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种蛋孵化不可忽视的两个时期

合集下载

鸡种蛋孵化的两个关键时期和五项条件

鸡种蛋孵化的两个关键时期和五项条件

良好的通风条件能供给胚胎充足的氧气 ,同时
排 出二氧化碳 ,以保证胚胎的气体代谢和生理功能 的进行。如果通风不 良,将出现胎位不正和畸形胚 胎。甚至死亡。孵化前期 , 由于物质代谢低 , 氧气少 : 而后期代谢旺盛 ,氧气多。1 9 天后胚胎开始用肺呼 吸, 扬起就更多。当保温与通风发生矛盾 时, 要先满 足保温 , 在考虑通风。防止二氧化碳 中毒 ; 二氧化硫
5 0 % 7 0 %之 间 , l ~ 7天为 前期 ,相对 湿 度应 为 6 0 %。

⑥要避免长时间停 电。万一遇到停电, 除提高孵化室 温度外 , 还可在水盘中加热水 。

8 ~ l 7天为中期 , 相对湿度应为 5 0 %, 在 1 8 - 2 1 天为后 期, 相对湿度为 7 0 %。这是 因为前期要生成羊水 , 中
口 繁 育 改 良
鸡 种 蛋 孵 化 的 两 个 关 键 时 期 和 五 项 条 件
唐政 洁 ( 黑龙江省方正县畜牧兽 医局大罗密镇 畜牧发展 中心 黑龙江方正 1 5 0 8 0 0 )
1鸡 种蛋孵化不可忽视的两个 时期
1 . 1 1 ~ 7日胚 龄 的前 期 注意 保 温 为了提高孵化温度 ,尽快缩短达到适宜孵化温
出雏 区 。
保证正常供电。万一停电的应急措施是 : 打开机 门, 进行上下倒盘 , 并用体温表测蛋温。此时 , 门表温
2 . 5 凉蛋
度计所示温度绝不能代表出雏器里的温度 。 拣雏时间的选择 ,一般在 6 0 % ~ 7 0 %雏禽 出壳 ,
绒毛 已干时 , 第一次拣雏。在此之前仅拣去空蛋壳。
3 7 . 0 3 7 . 5 度。 如果机 内多批种蛋同是孵化 , 可按恒温 3 7 . 8 度1 5 2 1 天为后期 , 用温 3 7 . 0 ~ 3 7 . 5 度 。如果机

提高鸡孵化率的几项有效措施

提高鸡孵化率的几项有效措施

提高鸡孵化率的几项有效措施影响鸡孵化率的主要因素是种鸡、种蛋及孵化条件等方面,生产中为了提高孵化率,创造良好的孵化成绩,必须从以下3方面着手。

1饲养优良种鸡1.1饲养优良品种,提高种鸡群质量种蛋的内在质量是由种鸡的遗传特性、营养水平和健康状态所决定的,要想获得遗传性能优良的种蛋,首先从饲养优良品种做起,充分利用杂交优势。

配套系种鸡群应保持一定数量,父母代种鸡每年必须重新引种,最好利用当年种鸡的种蛋孵化。

对于生长发育受阻、体质瘦弱或者有缺陷的成鸡应淘汰,只有健康的种鸡才能提供优质的种蛋。

1.2科学饲养与管理1.2.1种鸡的饲养现代营养学的研究表明,影响鸡胚发育和种蛋孵化率的主要营养因素有维生素、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等,例如种鸡饲粮中维生素A和B不足时,则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及健雏率明显降低,胚胎后期死亡增多,很多胚胎啄壳后不能破壳而死亡;如果维生素D、E及B6、B2不足,很可能造成胚胎在孵化初期或中期死亡。

