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2019年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2019年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2019年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的能力”。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

A. 生活、实践的观点

B. 自觉能动性的观点

C. 联系、发展的观点

D. 辩证统一的观点

答案:B

2. 对小学生作文的最基本要求是()

A. 有具体内容

B. 有中心

C. 语句通顺

D. 有条理

答案:A

3.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

A. 会读

B. 会写

C. 会讲

D. 会用

答案:D

4.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中心思想”方面的要求是()

A. 中心要明确

B. 中心要突出

C. 不一定非有中心

D. 只要文章有个主要意思就行

答案:D

5. 学生作文的源泉是()

A. 读课本

B. 读课外书

C. 大脑的思维活动

D. 生活

答案:D

6. 目前,小学语文质量评估的发展方向是提倡()

A. 百分制

B. 等级制

C. 评语制

D. 等级制加激励性评语

答案:D

7. 指导学生作文,要()

A. 从内容入手

B. 从形式入手

C. 从题目入手

D. 从确定中心入手

答案:A

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A. 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

B. 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和教学评估体系

C. 深化课程、教材改革

D. 改进课堂教学

答案:C

9. 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阶段性决定了小学语文的基本功训练是()

A. 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的结合

B. 螺旋式上升的

C. 直线式上升的

D. 由感性到理性的不断飞跃

答案:B

11. 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内容和最主要的工作是()

A.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B. 培养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

C. 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D. 学生自己认认真真的读书

答案:D

1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以()为指导。”

A. 马克思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辩证唯物主义

D. 邓小平理论

答案:C

13. 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A. 识字写字教学

B. 听话说话教学

C. 阅读教学

D. 作文教学

答案:C

14. 判断学生集体的学习质量,目前经常采用的方法是()

A. 综合分析

B. 定性分析

C. 定量分析

D.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答案:D

15. 实现语文教学最优化,必须依靠语文学科的()

A. 工具性

B. 思想性

C. 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D. 主观能动性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1. 以下题型属于主观性试题的是()

A. 阅读分析题

B. 问答题

C. 作文题

D. 改错题

E. 搭配题

答案:A^B^C^

2. 说话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的能力。

A. 观察思维

B. 表情达意

C. 组织语言

D. 注意辨析

E. 应变能力

答案:B^C^E^

3. 《义务教育大纲》中规定的语言文字训练方面的教学内容包括()

A. 汉语拼音

B. 听话、说话

C. 识字、写字

D. 阅读

E. 作文

答案:A^B^C^D^E^

4. 说话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的能力。

A. 观察思维

B. 表情达意

C. 组织语言

D. 注意辨析

E. 应变能力

答案:B^C^E^

5. 阅读对作文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是()

A. 从阅读中可以间接看到许多平时未曾见过的情景,学到平时未曾学到的知识,这些都可以成为作文的内容

B. 背诵的篇子多了,作文时可以大段大段地写进自己的文章,使作文有文采

C. 阅读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思想认识,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对提炼作文中心很有帮助

D. 通过阅读,可以学到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

E. 通过阅读,还可以学到如何根据中心选择材料、安排组织材料的方法

答案:A^C^D^E^

6. 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话、说话的能力,其意义是()

A. 生活的需要

B. 发展思维的需要

C. 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需要

D. 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E. 适应现实生活和未来社会的需要

答案:A^B^C^D^E^

7. 理解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包括()

A. 说

B. 写

C. 唱

D. 读

E. 听

答案:D^E^

8. 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做到()

A. 要自觉地、有目的地进行思想教育

B. 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

C. 重在潜移默化

D. 加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

E. 采用启发式教学

答案:A^B^C^

9. 读书记录的内容大体包括()

A. 书名

B. 作者

C. 主要内容

D. 精彩片断

E. 优美词句

答案:A^B^C^D^E^

10. 指导小学生学习作文应()

A. 要求写真实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B.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虚构

C. 鼓励学生认真生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

D. 鼓励学生时时留心,事事留心,关注周围的人和事

E. 鼓励平日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

答案:A^C^D^E^

11. 编制一张语文试卷,应该做到()

A. 试题难度、分量适当

B. 试题表达要明确,题意要浅显

C. 有一定覆盖面,能突出重点

D. 各个试题要彼此独立

E. 评分简便、客观

答案:A^B^C^D^E^

12. 丰富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知识主要包括()

A. 熟练掌握语文专业知识

B. 扩充科学知识

C.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基本理论

D. 对教材的理解能力

E. 语言表达能力

答案:A^B^C^

13. 平时考察的方法有()

A. 日常观察

B. 课堂提问

C. 作业检查

D. 阶段性的知识考查

E. 阶段性的能力考查

答案:A^B^C^D^E^

14. 下列选项中对创设情境说话理解正确的是()

