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年表·秦楚之际月表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2)全文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2)全文
3. 虐戾(n l ):
残暴,凶狠。
项氏:这里指项羽。
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县西)人。
秦二世时,陈涉首先发难。
项羽和叔父项梁起义兵,大破秦军,率领五国诸侯入关灭秦,分封王侯,自称西楚霸王。
4. 践:
登上,踏上。
祚(zu ):通阼,帝位。
5. 三嬗:
三次更替。
指陈涉、项氏、汉高祖、嬗(sh n),通禅。
更替,变迁。
生民以来:谓有人类以来,即有史以来。
斯:这,这样。
亟(j ):急切,急速。
也:用在句末,表示坚决的语气。
6. 洽:
融洽,悦服。
摄行:代理。
7. 汤:
即商汤王,名履,放逐夏桀,建立商朝。
武:即周武王,姓姬,名发,西伯姬昌之子。
诛杀商纣(zh u),建立周朝。
契(xi ):帝喾之子。
虞舜之臣,封于商,赐姓子氏,为商朝的始祖。
后稷:虞舜时农官名。
弃掌管其事,因亦称弃为后稷,为周朝的始祖。
孟津,地名,在今河南省孟县南,又名河阳渡。
周武王伐纣,曾在这里会集八
百诸侯。
《书武成》:既戊午,师逾孟津。
放弑(sh ):指商汤王放逐夏桀,周武王诛杀商纣,《梁惠王下》:汤放桀,武王伐纣。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第四》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第四》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第四》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提示】《秦楚之际月表》月经国纬,勾勒秦汉之际政治形势剧变的特点:即陈涉发难,项羽灭秦,刘帮称帝,这一系列变化发生在一个短促的时间里,也就是五年之间,号令三嬗,故司马迁【提示】《秦楚之际月表》月经国纬,勾勒秦汉之际政治形势剧变的特点:即陈涉发难,项羽灭秦,刘帮称帝,这一系列变化发生在一个短促的时间里,也就是“五年之间,号令三嬗”,故司马迁创“月表”来详述这一时期的事势剧变,称为“月表”。
秦楚之际月表

“此乃……乎?”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 是……吧?”疑问句。
传(zhuàn):书籍记载。
“岂非……哉?”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
不是……吗?”反诘句。用否定表示肯定。
“非……孰能……者乎?”句:相当于现代汉 语的“不是……谁能……的呢?”反诘句。
文章赏析
在这篇序言中,司马迁首先概括了秦楚之际政治 形势的特点:即陈涉发难、项羽灭秦、刘邦称帝, 而这些又都是在短促的时间内发生的。然后文章回 顾了历史上一些帝王统一天下的艰难历程,反衬出 秦楚之际王朝更替的频繁和不寻常。最后分析了秦 楚之际“号令三嬗”,而汉高祖终于称帝的原因。 秦朝推行暴政,实行各种禁令,人民苦不堪言,各 地豪杰揭竿而起,世代建立的功业毁于一旦。但文 章结尾不免受到了宿命论的局限。
彼:指虞、夏、商、周。
此:指秦。 兵革不休,以有诸侯:这是一个表示前果后因的句子, 意即“兵革不休是因为有诸侯的缘故”。 堕(huī):毁坏。销:溶化;锋:刀刃。镝(dí):箭 头。 维:同“惟”。思考,谋虑。 闾巷:里巷,指乡里民间。 合从:联合。
轶(yì):胜过。
文章注释
乡:通“向”,从前
楚:指西楚霸王项羽。 作难(nàn):作乱;造反 陈涉:名胜,字涉,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
人。他同吴广首先起兵反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 农民起义领袖。
