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平衡计算表
生料磨物料平衡计算

2.2 热量平衡计算
2.2.1 原始资料
表 2-6 热平衡的原始资料
名称 入磨物料水分(%) 出料物料水分(%)
入磨物料温度(℃) 出磨物料温度(℃) 入磨热气体温度(℃) 出磨热气体温度(℃)
—
SiO2 2.32 1.21 10.19 0.72 14.43 21.54
Al2O3 1.35 0.52 0.99 0.25 3.11 4.64
Fe2O3 0.66 0.25 0.24 1.03 2.17 3.24
CaO 42.18 0.05 0.43 2.35 45.01 67.17
S = qA y R 100QDyW
L——入磨热风量 Nm3 / h
C——入磨热风平均比热 kJ / Nm3 ⋅ ℃,在 0℃—450℃时为 1.435kg/ Nm 3 T1——入磨热风温度 240℃ ② 粉磨机工作时发热 Q2 = 3559ωηη1κf = 3559 × 4200 × 0.9 × 0.9 × 0.7 × 0.7 = 5932781.82kJ / h
q 为水泥熟料烧成热耗,取 q = 3050kJ / kg 熟料
则 S = 3050×17.83×100 = 2.20 100× 24677
式中:S——煤灰掺入量,以熟料百分数表示 100%
DDyW ——煤的应用基低热值 kJ/kg 煤
Ay ——煤的应用基灰分含量% q——熟料烧成热耗 kJ/kg 熟料
K钢渣 = 1.505× 4.95% = 0.0745t / t熟料
根据干料中饱含水分,湿物料的消耗定额为:
物料平衡计算表

规格:
投料量 规格
批号或生产日期:
次品量 合格量 收率(合格量/投料量×100%)
物料平衡率= 总 结 论 原 因 分 析 属正常偏差 车间部长:
异 常 偏 差 处 理
技师: 审批意见:
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月
日
车间部长:
年
月
日
(正常偏差时异常偏差处理栏不填)
品控员:
年
月
日
备注:
物 料 平 衡 计 算 表
SOR-SC-01-01 品名:
生产工序 和 面 半 成 品 生 产 线 半成品成型 醒发成型 烘焙 (蒸制) 成型 本批投料量① 本品取样量③ ③+④ 物料平衡率= 包装规格 投料量① 配送入库数② 留样数③ 包 装 线 残次品数④ 项目 发放数 实际使用数 报废数 收率= 销毁数 剩余数 物料平衡率 属异常偏差 年 处 理 意 见 月 日 名称 ①×规格 ×100%= ×100%= 标签及含有标签内容的包装物情况 包装膜 kg Kg Kg kg kg 包装袋 只 只 只 只 只 包装盒 只 只 只 只 只 标签 张 张 张 张 张 本批次品量② 本批实际合格产量④
灌装岗位物料平衡计算1

灌装岗位物料平衡计算:A281AC15 工序名称 规定收率限度 收率% = 灌装 98.0%~103%
计算方法 产品规格 x 半成品数量 ×100% 实际产出量 60x830 = ×100% 49160 ≈101.3%
灌装岗位物料平衡计算:A081AE15 工序名称 规定收率限度 收率% = 灌装 98.0%~103%
计算方法 产品规格 x 半成品数量 ×100% 实际产出量 120x658 = ×100% 79000 ≈99.9%
灌装岗位物料平衡计算:A201AB15 工序名称 规定收率限度 收率% = 灌装 98.0%~103%
计算方法 产品规格 x 半成品数量 ×100% 实际产出量 110x460 = ×100% 49880 ≈101.4%
灌装岗位物料平衡计算:A201AB15 工序名称 规定收率限度 收率% = 灌装 98.0%~103%
计算方法 产品规格 x 半成品数量 ×100% 实际产出量 130x615 = ×100% 79200 ≈100.9%
灌装岗位物料平衡计算:A071AB15 工序名称 规定收率限度 收率% = 灌装 98.0%~103%
计算方法 产品规格 x 半成品数量 ×100% 实际产出量 130x389 = ×100% 49780 ≈101.6%
灌装岗位物料平衡计算:A251AE15 工序名称 规定收率限度 收率% = 灌装 98.0%~103%
计算方法 产品规格 x 半成品数量 ×100% 实际产出量 120x418 = ×100% 49250 ≈101.8%
灌装岗位物料平衡计算:A251AE15 工序名称 规定收率限度 收率% = 灌装 98.0%~103%
灌装岗位物料平衡计算:A011AG16 工序名称 规定收率限度 收率% = 灌装 98.0%~103%
转炉车间炼钢物料平衡热平衡计算