A. 设法把学生带入某种假设的情境,以引起说话的动机

B. 创设情境说话是先听后说的训练

C. 由于学生缺少相关的生活经验,因此,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没话可说

D. 由于学生缺少相关的生活经验,因此,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没话可说

E. 模拟购物、打电话、借书,都可以作为假设的情境

答案:A^D^E^

15. 学习、贯彻大纲精神,实施素质教育,应抓好以下工作()

A. 不断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B. 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

C. 深化课程、教材改革

D. 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

E. 坚持不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答案:A^B^C^D^E^

三、填空题

1. 作文是学生___和___的综合体现。

答案:认识水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 凭工具书识字除掌握汉语拼音外,还需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是___,二是___。

答案:能用部首和音序查字典能正确选择字音和义项

4. 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由___能力、___能力、___能力和___能力构成的。

答案:观察、思维命题、立意选材、组织遣词造句

5. 教学一组教材,要经历____——____——____的过程。

答案: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运用

6. 在作文题材上帮助学生“开源”的主要方法,一是引导他们____,二是____。

答案:留心周围事物丰富他们的生活

四、名词解释题

1. 文道统一

答案:文道统一:“文”即文章的外在形式,包括语言文字、写作方法等,“道”即文章的思想内容,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文中有

道,道中有文,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这反映了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之间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2. 教学过程最优化

答案:教学过程最优化:在现代学校中,教学过程最优化被理解为选择这一种教学方法,它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效果。

3. 教学民主

答案:教学民主: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不同意见要持欢迎的态度;对学生敢于发表创见的精神应当给予充分肯定,并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使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只要学生的见解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简答题

1. 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循序渐进,逐步加深,不断提高。

(2)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要从严要求,严格训练。

(3)认真钻研教材,按照教材特点和要求进行训练,注意课内外相结合,但不能加重学生负担。

(4)注重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基本功都得到发展。

2. 为什么要注重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答案:识字能力是自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有了识字能力,

能轻松地完成识字任务,还为独立阅读书刊,吸收各种文化科学知识,为进行书面表达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目前的识字教学,还存在只重视教会学生一个一个字的音、形、义,而忽视培养识字能力的倾向。检测识字成果时,只看重默写率,看重对汉字基础知识的考查,而忽视对学生识字能力的检测。这反映出对识字教学任务理解的片面性,和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精神也是不相符的。因此,必须注重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3. 好的教学结构应具备什么特点?

答案:好的教学结构一般具备以下特点:

(1)教学目标明确;

(2)教学思路清晰;

(3)教学环节简单、实用;

(4)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5)有鲜明的特点。

4.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答案: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闻道在先,学有专长,应当责无旁贷地引导学生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这种主导作用不是单纯的灌输,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内因是主要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习也不例外。如果学生没有主动精神,思维处于睡眠状态,教师力气花得再多,也不

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自觉地做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

(3)做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统一,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过程。这里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教师包办代替,牵着学生鼻子走;二是撒手不管,对学生的自学不加指导。这两种倾向都是不符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原则的。

六、论述题

1. 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答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小学语文“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在《大纲》不少章节多次阐述了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问题。如,在教学目的中强调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发展智力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要求中重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大纲精神,用大纲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为此,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不断增强素质教育意识。

素质教育是80年代针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提出来的,它是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所规定的教育目的,面向全体受教育者,着眼于他们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进行素质教育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是否

进行素质教育,不仅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影响到21世纪人才的素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从科学性质、教学目的来看,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应当是一致的,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因此,语文教学也能够进行素质教育,我们要摒弃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追求高分数的短视行为。不断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2)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①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为指导,以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为主要依据,将语文教学进行的素质教育分解成几个方面,分别提出明确的目标。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总目标以包括思想品德、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四个方面。在小学阶段的总目标确定之后,再来制订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等。教学目标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内容,要求要适当、具体,便于操作。

②深化课程、教材改革。课程上,要打破自我封闭、一潭死水的局面,创建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语文课程体系。要充分利用母语环境,挖掘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广阔的背景下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能力。在教材上,要围绕新的课程体系进行教材建设。作为系列化教材核心的语文教科书,要更加自觉地从方便学生的学、培养自学能力出发构建教材体系,不仅要反映教学内容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而且

要体现出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此外,教科书要进一步体现时代感、实用性和人文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③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评估学生的学习质量,一要着眼发展,重在鼓励,使每个学生对语文学习有兴趣,有收获,有信心,充满希望;二要全面考查,既考查语文知识,又考查语文能力和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既有书面测试,又有听、说、做等方面的考查;既注重学期末的总结性考查,又重视平时对每个学生的考察。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着眼“两全”——面向全体,全面提高质量。

④坚持不懈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端正教学思想。教学是一种关系,师生关系的性质决定着教学性质。正确的师生关系源于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是为着学生的学服务: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要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改进课堂教学。要下力气研究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根据不同课型的特点,研究教学结构的基本模式,要体现指导的过程,体现训练的过程,体现学生经过思考逐步得出结论的过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中心一环。问题要问到学生的生疑处,问到教材的重点上,要有启发性,要少而精。在少数主要问题之下,可以设计辅助性提问,为学生引路、搭桥,提供思维的路径和方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是前提,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和教学评估体系是保证,深化课程、教材改革是核心,改进课堂教学是关键。

2. 怎样理解和贯彻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统一的原则?