虐戾(nüè lì ):残暴,凶狠。
践:登上,踏上。
祚(zuò):通“阼”,帝位。
文章注释
三嬗:三次更替。指陈涉、项氏、汉高祖、嬗(shàn), 通“禅”。更替,变迁。
秦楚之际月表
《史记》
课文朗读
题解
秦楚之际:指秦二世在位时期和项羽统治
文言文《秦楚之际月表》古文赏析

《秦楚之际月表》古文赏析【作品介绍】本文是司马迁《史记》中的一表。
“表”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创立的一种史书体例,是以表格的形式表现某一时期的史事、人物的。
秦楚之际是指秦二世在位时期和项羽统治时期。
时间虽短,但事件变化多端,所以按月来记述,称为“月表”。
本文是司马迁在《秦楚之际月表》前面所写的序言。
这篇序言概括了秦楚之际政治形势的特点:即陈涉发难、项羽灭秦、刘邦称帝,而这些又都是在短促的时间内发生的。
文章回顾了历史上一些帝王统一天下的艰难历程,分析了秦楚之际“号令三嬗”,而汉高祖终于称帝的原因,结论有独到之处。
【原文】秦楚之际月表出处:《史记》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②;虐戾灭秦,自项氏③;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④。
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⑤!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⑥。
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⑦。
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⑧。
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⑨!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镝,锄豪杰,维万世之安⑩。
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⑾。
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⑿?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⒀?岂非天哉⒁?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⒂?【注释】①秦:指秦二世胡亥。
楚:指西楚霸王项羽。
表:是《史记》创立的一种体例,它用表格的形式来表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
《史记》中的表一般为年表,因秦楚之际天下未定,变化很快,就采取按月记述,把当时发生的大事列为月表。
②太史公:司马迁自称。
因司马迁曾任汉太史令,所以自称太史公。
作难(nàn):作乱;造反。
陈涉:名胜,字涉,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人。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

四
四 五 六
九 楚怀王始,都盱 十。梁求楚怀王孙,得之 眙,故怀王孙, 民间,立为楚王。 梁立之。 二。陈婴为柱国 十一。天大雨,三月不见 。 星。 三 十二。救东阿,破秦军, 乘胜至定陶,项梁有骄色 。 十三。章邯破杀项梁于定 陶,项羽恐,还军彭城。
七月
七
八月
八
九月
四。徙都彭城。
九
后九月。 207 三年十月
十二 十三。楚救至,秦围解 。 十四。张耳怒陈馀,弃 将印去。 十五
三月
十一
十六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赵 高杀二世 。 九月子婴 为王。
