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与批评重点整理

美术鉴赏与批评重点整理
美术鉴赏与批评重点整理

第一章

1.美术鉴赏的本质

美术创作是美术家将自我的审美体验物化为对象的过程,而美术欣赏则是将作品转化为人类的精神消费产品,影响人的精神世界。美术鉴赏是从一定的主观立场和观念出发,在对作品的形式语言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作品的意蕴,并对作品与社会生活、文化环境、意识形态、艺术历史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作品的意义、价值、得失的评判,阐明由作品引发的艺术规律性问题。美术鉴赏的本质,是让人们通过欣赏不同的美术作品,获得对美的感性认识,同时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与创造能力。

美术鉴赏是为了提高美的鉴赏力、对美的创造力、艺术与美的素养。

2.美术批评的原理

美术批评是美术鉴赏的深化,是平披着在自身感受的基础上,通过原理分析,提示出作品获美术现行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逐月提升批评家、美学家、艺术理论家及美术家等,他们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与原则,对美术作品及美术活动。美术现象进行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美术批评一方面争夺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风格。题材、内容等进行分析、批评、判断,届时其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另一方面多美术现象、美术思潮。美术家群体及美术流派、美术活动进行分析评价,揭示其内在的规律和美术发展趋势。

3.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对象

美术鉴赏是美育和艺术教育的一部分。造型艺术有它独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美术是无国界的艺术之一,是人们共同和普遍的要求。美术鉴赏与批评的目的是通过剖析和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活动,获取美术只是并总结和解释美术规律,以此来直到美术欣赏的实践活动。

a美术作品b美术活动(美术作品从艺术家的构思到问世,鉴赏者的赏析、批评以及理论工作者的剖析、研究等整体过程)美术思潮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广泛影响人民美术活动的观念体系。本实施社会审美理想变迁在美术领域的表现。)c.美术规律(美术批评理论与其他科目有着不可避免的交叉联系,只有把美术现象放在社会语境中,才能概括出隐藏在背后的美术规律,实现批评的最终目标。)

4.美术鉴赏与美术批评的联系和区别

5.美术鉴赏的方法a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b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培养感受力和想象力c分析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手段d表达自我的体验与共鸣

6.美术批评的方法a紧扣艺术作品,剖析艺术语言b从古典艺术批评理论中吸收营养c借鉴西方艺术批评体系d建立合理的批评氛围和批评制度

第二章

1.绘画概念绘画是运用线条、形体、色彩、明暗、笔触等造型语言在二度平面上塑造的艺术形象,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

2.绘画语言包括兴叹、构图、明暗、色彩、材质、肌理等

用绘画语言评价一幅画

第三章

1.雕塑定义雕塑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是的三维空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并塑造可是艺术形象的艺术门类,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被称为“空间艺术”。“凝固的舞蹈”

2.雕塑语言包括形体、空间、材质、肌理与光泽等

3.雕塑艺术鉴赏与批评的方法a感知雕塑的空间存在b把我雕塑作品与空间环境的关系c领会雕塑的象征意义滑田友的代表作及艺术特点维纳斯

第四章

1.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a空间与实体的统一b实用与审美的统一c技术与艺术的统一d风格与象征的统一

2.中国古代的木构建筑体系a框架式木结构b庭院式布局组合c丰富多彩的建筑造型及装

饰(宫殿、民居、园林)

3.哥特式建筑特点+例子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风格

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 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尖峭的形式,是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术的功绩。而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则是基督教精神内涵的最确切的表述。高而直、空灵、虚幻的形象,似乎直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难、充满罪恶的世界,而奔赴“天国乐土”。

如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第五章

1.工艺美术的特点

工艺美术是对物质材料进行艺术加工之后产生的“工”与“艺”,“器”与“道”,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产物,是一定社会物质文化水平和审美观念的反映,具有明显的时代、民族、地域差异性、但作为人共有的艺术形态,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

工艺美术是实用与审美的有机统一、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产物、追求表现性和形式美

工艺美术的语言形式和绘画语言形式的区别概念+特点+例子

第六章

1.书法的艺术形象整合了汉字的形、势、义的造型形象。形:汉字的形体结构,是构成书法艺术形象的基本造型元素;势:指书写汉字时的时序性的定向的运态动势,他决定了书法形象是一次性的不可更改的时空性形象;义:指汉字意义和内涵,也是构成书法艺术形象情感一味的重要因素。

2.书法鉴赏与批评主要包括对书法形式系统的鉴赏与批评,对书法风格的领悟和对书法意义系统的理解。

A对形式系统的分析:a形式的物理性质的总和b形式所具有的全部精神内涵,即形式所表达的情感

B对风格的接受和理解

C对书法意义的系统的理解和评价意义内涵和形式构成之间的同构关系是我们鉴赏书法的的一个重要标尺。

第七章

1.艺术设计的分类:一是“为了传达和交流的设计”,即视觉传达设计;二是“为了使用的设计”,即产品设计;三是“为了居住的设计”,即环境设计。

2.设计批评的三种方式:国际博览会、集团批评和个人批评家的批评。

第七章

1.新媒体艺术已理性的数字技术为对象,研究艺术表现的潜在价值,激励了艺术家突破艺术领域,聚焦人类文化本元,回到哲学思辨起点,思考艺术本体,形成了与“”架上艺术截然不同的新的艺术形式。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a 新媒体艺术是以艺术创造力主动面对技术变革的结果

b新媒体艺术者常常无法仅以艺术家身份为单一的创作主体,而总是以小组形式开展艺

术活动,尤其是不同学科人员之间的合作趋势非常显著。c新媒体艺术是对文化、情感、技术的全面整合

2.新媒体艺术既具有传统艺术的形象性、审美性、情感性等,还具有虚拟性、互动性、技术性和娱乐性等。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欣赏和评析:a多媒体的尝试性b多学科关联的复杂性c新媒体艺术的技术