答案: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统一,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从语文和事物的关系来看,语言文字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既能锻炼语文基本功,又能加深对语言文字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两者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联系,相互促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把语言文字和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在头脑里统一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正确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增长见识,受到启发和教育。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应该力求做到:

(1)语文教学要加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文字,必须把语言文字和它反映的客观事物结合起来,才能在学生的脑子里得到正确的认识。老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理解语言文字的具体条件。例如,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手段,让学生建立起汉字与其所代表的具体事物的联系,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字义。同样,在阅读和作文中,更要加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这方面的联系越充分,学习语文的效果越好。

(2)在认识事物的训练中要密切联系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认识事物,一定要紧密联系语言文字。学生学习一篇篇课文,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是从语言文字中获取知识、

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同样,学生要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也离不开语言文字。要通过听和读不断吸收,逐渐积累,才能驾驭语言文字,通过说和写表达出来。只注意认识事物,不注意培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不是语文课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是怎样描述客观事物、说明道理的,才能更好地学到使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的本领。

总之,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既不能忽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片面地要求学生背诵一些读写知识,也不能只重视认识事物,而放松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既要看到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对认识事物的作用,又要看到认识事物对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促进作用。努力做到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去认识事物,在认识事物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这样,才能切实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

七、案例分析题

1. 下面是一首古诗,读后写出简单的教学过程。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答案:一、导入、释题、简介作者。

二、自读课文,利用字典自学字词,交流学习情况。

1. 提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检查学习情况:

(1)认读生字。

(2)分析字形,指名板书。

(3)学习多音字“应”。

(4)交流词义。

三、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1. 齐读古诗。

2. 请学生逐字翻译,教师指导。

3. 自由朗读。

4. 用自己的话描述在脑海中形成怎样一幅画面?

5.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作者对这个孩子怀着怎样的感情?

四、读懂诗句:

1. 指名读诗,师生评议。

2. 思考问题,交流讨论: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人?他在干什么?

(2)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这是怎样一个环境?

(3)当过路人问路时,小孩子是怎样做的?为什么?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答案 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课程”一词,在我国出自先秦时期的一部教育论著。 《学记》 2.在西方,“课程”一词是从拉丁文演变而来,原意为“”,用来说明幼年必须经历的事情,于是转义为“学习过程”。 跑马道 3.新中国成立后,新组建的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确定小学国语科以华北解放区的《国语》课本为蓝本进行修订,供全国使用,并把修订后的《国语》改为。 《语文》 4.2000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试用修订版)。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5.2001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实验稿),适应新世纪的“新语文”登上语文教育的舞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6.台湾的小学语文课程名称为《》。 国语 7.“语文”的“语”指,“文”指文字、文章、文学等。 语言和言语 8. ,指以语文教材与课外读物为文字材料中规范而优美的言语,对小学生进行汉语知识的教育与言语的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 9.《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0.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机构叫“蒙学”,它所使用的教材称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 蒙学读本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小学独立设置语文科,始于()年。 1900 1902*

1919 1949 2.“国文”科的名称始见于()。 《钦定学堂章程》 《奏定学堂章程》 《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 《钦定女子小学堂章程》 3.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方案》,即新学制,其中小学学制为()。 5年 6年* 4年 3年 4.1923年颁布的《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其中的《小学国语课程纲要》独立成章,明确规定“国语”一科教学内容包括()。 语言、读文、作文、写字* 识字、读文、作文 识字、写字、读书、作文 读经、识字、写字、作文 5.1997年,由()引发的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忧思”涉及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理念、教材、教学及其评价等各个方面。 《人民文学》 《文艺争鸣》 《文学理论》 《北京文学》* 6.汉语普通话的基本音节只有()个,加上四声和轻声,也只有()个。 515 1337 415 1335* 418 1323 420 1353 7.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它的构词方式灵活多样,又不断吸收古词语、方言词和外来词,它的词汇日益丰富,仅常用词就有()个,2005年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收词约()条。 多音节词20000 65000 双音节词20000 65000 * 单音节词30000 56000