十二 二年一月 二 三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赵王歇留国。 陈馀亡居南皮。 二十二
四
五
206
十月
六
二十三。张耳从楚西入 秦。 二十四 二十五。分赵为代国。
十一月 十二月
十五。羽诈坑杀秦降卒二 十万人于新安。 十六。至关中,诛秦王子 八。分楚为四。 婴,屠烧咸阳。分天下, 立诸侯。 七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
齐 汉 燕 魏
齐王田儋始。儋,狄 人。诸田宗强。从弟 沛公初起。 荣,荣弟横。 二。儋之起,杀狄令 二。击胡陵、方与,破 自王。 秦监军。 三 三。杀泗水守。拔薛西 。周市东略地丰沛间。
九
二十
八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四
二十五
十三
二十六。攻下嶢及蓝田 。以留侯策,不战皆降 二十六 。 二十七。汉元年,秦王 子婴降。沛公入破咸 十六 二十七 阳,平秦,还军霸上, 待诸侯约。 二十八。沛公出令三 十七 二十八 章,秦民大悦。 二十九。与项羽有纳, 二十九。臧荼 十八。项羽怨荣,分 见之戏下,讲解。羽倍 从入,分燕为 齐为三国。 约,分关中为四国。 二国。 十五
《史记》卷一十六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史记》卷一十六秦楚之际月表第四【索隐】:六国,魏、韩、赵、楚、燕、齐,并秦凡七国,号曰“七雄”。
太史公读秦记,【索隐】:即秦国之史记也,故下云“秦烧诗书,诸侯史记尤甚。
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是也。
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见矣。
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
”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後仁义,位在籓臣而胪於郊祀,【索隐】:案:胪字训陈也,出尔雅文。
以言秦是诸侯而陈天子郊祀,实僭也,犹季氏旅於泰山然。
【正义】:“胪”,音旅,祭名。
又旅,陈也。
君子惧焉。
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营岐雍之间,而穆公脩政,东竟至河,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
是後陪臣执政,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於诸侯。
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於战功矣。
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
务在彊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
矫称?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於戎翟,至献公之後常雄诸侯。
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彊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埶利也,盖若天所助焉。
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
夫作事者必於东南,收功实者常於西北。
故禹兴於西羌,【集解】:皇甫谧曰:“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
传曰‘禹生自西羌’是也。
”【正义】:禹生於茂州汶川县,本厓駹国,皆西羌。
汤起於亳,【集解】:徐广曰:“京兆杜县有亳亭。
”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