3.新媒体艺术按照其艺术实现方式可以分为五种:影像装置类新媒体艺术、超链接交互类新媒体艺术、遥在类新媒体艺术、沉浸类新媒体艺术和游戏类新媒体艺术(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读、记+举例表现原理+观念+举例)

尼龙材料的介绍及与各种塑料的对比

尼龙材料的介绍及与各种塑料的对比 聚酰胺塑料(Polyamide,缩写为PA)是主链上含有许多重复酰胺基团的一大类高分子化合物,通常称其为尼龙(Nylon)。 聚酰胺,是最先发现的能承受载荷的热塑性塑料,也是目前机械工业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工程塑料。它于1929年由美国杜邦公司研究工业化生产,1931年申请专利,1935年首先制得聚酰胺-66,1939年开始工业生产,气候才陆续出现聚酰胺-6及其他。 聚酰胺的种类很多,在工业产品中,属于二元胺与二元酸缩聚物的主要有聚酰胺-66(己二胺与己二酸缩聚物),聚酰胺-610(己二胺与癸二酸缩聚物),聚酰胺-1010(癸二胺与癸二酸缩聚物)。此外还有聚酰胺-6T,聚酰胺-612,聚酰胺-613,聚酰胺-1313,聚酰胺-6,聚酰胺-11,聚酰胺-12,聚酰胺-4,聚酰胺-7,聚酰胺-8,聚酰胺-9,聚酰胺-13等。其中聚酰胺-1010是我国独创的,它以蓖麻子为原料,提取癸二胺与癸二酸再缩合而成,已广泛地作机械零件。 性能指标: 尼龙为韧性角状半透明或乳白色结晶性树脂,作为工程塑料的尼龙分子量一般为1.5~3万。尼龙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软化点高,耐热,摩擦系数低,耐磨损,具有自润滑性、吸震性和消音性,耐油,耐弱酸,耐碱和一般溶剂;电绝缘性好,有自熄性,无毒,无臭,耐候性好等。

尼龙与玻璃纤维亲合性十分良好,因而容易增强。但是尼龙染色性差,不易着色。尼龙的吸水性大,影响尺寸稳定性和电性能,纤维增强可降低树脂吸水率,使其能在高温、高湿下工作。其中尼龙66的硬度、刚性最高,但韧性最差。尼龙的燃烧性为UL94V-2级,氧指数为24~28。尼龙的分解温度﹥299℃,在449℃~499℃会发生自燃。 代替铜等金属 由于聚酰胺具有无毒、质轻、优良的机械强度、耐磨性及较好的耐腐蚀性,因此广泛应用于代替铜等金属在机械、化工、仪表、汽车等工业中制造轴承、齿轮、泵叶及其他零件。聚酰胺熔融纺成丝后有很高的强度,主要做合成纤维并可作为医用缝线。 PVC PP-R ABS 项目牌号玻璃增强(30%) PA66 1.38 1.30-1.580.9 1.05 密度g/cm3 熔点℃264140170170 25257-825-11093-103 热变形温度 (18.6kg/cm2)℃ 耐寒温度℃-30--- 拉伸强度MPa1550-1970421-52004-310320-650 压缩强度MPa2070560-900260-560670-150 弯曲强度MPa2880700-1100350-700420-770 吸水情况%10.07-0.40.03-0.040.45