生产实践已证明微量元素硒、碘、锰不足时,可造成胚胎畸形、孵化率下降及初生雏生长发育受阻。

由此可见,种鸡日粮配制至关重要,这一点对于种鸡饲养者或孵化场尤为重要。

1.2.2种鸡的管理加强种鸡的管理,确保鸡舍内有适宜的温度、良好的通风、清洁的垫草;重视鸡病的防治,严格执行防疫程序,防止疾病的发生;并合理安排公母鸡配偶比例,保证种公鸡有旺盛的繁殖力,提高种蛋的受精率。

2加强种蛋管理2.1种蛋的选择2.1.1新鲜度种蛋越新鲜,孵化率越高;种蛋保存期长,保存室温高,孵化率就低。

试验证明,春季孵化,种蛋保存2d的孵化率比保存6d的孵化率高5%左右。

在炎热的夏季,保存12d的种蛋死胚率高达70%以上。

一般以产后1周内为合适,以3~5d为最好。

发达国家的中型孵化厂,每周出雏两次;大型孵化厂每周出雏4~6次。

2.1.2清洁度种蛋清洁,孵化率高;种蛋污秽,即使冲洗,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已进入蛋内、臭蛋、死胚蛋增多,孵化率不高。

(整理)鸡生产学

(整理)鸡生产学

鸡生产学资料名词解释:1、现代商品杂交鸡:是运用数量遗传学原理,适应现代化养鸡生产的需要而培育和发展起来的配套品系杂交鸡。

2、现代商品杂交鸡种(配套系):在标准品种或地方品种基础上,采用现代育种方法培育出来的,具有特点商业代号的高产禽种,强调整齐一致、高水平的生产性能。

3、繁育体系:是将纯系选育、配合力测定以及种鸡扩繁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体系。

4、家系:由一只公鸡与10只左右母鸡共同繁殖的后代。

实际上是全同胞与半同胞组成的混合家系。

5、纯系:鸡育种中,育种群在闭锁继代选育5代后,有利基因的频率逐渐增加,不利基因的频率逐渐下降,形成了遗传上比较稳定的种群,就可称为纯系,简称系。

6、生物学产蛋年:从开产到第二年换羽停产为止。

有的远远超过365d,有的不足300天。

有品种、个体差异。

7、连产周期:8、群体行为:是指同种动物群体中,个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反应作用。

9、优胜等级:也叫优胜序列,是指群体中某一成员较其他成员在群体行为中表现有更为优先的地位。

10、光照制度:根据鸡群的生长及产蛋的需要,补充人工光照的具体规定。

11、间歇光照:就是把光照期分成明(L)、暗(D)相间的几段,如6(2L:2D),也可将光照期的每个小时分为照明(如15min)和黑暗(如45min)两部分,反复循环。

12、料蛋比:是指蛋鸡在生产过程中,对饲料的转化率而言,每生产单位重量的鸡蛋所需消耗饲料的重量。

13、料肉比:是指饲养的畜禽增重一公斤所消耗的饲料量,它是评价饲料报酬的一个重要指标。

14、饲料效率:是指利用饲料转化为产蛋总重或家禽体重的效率。

15、蛋形指数:是指鸡蛋端轴与长轴的比值。

16、孵化期:从挑出受精蛋到孵化出雏鸡的时期。

17、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 =出壳全部雏数/入孵蛋数×100入舍母鸡产蛋率;受精蛋孵化率(%) =出壳的全部雏数/受精蛋数×100。

18、入舍母鸡产蛋率:产蛋总数于入舍鸡数的比例。

最新整理鸡蛋孵化技术,人工孵化翻蛋和照蛋的时间最关键,定要牢记出雏照蛋种蛋雏鸡

最新整理鸡蛋孵化技术,人工孵化翻蛋和照蛋的时间最关键,定要牢记出雏照蛋种蛋雏鸡

最新整理鸡蛋孵化技术,人工孵化翻蛋和照蛋的时间最关键,定要牢记出雏照蛋种蛋雏鸡鸡的人工孵化是根据鸡胚胎发育的特点,人为地给予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和翻动等条件,孵化出健壮的雏鸡。

