”中有“人”。其所具备的意义是说:有水才会有人!而很多时候,我所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浑浊,我所听到的是水龙头“哗哗”的呻吟,我所闻到的是那有些黑色的液体所散发出的臭味,我所感悟到的是很多人虚喊口号,不做实事的丑态。 水变了。可有的人说水杯污染了,人们仍然可以生活得很好呀,人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寿星。这个反驳很有力度。但是,以前的疾病有现在这样量大多且难治吗?在以前一个小小的县城需要十几家医院吗?在以前那些只听过的癌症发生在你周围的人身上过吗?……水的质量真的决定了生命的质量。 而“水”与”永“的区别则更能轻而易举地看出来,“永”比“水”多了一点一横,这微不足道的差距却有着深刻的涵义。它们暗含的意思是人类只有珍惜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水才能生存到永远。 从古到今,人对水是有特殊感情的。我们小的时候总是喜欢到河里沟中逮鱼捉虾,总是在大人们很多次的催促与吓唬下,才恋恋不舍地上岸,水里河边总是有我们太多的欢乐与记忆……现在长大了,每当运动过后身上大汗淋漓时,总会去冲个澡,与水共舞,再酣然入睡,惬意地享受着水带给我们的温馨与舒服。现在有些无知的人浪费着我们这宝贵的水资源,认为有钱就有水,莫不知停水时那万事俱废的无奈。 地球上的水本来是够用的,只是有些无知肤浅的人们为了眼前的利益,大肆地无休止地浪费水、污染水,总是认为水是最容易得到的东西,是最廉价的东西,所以不用

天津大学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考研

天津大学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考研 一、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教师 研究方向: 1、水的合理开发利用; 2、城市水务管理; 3、水旱灾害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4、水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5、水环境评价与水土保持。 指导教师:冯平、教授 二、专业特点 本专业从200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随着我国水旱灾害的日趋频繁,及水资源危机或潜在危机的出现,已使水文水资源问题的研究成为水利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该专业主要是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经常发生严重干旱缺水,又时常产生洪涝灾害这一复杂的区域特征,研究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布和水文因素、地理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变化对水旱灾害防治的影响;通过对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以及地表水、地下水、淡化海水等多种水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探讨节水型经济的标准和管理模式;研究城市中与水有关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灾害问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水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进行水环境与水土保持工作,探讨水环境改善的基本途径。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主要培养从事水利工程等领域工作的高级人才。 三、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主要课程:数学,外语,政治,计算机,高等流体力学等学位课。另外根据每人的论文内容,学习数门选修课。每人共计须学满30学分。 论文要求:论文应为本学科前沿性课题,具有明确的应用前景及较高的社会效益,有严密的理论分析、新见解和必要的工作量。经硕士论文答辩合格者可授硕士学位。 四、近年来主要科研题目和成果

近五年来,在水的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进行了大量工作,先后承担有关内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基金及有关部门委托的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各种学报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在水文水资源问题的研究及其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得到国内同行充分的肯定。 五、就业方向 可从事水利、环境、信息工程等领域的管理、规划和科研工作等.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5557《珍爱河湖,保护水资源》

《珍爱河湖,保护水生态》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五年七班 时间:2019年10月28日 地点:教室 参加人员:全班学生 主持人:班长 活动内容:珍爱河湖,保护生态 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河湖保护及涉水安全意识,维护良好水生态,保障河湖健康,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并激发他们以实际行动参与绿化,宣传环保活动,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地球是我们赖以生活的美丽家园,创建一个文明、洁净的环境,保护地球,爱护地球是我们的责任。今天这节班会课的主题是“珍爱河湖,保护生态”。同学们,地球上的资源为了生存很着急,那么我们人类更应该关注环保问题。 二、保护水资源我们应该怎样做 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保护河湖、珍惜生态的社会实践;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时做起,争做河湖的保护者、文明生态的宣传者、美好家园的建设者;培养学生的河湖保护意识和涉水安全意识。

1、不要向河流湖泊中倾倒废弃物。 2、不在河道内毒鱼、炸鱼、电鱼和设置拦河鱼具。 3、洗衣服或餐具时,请使用无磷洗涤剂,减少水污染。 4、当周边企业的生产造成了水污染,请向有关部门举报。 三、关注公益,人人参与。 1、学习环保知识,提高自身环保素质。 2、积极加入环保社团,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3、爱护花草树木,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4、宣传环保,共同参与保护河湖的活动。 四、总结: 通过这次的主题队会活动,我相信大家对我们的河湖已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都纷纷表示要以主人翁的精神为拯救河湖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同学们不仅要把这些信念谨记在心中,并以实际行动来表示自己的决心,更希望你们把你们的这份心意传达给你们的家长,让我们家乡的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河湖,因为保护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命保护河道,防止污染。