大学美术鉴赏心得体会【实用】

“美术”一听到这个词就会给人一种美的感受,我的整个心情也变得豁然开朗,这或许是我个人的原因吧!我小时候就比较喜欢美术,但这种喜欢并不意味着我对美术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我只知道美术会给人美的享受,让人完全沉浸在其中。当然了,前提是你喜欢它。原本以为美术就是指画家的画作。比如像那些水墨画、水彩画、油画和素描等。直到上了美术鉴赏课,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才从这个狭隘的概念中走了出来,真正走进了美术的世界,也才真正认识到了美术的博大和内容之丰富。美术一词被我所理解,也正是上了美术鉴赏课以后。下面我就来谈谈对美术鉴赏课的感想: 当初辅导员让同学们选选修课我想既然自己比较喜欢美术,为什么不选美术鉴赏呢?大学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我不能这么死板。第二天,我毅然选择了美术鉴赏。第一次上课给我的感觉是让我很舒心,每次上课我都感觉心情很好,课堂上也很轻松,在课堂上你不用记太多的笔记,只要带上你的头脑就可以了,通过美术鉴赏课,可以使我的视野更开阔,可以拓宽我的知识面。在课堂上,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去真正地欣赏一幅画,以及画家在画一幅画的时候是抱着何种心情。还有作者到底在一幅画中所想要表达的意思…… 美术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和多彩的。美术,浅意识地理解就是色彩,各种不同颜色的搭配,形成一幅幅画面。一般人们都只了解一幅画的表面含义,如果想了解得更深,就要更深层次地了解美术了。美术,更进一步的理解就是艺术,美术是一门艺术,同时也包含着作者在作画时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含义,把自己的心情表现在一幅画中,使欣赏画的人产生共鸣。还有一些作品表现出了某一个时期特定的社会现象,蕴涵着社会矛盾,反映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尤其是在战争时期,也有一些作品是人们无法了解的只能凭感性去认识画家的意图,这些通常具有宝贵的文化和研究价值,例如凡篙晚年的作品,他晚年精神失常,画的一些画总是让人匪夷所思,而如今他的画举世闻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正像老师所说的那样,看美术作品更多是关注作品背后的故事,而不是只强调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当然经济价值也是一个方面,但是它与美术作品的产生,发展的心酸历史和它所具有的文化,时代价值来说,那就次的多了。因此美术不仅仅是画,美术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所涉及的面也非常广泛。 美术鉴赏课让我学到了许多,尤其是在欣赏古代绘画时。欣赏古代绘画,不能以现代的眼光去欣赏,而要结合历史,讲究意境、章法和笔墨。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美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现代美术与古代美术有着本质的差别,现代的美术更多的带有现代的气息,现代画也十分地简明、易懂;而古代美术却让我们很难理解,以现代人的眼光,我认为古画看上去很难让人产生共鸣,必须与历史结合起来,才有所体会。古画也并不讲究进大远小的规律,以人物画为例,重点人物通常占的比例较大,次要部分占的比例较小。 学了美术鉴赏课,真让我受益匪浅,平常对生活粗略地观察也变得细心起来了。让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得到了提高,还学到了日常生活的一些小常识,让我时刻观察生活中的美,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展,短短的课堂可以让我学到如此多的知识。在这课堂上也让我感受到了大学的气息。 由于美学的复杂性,所以当时全世界对美的本质没有一个定论,而是众说纷纭。其中“美是生活说”是东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生活才是美的本质。

人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知识点总结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会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通过分析纸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及其某时刻的速度;学会用图像法、列表法处理实验数据。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的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二、实验原理 ⑴电磁打点计时器 ①工作电压:4~6V的交流电源 ②打点周期:T=0.02s,f=50赫兹 ⑵电火花计时器 ①工作电压:220V的交流电源 ②打点周期:T=0.02s,f=50赫兹 ③打点原理:它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器,当接通220V的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电火花,于是在纸带上就打下一系列的点迹。 ⑵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s1、s2、s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s=s2-s1=s3-s2=…=恒量,即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⑶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三、实验器材 小车,细绳,钩码,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或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米尺。 四、实验步骤 1.把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如图所示。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取下纸带, 换上新纸带, 重复实验三次。 4.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子, 确定好计数始点0, 标明计数点,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值,最后求其平均值。也可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 作v-t图线, 求得直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五、注意事项 1.纸带打完后及时断开电源。 2.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以能在纸带上长约50cm的范围内清楚地取7~8个计数点为宜。 3.应区别计时器打出的轨迹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通常每隔4个轨迹点选1个计数点,选取的记数点不少于6个。 4.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可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常见考法 纸带处理时高中遇到的第一个实验,非常重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均会高频率出现,以致在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中也做为重点考察内容,是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同学们要引起重视。 误区提醒 要注意的就是会判断纸带的运动形式、会计算某点速度、会计算加速度,在运算的过

美术鉴赏教学常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目.doc

美术鉴赏教学常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目 一、常用工具书 1.一般工具书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中国历史纪年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卷—10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2.专业工具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1、2),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美术》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考古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文物、博物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美术术语与技法辞典》,(美)拉尔夫·迈耶著,邵宏、杨小彦等译,岭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宗教词典》,宗教词典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 《神话辞典》,(苏联)鲍特文尼克等编著,黄鸿森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中国名胜词典》,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 《世界名胜词典》,新华社国际资料编辑组编,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西方艺术事典》,(英)丁·霍尔著,迟轲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外美术史大事对照年表》,奚传绩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雕塑编:原始社会至战国雕塑、秦汉雕塑、魏晋南北朝雕塑、隋唐雕塑、五代宋雕塑、元明清雕塑、敦煌彩塑、麦积山石窟雕塑、炳灵寺等石窟雕塑、云冈石窟雕刻、龙门石窟雕刻、四川石窟雕塑、巩县天龙山响堂山安阳石窟雕刻,共13册。 绘画编:原始社会至南北朝绘画、隋唐五代绘画、两宋绘画、元代绘画、明代绘画、清代绘画、墓室壁画、寺观壁画、敦煌壁画、新疆石窟壁画、麦积山等石窟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石刻线画、版画、民间年画,共21册。 工艺美术编:陶瓷、青铜器、印染织绣、漆器、玉器、金银玻璃珐琅器,竹木牙角器、民间玩具剪纸皮影,共12册。 建筑艺术编:宫殿、陵墓、园林、宗教、民居、坛庙,共6册。 书法篆刻编:商周至秦汉书法、魏晋南北朝书法、隋唐五代书法、宋金元书法、明代书法、清代书法、玺印篆刻,共7册。 《中国历代艺术》 绘画编(上下):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雕塑编:人民美术出版社。 工艺美术编:文物出版社。 建筑艺术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书法篆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 《中国现代美术全集》(48册)。 中国画(6)、油画(4)、水彩、水粉、版画(2)、年画(2)、插图、连环画(2)、壁画、漆画、农民画、素描、速写、漫画、印染织绣、陶瓷(5)、玉器象牙金银器、漆器、书籍装帧、邮票(2)、雕塑(2)、建筑艺术(5)、书法(3)、篆刻。 《中国美术年鉴》1949年—1989年,中国美术馆编,广西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绘画、雕塑、剪纸、玩具、演具、饰物,全6卷),人民美术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祭祀编、起居编、穿戴编、器用编、装饰编、游艺编全14卷),山东教育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1993年版。 《百年美术馆藏精品》,中国美术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20世纪中国油画展作品集》,中国油画学会编,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现代版画经典文献》,湖南美术出版社。 寒凝大地──国统区木刻版画集,2000年版。 明朗的天──解放区木刻版画集,1998年版。 《中国漫画书系》(18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尼龙材料