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
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
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
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
【索隐】:以言人君制法,当随时代之异而变易其政,则其成功大。
传曰“法後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考订一则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考订一则作者:张雨涛来源:《现代语文》2020年第04期摘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中“西楚伯王项籍始为天下主命立十八王”,中华书局新点校本断句為“西楚伯王项籍始,为天下主命,立十八王。
”辛德勇认为,其中的“伯王”应作“主伯”,其断句应为“西楚主伯项籍始。
为天下主命,立十八王。
”在秦汉典籍中,“伯王”常见,与之同义的“霸王”亦是常语,而“主伯”却几乎不见用例。
因此,以“主伯”替换“伯王”,意有不妥。
“始”处于句末煞尾时,往往和“自”搭配,构成“自……始”格式;同时,“始”用作副词时,能和很多动词搭配,“始为”的用法在秦汉典籍中也很常见。
“主命”的语法分布与“为天下主命”不符,而“为……主”的格式在文献中经常使用。
“立”经常和其他动词连用作谓语,“命立”在文献中亦有用例。
因此,此句的句读应为:“西楚霸王项籍始为天下主,命立十八王。
”关键词:《史记》;“伯王”;句读;考察分布《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的第二行表格有这样一句话:“西楚伯王项籍始为天下主命立十八王”。
学界对此句中的“伯王”一词及其句读存在一定争议。
“伯王”一词,在张文虎的金陵局本《史记》中作“主伯”[1](P170),而明人程一枝和清人梁玉绳均认为“主伯”乃是伪误[2](P464)。
中华书局《史记》新点校本承袭了梁玉绳《史记志疑》的观点,将其订正为“伯王”。
同时,将此句断为:“西楚霸王项籍始,为天下主命,立十八王。
”[3](P958)辛德勇对上述问题提出不同见解。
他认同凌稚隆、李光缙在《史记评林》将其刊定为“主伯”的观点[4](P560)。
辛德勇指出,在历史上项羽先是以天下盟主的身份尊楚怀王为义帝,分封天下诸侯,接着才是废弃义帝,自立为西楚霸王,这是两个不同的步骤。
如果将“主伯”改为“伯王”,则会湮没历史事实。
因此,该处应当作“主伯”而不是“伯王”[5](P247)。
同时,将此句的句读改订为:“西楚主伯项籍始。
秦楚之际月表断句

秦楚之际月表/始皇崩/陈胜吴广发兵/皆以楚人为主/五月间故楚遗吴广之齐告陈王陈王方苦众曰无以天下之禧一乱/我独贤/又倍约/夫起秦之难难于反掌也/兵或使之以惑吏/且待诸侯叛矣然为不后时乱国士闻令后图为郡国莫口魏咎以德等建业诛赏不措.新王张武周北烧河角煮制社稷瓦裂不敢处尊其群下并权贵幸章乘晋劫宣淫狡厉陂诐人操国柄事皆决子婴数日秦亡不绝如发.二世之立诛赵高,秦或乱而不理,或明而自贤,或自贤而谋诛,或非谋而自疑,或疑而强制,或制而复疑,或立而母后之属私作威福,或父兄大臣难之而不听,于是政狱颇作.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而宗庙灭,呜呼不可为矣。
诸野人相聚攻县邑时并起组人等又旁挠百姓周章西入关中人上计簿财物税出入相望於道矣!南忧关中,内怵群盗,外迫强秦,欲无纪纲扰乱者,不可胜数也。
夫秦失其政,天下散乱,高祖乃收之。