水文学原理复习

水文学原理复习 1、简述水文学的研究任务。 水文学,广义地说就是研究地球与水的科学,包括它的性质、现象和分布。 水文学是地球物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存在于大气层中、地球表面和地壳内部各种形态水在水量和水质上的运动、变化、分布,以及与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相互的联系和作用。是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 2、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 时程变化上的周期性与随机性 地区上的相似性与特殊性 周期性: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四季,海陆分布,以及一定的大气环境,季风区域等,使水文现象在时程变化上形成一定的周期性。 随机性:因为影响水文现象的因素众多,各因素本身在时间上不断地发生变化,所以受其控制的水文现象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们在时程上和数量上的变化过程,伴随周期性出现的同时,也存在着不重复性的特点,这就是所谓随机性。 相似性:有些流域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或离海洋远近等)相似,气候与地理条件相似,因而所产生的水文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具有所谓地带性。 特殊性:不同流域虽所处的地理位置、气侯条件相似,但由于下垫面条件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水文变化规律。 3、水文现象的研究方法有那些。 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理综合法 成因分析法:按基本站网或室内外实验资料,从具体实际出发,研究水文现象的形成过程,揭示水文现象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寻求其成因规律及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水文现象各要素与影响各要素变化的定性和定量关系,确定性的水文模型也属此类方法。 数理统计法:基于水文现象特征值的出现具有随机性,以概率理论为基础,根据长期的水文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求得水文现象特征值的统计规律,或对主要水文现象与其影响因素之间进行相关分析,求出一定得经验关系以供应用,也是另一种统计规律。随机模型即属此类方法。 地理综合法:从气侯要素及其他景观要素的分布具有地区性得特点出发,求出各测站水文要素的分类地区特征值,建立地区经验公式,绘制各种特征值等值线图等,以分析水文现象的地区特征,揭示水文地区规律。 4、全球水资源总量是多少。 广义的水资源概念:地球上一切形式的水。地球上的总水量为13.86×108km3。 狭义的水资源概念:每年可更新和恢复的那部分动态淡水量。全球每年的水资源量约为4.7万立方公里。 5、中国水资源及其特征。 降水总量:多年平均降水总量6. 2万亿m3,地区分布不均匀; 河川径流量: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地面蒸发返回大气,其余44%形成径流,全国河川径流量为2 .7万亿m3;

水文与水资源学试卷B

贵州大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 B 水文与水资源学 注意事项: 1. 请考生按要求在试卷装订线内填写姓名、学号和年级专业。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装订线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为 ____________流域;否则,称____________流域。 2.流域的几何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是指一次降水过程所经历的时间。____________是指对应于某一降水量而言 的时间长。____________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 4.用流速仪施测某点的流速,实际上是测出流速仪在该点的____________。. 5.为了消除水流脉动的影响,用流速仪测速的历时一般不应少于____________。 6.减小年径流系列的抽样误差,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资料的____________。 7.在设计洪水计算中,洪峰及各时段洪量采用不同倍比,使放大后的典型洪水过程线的洪峰 及各历时的洪量分别等于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值,此种放大方法称为____________ 8.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要素描述洪水过程。

9.暴雨点面关系有两种,其一是暴雨的____________;其二_暴雨的___________。 10.设计暴雨的设计频率一般假定与相应的____________具有相同的频率。 11.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时,要处理的主要问题有设计的____________的确定和 ____________的拟定。 12.____________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13.地下水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收支间的数量关系被称为地下水均衡。 14.地下水资源具有_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性等特点。 15.按照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28分,每小题2分) 1.流域的总蒸发包括[____]。 A.水面蒸发、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 B.水面蒸发、土壤蒸发、陆面蒸散发 C.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 D.水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 2.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____]。 A.单位落差 B.单位高差 C.河道纵比降、河道纵比降 3.下渗容量(能力)曲线,是指[____] A. 降雨期间的土壤下渗过程线 B. 干燥的土壤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得下渗过程线 C. 充分湿润后的土壤在降雨期间的下渗过程线 D. 土壤的下渗累积过程线 4.减少抽样误差的途径是 [____]。 A.提高观测精度; B.增大样本容量; C.改进测验仪器; D.提高资料的一致性。 5.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0mm,则多年平均年蒸发量 为[____]。

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生态征文

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生态征文 本文是关于珍爱的话题作文,仅供大家参考! 导语: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水,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水资源。小编收集珍惜水资源的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生态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是生命的源泉,大地上的每一个生命都需要靠水来成长。水是多么伟大啊,它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需要它帮助的人!但是,水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吗?由于人们大量用水,随意浪费水资源,许多城市都已严重缺水! 记得在一个双休日的早上,我家突然接到一个通知:“今天上午9:00~晚上7:00要停水。”我们来不及洗漱,就连忙拿东西储水。九点钟到了,停水了,可是,才储畜了几盆水。这么多水,要维持家中三个人的一天用水,还真为不易。首先,一家三个人要洗脸漱口,一共就用去了一盆水,(平时,三个人至少要用三盆水。)当我正要将洗脸水倒掉时,妈妈连忙制止我,指着旁边的塑料桶,说;“把水倒在桶里,一会儿还可以冲厕所呢!这就叫作‘废物利用’。”我点点头,马上照办。没有想到,“紧急时刻”还真有不少节约小窍门呢!这时,平时的情景浮现在我眼前:早上,当我用满满一盆水洗完脸时,便毫不犹豫地倒了。现在想起来,可真是浪费啊!洗漱完毕,自然是该做饭。这可也用去了不少水:要洗菜、煮饭、煲汤……我在那时才