尼龙棒材的主要特性: 机械强度、刚度、硬度、韧性高、耐老化性能好、机械减振能力好、良好的滑动性、优异的耐磨性、机械加工性能好、用于精密有效控制时、无蠕动现象、抗磨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性好。 尼龙棒材的应用领域: 广泛用于化工机械,防腐设备的制齿轮及零件坏料。耐磨零件,传动结构件,家用电器零件,汽车制造零件,丝杆防止机械零件,化工机械零件,化工设备等。 尼龙系列是非常重要的工程塑料。该产品应用广泛,几乎覆盖每一个领域,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应用很广的品种。尼龙棒材按生产工艺不同分为挤出和浇铸两种。 概述:尼龙棒,PA6,PA66,MC尼龙,含油尼龙,防静电尼龙尼龙(Nylon),中文名聚酰胺,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其命名由合成单体具体的碳原子数而定。是美国著名的化学工业公司──杜邦公司著名化学家卡罗瑟斯和他的科研小组发明的。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挤出尼龙棒材 尼龙6(白色):该材料具有优越的综合性能,包括机械强度、刚度、韧度、机械减震性和耐磨性。这些特性,再加上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耐化学性,使尼龙6成为一种“通用级”材料,用于机械结构零件和可维护零件的制造。

尼龙66(奶油色):与尼龙6相比较,其机械强度、刚度、耐热和耐磨性,抗蠕变性能更好,但冲击强度和机械减震性能下降,非常适合于自动车床机械加工。 尼龙4.6(红棕色):与普通尼龙相比,尼龙4.6的特点是刚性保存力强,耐蠕变性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更耐热老化,因此,尼龙4.6用于尼龙6、尼龙66、POM和PET在刚度、抗蠕变、耐热老化、疲劳强度和耐磨性能方面所达不到要求的“较高的温度领域”(80 -150℃) 尼龙66+GF30(黑色):与纯尼龙66相比,这种尼龙填加30%玻璃纤维增强,其耐热性、强度、刚度。耐蠕变性和尺寸稳定性、耐磨等性能方面均有提高,它的最大允许使用温度较高。 尼龙66+MOS2(灰黑色):这种尼龙填加了二硫化钼,与尼龙66相比,其刚性,硬度和尺寸稳定性有所提高,但抗冲击强度有所下降,二硫化钼的晶粒形成效果提高了结晶结构,使材料承载和耐磨性能均有提高。 浇铸尼龙棒又称MC尼龙:英文名称Monomer casting nylon,中文称单体浇铸尼龙。“以塑代钢、性能卓越”,用途极其广泛。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自润滑、耐磨、防腐,绝缘等多种独特性能。是应用广泛的工程塑料,几乎遍布所有的工业领域。

美术鉴赏心得体会

美术鉴赏心得体会 1 短暂的美术鉴赏课程就这么告一段落了,我仍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本学期,我选修了“美术鉴赏”这门艺术学科。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从小就非常喜欢美术方面的东西,对这些看似神秘的艺术形态十分好奇,很想从这课程当中得到一些艺术的知识与熏陶。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不仅可以学到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对我们的性格、感情、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可以培养我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艺术素养以及人文修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通过这几个星期的短暂学习,我收获良多。美术鉴赏使我开阔了眼界,也使我领略到了美术领域的独特魅力。人类生活的世界是极其广阔的,生活内容无比丰富,但对每个儿人来讲,不管他如何见多识广,也不可能体验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然而,借助于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却可以使我们形象地接触到许多人生与经历远远不能涉及的广阔领域。 在美术上,我国发展的尤为迅速,从古到今,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描写的是淋漓尽致,发展是非常值得我们骄傲的。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上海世博会上看到的《清明上河图》。由北宋的张择端费劲精力所作的一幅惊世之作。我

驻足在这幅唯美的画前,被它的美丽与精致所深深得吸引住了。 回家后我在网上还有一些文献上查找了很多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资料,了解到《清明上河图》为绢本、淡设色,高厘米,长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继承发展了中国古代风俗画,更继承了北宋前期历史风俗画的优良传统,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时期,首都清明时节郊区、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城内建筑和民生的繁华景象。 《清明上河图》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北宋年间的卞京,城内河流贯通,交通发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为了表现京城的繁荣昌盛,张择端选择了清明这个重要节日的景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粗略的看一看,杂乱无。细细的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等。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上还是行人不断:

高中物理17个实验复习要点整理

高考物理实验复习要点 一、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 尺,图钉几个。 3.主要测量: 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 5.减小误差的方法: 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 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 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 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 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构造:见教材。 2.操作要点:接50HZ,4---6伏的交流电 正确标取记:在纸带中间部分选5个点 3.重点:纸带的分析 a.判断物体运动情况: 在误差范围内:如果S1=S2=S3=……,则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S1=?S2=?S3= …….=常数, 则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测定加速度: 公式法:先求?S,再由?S= aT2求加速度。 图象法:作v—t图,求a=直线的斜率 c.测定即时速度: V1=(S1+S2)/2T V2=(S2+S3)/2T 三.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原理::?S=aT2 2.实验条件: a.合力恒定,细线与木板是平行的。 b.接50HZ,4—6伏交流电。 3.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低压交流电源、小车、细绳、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刻度尺、钩码、导线、两根导线。 4.主要测量: 选择纸带,标出记数点,测出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位移S1、S2、S3……图中O是任一点。 5.数据处理: 根据测出的S1、S2、S3……. 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出加速度: S4—S1=3a1T2, S5—S2=3a2T2, S6—S3=3a3T2 a=(a1+a2+a3)/3=(S4+S5+S6— S1—S2—S3)/9T2 即时速度:(同上) 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原理: 平衡摩擦力:适当垫高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使小车刚好匀速下滑。 用细绳将砂桶(质量为m)和小车连成一个整体,连接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整体:mg=(M+m)a

2018尔雅美术鉴赏满分答案—李松

尔雅美术鉴赏答案——李松 1.1 1.文化通过物质载体和(B)传承下来。 A、精神载体 B、语言载体 C、心理载体 D、环境载体 2.塞尚属于以下哪个画派?(C) A、威尼斯画派 B、抽象画派 C、后印象派 D、海上画派 3.【多选题】以下画作中,属于达.芬奇的作品的有(ABC) A、《蒙娜丽莎》 B、《岩间圣母》 C、《最后的晚餐》 D、《埃斯泰克的海湾》 4.对《清明上河图》的广泛讨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起了《清明上河图》的广泛讨论。 (√)5.王蒙的画作常常与佛教思想有联系。(×) 1.2 1.元代倪瓒的代表画作是(D)。 A、《丹山瀛海图》 B、《夏山高隐图》 C、《双松平远图》 D、《六君子图》 2.青花瓷产生于以下哪个朝代?(C)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3.俑最早的用途是(B)。 A、装饰 B、陪葬 C、盛水 D、祭祀 4.画作的价格与画家的社会地位有很大关系。(√) 5.牛津大学柯律格教授所编的艺术教材《Art of China》,其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文人画的。(×) 1.3 1.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作品印刷品是(C)。 A、《蒙娜丽莎》 B、《玛丽莲.梦露》 C、《毛主席去安源》 D、《红军长征图》 2.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类教材是(A)。 A、《The Story of Art》 B、《中国艺术史》 C、《世界艺术简史》 D、《Art of China》 3.传统的艺术观念认为艺术范围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D) A、绘画 B、雕塑 C、建筑 D、行为艺术 4.与政治紧密相连的作品就不叫艺术品。(×) 5.《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爱情经历有关。(×) 1.4 1.雕塑最早产生于(D)。 A、青铜时代 B、中石器时代 C、新石器时代 D、旧石器时代2.以下哪条解释不属于英文“Art”的词条含义?(A) A、自然 B、美术 C、艺术 D、作品 3.在中国是发行量最大的关于中国美术史的书是(C)。 A、《中国绘画通史》 B、《世界美术简史》 C、《中国美术简史》 D、《中国绘画三千年》 4.雕塑的产生、发展与社会意识形态无关。(×) 5.“美术”一词源于古代文言文。(×) 1.5 1.在18世纪,Charles Batteaux将艺术划分为(C)和“美的艺术”两大类。 ? A、“自然艺术” B、“人工艺术” C、“实用艺术” D、“技能艺术” 2.哲学家D'Alembert列举的“fine art”不包括以下哪类?(D) A、雕塑 B、建筑 C、诗歌 D、哲学 3.从()开始,“书画”成为了一个固定的词语。(C) A、魏晋时期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4.在《牛津艺术词典》中,对“fine art”的释义是“实用艺术”。(×) 5.期的壁画是指画于岩石上的壁画。(×) 6.昆仑是一个地理概念。(×) 1.6 1.(D)是传统艺术的核心。 A、建筑

美术鉴赏心得体会

美术鉴赏心得体会 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一个学期的美术欣赏课结束了,我受益良多。这一学期的课程,对我来说是"美的历程",从以前的不懂美,对美的浅薄的外在认识,到现在的欣赏美,逐渐明白更重要的是看到美的本质。 众所周知,审美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位大家说过:"艺术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学习美术欣赏,要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美术欣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美术欣赏有益于大学生灵魂的雕铸和人格的完善。艺术教育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意志、信念、情感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是一专多能的素质型发展。大学生美术鉴赏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在促进大学生灵魂雕铸和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从不了解美术,到懂得欣赏美术;从无视美的存在,到学会发现美;从对美术不感兴趣,到喜欢上美术,这就是这学期学习美术鉴赏课的最大收获。 美术欣赏课将我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带到了一个我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带到了艺术的殿堂,我可以说出那些美丽的作品的故事,它让我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美,原来一个人的思想可以这样表达,原来先代们是那么的智慧。 从先民们朴素而不成熟的美的作品到现代人独特的表达思想的绘画方式,中间的发展过程是丰富和复杂的。从稚嫩的远古美到沉雄博大的秦汉艺术,到文人登场的魏晋南北朝,到雄浑壮丽的隋唐气象,从继往开来的五代到宋元意象,到画派林立的明清,再到新旧交替的中西交融,最后到个性十足的现代,每个时期都呈现出独特的绘画特点,都留下了一批优秀的画作,让后人去赞叹。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 就像凡高的艺术是伟大的然而在他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