高祖起丰沛,以诛暴逆,自立为三秦王,非有礼义文节可称者也,然而能聚众致英俊之杰抵触难者之源结此党类今乃于刘季所私施遗宠记周太公谓霸西秦、明修仁德强藩主之路拔四海之茅楯为国齐宽似太公之道孝於鬼神齐恭大德遇小人贤母门衰儿苦室连纷于是俱矣西夏之势偏用州都之人亦莫肯为秦民矣!於是高祖乃行封功臣,徙韩信於楚地.徙彭越梁地.徙黥布蜀地.徙萧何关中.徙曹参魏地.徙樊哙赵地.徙夏侯婴齐地.徙灌婴燕地.徙主爵食邑於列侯.功臣爵禄已定.汉官益大.沛丰、泗上、故楚名豪未得显者大开数千户之封赏赐矣!天下已定建号日汉使诸侯王归国.乃论秦始皇帝所置之三官令丞得其宜新秦更置县令丞凡百七县名为新秦使居长安西杜塞外难地分徙郡国豪杰杂类皆实关中空其外民.当此之时朝廷卑下郡国豪杰皆有计画智谋立功著业布施恩泽上累於高皇帝列土诸王故高祖始以贫窭故起散亡之人无可为者非知虑深远谋略之士也.然犹足与角思度取天下者其在斯乎!夫秦皇帝常为天子北面事单于南面称臣.今诸侯子弟或王有天下或王数十郡可谓乐矣!汉皇帝虽有诸侯王权时轻弱力微不常厥势然皆亡异於涉与邻敌小敌大敌敌出并起欲行帝道皇道者亦数千万计汉皇帝乘厄之时亦藉外助非小亡道所能及也夫其初也欲承前绪必先正本统万国方安定之际能行三驱之礼焉尚足以绝灭萌芽复立危起分削封域还其故土罢诸侯子弟从令入都於京师朝见二世立二子焉受贤尊士行义清静恤下百姓赋敛甚重禁令甚严为之守尉督捕不以其道逋逃奸宄并出然後至头角邪僻怨谤或以解言忤指陈诽谤非议诛灭族县吏卒以多诛其怨家百姓多闻其说人怨女嫁相报不少休焉诸侯王僭使使者诸侯王骄溢逾侈逾侈逾甚乃谋为叛逆举兵畔逆畔逆不得诛者则举兵而降矣叛逆而诛者虽少莫敢谏愬患之乃於所受封而勿决有使者往诛使人来降必怀窃比同度相约弟兄诸侯有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目录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公元前秦楚项赵齐汉燕魏209二世元年七月楚隐王陈涉起兵入秦。
八月二。
葛婴为涉徇九江,立襄强为楚王。
武臣始至邯郸,自立为赵王,始。
九月。
楚兵至戏。
三。
周文兵至戏,败。
而葛婴闻涉王,即杀强。
项梁号武信君。
二齐王田儋始。
儋,狄人。
诸田宗强。
从弟荣,荣弟横。
沛公初起。
韩广为赵略地至蓟,自立为燕王始。
魏王咎始。
咎在陈,不得归国。
208二年十月四。
诛葛婴。
二三二。
儋之起,杀狄令自王。
二。
击胡陵、方与,破秦监军。
二二十一月五。
周文死。
三四。
李良杀武臣,张耳、陈馀走。
三三。
杀泗水守。
拔薛西。
周市东略地丰沛闲。
三三。
齐、赵共立周市,市不肯,曰「必立魏咎」云。
十二月六。
陈涉死。
四四四。
雍齿叛沛公,以丰降魏。
沛公还攻丰,不能下。
四四。
咎自陈归,立。
端月楚王景驹始,秦嘉立之。
五。
涉将召平矫拜项梁为楚柱国,急西击秦。
赵王歇始,张耳、陈馀立之。
五。
让景驹以擅自王不请我。
五。
沛公闻景驹王在留,往从,与击秦军砀西。
五五。
章邯已破涉,围咎临济。
二月二。
嘉为上将军。
六。
梁渡江,陈婴、黥布皆属。
二六。
景驹使公孙庆让齐,诛庆。
六。
攻下砀,收得兵六千,与故凡九千人。
六六三月三七三七七。
攻拔下邑,遂击丰,丰不拔。
闻项梁兵众,往请击丰。
七七四月四八。
梁击杀景驹、秦嘉,遂入薛,兵十馀万众。
四八八。
沛公如薛见项梁,梁益沛公卒五千,击丰,拔之。
雍齿奔魏。
八八。
临济急,周市如齐、楚请救。
五月九五九九九九六月楚怀王始,都盱台,故怀王孙,梁立之。
十。
梁求楚怀王孙,得之民闲,立为楚王。
六十。
儋救临济,章邯杀田儋。
荣走东阿。
十。
沛公如薛,共立楚怀王。
十十。
咎自杀,临济降秦。
七月二。
陈婴为柱国。
十一。
天大雨,三月不见星。
七齐立田假为王,秦急围东阿。
十一。
沛公与项羽北救东阿,破秦军濮阳,东屠城阳。
十一咎弟豹走东阿。
八月三十二。
救东阿,破秦军,乘胜至定陶,项梁有骄色。
八楚救荣,得解归,逐田假,立儋子市为齐王,始。
十二。
沛公与项羽西略地,斩三川守李由于雍丘。
十二九月四。
徙都彭城。
十三。
章邯破杀项梁于定陶,项羽恐,还军彭城。
九二。
田假走楚,楚趋齐救赵。
田荣以假故,不肯,谓「楚杀假乃出兵。
」项羽怒田荣。
十三。
沛公闻项梁死,还军,从怀王,军于砀。
十三魏豹自立为魏王,都平阳,始。
后九月。
五。
拜宋义为上将军。
怀王封项羽于鲁,为次将,属宋义,北救赵。
十。
秦军围歇钜鹿,陈馀出收兵。
三十四。
怀王封沛公为武安侯,将砀郡兵西,约先至咸阳王之。
十四二207三年十月六二十一。
章邯破邯郸,徙其民于河内。
四。
齐将田都叛荣,往助项羽救赵。
十五。