要想孵化出健壮的雏鸡严格遵守以下要点是必须的。

①选择好孵化用的种蛋种蛋的来源必须是优质无病害的,然后观察鸡蛋表面,好的鸡蛋应该是蛋壳厚薄均匀、颜色正、无破损的。

用灯照检验时,蛋黄流动性大、蛋内有气泡、个头畸形等不能列入终种蛋的选择。

②孵化温度温度是孵化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生产中有恒温和变温两种施温方案。

恒温1天~19天37.8℃,20天~21天36.5℃~37.2℃;变温孵化则采用前高后低的用温方式,如1天~4天38.2℃,5天~7天38.0℃,8天~12天37.8℃,13天~15天37.6℃,16天~19天37.4℃,20 天~21天36.5℃~37.2℃。

两种方法区别在于降温法必须是整批孵化时间,符合胚蛋对温度前高后低的要求。

恒温法适合巷道式孵化器和箱体机分批孵化方式,能省电。

对于鸡前期产的种蛋,孵化温度要高0.15℃或提前6小时~8小时入孵。

20天~21天37℃,产蛋中期(35周~50周)种蛋理化特性优良,孵化用37.8℃,出雏用36.5℃~37.1℃,孵化期正好是21天;产蛋后期(50周以后)尽量减少储存时间,提前4小时~6小时入孵,孵化温度低0.1℃,出雏时37.2℃左右。

温度是否合适可通过“看胎施温”方式来检验。

最新整理鸡蛋孵化技术,人工孵化翻蛋和照蛋的时间最关键,定要牢记③做好种蛋的消毒种蛋产出的最初,是非常脏的,蛋壳表面上可能有大量的细菌,因此种蛋孵化之前,必须进行一次消毒,一般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④事前准备工作种蛋入孵前12小时要进行预热处理。

⑤严格把握孵化湿度适宜的湿度,初期使胚胎受热均匀,后期利用散热和啄壳出雏。

一般来说,入孵器湿度为50%~60%,出雏器湿度为65%~75%。

对产蛋前期种蛋1 天~19天降低孵化湿度为3%~5%,20天~21天湿度为70%;产蛋中期用正常湿度;产蛋后期1天~19天湿度调高3%~5%,20天~21天出雏湿度为65%~70%为好。

照鸡蛋孵小鸡怎么照

照鸡蛋孵小鸡怎么照

照鸡蛋孵小鸡怎么照照鸡蛋孵小鸡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准备阶段、孵化阶段、出壳阶段和育雏阶段。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具体操作。

一、准备阶段1.选择鸡蛋:挑选新鲜的、大小适中的鸡蛋,最好是从健康母鸡产的蛋。

鸡蛋表面要干净,无破损,无裂缝。

2.准备孵化器:可以选择专门的孵化器,也可以使用家里的烤箱或保温箱。

孵化器内部要铺上保温材料,如泡沫、棉花等。

3.准备湿度:在孵化过程中,鸡蛋需要保持适当的湿度。

可以在孵化器内放一个水盆,以保持湿度。

4.准备温度:孵化温度对鸡蛋的孵化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孵化温度控制在37-38℃为宜。

可以在孵化器内安装一个温度计,确保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二、孵化阶段1.光照:在孵化过程中,每天需要给鸡蛋提供12-14小时的光照。