【2019年整理】高中物理实验复习要点整理

高中物理实验复习要点整理 一、验证性实验 (一)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 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3、主要测量: 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结点O的位置。记录两测 力计的示数F 1、F 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 5、减小误差的方法: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 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 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 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 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m 1V 1 =m 1 V 1 ˊ+m 2 V 2 ˊ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 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OP--m 1以V 1 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M--m 1以V 1 ˊ平抛时的水平射程;OˊN--m 2 以V V 2 ˊ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验证的表达式:m 1OP=m 1 OM+m 2 OˊN。 1、实验仪器: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 圆规、天平。 2、实验条件: a、入射小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m2) b、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 c、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 e、两球碰撞时,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线上 3、主要测量量: 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m1、m2 b、用游标卡尺测两球的直径,并计算半径。 C、确定小球的落点位置时,应以每次实验的落点为参考,作一尽可能小的圆,将各次落点位置圈在里面,就把此圆的圆心定为实验测量数据时所对应的小球落点位置。 三、验证机械能守恒

美术鉴赏期末考试答案

美术鉴赏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将色彩提升为欣赏的主体地位的是以下哪个画派?()(1.0分) A、抽象派 B、海上画派 C、威尼斯派 D、印象派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 .康定斯基属于以下哪个绘画流派?()(1.0分) A、威尼斯画派 B、印象派 C、抽象派 D、海上画派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书法从()开始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在高校设立。(1.0分)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期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 .古代画作中的蝙蝠象征着()。(1.0分) A、福气 B、富贵 C、长寿 D、多子多孙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5 .中国漫画艺术的高峰期是在()。(1.0分)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期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6 .古希腊陶瓶上的东方化纹样式主要是受以下哪个国家的影响?()(1.0分) A、中国 B、埃及 C、印度 D、日本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7 .杨柳青年画源于以下哪个地区?()(1.0分) A、天津 B、北京 C、苏州 D、成都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8 .张大千学习过的画家不包括以下哪位?()(1.0分) A、石涛 B、徐渭 C、李可染 D、陈洪绶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 .被荆浩认为“有笔无墨”的画家是以下哪一位?()(1.0分) A、项容 B、黄公望 C、唐寅 D、吴道子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0 .铁线描这类比较硬的绘画笔法是从()之后才开始流行的。(1.0分)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1 .张大千送给毕加索的毛笔使用的以下哪种动物毛?()(1.0分) A、狐狸 B、狼 C、鹅 D、牛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2 .敦煌壁画有包括()个石窟群。(1.0分) A、200多 B、300多 C、400多 D、500多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3 .《重屏会棋图》的作者是()。(1.0分)

美术鉴赏学习课心得体会范文5篇

美术鉴赏学习课心得体会范文5篇 美术鉴赏学习课心得体会(一) 在《美术鉴赏》这门课程上,我学到了很多。比如中西方美术的区别和不同,在讲建筑一节课时,我学到的特别多,比如建筑分为民居建筑、陵墓建筑、园林建筑、宗教建筑、宫殿建筑、工程建筑等六类,建筑应具备实用、坚固、美观三个要素,而且还要具备双重性、层次性、表现性、文化性等四个属性。除此之外还学到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征。中国古代建筑结构技术采用木结构,大梁、斗拱、隼卯等等,中国古建筑群组布局变现为四合院形式,它们的艺术形象主要变现在屋顶。中国木结构建筑具有嗅觉上气息芬芳、视觉上纹理自然、技术上防震等等优势,但是它们同时还具有不防火、不防虫蛀,易腐等不足之处。这些,都是在《美术鉴赏》课堂上学来的知识。 除了学习了中国建筑的知识外,西方的艺术美术作品老师也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和解说。不过,我最头疼的也是西方的艺术作品。西方艺术作品很丰富,反应生活和现实的作品数不胜数。但是,我还是觉得西方的艺术作品很难理解,上节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件绘画作品,那作品就好像是一个思绪混乱的人拿着铅笔在画纸上乱划一样,一张纸上面全是乱七八糟的细线,又像是一团乱的不能再乱的麻绳混在一起一样,可是就是这样一件作品,竟然卖到了天价!我理解不了,我想不明白,就是这么乱的被人们称作“作品”的东西怎么会那么值钱? 除此之外,断臂的维纳斯雕像也让我想了好多,我是在想,她那双手长什么样?如果那双臂没有断掉,活生生的存在在这件作品上,她会湿怎样的仪态,她的双臂会是在做什么?我想,艺术家的工功底就在这上面体现了,正是因为作者把那双臂去掉,才激起了我们无限的想象和猜测,无形之中给了这件作品无限的关注和神秘感,同时,整件作品无处不体现着人体的无限魅力,美丽的曲线,人体皮肤的光滑圆润和献身布衣的褶皱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人体的美丽动人。 美术鉴赏学习课心得体会(二) 美术”一听到这个词就会给人一种美的感受,我的整个心情也变得豁然开朗,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知识点梳理 )巩固练习 重点题型( 常考知识点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学习目标】 1.用实验与理论进行探究、分析,认识平抛运动的规律; 2.用实验方法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 3.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确定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4.理解实验探究的意义,学会构思实验方案,组织实验器材,完成实验探究或者是验证,并会分析实验 现象获得实验结论。 【要点梳理】 要点一、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思路 1.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是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水平的初速度,即恒定的重力与初速度方向垂直,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 因为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只受到恒定的重力作用。因此可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个直线运动。 2.分析在这两个方向上物体的受力情况,结合初始条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推测在这两个方向上物体分别做什么运动。 如:在水平方向上物体不受力,应该以平抛的初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物体只受重力,且初速度为零,应该做自由落体运动。 3.设计实验,分别验证物体在这两个方向上的运动是否和猜想一致。 要点二、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即应该怎样验证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现介绍两种方法——对比实验法和描迹论证法。 一、对比实验法 对比实验法即将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同时进行,对比试验;将平抛运动和水平方向上的匀速运动对比试验。 (1)创设一个情景,让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使两个物体运动的初始位置在同一竖直线上。 若两个物体在运动过程始终在同一条竖直线上,或者平抛运动的物体恰好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遇,便可以说明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的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一样,是匀速直线运动,否则便不是。 (2)创设一个情景,让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从同一位置做自由落体运动。 若两个物体在运动过程始终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或者平抛运动的物体恰好和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同时落地,便可以说明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一样,是自由落体运动,否则便不是。 二、描迹探究法 因为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分运动具有同时性,只要研究物体在两个方向上的位移关系——弄清物体的运动轨迹,适当的引进时间参数,便可以由一个方向的运动推知另一个方向的运动。 (1)描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 (2)研究水平运动和竖直运动的相互关系,印证猜想是否正确。 要点三、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确定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1.实验原理