营业收入类会计分录汇总

营业收入类会计分录汇总(新会计准则) (一)主营业务收入 1、经营主营业务实现的营业收入,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价款记账 借: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应收内部单位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施工企业确认工程施工合同收入、合同费用 借:主营业务成本 借或贷: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差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 2、本期发生的销售退回或销售折让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应收内部单位款 同时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3、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 借:长期应收款(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即折现值) 未实现融资收益(差额) 4、采取买断方式代销商品,委托方发出商品,按应收的款项 借: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应收内部单位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采取手续费方式代销商品,收到代销清单,按应收的款项 借: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应收内部单位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按应支付的代销手续费 借:销售费用 贷:应收账款 应收内部单位款 5、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已发出商品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实现营业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 应收内部单位款 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发出商品 6、以库存商品进行非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债务重组 借:应付账款等(该产成品、商品的公允价值)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期末,将"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二)其他业务收入 1、确认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收入 借: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2、销售原材料,按售价和应收的增值税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诗歌鉴赏答案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诗歌鉴赏及答案 全国1(河北、河南、山西、广西)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2)【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 全国卷2(云南、贵州、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西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 (1)(3分)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 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5分)一句一个场景②拟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北京 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小学语文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大课程——小教学观”认为()。 A.课程不仅包含教学活动,还包含丰富的内容,课程是内容与过程的统一 B. 课程与教学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实践活动内容与指涉对象 C. 课程只是教学活动的内容与对象,即教学内容 D. 教学活动的外延相对而言宽广地多 2.下列不属于“语言文化”说的观点的是()。 A.语言学习、语文课程离不开文化的学习,人的语言能力中包含着一定的文化素质 B. 语言与文化构成了一个民族存在的象征,语言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才是语言的实质性内容 C.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文学教学,语言只是文学的内容与实质而已 D.语文教学应该是“语文教育”,是一种“大语文观” 3. 教会学生规范、准确、流畅、流利地与人交流,教会学生善于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立场与感情,是小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A.基本语文知识学习 B. 基本语言能力训练 C. 语言思维能力训练 D. 基本人文素养教育 4. 有效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A.教学目标 B. 教学方式 C. 教学评价 D. 教学效果 5. 我国现行《大纲》或《标准》把小学阶段的识字量确定为()字左右。 A. 1700 B. 2000 C. 2500 D.3000 6. 以下哪一项不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A.语文化 B. 一体化 C. 整合化 D. 简单化 7.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的创造的教学进程设计策略是()。 A. 问题——探究式教学设计 B.传递──接受式教学设计、 C. 自学──辅导式教学设计 D.范例式教学设计 8.下列哪项不是立体多维的知识结构?() A. 教什么的知识 B. 教给谁的指使 C. 如何教的知识 D. 工具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 9.小学生口语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是()。 A. 听话能力 B. 说话能力 C. 表达方式的选择 D. 表达愿望与信心 10.某教师就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节目中所涉及的话题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这种教学法是()。 A. 教学内容延伸法 B.看图说话法 C. 主题会话法 D.情景创设法 11.狭义上讲,小学语文教材是指()。

最新会计分录汇总

借: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查明原因后作如下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X单位或个人) 营业外收入-现金溢余(无法查明原因的) ②库存现金小于账面值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现金 查明原因后作如下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XX个人) 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 管理费用-现金溢余(无法查明原因的)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银行存款 ①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已经部分或全部不能收回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 3.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①开立采购专户 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贷:银行存款 ②用此专款购货 借:物资采购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③撤销采购专户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4.坏账损失 ⑴直接转销法 ①实际发生损失时 借:管理费用 贷:应收账款 ②重新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管理费用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⑵备抵法 ①提取坏账准备金时 借:管理费用贷:坏账准备 ②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③重新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5.应收票据(见后) 第二章存货 1材料 (1)取得 ①发票与材料同时到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增(进) 贷:银行存款 ②发票先到 借:在途物资(含运费) 应交税金-增(进) 贷:银行存款 ③材料已到,月末发票账单未到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注:下月初,用红字冲回,等收到发票再处理(2)发出 平时登记数量,月末结转 借:生产成本/在建工程/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⒉委托加工物资 ①发出委托加工物资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②支付加工费、运杂费、增值税 借: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 贷:银行存款等 ③交纳消费税(见应交税金) ④加工完成收回加工物资 借:原材料(验收入库加工物资+剩余物资)贷:委托加工物资 3.包装物 (1)生产领用,构成产品组成部分 借:生产成本 贷:包装物 (2)随产品出售且 借:营业费用(不单独计价) 其他业务支出(单独计价) 贷:包装物 (3)包装物的出租、出借