可以选择在白天自然光照,晚上使用LED灯补充光照。

2.翻蛋:为了确保鸡蛋受热均匀,每天需要定时翻蛋。

一般在孵化前2小时翻一次,孵化后1小时翻一次。

3.检查湿度:每隔2-3天检查孵化器内的湿度,确保湿度在40%-60%之间。

如湿度不足,可适当加水;如湿度过高,可适当减少加水次数。

4.检查温度:每隔2-3天检查孵化器的温度,确保温度在37-38℃。

如温度过高或过低,需及时调整。

三、出壳阶段1.观察鸡蛋:在孵化期的第18-21天,鸡蛋开始出现裂缝。

此时,胚胎已基本发育完成,小鸡即将出壳。

2.等待出壳:观察鸡蛋裂缝,等待小鸡自行破壳而出。

一般情况下,出壳过程会持续几个小时至一天。

3.帮助出壳:如小鸡在出壳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适当助产。

用消毒过的剪刀剪去蛋壳边缘的碎壳,帮助小鸡顺利出壳。

四、育雏阶段1.准备育雏箱:为小鸡准备一个温暖、干燥的育雏箱。

箱内铺设柔软的垫料,如稻草、锯末等。

2.喂食和水:在小鸡出壳后,尽快让它们吃到饲料和饮水。

开始时可喂食粉碎的玉米、豆饼等,逐渐过渡到全价饲料。

3.观察健康状况:密切观察小鸡的精神、食欲、排泄等状况,确保它们健康成长。

对鸡种蛋孵化期胚胎死亡原因的分析

对鸡种蛋孵化期胚胎死亡原因的分析

对鸡种蛋孵化期胚胎死亡原因的分析对鸡种蛋孵化期胚胎死亡原因的分析鸡种蛋的整个孵化期中,鸡胚胎的死亡有两个高峰期:一是在孵化前期,即入孵第4-5天;二是孵化后期,即入孵第18-20天。

尤其在后期死亡率更高。

第一个死亡高峰期正是胚胎生长迅速、形态变化显著的时期,胚胎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很敏感,稍有不适则易造成胚胎的死亡。

第二个时期胚胎正转入肺呼吸时期,生理变化剧烈,需氧量增加,胚胎温度增高,若通风换气不良,散热不好,则易造成胚胎死亡。

如死亡比例较大,则应分析原因,及时解决。

影响胚胎发育有内部和外部原因,包括种蛋的内部品质、种蛋保存和孵化条件。

前期死亡过高主要是种蛋品质不良,它又决定于种鸡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

如种鸡饲粮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2,种鸡患病等;种蛋保存时间过长,保存条件不当;孵化温度过高,翻蛋不够等。

中期死亡除了种鸡饲粮不完善、种蛋管理不良外,主要由于孵化条件不当所致。

如孵化温度过高、通风不良等;翻蛋不当,造成胚胎粘连,胎膜发育不良。

后期死亡过高同样是由内部和外部因素造成,孵化条件特别是孵化温度高影响更为严重,而孵化温度低则造成胚胎极度衰弱,通风不良则易造成胚胎的窒息。

出雏时高温高湿且通风不良,易使胚胎呈畸形,生活力降低,啄壳无力,导致死亡。

通过照蛋、转盘、出雏和清理死胎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检查,分析胚胎死亡的原因。

孵化不良原因分析见下表:原因头照二照死胎初生雏维生素A缺乏无精蛋多,死胎率高肾脏器官有盐类沉淀物,眼睛肿胀带眼病的弱雏多维生素D缺乏死胎率略有提高死亡率显著提高胚胎有营养不良的特征出壳拖延,初生雏软弱核黄素缺乏—死亡率增高,蛋重损失少雏鸡脚和颈麻痹,绒毛卷起前期过热发育不好,有充血、溢血和异位现象异位,心、肾和肝变形异位,心、肾和肝变形出壳早后半期长时间过热—啄壳较早很多胚胎破壳后死亡,蛋黄未吸收,肠和心脏充血,心脏缩小出壳较早,但拖延时间较长,雏鸡小,绒毛粘着,脐带愈合不良温度不足生长发育非常迟缓生长发育非常迟缓,气室边界齐平尿囊充血,心脏肥大,肠内充满蛋黄和粪出壳晚而拖延,幼雏不活泼,脚站立不稳,腹大有时下痢湿度过大—气室边界齐平,蛋重损失少,气室小啄壳时喙粘在蛋壳上,嗉囊、胃和肠充满液体出壳晚而拖延,绒毛粘连,腹大湿度不足死亡率高,充血并粘连蛋壳上—外壳膜干而结实,绒毛干燥出壳早,绒毛干燥,发黄,有时粘壳通风不良死亡率增高在羊水中有血液,内脏气管充血及溢血在蛋的锐端啄壳—翻蛋不正常蛋黄粘于蛋膜上再尿囊之外有剩余的蛋白。

