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同步高考真题(含答案)
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考点三、中国共产党……发展
1.民族精神时代性含义: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 不断丰富和发展
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特别提示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
联 ①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所创造的民族文化的共同性。②中华 系 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弘扬中华文化,必
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 魂,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创新、 发展、繁荣的根,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 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渗透 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 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④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关系 的一个具体体现。
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全面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含义
形成
作用
指一个民
族为了实现
共同的理想
团 结 统 一
和目标,凝 聚全民族的 意志、智慧 和力量,同 心同德、维
护统一、顾
全大局的互
作用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 、合作的旗帜,奉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始终不渝走和 平发展道路,反对霸 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为维护世界和平、促 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 要贡献,赢得了世界 人民的广泛赞誉
《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同步高考真题(含答案)

图:赵一曼烈士家书③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17北京卷25)在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中的“五色”常指“焦、浓、重、淡、清”,即使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色”之妙。
下列认识正确的有图11 《奋进》①“墨分五色”在墨色运用上丰富多变,是辩证思维的体现②墨色浓淡的变化表现出无穷境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③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④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17天津卷8)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B.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D.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8.(2017全国III19)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
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斯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
引起强烈反响。
这表明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2015全国卷II 39)阅诚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组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千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2.2高中政治必修3-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高考真题检测(答案)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高考题答案
(限时25min)
1.(2012江苏单科,22)
【解释】C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问题。
材料中的人物和群体属于先进模范,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C 项应选。
A、B、D三项观点与题干无关。
2. (2011福建文综,27)
【解析】A 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传承。
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等信息,可以看出A项符合题意。
其余三项前半句正确,但B项中“人人践行”失之绝对;C项中“指引方向”欠妥,在当代中国指引方向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项“凝聚力量”说法也欠妥,并非所有传统文化都可以起到凝聚力量的作用。
3.(2010江苏单科,23)
【解释】B 本题考查文化生活中爱国主义的有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教材知识的准确记忆。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增强诚信意识,不选②;爱国主义不是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不选④
4.(3)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8分)【答案】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②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动力;
③在战胜灭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中华民族楕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重源泉。
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三单元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

我们的民族精神一、选择题1.元宵节,寄予着每一个”小家”对团聚和美的期盼。
”小家”的红火离不开”大国坤的兴盛,”大国”的富强也离不开全国人民磅礴力气的凝合。
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行分的。
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出中国人心中的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③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④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解析】: B 此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中的家国情怀主要体现的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①③符合题意,入选;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强调社会存在的改变发展是客观的,②不符合题意,解除;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强调勤俭节约的民族精神,④不符合题意,解除。
故选B。
【答案】:B2.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献礼文艺作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特殊类型,通过重温历史,回眸经典,追溯燃情岁月,不仅可以为重大政治活动和重要节日、纪念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更可以带领观众追忆光辉岁月,致敬宏大历史。
优秀的献礼文艺作品应( )①将人民群众作为源泉和动力,坚持作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②聚焦时代主题,彰显志向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主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③立足社会实践,讲好中国故事、讴歌中国精神、弘扬中国价值、凝合中国力气④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根本任务,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 B 优秀的献礼文艺作品应以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为源泉和动力,而不是将人民群众作为源泉和动力,①不选;优秀文艺作品应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艺创作的中心环节,不是将其作为根本任务,④不选。
故选B项。
【答案】:B3. 十几年来,中国诞生了上百位”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感动中国”事实上供应了一个发觉个体力气的契机,而当每个中国人的力气汇聚起来,便是坚如磐石的中国力气,这也就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底座。
2020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课时训练试卷及答案:第7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必修3)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下列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有()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电影《唐山大地震》震撼人心,主人公方达在灾难中失去了父亲、姐姐和一条手臂,但倔强坚强的他最终带领母亲走出心灵的废墟,走出痛失亲人的阴霾,完成艰难痛苦的心理重建,让母亲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
方达身上主要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A.团结统一B.勤劳勇敢C.自强不息D.艰苦朴素3.《中央宣传部关于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意见》明确了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工作要求。
强调要突出思想内涵,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
这说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A.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作用B.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C.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D.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4.“大禹治水”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
这说明() A.自强不息精神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B.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C.只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D.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5.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句意义相近的话:“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若一家”。
这两句话共同体现了中华民族()A.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质B.以“礼仪之邦”享誉中外C.开拓创新,自强不息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意识和精神6.下列诗词格言不能直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中爱国主义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位卑未敢忘忧国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7.(2012·丰城检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2021年高考政治新一轮总复习 文化生活 3.7 我们的民族精神真题体验