2019年各地高考模拟卷诗歌赏析试题汇编

2019 年各地高考模拟卷古达诗歌赏析试题汇编 (湘潭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1~2 题。 甲午除夜① 元好问 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已恨太官余麯饼②,争教汉水入胶船 ③?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④五十年。 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 【注】① 金天兴三年(1234 年)一月十日,金哀宗在蒙古与南宋的夹击之下,自缢身死。除夕之夜,元好问被蒙古军羁押在山东聊城,独坐斗室之中,感慨万千,写下了此诗。② 麯饼:《晋书·愍帝纪》:“京师饥甚,太仓有麯数十饼,麴允屑为粥以供帝。”③ 胶船:传说周昭王南攻楚国,准备渡过汉水,当地人以胶粘船以进,至中流,胶溶船解,周昭王遂滑水而死。④ 大定明昌:是金鼎盛时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首句中的“人事”“推迁”表现了金朝灭亡的事实,“忽”字表现了其灭亡速度之快。 B. 第二句,“坐守”表现了诗人被羁押的处境,又运用比喻表现了诗人的强烈愿望。 C. 颔联用典,用“已恨”“争教”联结,以晋愍帝和周昭王类比哀宗;痛切之感,溢于言表。 D. 颈联回顾了全盛时期的金朝;“三千牍”言哀宗功绩已记载于史册,“五十年”言时间之久长。 2.后人评价元好问的诗歌“笔笔皆为血泪,字字饱含悲愤”。请结合本诗简要概括。(6 分) (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押题卷)阅读下面这首汉诗,完成3~4 题。 秋风辞 ① 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注①:刘彻即汉武帝,公元113 年,汉武帝刘彻带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闻南征将士喜报,进而“顾祝帝京,忻然中流,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 3.下面对诗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 开篇二句以秋日最具特色的四个意象点明了季节时令特点,色彩斑斓,动静结合,勾勒出了一个清旷幽远、萧瑟凄凉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 五、六、七句铺写诗人与群臣共同宴游的场景,“泛、济、横、扬、鸣、发”等动作一一排列开来,将“忻然中流”的热烈场面彩绘得声情并茂。

商业会计分录大全

一、流动类 1.收到股东投入的股款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2.收到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收到应收款项(非现金结算)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企业辅助) 应收票据(企业辅助) 4、因支付内部职工出差等原因所需的现金,按支出凭证所记载的金额 借:其他应收款(人员辅助) 贷:库存现金 收到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并结算时 借:库存现金(按实际收回的现金) 管理费用(按应报销的金额) 贷:其他应收款(按实际借出的现金) 5、每日终了结算现金收支,财产清查等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属于库存现金短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属于现金溢余: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查明原因后作如下处理:如为现金短缺,属于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借: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个人) 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属于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 借:管理费用—现金短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和单位的: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个人或单位) 属于无法查明的现金溢余: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资产盘盈利得 6、收到银行存款利息 借:银行存款

7、收回备用金和其他应收暂付款项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贷:其他应收款-其它 8、收到供应单位因不履行合同而赔偿损失的赔款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9、将款项汇往采购地开立采购专户 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贷:银行存款 10、将款项存入银行以取得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信用卡 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银行本票 —信用卡 贷:银行存款 11、将外埠存款、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存款的未用余额转回结算户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银行汇票 —银行本票 12、向银行开立信用证、交纳保证金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附详解-历年高考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附详解-历 年高考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卷)柳梢青·送卢梅坡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案】::⑴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容之间起承上启下。(意思答对即可)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容具体说明。【答案】::⑵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意思答对即可)【鉴赏资料】:作为辛派词人,我们提起过,总喜欢将他与“金戈铁马”、“整顿乾坤”、“誓斩楼兰”联系在一起,豪放粗犷是其词的当行本色。但他有些词却写得蕴藉含蓄,委

婉动人。这反而更使人觉得他是真豪杰,觉出他的真性情来。联想到鲁迅先生所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愈觉此言不虚。卢梅坡,南宋诗人,过在京城交结的朋友,这首词是过为他送别时写的。它描写了送别的,尤其是送别后过对友人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写得情真意切,饶有余味。汉乐府《横吹曲》有《梅花落》曲,是唐宋文人很喜欢听的笛曲。清照《永遇乐》词人“染柳烟浓,吹梅笛怨”之句。“吹梅角远”化用词,写在春天的时候他们携手踏青,欣赏那冰肌玉骨的梅花,聆听那余韵悠长的笛声。远,写笛声悠长。一个“远”字,展现了他们胜日寻芳的愉快心情。这两句词,不仅形象地再现了他们欢会的场面,还巧妙地暗示了他们欢会时间的短暂,不过是从秋到春,为下文“匆匆”二字埋下了伏线。如果说“泛菊”二句暗示了他们欢会的时间,那么,“同在京城”则明确地交代了他们聚会的地点。短短十二个字,就把他们聚会的节令、地点和情景交代清楚了,可谓构思缜密,惜墨如金。后三句写“散”,写饯行时惜别心情。“聚散匆匆”是关键句,是本词的题眼,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聚”字结上,“散”字启下,“匆匆”二字,表示他们不论是对“聚”还是“散”,都感到时间短暂,一种友情难以畅叙的遗憾袭上心头。“云边”二句具体写“散”。在这里,作者使

最新会计分录(全)

献给会计入门的朋友--会计分录大全 会计分录大全 第一章货币资金及应收款项 1.现金 ⑴备用金 ①开立备用金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贷:现金 ②报销时补回预定现金 借:管理费用等 贷:现金 ③撤销或减少备用金时 借: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⑵现金长短款 ①库存现金大于账面值 借: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查明原因后作如下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X单位或个人)营业外收入-现金溢余(无法查明原因的) ②库存现金小于账面值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查明原因后作如下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XX个人) 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 管理费用-现金溢余(无法查明原因的)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银行存款 ①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已经部分或全部不能收回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 3.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①开立采购专户 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贷:银行存款 ②用此专款购货 借:物资采购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③撤销采购专户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4.坏账损失 ⑴直接转销法 ①实际发生损失时 借:管理费用