表13,加入废钢的物料平衡表(以100kg铁水为基础) 收入 支出 质量 质量 项目 % 项目 91.63+16.816= 铁水 100.00 76.51 钢水 7.10+0.446= 废钢 17.13 13.11 炉渣 11.19+0.051= 石灰 2.07 1.58 炉气 石灰石 1.40 1.07 喷溅 轻烧白云石 2.00 1.53 烟尘 炉衬 0.20 0.15 渣中铁珠 7.720+0.18= 7.902 氧气 6.05 130.70 130.29 合计 100 合计 表14,加入废钢的物料平衡表(以100kg(铁水+废钢)为基础) 收入 支出 项目 质量 % 项目 质量 % 铁水 85.37 76.51 钢水 92.58 83.23 废钢 14.63 13.11 炉渣 6.44 5.79 石灰 1.76 1.58 炉气 9.59 8.62 硅锰加入量 WMn= 石灰石 1.20 1.07 喷溅 0.85 0.77 轻烧白云石 1.71 1.53 烟尘 1.28 1.15 硅铁加入量 Wsi= 炉衬 0.17 0.15 渣中铁珠 0.48 0.44 氧气 6.75 6.05 合计 111.58 100 合计 111.24 100 表15,铁合金中元素烧损量及产物量 烧损量 类别 元素 脱氧量 成渣量 炉气量 1.91x1.80%x10%= 0.003 C 0.009 0.013 1.91x68.00%x10%= 0.130 Mn 0.038 0.167 1.91x18.00%x25%= 0.086 Si 0.098 0.184 硅锰合金 P S Fe 0.219 合计 0.145 0.351 0.013 0.30x2.50%x100%= 0.007 Al 0.007 0.014 0.30x0.50%x20%= 0.0003 Mn 0.0001 0.0004 0.30x75.00%x25%= 0.0559 Si 0.064 0.120 硅铁 P S Fe 0.064 合计 0.071 0.134 总计 0.282 0.216 0.485 0.013 附表,脱氧合金化后的钢水成分 0.031 (0.10%+ x100%)= 0.133% 94.70 0.257+0.168 x100%= 0.449% 94.70 1.167+0.001 (0.140%+ x100%)= 1.373% 94.70 0.004 (0.025%+ x100%)= 0.030% 94.70 0.001 (0.025%+ x100%)= 0.026% 94.70 表16,总物料平衡表 收入 质量 % 项目
物料平衡计算公式:

物料平衡计算公式:每片主药含量理论片重=测得颗粒主药百分含量1.原辅料粉碎、过筛的物料平衡物料平衡范围:97.0 %~100 %物料平衡= %100⨯+ac b a-粉筛前重量(kg) b-粉筛后重量(kg) c-不可利用物料量(kg)2.制粒工序的物料平衡物料平衡范围:98.0 %~104.0 %制粒工序的物料平衡=a d cb ++×100% 制粒工序的收率=ab ×100% a-制粒前所有原辅料总重(kg) b-干颗粒总重(kg)c-尾料总重(kg) d-取样量(kg)3.压片工序的物料平衡范围:97.0 %~100.0 %压片工序的物料平衡=a d cb ++×100% 压片工序的收率=ab ×100% a-接收颗粒重量(kg) b-片子重量(kg)c-取样重量(kg) d-尾料重量(kg)4.包衣工序的物料平衡包衣工序的物料平衡范围:98.0 %~100.0 %包衣工序的物料平衡 =ba e d c +++ 包衣工序的收率 =b ac +a-素片重量(kg) b-包衣剂重量(kg) c-糖衣片重量(kg) d-尾料重量(kg) e-取样量(kg)5.内包装工序物料平衡内包装工序物料平衡范围:99.5 %~100.0 %包材物料平衡=%100⨯++++Aa d cb B a- PTP 领用量(kg) b- PTP 剩余量(kg) A- PVC 领用量(kg) B- PVC 剩余量(kg) c-使用量(kg) d-废料量(kg)片剂物料平衡=%100⨯++ad c b a :领用量(Kg) b :产出量(Kg)c :取样量(Kg)d :废料量(Kg)6.外包装工序的物料平衡包装材料的物料平衡范围:100%包装材料物料平衡=%100⨯+++ea d cb e-上批结存 a-领用量 b-使用量 c-剩余量 d-残损量7.生产成品率成品率范围:90%~102%片剂收率= %100⨯++ad c b a-计划产量 b-入库量 c-留样量 d-取样量1.粉碎过筛和称配岗位物料平衡检查:配料量╳100%粉碎过筛后原辅料总重(物料平衡范围应控制在99.8~100.2%)2.制粒干燥、整粒总混岗位物料平衡检查:总混后重量+不良品╳100%干颗粒净重+润滑剂+崩解剂(物料平衡范围应控制在99.0~100.0%)3.充填抛光岗位物料平衡检查:胶囊总重+细粉+不良品+废胶囊壳重量╳100%颗粒总重+胶囊壳重量(物料平衡范围应控制在96.0~101.0%)4.铝塑内包岗位物料平衡检查:(成品板总重/平均每板重量+不良品)×规格(粒/板)╳100%胶囊领用量/平均胶囊重(物料平衡范围应控制在98.0~101.0%)5.总物料平衡检查:成品产量╳100%理论产量(物料平衡范围应控制在97~100%)。
(完整版)物料平衡计算公式:

物料平衡计算公式:
每片主药含量
理论片重=
测得颗粒主药百分含量
1.原辅料粉碎、过筛的物料平衡
物料平衡范围:97.0%~100% +c b
c-取样重量(kg)d-尾料重量(kg)
4.包衣工序的物料平衡
包衣工序的物料平衡范围:98.0%~100.0%
包衣工序的物料平衡=b
a e d c +++ 包衣工序的收率=b
a c + a-素片重量(kg)b-包衣剂重量(kg)c-糖衣片重量(kg)d-尾料重量(kg)e-取样量(kg)
5.内包装工序物料平衡
内包装工序物料平衡范围:99.5%~100.0%
包材物料平衡=%100⨯++++A
a d c
b B a-PTP 领用量(kg)b-PTP 剩余量(kg)A-PVC 领用量(kg)
B-PVC 剩余量(kg)c-使用量(kg)d-废料量(kg)
片剂物料平衡=%100⨯++d c b
粉碎过筛后原辅料总重
(物料平衡范围应控制在99.8~100.2%)
2.制粒干燥、整粒总混岗位物料平衡检查:
总混后重量+不良品
╳100%
干颗粒净重+润滑剂+崩解剂
(物料平衡范围应控制在99.0~100.0%)
3.充填抛光岗位物料平衡检查:
胶囊总重+细粉+不良品+废胶囊壳重量
╳100%
颗粒总重+胶囊壳重量
(物料平衡范围应控制在96.0~101.0%)
4.铝塑内包岗位物料平衡检查:
(成品板总重/平均每板重量+不良品)×规格(粒/板)
╳100%。
水泥生产物料平衡计算

-
20.68 4.51 3.21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80 1.02 0.26 0.19
-
22.48 5.53 3.47 ##### 97.82
煤
含天然水分料 a(万t)
H
B
B1 R
6.00 ##### #####
6.00 ##### #####
6.00 ##### #####
6.00 ##### #####
-
1.0
0.138
0.140
28.685
688.447 23.118 29.226 701.423
1.05
4604.651
23023.256 11511.628 8222.591362
4385.38206
初定的三率值
n
p
2.5
1.6
校验物料
烧失量 36.00 0.20 0.15 0.02 36.38
物料平衡(t) a(万t) h(t)
含天然水分料 d(t)
石灰石 砂页岩 粉煤灰 铁矿 生料 石膏 混合材 熟料 水泥
煤
1.0 3.0 0.5 10.0 0.0 0.5 1.85
-
1.299
1.312
270.627
6495.054 ####### 273.361 6560.661
-
0.087
0.090
名称
烟煤 无烟煤
水分(Mar/%)
1.85 1.29
烟煤无烟煤工业分析
挥发分(Var/%) 灰分(Aar/%)
24.61 4.70
26.05 15.14
固定碳 (Car/%) 47.49 78.87
高炉冶炼物料平衡计算

高炉冶炼综合计算概述组建炼铁车间(厂)或新建高炉,都必须依据产量以及原料和燃料条件作为高炉冶炼综合计算包括配料计算、物料平衡计算和热平衡计算。
从计算中得到原料、燃料消耗量及鼓风消耗量等,得到冶炼主要产品(除生铁以外)煤气及炉渣产生量等基本参数。
以这些参数为基础作炼铁车间(厂)或高炉设计。
计算之前,首先必须确定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对于一种新的工业生产装置,应通过实验室研究、半工业性试验、以致于工业性试验等一系列研究来确定基本工艺技术参数。
高炉炼铁工艺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技术基本成熟,计算用基本工艺技术参数的确定,除特殊矿源应作冶炼基础研究外,一般情况下都是结合地区条件、地区高炉冶炼情况予以分析确定。
例如冶炼强度、焦比、有效容积利用系数等。
计算用的各种原料、燃料以及辅助材料等必须作工业全分析,而且将各种成分之总和换算成100%,元素含量和化合物含量要相吻合。
将依据确定的工艺技术参数、原燃料成分计算出单位产品的原料、燃料以及辅助材料的消耗量,以及主、副产品成分和产量等,供车间设计使用。
配料计算也是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的基础。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投入高炉物料的质量总和应等于高炉排出物料的质量总和。
物料平衡计算可以验证配料计算是否准确无误,也是热平衡计算的基础。
物料平衡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
常用的热平衡计算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根据热化学的盖斯定律,即按入炉物料的初态和出炉物料的终态计算,而不考虑炉内实际反应过程。
此法又称总热平衡法。
它的不足是没有反应出高炉冶炼过程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所发生的具体空间位置,这种方法比较简便,计算结果可以判断高炉冶炼热工效果,检查配料计算各工艺技术参数选取是否合理,它是经常采用的一种计算方法。
第二种是区域热平衡法。
这种方法以高炉局部区域为研究对象,常将高炉下部直接还原区域进行热平衡计算,计算其中热量的产生和消耗项目,这比较准确地反应高炉下部实际情况,可判断炉内下部热量利用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