攻破东郡尉及王离军于成武南。
十五。
使将臧荼救赵。
三十一月七。
拜籍上将军。
三。
羽矫杀宋义,将其兵渡河救钜鹿。
十二五十六十六四十二月八四。
大破秦军钜鹿下,诸侯将皆属项羽。
十三。
楚救至,秦围解。
六。
故齐王建孙田安下济北,从项羽救赵。
十七。
(救赵)至栗,得皇欣、武蒲军。
与秦军战,破之。
十七五。
豹救赵。
端月九五。
虏秦将王离。
十四。
张耳怒陈馀,弃将印去。
七十八十八六二月十六。
攻破章邯,章邯军却。
十五八十九。
得彭越军昌邑,袭陈留。
用郦食其策,军得积粟。
十九七三月十一七十六九二十。
攻开封,破秦将杨熊,熊走荥阳,秦斩熊以徇。
二十八四月十二八。
楚急攻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归秦请兵,赵高让之。
十七十二十一。
攻颍阳,略韩地,北绝河津。
二十一九五月二年一月九。
赵高欲诛欣,欣恐,亡走,告章邯谋叛秦。
十八十一二十二二十二十六月二十。
章邯与楚约降,未定,项羽许而击之。
十九十二二十三。
攻南阳守齮,破之阳城郭东。
二十三十一七月三十一。
项羽与章邯期殷虚,章邯等已降,与盟,以邯为雍王。
二十十三二十四。
降下南阳,封其守齮。
二十四十二八月。
赵高杀二世。
四十二。
以秦降都尉翳、长史欣为上将,将秦降军。
二十一。
赵王歇留国。
陈馀亡居南皮。
十四二十五。
攻武关,破之。
二十五十三九月子婴为王。
五十三二十二十五二十六。
攻下嶢及蓝田。
以留侯策,不战皆降。
二十六十四206十月六十四。
项羽将诸侯兵四十馀万,行略地,西至于河南。
二十三。
张耳从楚西入秦。
十六二十七。
汉元年,秦王子婴降。
沛公入破咸阳,平秦,还军霸上,待诸侯约。
二十七十五。
从项羽略地,遂入关十一月七十五。
羽诈坑杀秦降卒二十万人于新安。
二十四十七二十八。
沛公出令三章,秦民大悦。
二十八十六十二月八。
分楚为四。
十六。
至关中,诛秦王子婴,屠烧咸阳。
分天下,立诸侯。
二十五。
分赵为代国。
十八。
项羽怨荣,分齐为三国。
二十九。
与项羽有纳,见之戏下,讲解。
羽倍约,分关中为四国。
二十九。
臧荼从入,分燕为二国。
十七。
分魏为殷国。
公元前秦楚项赵齐206九。
义帝元年。
诸侯尊怀王为义帝。
十七。
项籍自立为西楚霸王。
分为衡山。
分为临江。
分为九江。
二十六。
更名为常山。
分为代。
十九。
更名为临灾。
二。
徙都江南郴。
西楚主伯,项籍始,为天下主命,主十八王。
王吴芮始,故番君。
王共敖始,故楚柱国。
王英布始,故楚将。
王张耳始,故楚将。
二十七。
王赵歇始,故赵王。
王田都始,故齐将。
三二。
都彭城。
二。
都邾。
二。
都江陵。
二。
都六。
二。
都襄国。
二十八。
都代。
二。
都临灾。
四三。
诸侯罢戏下兵,皆之国。
三三三三二十九三五四四四四四三十四。
田荣击都,都降楚。
六五五五五五三十一齐王田荣始,故齐相。
七六六六六六三十二二八七七七七七三十三三九八八八八八三十四四205十。
项羽灭义帝。
九九九九九。
耳降汉。
三十五。
歇复王赵。
五十十十十三十六六十一十一十一十一歇以陈馀为代王,故成安君。
三十七七十二十二十二十二二三十八八。
项籍击荣,走平原平原民杀之。
二年一月二年一月十三二年一月三三十九项籍立故齐王田假为齐王。
二二十四二四四十二。
田荣弟横反城阳,击假,走楚,楚杀假。
三。
项羽以兵三万破汉兵五十六万。
三十五三五四十一齐王田广始。
广,荣子,横立之。
四四十六四六四十二二五五十七五七四十三三六六十八六八四十四四七七十九七九四十五五八八二十八十四十六六九九二十一九十一四十七七204十十二十二十十二。
汉将韩信斩陈馀。
四十八。
汉灭歇。
八十一十一二十三十一属汉,为太原郡。
属汉,为郡。
九十二十二二十四十二。
布身降汉,地属项籍。
十三年一月三年一月二十五十一二二二十六十二三三二十七十三四四二十八十四五五二十九十五六六三十十六七七三十一。
王敖薨。
十七八八临江王驩。
始,敖子。
十八九九二十九203十十三二十十一。
汉将韩信破杀龙且。
十一四赵王张耳始,汉立之。
二十一。
汉将韩信击杀广。
十二十二五二属汉,为郡。
四年一月四年一月六三二二七四齐王韩信始,汉立之。
三。
汉御史周苛入楚,死。