发现,在人们生活中,是绝对离不开水的,水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条件。 一天,就这样紧巴巴地过去了。七点,水来了,望着哗哗直流的自来水,心中顿生感慨: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渗透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果没有了水,我们生活的秩序不就全打乱了吗?可是平日,我们用水没有节制,这样下去,将浪费多少水资源啊! 我于是走到电脑前,查了有关水的资料:“我国居然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怎么可能?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缺水:全面告急;用水:逐年增长;水质:不容乐观。而作为岭南水乡的东莞市水资源所面临的形势也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1、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我市人均水资源量不仅低于国际公认的每人1700立方米的国际用水紧张线,而且低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线,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2、水质较差。我市51座具有饮用水功能的水库中,除个别外,大部分水质普遍较差,水质劣于Ⅳ类,不能达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要求。3、水源保护工作相对滞后。2010年全市有32座二级污水处理厂运行,全市污水处理率仅为68%,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2015年污水处理率达到85%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网建设的滞后,进一步加重了水污染负荷。有人说“浪费一滴水,无所谓,我们不缺这一点水。水龙头一开,水就哗哗流出来了。”可真是这样吗?

水文学原理

1. 水文学的研究方法:1.考察法 2.成因分析法 3.地理综合法 4.数理统 计法5.长期观测法 2. 水文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1.多学科交叉渗透2.通过水文实验 揭示水文规律3.通过流域水文模型探索水文现象4.确定性与随机性研究方法相结合 3. 水文循环:指水圈中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的作用 下,通过不断的蒸发、凝结、水汽输送、降落、下神、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循环王府放入过程成为水文循环。 4. 水文循环的三种尺度:全球水文循环2.流域水文循环3.水-土-植 系统水文循环 5. 水量平衡方程: 6. 流域:地面分水线包围的汇集降落在其中的雨水流至流域出口的 区域。 7. 闭合流域: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重合的流域。 8. 非闭合流域: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不重合的流域。 9. 霍顿四大定律:1.霍顿分级法2.比降定律3河数定律4河长定律5霍 顿面积定律。 10. 扩散模型:由于它的基础是由忽略惯性项的圣维南方程组所导得 的扩散波方程。 11. 降雨强度:单位时间的降雨量 12. 降雨量:时段内降落到地面上一点或一定面积上的降雨总量。 13. 降雨的三要素:1.降雨历时2.降雨强度3.降雨面积 14. 降雨时间变化的表示方法:1.降雨量累积过程线和降雨强度过程 线2.时段降雨量柱状图 15. 区域平均雨量的计算方法:1.等雨量线法2.泰森多边形法3.算术 平均法4.距离平方倒数法 16. 土壤质地:组成土壤的固体颗粒的主要粒径或粒径范围。 17. 砂砾、粉砾和粘砾

18. 土壤湿度:土壤中含有水分的情况 19. 1质量含水率2.容积含水率3.饱和度 20. 土壤水分的主要作用力: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作用 21. 吸湿、脱湿曲线 22. 下渗:水分透过土壤层面沿水平和垂直方向渗入土壤的现象 23. 下渗率: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土壤层面渗入到土壤的含水量 24. 下渗容量或下渗能力:如果供水条件充分大,则下渗率将达到同 初始土壤含水量和同土壤质地下渗容量的最大值 25. 下渗曲线:下渗容量岁时间的变化曲线 26. 累积下渗曲线:下渗曲线的积分曲线 27. 1.渗润阶段2.渗漏阶段3.渗透阶段 28. 从上而下:饱和带、水分传递带、湿润带和湿润锋 29. 下渗与降雨强度的关系:迈耶公式、华东水利学院公式 30. 影响蒸发的因素:1、土壤孔隙性2.地下水位3.温度梯度 31. 下渗经验公式:1霍顿公式2.霍尔坦公式3.考斯加柯夫公式 32. 植物散发: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经枝干输送后,水分从 叶面和枝干气孔逸出并进入大气的过程。 33. 植物散发的影响因素:1.植物的胜利条件2.气象条件 34. 流域蒸散发指:流域内所有蒸发面(水面、土壤表面、植物枝叶 面及潜水面)上的蒸发之和。 35. 河网汇流:在这一阶段,各种水源的径流汇集在一起,从低一级 河流汇入高一级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最后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 36. 路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合称 37. 包气带水分动态:指包气带中水分含量及水分剖面的增长和消退 过程。 38. 1包气带地面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2.包气带土层对下渗水量的再 分配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