鸡的孵化过程

鸡的孵化过程

鸡的孵化过程
点击查看视频:
了解卵的孵化过程 观察动画、图片,了解鸡蛋、青蛙、蟾蜍卵孵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 鸭蛋孵化 >>> 鸡蛋孵化 >>> 考考你 >>> 青蛙卵孵化 >>> 鱼卵孵化
第六天:尿囊增长迅速,一第七天:卵黄体积达到最大
第十天:尿囊在胚胎的背面第十一天:由于尿囊完全包
围了卵黄、胚体和蛋白、尿第十二天:尿囊在蛋白端尚
第十三天:粘稠的蛋白由于第十四天:尿囊血管充分发有一小孔未合拢,鸡胚短羽
第十五天:尿囊所包围的蛋第十六天:尿囊所包围的蛋第十八天:残存的蛋白羊水
第十九天:气室继续扩大,被吞食完毕,尿囊液减少,。

最新提高山鸡种蛋孵化率需要把握三个关键期【动植物养殖】

最新提高山鸡种蛋孵化率需要把握三个关键期【动植物养殖】

提高山鸡种蛋孵化率需要把握三个关键期近几年来,饲养山鸡已成为一项农民可靠的致富途径。

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山鸡种蛋孵化率较低,严重制约了山鸡饲养业的发展。

为了提高山鸡种蛋的孵化率,使山鸡饲养业快速发展,这里提醒山鸡饲养户,在孵化山鸡蛋时,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关键时期。

1 入孵初期(种蛋入孵1~6天)如果在此期孵化条件稍有不当,就会造成雏山鸡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供应不足,死亡率提高。

这是因为这一时期胚胎内的各种组织器官开始循环,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开始通过血液循环从蛋黄囊中输送出来。

此时胚胎的物质代谢尚处于低级阶段,本身产生的体热还很少。

因此,此期不仅要保证孵化温度,而且还要加强通风换气和翻蛋,使种蛋受热均匀。

孵化期温度要保持在38.6℃,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

除了利用孵化器自动通风换气外,还要保持孵化室内空气清新。

每隔2~3天翻蛋一次,调整不同蛋位温度,使之受热均匀,防止胚胎贴壳。

2 入孵中期(入孵后13~18天)这个时期是胚胎快速发育期,在此期间内蛋白质通过浆羊膜道输入羊膜腔,开始被胚胎吞食,胃肠开始直接消化吸收蛋白营养,到18天完全被吸收。

因此,在此期间内要求要有严格的孵化条件。

除了要保证38℃左右的温度条件和70%左右的相对湿度外,还要做到勤翻蛋,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否则,会影响正常代谢,使胚胎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导致胚胎死亡,从而降低孵化率。

3 入孵后期(入孵19天至出壳)这个时期虽蛋黄囊开始收缩,但还没有完全被吸收进入腹腔,尿囊动、静脉血管开始退化并干枯,并开始由尿囊供应氧气转为肺呼吸。

在此期间,温度要保持在39.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

但要特别注意通风换气,尤其要保持孵化室内空气清新。

如果此时通风透气不良,再加之雏鸡肺和气囊内的蛋白未被完全吸收,胎位不正,嘴不能进入气室或不能及时啄壳等,均可导致胚胎发育不良,死胎率增加,降低孵化率,弱雏增多,出雏质量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观察窗应遮光,使出壳雏鸡保持安静。 7.防止雏鸡脱水。雏鸡脱水严重影响成活
某些影响,你的衣着不但会影响人对你的认识,某些时候