三八五二四四九六三五五十七四六六十一八五七七十二淮南王英布始,汉立之。
九六八八十三二十七九九十四三十一八202十十十五四十二九十一十一十六五二年一月十十二。
诛籍。
十二十七。
汉虏驩。
六二十一齐王韩信徙楚王。
十三。
徙王长沙。
属汉,为南郡。
七。
淮南国三。
赵国十二。
徙王楚,属汉,为四郡。
二属淮南国八四。
三九五四十六五十一七六十二八七二年一月九。
耳薨,谥景王。
八二赵王张敖始,耳子。
九。
王得三二故项羽将锺离辚,斩之以闻。
十四三回目录韩韩王成始。
二三四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四十五。
申阳下河南,降楚。
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
分韩为河南国。
汉燕魏分为济北。
分为胶东。
正月。
分关中为汉。
分关中为雍。
分关中为塞。
分关中为翟。
三十。
燕分为辽东。
十八。
更为西魏。
王田安始,故齐将。
二十。
王田市始,故齐王。
二月。
汉王始,故沛公。
王章邯始,故秦将。
王司马欣始,故秦将。
王董翳始,故秦将。
王臧荼始,故燕将。
三十一。
王韩广始,故燕王。
十九。
王魏豹始,故魏王。
二。
都博阳。
二十一。
都即墨。
三月。
都南郑。
二。
都废丘。
二。
都栎阳。
二。
都高奴。
二。
都蓟。
三十二。
都无终。
二十。
都平阳。
三二十二四月三三三三三十三二十一四二十三五月四四四四三十四二十二五二十四。
田荣击杀市。
六月五五五五三十五二十三六。
田荣击杀安。
属齐。
七月六六六六三十六二十四属齐。
八月七。
邯守废丘,汉围之。
七。
欣降汉,国除。
七。
翳降汉,国除。
七三十七。
臧荼击广无终,灭之。
二十五九月八属汉,为渭南、河上郡。
属汉为上郡。
八属燕。
二十六十月。
王至陕。
九九二十七十一月十。
汉拔我陇西。
十二十八十二月十一十一二十九正月十二。
汉拔我北地。
十二三十二月二年一月二年一月三十一三月。
王击殷。
二二三十二。
降汉。
四月。
王伐楚至彭城,坏走。
三三三十三。
从汉伐楚。
五月。
王走荥阳。
四四三十四。
豹归,叛汉。
六月。
王入关,立太子。
复如荥阳。
五。
汉杀邯废丘。
五三十五七月属汉,为陇西、北地、中地郡。
六三十六八月七三十七九月八三十八。
汉将信虏豹。
后九月。
九属汉,为河东、上党郡。
三年十月十十一月十一十二月十二正月三年一月二月二三月三四月。
楚围王荥阳。
四五月五六月六七月。
王出荥阳。
七八月。
周苛、枞公杀魏豹。
八九月九四年十月十十一月十一十二月十二正月四年一月二月。
立信王齐。
二三月。
周苛入楚。
三四月。
王出荥阳。
豹死。
四五月五六月六七月。
立布为淮南王。
七八月八九月。
太公、吕后归自楚。
九五年十月十十一月十一十二月十二正月。
杀项籍,天下平,诸侯臣属汉。
五年一月。
燕国复置梁国。
二月。
甲午,王更号,即皇帝位于定陶。
二梁王彭越始。
三月三二四月四三五月五四六月。
帝入关。
六五七月七六八月。
帝自将诛燕。
八七九月九。
反汉,虏荼。
八后九月。
燕王卢绾始,汉太尉。
九韩分为殷。
二十一。
韩分为河南。
王司马卬始,故赵将。
二十二。
王韩成始,故韩将。
王申阳始,故楚将。
二。
都朝歌。
二十三。
都阳翟。
二。
都洛阳。
三二十四三四二十五四五二十六五六二十七。
项羽诛成。
六七韩王郑昌始,项羽立之。
七八二八九三九十韩王信始,汉立之。
属汉,为河南郡。
十一二十二三十三四十四。
降汉,卬废。
五为河内郡,属汉。
六。
从汉伐楚。
七八九十十一十二二年一月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三年一月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四年一月二三四。
韩王信徙王代,都马邑。
分临江为长沙国。
五衡山王吴芮为为长沙王。
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六。
薨,谥文王。
十一长沙成王臣始,芮子。
十二二五年一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