②重新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管理费用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⑵备抵法 ①提取坏账准备金时借:管理费用 贷:坏账准备 ②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③重新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5.应收票据(见后) 第二章存货 1材料 (1)取得 ①发票与材料同时到借:原材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及答案

1、 语文主要是通过()来影响人生的。 (2 分) A.写作 B.表达 C.阅读 D.听说 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2、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母体,语文教育的价值大量地显示为()的价值。(2 分) A.科学实用 B.人文教育 C.文学 D.艺术 我的答案:B 得分:2分 3、 识字是语文教育的入门口,()则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天地。 (2 分) A.理解 B.阅读 C.写作 D.独白 我的答案:B 得分:2分 4、

()顾名思义,就是写文章。 (2 分) A.作文 B.日记 C.叙事 D.讲故事 我的答案:A 得分:2分 5、 在语文本体论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一个营造()作文的世界。 (2 分) A.宽松 B.和谐 C.自主 D.指导 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6、 哪一个不是“口语交际”的特点 (2 分) A.即时性 B.情景性 C.复合性 D.自主性 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7、 口语交际的(),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交际话题的情境性设置,恰当地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真实地进入角色。

A.即时性 B.情景性 C.自主性 D.复杂性 我的答案:B 得分:2分 8、 下列哪项不属于语文课程的性质。 (2 分) A.基础性 B.实践性 C.综合性 D.单一性 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9、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丐尊二人提出了( )的概念。 (2 分) A.国文 B.国语 C.语文 D.文学 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10、 关于语言的成就水平,我们主要关注四种知识技能,即:推理、交流、组织和()。

A.拼写 B.语法 C.标点 D.运用规则 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11、 终身学习的内涵有:()、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2 分) A.学会学习 B.学会思考 C.学会求知 D.学会独立 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12、 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等形式,属于()。 (2 分) A.游戏识字法 B.象形会意识字法 C.情景识字法 D.词串识字法 我的答案:A 得分:2分 13、 识记“山、石、田、土、井、日、月”此类字,我们可以采取()。(2 分) A.分散识字

最全会计分录大全

会计分录大全 一、现金核算 (一)现金收入 1.提现借:库存现金贷:银行存款 2.销售产品收到现金借:库存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材料销售为: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退回暂借多余现金借:库存现金 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收款 4.盘盈现金批准前: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批准后: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无主款项) 其他应付款(有主款项) (二)现金支出 1.现金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贷:库存现金 2.出差等暂借借:其他应收款贷:库存现金 3.发工资等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库存现金 4.购买或支付零星物资办公费等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 5.盘亏批准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库存现金 批准后:借:其他应收款((责任赔偿部分) 管理费用(企业承担部分)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银行存款核算 (一)收入 1.现金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贷:库存现金 2.销售产品收到货款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材料销售为: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向银行借款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二)支出 1.提现借:库存现金贷:银行存款 2.用存款购买原材料借:原材料/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3.用存款购买固定资产借:原材料/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4.用存款支付相关费用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制造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5.归还银行借款借: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贷:银行存款 三、其他货币资金核算 1.存入借:其他货币资金——XX 贷:银行存款 2.使用借:原材料/在途物资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其他货币资金——XX

企业会计分录大全

第二章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 1、因支付内部职工出差等原因所需的现金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现金 2、收到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并结算借:库存现金(按实际收回的现金) 管理费用(按应报销的金额) 贷:其他应收款(按实际借出的现金) 3、属于库存现金短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4、属于现金溢余: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5、如为现金短缺,属于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个人 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6、属于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7、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 借:管理费用—现金短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8、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和单位的: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个人或单位)9、属于无法查明的现金溢余: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资产盘盈利得 10、收到银行存款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 11、将款项汇往采购地开立采购专户 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贷:银行存款 12、将款项存入银行以取得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信用卡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银行本票 —信用卡 贷:银行存款 13、向银行开立信用证、交纳保证金 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保证金 贷:银行存款 14、向证券公司划出资金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银行存款

15、购买股票、债券等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等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6、将外埠存款、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存款的未用余额转回结算户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银行汇票 —银行本票 17、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不含支付的价款中所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发放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金额) 18、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债券票面利率计算利息 借: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19、收到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财务会计)新的会计分录大全最全版