超星美术鉴赏李松汇总

1 文化通过物质载体和()传承下来。 ?A、精神载体 ?B、语言载体 ?C、心理载体 ?D、环境载体 2 对《清明上河图》的广泛讨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3 塞尚属于以下哪个画派?() ?A、威尼斯画派 ?B、抽象画派 ?C、后印象派 ?D、海上画派 4 王蒙的画作常常与佛教(道教)思想有联系。(×) 5 以下哪幅画作不是达.芬奇的作品?() ?A、《蒙娜丽莎》 ?B、《岩间圣母》 ?C、《最后的晚餐》 ?D、《埃斯泰克的海湾》(塞尚)1 青花瓷产生于以下哪个朝代?()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2 俑最早的用途是()。 ?A、装饰 ?B、陪葬 ?C、盛水 ?D、祭祀 3 元代倪瓒的代表画作是()。 ?A、《丹山瀛海图》 ?B、《夏山高隐图》 ?C、《双松平远图》 ?D、《六君子图》 4 画作的价格与画家的社会地位有很大关系。(√) 5 牛津大学柯律格教授所编的艺术教材《Art of China》,其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文人画的。(×) 1 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作品印刷品是()。 ?A、《蒙娜丽莎》 ?B、《玛丽莲.梦露》 ?C、《毛主席去安源》 ?D、《红军长征图》 2

与政治紧密相连的作品就不叫艺术品。(×) 3 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类教材是()。 ?A、《The Story of Art》 ?B、《中国艺术史》 ?C、《世界艺术简史》 ?D、《Art of China》 4 传统的艺术观念认为艺术范围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绘画 ?B、雕塑 ?C、建筑 ?D、行为艺术 5 《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爱情经历有关。(×)1 雕塑最早产生于()。 ?A、青铜时代 ?B、中石器时代 ?C、新石器时代 ?D、旧石器时代 2 以下哪条解释不属于英文“Art”的词条含义?() ?A、自然 ?B、美术 ?C、艺术

尼龙材料汇总

尼龙材料汇总 一、概述 1、产品定义以及中英文名称 聚酰胺俗称尼龙(Nylon),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p?li'?maid],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包括脂肪族PA,脂肪—芳香族PA和芳香族PA。其中,脂肪族PA品种多,产量大,应用广泛,其命名由合成单体具体的碳原子数而定。 2、尼龙的种类 尼龙1938年在美国被成功的合成,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种合成纤维。尼龙的出现使纺织品的面貌焕然一新,它的合成是合成纤维工业的重大突破,同时也是高分子化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尼龙的主要品种是尼龙6(聚己内酰胺)和尼龙66(聚己二酸己二胺),占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尼龙11、尼龙12、尼龙610、尼龙612、尼龙1010、尼龙46、尼龙7、尼龙9、尼龙13,新品种有尼龙6I,尼龙9T和特殊尼龙MXD6(阻隔性树脂)等,尼龙的改性品种数量繁多,如增强尼龙,单体浇铸尼龙(MC尼龙),反应注射成型(RIM)尼龙,芳香族尼龙,透明尼龙,高抗冲(超韧)尼龙,电镀尼龙,导电尼龙,阻燃尼龙,尼龙与其他聚合物共混物和合金等,满足不同特殊要求,广泛用作金属,木材等传统材料代用品,作为各种结构材料。