1.(xx·四川文综)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
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
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选D。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万众一心”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民族情怀”“坚韧品格”“砥砺我们奋力前行”“生生不息”,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故③④正确,①不合题意。
②排除,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是中华文化的特质,并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质。
2.(xx·江苏卷)《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
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解析:选C。
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有:发挥“主心骨”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人人都应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
材料中先进人物和群体的事迹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说明培育民族精神要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故选C。
A、B不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而是其意义,排除A、B。
D错,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而非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24224 5EA0 庠}j22884 5964 奤oP38874 97DA 韚 38065 94B1 钱]$Z o。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扬中华民族的优 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
良传统
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途径
内容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 来思想文化
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 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 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 作用、意义 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
神支柱
特点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新时期主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提示 中华民族精神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不能区分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提醒 爱国主义是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 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团结统一强调整体意识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爱好和 平强调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勤劳勇敢强 调的是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 英勇顽强;自强不息强调的是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 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③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
坚持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才能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课终课 考能培优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对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 现区分不清
提醒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分为两个时 期: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至1949年); 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后)。
易错点二:不能正确理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 提醒 正确理解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七课综合测试及答案(2)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七课综合测试及答案(2)①在美国开展的中国文化节活动,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中华民族文化与美国文化相互借鉴、相互趋同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优越于美国文化④两国文化交流促进了两国政治经济的交流与合作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C 23、抗日战争时的自卫战,男女老少齐上阵,个个都是战士,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这就是人民的力量,民族精神的力量。
这告诉我们A、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战争经验的民族B、我们主张和平,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和战争C、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D、民族精神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B 24、我国有许多反映勤劳勇敢的诗词格言,下列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B、天道酬勤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A 25、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的韩国精神。
其主要原因是A、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B、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标志之一C、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高低的标志之一D、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和区域性A 26、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最可贵的精神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B 27、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B.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全新面貌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D.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B 28、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这说明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使用武力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 29、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大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赵一曼烈士家书
③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7北京卷25)在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中的“五色”常指“焦、浓、重、淡、清”,即使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色”之妙。
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图11 《奋进》
①“墨分五色”在墨色运用上丰富多变,是辩证思维的体现
②墨色浓淡的变化表现出无穷境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
④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2017天津卷8)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B.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
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D.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
8.(2017全国III19)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
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斯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
引起强烈反响。
这表明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5全国卷II 39)阅诚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组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千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关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10 分)
10.(2015重庆卷13)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参战国。
面对外敌的入侵,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消灭并牵制了日本侵略者大量兵力,不仅保卫了国家,而且为二战的最终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到“腾讯课堂”搜索“雷亭”或“馒头课堂”观看此套同步真题视频讲解】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014年,我国通过立法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并隆重纪念活动,以此铭记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
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个人应如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
(12分)
《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同步高考真题
参考答案
1. C
2.A
3.A
4.B
5.D
6. A
7.A
8.A
9.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
(3 分)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2 分)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2分)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3 分)
10.①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感受历史上和平文化的熏陶,并立足传统,继承、吸收中外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确立热爱和平的价值观念。
②个人积极组织或参与各种反对侵略、维护和平的文化活动,倡导、传播和平文化与理念,抵制军国主义、霸权主义等腐朽落后的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