(财务会计)新的会计分录 大全

2012最新的会计分录大全 1会计要素:分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利润。 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成本=费用 2记账要诀:在会计分录中的借和贷且没有什么明显的意义,只是作为壹个符号象征。 可是,同壹会计科目,必定借贷的意义各壹致,即,某壹会计科目,借始终表示增加,贷始终表示减少。这样,在做总账时才能清晰地表示财务状况。 资产类和费用类,借+贷-,借表示此项增加,贷表示此项减少; 其余:借-贷+,借表示此项减少,贷表示此项增加。(下面的壹些例子将作介绍) 壹、流动资产 (壹)货币资金 1、收到股东投入的股款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注:收到股款,那么股本(资产类)增加,贷记。故,银行存款,借记。 2、收到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注:银行存款(资产类)增加,借记;则主营业务收入,贷记。 3、收到应收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内部单位款 注:银行存款(资产类)增加;则,应收款项,贷记。 4、因支付内部职工出差等原因所需的现金,按支出凭证所记载的金额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现金 注:拨出库存现金,则库存现金(资产类)减少,故贷记。则其它应收款项借记。 收到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且结算时 借:库存现金(按实际收回的现金) 管理费用(按应报销的金额) 贷:其他应收款(按实际借出的现金) 注:人员差旅费属管理费用,而管理费用(费用类)增加,故借记;库存现金(资产类)增加,故借记;其它应收款为了补平上面分录的借项,贷记。 5、每日终了结算现金收支,财产清查等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属于库存现金短缺(难点哦~要花点时间的。。。)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注:财产清查时现金短缺应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资产类),损益增加,说明资产类科目增加,按资产类借+贷-的原则,借记。用库存现金填补现金短缺,则库存现金(资产类)减少,故贷记。 属于现金溢余: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2019年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的能力”。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 A.生活、实践的观点 B.自觉能动性的观点 C.联系、发展的观点 D.辩证统一的观点 答案:B 2.对小学生作文的最基本要求是() A.有具体内容 B.有中心 C.语句通顺 D.有条理 答案:A 3.识字的最终目的是() A.会读 B.会写 C.会讲 D.会用 答案:D

4.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中心思想”方面的要求是() A.中心要明确 B.中心要突出 C.不一定非有中心 D.只要文章有个主要意思就行 答案:D 5.学生作文的源泉是() A.读课本 B.读课外书 C.大脑的思维活动 D.生活 答案:D 6.目前,小学语文质量评估的发展方向是提倡() A.百分制 B.等级制 C.评语制 D.等级制加激励性评语 答案:D 7.指导学生作文,要() A.从内容入手 B.从形式入手 C.从题目入手

D.从确定中心入手 答案:A 8.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A.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 B.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和教学评估体系 C.深化课程、教材改革 D.改进课堂教学 答案:C 9.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阶段性决定了小学语文的基本功训练是() A.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的结合 B.螺旋式上升的 C.直线式上升的 D.由感性到理性的不断飞跃 答案:B 11.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内容和最主要的工作是() A.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B.培养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 C.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D.学生自己认认真真的读书 答案:D 12.《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以()为指导。”

2020年(会计管理)最新的会计分录大全.

(会计管理)最新的会计分 录大全

最新的会计分录大全 前言介绍: 1会计要素:分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利润。 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成本=费用 2记账要诀:在会计分录中的借与贷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意义,只是作为一个符号象征。 但是,同一会计科目,必定借贷的意义各一致,即,某一会计科目,借始终表示增加,贷始终表示减少。这样,在做总账时才能清晰地表示财务状况。 资产类与费用类,借+贷-,借表示此项增加,贷表示此项减少;其余:借-贷+,借表示此项减少,贷表示此项增加。(下面的一些例子将作介绍) 一、流动资产 (一)货币资金 1、收到股东投入的股款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注:收到股款,那么股本(资产类)增加,贷记。故,银行存款,借记。

2、收到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注:银行存款(资产类)增加,借记;则主营业务收入,贷记。 3、收到应收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内部单位款 注:银行存款(资产类)增加;则,应收款项,贷记。 4、因支付内部职工出差等原因所需的现金,按支出凭证所记载的金额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现金 注:拨出库存现金,则库存现金(资产类)减少,故贷记。则其它应收款项借记。 收到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并结算时 借:库存现金(按实际收回的现金) 管理费用(按应报销的金额) 贷:其他应收款(按实际借出的现金) 注:人员差旅费属管理费用,而管理费用(费用类)增加,故借记;库存现金(资产类)增加,故借记;其它应收款为了补平上面分录的借项,贷记。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9东城高三期末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共12分)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1】 叶梦得 霜降碧天静,秋事【2】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3】。 注释:【1】这首词作于南宋绍兴八年。当时叶梦得六十一岁,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总管四路漕计,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九月望日,与幕下诸将操练弓箭,因病而未能上场习射。【2】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3】云中:汉代北方边防重镇。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开篇四句以“霜降”“碧天”“秋事”“西风”“梧桐”突出了深秋的寥廓与凄清。 B.“起瞰”三句,写词人午夜登高远眺,不由生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故借酒浇愁。 C.下片写了西园习射的情景,诗人因病不能竞武,看到虎士矫健英武的表现,感慨万千。 D.结尾“回首望云中”一句,诗人借汉代古地名表达了自己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心愿。 15. 下列对词中加点词语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促西风”的“促”字,不仅写出了秋风强劲,而且体现出敌情急迫、战事紧急。 B.“中夜入梧桐”中的“入”字,生动地描绘出风吹入梧桐的枝叶深处,鸣响不止。 C.“客争笑”中的“争”字,极写宴饮时宾客的欢笑,与诗人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 D.“老矣真堪愧”中的“堪”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因虚度年华而一事无成的惭愧。 16. 明人毛晋《石林词跋》说叶梦得“不作柔语殢(tì, 纠缠)人”。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6分) 17.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诗仙李白想象瑰奇,他诗中的意象常带有奇特的神话色彩,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古人认为,要想获得成功,需要“志”“力”“物”三者配合。当“物”与“力”不可强求时,你会选择“,”来激励自己。 北京是一座国际大都市,城市繁华,人才荟萃,真可用王勃的“,” 来形容。保持司法公正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古代很多政治家都懂得这个道理,诸葛亮就建议后主“,”。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4.(3分)B