率,而且是不可逆转的,所以雏鸡不要长时间呆
在出雏器里和放在雏鸡处理室里,雏鸡不可能同
一时刻出齐,即使较整齐,最早出的和最晚出的
时间也相差 32 小时左右,再加上分级、打针、
鸡种蛋在整个孵化期中,都要认真操作管 理,但是根据胚胎发育的特点,有两个关键时期,
1 日胚龄~7 日胚龄和 18 日胚龄~21 日胚龄。在孵
化操作中,尽可能地创造适合这两个时期胚胎发 育的孵化条件,即抓住了提高孵化率和雏禽质量 的主要矛盾。一般是前期注意保温,后期重视通
风。 1 日胚龄~7 日胚龄为了提高孵化温度,尽快 缩短达到适宜孵化温度的时间,采取以下措施:
一方面是防止啄破蛋壳时,蛋内水分蒸发加快,
不利破壳出雏;另一方面可防止雏禽脱水,特别
是出雏持续时间长时,提高湿度更为重要。在提
高湿度的同时应降低出雏器的孵化温度,避免同
时高温高湿。19 日胚龄~21 日胚龄时,出雏器温 度一般不得超过 37℃~37.5℃。出雏期间相对湿
度提高到 70%~75%左右。 3.注意通风换气,必要时可加大通风量。 4.保证正常供电,此时即使短时间停电,对 孵化效果的影响也是不小的,万一停电的应急措
1.种蛋入孵前预热,既利鸡胚的苏醒,恢复
活力,又可减少孵化器中温度下降,缩短升温时
某些影响,你的衣着不但会影响人对你的认识,某些时候
间。 2.孵化 1 天~5 天,孵化器进气孔全部关闭。 3.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消毒孵化器里种 蛋时,应在蛋壳表面凝水干燥后进行,并避开 24
小时~96 小时胚龄的胚蛋。
4.5 日胚龄前不照蛋,以免孵化器及蛋表温
度剧烈下降。整批照蛋应在 5 日胚龄以后进行。
另外,应剔除破蛋。 5.提高孵化室的环境温度。
6.要避免长时间停电。万一遇到停电,除提
某些影响,你的衣着不但会影响人对你的认识,某些时候
高孵化室温度外,还可在水盘中加热水。 18 日胚龄~21 日胚龄鸡胚 18 日胚龄~19 日胚 龄是胚胎从尿囊绒毛膜呼吸过渡到肺呼吸时期,
施是:打开机门,进行上下倒盘,并用体温表测
某些影响,你的衣着不但会影响人对你的认识,某些时候
蛋温。此时,门表温度计所示温度绝不能代表出
雏器里的温度。
5.拣雏时间的选择,一般在 60%~70%雏禽出 壳,绒毛已干时,第一次拣雏。在此之前仅拣去 空蛋壳。出雏后,将未出雏胚蛋集中移至出雏器
顶部,以便出雏。最后再拣 1 次雏,并扫盘。 6.观察窗的遮光。雏鸡有趋光性,已出壳的 雏鸡将拥挤到出雏盘前部。不利其他胚蛋出壳。
鉴别等出雏后的一系列,时间就更长。因此从出 雏到送至饲养者手中,早出壳者,可能已近 48
小时,所以应及时送至育雏室或送交用户。
易博/ 朚玃玂
需氧量剧增,胚胎自温很高,而且随着啄壳和出
雏,壳内病原微生物在孵化器中迅速传播,此期
的通过换气要充分。为解决供氧和散热问题,应
采取以下措施。
1.避开在 18 日胚龄移盘到出雏盘。可提前 在 17 日胚龄,或延至 19 日胚龄时进行移盘。
2.啄壳、出雏时提高湿度,同时降低温度。
某些影响,你的衣着不但会影响人对你的认识,某些时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