尼龙是最重要的工程塑料,产量在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居首位。3、尼龙的改性 由于PA强极性的特点,吸湿性强,尺寸稳定性差,但可以通过改性来改善。 1)玻璃纤维增强PA在PA加入30%的玻璃纤维,PA 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耐热性、耐老化性能有明显提高,耐疲劳强度是未增强前的2.5倍。玻璃纤维增强PA的成型工艺与未增强时大致相同,但因流动较增强前差,所以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要适当提高,机筒温度提高10-40℃。由于玻纤在注塑过程中会沿流动方向取向,引起力学性能和收缩率在取向方向上增强,导致制品变形翘曲,因此,模具设计时,浇口的位置、形状要合理,工艺上可以提高模具的温度,制品取出后放入热水中让其缓慢冷却。另外,加入玻纤的比例越大,其对注塑机的塑化元件的磨损越大,最好是采用双金属螺杆和机筒。 2)阻燃PA由于在PA中加入了阻燃剂,大部分阻燃剂在高温下易分解,释放出酸性物质,对金属具有腐蚀作用,因此,塑化元件(螺杆、过胶头、过胶圈、过胶垫圈、法兰等)需镀硬铬处理。在工艺方面,尽量控制机筒温度不能过高,注射速度不能太快,以避免因胶料温度过高而分解引起制品变色和力学性能下降。 3)透明PA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耐冲击强度、刚性、耐磨性、耐化学性、表面硬度等性能,透光率高,与光学玻璃相近,加工温度为300--315 ℃,成型加工时,需严格控制机筒温度,熔体

美术鉴赏学习心得

《美术鉴赏》学习心得 本学期,我选修了《美术鉴赏》这门选修课。短暂的美术鉴赏课程就这么告一段落了,我仍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如果真要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我现在的感受,词典里找不到一个恰当的来表达我的体会。 我从小并非就非常喜欢美术,因为从读小学开始就有美术课,老师每上一节课都要我们交作业。一开始我觉得画画挺好玩的,在画上涂上缤纷的色彩,看起来心情会很好。但是久而久之变觉得很乏味、单一,所以渐渐对美术失去了兴趣。因此,在之后的美术课上,我都是敷衍老师在完成作业。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三,高三学的是素描,相对之前来说,有比较大的好奇心,所以比较用心地学,可是后来慢慢发现我的美术基础本身比别人差,素描的点线面对于我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又没什么特别的概念,所以导致素描很差。慢慢地,学习热情就没有了。 来到大学之后,本身我的专业是跟美术没有挂钩的,自然慢慢遗忘原来还有美术这门科目。这次偶然的机会选修课选了《美术鉴赏》这门课程,对我的影响很深。下面就谈谈我这学期学习美术鉴赏的感触吧。第一次上课给我的感觉是很舒心,因为和平时的上课形式不同,不用对着书学,只有带耳朵去听就行了。以后的每次上课我都感觉心情很好,课堂上也很轻松,在课堂上你不用记太多的笔记,课堂上老师会把每副作品的故事分享给我们,所以只要带着耳朵去听就可以了,慢慢地就学会了如何去真正地欣赏一幅画,体会画家在画一幅画的时候是抱着何种心情,还有作者到底在一幅画中所想要表达的意思……渐渐地,我认识到我以前对美术的认识是狭义的,单一地认为它是绘画。其实,美术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和多彩的。美术除了以画得形式出现外,还有书法、雕塑工艺美术等。美术,浅意识地理解就是色彩,各种不同颜色的搭配,形成一幅幅画面。更深层次讲,美术的理解就是艺术,美术是一门艺术,同时也包含着作者在作画时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含义,把自己的心情表现在一幅画中,使欣赏画的人产生共鸣。 很奇怪,现在对于“美”这个形容词有了新认识。觉得大自然什么都有其美的一面,是我们缺少去发现没得眼睛,无论是细微的还是宏观的,都需要我们有一双欣赏的眼睛去感受,善于发现美,渐渐地就会被这种“美”所感化,心情也自然舒畅乐观。 特别是从生活中小事物中也能慢慢发觉美术,小到一片树叶,大至一幢建筑物,都可以有很深的美术设计在其中。 因此,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我们不仅可以学到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对我们的性格、感情、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可以培养我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艺术素养以及人文修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通过这几个星期的短暂学习,我收获良多。美术鉴赏使我开阔了眼界,也使我领略到了美术领域的独特魅力。人类生活的世界是极其广阔的,生活内容无比丰富。只能说,很感谢有这样一次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了解美术。

2016美术鉴赏考试答案(李松)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铁线描这类比较硬的绘画笔法是从()之后才开始流行的。
1.0 分
?
唐代
A、
?
宋代
B、
?
元代
C、
?
明代
D、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
汉代人认为,()是掌管长生不老药的女神。
1.0 分
?
女娲
A、
?
西王母
B、
?
C、

嫦娥
?
洛神
D、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乐山大佛在古代除了其本身的宗教功能外,还具有()的功能。
1.0 分
?
防地震
A、
?
防御塔
B、
?
治水
C、
?
净水
D、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以下不属于桑德罗·波提切利的作品的是()。
1.0 分
?
《春》
A、

?
B、
《维纳斯的诞生》
?
C、
《睡莲》
?
D、
《三博士来朝》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步辇图》全图的主角和中心是以下哪位人物?()
1.0 分
?
通译者
A、
?
B、
松赞干布
?
禄东赞
C、
?
唐太宗
D、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
与我们日用、生活紧密相关的艺术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