会计分录大全-2018

会计分录 一、现金核算 (一)现金收入 1.提现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2.销售产品收到现金 借:库存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材料销售为: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退回暂借多余现金 借:库存现金 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收款 4.盘盈现金 ①批准前: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②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无主款项) 其他应付款(有主款项) (二)现金支出 1.现金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 2.出差等暂借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现金 3.发工资等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库存现金 4.购买或支付零星物资办公费等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 5.盘亏 ①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②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责任赔偿部分) 管理费用(企业承担部分)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银行存款核算 (一)收入 1.现金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 2.销售产品收到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材料销售为: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向银行借款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二)支出 1.提现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2.用存款购买原材料 借:原材料/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3.用存款购买固定资产 借:原材料/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4.用存款支付相关费用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制造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5.归还银行借款 借: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三、其他货币资金核算 1.存入 借:其他货币资金——XX 贷:银行存款 2.使用 借:原材料/在途物资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其他货币资金——XX 3.剩余转回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XX 四、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核算 1.销售货物货款未收 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收回欠款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3.应收票据到期无法收回 借:应收账款 贷:应收票据 4.给予现金折扣收回欠款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现金折扣) 贷:应收账款 5.计提坏账准备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总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总 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答案】 14.C 15.“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 14.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故C错误。 15.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许道宁,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约公元970年-1052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多写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

最新版基础会计分录大全

最新版基础会计分录大全 基础会计会计分录 (一)根据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通过银行付清,材料未验收入库。 借:物资采购 8. 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 100 000元,其中生产 A 产品的工人工资 40 000元,生产B 产品的工人工资 30 000元,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 000元,企业管理部门人员工资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借:生产成本 A 产品 40000 B 产品 30000 1、购入材料一批,货款 18 000 元, 增值税率17%另有外地运费 700元,均已 18700 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 3060 贷:银行存款 21760 2、用转帐支票购买办公用品一批, 共计 600 元。 借:管理费用 600 贷:银行存款 600 3、生产车间为制造 A 产品领用甲材料 6 000 元, 为制造B 产品领用乙材料 8 000 元,管理部门一般耗用乙材料 2 000 元。 借:生产成本 A 产品 6000 管理费用 B 产品 2000 8000 贷:原材料一一甲材料 6000 乙材料 10000 4.车间报销办公用品费 300元,公司报销办公用品费 500元,均以现金付讫。 借:制造费用 300 管理费用 500 贷:现金 800 5.职工刘芳出差借款 3 000元,以现金付讫。 借:其他应收款一一刘芳 3000 贷:现金 3000 6.以转账支票支付所属职工子弟学校经费 50 000 元。 借:营业外支出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7.刘芳报销差旅费1 500元,余款退回现金。 借:管理费用 1500 现金 1500 贷:其他应收款一一刘芳 3000 20 000 元。 10000 20000

2019年高考古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解析(7套)【杨顺国】

2019年高考古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解析(7套)1.(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 (1)B (2)意味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解析】 (1)“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错误,文中是因为“身受压抑遭遇理想困窘”而不是生活的贫困。置身于压抑和阴森的社会环境,面对炎凉的世风、冷漠的人情,诗人依然肥衣冲风、饮酒高歌,其感情何其沉郁愤激,其气概何其慷慨豪迈!B项符合题意。 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句子内容的理解力。整体理解诗歌,把尾联放进整首诗理解。《野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紧扣诗题叙事,后四句诗人脱口抒怀,表达了诗人“屈穷心不穷”的高远志向,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的热情向往。全诗以写景收结,寓议论、抒情于景物描写之中,意境深远,脉络清晰,音节浏亮,基调昂扬,充满了激情。在诗人心目中,严冬过后终将是生机盎然的春天:“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他能够乐观自信地在困境中唱出“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赠陈商》)的诗句,迸发出施展抱负、实现理想的呼声。正因为诗人对光明未来充满信心,因此他在遭谗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